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宋杰茹 > 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专利详情

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   0    0

实质审查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3-03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1-07-06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1-03-03
基本信息
有效性 实质审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110233907.2 申请日 2021-03-03
公开/公告号 CN112981784A 公开/公告日 2021-06-18
授权日 预估到期日 2041-03-03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D06B3/10D06B23/30 主分类号 D06B3/1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A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7
权利要求数量 8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4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8265433A、CN208649660U、CN208815277U、CN112044307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99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宋杰茹 当前专利权人 宋杰茹
发明人 宋杰茹 第一发明人 宋杰茹
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杨泰路196号1幢714A上海秋之家炭业有限公司 邮编 200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上海市 申请人所在市 上海市宝山区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其结构包括顶盖、染色筒、底座、驱动器,顶盖安装于染色筒的顶部位置,驱动器与染色筒的底部相连接,染色筒的底部焊接于底座的上表面位置,通过内置腔能够将外部的染色液导入其内部,再通过染色液对外伸杆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外伸杆沿着固定面向外滑动伸出,从而使外伸杆能够将竹炭纤维撑起,直至将竹炭纤维撑断,有效的避免了叶片外表面会缠绕竹炭纤维难以清除的情况,当中接杆停止转动后,通过吸收了染色液重量较大的竹炭纤维产生的惯性力,能够划过切刀,从而使切刀能够将缠绕在中接杆外侧的竹炭纤维切断,从而使集液腔内部的染色液能够向外甩出对切断的竹炭纤维进行冲除。
  • 摘要附图
    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7-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D06B 3/10 专利申请号: 202110233907.2 申请日: 2021.03.03
2 2021-06-18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其结构包括顶盖(1)、染色筒(2)、底座(3)、驱动器(4),所述顶盖(1)安装于染色筒(2)的顶部位置,所述驱动器(4)与染色筒(2)的底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筒(2)的底部焊接于底座(3)的上表面位置;
所述染色筒(2)包括外固框(21)、中接杆(22)、叶片(23),所述中接杆(22)贯穿于外固框(21)的内部位置,所述叶片(23)焊接于中接杆(22)的外表面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3)包括外置板(a1)、反向片(a2)、内置腔(a3),所述反向片(a2)与内置腔(a3)的内侧活动卡合,所述内置腔(a3)嵌入于外置板(a1)的内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板(a1)包括固定面(a11)、外伸杆(a12)、回弹条(a13),所述外伸杆(a12)与固定面(a11)的内部滑动配合,所述回弹条(a13)安装于固定面(a11)的内壁与外伸杆(a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杆(a12)包括挤压块(b1)、反推片(b2)、框架(b3),所述挤压块(b1)与框架(b3)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反推片(b2)固定于挤压块(b1)与框架(b3)的内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接杆(22)包括外扩板(c1)、中置杆(c2)、弹力环(c3),所述外扩板(c1)与中置杆(c2)的内部滑动配合,所述弹力环(c3)固定于两个外扩板(c1)的内侧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板(c1)包括接触面(c11)、切刀(c12)、撞击片(c13)、后接板(c14),所述接触面(c11)的左侧与后接板(c14)的右侧相贴合,所述切刀(c12)嵌入于接触面(c11)的内部位置,所述撞击片(c13)的左侧与后接板(c14)的右侧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c12)包括固定杆(d1)、前置头(d2)、转轴(d3)、外框(d4),所述固定杆(d1)固定于外框(d4)的内壁位置,所述前置头(d2)的左侧与转轴(d3)的右侧相贴合,所述转轴(d3)与外框(d4)的内壁左端活动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头(d2)包括外框体(d21)、集液腔(d22)、振动杆(d23),所述集液腔(d22)嵌入于外框体(d21)的内部位置,所述振动杆(d23)固定于外框体(d21)的内壁位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竹炭纤维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竹炭纤维复合布染色机主要是用于对竹炭纤维复合布进行染色的设备,通过将竹炭纤维复合布放置入竹炭纤维复合布染色机内部,再通过搅拌桨对竹炭纤维复合布染色机内部的竹炭纤维复合布与染色液进行搅拌,从而使竹炭纤维复合布能够被均匀的染上颜色,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
