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林玲 > 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专利详情

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4-07-04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6-03-02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8-07-31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4-07-04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410317023.5 申请日 2014-07-04
公开/公告号 CN105291925B 公开/公告日 2018-07-31
授权日 2018-07-31 预估到期日 2034-07-04
申请年 2014年 公开/公告年 2018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60N3/02 主分类号 B60N3/0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6
权利要求数量 7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8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申请权转移、授权、权利转移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林玲 当前专利权人 山东润蒙应急救援装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文清、方善荣、吴允娟、林直堂 第一发明人 林文清
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首占新区育环路28号 邮编 350299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4
申请人所在省 福建省 申请人所在市 福建省福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其中拉手网包括拉绳网和拉绳网连接件,所述的拉绳网具有连接左右两侧的横绳,所述拉绳网具有多根连接拉绳网连接件与横绳的纵绳,所述的拉绳网连接件用于连接拉绳网与拉绳网固定件。其中公交车具有上述的拉手网。本发明拉手处具有多根纵绳的连接,即使在其中某根纵绳断裂也不会导致乘客的摔倒跌伤,解决了现有拉手单根吊带裂时造成乘客跌倒、跌伤问题,同时本发明可设置多种高度拉手,满足不同高度乘客的需求。
  • 摘要附图
    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
  • 说明书附图:图10
    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
  • 说明书附图:图11
    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
  • 说明书附图:图12
    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3-01-13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2.12.30 专利权人由林玲变更为山东润蒙应急救援装备有限公司 地址由350299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首占新区育环路28号变更为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罗西街道金山路168号
2 2018-07-31 授权
3 2018-07-06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8.06.20 申请人由林文清变更为林玲 地址由361004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后江埭路40号变更为350299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首占新区育环路28号
4 2016-03-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0N 3/02 专利申请号: 201410317023.5 申请日: 2014.07.04
5 2016-02-03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拉手网,包括拉绳网和拉绳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绳网具有连接左右两侧的横绳,所述拉绳网具有多根连接拉绳网连接件与横绳的纵绳,所述的拉绳网连接件用于连接拉绳网与拉绳网固定件;所述的拉绳网连接件包括吊绳、吊绳保护套和吊绳定位扣,所述吊绳连接吊绳定位扣和拉绳网,所述吊绳定位扣用于与拉绳网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吊绳定位扣上部设有大于吊绳直径的凹槽和定位孔,凹槽表面设有润滑层,所述吊绳定位扣套于拉绳网固定件表面,不少于一根的吊绳绕过吊绳定位扣和拉绳网至少一圈,将拉绳网和拉绳网固定件捆绑固定,拉绳网与吊绳连接处的拉绳网表面设有吊绳保护套;还包括握持件,所述握持件包括连接部和把手部,所述的连接部与所述拉绳网的下部连接;所述的把手部内腔设有中空管状的穿绳孔,所述穿绳孔中具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两端固定在拉绳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拉手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在所述横绳上。