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莫真珍 > 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及其脱落方法专利详情

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及其脱落方法   0    0

实质审查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4-07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1-08-03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1-04-07
基本信息
有效性 实质审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110370491.9 申请日 2021-04-07
公开/公告号 CN113118075A 公开/公告日 2021-07-16
授权日 预估到期日 2041-04-07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08B1/00B08B7/02C23C16/56A61L27/08A61L27/36 主分类号 B08B1/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A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7
权利要求数量 8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8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US2017035937A1、US2018149082A1、CN108838170A、KR101994139B1、US2020164411A1、CN111590663A、CN112494185A、CN112606192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99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莫真珍 当前专利权人 莫真珍
发明人 莫真珍 第一发明人 莫真珍
地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奥林名城8号楼302室 邮编 535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申请人所在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碳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及其脱落方法。该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及其脱落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包括有定向机构、碳颗粒脱离机构、波浪海绵垫和碳纤维复合肋骨等;定向机构与碳颗粒脱离机构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碳纤维复合肋骨进行限位配合碳颗粒的脱离,脱离时通过高频的振动配合聚拢式进行碳颗粒脱离,并且可以对碳纤维复合肋骨进行防护上下料;在脱离完碳颗粒后还可以对碳颗粒脱离机构进行自清洁。
  • 摘要附图
    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及其脱落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及其脱落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及其脱落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及其脱落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及其脱落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及其脱落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及其脱落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及其脱落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及其脱落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及其脱落方法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8-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08B 1/00 专利申请号: 202110370491.9 申请日: 2021.04.07
2 2021-07-16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包括有外框架、控制屏和碳纤维复合肋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限位机构、定向机构、碳颗粒脱离机构、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导流台、放置框和波浪海绵垫;外框架与限位机构相连接;外框架与控制屏进行固接;外框架与定向机构相连接;外框架与碳颗粒脱离机构相连接;定向机构与碳颗粒脱离机构相连接;外框架与放置框进行固接;放置框侧面同时与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进行固接;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上方同时与导流台进行固接;放置框内部放置有波浪海绵垫;限位机构内放置有碳纤维复合肋骨;碳纤维复合肋骨与定向机构相互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