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福清市创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座椅智能控制系统专利详情

一种汽车座椅智能控制系统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9-03-14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9-07-12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12-08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9-03-14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910192375.5 申请日 2019-03-14
公开/公告号 CN109895719B 公开/公告日 2020-12-08
授权日 2020-12-08 预估到期日 2039-03-14
申请年 2019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60R16/037B60N2/00B60N2/02 主分类号 B60R16/037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0
权利要求数量 1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7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5774703A、CN206031122U、WO2009112983A1、CN106335408A、CN102963274A、US2009121531A1、US2018244177A1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3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申请权转移、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福清市创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福清市创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第一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新厝镇新江路9号 邮编 350312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福建省 申请人所在市 福建省福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景梅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座椅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位置调控模块、温度调控模块、舒适度调控模块、记忆调节模块和手动调节模块;位置调控模块包括联动单元、压力感应单元、距离感应单元、自动调整单元和自动回位单元;压力感应单元包括压力检测组件和压力分析单元;距离感应单元包括脚部感应组件和红外测距组件;本发明通过座椅的自动调控,满足不同人员的乘坐,既可以保证驾驶员的正确的驾驶姿势,提高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也可以保证乘客乘坐时的舒适度,保证乘客具有良好的出行体验。
  • 摘要附图
    一种汽车座椅智能控制系统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汽车座椅智能控制系统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汽车座椅智能控制系统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汽车座椅智能控制系统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12-08 授权
2 2020-12-04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0.11.20 申请人由鲍灵杰变更为福清市创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由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变更为350312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新厝镇新江路9号
3 2019-07-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0R 16/037 专利申请号: 201910192375.5 申请日: 2019.03.14
