首页 > 专利 > 江西圣大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专利详情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0    0

实质审查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2-04-25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2-07-22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2-04-25
基本信息
有效性 实质审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210439616.3 申请日 2022-04-25
公开/公告号 CN114698944A 公开/公告日 2022-07-05
授权日 预估到期日 2042-04-25
申请年 2022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A47B39/04A47B39/08 主分类号 A47B39/04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A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7
权利要求数量 8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99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江西圣大实业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江西圣大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官俊 第一发明人 官俊
地址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株良镇古竹龙上 邮编 344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江西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西省抚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毛毛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课椅,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可折叠的学生课椅。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连接杆,两个支撑杆内侧面下部的前后两侧之间均设有连接杆;转轴,两个支撑杆后侧中部之间转动式设有转轴;靠板,两个支撑杆内侧面的后侧之间设有靠板,靠板与转轴转动式连接;坐板,转轴上均匀间隔设有四个坐板。通过学生起身与坐板脱离接触,在发条的复位作用下,转轴带动坐板反向转动复位,如此便能够达到节省学生对坐板进行复位,节省时间。
  • 摘要附图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 说明书附图:图10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 说明书附图:图11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 说明书附图:图12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 说明书附图:图13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 说明书附图:图14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 说明书附图:图15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 说明书附图:图16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7-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47B 39/04 专利申请号: 202210439616.3 申请日: 2022.04.25
2 2022-07-05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杆(1),支撑杆(1)的数量为两个;
连接杆(2),两个支撑杆(1)内侧面下部的前后两侧之间均设有连接杆(2);
转轴(4),两个支撑杆(1)后侧中部之间转动式设有转轴(4);
靠板(3),两个支撑杆(1)内侧面的后侧之间设有靠板(3),靠板(3)与转轴(4)转动式连接;
坐板(5),转轴(4)上均匀间隔设有四个坐板(5);
复位机构(6),转轴(4)上设有用于在无人工协助的情况下坐板(5)自动化复位的复位机构(6);
卡位机构(7),两个支撑杆(1)后侧设有用于对转轴(4)进行卡紧的卡位机构(7),卡位机构(7)与转轴(4)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其特征在于,复位机构(6)包括:
固定环(60),转轴(4)左半部分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固定环(60),转轴(4)右半部分的左右两侧也均设有两个固定环(60),固定环(60)共有八个;
