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安徽师范大学 >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专利详情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6-12-12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7-06-06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8-08-17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6-12-12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611137371.X 申请日 2016-12-12
公开/公告号 CN106631718B 公开/公告日 2018-08-17
授权日 2018-08-17 预估到期日 2036-12-12
申请年 2016年 公开/公告年 2018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C07C41/30C07C43/215C07C43/225C07C17/269C07C25/24C07B37/00 主分类号 C07C41/3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10
权利要求数量 11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6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安徽师范大学 当前专利权人 安徽师范大学
发明人 张武、武超婷、李倩、李佳、徐洋洋 第一发明人 张武
地址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花津南路安徽师范大学 邮编 241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5
申请人所在省 安徽省 申请人所在市 安徽省芜湖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任晨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催化剂与邻菲罗啉和强碱混合后,在氩气氛围中加入顺式烯溴、端基炔与溶剂,在140‑150℃的条件下搅拌回流反应20‑24h;B、产物经萃取、干燥、浓缩后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不对称共轭二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合成方法成本低,原料易得,操作较为方便,效率高,使用范围广,适合多种底物反应,且催化剂能够回收再利用。
  • 摘要附图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0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1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2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3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4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5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18-08-17 授权
2 2017-07-28 著录事项变更 发明人由张武 武超婷 李倩如 李佳徐洋洋变更为张武 武超婷 李倩 李佳徐洋洋
3 2017-06-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C07C 41/30 专利申请号: 201611137371.X 申请日: 2016.12.12
4 2017-05-10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催化剂与邻菲罗啉和强碱混合后,在氩气氛围中加入顺式烯溴、端基炔与溶剂,在
140-150℃的条件下搅拌回流反应20-24h;
B、产物经萃取、干燥、浓缩后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不对称共轭二炔;
步骤A中顺式烯溴、端基炔、催化剂、强碱、邻菲罗啉的摩尔比为1:1.2-1.5:0.05-0.1:
2-2.5:0.15-0.2;
步骤A中所述催化剂为梭形纳米氧化铜、氧化铜纳米粒子、片状纳米氧化铜、海参状纳米氧化铜或花状纳米氧化铜中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步骤A中所述的顺式烯溴结构式为:
其中R1选自4-H、4-CH3、4-OCH3、3-OCH3、2-OCH3、4-Cl、3-Cl、2-Cl或4-
CF3中的任意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端基炔的结构式为:
其中R2选自4-H、4-CH3、4-OCH3、3-OCH3、2-OCH3、4-Cl、3-Cl、2-Cl、4-