4 2019-06-18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汽车座椅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调控模块、温度调控模块、舒适度调控模块、记忆调节模块和手动调节模块;所述位置调控模块用于自动调整座椅的位置,位置调控模块包括联动单元、压力感应单元、距离感应单元、自动调整单元和自动回位单元;所述联动单元用于车门打开后座椅自动向后移动;所述压力感应单元用于感应乘客坐在座椅上的压力,压力感应单元包括压力检测组件和压力分析单元;所述压力检测组件用于感应乘客是否坐在座椅上;所述压力分析组件用于分析压力的稳定值并将数据发送给自动调整单元;所述距离感应单元用于压力检测组件感应乘客坐在座椅上后检测乘客膝盖到汽车控制台的距离,距离感应单元包括脚部感应组件和红外测距组件;所述脚部感应组件用于检测脚部是否放置稳定;所述红外测距组件用于脚部感应组件检测脚部放置稳定后检测膝盖到汽车控制台的距离并将数据发送给自动调整单元;所述自动调整单元用于接收到压力分析组件和红外测距组件的数据后,自动调整座椅的位置;所述温度调控模块用于位置调控模块调整完成后控制座椅的加热温度;所述舒适度调控模块用于调控座椅在乘客使用时的舒适度;所述记忆调节模块用于通过记录的数据进行位置调整;所述手动调节模块用于手动调节座椅位置;
所述温度调控模块包括温度感应单元、颤栗感应单元、控温单元和通风单元;所述温度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温度,温度感应单元包括室温检测单元、体温检测单元和温度分析组件;
所述室温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内温度;所述体温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乘客的体温;所述温度分析组件用于将车内温度与人体温度作比较,分析出温度差值;所述颤栗感应单元包括抖动感应组件、呼吸检测组件和寒冷值分析组件;所述抖动感应组件用于检测人体因寒冷发生颤栗时的抖动;所述呼吸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座椅上人员的呼吸的长短和均匀性;所述控温单元用于控制座椅温度,控温单元包括升温组件和降温组件;所述升温组件用于升高座椅的温度;所述降温组件用于降低座椅的温度;所述通风单元用于座椅对乘客所坐的位置进行通风散热;
所述舒适度调控模块包括靠背调整单元;所述靠背调整单元包括人体检测组件、受力检测组件、分析组件和倾斜度调控组件;所述人体检测组件用于检测人体在座椅上的状态;
所述受力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座椅靠背上各点的受力情况;所述分析组件用于对受力检测组件检测到的人体状态数据和靠背受力情况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数据发送至倾斜度调控组件;所述倾斜度调控组件用于接收到分析组件分析的数据后调整靠背关于坐垫的倾斜度;
所述舒适度调控模块还包括头枕调整单元;所述头枕调整单元用于根据头部位置调整头枕的位置;所述头枕调整单元包括头部检测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所述头部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头部在头枕上的位置;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用于根据头部检测组件检测的头部位置调整头枕的高度;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用于根据头部检测组件检测的头部位置调整头枕角度;
所述舒适度调控模块还包括安全带调整单元;所述安全带调整单元用于调整安全带系在人体上的松紧程度,安全带调整单元包括伏动检测组件和张紧度调节组件;所述伏动检测组件用于感应人体呼吸时胸部伏动频率和幅度;所述张紧度调节组件用于根据伏动检测组件检测到的人体呼吸时胸部伏动频率和幅度来调节安全带的张紧程度;
所述位置调控模块还包括间隔自调组件;所述间隔自调组件用于自动调整前后座椅之间的间隔,间隔自调组件包括红外感应组件、分析组件、标准数据库和调整组件;所述红外感应组件用于检测后排乘客腿部与前排座椅之间的距离,并将检测的距离值发送至分析组件;所述分析组件接收到红外感应组件的检测数据后与标准数据库里的位置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分析组件分析的数据发送至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接收到分析组件分析的数据后,按照标准数据库内的数据调整后排座椅与前排座椅之间的距离;
当汽车车门被使用者打开时,座椅通过位置调控模块中的联动单元向后移动,便于不同体积的使用者进入车内坐在座椅上;当使用者坐在座椅上时,通过压力感应单元内的压力检测组件检测到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值发送至压力分析组件对压力的变化值进行分析,当压力值恒定时,则表明使用者稳定坐在座椅上,并将压力稳定信号传递至自动调整单元;再通过距离传感单元内的脚部感应组件感应此时使用者的脚部位置,通过距离传感单元内红外测距组件检测使用者膝盖到汽车控制台的距离,并将数据发送给自动调整单元;
自动调整单元接收到压力稳定信号和使用者膝盖到汽车控制台的距离数据后,自动调整座椅的合适位置,保证使用者坐在座椅上的舒适度;通过座椅的自动调控,满足不同人员的乘坐,既可以保证驾驶员的正确的驾驶姿势,提高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也可以保证乘客乘坐时的舒适度,保证乘客具有良好的出行体验;当使用者下车以后,座椅自动恢复到原位,便于下一次乘客上车时进行调整;通过记忆调节模块对不同身材,不同重量的人员所调节的位置进行记录,当下一次有同样体积、身材的人员上车时,不需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至自动调整单元,可直接从记忆模块中进行调用,使座椅自动调控至舒适位置;当位置自动调控的不符合使用者的乘坐要求时,可通过切换至手动调节模块进行手动的调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座椅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的普及度的增加,对汽车自身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能的要求已经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地位,这样,汽车内的座椅就显得很重要。