发条(61),八个固定环(60)与靠板(3)之间均设有发条(61),八个发条(61)均绕接在转轴(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其特征在于,卡位机构(7)包括:
卡环(70),转轴(4)上均匀间隔设有四个卡环(70);
第一连接架(71),两个支撑杆(1)后侧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架(71);
卡杆(73),第一连接架(71)内部前侧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四个卡杆(73),四个卡杆(73)与相邻的卡环(70)接触;
第一复位弹簧(74),四个卡杆(73)与第一连接架(71)之间均设有两个第一复位弹簧(74),第一复位弹簧(74)共有八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拉动机构(8),拉动机构(8)包括:
限位座(80),后侧的连接杆(2)上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限位座(80);
踏板(81),限位座(80)前侧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四个踏板(81);
弹性拉绳(82),四个坐板(5)底部中间前侧均设有弹性拉绳(82),四根弹性拉绳(82)下端均连接在同侧的踏板(81)上;
回力弹簧(83),四个踏板(81)与限位座(80)之间均设有回力弹簧(8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解卡机构(9),解卡机构(9)包括:
L形杆(90),四个卡杆(73)后侧均设有L形杆(90),四个L形杆(90)与第一连接架(71)滑动式连接;
支撑架(91),限位座(80)后侧上部设有支撑架(91),四个L形杆(90)与支撑架(91)滑动式连接;
第一楔形块(92),四个L形杆(90)前侧面均设有第一楔形块(92);
第二复位弹簧(93),四个第一楔形块(92)与支撑架(91)之间均设有第二复位弹簧(93);
第二楔形块(94),四个踏板(86)后侧均设有第二楔形块(94),四个第二楔形块(94)向上侧移动与同侧的第一楔形块(92)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放置机构(10),放置机构(10)包括:
收集框(100),限位座(80)前侧面均匀间隔设有四个收集框(100);
防护盖(101),四个收集框(100)内上部均转动式设有防护盖(101);
转板(102),四个收集框(100)左右两侧中部均转动式设有转板(102),转板(102)共有八个;
扭力弹簧(103),八个转板(102)与同侧的收集框(100)之间均设有两个扭力弹簧(103),扭力弹簧(103)共有十六个;
推杆(104),四个踏板(86)后侧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推杆(104),推杆(104)共有八个,八个推杆(104)与同侧的收集框(100)接触,八个推杆(104)向上侧移动与同侧的转板(102)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缓冲机构(11),缓冲机构(11)包括:
缓冲板(110),四个坐板(5)底部均设有缓冲板(110);
缓冲弹簧(111),四个缓冲板(110)与限位座(80)之间均设有两个缓冲弹簧(111),缓冲弹簧(111)共有八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其特征在于,靠板(3)前侧面设有海绵垫。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课椅,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背景技术

[0002] 学生上课坐的椅子叫做课椅,对于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而言,学生对课椅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目前的课桌椅都是外形固定的,在需要节省空间时无法折叠,造成极大不便。
[0003] 专利申请CN210988927U,公开日为CN210988927U,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学生课椅,包括支撑板和海绵垫,所述支撑板下端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上表面的左端铰链连接有第一支架,且第一支架的上端与第二活动板下表面的右端铰链相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前后两侧的中部均与支撑板转动相连接,且第二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下端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架,并且活动柱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板。该可折叠学生课椅,便于对该课椅进行折叠,且方便进行搬运和移动,操作起来更加的便捷,另外有效的提高了该课椅的舒适性和稳定性。虽然上述专利能够对课椅进行折叠,节省占地空间,但是上述专利折叠过程麻烦,且需要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操作麻烦。
[0004] 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上述专利折叠过程麻烦,且需要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操作麻烦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可折叠的学生课椅。