其特征是,限位机构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推杆、U型块、限位垫、底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电动滑轨通过滑块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轨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U型块进行固接;U型块内壁两侧均与一个限位垫进行粘接;U型块内部设置有碳纤维复合肋骨;U型块下方放置有底板;底板上方一侧与第一限位板进行固接;底板上方另一侧与第二限位板进行固接;底板与外框架进行固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其特征是,定向机构包括有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一锥齿轮、套杆、连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棱柱、轴套、第一丝杆、第一支撑框、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二丝杆、第二电动滑轨、滑板、第三电动滑轨、超声波发生器、第一限位杆、第四电动滑轨和第二限位杆;电机底部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电机输出轴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电机输出轴同时与第一传动轮和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表面通过皮带与碳颗粒脱离机构相连接;第一锥齿轮侧面设置有套杆;套杆外表面与连杆进行转动连接;连杆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外框架进行固接;套杆外表面同时与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当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时,第二锥齿轮转动,此时第三锥齿轮空转;当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时,第三锥齿轮转动,此时第二锥齿轮空转;当第一锥齿轮均不与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啮合时,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均不转;套杆内部与棱柱进行滑动连接;棱柱下方与轴套进行固接;轴套与外框架进行固接;棱柱上方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框一侧进行旋接;第一丝杆上方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轴心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框另一侧进行旋接;第一支撑框内部一侧与第二电动滑轨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框内部另一侧与第三电动滑轨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轨通过滑块与滑板一侧进行固接;
第三电动滑轨通过滑块与滑板另一侧进行固接;滑板与超声波发生器进行固接;滑板与第一限位杆进行固接;滑板与第四电动滑轨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滑轨通过滑块与第二限位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同时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其特征是,碳颗粒脱离机构包括有第四传动轮、第一传动杆、第二支撑框、第一滚轮、弹性件、F型框、第二滚轮、第五传动轮、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凸轮、H型块、环框、第一从动滑杆、第二从动滑杆、双层刷毛、导流筒和风机;第四传动轮轴心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支撑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滚轮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框与两个弹性件进行固接;
两个弹性件同时与F型框进行固接;F型框内部通过转轴与第二滚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框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五锥齿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六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框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框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凸轮进行固接;凸轮与H型块相互接触;H型块同样环框进行固接;环框一侧与第一从动滑杆进行固接;环框另一侧与第二从动滑杆进行固接;第一从动滑杆和第二从动滑杆外表面同时与第二支撑框进行滑动连接;环框与双层刷毛进行插接;第二支撑框侧面设置有导流筒;导流筒与风机进行旋接;风机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框与外框架进行固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其特征是,双层刷毛设置为双层,且呈锥筒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其特征是,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相对面各错位连接有一个轴杆,且两个轴杆外表面均套有防护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其特征是,两个限位垫相对面中部均设置有凹槽。

