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台州市中联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 汽车后视镜专利详情

汽车后视镜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7-12-30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8-07-17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07-24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7-12-30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711490611.9 申请日 2017-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8189760B 公开/公告日 2020-07-24
授权日 2020-07-24 预估到期日 2037-12-30
申请年 2017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60R1/06B60R1/08B60S1/60B60S1/54 主分类号 B60R1/06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5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2689622A、CN102689622A、CN101316985A、DE102013004217A1、CN203876722U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4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台州市中联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台州市中联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旦 第一发明人 郑旦
地址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大浦村 邮编 31805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浙江省台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周绪洞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壳体内位于开口所在位置安装有一玻璃组件,所述开口的侧壁上设有一沿周向延伸形成的环形出气口,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供给环形出气口压缩空气的供气腔,供气腔与环形出气口之间通过供气管路连通,所述供气腔一体式成型于壳体的内侧壁上,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供气腔连通的进气管路,进气管路的出气端与供气腔连通,进气管路的进气端朝向壳体背离开口的方向。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其可以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在开口位置自动形成气墙,因此减少了外部环境对于玻璃组件的影响,提高了雨天行车的后视镜能见度。
  • 摘要附图
    汽车后视镜
  • 说明书附图:图1
    汽车后视镜
  • 说明书附图:图2
    汽车后视镜
  • 说明书附图:图3
    汽车后视镜
  • 说明书附图:图4
    汽车后视镜
  • 说明书附图:图5
    汽车后视镜
  • 说明书附图:图6
    汽车后视镜
  • 说明书附图:图7
    汽车后视镜
  • 说明书附图:图8
    汽车后视镜
  • 说明书附图:图9
    汽车后视镜
  • 说明书附图:图10
    汽车后视镜
  • 说明书附图:图11
    汽车后视镜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07-24 授权
2 2018-07-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0R 1/06 专利申请号: 201711490611.9 申请日: 2017.12.30
3 2018-06-22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壳体(2),所述壳体(2)上设有开口(3),壳体(2)内位于开口(3)所在位置安装有一玻璃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3)的侧壁上设有一沿周向延伸形成的环形出气口(11),所述壳体(2)内设有用于供给环形出气口(11)压缩空气的供气腔(12),供气腔(12)与环形出气口(11)之间通过供气管路连通,所述供气腔(12)一体式成型于壳体(2)内,壳体(2)的外侧壁上设有与供气腔(12)连通的进气管路(13),进气管路(13)的出气端与供气腔(12)连通,进气管路(13)的进气端朝向壳体(2)背离开口(3)的方向;