[0006]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包括:
[0007] 支撑杆,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
[0008] 连接杆,两个支撑杆内侧面下部的前后两侧之间均设有连接杆;
[0009] 转轴,两个支撑杆后侧中部之间转动式设有转轴;
[0010] 靠板,两个支撑杆内侧面的后侧之间设有靠板,靠板与转轴转动式连接;
[0011] 坐板,转轴上均匀间隔设有四个坐板;
[0012] 复位机构,转轴上设有用于在无人工协助的情况下坐板自动化复位的复位机构;
[0013] 卡位机构,两个支撑杆后侧设有用于对转轴进行卡紧的卡位机构,卡位机构与转轴配合。
[0014] 进一步地,复位机构包括:
[0015] 固定环,转轴左半部分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固定环,转轴右半部分的左右两侧也均设有两个固定环,固定环共有八个;
[0016] 发条,八个固定环与靠板之间均设有发条,八个发条均绕接在转轴上。
[0017] 进一步地,卡位机构包括:
[0018] 卡环,转轴上均匀间隔设有四个卡环;
[0019] 第一连接架,两个支撑杆后侧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架;
[0020] 卡杆,第一连接架内部前侧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四个卡杆,四个卡杆与相邻的卡环接触;
[0021] 第一复位弹簧,四个卡杆与第一连接架之间均设有两个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共有八个。
[0022]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拉动机构,拉动机构包括:
[0023] 限位座,后侧的连接杆上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限位座;
[0024] 踏板,限位座前侧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四个踏板;
[0025] 弹性拉绳,四个坐板底部中间前侧均设有弹性拉绳,四根弹性拉绳下端均连接在同侧的踏板上;
[0026] 回力弹簧,四个踏板与限位座之间均设有回力弹簧。
[0027]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解卡机构,解卡机构包括:
[0028] L形杆,四个卡杆后侧均设有L形杆,四个L形杆与第一连接架滑动式连接;
[0029] 支撑架,限位座后侧上部设有支撑架,四个L形杆与支撑架滑动式连接;
[0030] 第一楔形块,四个L形杆前侧面均设有第一楔形块;
[0031] 第二复位弹簧,四个第一楔形块与支撑架之间均设有第二复位弹簧;
[0032] 第二楔形块,四个踏板后侧均设有第二楔形块,四个第二楔形块向上侧移动与同侧的第一楔形块接触。
[0033]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放置机构,放置机构包括:
[0034] 收集框,限位座前侧面均匀间隔设有四个收集框;
[0035] 防护盖,四个收集框内上部均转动式设有防护盖;
[0036] 转板,四个收集框左右两侧中部均转动式设有转板,转板共有八个;
[0037] 扭力弹簧,八个转板与同侧的收集框之间均设有两个扭力弹簧,扭力弹簧共有十六个;
[0038] 推杆,四个踏板后侧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推杆,推杆共有八个,八个推杆与同侧的收集框接触,八个推杆向上侧移动与同侧的转板接触。
[0039]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
[0040] 缓冲板,四个坐板底部均设有缓冲板;
[0041] 缓冲弹簧,四个缓冲板与限位座之间均设有两个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共有八个。
[0042] 进一步地,靠板前侧面设有海绵垫。
[004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学生起身与坐板脱离接触,并且拉动卡杆,在发条的复位作用下,转轴带动坐板反向转动复位,如此方便学生对坐板进行折叠,操作方便;
[0044] 2、在正常状态下,卡杆是对卡环进行卡紧的,使得卡环与坐板无法随意转动,学生就坐在坐板上更加稳固,避免因学生体重过重导致坐板发生位移的现象;
[0045] 3、通过学生拉动踏板向下侧移动,踏板带动弹性拉绳向下侧移动,弹性拉绳便拉动固定块反转,固定块带动坐板反转展开,如此便能够达到快速对坐板进行展开,便于学生就坐的效果;
[0046] 4、通过第二楔形块向下移动对第一楔形块进行挤压,带动卡杆向后移动,如此在坐板向下进行复位时不需要手动拉动卡杆,方便坐板复位。

实施方案

[006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0065] 实施例1
[0066] 一种可折叠的学生课椅,如图1‑图8所示,包括有支撑杆1、连接杆2、靠板3、转轴4、坐板5、复位机构6和卡位机构7,支撑杆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杆1内侧面下部的前后两侧之间均设有连接杆2,两个支撑杆1后侧中部之间转动式设有转轴4,两个支撑杆1内侧面的后侧之间设有靠板3,靠板3与转轴4转动式连接,靠板3前侧面设有海绵垫,用于学生背部躺在靠板3上时,能够更加舒适,转轴4上均匀间隔设有四个坐板5,用于学生进行就坐,转轴4上设有复位机构6,用于在无人工协助的情况下坐板5自动化复位,两个支撑杆1后侧设有卡位机构7,卡位机构7与转轴4配合,用于对转轴4进行卡紧,便于学生控制坐板5转动。