8.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S1:碳纤维复合肋骨放置,将碳纤维复合肋骨开口朝下放置在限位机构中部,通过调节限位机构将碳纤维复合肋骨限位,同时使碳纤维复合肋骨一端同时插入定向机构和碳颗粒脱离机构内;
S2:碳纤维复合肋骨卡位,在碳纤维复合肋骨一端插入定向机构内时,调节定向机构将碳纤维复合肋骨卡住;
S3:碳颗粒脱离,运行定向机构联动碳颗粒脱离机构,通过碳颗粒脱离机构将碳纤维复合肋骨进行碳颗粒的脱离,与此同时碳颗粒脱离机构带动碳纤维复合肋骨持续进料;同时将脱离的碳颗粒收集;
S4:收集,脱离后的碳纤维复合肋骨随着不断的进料,会通过导流台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配合下,滑动到放置框内的波浪海绵垫上;
S5:扫描检测,将脱离后的碳纤维复合肋骨取走进行碳颗粒附着度的检测;不合格或者不达标继续脱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碳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及其脱落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骨由有机质和无机盐结合而构成。有机物质主要是骨胶蛋白,使骨具有一定的韧性。无机盐即坚硬的矿物质使得骨坚硬不屈、傲然挺立,是影响骨硬度的因素。有机成分和无机两种成分有着恒定的比例,一般而言,前者占成人骨干重的百分之三十四,后者占百分之六十五,两者的结合使骨具有很大的韧性和坚固性。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骨传导性与骨诱导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工骨的制造。
[0003] 自1971年人们发现海珊瑚具有与人骨相类似的孔隙结构,开始应用原始珊瑚碳酸钙作为植骨材料。一只150~200磅的珊瑚就可以提供数百个人工骨原料,但珊瑚骨质地脆,吸收快,在骨缺损处只具有支架和骨引导作用,而无骨诱导能力,单纯珊瑚植入机体后有一定的体积丧失,对于较大的骨质缺损,仅用珊瑚难以达到完全修复。
[0004] 由仿生思想的启示,1986年,美国齿科协会科学家L.C.Chow和W.E.Brown发明了磷酸钙骨水泥,1996年FDA批准CPC可以用于非承重骨的骨缺陷治疗。但羟基磷灰石因其强度和韧性较低,使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如何提高其性能便成了研究的热点,羟基磷灰石/胶原类骨仿生复合材料登上舞台,胶原的加入使人工骨更加贴近人体天然骨成分。
[0005] 近年来,除了应用于骨修复和替代的人工骨,应用于骨髓炎、骨缺损和预防人工关节感染等方面人工骨的开发不断展开,载药人工骨具有药物载体和修复骨缺损的双重作用,主要分为羟基磷灰石、磷酸钙骨水泥、生物玻璃等,前两者已逐步应用于临床研究及治疗中,生物玻璃是最近比较新的材料,关于其特性、具体应用还要进一步研究;人工骨中特别涉及一种人工肋骨,其由于并发症多,排斥性高,在使用时现有技术的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中均存在一定的使用问题,或是耐强度不足,或是硬脆易断裂,又或是吸收性能差;所以现设计了一种由碳纤维制成的人工碳纤维复合肋骨;其具有极高的可塑性,而且由于其自身的特性,耐用度高,不易断裂;而且与人体的吸收性好,附着生长数据良好;但是由于其在生产时,进行化学气相沉积碳处理;在处理后表面会有大量的碳颗粒夹杂在编织缝中,人工处理无法保证其力度和不损坏碳纤维;而且由于碳纤维编织时编织缝大小不定;处理难度极高;
综合上述,需要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及其脱落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克服由于其在生产时,进行化学气相沉积碳处理;在处理后表面会有大量的碳颗粒夹杂在编织缝中,人工处理无法保证其力度和不损坏碳纤维;而且由于碳纤维编织时编织缝大小不定;处理难度极高的缺点,该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及其脱落方法。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包括有外框架、限位机构、控制屏、定向机构、碳颗粒脱离机构、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导流台、放置框、波浪海绵垫和碳纤维复合肋骨;外框架与限位机构相连接;外框架与控制屏进行固接;外框架与定向机构相连接;外框架与碳颗粒脱离机构相连接;定向机构与碳颗粒脱离机构相连接;外框架与放置框进行固接;放置框侧面同时与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进行固接;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上方同时与导流台进行固接;放置框内部放置有波浪海绵垫;限位机构内放置有碳纤维复合肋骨;碳纤维复合肋骨与定向机构相互接触。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推杆、U型块、限位垫、底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电动滑轨通过滑块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轨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U型块进行固接;U型块内壁两侧均与一个限位垫进行粘接;U型块内部设置有碳纤维复合肋骨;U型块下方放置有底板;底板上方一侧与第一限位板进行固接;底板上方另一侧与第二限位板进行固接;底板与外框架进行固接。