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9-01-21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9-06-04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10-27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9-01-21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910052950.1 申请日 2019-01-21
公开/公告号 CN109738082B 公开/公告日 2020-10-27
授权日 2020-10-27 预估到期日 2039-01-21
申请年 2019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G01K1/14G01K1/10G01K1/12 主分类号 G01K1/14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8
权利要求数量 9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6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2023060A、CN102023060A、CN108656907A、CN207368097U、CN207487841U、JP2590432Y2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3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当前专利权人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师阳、赵斌、朱海荣、康宜平 第一发明人 师阳
地址 江苏省南通市青年中路87号 邮编 226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4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南通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任毅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包括方形壳体、两个凸台、若干个圆管、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第一蓄电池、USB接口和第一电源开关以及第一盖板。本发明,其相比较传统的技术方案利用导热板配合铜线以及分析仪相结合对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进行检测,其更加简单方便,可有效防止铜线缠绕在隧道炉的内部,也可防止因铜线断裂导致检测中途停止,从而影响检测结果,同时对隧道炉内部两个加热面分别进行检测,每个加热面检测五个点的温度数据,可以更加真实的反应出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进而使得检测的数据更加准确,以保证后期有序的生产作业。
  • 摘要附图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0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1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10-27 授权
2 2019-06-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G01K 1/14 专利申请号: 201910052950.1 申请日: 2019.01.21
3 2019-05-10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部(1),所述检测部(1)包括方形壳体(3)、两个凸台(4)、若干个圆管(8)、若干个温度传感器(9)、控制器(23)、第一蓄电池(26)、USB接口(29)和第一电源开关(20)以及第一盖板(5),两个所述凸台(4)对称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3)的顶部和底部,若干个所述圆管(8)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3)的两外侧面上,且若干个所述圆管(8)均匀布置,若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9)分别固定安装在若干个所述圆管(8)的内部,所述第一盖板(5)活动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3)的一端面上,所述控制器(23)和所述第一蓄电池(26)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3)的内部,所述USB接口(29)和所述第一电源开关(20)均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3)的内部靠近所述第一盖板(5)的位置处,若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9)的信号输出端均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23)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USB接口(29)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控制器(23)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3)和所述第一蓄电池(26)以及所述第一电源开关(20)通过导线串联连接;
两个所述凸台(4)与所述方形壳体(3)非连接的面上安装有若干组支撑单元(10),且所述支撑单元(10)均匀布置,所述支撑单元(10)包括圆筒状壳体(11)、弹簧(12)、圆形导向块(13)、中心位置处带有方形通孔(15)的端盖(14)、方形连接杆(16)和匚型固定架(17)以及橡胶轮(19),所述圆筒状壳体(11)的一端和所述凸台(4)与所述方形壳体(3)非连接的面固定连接,所述端盖(14)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壳体(11)的另一端端部,所述弹簧(12)和所述圆形导向块(13)以及所述方形连接杆(16)均活动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壳体(11)的内部,所述圆形导向块(13)位于所述弹簧(12)和所述端盖(14)之间,所述方形连接杆(16)的一端与所述圆形导向块(13)靠近所述端盖(14)的侧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且所述方形连接杆(16)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方形通孔(15)与所述匚型固定架(1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匚型固定架(17)位于所述圆筒状壳体(11)的外部,所述橡胶轮(19)通过圆轴(18)转动安装在所述匚型固定架(17)的另一端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圆管(8)和若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9)均设有十个,十个所述圆管(8)均匀布置在所述方形壳体(3)两外侧面的拐角位置处以及所述方形壳体(3)两外侧面的中心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壳体(3)的内顶壁与其内底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滑套(28),每个所述滑套(28)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一滑杆(27),所述滑杆(2