[0067] 如图3和图5所示,复位机构6包括有固定环60和发条61,转轴4左半部分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固定环60,转轴4右半部分的左右两侧也均设有两个固定环60,固定环60共有八个,八个固定环60与靠板3之间均设有发条61,八个发条61均绕接在转轴4上。
[0068] 如图3、图6、图7和图8所示,卡位机构7包括有卡环70、连接架71、卡杆73和第一复位弹簧74,转轴4上均匀间隔设有四个卡环70,卡环70上设有两个圆孔,两个支撑杆1后侧之间设有连接架71,连接架71内部前侧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四个卡杆73,四个卡杆73与相邻的卡环70接触,四个卡杆73与连接架71之间均设有两个第一复位弹簧74,第一复位弹簧74共有八个。
[0069] 初始时,卡杆73是对卡环70进行卡紧的,使得转轴4与坐板5无法转动,同时坐板5是呈水平展开状态,发条61的初始状态已经发生形变,这时学生便能够就坐在坐板5上,背部靠在靠板3上,进行听讲,待学生下课时,学生起身与坐板5脱离接触,然后学生拉动卡杆73沿连接架71向后侧移动,第一复位弹簧74被压缩,卡杆73向后侧移动与卡环70脱离接触,卡杆73便不会对卡环70进行卡紧,在发条61的复位作用下,转轴4和固定环60转动,转轴4带动坐板5转动,坐板5转动至竖直状态,接着学生便不再对卡杆73施加力,在第一复位弹簧74的复位作用下,卡杆73沿连接架71向前侧移动复位,卡杆73向前侧移动插入圆孔对卡环70进行卡紧,使得卡环70与转轴4无法转动,当学生需要上课时,学生拉动卡杆73沿连接架71向后侧移动,第一复位弹簧74被压缩,卡杆73向后侧移动与卡环70脱离接触,然后学生便反向转动坐板5,坐板5带动转轴4反向转动,转轴4带动固定环60反向转动,发条61发生形变,将坐板5反转至水平状态后,学生便不再对卡杆73施加力,在第一复位弹簧74的复位作用下,卡杆73沿连接架71向前侧移动复位,卡杆73便对卡环70进行卡紧,使得卡环70与转轴4无法转动,同时坐板5也无法转动,这时学生便就坐在坐板5上,背部靠在靠板3上,进行听讲,最终便可实现对坐板5进行卡紧,使得学生就坐在坐板5上时,坐板5能够更加稳固,便于学生就坐,学生在不需要使用坐板5时,坐板5能够复位,复位后的坐板5节省空间。
[0070] 实施例2
[0071]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3、图9和图10所示,还包括有拉动机构8,拉动机构8包括有限位座80、踏板81、弹性拉绳82和回力弹簧83,后侧的连接杆2上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限位座80,限位座80前侧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四个踏板81,四个坐板5底部中间前侧均设有弹性拉绳82,四根弹性拉绳82下端均连接在同侧的踏板81上,四个踏板81与限位座80之间均设有回力弹簧83。
[0072] 初始时,坐板5是呈水平展开的,发条61的初始状态已经发生形变,学生就坐在坐板5上,同时学生的脚部踩着踏板81,踏板81是位于限位座80最低处,学生便能够进行听讲,待学生下课时,学生拉动卡杆73沿连接架71向后侧移动,第一复位弹簧74被压缩,卡杆73向后侧移动与卡环70脱离接触,这时学生便起身与坐板5脱离接触,随后在发条61的复位作用下,转轴4带动坐板5转动至竖直状态,同时坐板5带动弹性拉绳82转动,弹性拉绳82拉动踏板81向上移动,回力弹簧83被压缩,弹性拉绳82发生形变,由此,坐板5便折叠起,折叠起的坐板5能够节省空间,然后学生便不再对卡杆73施加力,在第一复位弹簧74的复位作用下,卡杆73沿连接架71向前侧移动,卡杆73移动至对卡环70进行卡紧,使得坐板5无法随意转动,当学生需要进行上课时,学生拉动卡杆73沿连接架71向后侧移动,第一复位弹簧74被压缩,卡杆73向后侧移动至与卡环70脱离接触,然后学生脚踩踏板81,踏板81沿限位座80向下侧移动,回力弹簧83开始复位,踏板81拉动弹性拉绳82向下侧移动,弹性拉绳82拉动坐板5反向转动,这时学生便按压坐板5,辅助坐板5反向转动至水平状态,坐板5带动转轴4反向转动,转轴4带动固定环60反转,发条61发生形变,将坐板5反转至水平状态后,回力弹簧83完全复位,学生便不再对卡杆73施加力,在第一复位弹簧74的复位作用下,卡杆73沿连接架71向前侧移动复位,卡杆73便对卡环70进行卡紧,使得转轴4和坐板5不会随意转动,这时学生便就坐在坐板5上,由此,学生便可进行听讲,如此便能够达到快速对坐板5进行展开,便于学生就坐,提高展开效率。
[0073] 如图3、图11和图12所示,还包括有解卡机构9,解卡机构9包括有L形杆90、支撑架91、第一楔形块92、第二复位弹簧93和第二楔形块94,四个卡杆73后侧均设有L形杆90,四个L形杆90与连接架71滑动式连接,限位座80后侧上部设有支撑架91,四个L形杆90与支撑架
91滑动式连接,四个L形杆90前侧面均设有第一楔形块92,四个第一楔形块92与支撑架91之间均设有第二复位弹簧93,四个踏板81后侧均设有第二楔形块94,四个第二楔形块94向上侧移动与同侧的第一楔形块92接触。
[0074] 当卡杆73向后移动时,L形杆90随之向后移动不会阻碍踏板81向上移动,当学生需要进行上课时,学生向下脚踩踏板81,第二楔形块94向下侧移动与第一楔形块92接触,第二楔形块94便对第一楔形块92进行挤压,第一楔形块92便沿支撑架91向后侧移动,第二复位弹簧93被压缩,第一楔形块92带动L形杆90向后侧移动,L形杆90带动卡杆73沿连接架71向后侧移动,第一复位弹簧74被压缩,卡杆73向后侧移动至与卡环70脱离接触,卡杆73便不会对卡环70进行卡紧,弹性拉绳82随之可以拉动坐板5向下转动,当第二楔形块94继续向下移动不与第一楔形块92接触时,第一复位弹簧74复位带动卡杆73向前移动,此时卡杆73和圆孔不对齐,卡杆73不会将卡环70卡住,踏板81继续向下移动,使得弹性拉绳82继续拉动坐板5向下转动,当坐板5转动至水平状态,回力弹簧83完全复位,卡杆73和圆孔对齐,卡杆73随之插入圆孔对卡环70卡紧,使得坐班5一直处于水平状态,然后不再脚踩踏板81,如此在坐板5向下进行复位时不需要手动拉动卡杆73,方便坐板5复位。
