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 > 一种由电机驱动的螺旋齿轮加工机构专利详情

一种由电机驱动的螺旋齿轮加工机构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4-10-21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5-04-22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7-02-08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4-10-21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410559854.3 申请日 2014-10-21
公开/公告号 CN104439531B 公开/公告日 2017-02-08
授权日 2017-02-08 预估到期日 2034-10-21
申请年 2014年 公开/公告年 2017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23F9/00B23Q5/48B23Q5/28 主分类号 B23F9/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0
权利要求数量 1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8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申请权转移、授权、权利转移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 当前专利权人 山东格新精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瑞涛、宋琪 第一发明人 孙瑞涛
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汇英街南首 邮编 2663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2
申请人所在省 山东省 申请人所在市 山东省青岛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赵永强
摘要
一种由电机驱动的螺旋齿轮加工机构,用于在加工坯件(85)时使用,其包括:基座(3)、可转动内螺纹件(1)、外螺纹件(2)以及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其中,可转动内螺纹件(1)包括上圆筒部(11)和下腔室部(12),所述下腔室部(12)通过轴承装置(13)与基座(3)周向能转动且轴向固定地连接,外螺纹件(2)为圆筒状,其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上圆筒部(11)中的内螺纹接合,下腔室部(12)中在基座(3)的上侧安装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与第一轴(5)的下端连接。
  • 摘要附图
    一种由电机驱动的螺旋齿轮加工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由电机驱动的螺旋齿轮加工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由电机驱动的螺旋齿轮加工机构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12-23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2.12.09 专利权人由中国机械总院集团青岛分院有限公司变更为山东格新精工有限公司 地址由266300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汇英街南首变更为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高新区罗西街道涧沟崖村西
2 2022-07-0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专利权人由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机械总院集团青岛分院有限公司 地址由266300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汇英街南首变更为266300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汇英街南首
3 2017-02-08 授权
4 2016-10-12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6.09.19 申请人由方小刚变更为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 地址由315042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曙光北路波波城24幢60号1205室变更为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汇英街南首
5 2016-10-12 著录事项变更 发明人由方小刚变更为孙瑞涛 宋琪
6 2015-04-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23F 9/00 专利申请号: 201410559854.3 申请日: 2014.10.21
7 2015-03-25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由电机驱动的螺旋齿轮加工机构,用于在加工坯件(85)时使用,其包括:基座(3)、可转动内螺纹件(1)、外螺纹件(2)以及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其中,可转动内螺纹件(1)包括上圆筒部(11)和下腔室部(12),所述下腔室部(12)通过轴承装置(13)与基座(3)周向能转动且轴向固定地连接,外螺纹件(2)为圆筒状,其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上圆筒部(11)中的内螺纹接合,下腔室部(12)中在基座(3)的上侧安装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与第一轴(5)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轴(5)从下至上依次固定地安装有第一大齿轮(51)和第一小齿轮(52),在所述下腔室部(12)的内侧圆周面上固定设置有内齿圈(139),第一大齿轮(51)与所述内齿圈(139)啮合,使得驱动电机(4)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可转动内螺纹件(1)相对于基座(3)转动,所述外螺纹件(2)的底部端面左侧部位处固定地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左圆柱状伸出部(21),第一轴(5)的上部插入到所述左圆柱状伸出部(21)中,并且与所述左圆柱状伸出部(21)能转动地配合;
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与外螺纹件(2)以及所述上圆筒部(11)的轴心线均重合,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上端设置有坯件装夹结构,下端中间部位固定地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中间圆柱状伸出部(81),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的下部通过下轴承(83)与外螺纹件(2)连接,上部通过上轴承(86)与环状封盖(84)连接,所述环状封盖(84)与外螺纹件(2)固定,由此,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能够相对于所述外螺纹件(2)转动;所述基座(3)的中间部位轴向固定地安装有第二轴(6),所述第二轴(6)的下端与所述基座(3)连接,上部插入到所述中间圆柱状伸出部(81)中,并且所述第二轴(6)的轴心线与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第二轴(6)与所述基座(3)以及所述中间圆柱状伸出部(81)均能转动地配合;所述第二轴(6)的下部设置有直径膨大部,以增加所述第二轴(6)的刚度;所述第二轴(6)在其直径膨大部的上方的部位从下至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大齿轮(61)和第二小齿轮(62),第二大齿轮(61)与第一小齿轮(52)啮合;
所述基座(3)在所述第二轴(6)的右侧还轴向固定地安装有第三轴(7),所述第三轴(7)的下端与所述基座(3)连接,上部插入到位于所述外螺纹件(2)的右侧壁中的盲孔中,使得所述第三轴(7)与所述基座(3)以及所述盲孔均能转动地配合;所述第三轴(7)的下部也设置有直径膨大部,以增加所述第三轴(7)的刚度;所述第三轴(7)在其直径膨大部的上方的部位上从下至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三大齿轮(71)以及第三小齿轮(72),第三大齿轮(71)与第二小齿轮(62)啮合;第三小齿轮(72)为圆筒状;所述中间圆柱状伸出部(81)的外圆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四大齿轮(82),第四大齿轮(82)与所述第三小齿轮(72)啮合;
由此,所述外螺纹件(2)在所述第一轴(5)和所述第三轴(7)的同时定位下而不可旋转,当所述驱动电机(4)转动时,所述上圆筒部(11)驱动外螺纹件(2)能够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以及坯件(85)相对于基座(3)上下运动;同时,驱动电机(4)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大齿轮(51)、第一小齿轮(52)、第二大齿轮(61)、第二小齿轮(62)、第三大齿轮(71)、第三小齿轮(72)和第四大齿轮(82)驱动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以及坯件(85)相对于基座(3)转动;进而,在刀具的切削作用下,能够在坯件(85)上加工出螺旋齿槽;在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以及坯件(85)上升至最高位置时,所述第一轴(5)的上部与所述左圆柱状伸出部(21)之间、所述第二轴(6)的上部与所述中间圆柱状伸出部(81)之间、所述第三轴(7)的上部与所述盲孔之间均依然保持能转动地配合,所述第四大齿轮(82)与圆筒状的所述第三小齿轮(72)依然保持啮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齿轮加工领域,具体为螺旋齿轮的加工。