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盖板(5)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滑杆(2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1),所述滑杆(27)的外部还套装有压簧(32),所述压簧(32)位于所述滑套(28)与所述第一盖板(5)之间,所述方形壳体(3)的一外侧面上靠近所述第一盖板(5)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上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用于锁紧所述第一盖板(5)的半圆形挡板(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5)的内侧面上和所述方形壳体(3)的内侧面上均设有隔热岩棉层(24),所述隔热岩棉层(24)上和所述方形壳体(3)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圆管(8)安装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圆形通孔(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显示部(2),所述驱动显示部(2)包括箱体(33)、第二盖板(25)、支撑台(41)、触控显示屏(42)、第二电源开关(44)、电机(35)、卷筒(34)、拉绳(48)、连接座(36)和第二蓄电池(37)以及控制开关(45),所述第二盖板(25)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33)的一侧面上,所述支撑台(41)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33)的顶部,且所述支撑台(41)的一侧面为斜面结构,所述触控显示屏(4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台(41)为斜面结构的侧面上,所述第二电源开关(44)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台(41)的一侧面上,且所述第二电源开关(44)和所述触控显示屏(42)以及所述第二蓄电池(37)通过导线串联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37)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33)的内部底部,所述电机(35)通过所述连接座(36)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33)的内部上部,所述卷筒(34)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35)的转动轴端部,所述拉绳(48)的一端与所述卷筒(34)固定连接,且所述拉绳(48)的另一端穿过穿插孔(49)延伸至所述箱体(33)的外部,所述穿插孔(49)开设在所述箱体(33)的侧壁上,所述控制开关(45)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33)的一外侧面上,且所述控制开关(45)和所述电机(35)以及所述第二蓄电池(37)通过导线串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41)为中空支撑台,且所述支撑台(4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线接收器(43),所述方形壳体(3)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无线发射器(21),所述无线发射器(21)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23)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器(43)通过导线与所述触控显示屏(42)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器(43)与所述无线发射器(21)通过无线信号通信连接,所述无线发射器(21)还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蓄电池(26)串联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器(43)还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蓄电池(37)串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48)位于所述箱体(33)外部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椭圆形弹簧钢套(46),所述椭圆形弹簧钢套(46)上开设有斜向缺口(47),所述椭圆形弹簧钢套(46)套装在挂环(22)的外部,所述挂环(22)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3)远离所述第一盖板(5)的端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3)远离所述穿插孔(49)的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把手(40),且所述箱体(33)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导轮固定架(38),四个所述导轮固定架(38)的底部内部均转动安装有导轮(39)。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3)的外侧面上位于所述穿插孔(49)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固定座(52),所述固定座(52)的内部通过螺栓(53)安装有立杆(51),所述立杆(51)的上端焊接有导向套(50),所述导向套(50)内部的孔径与所述拉绳(48)的外径大小相匹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触控显示屏内部的触控功能层生产工程中,需要对素玻璃的表面依次进行清洗、镀膜、涂胶、曝光、显影、烘烤固化、蚀刻、脱膜清洗,其中烘烤固化对触控功能层的功能影响关系较大,一旦烘烤固化效果差,可导致不良率大幅上升。
[0003] 现有工艺中,一般采用隧道炉对曝过光的导电玻璃(即是表面镀有ITO导电膜层的素玻璃)进行烘烤固化,在隧道炉初次安装使用时需要对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进行检测,以保证后期有序的生产作业,同时隧道炉是一种电气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设备,对于此种设备进行检查比较麻烦,传统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导热板配合铜线以及分析仪相结合对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进行检测,其繁琐复杂,铜线容易缠绕在隧道炉的内部,也经常因铜线断裂导致检测中途停止,从而影响检测结果,同时其只能对隧道炉内部两个加热面其中一个面进行检测,使得检测的数据不准确,不能保证后期有序的生产作业,为此提出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相比较传统的技术方案利用导热板配合铜线以及分析仪相结合对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进行检测,其更加简单方便,可有效防止铜线缠绕在隧道炉的内部,也可防止因铜线断裂导致检测中途停止,从而影响检测结果,同时对隧道炉内部两个加热面分别进行检测,每个加热面检测五个点的温度数据,可以更加真实的反应出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进而使得检测的数据更加准确,以保证后期有序的生产作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