所述供气腔(12)包括进气腔(12.1)和增压腔(12.2),所述进气管路(13)与进气腔(12.1)连通,进气腔(12.1)与增压腔(12.2)连通,增压腔(12.2)与壳体(2)内的供气管路连通,所述增压腔(12.2)内设有转子(14)和多个叶片(15),全部的叶片(15)沿转子(14)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转子(14)上对应于各叶片(15)的位置均设有导向槽(14.1),各叶片(15)沿转子(14)的径向滑动配合于各自对应的导向槽(14.1)内,所述壳体(2)内设有用于驱使转子(14)转动的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的主动轴(10.1)伸入至增压腔(12.2)内且与转子(14)固定连接,所述转子(14)的轴线与增压腔(12.2)的中轴线偏心设置,当转子(14)带动叶片(15)转动时各叶片(15)分别与增压腔(12.2)的内侧壁抵靠,全部的叶片(15)将增压腔(12.2)内侧壁和转子(14)外侧壁之间的空腔分隔成多个体积不等的子腔室,所述环形出气口(11)通过供气管路与增压腔(12.2)内体积最小的子腔室所对应的位置连通,所述进气腔(12.1)与增压腔(12.2)内体积最大的子腔室所对应的位置连通;
所述进气腔(12.1)和增压腔(12.2)之间设有过渡气腔(12.3),所述进气腔(12.1)通过第一通孔(12.4)与过渡气腔(12.3)连通,增压腔(12.2)通过第二通孔(12.5)与过渡气腔(12.3)连通;
所述壳体(2)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排出过渡气腔(12.3)内积水的排水管组件(20),所述排水管组件(20)包括射流管(20.1)和支管(20.2),所述射流管(20.1)沿水平方向贯穿壳体(2),所述射流管(20.1)的轴线与壳体(2)上开口(3)的中轴线平行,所述支管(20.2)的一端与射流管(20.1)的中间位置连通,支管(20.2)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与过渡气腔(12.3)的底部连通,所述支管(20.2)朝射流管(20.1)内气流方向的水平相反方向倾斜,以使得所述支管(20.2)的轴线与射流管(20.1)位于支管(20.2)连接处的轴线呈小于90度的夹角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腔(12.2)内设有限位环(16),所述的转子(14)为圆盘状结构,转子(14)朝向限位环(16)的端面内凹形成中心凹槽(14.2),所述限位环(16)的一端与增压腔(12.2)的内侧壁固定,所述限位环(16)的另一端朝转子(14)所在位置延伸至中心凹槽(14.2)内,所述导向槽(14.1)贯穿中心凹槽(14.2)的侧壁,所述叶片(15)背离增压腔(12.2)的端部与限位环(16)的外侧壁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12.1)内设有转动轴(17),转动轴(17)的两端分别与进气腔(12.1)的侧壁转动配合,转动轴(17)上沿周向固定有多个挡水板(18),各挡水板(18)沿转动轴(17)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挡水板(18)与进气腔(12.1)的内侧壁之间留有过水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13)与进气腔(12.1)的上部连通,进气腔(12.1)的底部设有积水槽(12.1a),所述积水槽(12.1a)沿转动轴(17)转动方向延伸至所述积水槽(12.1a)的槽底与进气腔(12.1)的内侧壁之间过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外侧壁的底部设有排水小孔(19),所述排水小孔(19)位于积水槽(12.1a)的下方且排水小孔(19)的上端沿竖直方向与积水槽(12.1a)的最低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组件(4)包括多边形的主玻璃板(4.1)和至少一个侧玻璃板(4.2),所述侧玻璃板(4.2)与主玻璃板(4.1)上对应的侧边相邻设置,且侧玻璃板(4.2)与主玻璃板(4.1)之间转动配合,所述壳体(2)内设有驱动杆(5)和用于带动驱动杆(5)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6),所述驱动杆(5)的一端与主玻璃板(4.1)的背面固定,且驱动杆(5)的轴线垂直于主玻璃板(4.1)的背面,所述驱动机构(6)通过驱动杆(5)带动主玻璃板(4.1)沿自身厚度方向移动,所述侧玻璃板(4.2)与壳体(2)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侧玻璃板(4.2)远离主玻璃板(4.1)的一端沿主玻璃板(4.1)的厚度方向随主玻璃板(4.1)同步移动的 限位机构(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汽车后视镜。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后视镜是车辆行驶过程中重要的安全配件,可以给于驾驶人员提供良好的观察视野。但是由于车辆使用过程中的外部环境不同,因此在遇到下雨、下雪、起雾等不良天
气时容易造成汽车后视镜镜面模糊从而导致驾驶人员不能很好的通过后视镜观察车外路
况,降低了行车的安全性。
[0003] 现有技术中针对这一后视镜镜面模糊的问题所采用的较为普遍的方法是通过对后视镜的镜面进行加热,通过加热使得附着于后视镜镜面上的雨水蒸发,从而达到清理后
视镜镜面的目的。但是这一现有技术的加热方法不仅除水除雾效果差、响应慢,而且对于部
分行车环境无法适用,例如下雨天,当雨水连续的冲刷后视镜时附着于镜面上的水珠无法
通过加热快速消除,因此仍然存在驾驶员通过后视镜观察的能见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其通过供气腔和环形出气口可以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在开口位置自动形成气墙,因
此减少了外部环境对于玻璃组件的影响,提高了雨天形成后视镜能见度。
[0005]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壳体内位于开口所在位置安装有一玻璃组件,所述开口的侧壁上设有一