背景技术

[0002] 螺旋齿轮具有啮合性好,传动平稳、噪声小的优点。并且,其重合度大,降低了每对齿轮的载荷,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 而且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少。 因为其啮合面由小——大——小,啮合平稳,冲击小,噪音小;因此具有大的承载能力,能够提高齿轮寿命和平稳性;并且体积小。螺旋齿轮传动是由两个螺旋齿轮相啮合组成的。用途是传递空间两相错轴之间的运动。但是,螺旋齿轮的制造麻烦,而且难以保障加工的齿槽形位精度。
[0003] 尤其地,在一些具体应用领域,例如软性材料(如塑料)加工,传统的金属加工方式将难以满足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加工速度和精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螺旋齿轮的加工方式,其具有加工设备单一简洁、加工的齿槽精度高的优点。并且,能够满足一些软性材料中对于加工成本(尤其是加工设备成本)降低的要求。
[0005]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一种由电机驱动的螺旋齿轮加工机构,用于在加工坯件时使用,其包括:基座、可转动内螺纹件、外螺纹件以及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其中,可转动内螺纹件包括上圆筒部和下腔室部,所述下腔室部通过轴承装置与基座周向能转动且轴向固定地连接,外螺纹件为圆筒状,其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上圆筒部中的内螺纹接合,下腔室部中在基座的上侧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第一轴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轴从下至上依次固定地安装有第一大齿轮和第一小齿轮,在所述下腔室部的内侧圆周面上固定设置有内齿圈,第一大齿轮与所述内齿圈啮合,使得驱动电机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可转动内螺纹件相对于基座转动,所述外螺纹件的底部端面左侧部位处固定地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左圆柱状伸出部,第一轴的上部插入到所述左圆柱状伸出部中,并且与所述左圆柱状伸出部能转动地配合;
[0006] 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与外螺纹件以及所述上圆筒部的轴心线均重合,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上端设置有坯件装夹结构,下端中间部位固定地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中间圆柱状伸出部,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的下部通过下轴承与外螺纹件连接,上部通过上轴承与环状封盖连接,所述环状封盖与外螺纹件固定,由此,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外螺纹件转动;所述基座的中间部位轴向固定地安装有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的下端与所述基座连接,上部插入到所述中间圆柱状伸出部中,并且所述第二轴的轴心线与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第二轴与所述基座以及所述中间圆柱状伸出部均能转动地配合;所述第二轴的下部设置有直径膨大部,以增加所述第二轴的刚度;所述第二轴在其直径膨大部的上方的部位从下至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大齿轮和第二小齿轮,第二大齿轮与第一小齿轮啮合;
[0007] 所述基座在所述第二轴的右侧还轴向固定地安装有第三轴,所述第三轴的下端与所述基座连接,上部插入到位于所述外螺纹件的右侧壁中的盲孔中,使得所述第三轴与所述基座以及所述盲孔均能转动地配合;所述第三轴的下部也设置有直径膨大部,以增加所述第三轴的刚度;所述第三轴在其直径膨大部的上方的部位上从下至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三大齿轮以及第三小齿轮,第三大齿轮与第二小齿轮啮合;第三小齿轮为圆筒状;所述中间圆柱状伸出部的外圆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四大齿轮,第四大齿轮与所述第三小齿轮啮合;
[0008] 由此,所述外螺纹件在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三轴的同时定位下而不可旋转,当所述驱动电机转动时,所述上圆筒部驱动外螺纹件能够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以及坯件相对于基座上下运动;同时,驱动电机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大齿轮、第一小齿轮、第二大齿轮、第二小齿轮、第三大齿轮、第三小齿轮和第四大齿轮驱动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以及坯件相对于基座转动;进而,在刀具的切削作用下,能够在坯件上加工出螺旋齿槽;在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以及坯件上升至最高位置时,所述第一轴的上部与所述左圆柱状伸出部之间、所述第二轴的上部与所述中间圆柱状伸出部之间、所述第三轴的上部与所述盲孔之间均依然保持能转动地配合,所述第四大齿轮与圆筒状的所述第三小齿轮依然保持啮合。
[0009] 通过上述方案,由于采用了固定齿数的各级齿轮的传动,在螺纹螺距一定的情况下,能够保证转动角速度与上升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恒定,因此,这保证了在加工螺旋齿槽过程中齿槽形状的精度;而且,通过特定的结构设置,能够实现周向角速度的旋转尽量放慢,即相对于上升的线速度,旋转速度尽量慢,从而满足螺旋齿轮的形状要求。同时,利用传动轴对外螺纹套筒进行转动上的固定,因此能够保证其不跟随内螺纹套筒旋转;而且,中间的传动轴与旋转的其他部件的中心轴线重合,这保证了传动轴的旋转能够与承载台的旋转无关,从而能够独立地旋转。利用独特的伸出结构以及盲孔结构,能够在上升的同时保证基本的固定结构不变,从而不会影响传动轴的传动以及对于螺纹套筒的转动上固定。上升系统紧紧使用一个驱动电机,就能够实现对齿轮加工的旋转上升的两种运动进行驱动,同时保证了两种运动之间的比例精度,因此,能够满足制造设备成本控制的要求,同时能够满足对于特定加工材料的切削力的对抗要求,而且能够满足齿轮齿槽的形状精度要求,其不受加工环境混乱的影响,对于加工设备的维护、加工过程的流程管理均具有加高的耐受程度。

