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12-11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1-04-16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6-24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0-12-11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011459497.5 申请日 2020-12-11
公开/公告号 CN112568211B 公开/公告日 2022-06-24
授权日 2022-06-24 预估到期日 2040-12-11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A01M7/00B05B15/25B01D35/02B01D29/01 主分类号 A01M7/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1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当前专利权人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发明人 李震、高炳标、乔庆勇、秦振华、李曰阳、王伟、杨竞、封学斌、张凯、魏清龙、程前、刘淳垚、韩辰宁、李敞、李孝露、殷馨、武华宝 第一发明人 李震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农干院路866号 邮编 2501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7
申请人所在省 山东省 申请人所在市 山东省济南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王汝银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包括托架、药箱、喷药杆,所述托架包括托板、设置在托板下部的支腿以及设置在支腿下部的移动轮,所述药箱安装在托板上部,药箱上设有加药口;所述药箱一侧设有喷雾泵,喷雾泵的进水管与药箱相连,所述托板前后两侧均设有喷药杆,喷药杆上设有进药嘴,进药嘴通过软管与喷雾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喷药杆下部设有若干喷头,所述托板一侧设有两组背带,背带为可调式背带。本发明在托架下部设置了支腿,在支腿底部设置了移动轮,将药箱放置在托架上,并在托板上设置了背带,喷药时操作人员背负背带带动托架进行移动,托架对药箱进行支撑,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 摘要附图
    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6-24 授权
2 2021-04-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01M 7/00 专利申请号: 202011459497.5 申请日: 2020.12.11
3 2021-03-30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包括托架、药箱、喷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托板、设置在托板下部的支腿以及设置在支腿下部的移动轮,所述药箱安装在托板上部,药箱上设有加药口;所述药箱一侧设有喷雾泵,喷雾泵的进水管与药箱相连,所述托板前后两侧均设有喷药杆,喷药杆上设有进药嘴,进药嘴通过软管与喷雾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喷药杆下部设有若干喷头,所述托板一侧设有两组背带,背带为可调式背带;所述喷药杆一端固定地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通过销轴与托板活动连接;所述喷药杆上部设有联动杆,联动杆前端与前部的喷药杆铰接,联动杆后端与后部的喷药杆铰接,喷药杆、联动杆以及托板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药箱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传动箱、转轴、搅拌叶片,所述传动箱设置在药箱内部,所述传动箱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部滑动地连接有齿条,齿条一端设有拉手,所述齿条一侧设有若干齿轮,所述转轴连接于齿轮的下部,所述搅拌叶片安装在转轴上;所述齿条为双侧齿条,且若干齿轮在齿条的两侧交错布置,两侧的齿轮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搅拌叶片为螺带式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下部两侧设有套筒,所述支腿为L型方管,支腿的水平部上设有若干第二调节孔,套筒两端设有与第二调节孔对应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一侧设有紧固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下部套设有伸缩腿,所述移动轮安装在伸缩腿下部,所述伸缩腿上设有若干第一调节孔,所述支腿下部设有与第一调节孔对应的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一侧设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为蝶形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上部一侧设有插杆,插杆上端与伸缩腿间隙配合,所述伸缩腿下端设有挡板,所述插杆外部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下端与移动轮固定连接,减震弹簧上端与挡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两侧设有臂托,所述销轴安装在臂托上,且销轴设有若干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口内部设有过滤网。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丘陵山地以及高原等地形面积广大,其生产方式依然是以传统的小型机械及人力畜力为主,这造成区域间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极不平衡,平原地区多数已进入机械化中
级阶段,部分进入农机化高级阶段,但丘陵山区仍处于农机化初级阶段。可以说,我国机械化发展的短板在丘陵山区,升级潜力也在丘陵山区。丘陵地区具有规模较大的农业和林业
种植区,该农业和林业种植区由于温度和季节的原因,需要定时对种植区进行农药喷洒,但是现有的农药喷洒机械多为大型机械,在平原地区具有较高的喷洒效率,但在丘陵地区由
于地形限制,将无法使用,或效率低下,使用成本也较高,因此,丘陵地区的药物喷洒多采用人工喷洒,人工喷洒通常采用背负式喷药方式,操作人员背负着沉重的喷雾装备在田间行
