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蒋汪秋 > 一种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专利详情

一种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05-12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1-03-26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0-05-12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020777478.6 申请日 2020-05-12
公开/公告号 CN212792838U 公开/公告日 2021-03-26
授权日 2021-03-26 预估到期日 2030-05-12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2022-06-13
分类号 B21J13/02B21J13/14B21K27/06B21K27/00 主分类号 B21J13/0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4
权利要求数量 5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授权、权利转移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蒋汪秋 当前专利权人 大连瑞丰中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蒋汪秋 第一发明人 蒋汪秋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街与文苑中路交叉口学林雅苑6号楼1单元1502室 邮编 7101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陕西省 申请人所在市 陕西省西安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包括锻打下模;所述锻打槽内滑动安装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中间连接有竖向齿条推板,且竖向齿条推板滑动卡装在滑轨框中并与竖向顶料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竖向顶料齿轮与第一联动齿轮共同卡装在顶料联动轴上,所述驱动齿轮还可与第二联动齿轮啮合连接并固定安装在驱动轴上,所述横向推料齿轮B还与横向推料齿轮A啮合连接,所述横向推料齿轮A转动镶嵌在锻打下模的内侧并与横向齿条推板啮合连接。通过转动操作手柄,带动驱动齿轮顺时针转动,首先带动顶板将锻打后的轴承钢顶出,继续转动操作手柄,利用弧形推板将轴承钢推至废料切除槽中,无需人工夹取轴承钢,操作比较方便。
  • 摘要附图
    一种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10-14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2.09.28 专利权人由蒋汪秋变更为大连瑞丰中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由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街与文苑中路交叉口学林雅苑6号楼1单元1502室变更为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太阳元宝工业园区
2 2021-03-26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锻打下模(1);所述锻打下模(1)上依次设有锻打槽(101)与废料切除槽(102),且锻打槽(101)与废料切除槽(102)之间还设有导向槽(103),所述导向槽(103)的深度为1cm,所述锻打槽(101)的底端开设有顶料孔(1011),且锻打槽(101)内滑动安装顶板(1012),所述顶板(1012)的顶部中间连接有竖向齿条推板(2),且竖向齿条推板(2)滑动卡装在滑轨框(201)中并与竖向顶料齿轮(202)啮合连接,所述竖向顶料齿轮(202)与第一联动齿轮(204)共同卡装在顶料联动轴(203)上,且第一联动齿轮(204)可与驱动齿轮(3)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3)还可与第二联动齿轮(405)啮合连接并固定安装在驱动轴(301)上,且驱动轴(301)的外端插装有操作手柄(302),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05)与横向推料齿轮B(403)共同卡装在横向推料联动轴(404)上,且横向推料齿轮B(403)还与横向推料齿轮A(402)啮合连接,所述横向推料齿轮A(402)转动镶嵌在锻打下模(1)的内侧并与横向齿条推板(401)啮合连接,且横向齿条推板(401)滑动卡装在限位框(4011)上并固定连接在弧形推板(4)的后侧,所述弧形推板(4)设在锻打槽(101)的外侧一端并朝向废料切除槽(1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12)的外径大于顶料孔(1011)的内径,且顶板(1012)的底端贴到顶料孔(1011)的上端面时,顶板(1012)顶侧面与锻打槽(101)外端间的垂直距离比废料切除槽(102)内深度大2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切除槽(102)的两侧还设有废料孔(1021),且废料孔(1021)的底侧设有废料箱(5),所述废料箱(5)滑动安装在卡框(104)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推料齿轮B(403)上的卡齿数为横向推料齿轮A(402)上卡齿数的2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3)为缺齿齿轮,且驱动齿轮(3)上的卡齿数分别与第一联动齿轮(204)、第二联动齿轮(405)上的卡齿数相同,所述驱动齿轮(3)上的卡齿刚好与第二联动齿轮(405)上的卡齿脱离时,顶板(1012)的上端面与导向槽(103)底端持平,且驱动齿轮(3)上的卡齿刚好与第一联动齿轮(204)上的卡齿啮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
