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吴小军 > 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专利详情

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9-27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4-08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1-09-27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122352241.0 申请日 2021-09-27
公开/公告号 CN216231863U 公开/公告日 2022-04-08
授权日 2022-04-08 预估到期日 2031-09-27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60N3/00 主分类号 B60N3/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1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吴小军 当前专利权人 吴小军
发明人 吴小军 第一发明人 吴小军
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兴环科园恒通路128号14号楼 邮编 214299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无锡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包括限位保护套,限位保护套一端的上表面与气囊枕魔术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气囊枕魔术贴的上表面与气囊枕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限位保护套下表面的一侧与连接贴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贴一的下表面与连接贴四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贴四的下表面与支撑气囊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该汽车用后排充气床,通过独立设置的气囊和限位保护套的配合,可以避免独立气囊在使用的时候被坚硬的物质划破,从而导致整个设备损坏,达到了避免气囊损坏导致整个装置无法使用、减少使用者经济支出的效果,解决了气囊破损导致完全损坏造成经济支出高的问题。
  • 摘要附图
    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4-08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包括限位保护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保护套(4)一端的上表面与气囊枕魔术贴(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气囊枕魔术贴(2)的上表面与气囊枕(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限位保护套(4)下表面的一侧与连接贴一(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贴一(3)的下表面与连接贴四(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贴四(10)的下表面与支撑气囊(7)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气囊(7)下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汽车地台限位槽(8),限位保护套(4)下表面中部的一侧与连接贴三(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贴三(9)的下表面与连接贴二(6)一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贴二(6)另一端的上表面与限位气囊(5)一端的一侧固定连接;
限位保护套(4)的内表面与隔断(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隔断(19)的一侧与独立气囊(16)的一侧套接,独立气囊(16)的一端与充气阀(17)的一端固定连接,充气阀(17)的另一端与快速接头二(18)的一端固定连接,快速接头二(18)的另一端与充气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充气管(13)一端的一侧与充气支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充气支管(12)的另一端与快速接头一(14)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保护套(4)一端内表面的一侧与限位胶条一(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限位保护套(4)一端内表面的另一侧与限位胶条二(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19)共有四个,隔断(19)与限位保护套(4)内部的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六十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气囊(16)共有五个,独立气囊(16)均匀分布在限位保护套(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胶条一(11)与限位胶条二(15)处在同一平面,限位胶条一(11)的两端倒角为五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地台限位槽(8)处在支撑气囊(7)的中部,汽车地台限位槽(8)的深度为支撑气囊(7)的二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气囊(5)的高度为五十厘米,限位气囊(5)的宽度为限位保护套(4)的五分之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道路交通越来越便捷,人们使用汽车出行的行驶距离越来越长。长时间的汽车旅程当中,不管是驾驶者还乘客都渴望在旅途中有躺下休息的空间。因此,市面上逐渐出现了专门用来填充前排座位背部与后排座位前端的车载充气床垫。