近年来,日、美、欧各大汽车公司在设计轿车的过程中非常最重视的仍是乘坐的舒适性。为了不断提高轿车的乘坐舒适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美、欧各大汽车公司比以往更加重视对人体工程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在汽车上,座椅是与人体接触最密切的部件。人们对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乘坐时要舒适。人体工程学原理,特别是计算机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以来,汽车座椅的结构就不断的得到合理改进,品质和性能也随之提高。目前,现有技术中座椅的舒适度无法根据使用者的状态或是坐在座椅上之后的姿势动作做出适应性调整,使得使用者乘坐座椅舒适度被降低,影响使用者出行的体验。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座椅智能控制系统。本发明主要用于改善乘客坐在汽车座椅上的舒适度,保证乘客良好的出行体验。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位置调控模块、温度调控模块、舒适度调控模块、记忆调节模块和手动调节模块;所述位置调控模块用于自动调整座椅的位置,位置调控模块包括联动单元、压力感应单元、距离感应单元、自动调整单元和自动回位单元;所述联动单元用于车门打开后座椅自动向后移动;所述压力感应单元用于感应乘客坐在座椅上的压力,压力感应单元包括压力检测组件和压力分析单元;所述压力检测组件用于感应乘客是否坐在座椅上;所述压力分析组件用于分析压力的稳定值并将数据发送给自动调整单元;所述距离感应单元用于压力检测组件感应乘客坐在座椅上后检测乘客膝盖到汽车控制台的距离,距离感应单元包括脚部感应组件和红外测距组件;所述脚部感应组件用于检测脚部是否放置稳定;所述红外测距组件用于脚部感应组件检测脚部放置稳定后检测膝盖到汽车控制台的距离并将数据发送给自动调整单元;所述自动调整单元用于接收到压力分析组件和红外测距组件的数据后,自动调整座椅的位置;所述温度调控模块用于位置调控模块调整完成后控制座椅的加热温度;所述舒适度调控模块用于调控座椅在乘客使用时的舒适度;所述记忆调节模块用于通过记录的数据进行位置调整;所述手动调节模块用于手动调节座椅位置;当汽车车门被使用者打开时,座椅通过位置调控模块中的联动单元向后移动,便于不同体积的使用者进入车内坐在座椅上;当使用者坐在座椅上时,通过压力感应单元内的压力检测组件检测到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值发送至压力分析组件对压力的变化值进行分析,当压力值恒定时,则表明使用者稳定坐在座椅上,并将压力稳定信号传递至自动调整单元;再通过距离传感单元内的脚部感应组件感应此时使用者的脚部位置,通过距离传感单元内红外测距组件检测使用者膝盖到汽车控制台的距离,并将数据发送给自动调整单元;自动调整单元接收到压力稳定信号和使用者膝盖到汽车控制台的距离数据后,自动调整座椅的合适位置,保证使用者坐在座椅上的舒适度;通过座椅的自动调控,满足不同人员的乘坐,既可以保证驾驶员的正确的驾驶姿势,提高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也可以保证乘客乘坐时的舒适度,保证乘客具有良好的出行体验;当使用者下车以后,座椅自动恢复到原位,便于下一次乘客上车时进行调整;通过记忆调节模块对不同身材,不同重量的人员所调节的位置进行记录,当下一次有同样体积、身材的人员上车时,不需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至自动调整单元,可直接从记忆模块中进行调用,使座椅自动调控至舒适位置;当位置自动调控的不符合使用者的乘坐要求时,可通过切换至手动调节模块进行手动的调节。
[0005] 优选的,所述温度调控模块包括温度感应单元、颤栗感应单元、控温单元和通风单元;所述温度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温度,温度感应单元包括室温检测单元、体温检测单元和温度分析组件;所述室温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内温度;所述体温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乘客的体温;所述温度分析组件用于将车内温度与人体温度作比较,分析出温度差值;所述颤栗感应单元包括抖动感应组件、呼吸检测组件和寒冷值分析组件;所述抖动感应组件用于检测人体因寒冷发生颤栗时的抖动;所述呼吸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座椅上人员的呼吸的长短和均匀性;所述控温单元用于控制座椅温度,控温单元包括升温组件和降温组件;所述升温组件用于升高座椅的温度;所述降温组件用于降低座椅的温度;所述通风单元用于座椅对乘客所坐的位置进行通风散热;当驾驶员或是乘客从寒冷的外界进入车内并稳定坐在座椅上时,通过温度感应单元中的室温检测单元和体温检测单元分别检测车内温度和人体坐在座椅上时的温度的温度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温度分析组件分析出两者之间的温度差,从而反馈给控温单元,通过升温组件和降温组件对座椅的温度进行调整;同时,座椅通过颤栗感应单元的抖动感应组件检测人体因寒冷发生颤栗时的抖动,并结合呼吸检测组件对使用者呼吸的长短和均匀性进行检测,将抖动感应组件和呼吸检测组件检测的数据发送至寒冷值分析组件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也反馈至控温组件中,结合温度感应单元提供的数据,进行温度的调控,准确控制适当的温度,让使用者在保证温度舒适的情况下,快速温暖全身,提高座椅的实用性,进一步保证了使用者良好的出行体验;最后,当车内温度和座椅温度相同时,通过通风组件对使用者的臀部进行通风,避免因温度升高产生出汗的情况,也有助于保证使用者良好的出行体验。