走,耗能极大,对于大面积的果园打药,还需往返添加药剂,这进一步加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在托架下部设置了支腿,在支腿底部设置了移动轮,将药箱放置在托架上,并在托板上设置了背带,喷药时操作人员背负背带带动托架进行移动,托架对药箱进行支撑,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包括托架、药箱、喷药杆,所述托架包括托板、设置在托板下部的支腿以及设置在支腿下部的移动轮,所述药箱安装在托板上部,药箱上设有加药口;托架对药箱进行支撑,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所述药箱一侧设有喷雾泵,喷雾泵的进水管与药箱相连,所述托板前后两侧均设有喷药杆,喷药杆上设有进药嘴,进药嘴通过软管与喷雾泵的出水口连通(图中未示出),所述喷药杆下部设有若干喷头,所述托板一侧设有两组背带,背带为可调式背带;喷药时,操作人员将背带背负在两侧的肩膀上,并调整背带至适当的位置,打开喷雾泵,然后带动喷药装置行走,托架两侧的喷药杆对作物进行喷药,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前后两侧的喷药杆二次喷药,增强了喷药的效果。
[0006]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托板下部两侧设有套筒,所述支腿为L型方管,支腿的水平部上设有若干第二调节孔,套筒两端设有与第二调节孔对应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一侧设有紧固螺母,第二调节孔便于调节两侧支腿的宽度,从而适应不同垄宽
的田地喷药使用。
[0007]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腿下部套设有伸缩腿,所述移动轮安装在伸缩腿下部,所述伸缩腿上设有若干第一调节孔,所述支腿下部设有与第一调节孔对应的
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一侧设有紧固螺母,伸缩腿便于调整支腿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使用,同时调整托架的水平度,避免药箱倾斜影响喷雾泵的进水效果,甚至造成药箱倾翻;为了提高支腿和伸缩腿的调节效率,所述紧固螺母为蝶形螺母。
[0008]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移动轮上部一侧设有插杆,插杆上端与伸缩腿间隙配合,所述伸缩腿下端设有挡板,所述插杆外部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下端与移动轮固定连接,减震弹簧上端与挡板固定连接;减震弹簧降低了托架移动时的震动,增强了喷药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0009]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喷药杆一端固定地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通过销轴与托板活动连接,使得喷药杆可绕销轴转动,增强了喷药的效果。
[0010]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托板两侧设有臂托,用于承托操作人员的手臂,降低了操作人员的疲劳程度,所述销轴安装在臂托上,且销轴设有若干组,便于操作人员根据臂长调整喷药杆的位置。
[0011]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加药口内部设有过滤网,避免了药箱加药时倒入杂质堵塞喷雾泵。
[0012]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喷药杆上部设有联动杆,联动杆前端与前部的喷药杆铰接,联动杆后端与后部的喷药杆铰接,喷药杆、联动杆以及托板构成四连杆机
构,操作人员摆动前端的喷药杆时,联动杆带动后端的喷药杆同步摆动,增强了喷药的效
果。
[0013]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药箱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传动箱、转轴、搅拌叶片,所述传动箱设置在药箱内部,所述传动箱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部滑动地连接有齿条,齿条一端设有拉手,所述齿条一侧设有若干齿轮,所述转轴连接于齿轮的下部,所述搅拌叶片安装在转轴上;药箱加药后,拉动拉手,齿条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轴上的搅拌叶片转动,对药箱内部的药液进行搅拌,增强了药液混合的均匀性。
[0014]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齿条为双侧齿条,且若干齿轮在齿条的两侧交错布置,两侧的齿轮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搅拌叶片为螺带式叶片,进一步增强了搅拌装置的搅拌效果。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本发明在托架下部设置了支腿,在支腿底部设置了移动轮,将药箱放置在托架上,并在托板上设置了背带,喷药时操作人员背负背带带动托架进行移动,托架对药箱进行支撑,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17] 2)托板下部两侧设有套筒,支腿为L型方管,支腿的水平部上设有若干第二调节孔,套筒两端设有与第二调节孔对应的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一侧设有紧固螺母,第二调节孔便于调节两侧支腿的宽度,从而适应不同垄宽的田地喷药使用。
[0018] 3)支腿下部套设有伸缩腿,移动轮安装在伸缩腿下部,伸缩腿上设有若干第一调节孔,支腿下部设有与第一调节孔对应的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一侧设有紧固螺母,伸缩腿便于调整支腿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使用,同时调整托架的水平度,避免药箱倾斜影响喷雾泵的进水效果,甚至造成药箱倾翻;为了提高支腿和伸缩腿的调节效率,紧固螺母为蝶形螺母。
[0019] 4)移动轮上部一侧设有插杆,插杆上端与伸缩腿间隙配合,伸缩腿下端设有挡板,插杆外部套设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下端与移动轮固定连接,减震弹簧上端与挡板固定连接;减震弹簧降低了托架移动时的震动,增强了喷药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0020] 5)喷药杆一端固定地连接有把手,把手通过销轴与托板活动连接,使得喷药杆可绕销轴转动,增强了喷药的效果。
[0021] 6)托板两侧设有臂托,用于承托操作人员的手臂,降低了操作人员的疲劳程度,销轴安装在臂托上,且销轴设有若干组,便于操作人员根据臂长调整喷药杆的位置。
[0022] 7)加药口内部设有过滤网,避免了药箱加药时倒入杂质堵塞喷雾泵。
[0023] 8)喷药杆上部设有联动杆,联动杆前端与前部的喷药杆铰接,联动杆后端与后部的喷药杆铰接,喷药杆、联动杆以及托板构成四连杆机构,操作人员摆动前端的喷药杆时,联动杆带动后端的喷药杆同步摆动,增强了喷药的效果。