实施方案

[0012]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3] 一种由电机驱动的螺旋齿轮加工机构,用于在加工坯件85时使用,其包括:基座3、可转动内螺纹件1、外螺纹件2以及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其中,可转动内螺纹件1包括上圆筒部11和下腔室部12,所述下腔室部12通过轴承装置13与基座3周向能转动且轴向固定地连接,外螺纹件2为圆筒状,其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上圆筒部11中的内螺纹接合,下腔室部12中在基座3的上侧安装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与第一轴5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轴5从下至上依次固定地安装有第一大齿轮51和第一小齿轮52,在所述下腔室部12的内侧圆周面上固定设置有内齿圈139,第一大齿轮51与所述内齿圈139啮合,使得驱动电机4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可转动内螺纹件1相对于基座3转动,所述外螺纹件2的底部端面左侧部位处固定地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左圆柱状伸出部21,第一轴5的上部插入到所述左圆柱状伸出部21中,并且与所述左圆柱状伸出部21能转动地配合;
[0014] 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与外螺纹件2以及所述上圆筒部11的轴心线均重合,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上端设置有坯件装夹结构,下端中间部位固定地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中间圆柱状伸出部81,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的下部通过下轴承83与外螺纹件2连接,上部通过上轴承86与环状封盖84连接,所述环状封盖84与外螺纹件2固定,由此,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能够相对于所述外螺纹件2转动;所述基座3的中间部位轴向固定地安装有第二轴6,所述第二轴6的下端与所述基座3连接,上部插入到所述中间圆柱状伸出部81中,并且所述第二轴6的轴心线与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第二轴6与所述基座3以及所述中间圆柱状伸出部81均能转动地配合;所述第二轴6的下部设置有直径膨大部,以增加所述第二轴6的刚度;所述第二轴6在其直径膨大部的上方的部位从下至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大齿轮61和第二小齿轮62,第二大齿轮61与第一小齿轮52啮合;
[0015] 所述基座3在所述第二轴6的右侧还轴向固定地安装有第三轴7,所述第三轴7的下端与所述基座3连接,上部插入到位于所述外螺纹件2的右侧壁中的盲孔中,使得所述第三轴7与所述基座3以及所述盲孔均能转动地配合;所述第三轴7的下部也设置有直径膨大部,以增加所述第三轴7的刚度;所述第三轴7在其直径膨大部的上方的部位上从下至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三大齿轮71以及第三小齿轮72,第三大齿轮71与第二小齿轮62啮合;第三小齿轮72为圆筒状;所述中间圆柱状伸出部81的外圆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四大齿轮82,第四大齿轮82与所述第三小齿轮72啮合;
[0016] 由此,所述外螺纹件2在所述第一轴5和所述第三轴7的同时定位下而不可旋转,当所述驱动电机4转动时,所述上圆筒部11驱动外螺纹件2能够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以及坯件85相对于基座3上下运动;同时,驱动电机4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大齿轮51、第一小齿轮52、第二大齿轮61、第二小齿轮62、第三大齿轮71、第三小齿轮72和第四大齿轮82驱动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以及坯件85相对于基座3转动;进而,在刀具的切削作用下,能够在坯件85上加工出螺旋齿槽;在所述圆柱状的工件承载件8以及坯件85上升至最高位置时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轴5的上部与所述左圆柱状伸出部21之间、所述第二轴6的上部与所述中间圆柱状伸出部81之间、所述第三轴7的上部与所述盲孔之间均依然保持能转动地配合,所述第四大齿轮82与圆筒状的所述第三小齿轮72依然保持啮合。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的加工机构在未上升状态时候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本发明的加工机构在上升后的结构示意图。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