Br、4-F、4-C(CH3)3中的任意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叔丁醇钠或碳酸铯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溶剂为二乙二醇二甲醚DGDE,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任一项所述的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0.05mmol海参形纳米氧化铜、0.15mmol邻菲罗啉和2mmol氢氧化钠混合后,在氩气氛围中加入1mmol顺式烯溴、1.2mmol端基炔与3mL DGDE在145℃的条件下搅拌回流反应
24h;
B、产物经萃取、干燥、浓缩后通过石油醚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不对称共轭二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0.05mmol海参形纳米氧化铜、0.15mmol邻菲罗啉和2mmol氢氧化钠混合后,在氩气氛围中加入1mmol顺式烯溴、1.2mmol端基炔与3mL DGDE在145℃的条件下搅拌回流反应
24h;
B、产物经萃取、干燥、浓缩后通过石油醚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不对称共轭二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具体为:将所得产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粗产物,以纯石油醚为展开剂,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不对称1,3-共轭二炔。

9.根据权利要求1、2、4、5、7或8任一项所述的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对称共轭二炔的结构式为 其中R1选自4-H、4-
CH3、4-OCH3、3-OCH3、2-OCH3、4-Cl、3-Cl、2-Cl或4-CF3中的任意一个,R2选自4-H、4-CH3、4-OCH3、3-OCH3、2-OCH3、4-Cl、3-Cl、2-Cl、4-Br、4-F、4-C(CH3)3中的任意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对称共轭二炔的结构式为 其中R1选自4-H、4-CH3、4-OCH3、3-OCH3、
2-OCH3、4-Cl、3-Cl、2-Cl或4-CF3中的任意一个,R2选自4-H、4-CH3、4-OCH3、3-OCH3、2-OCH3、
4-Cl、3-Cl、2-Cl、4-Br、4-F、4-C(CH3)3中的任意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对称共轭二炔的结构式为 其中R1选自4-H、4-CH3、4-OCH3、3-OCH3、
2-OCH3、4-Cl、3-Cl、2-Cl或4-CF3中的任意一个,R2选自4-H、4-CH3、4-OCH3、3-OCH3、2-OCH3、
4-Cl、3-Cl、2-Cl、4-Br、4-F、4-C(CH3)3中的任意一个。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共轭二炔烃是有机合成领域的重要原料和中间体,可以作为起始原料用于合成大环轮烯,共轭炔低聚物等。同时,还是多种天然产物和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骨架结构。含有1,3-二炔结构的一些化合物已被确定有着高效抗肿瘤、抗菌、抗炎和抗HIV活性。例如:从茵陈蒿中分离出来的传统中药成分19-(2-呋喃基)-5,7-十九碳二炔酸等。
[0003]
[0004] 文献中报道过的合成不对称共轭二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0005] (一)2000年E.Negishi课题组利用Pd催化交叉偶联选择性合成非对称1,3-共轭二炔。
[0006]
[0007] 该实验方法虽然产率较高,但是却需要分三步才能合成共轭二炔,反应较复杂。
[0008] (二)2008年Lei课题组报道了钯催化的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该反应以溴代苯乙炔和端基炔为底物,Pd(dba)2为催化剂,一种烯基膦为配体,三乙胺为有机弱碱,并加入CuI作助催化剂。
[0009]
[0010] 该反应底物的适用性较广,有很好的选择性,产率较高。但此方法使用了贵金属催化剂和膦配体,合成成本高。
[0011] (三)2009年,Lei课题组在前期的工作基础上,通过加入NiCl2·2H2O做催化剂并加入CuI作助催化剂,配以TMEDA络合,使得能够得到较高产率的交叉偶联产物。
[0012]
[0013] 该实验方法不仅使用双金属催化剂,并且加入TMEDA配体络合,而且反应需要一种炔过量。
[0014] (四)2012年Ranu利用Cu-HAP配合物催化顺式溴代苯乙烯合成非对称的二炔。在此反应中,反式苯乙烯溴化物通常得到反式烯炔产物,而顺式苯乙烯溴化物通过消除反应产生的炔和另一种炔烃的交叉偶联,生成共轭二炔类化合物。
[0015]
[0016] 该实验方法利用特定结构的铜配合物,此配合物的合成较复杂。
[0017] (五)2013年谢美华课题组报到了镍催化的烷基格氏试剂与炔基砜的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不对称1,3二炔。该合成中,1,4-二芳基1,3-二炔可以获得中度至良好的产率,而对于烷基取代的1,3-二炔产率较低(30-54%)。
