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盐城工学院 > 一种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详情

一种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9-04-30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9-09-10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1-09-07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9-04-30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910363791.7 申请日 2019-04-30
公开/公告号 CN110128566B 公开/公告日 2021-09-07
授权日 2021-09-07 预估到期日 2039-04-30
申请年 2019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C08B37/08C09K11/06G01N21/64G01N21/359 主分类号 C08B37/08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8
权利要求数量 9 非专利引证数量 1
引用专利数量 1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1、2018.04.27CN 101999931 A,2011.04.06CN 108913124 A,2018.11.30CN 103361063 A,2013.10.23Taihong Liu 等.“Squaraine-hydrazineadducts for fast and colorimetricdetection of aldehydes in aqueous media”.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019,第292卷第88-93页. Ping Li 等.“Ultrafast and EfficientDetection of Formaldehyde in AqueousSolutions Using Chitosan-basedFluorescent Polymers”《.ACS sensors》.2018,第3卷第2394-2401页. 马乐“.基于苝和花菁的甲醛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2019,(第01期),第B014-2666页. 于海苓.“方酸菁染料系列衍生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2016,(第1期),B018-2.;
引用专利 SG11201802658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3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盐城工学院 当前专利权人 盐城工学院
发明人 张怀红、周桃、于琴、杨正莹、仓辉、蔡照胜 第一发明人 张怀红
地址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希望大道中路1号 邮编 224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6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盐城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曹翠珍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公开了式Ⅰ结构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探针是由近红外荧光分子与生物相容性壳聚糖经过化学反应而成,其中,所述近红外荧光分子作为近红外荧光响应单元,能够与甲醛发生化学反应发出红光,实现对甲醛的特异性响应;壳聚糖作为聚合物的主链构成单元,赋予聚合物探针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本发明提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可用于水溶液中、活细胞内及活体内的甲醛检测及成像,在环境监测、生物成像与传感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式Ⅰ。
  • 摘要附图
    一种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9-07 授权
2 2019-09-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C08B 37/08 专利申请号: 201910363791.7 申请日: 2019.04.30
3 2019-08-16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探针具有式Ⅰ的通式结构:
其中n=30~12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壳聚糖和近红外荧光分子混合,在组合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酰化反应,得到含近红外荧光壳聚糖的聚合物探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荧光分子具有式Ⅱ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聚糖和近红外荧光分子的质量份数为:壳聚糖1~3份,近红外荧光分子5~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催化剂为N‑羟基丁二酰亚胺和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羟基丁二酰亚胺、近红外荧光分子与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的摩尔比为1:1:3‑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化反应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为12~48h。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Mw为5kDa~20kDa,脱乙酰度为0.8~0.95。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在特异性检测水溶液中甲醛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与化学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甲醛是一种具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被确认为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对人的眼睛、鼻、呼吸道和皮肤等易暴露器官产生伤害。