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拉手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绳网连接件为吊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手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绳捆绑固定的方式包括吊绳头尾打结固定或锁扣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的拉手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网的左右两侧设有预留绳,所述预留绳用于与所述拉绳网的左右两侧固定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的拉手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息发布板,所述的信息发布板固定于拉绳网上。

7.一种公交车,所述公交车上具有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手为权利要求1到6所述的拉手网。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拉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轻轨、地铁等)是比较节能低碳的出行方式,因存在乘客乘坐时间段的峰谷相差悬殊,所以一般的公共交通工具除设有一定座位外,还设有横杆扶手、支架以备无座的乘客稳定身体使用;横杆扶手或支架高度固定,但乘客的身高是多样化的,则近几年又在支架的基础上增加了有限数量吊环式拉手。
[0003] 现有的吊环式拉手主要由拉环和吊带两部分组成,吊带的一端固定在车厢顶部或某种支撑杆上,而另一端与拉环连接,拉环主体为一环体结构,环体上设有一手持支撑部位,使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由于拉环数量有限,规格统一,吊带长度相当,依然未能满足较多无座的乘客及不同身高乘客的需要,同时在公共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的摇晃,靠拉手辅助站稳的乘客的身体随拉手摇晃倾斜,容易造成乘客手腕等扭伤,防止摔倒作用有限。在拉手空置时亦会随车身晃动,打到附近乘客,并且吊带的一端固定,过渡连接处反复扭动,出现应力集中,单点磨损老化快,每个拉环只配单根吊带,吊带断裂时造成乘客跌倒、跌伤的事故时有发生,公共交通工具是一个城市的主要名片之一,解决以上问题,让乘客乘坐节能低碳的公共交通工具更加舒适、安全成为本发明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拉手网及公交车,解决现有的吊环式拉手高度单一,单点磨损老化快等缺陷,消除因每个拉环只配单根吊带,吊带断裂时造成乘客跌倒、跌伤等安全隐患,提高乘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舒适度和安全性的问题。
[0005]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拉手网,包括拉绳网和拉绳网连接件,所述的拉绳网具有连接左右两侧的横绳,所述拉绳网具有多根连接拉绳网连接件与横绳的纵绳,所述的拉绳网连接件用于连接拉绳网与拉绳网固定件。
[0007] 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在所述横绳上。
[0008] 进一步地,还包括握持件,所述握持件包括连接部和把手部,所述的连接部与所述拉绳网的下部连接。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的把手部内腔设有中空管状的穿绳孔,所述穿绳孔中具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两端固定在拉绳网上。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的拉绳网连接件为吊扣。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的拉绳网连接件包括吊绳、吊绳保护套和吊绳定位扣,[0012] 所述吊绳连接吊绳定位扣和拉绳网,所述吊绳定位扣用于与拉绳网固定件固定连接,
[0013] 所述吊绳定位扣上部设有大于吊绳直径的凹槽和定位孔,凹槽表面设有润滑层,[0014] 所述吊绳定位扣套于拉绳网固定件表面,不少于一根的吊绳绕过吊绳定位扣和拉绳网至少一圈,将拉绳网和拉绳网固定件捆绑固定,拉绳网与吊绳连接处的拉绳网表面设有吊绳保护套。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吊绳捆绑固定的方式包括吊绳头尾打结固定或锁扣固定。
[0016] 进一步地,所述拉绳网的左右两侧设有预留绳,所述预留绳用于与所述拉绳网的左右两侧固定件连接。
[0017] 进一步地,还包括信息发布板,所述的信息发布板固定于拉绳网上。
[0018] 以及本发明在上述拉手网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公交车,所述公交车上具有拉手,所述的拉手为上述的拉手网。
[0019]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用于拉手的横绳具有多根纵绳连接,即使某根纵绳断裂也不会造成横绳掉落,避免了乘客的摔倒。同时本发明可设有多种不同高度的拉手,适应不同身高乘客的需求;而且供乘客握持的部分数量多,满足高峰时期的乘客拉手需求。

实施方案

[0063]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64] 请参阅图1到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拉手网,可应用于交通工具上,如公交车、轻轨、地铁、轮渡等。