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向机构包括有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一锥齿轮、套杆、连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棱柱、轴套、第一丝杆、第一支撑框、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二丝杆、第二电动滑轨、滑板、第三电动滑轨、超声波发生器、第一限位杆、第四电动滑轨和第二限位杆;电机底部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电机输出轴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电机输出轴同时与第一传动轮和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表面通过皮带与碳颗粒脱离机构相连接;第一锥齿轮侧面设置有套杆;套杆外表面与连杆进行转动连接;连杆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外框架进行固接;套杆外表面同时与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当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时,第二锥齿轮转动,此时第三锥齿轮空转;当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时,第三锥齿轮转动,此时第二锥齿轮空转;当第一锥齿轮均不与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啮合时,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均不转;套杆内部与棱柱进行滑动连接;棱柱下方与轴套进行固接;轴套与外框架进行固接;棱柱上方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框一侧进行旋接;第一丝杆上方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轴心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框另一侧进行旋接;第一支撑框内部一侧与第二电动滑轨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框内部另一侧与第三电动滑轨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轨通过滑块与滑板一侧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轨通过滑块与滑板另一侧进行固接;滑板与超声波发生器进行固接;滑板与第一限位杆进行固接;滑板与第四电动滑轨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滑轨通过滑块与第二限位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同时与外框架进行转动连接。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碳颗粒脱离机构包括有第四传动轮、第一传动杆、第二支撑框、第一滚轮、弹性件、F型框、第二滚轮、第五传动轮、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凸轮、H型块、环框、第一从动滑杆、第二从动滑杆、双层刷毛、导流筒和风机;第四传动轮轴心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支撑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滚轮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框与两个弹性件进行固接;两个弹性件同时与F型框进行固接;F型框内部通过转轴与第二滚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框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五锥齿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六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框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框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凸轮进行固接;凸轮与H型块相互接触;H型块同样环框进行固接;环框一侧与第一从动滑杆进行固接;环框另一侧与第二从动滑杆进行固接;第一从动滑杆和第二从动滑杆外表面同时与第二支撑框进行滑动连接;环框与双层刷毛进行插接;第二支撑框侧面设置有导流筒;导流筒与风机进行旋接;风机与外框架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框与外框架进行固接。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双层刷毛设置为双层,且呈锥筒状。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相对面各错位连接有一个轴杆,且两个轴杆外表面均套有防护层。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限位垫相对面中部均设置有凹槽。
[0014] 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S1:碳纤维复合肋骨放置,将碳纤维复合肋骨开口朝下放置在限位机构中部,通过调节限位机构将碳纤维复合肋骨限位,同时使碳纤维复合肋骨一端同时插入定向机构和碳颗粒脱离机构内;
S2:碳纤维复合肋骨卡位,在碳纤维复合肋骨一端插入定向机构内时,调节定向机构将碳纤维复合肋骨卡住;
S3:碳颗粒脱离,运行定向机构联动碳颗粒脱离机构,通过碳颗粒脱离机构将碳纤维复合肋骨进行碳颗粒的脱离,与此同时碳颗粒脱离机构带动碳纤维复合肋骨持续进料;
同时将脱离的碳颗粒收集;