[0003] 由于竹炭纤维复合布表面有外露的纤维,若竹炭纤维复合布表面外露的纤维较多且长,则容易在搅拌桨搅拌的过程中出现竹炭纤维复合布表面的纤维逐渐脱落缠绕在叶片上,若竹炭纤维复合布染色机对新一批的复合布染上不同颜色,则容易出现叶片上缠绕的纤维将原先的颜色染至新置入的复合布上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其结构包括顶盖、染色筒、底座、驱动器,所述顶盖安装于染色筒的顶部位置,所述驱动器与染色筒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染色筒的底部焊接于底座的上表面位置;所述染色筒包括外固框、中接杆、叶片,所述中接杆贯穿于外固框的内部位置,所述叶片焊接于中接杆的外表面位置。
[000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叶片包括外置板、反向片、内置腔,所述反向片与内置腔的内侧活动卡合,所述内置腔嵌入于外置板的内部位置,所述反向片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内置腔的内壁靠右端呈对称分布。
[000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置板包括固定面、外伸杆、回弹条,所述外伸杆与固定面的内部滑动配合,所述回弹条安装于固定面的内壁与外伸杆之间,所述外伸杆设有六个,且三个为一组均匀的在固定面的上端两端呈对称分布。
[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伸杆包括挤压块、反推片、框架,所述挤压块与框架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反推片固定于挤压块与框架的内壁之间,所述挤压块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框架的左右两端内壁呈对称分布。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中接杆包括外扩板、中置杆、弹力环,所述外扩板与中置杆的内部滑动配合,所述弹力环固定于两个外扩板的内侧之间,所述外扩板设有三个,且两个为一组均匀的在中置杆的内部呈平行分布。
[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扩板包括接触面、切刀、撞击片、后接板,所述接触面的左侧与后接板的右侧相贴合,所述切刀嵌入于接触面的内部位置,所述撞击片的左侧与后接板的右侧相连接,所述切刀设有六个,且均匀的在接触面的内部呈平行分布。
[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切刀包括固定杆、前置头、转轴、外框,所述固定杆固定于外框的内壁位置,所述前置头的左侧与转轴的右侧相贴合,所述转轴与外框的内壁左端活动卡合,通过竹炭纤维对前置头产生的拉扯力,能够使前置头在转轴的配合下沿着外框进行转动。
[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前置头包括外框体、集液腔、振动杆,所述集液腔嵌入于外框体的内部位置,所述振动杆固定于外框体的内壁位置,所述集液腔设有六个,且三个为一组均匀的在外框体的上下两侧呈对称分布。
[0013]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 1、通过内置腔能够将外部的染色液导入其内部,再通过染色液对外伸杆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外伸杆沿着固定面向外滑动伸出,从而使外伸杆能够将竹炭纤维撑起,直至将竹炭纤维撑断,有效的避免了叶片外表面会缠绕竹炭纤维难以清除的情况。
[0015] 2、当中接杆停止转动后,通过吸收了染色液重量较大的竹炭纤维产生的惯性力,能够划过切刀,从而使切刀能够将缠绕在中接杆外侧的竹炭纤维切断,从而使集液腔内部的染色液能够向外甩出对切断的竹炭纤维进行冲除,有效的避免了中接杆外表面缠绕的竹炭纤维难以通过外伸杆进行清除的情况。

实施方案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 实施例1
[0028] 如例图1‑例图5所展示:
[0029]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其结构包括顶盖1、染色筒2、底座3、驱动器4,所述顶盖1安装于染色筒2的顶部位置,所述驱动器4与染色筒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染色筒2的底部焊接于底座3的上表面位置;所述染色筒2包括外固框21、中接杆22、叶片23,所述中接杆22贯穿于外固框21的内部位置,所述叶片23焊接于中接杆22的外表面位置。
[0030] 其中,所述叶片23包括外置板a1、反向片a2、内置腔a3,所述反向片a2与内置腔a3的内侧活动卡合,所述内置腔a3嵌入于外置板a1的内部位置,所述反向片a2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内置腔a3的内壁靠右端呈对称分布,通过染色液对反向片a2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反向片a2沿着内置腔a3向内摆动,从而使内置腔a3能够将外部的染色液导入自身内部进行储存。