沿周向延伸形成的环形出气口,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供给环形出气口压缩空气的供气腔,
供气腔与环形出气口之间通过供气管路连通,所述供气腔一体式成型于壳体的内侧壁上,
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供气腔连通的进气管路,进气管路的出气端与供气腔连通,进气管
路的进气端朝向壳体背离开口的方向。通过进气管路和供气腔可以自动收集汽车行驶过程
中产生的高速气流,从而形成压缩空气,用于供给环形出气口,使得环形出气口在开口位置
形成隔离气墙,通过气墙有效的隔离外部环境对于玻璃组将镜面的影响,达到在雨天提高
后视镜能见度的技术效果。
[000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供气腔包括进气腔和增压腔,所述进气管路与进气腔连通,进气腔与增压腔连通,增压腔与壳体内的供气管路连通,所述增压腔内设有转子和
多个叶片,全部的叶片沿转子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转子上对应于各叶片的位置均设有导
向槽,各叶片沿转子的径向滑动配合于各自对应的导向槽内,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驱使转
子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主动轴伸入至增压腔内且与转子固定连接,所述转子的轴
线与增压腔的中轴线偏心设置,当转子带动叶片转动时各叶片分别与增压腔的内侧壁抵
靠,全部的叶片将增压腔内侧壁和转子外侧壁之间的空腔分隔成多个体积不等的子腔室,
所述环形出气口通过供气管路与增压腔内体积最小的子腔室所对应的位置连通,所述进气
腔与增压腔内体积最大的子腔室所对应的位置连通。通过设置增压腔,且在增压腔内设置
转子和叶片可以使得供给环形出气口的空气经过增压腔的压缩增压,因此气流压力大,形
成的气墙隔离效果好。
[000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增压腔内设有限位环,所述的转子为圆盘状结构,转子朝向限位环的端面内凹形成中心凹槽,所述限位环的一端与增压腔的内侧壁固定,所述
限位环的另一端朝转子所在位置延伸至中心凹槽内,所述导向槽贯穿中心凹槽的侧壁,所
述叶片背离增压腔的端部与限位环的外侧壁滑动配合。通过设置限位环,可以避免叶片从
导向槽内脱落,同时也起到对于叶片的支撑作用,提高了叶片的强度。
[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进气腔内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进气腔的侧壁转动配合,转动轴上沿周向固定有多个挡水板,各挡水板沿转动轴的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挡水板与进气腔的内侧壁之间留有过水间隙。通过挡水板可以使得进气管路内随空气
进入进入进气腔内的水汽撞击挡水板,达到滤水的效果,减少水汽进入增压腔内。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进气管路与进气腔的上部连通,进气腔的底部设有积水槽,所述积水槽沿转动轴转动方向延伸至所述积水槽的槽底与进气腔的内侧壁之间过
渡连接。通过设置积水槽可以将挡水板上滴落的水滴汇聚,然后排出。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外侧壁的底部设有排水小孔,所述排水小孔位于积水槽的下方且排水小孔的上端沿竖直方向与积水槽的最低处连接。通过排水小孔可以有效的排出积
水槽内的积水,同时排水小孔的连接处位于积水槽的最低处,因此可以使得连接处浸没于
积水内,根据水的不可压缩性可以保证进气腔的压力,达到保压效果。
[001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进气腔和增压腔之间设有过渡气腔,所述进气腔通过第一通孔与过渡气腔连通,增压腔通过第二通孔与过渡气腔连通。
[0012]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排出过渡气腔内积水的排水管组件,所述排水管组件包括支管和射流管,所述射流管沿水平方向贯穿壳体,所述射流管的轴线与壳
体上开口的中轴线平行,所述支管的一端与射流管的中间位置连通,支管的另一端沿水平
方向与过渡气腔的底部连通,所述支管朝射流管内气流方向的水平相反方向倾斜,以使得
所述支管的轴线与射流管位于支管连接处的轴线呈小于90度的夹角相交。通过排水管组件
的射流效应,可以使得自动抽离过渡气腔内的积水,其排水效果好,不易发生支管堵塞的情
况。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玻璃组件包括多边形的主玻璃板和至少一个侧玻璃板,所述侧玻璃板与主玻璃板上对应的侧边相邻设置,且侧玻璃板与主玻璃板之间转动配
合,所述壳体内设有驱动杆和用于带动驱动杆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
杆的一端与主玻璃板的背面固定,且驱动杆的轴线垂直于主玻璃板的背面,所述驱动机构
通过驱动杆带动主玻璃板沿自身厚度方向移动,所述侧玻璃板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用
于限制侧玻璃板远离主玻璃板的一端沿主玻璃板的厚度方向随主玻璃板同步移动限位机
构。通过设置侧玻璃板可以使得侧玻璃板提供不同的视野角度,从而大大缩小单一平面的
主玻璃板反射观察的视野盲区。
[0014]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0015]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首先,通过进气管路可以自动采集车辆行驶过程的高速气流,使得环形出气口在开口处形成风墙,用于隔绝外部环境的杂质或者