[0018]
[0019] 该实验方法使用的烷基格氏试剂不稳定、不易操作。
[0020] (六)2014年Ranu课题组利用双金属无配体催化剂,通过Csp-Csp偶联合成不对称1,3-二炔。
[0021]
[0022] 该实验方法底物适应性广,但是使用了双金属催化剂。
[0023]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合成共轭二炔的方法虽然较多,但这些方法有些需要经过较为复杂的合成步骤;有些用的反应物不稳定,操作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反应时间过长,而且反应产率较低;有些使用有机膦药品易造成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这类反应大都使用钯、镍等贵金属或双金属为催化剂,反应成本较为昂贵而且不可回收,不适用于工业生产。
[0024] 因此,提供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新型合成方法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2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利用氩气作保护气,纳米氧化铜催化顺式烯溴和端基炔直接反应制备不对称共轭二炔,合成方法成本低,原料易得,操作较为方便,效率高,使用范围广,适合多种底物反应,且催化剂能够回收再利用。
[0026]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 A、将催化剂与邻菲罗啉和强碱混合后,在氩气氛围中加入顺式烯溴、端基炔与溶剂,在140-150℃的条件下搅拌回流反应20-24h;
[0028] B、产物经萃取、干燥、浓缩后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不对称共轭二炔。
[0029] 步骤A中顺式烯溴、端基炔、催化剂、强碱、邻菲罗啉的摩尔比为1:1.2-1.5:0.05-0.1:2-2.5:0.15-0.2。
[0030] 所述顺式烯溴与机溶剂的用量比为:1:2-4mmol/mL。
[0031] 进一步的,步骤A中相对于1mmol的顺式烯溴,所述端基炔的用量1.2-1.5mmol,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0.05-0.1mmol,所述强碱的用量为2-2.5mmol,所述邻菲罗啉的用量为0.15-0.2mmol,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为2-4mL。
[0032] 步骤A中所述的顺式烯溴结构式为:
[0033] 其中R1选自4-H、4-CH3、4-OCH3、3-OCH3、2-OCH3、4-Cl、3-Cl、2-Cl或4-CF3中的任意一个。
[0034] 步骤A中所述端基炔的结构式为:
[0035] 其中R2选自4-H、4-CH3、4-OCH3、3-OCH3、2-OCH3、4-Cl、3-Cl、2-Cl、4-Br、4-F、4-C(CH3)3中的任意一个。
[0036] 步骤A中所述催化剂为梭形纳米氧化铜、氧化铜纳米粒子、片状纳米氧化铜、海参状纳米氧化铜或花状纳米氧化铜的任意一种,可以回收并循环使用,其中海参状纳米催化剂催化效果尤为显著。
[0037] 步骤A中各种催化剂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0038] 取40mL的蒸馏水加入到100mL烧杯中,称取0.3194g的Cu(CH3COO)2·H2O固体置于烧杯中,在30℃磁力搅拌的情况下使其溶解,再缓慢滴入1M的NH3·H2O溶液调节pH值,将烧杯用保鲜膜包裹放于烘箱中,在65℃条件下反应24h冷却至室温,然后分别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各清洗两遍,分离离心,60℃条件下真空干燥5h即可制得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铜。此反应中pH为7得梭形纳米氧化铜;pH为8得海参状纳米氧化铜pH为8.5得片状纳米氧化铜;pH为9.5得花状纳米氧化铜。
[0039] 步骤A中所述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取0.4525g的Cu(CH3COO)2溶于50mL无水乙醇中,待其溶解后置于容量60mL的聚四氟乙烯高压釜中在150℃条件下反应20h,冷却至室温,再分别用蒸馏水清洗2遍和无水乙醇清洗3遍,分离离心,室温条件下真空干燥得黑色粉末,即氧化铜纳米粒子。
[0040] 步骤A中所述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叔丁醇钠或碳酸铯中的任意一种。
[0041] 步骤A中所述溶剂为二乙二醇二甲醚DGDE,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任意一种。
[0042] 步骤B具体为:将所得产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粗产物,以纯石油醚为展开剂,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不对称1,3-共轭二炔。