[0006] 优选的,所述舒适度调控模块包括靠背调整单元;所述靠背调整单元包括人体检测组件、受力检测组件、分析组件和倾斜度调控组件;所述人体检测组件用于检测人体在座椅上的状态;所述受力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座椅靠背上各点的受力情况;所述分析组件用于对受力检测组件检测到的人体状态数据和靠背受力情况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数据发送至倾斜度调控组件;所述倾斜度调控组件用于接收到分析组件分析的数据后调整靠背关于坐垫的倾斜度;当舒适度调控模块中的人体检测组件检测到使用者长时间躺在座椅上并且保持同一个姿势未动时,由受力检测组件检测使用者后背对座椅靠背的压力值,并将压力值发送至给分析组件,由分析组件判定此时使用者是否处于休息状态,并将分析结果反馈至倾斜度调控组件,通过倾斜度调控组件对座椅靠背倾斜度进行调整,保证使用者良好的休息状态,进一步提升了使用者的出行体验,同时,使座椅更为智能更为人性化,更好的为使用者服务。
[0007] 优选的,所述舒适度调控模块还包括头枕调整单元;所述头枕调整单元用于根据头部位置调整头枕的位置;所述头枕调整单元包括头部检测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所述头部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头部在头枕上的位置;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用于根据头部检测组件检测的头部位置调整头枕的高度;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用于根据头部检测组件检测的头部位置调整头枕角度;当使用者的头部靠在头枕上并向一侧倾斜时,通过头枕调整单元内的头部检测组件检测头部在头枕上的位置,将位置数据发送至高度调节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根据此时使用者的头部位置进行调整,保证使用者头部放置的舒适度,提升使用者的乘坐体验。
[0008] 优选的,所述舒适度调控模块还包括安全带调整单元;所述安全带调整单元用于调整安全带系在人体上的松紧程度,安全带调整单元包括伏动检测组件和张紧度调节组件;所述伏动检测组件用于感应人体呼吸时胸部伏动频率和幅度;所述张紧度调节组件用于根据伏动检测组件检测到的人体呼吸时胸部伏动频率和幅度来调节安全带的张紧程度;当使用者将安全带系好以后,通过安全带调整单元内的伏动检测组件对使用者呼吸时胸口的伏动程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发送至张紧度调节组件对安全带的松紧度进行调节,避免安全带系的过紧影响使用者的乘坐舒适度,以及副驾驶位的乘客在行车过程中的休息舒适度,进而提高使用者的出行体验。
[0009] 优选的,所述位置调控模块还包括间隔自调组件;所述间隔自调组件用于自动调整前后座椅之间的间隔,间隔自调组件包括红外感应组件、分析组件、标准数据库和调整组件;所述红外感应组件用于检测后排乘客腿部与前排座椅之间的距离,并将检测的距离值发送至分析组件;所述分析组件接收到红外感应组件的检测数据后与标准数据库里的位置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分析组件分析的数据发送至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接收到分析组件分析的数据后,按照标准数据库内的数据调整后排座椅与前排座椅之间的距离;当前排座椅位置调整结束后,为保证后排乘客乘坐的舒适度,通过位置调控模块的间隔自调组件对前后座椅之间的间隔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后排乘客的舒适度;通过间隔自调组件的红外感应组件检测后排乘客腿部与前排座椅之间的距离,将红外感应组件检测的距离值通过分析组件与标准数据库里的位置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将分析组件分析的数据发送至调节组件,由调节组件按照标准数据库内的数据调整后排座椅与前排座椅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保证后排乘客乘坐的舒适程度。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 1.本发明位置调控模块中的联动单元使车门被打开的同时时座椅向后移动,便于不同体积的使用者进入车内坐在座椅上;当使用者坐在座椅上时,通过压力感应单元内的压力检测组件检测到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值发送至压力分析组件对压力的变化值进行分析,当压力值恒定时,则表明使用者稳定坐在座椅上,并将压力稳定信号传递至自动调整单元;再通过距离传感单元内的脚部感应组件感应此时使用者的脚部位置,通过距离传感单元内红外测距组件检测使用者膝盖到汽车控制台的距离,并将数据发送给自动调整单元;自动调整单元接收到压力稳定信号和使用者膝盖到汽车控制台的距离数据后,自动调整座椅的合适位置,保证使用者坐在座椅上的舒适度。