目前,生活环境中甲醛主要来源于酚醛及脲醛树脂、纺织品助剂和防腐剂等人类生产活动以及某些有机化合物的代谢和降解。甲醛也是人体内源性物质,可以通过氨基脲敏感胺氧化酶和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等生物酶催化产生。研究发现,甲醛对人的空间记忆和认知能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当血液中甲醛浓度超标时,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比如癌症、神经组织退化、糖尿病、老年痴呆症和慢性肝功能紊乱等。因此,有效地监测或监控生物样品或环境样品中的甲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3] 目前,一些用于甲醛检测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已有报道。专利CN201610077333和专利CN2015109227960涉及的探针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仅530nm,离理想的近红外成像窗口650‑900nm差距较大,这会给细胞带来光致毒性,还会诱导组织自发荧光干扰(短波长的发射光成为组织中生物荧光分子的激发光);已报道的荧光探针多是非水溶性的荧光有机小分子,这些荧光小分子在生物环境中容易被生物酶破坏,限制了其在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因此,设计合成出既适用于溶液环境中甲醛检测,又适合于细胞内甲醛水平检测,并且探针使用量少、安全低毒、实现对细胞内甲醛的监测,以便进一步辅助相应疾病治疗和病理的研究,是本领域人员需要不断去探索和创造的内容。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利用方酸菁近红外荧光和壳聚糖生物相容性。与小分子荧光探针相比,本发明的聚合物探针是以廉价易得的壳聚糖聚合物链为基础,利用多个肼‑方酸菁识别位点和邻近羟基的协同结合作用来富集低浓度甲醛污染物。因此,甲醛与探针的特异性化学反应显著加快,缩短荧光响应时间、提高响应灵敏度。
[0005]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解决现有甲醛传感器细胞毒性、稳定性和水溶性问题。本发明所述的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其通式结构为式Ⅰ:
[0006]
[0007]                 式Ⅰ。
[0008]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以壳聚糖为聚合物主链,通过酰胺化反应引入识别甲醛的方酸菁衍生物即红外荧光分子,得到含有联氨‑方酸菁衍生物基团的壳聚糖衍生物。
[0009] 优选的,所述近红外荧光分子具有式Ⅱ结构:
[0010]
[0011]                 式Ⅱ。
[0012] 优选的,所述壳聚糖与近红外荧光分子Ⅱ的质量份数为:壳聚糖1~3份,近红外荧光分子Ⅱ5~10份。
[0013] 优选的,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Mw为5kDa~20kDa,脱乙酰度为0.8~0.95。
[0014] 优选的,所述组合催化剂为N‑羟基丁二酰亚胺和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0015] 优选的,所述N‑羟基丁二酰亚胺、近红外荧光分子Ⅱ与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的摩尔比为1:1:3‑5。
[0016] 优选的,所述酰化反应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为12‑48h。
[0017]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在特异性检测水溶液中甲醛的应用。
[0018]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在可特异性检测细胞内源性或外源性甲醛中的应用。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20] 1)本发明提供的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是生物相容性的,探针结构中的壳聚糖组分保证了探针的水溶性和细胞相容性;
[0021] 2) 本发明提供的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生色团以化学键结合在高分子中,不容易脱落;
[0022] 3)本发明提供的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生色团分布均匀,含量稳定,发光性能和光导性能良好;
[0023] 4)本发明提供的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其吸收波长为663nm,发射波长为698nm,在生物安全近红外(NIR)窗口650‑900nm范围内,具有荧光“关‑开”型响应,能大大消除检测时检测背景对结果的干扰,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0024] 5)本发明提供的方酸菁类染料的“关‑开”型甲醛探针对甲醛溶液具有良好的响应,能够实现对细胞内甲醛的检测,具有成本低廉、响应灵敏、易于推广和应用等优点。

实施方案

[003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31] 本发明的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其分子结构式如式Ⅰ:
[0032]
[0033] 式Ⅰ
[0034] 其中,n=30~120。
[0035] 本发明提供的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 以壳聚糖作为聚合物主链,近红外荧光分子为可激活荧光功能分子,通过壳聚糖的氨基与近红外荧光分子的羧基发生酰胺化反应,为壳聚糖引入具有能够特异性识别甲醛而“开启”近红外荧光功能分子,得到能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
[0037] 本发明使用的近红外荧光分子具有式Ⅱ结构:
[0038]
[0039] 式Ⅱ
[0040] 壳聚糖是天然生物高分子,来源极为广泛、安全无毒,价格低廉,与合成高分子相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此,以壳聚糖为原料,制得的聚合物探针作为溶液或细胞中甲醛探针具有很高的环境友好性和生物安全性。
[0041] 实施例1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的制备
