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洪才媛 > 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   0    0

实质审查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7-07-20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8-01-12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7-07-20
基本信息
有效性 实质审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710595698.X 申请日 2017-07-20
公开/公告号 CN107314586A 公开/公告日 2017-11-03
授权日 预估到期日 2037-07-20
申请年 2017年 公开/公告年 2017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F25B43/02F25B41/04 主分类号 F25B43/0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A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9
权利要求数量 10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99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洪才媛 当前专利权人 洪才媛
发明人 洪才媛 第一发明人 洪才媛
地址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舒洪镇昆坑村北路2巷1号 邮编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浙江省丽水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包括承载基座,所述承载基座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一组弧形支撑基座,每个所述弧形支撑基座内侧表面中心处嵌装折形固定杆,每个所述折形固定杆一端面上均套装压缩弹簧,每个所述压缩弹簧一端面均固定连接限位塞,所述承载基座上表面且位于一组弧形支撑基座内设工作箱体,所述工作箱体下端侧表面加工一组与限位塞相匹配的固定凹槽,所述工作箱体内设有油分离机构,所述承载基座下表面设有移动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使用比较方便,冷冻油收集比较方便,使得制冷机组效率较高,运行时间长,增大使用寿命,便于运输和拆卸的装置。
  • 摘要附图
    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18-01-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25B 43/02 专利申请号: 201710595698.X 申请日: 2017.07.20
2 2017-11-03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包括承载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座(1)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一组弧形支撑基座(2),每个所述弧形支撑基座(2)内侧表面中心处嵌装折形固定杆(3),每个所述折形固定杆(3)一端面上均套装压缩弹簧(4),每个所述压缩弹簧(4)一端面均固定连接限位塞(5),所述承载基座(1)上表面且位于一组弧形支撑基座(2)内设工作箱体(6),所述工作箱体(6)下端侧表面加工一组与限位塞(5)相匹配的固定凹槽,所述工作箱体(6)内设有油分离机构,所述承载基座(1)下表面设有移动机构,所述油分离机构由设置在工作箱体(6)内的蒸发木桶(7)、设置在工作箱体(6)内且位于蒸发木桶(7)右侧的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设置在工作箱体(6)内且位于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右侧的压缩机(9)、设置在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下端侧表面且通过一号管道(10)的储液桶(11)、设置在一号管道(10)上的一号单向阀(12)、设置在蒸发木桶(7)下表面中心处且与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上端侧表面之间的二号导管(13)、设置在二号导管(13)上且靠近蒸发木桶(7)的电磁阀(14)、设置在二号导管(13)上且靠近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的二号单向阀(15)、固定连接在蒸发木桶(7)内上表面中心处的平衡挂钩(16)、设置在平衡挂钩(16)上的分油槽(17)、设置在分油槽(17)下表面且与平衡挂钩(16)相连接的平衡配重块(18)、设置在分油槽(17)内的挡油板(19)、设置在分油槽(17)下