包括方形壳体、两个凸台、若干个圆管、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第一蓄电池、USB接口和第一电源开关以及第一盖板,两个所述凸台对称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的顶部和底部,若干个所述圆管均布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的两外侧面上,若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固定安装在若干个所述圆管的内部,所述第一盖板活动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的一端面上,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一蓄电池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部,所述USB接口和所述第一电源开关均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部靠近所述第一盖板的位置处,若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USB接口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控制器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一蓄电池以及所述第一电源开关通过导线串联连接。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部用于检测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隧道炉内部各个点的温度值,圆管用于防护温度传感器,可防止温度传感器受到碰撞,控制器用于接收处理温度传感器上传的温度数据,并将处理的温度数据存储在其内部,用于供工艺人员分析判定隧道炉的烘烤效果,USB接口用于电脑设备与控制器进行连接,调用控制器内部的温度数据或者对控制器内部的控制程序进行修改或者升级,第一电源开关用于控制控制器通断电,第一蓄电池用于向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供电,上述技术方案,相比较传统的技术方案利用导热板配合铜线以及分析仪相结合对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进行检测,其更加简单方便,可有效防止铜线缠绕在隧道炉的内部,也可防止因铜线断裂导致检测中途停止,从而影响检测结果,进而使得检测的数据更加准确。
[0008]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圆管和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均设有十个,十个所述圆管均布在所述方形壳体两外侧面的拐角位置处以及所述方形壳体两外侧面的中心位置处。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可以对隧道炉内部两个加热面分别进行检测,每个加热面检测五个点的温度数据,可以更加真实的反应出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
[0010]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凸台与所述方形壳体非连接的面上均布安装有若干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圆筒状壳体、弹簧、圆形导向块、中心位置处带有方形通孔的端盖、方形连接杆和匚型固定架以及橡胶轮,所述圆筒状壳体的一端和所述凸台与所述方形壳体非连接的面固定连接,所述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壳体的另一端端部,所述弹簧和所述圆形导向块以及所述方形连接杆均活动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壳体的内部,所述圆形导向块位于所述弹簧和所述端盖之间,所述方形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圆形导向块靠近所述端盖的侧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且所述方形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方形通孔与所述匚型固定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匚型固定架位于所述圆筒状壳体的外部,所述橡胶轮通过圆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匚型固定架的另一端内部。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组支撑单元用于保证检测部能够稳定的在隧道炉的内部进行行走,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支撑单元具备较好的弹性,可保证橡胶轮始终与隧道炉的内壁相抵触,同时在方形通孔和方形连接杆的配合下,可防止匚型固定架转动,从而保证检测部能够沿着直线行走,以保证能够顺利的对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进行检测。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顶壁与其内底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滑套,每个所述滑套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一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盖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滑杆的外部还套装有压簧,所述压簧位于所述滑套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所述方形壳体的一外侧面上靠近所述第一盖板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通过销轴可转动安装有用于锁紧所述第一盖板的半圆形挡板。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套、滑杆和压簧的配合下,同时将半圆形挡板旋转到一侧的情况下,第一盖板可自动弹出,进而方便操作方形壳体内部的第一电源开关和USB接口,从而使得检测部使用比较方便。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板的内侧面上和所述方形壳体的内侧面上均设有隔热岩棉层,所述隔热岩棉层上和所述方形壳体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圆管安装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圆形通孔。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岩棉层具备较好的隔热性能,可防止方形壳体内部的控制器、第一蓄电池、USB接口和第一电源开关因受热而受损,圆形通孔用于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时穿插信号线。