[0043] 所述不对称共轭二炔的结构式为 其中R1选自4-H、4-CH3、4-OCH3、3-OCH3、2-OCH3、4-Cl、3-Cl、2-Cl或4-CF3中的任意一个,R2选自4-H、4-CH3、4-OCH3、3-OCH3、2-OCH3、4-Cl、3-Cl、2-Cl、4-Br、4-F、4-C(CH3)3中的任意一个。
[0044] 优选的,所述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 A、将0.05mmol海参形纳米氧化铜、0.15mmol邻菲罗啉和2mmol氢氧化钠混合后,在氩气氛围中加入1mmol顺式烯溴、1.2mmol端基炔与3mL DGDE在145℃的条件下搅拌回流反应24h;
[0046] B、产物经萃取、干燥、浓缩后通过石油醚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不对称共轭二炔。
[004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纳米氧化铜催化剂,简单易制,性能稳定,催化效果良好且能回收利用;原料以顺式溴代烯烃和端基炔进行反应,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使用金属格氏试剂,也没有使用贵金属或双金属催化剂;此反应体系成本低廉,简单高效,环境友好,能够合成高产率的不对称共轭1,3二炔,有利于工业生产。

实施方案

[0063]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中,不同取代基的炔、邻菲罗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叔丁醇钠、碳酸铯、DGDE、DMF、DMSO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
[0064] 实施例1
[0065]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6] A、分别称取0.05mmol的梭形纳米氧化铜,0.15mmol邻菲罗啉,2mmol氢氧化钠放入洁净干燥的反应管中,将反应管放置在无水无氧体系中,抽真空并通入氩气循环三次,在氩气保护下再依次加入1mmol顺式-1-(2-溴乙烯基)-4-叔丁基苯,1.2mmol 1-乙炔基-4-甲氧基苯和3mL二乙二醇二甲醚,在140℃条件下搅拌回流20小时;
[0067] B、停止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用石油醚萃取3次,每次10mL石油醚,并将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后,以石油醚作展开剂柱层析分离提纯得白色固体即1-叔丁基-4-[4-(4-甲氧基苯基)丁烷-1,3-二炔基]苯,产率80%,熔点为88-90℃。
[0068] 产品结构式:
[0069]
[0070] 产品的核磁共振氢谱数据:
[0071] 1H NMR(300MHz,CDCl3):δ7.48-7.45(m,4H),7.35(d,J=8.2Hz,2H),6.86(d,J=8.6Hz,2H),3.82(s,3H),1.34(s,9H);
[0072] 产品的核磁共振碳谱数据:
[0073] 13C NMR(75MHz,CDCl3):δ160.3,152.5,134.1,132.2,125.5,118.9,114.1,113.8,81.4,79.1,73.5,72.9,55.4,34.9,31.1。
[0074] 实施例2
[0075]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6] A、分别称取0.05mmol的海参形纳米氧化铜,0.15mmol邻菲罗啉,2mmol氢氧化钾放入洁净干燥的反应管中,将反应管放置在无水无氧体系中,抽真空并通入氩气循环三次,在氩气保护下再依次加入1mmol顺式-1-(2-溴乙烯基)-4-甲基苯,1.2mmol 1-乙炔基-4-氟基苯和3mL N,N-二甲基甲酰胺,在140℃条件下搅拌回流20小时。
[0077] B、停止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用石油醚萃取3次,每次10mL石油醚,并将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以石油醚作展开剂柱层析分离提纯得白色固体即1-氟-4-[4-(4-甲基苯基)丁烷-1,3-二炔基]苯,产率85%,熔点为148-150℃。
[0078] 产品结构式:
[0079]
[0080] 产品的核磁共振氢谱数据:
[0081] 1H NMRδ7.53-7.49(m,2H),7.42(d,J=7.2Hz,2H),7.14(d,J=6.3Hz,2H),7.06-7.00(m,2H),2.36(s,3H);
[0082] 产品的核磁共振碳谱数据:
[0083] 13C NMR(CDCl3,75MHz):δ163.0(d,J=240.9Hz),139.6(d,J=15.3Hz),134.5,132.4,129.3,118.7(d,J=19.1Hz),115.9(d,J=21.8Hz),81.9,80.4,73.8,73.5,21.7.[0084] 实施例3
[0085]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6] A、分别称取0.1mmol的片状纳米氧化铜,0.3mmol邻菲罗啉,4mmol氢氧化钠放入洁净干燥的反应管中,将反应管放置在无水无氧体系中,抽真空并通入氩气循环三次,在氩气保护下再依次加入2mmol顺式-1-(2-溴乙烯基)苯,2.4mmol 1-乙炔基-4-氟基苯和4mL二乙二醇二甲醚,在140℃条件下搅拌回流20小时;