雨水对于玻璃组件镜面的污染,从而提高玻璃组件镜面的净度,最终实现后视镜的能见度
好,其次,通过设置增压腔可以进一步的对进气进行增压,避免在车辆缓速过程中环形出气
口的气压不足,最后,通过设置侧玻璃板,且通过主玻璃板的移动即可控制侧玻璃板的角
度,因此观察视野广,结构简单可靠。

实施方案

[0028]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9]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后视镜。
[0030]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如图1所示的底座1,底座1上设有壳体2,所述壳体2上设有开口3,壳体2内位于开口3所在位置安装有一玻璃组件4,所述开口3的侧壁上设
有一沿周向延伸形成的环形出气口11,当环形出气口11朝开口3所在位置吹气时所述壳体2
的开口3处形成一覆盖开口3的气墙,所述壳体2内设有用于供给环形出气口11压缩空气的
供气腔12,供气腔12与环形出气口11之间通过供气管路(图中未示出)连通,所述供气管路
一体式成型于壳体2内,所述供气腔12集成于壳体2的内侧壁上,壳体2的外侧壁上设有与供
气腔12连通的进气管路13,进气管路13的出气端与供气腔12连通,进气管路13的进气端朝
向壳体2背离开口3的方向,即如图1所示的进气管路13进气端的朝向与车辆前行过程中外
部气流作用于壳体2上的风向相对,由此使得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外部气流吹入进气管
路13并输送空气至供气腔12内,使得供气腔12的气压上升。
[0031] 作为优选,进气管路13位于壳体2外侧壁上的管口处外扩形成外大内小的喇叭口(图中未示出),即壳体2的外侧壁上内凹形成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小口端与进气管路13连
通。
[0032] 实施例一:
[0033] 其结构与上述汽车后视镜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供气腔12包括进气腔12.1和增压腔12.2,所述进气管路13与进气腔12.1连通,进气腔12.1与增压腔12.2连
通,增压腔12.2与壳体2内的供气管路连通。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增压腔12.2内设有转
子14和多个叶片15,全部的叶片15沿转子14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转子14上对应于各叶片
14的位置均设有导向槽14.1,各叶片15沿转子14的径向滑动配合于各自对应的导向槽14.1
内,所述壳体2内设有用于驱使转子14转动的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的主动轴10.1伸入至
增压腔12.2内且与转子14固定连接,当转子14带动叶片15转动时所述叶片15靠近增压腔
12.2内侧壁的一端与增压腔12.2的内侧壁抵靠且滑动配合,所述转子14的轴线与增压腔
12.2的中轴线偏心设置,即转子14的轴线和增压腔12.2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以使得增压腔
12.2内位于任意相邻两个叶片15之间的容积随转子14的转动呈线性变化。当两个叶片15之
间的容积减少以使得空气受到压缩时与壳体2内的供气管路连通,当两个叶片15之间的容
积增加以使得空气膨胀时与进气腔12.1连通。即所述供气管路与增压腔12.2位于两个叶片
15之间的容积较小的位置连通,所述进气腔12.1与增压腔12.2位于两个叶片15之间的容积
较大的位置连通,所述叶片15朝与供气管路连接处位置转动时两个叶片15之间的空气压缩
至与供气管路连通,所述叶片15朝与进气腔12.1连接处位置转动时两个叶片15之间的空气
膨胀形成负压从进气腔12.1内吸取空气。换句话说,全部的叶片15将增压腔12.2内侧壁和
转子14外侧壁之间的空腔分隔成多个体积不等的子腔室,所述环形出气口11通过供气管路
与增压腔12.2内体积最小的子腔室所对应的位置连通,所述进气腔12.1与增压腔12.2内体
积最大的子腔室所对应的位置连通。
[0034] 作为优选,所述增压腔12.2内设有限位环16,所述的转子14为圆盘状结构,转子14朝向限位环16的端面内凹形成中心凹槽14.2,所述限位环16的一端与增压腔12.2的内侧壁
固定,所述限位环16的另一端朝转子14所在位置延伸至中心凹槽14.2内,所述导向槽14.1
贯穿中心凹槽14.2的侧壁,所述叶片15背离增压腔12.2的端部与限位环16的外侧壁滑动配
合。
[0035]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16的端面与中心凹槽14.2的槽底之间通过平面轴承转动配合。
[0036] 实施例二:
[0037] 其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进气腔12.1内设有转动轴17,转动轴17的两端分别与进气腔12.1的侧壁转动配合,转动轴17上沿周向
固定有多个挡水板18,各挡水板18沿转动轴17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挡水板18与进气腔
12.1的内侧壁之间留有过水间隙。
[0038]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18上设有筛孔。
[0039]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路13与进气腔12.1的上部连通,进气腔12.1的底部设有积水槽12.1a,所述积水槽12.1a沿转动轴17转动方向延伸至所述积水槽12.1a的槽底与进气
腔12.1的内侧壁之间过渡连接。具体地,所述积水槽12.1a的槽底与进气腔12.1的内侧壁相