[0031] 其中,所述外置板a1包括固定面a11、外伸杆a12、回弹条a13,所述外伸杆a12与固定面a11的内部滑动配合,所述回弹条a13安装于固定面a11的内壁与外伸杆a12之间,所述外伸杆a12设有六个,且三个为一组均匀的在固定面a11的上端两端呈对称分布,通过染色液对外伸杆a12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外伸杆a12沿着固定面a11的内部向外滑动伸出,从而使固定面a11能够将固定面a11外侧的竹炭纤维推离直至撑断。
[0032] 其中,所述外伸杆a12包括挤压块b1、反推片b2、框架b3,所述挤压块b1与框架b3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反推片b2固定于挤压块b1与框架b3的内壁之间,所述挤压块b1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框架b3的左右两端内壁呈对称分布,通过反推片b2对挤压块b1产生的推力,能够使两个挤压块b1对染色液产生挤压,从而使染色液能够加大冲力对断裂的竹炭纤维进行冲除。
[0033] 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0034] 本发明中,通过驱动器4带动染色筒2内部的中接杆22进行转动,能够使中接杆22带动叶片23对染色筒2内部的竹炭纤维复合布与染色液进行搅拌,并且通过染色液对两个反向片a2之间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反向片a2沿着内置腔a3向内摆动,并且通过内置腔a3能够将外部的染色液导入其内部,再通过染色液对外伸杆a12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外伸杆a12沿着固定面a11向外滑动伸出,从而使外伸杆a12能够将竹炭纤维撑起,直至将竹炭纤维撑断,并且通过反推片b2对挤压块b1产生向外的推力,能够使两个挤压块b1对通过框架b3内部的染色液进行挤压,从而使框架b3内部挤出的染色液能够加大冲力将固定面a11外部被撑断的竹炭纤维进行冲除,有效的避免了叶片23外表面会缠绕竹炭纤维难以清除的情况。
[0035] 实施例2
[0036] 如例图6‑例图8所展示:
[0037] 其中,所述中接杆22包括外扩板c1、中置杆c2、弹力环c3,所述外扩板c1与中置杆c2的内部滑动配合,所述弹力环c3固定于两个外扩板c1的内侧之间,所述外扩板c1设有三个,且两个为一组均匀的在中置杆c2的内部呈平行分布,通过机构转动产生的甩力,能够使外扩板c1在弹力环c3的配合下沿着中置杆c2向外滑动伸出,从而使外扩板c1能够将缠绕在中置杆c2外侧的竹炭纤维撑开。
[0038] 其中,所述外扩板c1包括接触面c11、切刀c12、撞击片c13、后接板c14,所述接触面c11的左侧与后接板c14的右侧相贴合,所述切刀c12嵌入于接触面c11的内部位置,所述撞击片c13的左侧与后接板c14的右侧相连接,所述切刀c12设有六个,且均匀的在接触面c11的内部呈平行分布,通过切刀c12能够跟随机构的转动将竹炭纤维划断。
[0039] 其中,所述切刀c12包括固定杆d1、前置头d2、转轴d3、外框d4,所述固定杆d1固定于外框d4的内壁位置,所述前置头d2的左侧与转轴d3的右侧相贴合,所述转轴d3与外框d4的内壁左端活动卡合,通过竹炭纤维对前置头d2产生的拉扯力,能够使前置头d2在转轴d3的配合下沿着外框d4进行转动,从而使前置头d2能够将其表面的竹炭纤维甩除。
[0040] 其中,所述前置头d2包括外框体d21、集液腔d22、振动杆d23,所述集液腔d22嵌入于外框体d21的内部位置,所述振动杆d23固定于外框体d21的内壁位置,所述集液腔d22设有六个,且三个为一组均匀的在外框体d21的上下两侧呈对称分布,通过集液腔d22能够对部分染色液进行收集。
[0041] 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0042] 本发明中,由于中接杆22带动叶片23对竹炭纤维复合布进行搅拌时,外部的竹炭纤维会缠绕在转动的中接杆22外表面,并且中接杆22外表面的竹炭纤维通过外伸杆a12难以进行清除,通过中接杆22转动产生的甩力,能够使外扩板c1在弹力环c3的配合下沿着中置杆c2向外伸出,从而使外扩板c1能够将缠绕在中置杆c2外侧的竹炭纤维推离,并且通过切刀c12能够在竹炭纤维被推离的过程中插入竹炭纤维内部,当中接杆22停止转动后,通过吸收了染色液重量较大的竹炭纤维产生的惯性力,能够划过切刀c12,从而使切刀c12能够将缠绕在中置杆c2外侧的竹炭纤维切断,并且通过集液腔d22能够事先对外部的部分染色液进行收集,再通过竹炭纤维对前置头d2产生的拉扯,能够使前置头d2在转轴d3的配合下沿着固定杆d1进行转动,从而使集液腔d22内部的染色液能够向外甩出对切断的竹炭纤维进行冲除,有效的避免了中接杆22外表面缠绕的竹炭纤维难以通过外伸杆a12进行清除的情况。
[0043]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一种竹炭纤维复合布的染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染色筒局部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叶片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外置板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发明外伸杆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发明中接杆局部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为本发明外扩板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8为本发明切刀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9为本发明前置头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顶盖‑1、染色筒‑2、底座‑3、驱动器‑4、外固框‑21、中接杆‑22、叶片‑23、外置板‑a1、反向片‑a2、内置腔‑a3、固定面‑a11、外伸杆‑a12、回弹条‑a13、挤压块‑b1、反推片‑b2、框架‑b3、外扩板‑c1、中置杆‑c2、弹力环‑c3、接触面‑c11、切刀‑c12、撞击片‑c13、后接板‑c14、固定杆‑d1、前置头‑d2、转轴‑d3、外框‑d4、外框体‑d21、集液腔‑d22、振动杆‑d23。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