表面的制冷剂溢出口(20)和高浓油溢出口(21)、开在蒸发木桶(7)下表面一端的冷剂泵接口(22)、设置在蒸发木桶(7)上表面一端的冷风机冷剂进口(23)和中温制冷剂进口(24)、设置在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的中温制冷剂腔(25)和浓缩冷冻油腔(26)、设置在浓缩冷冻油腔(26)内的油位密度传感器(27)、设置在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上方且与浓缩冷冻油腔(26)内部连通的油回收三通阀(28)、开在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上端侧表面上的中温制冷剂出口(29)、设置在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和压缩机(9)之间的高压端分油箱(30)、设置在压缩机(9)、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和高压端分油箱(30)之间的三通管(31)、设置在压缩机(9)上端侧表面且通过高压端分油箱(30)与油回收三通阀(28)其中一通内部相连通的压缩机排气口(32)、设置在压缩机(9)上端侧表面且与油回收三通阀(28)另一通内部相连接通的压缩机吸气口(33)、设置在蒸发木桶(7)上表面另一端且与压缩机吸气口(33)相对应的接压缩机吸气管口(34)共同构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由固定连接在承载基座(1)下表面的边缘处的两组支撑凸起(35)、贯穿每个支撑凸起(35)的承载圆杆(36)、加工在每个承载圆杆(36)两端侧表面上的拧动螺钉、套装在每个承载圆杆(36)上且横跨所对应支撑凸起(35)的N形支撑架(37)、套装在每个拧动螺纹上且与所对应N形支撑架(37)侧侧表面相搭接的拧动螺母(38)、固定连接在每个N形支撑架(37)下表面的支撑圆杆(39)、套装在每个支撑圆杆(39)上的万向轮(40)共同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管道(10)一端与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内部的浓缩冷冻油腔(26)连接,且其另一端储液桶(11)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体(6)上表面且位于蒸发木桶(7)上方加工总进液口,所述总进液口内嵌装密封塞(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座(1)两相对侧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折形推动把手(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折形推动把手(42)上均套装橡胶垫片(4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体(6)侧表面嵌装市电接口(4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接口(44)上套装弹性防尘套(4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体(6)前表面与蒸发木桶(7)、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和压缩机(9)相对处均加工条形开口,每个所述条形开口内均嵌装透明玻璃(4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座(1)上表面前后两端固定连接与工作箱体(6)前后表面相搭接的两组限位块(4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分离领域,特别是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压缩机[1] (compressor),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放热)→膨胀→蒸发 ( 吸热 ) 的制冷循环。
[0003] 传统的机械内部的冷冻油会混入制冷剂中,冷冻油混入制冷剂量虽不大,但危害不小,它首先对制冷压缩机的正常安全运行危害最大,压缩机长期运行后,冷冻油混入制冷剂的量逐渐累计,直接导致压缩机污油而损坏,另外冷冻油混入制冷剂后,导致制冷剂蒸发受阻,降低蒸发量,使制冷机组的制冷量降低,效率差,能源浪费,机组运行时间长,机械磨损加重,从而影响机组的使用年限,因此为了解决这些情况,设计一种分离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