切。
[0040] 作为优选,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壳体2外侧壁的底部设有排水小孔19,所述排水小孔19位于积水槽12.1a的下方且排水小孔19的上端沿竖直方向与积水槽12.1a的最低处
连接。
[0041] 实施例三:
[0042] 其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进气腔12.1和增压腔12.2之间设有过渡气腔12.3,所述进气腔12.1通过第一通孔12.4与过渡气腔12.3
连通,增压腔12.2通过第二通孔12.5与过渡气腔12.3连通,且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通孔12.5
与增压腔12.2连通处的位置位于相邻两个叶片15之间的容积较大的位置。
[0043] 实施例四:
[0044] 其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三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壳体2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排出过渡气腔12.3内积水的排水管组件20,所述排水管组件20包括支管
20.2和射流管20.1,所述射流管20.1沿水平方向贯穿壳体2,所述射流管20.1的轴线与壳体
2上开口3的中轴线平行,所述支管20.2的一端与射流管20.1的中间位置连通,支管20.2的
另一端沿水平方向与过渡气腔12.3的底部连通,所述支管20.2朝射流管20.1内气流方向的
相反方向倾斜,以使得所述支管20.2的轴线与射流管20.1位于支管20.2连接处的轴线呈小
于90度的夹角相交,作为优选,所述的夹角为45度。当车辆行驶过程中外部气流通过射流管
20.1以使得射流管20.1内产生气流或者水流时所述射流管20.1通过射流产生的负压抽取
支管20.2内的介质,从而达到对于过渡气腔12.3内积水的主动抽离,其较大的抽离力可以
避免支管20.2堵塞。同时当外部环境为晴天时,所述射流管20.1和过渡气腔12.3内均没有
积水,因此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射流管20.1不会带出支管20.2的空气,同时由于射流管
20.1内的空气受到压缩形成高压,因此会使得支管20.2内保持高压,实现对于过渡气腔
12.3的保压作用。
[0045] 实施例五:
[0046] 其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所述玻璃组件4包括多边形的主玻璃板4.1和至少一个侧玻璃板4.2,所述侧玻璃板4.2与主玻璃板4.1上对应
的侧边相邻设置,且侧玻璃板4.2与主玻璃板4.1相邻的侧边之间通过铰接轴4.3或者弹性
胶条4.4连接,以使得所述侧玻璃板4.2与主玻璃板4.1可以相对转动至呈一定的夹角,所述
壳体2内设有驱动杆5和用于带动驱动杆5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6,所述驱动杆5
的一端与主玻璃板4.1的背面固定,且驱动杆5的轴线垂直于主玻璃板4.1的背面所在的平
面,所述驱动机构6通过驱动杆5带动主玻璃板4.1沿自身厚度方向移动,所述侧玻璃板4.2
与壳体2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一限位机构7,用于限制侧玻璃板4.2远离主玻璃板4.1的一端沿
主玻璃板4.1的厚度方向随主玻璃4.1同步移动,即侧玻璃板4.2与主玻璃板4.1连接的一端
随主玻璃板4.1移动时所述侧玻璃板4.2远离主玻璃板4.1的另一端不同步移动或者移动的
速度不等,以使得侧玻璃板4.2与主玻璃板4.1之间的夹角随主玻璃板4.1的移动而连续变
化。
[0047] 实施例六:
[0048] 其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五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的限位机构7包括滑块7.1和滑轨7.2,滑轨7.2固定安装在侧玻璃板4.2的背面,所述滑块4.1的一端与壳体的内侧
壁铰接,滑块4.1的另一端与滑轨4.2滑动配合。
[0049] 作为实施例六的替代方案,所述的限位机构7为弹性拉绳,弹性拉绳的一端与侧玻璃板4.2的背面远离主玻璃板4.1的位置固定,弹性拉绳的另一端与壳体2的内表面固定。
[0050] 作为实施例六的另一种替代方案,所述的限位机构7包括定磁片、动磁片和塑料导轨,塑料导轨固定于侧玻璃板4.2的背面,动磁片滑动配合于塑料导轨内,所述定磁片固定
于壳体2内且位于动磁片所对应的位置,所述定磁片和动磁片之间留有间距且磁性相吸。
[0051] 上述限位机构7的目的在于使得主玻璃板4.1沿自身厚度方向移动时带动侧玻璃板4.2同步发生倾斜,即侧玻璃板4.2远离主玻璃板4.1的部分与侧玻璃板4.2靠近主玻璃板
4.1的部分沿主玻璃板4.1的厚度方向形成位移。而本发明无法在文中对可以实现这一功能
的全部现有技术进行穷举,因此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这一功能的常规限位机构7都应当属
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0052] 实施例七:
[0053] 其结构与实施例六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侧玻璃板4.2与主玻璃板4.1相对转动的可转动角度小于30度,即主玻璃板4.1的镜面所在的平面与侧玻璃板4.2的镜面
所在的平面的夹角小于15度。
[0054] 实施例八:
[0055] 如图6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主玻璃板4.1为四边形,所述侧玻璃板4.2为四块,四块侧玻璃板4.2沿主玻璃板4.1的周向依序设置,且各侧玻璃板