[0016] 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显示部,所述驱动显示部包括箱体、第二盖板、支撑台、触控显示屏、第二电源开关、电机、卷筒、拉绳、连接座和第二蓄电池以及控制开关,所述第二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一侧面上,所述支撑台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且所述支撑台的一侧面为斜面结构,所述触控显示屏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为斜面结构的侧面上,所述第二电源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台的一侧面上,且所述第二电源开关和所述触控显示屏以及所述第二蓄电池通过导线串联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底部,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部上部,所述卷筒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端部,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卷筒固定连接,且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穿插孔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穿插孔开设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控制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一外侧面上,且所述控制开关和所述电机以及所述第二蓄电池通过导线串联连接。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显示部用于驱动检测部在隧道炉内部行走以及实时显示检测部的检测数据,拉绳远离卷筒的一端用于系住方形壳体,电机用于驱动卷筒转动,带动拉绳拉动检测部在隧道炉内部行走,触控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检测部检测的温度数据,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控制开关的工作,第二蓄电池用于向电机以及触控显示屏供电。
[0018]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为中空支撑台,且所述支撑台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线接收器,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无线发射器,所述无线发射器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器通过导线与所述触控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器与所述无线发射器通过无线信号通信连接,所述无线发射器还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蓄电池串联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器还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蓄电池串联连接。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线发射器用于将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给无线接收器,然后无线接收器将接收的温度数据传送给触控显示屏,触控显示屏将温度数据显示出来,供工艺人员参考,从而使得该装置能够实现实时显示检测隧道炉内部的温度数据。
[0020] 进一步的,所述拉绳位于所述箱体外部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椭圆形弹簧钢套,所述椭圆形弹簧钢套上开设有斜向缺口,所述椭圆形弹簧钢套套装在挂环的外部,所述挂环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远离所述第一盖板的端面上。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椭圆形弹簧钢套上开设的斜向缺口,便于通过手部给椭圆形弹簧钢套压力,使得斜向缺口变大,可方便套接在挂环的外部,从而使得拉绳便于与方形壳体相连接和拆卸。
[0022]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远离所述穿插孔的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把手,且所述箱体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导轮固定架,四个所述导轮固定架的底部内部均转动安装有导轮。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手和四个导轮相配合,使得驱动显示部便于移动,便于使用。
[0024]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外侧面上位于所述穿插孔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上端焊接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部的孔径与所述拉绳的外径大小相匹配。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防止拉绳在导向套的内部晃动,可通过操作螺栓调节立杆位于固定座内部的位置,进而调节导向套高度,可保证检测部在隧道炉内部行走时导向套与挂环之间的拉绳始终处于水平状态,这样更有利于检测部平稳的在隧道炉内部行走,从而保证顺利的对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进行检测。
[0026]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壳体的表面还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
[0027]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20-30份、二氧化钛粉末8-12份、陶瓷微珠10-14份、硅酸镁铝17-22份、蛭石颗粒15-20份、二氧化锰颗粒13-15份、氧化铜颗粒10-14份、醇酯十二4-7份、三乙醇胺3-5份、乳化硅油3-5份和水30-50份;
[0028] S1、将称量好的硅酸镁铝、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水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15-20min,搅拌速度为500-700r/min,制得混合溶液;
[0029] S2、将环氧树脂、二氧化钛粉末、陶瓷微珠、蛭石颗粒、二氧化锰颗粒和氧化铜颗粒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u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0030]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6-37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700-900r/min,温度设置60-8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0031] S4、将方形壳体的表面利用清洁刷配合清水刷洗干净,然后利用热风机吹干;
[0032] S5、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方形壳体的表面,喷涂的厚度为5-7mm;
[0033]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方形壳体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140-180℃,时间设置为20-30min,即在方形壳体的表面制得防护层。
[003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隔热、抗老化的优良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方形壳体的防腐、隔热、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该装置使用寿命较长,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该装置工作时,方形壳体的内部的部件因过热而损坏。