[0005]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包括承载基座,所述承载基座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一组弧形支撑基座,每个所述弧形支撑基座内侧表面中心处嵌装折形固定杆,每个所述折形固定杆一端面上均套装压缩弹簧,每个所述压缩弹簧一端面均固定连接限位塞,所述承载基座上表面且位于一组弧形支撑基座内设工作箱体,所述工作箱体下端侧表面加工一组与限位塞相匹配的固定凹槽,所述工作箱体内设有油分离机构,所述承载基座下表面设有移动机构,所述油分离机构由设置在工作箱体内的蒸发木桶、设置在工作箱体内且位于蒸发木桶右侧的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设置在工作箱体内且位于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右侧的压缩机、设置在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下端侧表面且通过一号管道的储液桶、设置在一号管道上的一号单向阀、设置在蒸发木桶下表面中心处且与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上端侧表面之间的二号导管、设置在二号导管上且靠近蒸发木桶的电磁阀、设置在二号导管上且靠近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的二号单向阀、固定连接在蒸发木桶内上表面中心处的平衡挂钩、设置在平衡挂钩上的分油槽、设置在分油槽下表面且与平衡挂钩相连接的平衡配重块、设置在分油槽内的挡油板、设置在分油槽下表面的制冷剂溢出口和高浓油溢出口、开在蒸发木桶下表面一端的冷剂泵接口、设置在蒸发木桶上表面一端的冷风机冷剂进口和中温制冷剂进口、设置在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的中温制冷剂腔和浓缩冷冻油腔、设置在浓缩冷冻油腔内的油位密度传感器、设置在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上方且与浓缩冷冻油腔内部连通的油回收三通阀、开在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上端侧表面上的中温制冷剂出口、设置在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和压缩机之间的高压端分油箱、设置在压缩机、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和高压端分油箱之间的三通管、设置在压缩机上端侧表面且通过高压端分油箱与油回收三通阀其中一通内部相连通的压缩机排气口、设置在压缩机上端侧表面且与油回收三通阀另一通内部相连接通的压缩机吸气口、设置在蒸发木桶上表面另一端且与压缩机吸气口相对应的接压缩机吸气管口共同构成的。
[0006] 所述移动机构由固定连接在承载基座下表面的边缘处的两组支撑凸起、贯穿每个支撑凸起的承载圆杆、加工在每个承载圆杆两端侧表面上的拧动螺钉、套装在每个承载圆杆上且横跨所对应支撑凸起的N形支撑架、套装在每个拧动螺纹上且与所对应N形支撑架侧侧表面相搭接的拧动螺母、固定连接在每个N形支撑架下表面的支撑圆杆、套装在每个支撑圆杆上的万向轮共同构成的。
[0007] 所述一号管道一端与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内部的浓缩冷冻油腔连接,且其另一端储液桶内部连通。
[0008] 所述工作箱体上表面且位于蒸发木桶上方加工总进液口,所述总进液口内嵌装密封塞。
[0009] 所述承载基座两相对侧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折形推动把手。
[0010] 每个所述折形推动把手上均套装橡胶垫片。
[0011] 所述工作箱体侧表面嵌装市电接口。
[0012] 所述市电接口上套装弹性防尘套。
[0013] 所述工作箱体前表面与蒸发木桶、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和压缩机相对处均加工条形开口,每个所述条形开口内均嵌装透明玻璃。
[0014] 所述承载基座上表面前后两端固定连接与工作箱体前后表面相搭接的两组限位块。
[0015]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混蒸油分离装置,一种使用比较方便,冷冻油收集比较方便,使得制冷机组效率较高,运行时间长,增大使用寿命,便于运输和拆卸的装置。

实施方案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包括承载基座1,所述承载基座1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一组弧形支撑基座2,每个所述弧形支撑基座2内侧表面中心处嵌装折形固定杆3,每个所述折形固定杆3一端面上均套装压缩弹簧4,每个所述压缩弹簧4一端面均固定连接限位塞5,所述承载基座1上表面且位于一组弧形支撑基座2内设工作箱体6,所述工作箱体6下端侧表面加工一组与限位塞5相匹配的固定凹槽,所述工作箱体6内设有油分离机构,所述承载基座1下表面设有移动机构,所述油分离机构由设置在工作箱体6内的蒸发木桶7、设置在工作箱体6内且位于蒸发木桶7右侧的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设置在工作箱体6内且位于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右侧的压缩机9、设置在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下端侧表面且通过一号管道10的储液桶11、设置在一号管道10上的一号单向阀12、设置在蒸发木桶7下表面中心处且与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上端侧表面之间的二号导管13、设置在二号导管13上且靠近蒸发木桶7的电磁阀14、