4.2与主玻璃板4.1上相对应的侧边均通过一弹性胶条4.4连接,各弹性胶条4.4首尾相连形
成一环形的弹性胶圈,任意相邻两个侧玻璃板4.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弹性体
8。
[0056] 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体8为透明材质制成,例如透明的硅胶、软玻璃等。
[0057] 进一步地,各侧玻璃板4.2上均设有一限位机构7。
[0058] 实施例九:
[0059] 其结构与实施例五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如图11所示所述弹性体8包括依序堆叠的软玻璃8.1、导光条8.2、反光板8.3和磁流变弹性体8.4,所述壳体2内设有用于驱使磁流变
弹性体8.4固化的励磁装置9,即励磁装置9通电后产生磁场,所述磁流驱使弹性的磁流变弹
性体8.4固化。当励磁装置9断电后所述磁场消失,以使得所述磁流变弹性体8.4复位至弹性
状态。所述壳体2内设有用于供给导光条8.2光线的光源(图中未示出)。所述壳体2内设有多
个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各光源与控制器
之间电连接,当对应的传感器发出检测信号时所述控制器接收检测信号并控制对应的光源
发光以使得对应的弹性体产生光带,给于驾驶员视觉提醒。
[0060] 作为优选,上文中所述的主玻璃板4.1和侧玻璃板4.2均为镜面玻璃,主玻璃板4.1和侧玻璃板4.2的镜面在开口3处朝外,主玻璃板4.1和侧玻璃板4.2的背面朝内。
[0061] 实施例十:
[0062] 所述的驱动机构6包括伺服电机6.1和传动齿轮6.2,所述驱动杆5为齿轮轴或者驱动杆上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6.2与驱动杆5啮合或者与驱动杆5上的从动齿轮啮
合,用于带动驱动杆5沿自身轴向移动。
[0063]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
[0064]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
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65]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
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
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66]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6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
合和组合。
[0068]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
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0069]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阅读上述说明后,各种变化和修正无疑将显而易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应看作是涵盖本发明的真实意图和范围的全部变化和修正。在权
利要求书范围内任何和所有等价的范围与内容,都应认为仍属本发明的意图和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的汽车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18] 图3为图2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19] 图4为图2中“C-C”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20] 图5为图2中“D-D”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21] 图6是本发明中玻璃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为图6中“E-E”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23] 图8为图7的另一个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0024] 图9为图7的还一个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0025] 图10为图6的后视示意图。
[0026] 图11是本发明的玻璃组件中弹性体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 其中,1、底座,2、壳体,3、开口,4、玻璃组件,4.1、主玻璃板,4.2、侧玻璃板,4.3、铰接轴,4.4、弹性胶条,5、驱动杆,6、驱动机构,6.1、伺服电机,6.2、传动齿轮,7、限位机构,7.1、滑块,7.2、滑轨,8、弹性体,8.1、软玻璃,8.2、导光条,8.3、反光板,8.4、磁流变弹性体,
9、励磁装置,10、驱动电机,10.1、主动轴,11、环形出气口,12、供气腔,12.1、进气腔,12.1a、积水槽,12.2、增压腔,12.3、过渡气腔,12.4、第一通孔,12.5、第二通孔,13、进气管路,14、转子,14.1、导向槽,14.2、中心凹槽,15、叶片,16、限位环,17、转动轴,18、挡水板,19、排水小孔,20、排水管组件,20.1、射流管,20.2、支管。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