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
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而轴承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先对轴承钢进行加热
与锻打,然后再次需要对锻打后形成的废料进行切除。
[0003] 如申请号为:CN201821635196.1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包括主体和收集室,所述主体的上方安装有承重板,且承重板的内部左右两侧安置
有风机,所述主体的内部左右两侧镶嵌有空心模具,且空心模具的内部设置有实心模具,所
述实心模具的下端固定有活塞杆,且活塞杆的下方连接有气缸,所述主体的下端安装有车
轮,且主体的外壁中部设置有推柄。该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设置有夹具,通过伸
缩杆的伸长,使得夹具加取已制造完成的轴承,十分便于夹取,通过伸缩杆的继续伸长,将
轴承放置在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将轴承传送至收集室,进行收集工作,便于轴承的收集,
该设置便于轴承的夹取,以及轴承的收集工作,且操作十分简单。
[0004] 基于上述,轴承钢在锻打后需要将锻打成型的半成品夹至另一切除模中,操作比较麻烦,而且在对轴承钢半成品夹取过程中,容易掉落,由于轴承钢半成品依然具有较高的
温度,容易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以解决轴承钢锻打后移至另一切除模过程中通过夹取操作,容易掉落,对工作人员的安全
以及设备造成伤害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 一种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包括锻打下模;所述锻打下模上依次设有锻打槽与废料切除槽,且锻打槽与废料切除槽之间还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深度为
1cm,所述锻打槽的底端开设有顶料孔,且锻打槽内滑动安装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中间连
接有竖向齿条推板,且竖向齿条推板滑动卡装在滑轨框中并与竖向顶料齿轮啮合连接,所
述竖向顶料齿轮与第一联动齿轮共同卡装在顶料联动轴上,且第一联动齿轮可与驱动齿轮
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还可与第二联动齿轮啮合连接并固定安装在驱动轴上,且驱动轴
的外端插装有操作手柄,所述第二联动齿轮与横向推料齿轮B共同卡装在横向推料联动轴
上,且横向推料齿轮B还与横向推料齿轮A啮合连接,所述横向推料齿轮A转动镶嵌在锻打下
模的内侧并与横向齿条推板啮合连接,且横向齿条推板滑动卡装在限位框上并固定连接在
弧形推板的后侧,所述弧形推板设在锻打槽的外侧一端并朝向废料切除槽。
[0008]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外径大于顶料孔的内径,且顶板的底端贴到顶料孔的上端面时,顶板顶侧面与锻打槽外端间的垂直距离比废料切除槽内深度大2cm。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废料切除槽的两侧还设有废料孔,且废料孔的底侧设有废料箱,所述废料箱滑动安装在卡框中。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推料齿轮B上的卡齿数为横向推料齿轮A上卡齿数的3倍。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齿轮为缺齿齿轮,且驱动齿轮上的卡齿数分别与第一联动齿轮、第二联动齿轮上的卡齿数相同,所述驱动齿轮上的卡齿刚好与第二联动齿轮上的卡齿
脱离时,顶板的上端面与导向槽底端持平,且驱动齿轮上的卡齿刚好与第一联动齿轮上的
卡齿啮合。
[0012]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3]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锻打槽内设置顶料板,并在顶料板的底侧设置竖向齿条推板,可通过转动操作手柄,带动驱动齿轮顺时针转动,利用驱动齿轮首先与第一联动齿轮啮合,
并带动第一联动齿轮转动,通过竖向顶料齿轮带动竖向齿条推板向上运动,带动顶板将锻
打后的轴承钢顶出,继续转动操作手柄,驱动齿轮与第一联动齿轮脱离并与第二联动齿轮
啮合并带动第二联动齿轮转动,通过横向推料齿轮B带动横向推料齿轮A转动,并通过横向
推料齿轮A带动横向齿条推板与弧形推板向前运动,从而利用弧形推板将轴承钢推至废料
切除槽中,无需人工夹取轴承钢,反向转动操作手柄即可使弧形推板与顶板回位,操作比较
方便。
[0014] 其次,在废料切除槽的两侧分别设置废料孔,并在废料孔的底侧设置废料箱,在利用上模切除废料时,可使废料落入至废料箱中,便于对废料进行回收。