设置在二号导管13上且靠近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的二号单向阀15、固定连接在蒸发木桶7内上表面中心处的平衡挂钩16、设置在平衡挂钩16上的分油槽17、设置在分油槽17下表面且与平衡挂钩16相连接的平衡配重块18、设置在分油槽17内的挡油板19、设置在分油槽17下表面的制冷剂溢出口20和高浓油溢出口21、开在蒸发木桶7下表面一端的冷剂泵接口22、设置在蒸发木桶7上表面一端的冷风机冷剂进口23和中温制冷剂进口24、设置在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的中温制冷剂腔25和浓缩冷冻油腔26、设置在浓缩冷冻油腔26内的油位密度传感器27、设置在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上方且与浓缩冷冻油腔26内部连通的油回收三通阀28、开在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上端侧表面上的中温制冷剂出口29、设置在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和压缩机9之间的高压端分油箱30、设置在压缩机9、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和高压端分油箱30之间的三通管31、设置在压缩机9上端侧表面且通过高压端分油箱30与油回收三通阀28其中一通内部相连通的压缩机排气口32、设置在压缩机9上端侧表面且与油回收三通阀28另一通内部相连接通的压缩机吸气口33、设置在蒸发木桶7上表面另一端且与压缩机吸气口33相对应的接压缩机吸气管口34共同构成的;所述移动机构由固定连接在承载基座1下表面的边缘处的两组支撑凸起35、贯穿每个支撑凸起35的承载圆杆36、加工在每个承载圆杆36两端侧表面上的拧动螺钉、套装在每个承载圆杆36上且横跨所对应支撑凸起35的N形支撑架37、套装在每个拧动螺纹上且与所对应N形支撑架37侧侧表面相搭接的拧动螺母38、固定连接在每个N形支撑架37下表面的支撑圆杆39、套装在每个支撑圆杆39上的万向轮40共同构成的;
所述一号管道10一端与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内部的浓缩冷冻油腔26连接,且其另一端储液桶11内部连通;所述工作箱体6上表面且位于蒸发木桶7上方加工总进液口,所述总进液口内嵌装密封塞41;所述承载基座1两相对侧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折形推动把手42;每个所述折形推动把手42上均套装橡胶垫片43;所述工作箱体6侧表面嵌装市电接口44;所述市电接口44上套装弹性防尘套45;所述工作箱体6前表面与蒸发木桶7、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和压缩机9相对处均加工条形开口,每个所述条形开口内均嵌装透明玻璃46;所述承载基座1上表面前后两端固定连接与工作箱体6前后表面相搭接的两组限位块47。
[0018]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将一组弧形支撑基座2固定连接在承载基座1上表面,其中工作箱体6通过一组限位塞5固定,其中在将工作箱体6拿起来的时候,压缩位于每个限位塞5一端面上的压缩弹簧4,使得每个限位塞5与工作箱体6之间分离,便于工作箱体6拿走,其中每个压缩弹簧4均通过折形固定杆3与所对应的弧形支撑基座2进行连接,位于工作箱体6上表面的密封塞41便于对内部进行填料,其中在蒸发木桶7内,通过中温制冷剂进口24添加来自储液桶11内的制冷剂,通过中温制冷剂进口23添加来自冷风机内的制冷剂,进入蒸发木桶7内部,工作时,制冷剂大量蒸发,位于分油槽17内的冷冻油浓度升高,并在分油槽17内制冷剂液面上方漂浮一层油层,此时在挡油板19的作用下把制冷剂和油层分离在两个区域,其中制冷剂通过制冷剂溢出口20流入蒸发木桶7的底部,油层通过高浓油溢出口21经过二号导管13流入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内,其中位于二号导管13上的电磁阀14便于控制是否流通,二号导管13上的一号单向阀12控制单向流动,不能反向流动,流入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内,其中分油槽17采用平衡挂钩16和平衡配重块18是防止设备安装倾斜,确保油分离槽的自然水平状态,保证分油质量,流入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内的浓缩冷冻油腔26内,其中浓缩冷冻油腔26内与来自蒸发木桶7内的且位于中温制冷剂腔25内中温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使其加温制冷剂继续蒸发提纯油的浓度,当浓缩冷冻油腔26内的冷冻油达到合格浓度,并达到由面高度时,在油位密度传感器27的制冷下指示油回收三通阀28运动,给浓缩冷冻油腔26内加高压气体(氟)、此时高压作用下,浓缩冷冻油腔26内合格冷冻油通过一号导管
10进入到储油桶11内存储,以备压缩机9补油,其中浓缩冷冻油腔26内排空之后,油回收三通阀28运动,高压气排出处于低压状态,恢复分油状态,周而复始,连续粉桶11内的冷冻油作为压缩机9补油备用,储油桶11可以吸收周围环境温度而使冷冻油温度升高,使得残留制冷剂蒸发成为中压,比便于顺利给压缩机9补油,其中此装置需要配合压缩曲轴箱使用,其中高压端油分离出的冷冻油直接返回压缩曲轴箱内,其中压缩机吸气口33处可以与蒸发木桶7上的接压缩机吸气管口34进行了连接,实现连通回路,其中在蒸发木桶7下表面的冷剂泵接口22可直接连接制冷泵给制冷泵中添加制冷剂,三通管31便于内部制冷剂的流动,一种使用比较方便,冷冻油收集比较方便,使得制冷机组效率较高,运行时间长,增大使用寿命,便于运输和拆卸的装置