S4:收集,脱离后的碳纤维复合肋骨随着不断的进料,会通过导流台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配合下,滑动到放置框内的波浪海绵垫上;
S5:扫描检测,将脱离后的碳纤维复合肋骨取走进行碳颗粒附着度的检测;不合格或者不达标继续脱离。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使用时先将外框架和所连接的部件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接着将碳纤维复合肋骨开口朝下放置在限位机构中部,控制屏控制通过调节限位机构将碳纤维复合肋骨限位,同时使碳纤维复合肋骨一端同时插入定向机构和碳颗粒脱离机构内;在碳纤维复合肋骨一端插入定向机构内时,调节定向机构将碳纤维复合肋骨卡住;接着运行定向机构联动碳颗粒脱离机构,通过碳颗粒脱离机构将碳纤维复合肋骨进行碳颗粒的脱离,与此同时碳颗粒脱离机构带动碳纤维复合肋骨持续进料;同时将脱离的碳颗粒收集;定向机构可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对碳纤维复合肋骨进行高频振动,使其碳颗粒被带动快速脱离,脱离后的碳纤维复合肋骨随着不断的进料,会通过导流台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配合下,滑动到放置框内的波浪海绵垫上;接着将脱离后的碳纤维复合肋骨取走进行碳颗粒附着度的检测;不合格或者不达标继续脱离;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定向机构下降对碳颗粒脱离机构自身附着的碳颗粒进行清洁。
[0016] (2)、本发明实现了对碳纤维复合肋骨进行限位配合碳颗粒的脱离,脱离时通过高频的振动配合聚拢式进行碳颗粒脱离,并且可以对碳纤维复合肋骨进行防护上下料;在脱离完碳颗粒后还可以对碳颗粒脱离机构进行自清洁。

实施方案

[0019]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0] 实施例1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系统,如图1‑9所示,包括有外框架1、限位机构
2、控制屏3、定向机构4、碳颗粒脱离机构5、第一伸缩杆6、第二伸缩杆7、导流台8、放置框9、波浪海绵垫10和碳纤维复合肋骨11;外框架1与限位机构2相连接;外框架1与控制屏3进行固接;外框架1与定向机构4相连接;外框架1与碳颗粒脱离机构5相连接;定向机构4与碳颗粒脱离机构5相连接;外框架1与放置框9进行固接;放置框9侧面同时与第一伸缩杆6和第二伸缩杆7进行固接;第一伸缩杆6和第二伸缩杆7上方同时与导流台8进行固接;放置框9内部放置有波浪海绵垫10;限位机构2内放置有碳纤维复合肋骨11;碳纤维复合肋骨11与定向机构4相互接触。
[0021] 工作步骤:使用时先将外框架1和所连接的部件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接着将碳纤维复合肋骨11开口朝下放置在限位机构2中部,控制屏3控制通过调节限位机构2将碳纤维复合肋骨11限位,同时使碳纤维复合肋骨11一端同时插入定向机构4和碳颗粒脱离机构5内;在碳纤维复合肋骨11一端插入定向机构4内时,调节定向机构4将碳纤维复合肋骨11卡住;
接着运行定向机构4联动碳颗粒脱离机构5,通过碳颗粒脱离机构5将碳纤维复合肋骨11进行碳颗粒的脱离,与此同时碳颗粒脱离机构5带动碳纤维复合肋骨11持续进料;同时将脱离的碳颗粒收集;定向机构4可通过超声波发生器4019对碳纤维复合肋骨11进行高频振动,使其碳颗粒被带动快速脱离,脱离后的碳纤维复合肋骨11随着不断的进料,会通过导流台8在第一伸缩杆6和第二伸缩杆7配合下,滑动到放置框9内的波浪海绵垫10上;接着将脱离后的碳纤维复合肋骨11取走进行碳颗粒附着度的检测;不合格或者不达标继续脱离;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定向机构4下降对碳颗粒脱离机构5自身附着的碳颗粒进行清洁;本发明实现了对碳纤维复合肋骨11进行限位配合碳颗粒的脱离,脱离时通过高频的振动配合聚拢式进行碳颗粒脱离,并且可以对碳纤维复合肋骨11进行防护上下料;在脱离完碳颗粒后还可以对碳颗粒脱离机构5进行自清洁。
[0022] 限位机构2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201、第一电动推杆202、U型块203、限位垫204、底板205、第一限位板206和第二限位板207;第一电动滑轨201通过滑块与第一电动推杆202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轨201与外框架1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202与U型块203进行固接;U型块203内壁两侧均与一个限位垫204进行粘接;U型块203内部设置有碳纤维复合肋骨11;U型块203下方放置有底板205;底板205上方一侧与第一限位板206进行固接;底板205上方另一侧与第二限位板207进行固接;底板205与外框架1进行固接。
[0023] 限位时先将碳纤维复合肋骨11开口朝下放置在底板205上,且第一限位板206和第二限位板207与底板205连接的中部;接着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滑轨201带动连接的部件确定碳纤维复合肋骨11的弯弧中心线,接着第一电动推杆202伸缩带动U型块203下降,使其连接的两个限位垫204将碳纤维复合肋骨11限位;在不断的进料过程中,第一电动推杆202不断的伸缩配合碳纤维复合肋骨11进料时变化的位置限位;本机构实现了对碳纤维复合肋骨11的限位,同时可以配合碳纤维复合肋骨11进料时位置变化进行持续性调节限位。
[0024] 定向机构4包括有电机401、第一传动轮402、第一锥齿轮403、套杆404、连杆405、第二电动推杆406、第二锥齿轮407、第三锥齿轮408、棱柱409、轴套4010、第一丝杆4011、第一支撑框4012、第二传动轮4013、第三传动轮4014、第二丝杆4015、第二电动滑轨4016、滑板4017、第三电动滑轨4018、超声波发生器4019、第一限位杆4020、第四电动滑轨4021和第二限位杆4022;电机401底部与外框架1进行固接;电机401输出轴与外框架1进行转动连接;电机401输出轴同时与第一传动轮402和第一锥齿轮4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402外表面通过皮带与碳颗粒脱离机构5相连接;第一锥齿轮403侧面设置有套杆404;套杆404外表面与连杆405进行转动连接;连杆405与第二电动推杆406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406与外框架1进行固接;套杆404外表面同时与第二锥齿轮407和第三锥齿轮408进行固接;当第一锥齿轮