[0035]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6] 1、本发明,检测部用于检测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相比较传统的技术方案利用导热板配合铜线以及分析仪相结合对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进行检测,其更加简单方便,可有效防止铜线缠绕在隧道炉的内部,也可防止因铜线断裂导致检测中途停止,从而影响检测结果,进而使得检测的数据更加准确,以保证后期有序的生产作业;
[0037] 2、本发明,可以对隧道炉内部两个加热面分别进行检测,每个加热面检测五个点的温度数据,可以更加真实的反应出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
[0038] 3、本发明,若干组支撑单元用于保证检测部能够稳定的在隧道炉的内部进行行走,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支撑单元具备较好的弹性,可保证橡胶轮始终与隧道炉的内壁相抵触,同时在方形通孔和方形连接杆的配合下,可防止匚型固定架转动,从而保证检测部能够沿着直线行走,以保证能够顺利的对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进行检测;
[0039] 4、本发明,设计合理,将驱动显示部和检测部分开设置,便于实时查看检测部的检测数据,便于工艺人员准确的对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进行判定和调试;
[0040] 5、本发明,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隔热、抗老化的优良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方形壳体的防腐、隔热、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该装置使用寿命较长,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该装置工作时,方形壳体的内部的部件因过热而损坏。

实施方案

[0053] 以下结合附图1-1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4] 实施例1
[0055]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如图1-3、5和7所示,包括检测部1,所述检测部1包括方形壳体3、两个凸台4、若干个圆管8、若干个温度传感器9、控制器23、第一蓄电池26、USB接口29和第一电源开关20以及第一盖板5,两个所述凸台4对称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3的顶部和底部,若干个所述圆管8均布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3的两外侧面上,若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9分别固定安装在若干个所述圆管8的内部,所述第一盖板5活动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3的一端面上,所述控制器23和所述第一蓄电池26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3的内部,所述USB接口29和所述第一电源开关20均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3的内部靠近所述第一盖板5的位置处,若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9的信号输出端均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23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USB接口29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控制器23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3和所述第一蓄电池26以及所述第一电源开关20通过导线串联连接。
[005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部1用于检测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温度传感器9用于检测隧道炉内部各个点的温度值,圆管8用于防护温度传感器9,可防止温度传感器9受到碰撞,控制器23用于接收处理温度传感器9上传的温度数据,并将处理的温度数据存储在其内部,用于供工艺人员分析判定隧道炉的烘烤效果,USB接口29用于电脑设备与控制器23进行连接,调用控制器23内部的温度数据或者对控制器23内部的控制程序进行修改或者升级,第一电源开关20用于控制控制器23通断电,第一蓄电池26用于向控制器23和温度传感器9供电,上述技术方案,相比较传统的技术方案利用导热板配合铜线以及分析仪相结合对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进行检测,其更加简单方便,可有效防止铜线缠绕在隧道炉的内部,也可防止因铜线断裂导致检测中途停止,从而影响检测结果,进而使得检测的数据更加准确。
[0057] 较佳地,如图3所示,若干个所述圆管8和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9均设有十个,十个所述圆管8均布在所述方形壳体3两外侧面的拐角位置处以及所述方形壳体3两外侧面的中心位置处。
[005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可以对隧道炉内部两个加热面分别进行检测,每个加热面检测五个点的温度数据,可以更加真实的反应出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
[0059] 较佳地,如图3和4所示,两个所述凸台4与所述方形壳体3非连接的面上均布安装有若干组支撑单元10,所述支撑单元10包括圆筒状壳体11、弹簧12、圆形导向块13、中心位置处带有方形通孔15的端盖14、方形连接杆16和匚型固定架17以及橡胶轮19,所述圆筒状壳体11的一端和所述凸台4与所述方形壳体3非连接的面固定连接,所述端盖14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壳体11的另一端端部,所述弹簧12和所述圆形导向块13以及所述方形连接杆16均活动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壳体11的内部,所述圆形导向块13位于所述弹簧12和所述端盖14之间,所述方形连接杆16的一端与所述圆形导向块13靠近所述端盖14的侧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且所述方形连接杆16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方形通孔15与所述匚型固定架1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匚型固定架17位于所述圆筒状壳体11的外部,所述橡胶轮19通过圆轴18转动安装在所述匚型固定架17的另一端内部。
[00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组支撑单元10用于保证检测部1能够稳定的在隧道炉的内部进行行走,在弹簧12的作用下使得支撑单元10具备较好的弹性,可保证橡胶轮19始终与隧道炉的内壁相抵触,同时在方形通孔15和方形连接杆16的配合下,可防止匚型固定架17转动,从而保证检测部1能够沿着直线行走,以保证能够顺利的对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进行检测。