[0003] 现有的充气床都是一体的,被硬物划破会造成整个充气床损坏,不便于根据充气床的使用情况进行放置,影响充气床的使用。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具备了避免气囊损坏导致整个装置无法使用、减少使用者经济支出、便于根据使用场景粘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等优点,解决了气囊破损导致完全损坏造成经济支出高、气囊受环境影响导致使用效率低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上述避免气囊损坏导致整个装置无法使用、减少使用者经济支出、便于根据使用场景粘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包括限位保护套,限位保护套一端的上表面与气囊枕魔术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气囊枕魔术贴的上表面与气囊枕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限位保护套下表面的一侧与连接贴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贴一的下表面与连接贴四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贴四的下表面与支撑气囊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气囊下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汽车地台限位槽,限位保护套下表面中部的一侧与连接贴三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贴三的下表面与连接贴二一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贴二另一端的上表面与限位气囊一端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8] 限位保护套的内表面与隔断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隔断的一侧与独立气囊的一侧套接,独立气囊的一端与充气阀的一端固定连接,充气阀的另一端与快速接头二的一端固定连接,快速接头二的另一端与充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充气管一端的一侧与充气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充气支管的另一端与快速接头一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保护套一端内表面的一侧与限位胶条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限位保护套一端内表面的另一侧与限位胶条二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9] 优选的,隔断共有四个,隔断与限位保护套内部的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六十度。
[0010] 优选的,独立气囊共有五个,独立气囊均匀分布在限位保护套的内部。
[0011] 优选的,限位胶条一与限位胶条二处在同一平面,限位胶条一的两端倒角为五厘米。
[0012] 优选的,汽车地台限位槽处在支撑气囊的中部,汽车地台限位槽的深度为支撑气囊的二分之一。
[0013] 优选的,限位气囊的高度为五十厘米,限位气囊的宽度为限位保护套的五分之一。
[0014] (三)有益效果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 1、该汽车用后排充气床,通过独立设置的气囊和限位保护套的配合,可以避免独立气囊在使用的时候被坚硬的物质划破,从而导致整个设备损坏,达到了避免气囊损坏导致整个装置无法使用、减少使用者经济支出的效果,解决了气囊破损导致完全损坏造成经济支出高的问题。
[0017] 2、该汽车用后排充气床,通过连接贴和魔术贴等粘接的独立个体,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进行粘合,使充气床可以充分使用,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达到了便于根据使用场景粘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效果,解决了气囊受环境影响导致使用效率低的问题。

实施方案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请参阅图1‑4,一种汽车用后排充气床,包括限位保护套4,限位保护套4一端的上表面与气囊枕魔术贴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气囊枕魔术贴2的上表面与气囊枕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限位保护套4下表面的一侧与连接贴一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贴一3的下表面与连接贴四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贴四10的下表面与支撑气囊7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气囊7下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汽车地台限位槽8,汽车地台限位槽8处在支撑气囊7的中部,汽车地台限位槽8的深度为支撑气囊7的二分之一,使支撑气囊7卡接在地台凸起上,增强充气床的平稳性,限位保护套4下表面中部的一侧与连接贴三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贴三9的下表面与连接贴二6一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贴二6另一端的上表面与限位气囊5一端的一侧固定连接,限位气囊5的高度为五十厘米,限位气囊5的宽度为限位保护套4的五分之一,使气囊靠近驾驶位的一侧平整。
[0025] 限位保护套4的内表面与隔断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隔断19共有四个,隔断19与限位保护套4内部的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六十度,对独立气囊16进行定位的同时对限位保护套4进行支撑,隔断19的一侧与独立气囊16的一侧套接,独立气囊16共有五个,独立气囊16均匀分布在限位保护套4的内部,避免气囊破损造成整个充气床被丢弃,独立气囊16的一端与充气阀17的一端固定连接,充气阀17的另一端与快速接头二18的一端固定连接,快速接头二18的另一端与充气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充气管13一端的一侧与充气支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充气支管12的另一端与快速接头一14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保护套4一端内表面的一侧与限位胶条一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限位胶条一11与限位胶条二15处在同一平面,限位胶条一11的两端倒角为五厘米,对独立气囊16进行定位,防止独立气囊16滑动,限位保护套4一端内表面的另一侧与限位胶条二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26] 工作原理:把独立气囊16放置进限位保护套4的内部,通过快速接头一14、快速接头二18与充气支管12、充气管13连接,在对独立气囊16充气的同时保证独立气囊16定位在限位胶条二15与限位胶条一11的一侧,之后再把支撑气囊7、限位气囊5与气囊枕1进行定位。
[002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三维左视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三维仰视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22] 图中:1气囊枕、2气囊枕魔术贴、3连接贴一、4限位保护套、5限位气囊、6连接贴二、7支撑气囊、8汽车地台限位槽、9连接贴三、10连接贴四、11限位胶条一、12充气支管、13充气管、14快速接头一、15限位胶条二、16独立气囊、17充气阀、18快速接头二、19隔断。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