[0087] B、停止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用石油醚萃取3次,每次10mL石油醚,并将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以石油醚作展开剂柱层析分离提纯即白色固体即1-[4-(4-氟基苯基)丁烷-1,3-二炔基]苯,产率61%,熔点为121-123℃。
[0088] 产品结构式:
[0089]
[0090] 产品的核磁共振氢谱数据:
[0091] 1H NMR(CDCl3,300MHz):δ7.53(d,J=5.3Hz,4H),7.36(s,3H),7.04(t,J=8.4Hz,2H);
[0092] 产品的核磁共振碳谱数据:
[0093] 13C NMR(CDCl3,75MHz):δ163.0(d,J=250.5Hz),134.5(d,J=8.3Hz),132.5,129.2,128.4,121.6,117.9(d,J=3.0Hz),115.8(d,J=22.5Hz),81.5,80.4,73.7,73.7。
[0094] 实施例4
[0095]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6] A、分别称取0.5mmol的花状纳米氧化铜,1.5mmol邻菲罗啉,20mmol氢氧化钠放入洁净干燥的反应管中,将反应管放置在无水无氧体系中,抽真空并通入氩气循环三次。在氩气保护下再依次加入10mmol顺式-1-(2-溴乙烯基)-4-甲氧基苯,12mmol苯乙炔和20mL二乙二醇二甲醚,在150℃条件下搅拌回流20小时。
[0097] B、停止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用石油醚萃取3次,每次40mL石油醚,并将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以石油醚作展开剂柱层析分离提纯得白色固体即1-[4-(4-甲氧基苯基)丁烷-1,3-二炔基]苯,产率61%,熔点为93-94℃。
[0098] 产品结构式:
[0099]
[0100] 产品的核磁共振氢谱数据:
[0101] 1H NMR(CDCl3,300MHz):δ7.46-7.53(m,4H),7.35(s,3H),6.86(d,J=8.2Hz,2H),3.83(s,3H);
[0102] 产品的核磁共振碳谱数据:
[0103] 13C NMR(CDCl3,75MHz):δ=160.3,134.0,132.3,129.0,128.4,121.9,114.1,113.6,81.8,81.0,74.2,72.7,55.2.
[0104] 实施例5
[0105]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06] A、分别称取0.5mmol的海参状纳米氧化铜,1.5mmol邻菲罗啉,20mmol氢氧化钠放入洁净干燥的反应管中,将反应管放置在无水无氧体系中,抽真空并通入氩气循环三次,在氩气保护下再依次加入10mmol顺式-1-(2-溴乙烯基)-4-甲基苯,12mmol 1-乙炔基-4-氟基苯和20mL二甲基亚砜,在140℃条件下搅拌回流20小时;
[0107] B、停止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用石油醚萃取3次,每次10mL石油醚,并将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以石油醚作展开剂柱层析分离提纯得白色固体即1-氟-4-[4-(4-甲基苯基)丁烷-1,3-二炔基]苯,产率78%,熔点为148-150℃。
[0108] 产品结构式:
[0109]
[0110] 产品的核磁共振氢谱数据:
[0111] 1H NMRδ7.53-7.49(m,2H),7.42(d,J=7.2Hz,2H),7.14(d,J=6.3Hz,2H),7.06-7.00(m,2H),2.36(s,3H);
[0112] 产品的核磁共振碳谱数据:
[0113] 13C NMR(CDCl3,75MHz):δ163.0(d,J=240.9Hz),139.6(d,J=15.3Hz),134.5,132.4,129.3,118.7(d,J=19.1Hz),115.9(d,J=21.8Hz),81.9,80.4,73.8,73.5,21.7.[0114] 实施例6
[0115]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16] A、分别称取0.025mmol的梭形纳米氧化铜,0.075mmol邻菲罗啉,1mmol叔丁醇钠放入洁净干燥的反应管中,将反应管放置在无水无氧体系中,抽真空并通入氩气循环三次,在氩气保护下再依次加入0.5mmol顺式-1-(2-溴乙烯基)-4-氯基苯,0.6mmol 1-乙炔基-4甲氧基苯和2mL二乙二醇二甲醚,在140℃条件下搅拌回流24小时。
[0117] B、停止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用石油醚萃取3次,每次10mL石油醚,并将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以石油醚作展开剂柱层析分离提纯得淡黄色固体即[0118] 1-氯-4–[4-(4-甲氧基苯基)丁烷-1,3-二炔基]苯,产率80%,熔点为160-162℃。
[0119] 产品结构式:
[0120]
[0121] 产品的核磁共振氢谱数据:
[0122] 1H NMR(300MHz,CDCl3):δ7.49-7.43(m,4H),7.30(d,J=9.0Hz,2H),6.87(d,J=9.0Hz,2H),3.83(s,3H).