[0061] 较佳地,如图3、5和6所示,所述方形壳体3的内顶壁与其内底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滑套28,每个所述滑套28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一滑杆27,所述滑杆2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盖板5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滑杆2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1,所述滑杆27的外部还套装有压簧32,所述压簧32位于所述滑套28与所述第一盖板5之间,所述方形壳体3的一外侧面上靠近所述第一盖板5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上通过销轴可转动安装有用于锁紧所述第一盖板5的半圆形挡板7。
[006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套28、滑杆27和压簧32的配合下,同时将半圆形挡板7旋转到一侧的情况下,第一盖板5可自动弹出,进而方便操作方形壳体3内部的第一电源开关20和USB接口29,从而使得检测部1使用比较方便。
[0063] 较佳地,如图5和6所示,所述第一盖板5的内侧面上和所述方形壳体3的内侧面上均设有隔热岩棉层24,所述隔热岩棉层24上和所述方形壳体3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圆管8安装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圆形通孔30。
[006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岩棉层24具备较好的隔热性能,可防止方形壳体3内部的控制器23、第一蓄电池26、USB接口29和第一电源开关20因受热而受损,圆形通孔30用于温度传感器9与控制器23连接时穿插信号线。
[0065] 较佳地,如图1-2、8、9和10所示,还包括驱动显示部2,所述驱动显示部2包括箱体33、第二盖板25、支撑台41、触控显示屏42、第二电源开关44、电机35、卷筒34、拉绳48、连接座36和第二蓄电池37以及控制开关45,所述第二盖板25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33的一侧面上,所述支撑台41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33的顶部,且所述支撑台41的一侧面为斜面结构,所述触控显示屏4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台41为斜面结构的侧面上,所述第二电源开关44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台41的一侧面上,且所述第二电源开关44和所述触控显示屏42以及所述第二蓄电池37通过导线串联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37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33的内部底部,所述电机35通过所述连接座36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33的内部上部,所述卷筒34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35的转动轴端部,所述拉绳48的一端与所述卷筒34固定连接,且所述拉绳48的另一端穿过穿插孔49延伸至所述箱体33的外部,所述穿插孔49开设在所述箱体33的侧壁上,所述控制开关45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33的一外侧面上,且所述控制开关45和所述电机35以及所述第二蓄电池37通过导线串联连接。
[006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显示部2用于驱动检测部1在隧道炉内部行走以及实时显示检测部1的检测数据,拉绳48远离卷筒34的一端用于系住方形壳体3,电机35用于驱动卷筒34转动,带动拉绳48拉动检测部1在隧道炉内部行走,触控显示屏42用于实时显示检测部1检测的温度数据,控制开关45用于控制控制开关45的工作,第二蓄电池37用于向电机35以及触控显示屏42供电。
[0067] 较佳地,如图7、9和10所示,所述支撑台41为中空支撑台,且所述支撑台4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线接收器43,所述方形壳体3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无线发射器21,所述无线发射器21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23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器43通过导线与所述触控显示屏42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器43与所述无线发射器21通过无线信号通信连接,所述无线发射器21还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蓄电池26串联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器43还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蓄电池37串联连接。
[006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线发射器21用于将温度传感器9检测的温度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给无线接收器43,然后无线接收器43将接收的温度数据传送给触控显示屏42,触控显示屏42将温度数据显示出来,供工艺人员参考,从而使得该装置能够实现实时显示检测隧道炉内部的温度数据。
[0069] 较佳地,如图7和11所示,所述拉绳48位于所述箱体33外部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椭圆形弹簧钢套46,所述椭圆形弹簧钢套46上开设有斜向缺口47,所述椭圆形弹簧钢套46套装在挂环22的外部,所述挂环22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3远离所述第一盖板5的端面上。
[007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椭圆形弹簧钢套46上开设的斜向缺口47,便于通过手部给椭圆形弹簧钢套46压力,使得斜向缺口47变大,可方便套接在挂环22的外部,从而使得拉绳48便于与方形壳体3相连接和拆卸。
[0071] 较佳地,如图10所示,所述箱体33远离所述穿插孔49的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把手40,且所述箱体33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导轮固定架38,四个所述导轮固定架38的底部内部均转动安装有导轮39。
[007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手40和四个导轮39相配合,使得驱动显示部2便于移动,便于使用。
[0073] 较佳地,如图11所示,所述箱体33的外侧面上位于所述穿插孔49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固定座52,所述固定座52的内部通过螺栓53安装有立杆51,所述立杆51的上端焊接有导向套50,所述导向套50内部的孔径与所述拉绳48的外径大小相匹配。
[007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防止拉绳48在导向套50的内部晃动,可通过操作螺栓53调节立杆51位于固定座52内部的位置,进而调节导向套50高度,可保证检测部1在隧道炉内部行走时导向套50与挂环22之间的拉绳48始终处于水平状态,这样更有利于检测部1平稳的在隧道炉内部行走,从而保证顺利的对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进行检测。