403与第二锥齿轮407啮合时,第二锥齿轮407转动,此时第三锥齿轮408空转;当第一锥齿轮
403与第三锥齿轮408啮合时,第三锥齿轮408转动,此时第二锥齿轮407空转;当第一锥齿轮
403均不与第二锥齿轮407和第三锥齿轮408啮合时,第二锥齿轮407和第三锥齿轮408均不转;套杆404内部与棱柱409进行滑动连接;棱柱409下方与轴套4010进行固接;轴套4010与外框架1进行固接;棱柱409上方与第一丝杆4011进行固接;第一丝杆4011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框4012一侧进行旋接;第一丝杆4011上方与第二传动轮4013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401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4014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014轴心与第二丝杆4015进行固接;第二丝杆4015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框4012另一侧进行旋接;第一支撑框4012内部一侧与第二电动滑轨4016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框4012内部另一侧与第三电动滑轨4018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轨4016通过滑块与滑板4017一侧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轨4018通过滑块与滑板4017另一侧进行固接;滑板4017与超声波发生器4019进行固接;滑板4017与第一限位杆4020进行固接;滑板4017与第四电动滑轨4021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滑轨4021通过滑块与第二限位杆4022进行固接;第一丝杆4011和第二丝杆4015同时与外框架1进行转动连接。
[0025] 卡位时通过启动电机401带动第一传动轮402和第一锥齿轮403同时转动,第一传动轮402传动第四传动轮501转动;然后根据第一支撑框4012的所需高度,控制第二电动推杆406伸缩带动连杆405和所连接的套杆404在棱柱409上滑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407和第三锥齿轮408跟随移动,当第一锥齿轮403与第二锥齿轮407或者第三锥齿轮408啮合时,带动棱柱409正反转,棱柱409转动时在轴套4010的配合下稳定转动;棱柱409转动带动第一丝杆4011带动第二传动轮4013传动第三传动轮4014,第三传动轮4014带动第二丝杆4015转动;第一丝杆4011和第二丝杆4015同时转动带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框4012调节所需高度;然后控制第一支撑框4012内的第二电动滑轨4016和第三电动滑轨4018同时带动滑板4017滑动,使其带动第一限位杆4020和第二限位杆4022靠近碳纤维复合肋骨11一端;然后控制第四电动滑轨4021带动第二限位杆4022滑动,使其与第一限位杆4020配合将碳纤维复合肋骨11卡位;接着控制超声波发生器4019启动;配合将碳纤维复合肋骨11高频振动配合碳颗粒的脱离;当需要对碳颗粒脱离机构5进行自清洁时,则带动使第一支撑框4012下降,在此过程中滑板4017复位后再滑动,防止被碳颗粒脱离机构5卡住无法下移;然后再通过第一限位杆4020和第二限位杆4022与环框5015贴靠,超声波发生器4019进行高频振动传导对环框
5015上的双层刷毛5018以及连接部件进行自清洁;本机构实现了对碳纤维复合肋骨11的卡位,同时配合超声波高频振动脱离碳颗粒;以及对碳颗粒脱离机构5进行自清洁。
[0026] 碳颗粒脱离机构5包括有第四传动轮501、第一传动杆502、第二支撑框503、第一滚轮504、弹性件505、F型框506、第二滚轮507、第五传动轮508、第四锥齿轮509、第五锥齿轮5010、第六传动轮5011、第七传动轮5012、凸轮5013、H型块5014、环框5015、第一从动滑杆
5016、第二从动滑杆5017、双层刷毛5018、导流筒5019和风机5020;第四传动轮501轴心与第一传动杆502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50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4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杆502外表面与第二支撑框5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502外表面与第一滚轮504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框503与两个弹性件505进行固接;两个弹性件505同时与F型框506进行固接;F型框506内部通过转轴与第二滚轮507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50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508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508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框503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508轴心通过转轴与第四锥齿轮509进行固接;第四锥齿轮509与第五锥齿轮5010进行啮合;第五锥齿轮5