[0012] 2.本发明通过座椅的自动调控,满足不同人员的乘坐,既可以保证驾驶员的正确的驾驶姿势,提高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也可以保证乘客乘坐时的舒适度,保证乘客具有良好的出行体验;当使用者下车以后,座椅自动恢复到原位,便于下一次乘客上车时进行调整;通过记忆调节模块对不同身材,不同重量的人员所调节的位置进行记录,当下一次有同样体积、身材的人员上车时,不需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至自动调整单元,可直接从记忆模块中进行调用,使座椅自动调控至舒适位置;当位置自动调控的不符合使用者的乘坐要求时,可通过切换至手动调节模块进行手动的调节。
[0013] 3.本发明通过颤栗感应单元的抖动感应组件检测检测人体因寒冷发生颤栗时的抖动,并结合呼吸检测组件对使用者呼吸的长短和均匀性进行检测,将抖动感应组件和呼吸检测组件检测的数据发送至寒冷值分析组件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也反馈至控温组件中,结合温度感应单元提供的数据,进行温度的调控,准确控制适当的温度,让使用者在保证温度舒适的情况下,快速温暖全身,提高座椅的实用性,进一步保证了使用者良好的出行体验;最后,当车内温度和座椅温度相同时,通过通风组件对使用者的臀部进行通风,避免因温度升高产生出汗的情况,也有助于保证使用者良好的出行体验。

实施方案

[0017] 使用图1至图3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车座椅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如下说明。
[0018]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位置调控模块、温度调控模块、舒适度调控模块、记忆调节模块和手动调节模块;所述位置调控模块用于自动调整座椅的位置,位置调控模块包括联动单元、压力感应单元、距离感应单元、自动调整单元和自动回位单元;所述联动单元用于车门打开后座椅自动向后移动;所述压力感应单元用于感应乘客坐在座椅上的压力,压力感应单元包括压力检测组件和压力分析单元;所述压力检测组件用于感应乘客是否坐在座椅上;所述压力分析组件用于分析压力的稳定值并将数据发送给自动调整单元;所述距离感应单元用于压力检测组件感应乘客坐在座椅上后检测乘客膝盖到汽车控制台的距离,距离感应单元包括脚部感应组件和红外测距组件;所述脚部感应组件用于检测脚部是否放置稳定;所述红外测距组件用于脚部感应组件检测脚部放置稳定后检测膝盖到汽车控制台的距离并将数据发送给自动调整单元;所述自动调整单元用于接收到压力分析组件和红外测距组件的数据后,自动调整座椅的位置;所述温度调控模块用于位置调控模块调整完成后控制座椅的加热温度;所述舒适度调控模块用于调控座椅在乘客使用时的舒适度;所述记忆调节模块用于通过记录的数据进行位置调整;所述手动调节模块用于手动调节座椅位置;当汽车车门被使用者打开时,座椅通过位置调控模块中的联动单元向后移动,便于不同体积的使用者进入车内坐在座椅上;当使用者坐在座椅上时,通过压力感应单元内的压力检测组件检测到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值发送至压力分析组件对压力的变化值进行分析,当压力值恒定时,则表明使用者稳定坐在座椅上,并将压力稳定信号传递至自动调整单元;再通过距离传感单元内的脚部感应组件感应此时使用者的脚部位置,通过距离传感单元内红外测距组件检测使用者膝盖到汽车控制台的距离,并将数据发送给自动调整单元;自动调整单元接收到压力稳定信号和使用者膝盖到汽车控制台的距离数据后,自动调整座椅的合适位置,保证使用者坐在座椅上的舒适度;通过座椅的自动调控,满足不同人员的乘坐,既可以保证驾驶员的正确的驾驶姿势,提高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也可以保证乘客乘坐时的舒适度,保证乘客具有良好的出行体验;当使用者下车以后,座椅自动恢复到原位,便于下一次乘客上车时进行调整;通过记忆调节模块对不同身材,不同重量的人员所调节的位置进行记录,当下一次有同样体积、身材的人员上车时,不需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至自动调整单元,可直接从记忆模块中进行调用,使座椅自动调控至舒适位置;当位置自动调控的不符合使用者的乘坐要求时,可通过切换至手动调节模块进行手动的调节。
[0019]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温度调控模块包括温度感应单元、颤栗感应单元、控温单元和通风单元;所述温度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温度,温度感应单元包括室温检测单元、体温检测单元和温度分析组件;所述室温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内温度;所述体温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乘客的体温;所述温度分析组件用于将车内温度与人体温度作比较,分析出温度差值;所述颤栗感应单元包括抖动感应组件、呼吸检测组件和寒冷值分析组件;所述抖动感应组件用于检测人体因寒冷发生颤栗时的抖动;所述呼吸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座椅上人员的呼吸的长短和均匀性;所述控温单元用于控制座椅温度,控温单元包括升温组件和降温组件;所述升温组件用于升高座椅的温度;所述降温组件用于降低座椅的温度;所述通风单元用于座椅对乘客所坐的位置进行通风散热;当驾驶员或是乘客从寒冷的外界进入车内并稳定坐在座椅上时,通过温度感应单元中的室温检