[0075] 较佳地,所述方形壳体3的内部靠近所述第一盖板5的位置处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蓄电池26相连接的第一充电接口,所述箱体33的一外侧面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蓄电池37相连接的第二充电接口。
[007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为第一蓄电池26和第二蓄电池37充电。
[0077]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23可选用型号为STC89C51的单片机,所述温度传感器9可选用杭州米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IK-AL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机35可选用广州市德马克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D110BLD500-24A-30S的电机,所述无线发射器21可选用型号为F04C的无线发射器,所述无线接收器43可选用型号为J04C的无线接收器。
[0078] 实施例2
[0079]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方形壳体3的表面还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
[0080]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20份、二氧化钛粉末8份、陶瓷微珠10份、硅酸镁铝17份、蛭石颗粒15份、二氧化锰颗粒13份、氧化铜颗粒10份、醇酯十二4份、三乙醇胺3份、乳化硅油3份和水30份;
[0081] S1、将称量好的硅酸镁铝、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水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15min,搅拌速度为500r/min,制得混合溶液;
[0082] S2、将环氧树脂、二氧化钛粉末、陶瓷微珠、蛭石颗粒、二氧化锰颗粒和氧化铜颗粒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u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0083]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6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700r/min,温度设置6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0084] S4、将方形壳体3的表面利用清洁刷配合清水刷洗干净,然后利用热风机吹干;
[0085] S5、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方形壳体3的表面,喷涂的厚度为7mm;
[0086]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方形壳体3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140℃,时间设置为20min,即在方形壳体3的表面制得防护层。
[0087] 实施例3
[0088]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护层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0089]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25份、二氧化钛粉末10份、陶瓷微珠12份、硅酸镁铝20份、蛭石颗粒18份、二氧化锰颗粒14份、氧化铜颗粒12份、醇酯十二6份、三乙醇胺4份、乳化硅油4份和水40份;
[0090] S1、将称量好的硅酸镁铝、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水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18min,搅拌速度为600r/min,制得混合溶液;
[0091] S2、将环氧树脂、二氧化钛粉末、陶瓷微珠、蛭石颗粒、二氧化锰颗粒和氧化铜颗粒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u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0092]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31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800r/min,温度设置7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0093] S4、将方形壳体3的表面利用清洁刷配合清水刷洗干净,然后利用热风机吹干;
[0094] S5、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方形壳体3的表面,喷涂的厚度为7mm;
[0095]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方形壳体3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160℃,时间设置为25min,即在方形壳体3的表面制得防护层。
[0096] 实施例4
[0097]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护层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0098]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30份、二氧化钛粉末12份、陶瓷微珠14份、硅酸镁铝22份、蛭石颗粒20份、二氧化锰颗粒15份、氧化铜颗粒14份、醇酯十二7份、三乙醇胺5份、乳化硅油5份和水50份;
[0099] S1、将称量好的硅酸镁铝、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水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0min,搅拌速度为700r/min,制得混合溶液;
[0100] S2、将环氧树脂、二氧化钛粉末、陶瓷微珠、蛭石颗粒、二氧化锰颗粒和氧化铜颗粒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u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0101]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37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900r/min,温度设置8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0102] S4、将方形壳体3的表面利用清洁刷配合清水刷洗干净,然后利用热风机吹干;
[0103] S5、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方形壳体3的表面,喷涂的厚度为7mm;
[0104]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方形壳体3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180℃,时间设置为30min,即在方形壳体3的表面制得防护层。
[0105] 实施例5
[0106] 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护层的厚度,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5mm。