[0065] 实施例一
[0066] 如图1所示,拉手网包括拉绳网1和拉绳网连接件2,拉绳网1具有连接左右两侧的横绳10,拉绳网1具有多根连接拉绳网连接件2与横绳10的纵绳11,拉绳网连接件2用于连接拉绳网1与拉绳网固定件3,拉绳网1可以用柔韧性能优良的绳或带为材料,由横绳10和纵绳11纵横交错织结而成,或者在横绳10和纵绳11交叉点通过第三物件固定形成。拉绳网固定件3可以是常见的横杆扶手(如图1所示)、竖杆扶手或是车体,如车顶与车厢壁。在具体使用时,将拉绳网1通过拉绳网连接件2固定在拉绳网固定件3上,乘客可以手拉横绳10来稳住身体,由于拉绳网1上的横绳10连接有多根纵绳11,多根纵绳11互相牵拉,即使由于长时间的晃动、扭动造成某根纵绳11的磨损后断裂,横绳10还可以由其他的纵绳11进行支撑,避免了现有扶手单根吊带老化断裂后造成乘客摔倒的问题。
[0067] 本发明的横绳10数量可以只有一根,优选的情况横绳10的数量为两根以上,如图1中为两根,在两个以上的情况下,每根横绳10都可以用作拉手使用,大大增加了拉手的数量,同时每根横绳10的高度不一样,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乘客,解决了交通高峰期大量无座乘客及不同身高乘客的拉手需求问题。
[0068] 为了乘客握持的舒适,进一步,本发明还包括保护套4,保护套4套在所述横绳10上。由于保护套4套在横绳10上,则保护套4的外径比横绳10的直径大,增到了乘客手的受力面积,避免横绳10勒手的情况。常见地,保护套4可以采用塑料管实现,优选地,可以在保护套4外层设置一层柔软粗糙的塑料表层,增强手的舒适度及摩擦力。
[0069] 实施例二
[0070] 如图2所示,本发明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握持件5,握持件5包括连接部50和把手部51,连接部50与拉绳网1的下部连接。握持件5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如图2、图11、图12所示)、方形或是倒“T”形。本发明不限定连接部50与拉绳网1的具体连接位置,在基于获得更稳定牢固的情况下,优选地,连接部50与拉绳网1的横绳10与纵绳11连接的结点相连接。在拉绳网1下端连接握持件5乘客在经过拉绳网1下方时可以将挡在乘客前方握持件5推到旁边而不影响到整个拉绳网1,方便了乘客的进出。连接部50与拉绳网1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在连接部50处设置可穿过拉绳网1绳子的上穿绳孔52,握持件5可以是塑料制成的。
[0071] 实施例三
[0072] 如图3、图11、图12所示,为了避免握持件5晃动以及握持件5与拉绳网1连接的绳子磨损断裂造成乘客跌倒摔伤,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握持件5的把手部51内腔设有中空管状的穿绳孔53,穿绳孔53中具有固定绳6,固定绳6的两端固定在拉绳网1上。当发生握持件5与拉绳网1连接的绳子磨损断裂时,固定绳6会保持握持件5与拉绳网1的连接,从而避免了乘客摔倒。
[0073] 实施例四
[0074] 拉绳网连接件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绳子、吊扣20(如图1,图7和图8所示),吊扣2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如下:
[0075] 如图5所示,吊扣20包括两个半圆固定片,上固定片200和下固定片201,下固定片201带有用于穿过拉绳网1的第一通绳孔202,上下两个固定片可以通过螺栓203穿过两个固定片两边的螺丝孔连接。当吊扣20与横杆扶手或竖杆扶手连接时,可以将上下固定片夹住横杆扶手或竖杆扶手后旋紧两边的螺栓203即可;当与车厢壁(即平面处)连接时,可以不使用上固定片200,而直接通过螺栓或自攻钉穿过下固定片201两边的螺丝孔将下固定片201固定在车厢壁上。在下固定片201固定好后,在第一通绳孔202穿过拉绳网1即可完成拉绳网
1与扶手或车厢壁的连接。
[0076] 或者是如图6所示,吊扣20包括左右两个半圆固定片,左固定片204和右固定片205,左固定片204和右固定片205下方带有用于穿过拉绳网1的第二通绳孔206,左右两个固定片可以通过螺栓203穿过两个固定片上下的螺丝孔连接。当吊扣20与横杆扶手或竖杆扶手连接时,可以将左右固定片夹住横杆扶手或竖杆扶手后旋紧上下的螺栓203后,在第二通绳孔206穿过拉绳网1即可完成拉绳网1与扶手的连接。当与车厢壁(即平面处)连接时,可以只使用一侧的固定片,如左固定片204,先将左固定片204的部分第二通绳孔206压紧拉绳网
1,而后直接通过螺栓或自攻钉穿过左固定片204两边的螺丝孔将左固定片204固定在车厢壁上,在左固定片204固定好后,左固定片204会压紧并固定拉绳网1在车厢壁上,则完成拉绳网1与车厢壁的连接。
[0077] 优选地,拉绳网连接件包括吊绳21、吊绳保护套22和吊绳定位扣23(如图4、图9、图10所示),吊绳21连接吊绳定位扣23和拉绳网1,吊绳定位扣23用于与拉绳网固定件3固定连接,吊绳定位扣23上部设有大于吊绳直径的凹槽230和定位孔231,凹槽表面设有润滑层
232,吊绳定位扣23套于拉绳网固定件3表面,不少于一根的吊绳21绕过吊绳定位扣23和拉绳网1至少一圈,将拉绳网1和拉绳网固定件3捆绑固定,拉绳网1与吊绳21连接处的拉绳网1表面设有吊绳保护套22。定位孔231可用螺栓或自攻钉固定到拉绳网固定件3从而使得吊绳定位扣23固定在拉绳网固定件3上。润滑层232可以采用碳石墨层等,只要起到减少吊绳21与吊绳定位扣23即可。其中,在某些实施例中,吊绳21捆绑固定的方式包括吊绳21头尾打结固定或锁扣固定。