测单元和体温检测单元分别检测车内温度和人体坐在座椅上时的温度的温度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温度分析组件分析出两者之间的温度差,从而反馈给控温单元,通过升温组件和降温组件对座椅的温度进行调整;同时,座椅通过颤栗感应单元的抖动感应组件检测人体因寒冷发生颤栗时的抖动,并结合呼吸检测组件对使用者呼吸的长短和均匀性进行检测,将抖动感应组件和呼吸检测组件检测的数据发送至寒冷值分析组件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也反馈至控温组件中,结合温度感应单元提供的数据,进行温度的调控,准确控制适当的温度,让使用者在保证温度舒适的情况下,快速温暖全身,提高座椅的实用性,进一步保证了使用者良好的出行体验;最后,当车内温度和座椅温度相同时,通过通风组件对使用者的臀部进行通风,避免因温度升高产生出汗的情况,也有助于保证使用者良好的出行体验。
[0020]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舒适度调控模块包括靠背调整单元;所述靠背调整单元包括人体检测组件、受力检测组件、分析组件和倾斜度调控组件;所述人体检测组件用于检测人体在座椅上的状态;所述受力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座椅靠背上各点的受力情况;所述分析组件用于对受力检测组件检测到的人体状态数据和靠背受力情况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数据发送至倾斜度调控组件;所述倾斜度调控组件用于接收到分析组件分析的数据后调整靠背关于坐垫的倾斜度;当舒适度调控模块中的人体检测组件检测到使用者长时间躺在座椅上并且保持同一个姿势未动时,由受力检测组件检测使用者后背对座椅靠背的压力值,并将压力值发送至给分析组件,由分析组件判定此时使用者是否处于休息状态,并将分析结果反馈至倾斜度调控组件,通过倾斜度调控组件对座椅靠背倾斜度进行调整,保证使用者良好的休息状态,进一步提升了使用者的出行体验,同时,使座椅更为智能更为人性化,更好的为使用者服务。
[0021] 如图1所示,所述舒适度调控模块还包括头枕调整单元;所述头枕调整单元用于根据头部位置调整头枕的位置;所述头枕调整单元包括头部检测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所述头部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头部在头枕上的位置;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用于根据头部检测组件检测的头部位置调整头枕的高度;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用于根据头部检测组件检测的头部位置调整头枕角度;当使用者的头部靠在头枕上并向一侧倾斜时,通过头枕调整单元内的头部检测组件检测头部在头枕上的位置,将位置数据发送至高度调节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根据此时使用者的头部位置进行调整,保证使用者头部放置的舒适度,提升使用者的乘坐体验。
[0022] 如图1所示,所述舒适度调控模块还包括安全带调整单元;所述安全带调整单元用于调整安全带系在人体上的松紧程度,安全带调整单元包括伏动检测组件和张紧度调节组件;所述伏动检测组件用于感应人体呼吸时胸部伏动频率和幅度;所述张紧度调节组件用于根据伏动检测组件检测到的人体呼吸时胸部伏动频率和幅度来调节安全带的张紧程度;当使用者将安全带系好以后,通过安全带调整单元内的伏动检测组件对使用者呼吸时胸口的伏动程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发送至张紧度调节组件对安全带的松紧度进行调节,避免安全带系的过紧影响使用者的乘坐舒适度,以及副驾驶位的乘客在行车过程中的休息舒适度,进而提高使用者的出行体验。
[0023] 如图1所示,所述位置调控模块还包括间隔自调组件;所述间隔自调组件用于自动调整前后座椅之间的间隔,间隔自调组件包括红外感应组件、分析组件、标准数据库和调整组件;所述红外感应组件用于检测后排乘客腿部与前排座椅之间的距离,并将检测的距离值发送至分析组件;所述分析组件接收到红外感应组件的检测数据后与标准数据库里的位置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分析组件分析的数据发送至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接收到分析组件分析的数据后,按照标准数据库内的数据调整后排座椅与前排座椅之间的距离;当前排座椅位置调整结束后,为保证后排乘客乘坐的舒适度,通过位置调控模块的间隔自调组件对前后座椅之间的间隔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后排乘客的舒适度;通过间隔自调组件的红外感应组件检测后排乘客腿部与前排座椅之间的距离,将红外感应组件检测的距离值通过分析组件与标准数据库里的位置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将分析组件分析的数据发送至调节组件,由调节组件按照标准数据库内的数据调整后排座椅与前排座椅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保证后排乘客乘坐的舒适程度。
[00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整体的结构框图;
[0015] 图2是本发明温度感应单元的结构框图;
[0016] 图3是本发明靠背调整单元的结构框图;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