[0123] 产品的核磁共振氢谱数据:
[0124] 13C NMR(75MHz,CDCl3):δ160.1,135.1,134.2,133.6,128.8,120.5,114.2,113.5,82.4,79.8,75.2,72.5,55.4.
[0125] 实施例7
[0126]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27] A、分别称取0.1mmol的氧化铜纳米粒子,0.15mmol邻菲罗啉,2mmol碳酸铯放入洁净干燥的反应管中,将反应管放置在无水无氧体系中,抽真空并通入氩气循环三次,在氩气保护下再依次加入1mmol顺式-1-(2-溴乙烯基)-4氯基苯,1.2mmol苯乙炔和3mL二乙二醇二甲醚,在150℃条件下搅拌回流20小时;
[0128] B、停止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用石油醚萃取3次,每次10mL石油醚,并将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以石油醚作展开剂柱层析分离提纯得白色固体即1-[4-(4-氯基苯基)丁烷-1,3-二炔基]苯,产率80%,熔点为151-152℃。
[0129] 产品结构式:
[0130]
[0131] 产品的核磁共振氢谱数据:
[0132] 1H NMR(300MHz,CDCl3):δ7.54-7.30(m,9H).
[0133] 产品的核磁共振碳谱数据:
[0134] 13C NMR(75MHz,CDCl3):δ135.4,133.7,132.5,128.9,128.5,121.6,120.3,82.1,80.3,74.9,73.6.
[0135] 实施例8
[0136] 一种不对称共轭二炔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37] A、分别称取0.05mmol的花状纳米氧化铜,0.15mmol邻菲罗啉,2mmol氢氧化钾放入洁净干燥的反应管中,将反应管放置在无水无氧体系中,抽真空并通入氩气循环三次,在氩气保护下再依次加入1mmol顺式-1-(2-溴乙烯基)-4-甲氧基苯,1.2mmol 1-乙炔基-4-叔丁基苯和3mL二乙二醇二甲醚,在140℃条件下搅拌回流20小时;
[0138] B、停止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用石油醚萃取3次,每次10mL石油醚,并将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以石油醚作展开剂柱层析分离提纯得白色固体即1-叔丁基-4-[4-(4-甲氧基苯基)丁烷-1,3-二炔基]苯,产率80%,熔点为88-90℃。
[0139] 产品结构式:
[0140]
[0141] 1H NMR(300MHz,CDCl3):δ7.48-7.45(m,4H),7.35(d,J=8.2Hz,2H),6.86(d,J=8.6Hz,2H),3.82(s,3H),1.34(s,9H);
[0142] 13C NMR(75MHz,CDCl3):δ160.3,152.5,134.1,132.2,125.5,118.9,114.1,113.8,81.4,79.1,73.5,72.9,55.4,34.9,31.1。

附图说明

[0048] 图1为实施例1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49] 图2为实施例1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0050] 图3为实施例2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51] 图4为实施例2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0052] 图5为实施例3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53] 图6为实施例3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0054] 图7为实施例4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55] 图8为实施例4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0056] 图9为实施例5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57] 图10为实施例5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0058] 图11为实施例6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59] 图12为实施例6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0060] 图13为实施例7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61] 图14为实施例7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0062] 图15为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