在本实施方案中,在此装置的空闲处或者外部安装控制整个装置运行的控制器,通过预先设定和按规定使得每个电性元件与控制器不同的端口处进行连接,通过预先编程工作的整个流程,通过启动此装置,使得此装置按照预先设定的编程程序进行工作,将一组弧形支撑基座2固定连接在承载基座1上表面,其中工作箱体6通过一组限位塞5固定,其中在将工作箱体6拿起来的时候,压缩位于每个限位塞5一端面上的压缩弹簧4,使得每个限位塞5与工作箱体6之间分离,便于工作箱体6拿走,其中每个压缩弹簧4均通过折形固定杆3与所对应的弧形支撑基座2进行连接,其中位于承载基座1上表面的两组限位块47便于限制工作箱体6的前后移动,其中一组折形推动把手42便于推动此装置,位于工作箱体6侧表面上的市电接口44便于给工作箱体6内部的电性元件提供电源,位于市电接口44上的弹性防尘塞
45便于在不使用市电接口44的时候,对其进行保护,其中位于每个支撑圆杆39上的万向轮
40接触地面,便于此装置的移动,其中每个支撑圆杆39句能通过N形支撑架37与所对应的承载圆杆36进行连接,其中每个承载圆杆36上的一组拧动螺母38便于限制所对应N形支撑架
37的,其中每个承载圆杆36均通过支撑凸起35与承载基座1下表面进行连接,在不进行移动的时候,可以将每个N形支撑架37转动到水平状态,或者将其拿下来,使得支撑凸起35对此装置进行支撑,位于工作箱体6上表面的密封塞41便于对内部进行填料,其中在蒸发木桶7内,通过中温制冷剂进口24添加来自储液桶11内的制冷剂,通过中温制冷剂进口23添加来自冷风机内的制冷剂,进入蒸发木桶7内部,工作时,制冷剂大量蒸发,位于分油槽17内的冷冻油浓度升高,并在分油槽17内制冷剂液面上方漂浮一层油层,此时在挡油板19的作用下把制冷剂和油层分离在两个区域,其中制冷剂通过制冷剂溢出口20流入蒸发木桶7的底部,油层通过高浓油溢出口21经过二号导管13流入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内,其中位于二号导管13上的电磁阀14便于控制是否流通,二号导管13上的一号单向阀12控制单向流动,不能反向流动,流入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内,其中分油槽17采用平衡挂钩16和平衡配重块18是防止设备安装倾斜,确保油分离槽的自然水平状态,保证分油质量,流入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8内的浓缩冷冻油腔26内,其中浓缩冷冻油腔26内与来自蒸发木桶7内的且位于中温制冷剂腔25内中温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使其加温制冷剂继续蒸发提纯油的浓度,当浓缩冷冻油腔26内的冷冻油达到合格浓度,并达到由面高度时,在油位密度传感器27的制冷下指示油回收三通阀28运动,给浓缩冷冻油腔26内加高压气体(氟)、此时高压作用下,浓缩冷冻油腔
26内合格冷冻油通过一号导管10进入到储油桶11内存储,以备压缩机9补油,其中浓缩冷冻油腔26内排空之后,油回收三通阀28运动,高压气排出处于低压状态,恢复分油状态,周而复始,连续粉桶11内的冷冻油作为压缩机9补油备用,储油桶11可以吸收周围环境温度而使冷冻油温度升高,使得残留制冷剂蒸发成为中压,比便于顺利给压缩机9补油,其中此装置需要配合压缩曲轴箱使用,其中高压端油分离出的冷冻油直接返回压缩曲轴箱内,其中压缩机吸气口33处可以与蒸发木桶7上的接压缩机吸气管口34进行了连接,实现连通回路,其中在蒸发木桶7下表面的冷剂泵接口22可直接连接制冷泵给制冷泵中添加制冷剂,三通管
31便于内部制冷剂的流动。
[0019]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中蒸发木桶、平衡挂钩、分油槽、平衡配重块、挡油板、制冷剂溢出口、高浓油溢出口、冷风机冷剂进口、中温制冷剂进口、接压缩机吸气管口相配合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混蒸油分离装置中中温制冷剂腔、浓缩冷冻油腔、油位密度传感器和油回收三通阀相配合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承载基座;2、弧形支撑基座;3、折形固定杆;4、压缩弹簧;5、限位塞;6、工作箱体;7、蒸发木桶;8、中温油分离热交换器;9、压缩机;10、一号管道;11、储液桶;12、一号单向阀;13、二号导管;14、电磁阀;15、二号单向阀;16、平衡挂钩;17、分油槽;18、平衡配重块;
19、挡油板;20、制冷剂溢出口;21、高浓油溢出口;22、冷剂泵接口;23、冷风机冷剂进口;24、中温制冷剂进口;25、中温制冷剂腔;26、浓缩冷冻油腔;27、油位密度传感器;28、油回收三通阀;29、中温制冷剂出口;30、高压端分油箱;31、三通管;32、压缩机排气口;33、压缩机吸气口;34、接压缩机吸气管口;35、支撑凸起;36、承载圆杆;37、N形支撑架;38、拧动螺母;39、支撑圆杆;40、万向轮;41、密封塞;42、折形推动把手;43、橡胶垫片;44、市电接口;45、弹性防尘套;46、透明玻璃;47、限位块。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