实施方案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
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
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6] 实施例:
[0027]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002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生产用便于下料的模具设备,包括锻打下模1;所述锻打下模1上依次设有锻打槽101与废料切除槽102,且锻打槽101与废料切除槽102之间还设有
导向槽103,所述导向槽103的深度为1cm,所述锻打槽101的底端开设有顶料孔1011,且锻打
槽101内滑动安装顶板1012,所述顶板1012的顶部中间连接有竖向齿条推板2,且竖向齿条
推板2滑动卡装在滑轨框201中并与竖向顶料齿轮202啮合连接,所述竖向顶料齿轮202与第
一联动齿轮204共同卡装在顶料联动轴203上,且第一联动齿轮204可与驱动齿轮3啮合连
接,所述驱动齿轮3还可与第二联动齿轮405啮合连接并固定安装在驱动轴301上,且驱动轴
301的外端插装有操作手柄302,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05与横向推料齿轮B403共同卡装在横
向推料联动轴404上,且横向推料齿轮B403还与横向推料齿轮A402啮合连接,所述横向推料
齿轮A402转动镶嵌在锻打下模1的内侧并与横向齿条推板401啮合连接,且横向齿条推板
401滑动卡装在限位框4011上并固定连接在弧形推板4的后侧,所述弧形推板4设在锻打槽
101的外侧一端并朝向废料切除槽102。
[0029] 其中,顶板1012的外径大于顶料孔1011的内径,且顶板1012的底端贴到顶料孔1011的上端面时,顶板1012顶侧面与锻打槽101外端间的垂直距离比废料切除槽102内深度
大2cm,便于利用顶料孔1011的底端对顶板1012进行支撑与限位,并在轴承钢落入到废料切
除槽102内时,能够使轴承钢两端的废料置于废料切除槽102的外侧。
[0030] 其中,废料切除槽102的两侧还设有废料孔1021,且废料孔1021的底侧设有废料箱5,所述废料箱5滑动安装在卡框104中,利用上模切除废料时,可使废料通过废料孔1021落
入至废料箱5中,便于对废料进行回收。
[0031] 其中,横向推料齿轮B403上的卡齿数为横向推料齿轮A402上卡齿数的2倍,在通过横向推料齿轮B403带动横向推料齿轮A402转动时,横向推料齿轮B403转动1圈能够带动横
向推料齿轮A402转动2圈。
[0032] 其中,驱动齿轮3为缺齿齿轮,且驱动齿轮3上的卡齿数分别与第一联动齿轮204、第二联动齿轮405上的卡齿数相同,所述驱动齿轮3上的卡齿刚好与第二联动齿轮405上的
卡齿脱离时,顶板1012的上端面与导向槽103底端持平,且驱动齿轮3上的卡齿刚好与第一
联动齿轮204上的卡齿啮合,在驱动齿轮3上的卡齿与第一联动齿轮204啮合时,能够带动第
一联动齿轮204转动,并通过顶料联动轴203带动竖向顶料齿轮202同步转动,带动竖向齿条
推板2在滑轨框201中向上运动,使顶板102同步向上运动并与导向槽103持平,将轴承钢顶
出,此时驱动齿轮3上的卡齿刚好与第一联动齿轮204上的卡齿脱离并与第二联动齿轮405
上的卡齿啮合,从而能够继续带动第二联动齿轮405转动。
[0033]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0034]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顺时针转动操作手柄302,带动驱动齿轮3顺时针转动,利用驱动齿轮3上的卡齿首先与第一联动齿轮204啮合,并带动第一联动齿轮204转动1圈,并通过
顶料联动轴203带动竖向顶料齿轮202同步转动,带动竖向齿条推板2在滑轨框201中向上运
动,使顶板102同步向上运动并与导向槽103持平,将锻打后的轴承钢顶出,继续顺时针转动
操作手柄302,驱动齿轮3与第一联动齿轮204脱离并与第二联动齿轮405啮合并带动第二联
动齿轮405转动1圈,通过横向推料联动轴404带动横向推料齿轮B403转动,并带动横向推料
齿轮A402转动2圈,并通过横向推料齿轮A402带动横向齿条推板401与弧形推板4向前运动,
从而利用弧形推板4将轴承钢推至废料切除槽102中,无需人工夹取轴承钢,反向转动操作
手柄203即可使弧形推板4与顶板102回位,操作比较方便,并利用上模切除废料时,可使废
料通过废料孔1021落入至废料箱5中,便于对废料进行回收。
[0035]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0036]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
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弧形推板以及横向齿条推板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锻打下模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2] 1、锻打下模;101、锻打槽;1011、顶料孔;1012、顶板;102、废料切除槽;1021、废料孔;103、导向槽;104、卡框;2、竖向齿条推板;201、滑轨框;202、竖向顶料齿轮;203、顶料联动轴;204、第一联动齿轮;3、驱动齿轮;301、驱动轴;302、操作手柄;4、弧形推板;401、横向齿条推板;4011、限位框;402、横向推料齿轮A;403、横向推料齿轮B;404、横向推料联动轴;405、第二联动齿轮;5、废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