[0078] 上述方式的采用后,通过吊绳21的连接缓冲,避免了拉绳网1与拉绳网连接件2的直接接触导致拉绳网1的磨损。以及润滑层232和吊绳保护套22的设置都能保护吊绳21不被轻易地磨损。同时在吊绳21长时间使用而松弛之后,可以重新拉紧吊绳21,再固定后,吊绳21原来与吊绳定位扣23以及拉绳网1的接触摩擦位置会改变,避免了吊绳21一直在一个位置上进行接触摩擦而导致吊绳21单点应力集中提前老化断裂的问题。凹槽230可以避免吊绳21脱离吊绳定位扣23。吊绳定位扣23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是如图7和图8吊扣20的实现方式,即在吊绳定位扣23上设置用于通过吊绳21的通绳孔,则吊绳21可以穿过通绳孔而后再与拉绳网1连接。
[0079] 进一步地,如图4所述,本发明的拉绳网1的左右两侧还设有预留绳7,预留绳7用于与拉绳网1的左右两侧固定件8连接。当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当知道拉绳网1与拉绳网1的左右两侧固定件8也可以采用本发明的拉绳网连接件2。使用预留绳7连接,在长时间使用本发明的拉手网后,横绳10会出现松弛的情况,此时只要再次拉紧预留绳7并系在左右两侧固定件8即可使得横绳10再次回到紧绷状态,避免了横绳10松弛后需要更换拉绳网1的问题。
[0080] 为了方便在拉手网上进行广告以及信息发布,还包括信息发布板9,信息发布板9设置在拉绳网1的网格中,信息发布板9可以是带有可插入信息纸插槽的透明塑料板或者印有信息的塑料片,信息发布板9与拉绳网1的连接可以通过绳子、铁丝或铁圈进行连接。
[0081] 虽然以上四个实施例中纵绳11都是倾斜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纵绳11的角度,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纵绳11还可以是与横绳10垂直的(如图5所示),此时横绳10一样可以作为乘客的拉手使用,达到解决本发明问题的目的。
[0082]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拉手网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与拉绳网固定件3连接,如图6所示,拉绳网1最上面的横绳可以直接通过绳子系在拉绳网固定件3的横杆上,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最上面横绳与横杆的连接点的个数或者位置,如连接点可以设置在横绳10或纵绳11上,只要能将拉绳网1固定在横杆上即可。而且在其他实施例中,拉绳网1左右两侧与左右两侧固定件8的连接可以采用如图6的方式,即在拉绳网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环110,而后通过绳子直接闯过连接环110后与左右两侧固定件8连接。具体地,可以使用一根绳子按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穿过一侧的连接环110(如图6的左侧所示),当拉绳网1松弛后,只要拉紧穿过这些连接环的绳子的一端可以重新使得拉绳网1紧绷,可以很方便地维护。也可以采用一个连接环110通过单独的一个绳子与左右两侧固定件8连接(如图6的右侧所示)。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并不一定要将所有的横绳10与拉绳网固定件3的竖杆进行连接,可以选择其中的某几根,如图6右侧所示,连接上下两根横绳10即可。
[0083] 以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公交车,公交车上具有拉手,此拉手为本发明的拉手网,拉手网可固定在公交车上的扶手上或者车厢壁上供乘客拉手使用。具有上述拉手网的公交车的拉手具有不易断裂、数量多、满足不同高度乘客的需求的优点。
[008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的拉手网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的拉手网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的拉手网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的拉手网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的拉手网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的拉手网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7为本发明的吊扣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8为本发明的吊扣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9为本发明的吊绳定位扣的一实施例的一视图。
[0029] 图10为本发明的吊绳定位扣的一实施例的另一视图。
[0030] 图11为本发明的握持件的一实施例的一视图。
[0031] 图12为本发明的握持件的一实施例的另一视图。
[0032] 附图标记说明:
[0033] 1、拉绳网,
[0034] 10、横绳,
[0035] 11、纵绳,
[0036] 110、连接环,
[0037] 2、拉绳网连接件,
[0038] 20、吊扣,
[0039] 200、上固定片,
[0040] 201、下固定片,
[0041] 202、第一通绳孔,
[0042] 203、螺栓,
[0043] 204、左固定片,
[0044] 205、右固定片,
[0045] 206、第二通绳孔,
[0046] 21、吊绳,
[0047] 22、吊绳保护套,
[0048] 23、吊绳定位扣,
[0049] 230、凹槽,
[0050] 231、定位孔,
[0051] 232、润滑层,
[0052] 3、拉绳网固定件,
[0053] 4、保护套,
[0054] 5、握持件,
[0055] 50、连接部,
[0056] 51、把手部,
[0057] 52、上穿绳孔,
[0058] 53、穿绳孔,
[0059] 6、固定绳,
[0060] 7、预留绳,
[0061] 8、左右两侧固定件,
[0062] 9、信息发布板。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