[0107] 实施例6
[0108] 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护层的厚度,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6mm。
[0109] 对实施例1-6中的方形壳体3在实验室中在相同的条件下将其放入温度设置为200℃的烤箱中2小时的测试结果如下表:
[0110]   测试结果实施例1 方形壳体3内部的温度为94℃
实施例2 方形壳体3内部的温度为45℃
实施例3 方形壳体3内部的温度为44℃
实施例4 方形壳体3内部的温度为43℃
实施例5 方形壳体3内部的温度为58℃
实施例6 方形壳体3内部的温度为53℃
[0111] 从上表测试结果比较分析可知实施例4为最优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隔热、抗老化的优良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方形壳体3的防腐、隔热、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该装置使用寿命较长,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该装置工作时,方形壳体3的内部的部件因过热而损坏。
[0112] 工作原理:该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检测部1用于检测隧道炉内部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温度传感器9用于检测隧道炉内部各个点的温度值,圆管8用于防护温度传感器9,可防止温度传感器9受到碰撞,控制器23用于接收处理温度传感器9上传的温度数据,并将处理的温度数据存储在其内部,用于供工艺人员分析判定隧道炉的烘烤效果,USB接口29用于电脑设备与控制器23进行连接,调用控制器23内部的温度数据或者对控制器23内部的控制程序进行修改或者升级,第一电源开关20用于控制控制器23通断电,第一蓄电池26用于向控制器23和温度传感器9供电;驱动显示部2用于驱动检测部1在隧道炉内部行走以及实时显示检测部1的检测数据,拉绳48远离卷筒34的一端用于系住方形壳体3,电机35用于驱动卷筒34转动,带动拉绳48拉动检测部1在隧道炉内部行走,触控显示屏42用于实时显示检测部1检测的温度数据,控制开关45用于控制控制开关45的工作,第二蓄电池37用于向电机35以及触控显示屏42供电。
[0113]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第一盖板5打开,将第一电源开关20打开,然后将第一盖板5利用半圆形挡板7锁紧,然后将检测部1放入隧道炉的进入口,然后将椭圆形弹簧钢套46套接在挂环22的外部,然后将拉绳48拉长,再将隧道炉的盖板打开,将拉绳48放在隧道炉内部,将驱动显示部2放在隧道炉的出口,调整导向套50的高度,使得导向套50与挂环22之间的拉绳48处于水平状态,然后盖上隧道炉的盖板,开启隧道炉进行加热到需要测试的温度,通过第二电源开关44开启触控显示屏42,然后通过控制开关45控制电机35运转驱动卷筒34转动,带动拉绳48拉动检测部1在隧道炉内部行走,触控显示屏42实时显示检测部1检测的温度数据,供工艺人员参考判定隧道炉的加热效果。
[0114] 安装方法:
[0115] 第一步、组装支撑单元10、按照附图4依次将弹簧12、圆形导向块13、中心位置处带有方形通孔15的端盖14、方形连接杆16安装在圆筒状壳体11上,然后安装匚型固定架17以及橡胶轮19;
[0116] 第二步、组装检测部1,将两个凸台4对称安装在方形壳体3的顶部和底部,将若干个圆管8均布固定安装在方形壳体3的两外侧面上,将若干个温度传感器9分别固定安装在若干个圆管8的内部,将第一盖板5活动安装在方形壳体3的一端面上,将控制器23和第一蓄电池26以及无线发射器21均固定安装在方形壳体3的内部,将USB接口29和第一电源开关20均安装在方形壳体3的内部靠近第一盖板5的位置处,将若干个温度传感器9的信号输出端均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23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将USB接口29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23双向电性连接,将控制器23和第一蓄电池26以及第一电源开关20通过导线串联连接;
[0117] 第三步、组装驱动显示部2,将第二盖板25固定安装在箱体33的一侧面上,支撑台41固定安装在箱体33的顶部,且支撑台41的一侧面为斜面结构,触控显示屏42固定安装在支撑台41为斜面结构的侧面上,第二电源开关44固定安装在支撑台41的一侧面上,且第二电源开关44和触控显示屏42以及第二蓄电池37通过导线串联连接,第二蓄电池37固定安装在箱体33的内部底部,电机35通过连接座36固定安装在箱体33的内部上部,卷筒34固定安装在电机35的转动轴端部,拉绳48的一端与卷筒34固定连接,且拉绳48的另一端穿过穿插孔49延伸至箱体33的外部,穿插孔49开设在箱体33的侧壁上,控制开关45固定安装在箱体
33的一外侧面上,且控制开关45和电机35以及第二蓄电池37通过导线串联连接,将无线发射器21固定安装在支撑台41的内部,无线发射器21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3电性连接,无线接收器43通过导线与触控显示屏42电性连接,无线接收器43与无线发射器21通过无线信号通信连接,将椭圆形弹簧钢套46固定安装在拉绳48位于箱体33外部的一端端部,将把手40固定安装在箱体33远离穿插孔49的侧面上,将四个导轮固定架38对称固定安装在箱体33的底部,将导轮39转动安装在导轮固定架38的底部内部,至此安装完毕。
[0118] 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0119]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41]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部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0046]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7] 图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0048] 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驱动显示部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9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驱动显示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50]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驱动显示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51] 图11为图10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52] 图中:1、检测部;2、驱动显示部;3、方形壳体;4、凸台;5、第一盖板;6、安装座;7、半圆形挡板;8、圆管;9、温度传感器;10、支撑单元;11、圆筒状壳体;12、弹簧;13、圆形导向块;14、端盖;15、方形通孔;16、方形连接杆;17、匚型固定架;18、圆轴;19、橡胶轮;20、第一电源开关;21、无线发射器;22、挂环;23、控制器;24、隔热岩棉层;25、第二盖板;26、第一蓄电池;
27、滑杆;28、滑套;29、USB接口;30、圆形通孔;31、限位块;32、压簧;33、箱体;34、卷筒;35、电机;36、连接座;37、第二蓄电池;38、导轮固定架;39、导轮;40、把手;41、支撑台;42、触控显示屏;43、无线接收器;44、第二电源开关;45、控制开关;46、椭圆形弹簧钢套;47、斜向缺口;48、拉绳;49、穿插孔;50、导向套;51、立杆;52、固定座;53、螺栓。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