[0075] 如图1、图2、图13和图14所示,还包括有放置机构10,放置机构10包括有收集框100、防护盖101、转板102、扭力弹簧103和推杆104,限位座80前侧面均匀间隔设有四个收集框100,用于对学生上课使用的课本进行存放,四个收集框100左右两侧均开有放置孔,用于学生将课本进行放入收集框100内,四个踏板81与同侧的收集框100滑动式连接,四个收集框100内上部均转动式设有防护盖101,四个收集框100左右两侧中部均转动式设有转板
102,转板102共有八个,八个转板102与同侧的收集框100之间均设有两个扭力弹簧103,扭力弹簧103共有十六个,四个踏板81后侧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推杆104,推杆104共有八个,八个推杆104与同侧的收集框100接触,八个推杆104向上侧移动与同侧的转板102接触。
[0076] 当学生在上课时,一般会携带课本,课本不好存放,学生可以将课本沿收集框100的放置孔放入,需要使用课本时,便从收集框100上的放置孔进行拿取课本,使用便捷,当学生下课后,坐板5会转动折叠起,同时踏板81会向上侧移动,踏板81带动推杆104向上侧移动,推杆104向上侧移动与转板102接触,并对转板102进行挤压,使得转板102转动对收集框100上的放置孔进行挡住,扭力弹簧103发生形变,这时学生便转动防护盖101打开,然后学生便能够将收集框100内的课本尽数取出,课本取出后,人们便反向转动防护盖101,当学生随后进行上课时,便会将坐板5进行反向转动至水平状态,同时踏板81也会向下侧移动,踏板81带动推杆104向下侧移动,推杆104向下侧移动至与转板102脱离接触,在扭力弹簧103的复位作用下,转板102反向转动复位,转板102便不会对收集框100上的放置孔挡住,这时学生便能够将课本沿放置孔放入到收集框100内,最终便可实现学生上课时对课本进行取放的目的。
[0077] 如图1、图15和图16所示,还包括有缓冲机构11,缓冲机构11包括有缓冲板110和缓冲弹簧111,四个坐板5底部均设有缓冲板110,四个缓冲板110与限位座80之间均设有两个缓冲弹簧111,缓冲弹簧111共有八个。
[0078] 当学生就坐在坐板5上时,坐板5会因学生的体重而发生轻微的向下侧移动,坐板5带动缓冲板110向下侧移动,缓冲弹簧111被压缩,通过缓冲弹簧111的弹力,从而稍弱坐板5向下侧移动时产生的震动,提高坐板5的稳定性,当学生起身与坐板5脱离接触时,在缓冲弹簧111的复位作用下,缓冲板110带动坐板5向上侧移动复位,如此便可达到在学生就坐在坐板5上时,对坐板5起到缓冲的作用,提高坐板5的稳定性,增加坐板5的使用寿命。
[0079]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47]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8]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9]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0] 图4为本发明的复位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1] 图5为本发明的复位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2] 图6为本发明的卡位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3] 图7为本发明的A部分放大图。
[0054] 图8为本发明的卡位机构局部剖视图。
[0055] 图9为本发明的拉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6] 图10为本发明的拉动机构局部剖视图。
[0057] 图11为本发明的解卡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8] 图12为本发明的解卡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9] 图13为本发明的放置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0] 图14为本发明的放置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1] 图15为本发明的缓冲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2] 图16为本发明的缓冲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3] 附图标号:1_支撑杆,2_连接杆,3_靠板,4_转轴,5_坐板,6_复位机构,60_固定环,61_发条,7_卡位机构,70_卡环,71_连接架,73_卡杆,74_第一复位弹簧,8_拉动机构,80_限位座,81_踏板,82_弹性拉绳,83_回力弹簧,9_解卡机构,90_L形杆,91_支撑架,92_第一楔形块,93_第二复位弹簧,94_第二楔形块,10_放置机构,100_收集框,101_防护盖,102_转板,103_扭力弹簧,104_推杆,11_缓冲机构,110_缓冲板,111_缓冲弹簧。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