010轴心通过转轴与第六传动轮5011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5010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框503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501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5012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5012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框5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5012轴心通过转轴与凸轮5013进行固接;凸轮5013与H型块5014相互接触;H型块5014同样环框5015进行固接;环框5015一侧与第一从动滑杆5016进行固接;环框
5015另一侧与第二从动滑杆5017进行固接;第一从动滑杆5016和第二从动滑杆5017外表面同时与第二支撑框503进行滑动连接;环框5015与双层刷毛5018进行插接;第二支撑框503侧面设置有导流筒5019;导流筒5019与风机5020进行旋接;风机5020与外框架1进行固接;
第二支撑框503与外框架1进行固接。
[0027] 在碳纤维复合肋骨11插入一端时,其一端是卡在第一滚轮504和第二滚轮507之间的,然后通过第一传动轮402传动第四传动轮501转动,第四传动轮501带动第一传动杆502在第二支撑框50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滚轮504转动,然后在碳纤维复合肋骨11插入时,两组弹性件505收缩,使其连接的F型框506内的第二滚轮507被带动移动,配合将碳纤维复合肋骨11夹住;然后在第一滚轮504转动的过程中持续将碳纤维复合肋骨11带动移动,移动时第四传动轮501传动第五传动轮508带动第四锥齿轮509转动,第四锥齿轮509啮合第五锥齿轮5010带动第六传动轮5011传动第七传动轮5012,第七传动轮5012带动凸轮5013转动,凸轮
5013转动不断的顶住H型块5014,H型块5014带动环框5015和连接的第一从动滑杆5016和第二从动滑杆5017分别在第二支撑框503上往复滑动,环框5015在往复滑动的过程中带动双层刷毛5018对碳纤维复合肋骨11进行聚拢式的碳颗粒脱离,脱离的碳颗粒被导流筒5019引入风机5020内收集;本机构实现了对碳纤维复合肋骨11进行聚拢式的碳颗粒脱离,同时进行自动的下料;以及联动定向机构4运行。
[0028] 双层刷毛5018设置为双层,且呈锥筒状。
[0029] 双层刷毛5018运动时可以对碳纤维复合肋骨11进行聚拢式的碳颗粒脱离。
[0030] 第一限位杆4020和第二限位杆4022相对面各错位连接有一个轴杆,且两个轴杆外表面均套有防护层。
[0031] 可以对碳纤维复合肋骨11进行防护卡位。
[0032] 两个限位垫204相对面中部均设置有凹槽。
[0033] 可以对碳纤维复合肋骨11进行防护限位。
[0034] 一种碳纤维肋骨的碳颗粒凝结脱落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S1:碳纤维复合肋骨11放置,将碳纤维复合肋骨11开口朝下放置在限位机构2中部,通过调节限位机构2将碳纤维复合肋骨11限位,同时使碳纤维复合肋骨11一端同时插入定向机构4和碳颗粒脱离机构5内;
S2:碳纤维复合肋骨11卡位,在碳纤维复合肋骨11一端插入定向机构4内时,调节定向机构4将碳纤维复合肋骨11卡住;
S3:碳颗粒脱离,运行定向机构4联动碳颗粒脱离机构5,通过碳颗粒脱离机构5将碳纤维复合肋骨11进行碳颗粒的脱离,与此同时碳颗粒脱离机构5带动碳纤维复合肋骨11持续进料;同时将脱离的碳颗粒收集;
S4:收集,脱离后的碳纤维复合肋骨11随着不断的进料,会通过导流台8在第一伸缩杆6和第二伸缩杆7配合下,滑动到放置框9内的波浪海绵垫10上;
S5:扫描检测,将脱离后的碳纤维复合肋骨11取走进行碳颗粒附着度的检测;不合格或者不达标继续脱离。
[0035] 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定向机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限位垫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定向机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碳颗粒脱离机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碳颗粒脱离机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碳颗粒脱离机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标记中:1‑外框架,2‑限位机构,3‑控制屏,4‑定向机构,5‑碳颗粒脱离机构,6‑第一伸缩杆,7‑第二伸缩杆,8‑导流台,9‑放置框,10‑波浪海绵垫,11‑碳纤维复合肋骨,
201‑第一电动滑轨,202‑第一电动推杆,203‑U型块,204‑限位垫,205‑底板,206‑第一限位板,207‑第二限位板,401‑电机,402‑第一传动轮,403‑第一锥齿轮,404‑套杆,405‑连杆,
406‑第二电动推杆,407‑第二锥齿轮,408‑第三锥齿轮,409‑棱柱,4010‑轴套,4011‑第一丝杆,4012‑第一支撑框,4013‑第二传动轮,4014‑第三传动轮,4015‑第二丝杆,4016‑第二电动滑轨,4017‑滑板,4018‑第三电动滑轨,4019‑超声波发生器,4020‑第一限位杆,4021‑第四电动滑轨,4022‑第二限位杆,501‑第四传动轮,502‑第一传动杆,503‑第二支撑框,504‑第一滚轮,505‑弹性件,506‑F型框,507‑第二滚轮,508‑第五传动轮,509‑第四锥齿轮,
5010‑第五锥齿轮,5011‑第六传动轮,5012‑第七传动轮,5013‑凸轮,5014‑H型块,5015‑环框,5016‑第一从动滑杆,5017‑第二从动滑杆,5018‑双层刷毛,5019‑导流筒,5020‑风机。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