[0042] 取3.0g壳聚糖(Mw=10kDa,DA=0.85)溶于25mL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在通氮气保护下加入5.0g近红外荧光分子Ⅱ和5mL含0.01mol的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搅拌后再加入0.04mol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24h。在去离子水中透析两天、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目标探针,放于紫外吸收光谱仪中进行测试,得到图1所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见目标近红外荧光探针在水溶液中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63nm处。
[0043] 实施例2 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与不同当量甲醛反应的荧光光谱变化[0044] 取实施例1制备的探针溶于DMF中,制成浓度为0.5mmol/L探针母液(探针的浓度为0.5 mmol/L);将质量分数为37%的甲醛溶液加入蒸馏水,配制成甲醛浓度为1mmol/L的甲醛母液。从探针母液中取出60μL加入到5mL离心管中,加入不同当量(0‑2eq)的甲醛母液,所述当量是指甲醛母液中甲醛的摩尔数相对于探针母液中探针的摩尔数的倍数,取1.44 mLDMF和浓度25 mmol/L、pH 7.4的不同体积PBS水溶液稀释至3mL,配置成探针浓度为10μmol/L、含50%DMF的测试溶液。采用荧光光谱仪测试探针与不同当量甲醛反应液的荧光光谱变化(激发波长为650nm),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随着甲醛加入当量的逐渐增加,本发明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溶液在698nm处的荧光峰值逐渐增强。当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比探针空白液的荧光强度增强7.4倍。
[0045] 以上紫外‑可见吸收与荧光发射测试均表明所述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吸收和发射波长位于近红外区域。
[0046] 实施例3 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与甲醛随不同时间的荧光变化
[0047] 从实施例2荧光探针母液中取出60μL加入到5mL离心管当中,再加入60μL浓度为0.5 mmol/L的甲醛母液,搅拌以后再用1.44mLDMF和1.44mL的PBS水溶液(浓度25 mmol/L,pH7.4)稀释至3mL,配制成探针浓度为10μmol/L、甲醛浓度为3mmol/L、含50% DMF的测试溶液。用650 nm的激发波长,测试其随时间变化的荧光光谱,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见,随着时间增加,698nm处的荧光强度逐渐变大,并且在30秒钟左右达到最大值。
[0048] 实施例4 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对不同干扰分析物的选择性研究
[0049] 从实施例2荧光探针母液中取出60μL加入到5mL离心管当中,分别加入以下不同浓度的分析物:20μmmol/L甲醛、0.5mmol/L乙醛、50μmol/L的乙二醛、1mmol/L的苯甲醛、半胱氨酸、谷胱甘肽、葡萄糖,用1.44mL DMF和不同体积的PBS水溶液(浓度25mmol/L,pH 7.4)稀释至3mL,配置成探针浓度为10μmol/L、含50% DMF的测试溶液。反应2分钟后检测测试液的荧光光谱变化,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发现,相对于空白测试液,加入乙醛、乙二醛、苯甲醛、半胱氨酸、谷胱甘肽、葡萄糖的测试液荧光强度没有明显变化。然而,加入甲醛的测试液的荧光强度发生了显著增强。实验结果说明本发明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对甲醛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0050] 实施例5: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在含甲醛细胞中成像
[0051] 从实施例2荧光探针母液中取出10μL加入到育有HeLa细胞的培养皿(含1mLPBS培养基)中,得到探针浓度为5μmol/L,孵育30分钟,制备两份参照组;在其中一组参照组样品中分别加入10μmol/L的甲醛,继续孵育20分钟,作为实验组。随后分别用共聚焦显微镜对参照组和实验组进行荧光成像,使用激发波长为650nm的光源激发,收集650‑800nm范围的荧光,结果如图5所示。在参照组的荧光成像中,几乎观察不到荧光;然而,在实验组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红色荧光,荧光显著增强。实验结果说明本发明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可以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环境中的甲醛,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0052] 本发明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暴露在甲醛环境下,探针结构含有的肼基与甲醛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腙,进而使得原有光电子转移(PET)效应消失而使方酸菁恢复荧光,通过上述方案,可获得荧光“关‑开”型的荧光响应,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0053]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的识别甲醛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探针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0026]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探针随不同当量甲醛的加入荧光谱图的变化情况,图中,从下至上,甲醛浓度依次为0、2、4、6、8、10、12、16、32μmol/L的荧光光谱;
[0027]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探针与2当量甲醛在1min内,698 nm处荧光强度值随时间变化的光谱图;
[0028]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探针对不同干扰分析物的选择性柱状荧光数据图;图中,1半胱氨酸、2谷胱甘肽、3乙醛、4乙二醛、5苯甲醛、6甲醛、7葡萄糖;
[0029] 图5是实施例1中探针在HeLa细胞中甲醛响应的荧光成像图,其中,图5(a)是参照组,5(b)是实验组。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