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岩土工程施工用钢材切割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装置底座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安装座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与安装座2之间设置有齿条4,齿条4两端的齿牙上啮合连接有扇形轮5,扇形轮5远离齿牙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摆杆一6,摆杆一6远离扇形轮5一端的两侧均定轴转动有安装板7,安装板7远离摆杆一6的一端定轴转动有摆杆二8,安装板7靠近摆杆一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板9,齿条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0,装置底座1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1,对应的伸缩杆11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2,安装架12的下表面设置有电机13,电机13可采用Y160M2‑2型号异步电动机,功率为15kW,电机13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刀具14。
[0021] 工作人员将钢材置入两个放置板10上,通过钢材的压力推动齿条4移动,齿条4通过其外壁的齿牙带动扇形轮5向下摆动,由此带动摆杆一6向钢材外壁的方向相靠,同时,带动安装板7上的抵板9与钢材的外壁相接触,由此夹持钢材的外壁,随后,工作人员启动电机13带动刀具14高速转动,再通过伸缩杆11将刀具14与钢材相接触,由此切割钢材,从而达到了自动定位夹持的效果,提高切割钢材的精准度。
[0022] 进一步的,装置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便于切割的弧面槽15,弧面槽15的表面开设有贯穿装置底座1的出料口,弧面槽15中心与刀具14在一个水平线上。
[0023] 切割钢材产生的铁屑通过装置底座1上的弧形槽15进入出料口内,便于工作人员后期清洁。
[0024] 进一步的,摆杆一6与摆杆二8靠近安装座2的一端均与装置底座1定轴转动,抵板9与放置板10的表面均为弧面,放置板10的宽度大于装置底座1与支撑板3之间的距离。
[0025] 摆杆一6在摆动时,通过安装板7带动摆杆二8同步摆动,由此提高抵板9夹持的平稳性,提高对钢材的夹持力度,利用放置板10的宽度,为放置板10的向下移动提供限位。
[0026] 进一步的,安装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摆杆一6与摆杆二8外壁相对应的凹槽,安装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扇形轮5限位转动的凹槽。
[0027] 利用安装座2上表面的凹槽,提高摆杆一6与摆杆二8摆动的平稳性,并便于扇形轮5转动。
[0028] 进一步的,齿条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16,插杆16的外壁套接有弹簧17,弹簧17固设于齿条4与安装座2之间,安装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插杆16限位滑动的穿孔。
[0029] 齿条4在受到钢材的重量向下移动时,带动插杆16插入安装座2表面的穿孔内,提高齿条4移动的精准度,并且利用弹簧17的弹性,在工作人员取出钢材后,便于齿条4复位。
[0030] 进一步的,电机1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8,定位板18与电机13的输出端为转动连接。
[0031] 通过定位板18便于安装与定位刀具14与电机13。
[0032] 工作原理:该岩土工程施工用钢材切割装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将钢材置入两个放置板10上,钢材的重量按压放置板10,放置板10带动齿条4向下,使齿条4下表面的插杆16插入安装座2表面的凹槽内,同时,齿条4通过其外壁的齿牙带动扇形轮5向下摆动,扇形轮5的另一端带动摆杆一6向钢材外壁的方向摆动,摆杆一6带动安装板7进行同步摆动,由此将安装板7上的抵板9与钢材的外壁相接触,进而夹持钢材的外壁,其中,安装板7带动摆杆二8摆动,提高安装板7移动的平稳度,从而达到了自动夹持定位钢材的效果。
[0033] 钢材定位后,工作人员启动电机13带动刀具14高速转动,再伸缩杆11调节安装架12的高度,将刀具14与钢材相靠,由此切割钢材,并且产生的铁屑通过弧面槽15进入装置底座1上的出料口内,便于工作人员清洁,从而达到了便于切割刚才的效果。
[003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