[0024] 9)药箱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传动箱、转轴、搅拌叶片,传动箱设置在药箱内部,传动箱上设有导轨,导轨上部滑动地连接有齿条,齿条一端设有拉手,齿条一侧设有若干齿轮,转轴连接于齿轮的下部,搅拌叶片安装在转轴上;药箱加药后,拉动拉手,齿条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轴上的搅拌叶片转动,对药箱内部的药液进行搅拌,增强了药液混合的均匀性。
[0025] 10)齿条为双侧齿条,且若干齿轮在齿条的两侧交错布置,两侧的齿轮转动方向相反,搅拌叶片为螺带式叶片,进一步增强了搅拌装置的搅拌效果。

实施方案

[0035] 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7] 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包括托架1、药箱2、喷药杆4,所述托架1包括托板101、设置在托板101下部的支腿102以及设置在支腿102下部的移动轮103,所述药箱2安装在托板101上部,药箱2上设有加药口201;托架1对药箱2进行支撑,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所述药箱2一侧设有喷雾泵3,喷雾泵3的进水管301与药箱2相连,所述托板101前后两侧均设有喷药杆4,喷药杆4上设有进药嘴402,进药嘴402通过软管与喷雾泵3的出水口连通(图中未示出),所述喷药杆4下部设有若干喷头401,所述托板101一侧设有两组背带112,背带112为可调式背带;喷药时,操作人员将背带112背负在两侧的肩膀上,并调整背带
112至适当的位置,打开喷雾泵3,然后带动喷药装置行走,托架1两侧的喷药杆4对作物进行喷药,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前后两侧的喷药杆4二次喷药,增强了喷药的效果。
[003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板101下部两侧设有套筒115,所述支腿102为L型方管,支腿102的水平部上设有若干第二调节孔109,套筒115两端设有与第二调节孔109对应的调节螺
栓110,所述调节螺栓110一侧设有紧固螺母111,第二调节孔109便于调节两侧支腿102的宽度,从而适应不同垄宽的田地喷药使用。
[003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腿102下部套设有伸缩腿107,所述移动轮安装在伸缩腿107下部,所述伸缩腿107上设有若干第一调节孔108,所述支腿102下部设有与第一调节孔108
对应的调节螺栓110,调节螺栓110一侧设有紧固螺母111,伸缩腿107便于调整支腿102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使用,同时调整托架1的水平度,避免药箱2倾斜影响喷雾泵
3的进水效果,甚至造成药箱2倾翻;为了提高支腿102和伸缩腿107的调节效率,所述紧固螺母111为蝶形螺母。
[004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轮103上部一侧设有插杆105,插杆105上端与伸缩腿107间隙配合,所述伸缩腿107下端设有挡板106,所述插杆105外部套设有减震弹簧104,所述减震弹簧104下端与移动轮103固定连接,减震弹簧104上端与挡板106固定连接;减震弹簧104降低了托架1移动时的震动,增强了喷药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004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药杆4一端固定地连接有把手403,所述把手403通过销轴114与托板101活动连接,使得喷药杆4可绕销轴114转动,增强了喷药的效果。
[004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板101两侧设有臂托113,用于承托操作人员的手臂,降低了操作人员的疲劳程度,所述销轴114安装在臂托113上,且销轴114设有若干组,便于操作人员根据臂长调整喷药杆4的位置。
[004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药口201内部设有过滤网202,避免了药箱2加药时倒入杂质堵塞喷雾泵3。
[004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药杆4上部设有联动杆404,联动杆404前端与前部的喷药杆4铰接,联动杆404后端与后部的喷药杆4铰接,喷药杆4、联动杆404以及托板101构成四连杆机构,操作人员摆动前端的喷药杆4时,联动杆404带动后端的喷药杆4同步摆动,增强了喷药的效果。
[004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药箱2内部设有搅拌装置5,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传动箱501、转轴506、搅拌叶片507,所述传动箱501设置在药箱2内部,所述传动箱501上设有导轨502,所述导轨502上部滑动地连接有齿条503,齿条503一端设有拉手505,所述齿条503一侧设有若干齿轮504,所述转轴506连接于齿轮504的下部,所述搅拌叶片507安装在转轴506上;药箱2加药后,拉动拉手505,齿条503带动齿轮504转动,从而带动转轴506上的搅拌叶片507转动,对药箱2内部的药液进行搅拌,增强了药液混合的均匀性。
[004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齿条503为双侧齿条503,且若干齿轮504在齿条503的两侧交错布置,两侧的齿轮504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搅拌叶片507为螺带式叶片,进一步增强了搅拌装置5的搅拌效果。
[0047]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
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0026]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 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中托架结构示意图。
[0028] 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中支腿结构示意图。
[0029] 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中喷药杆结构示意图。
[0030] 附图5是本发明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31] 附图6是本发明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中加药口内部示意图。
[0032] 附图7是本发明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中药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3] 附图8是本发明一种山区丘陵地区作物种植用喷药装置图7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34] 图中:1、托架;101、托板;102、支腿;103、移动轮;104、减震弹簧;105、插杆;106、挡板;107、伸缩腿;108、第一调节孔;109、第二调节孔;110、调节螺栓;111、紧固螺母;112、背带;113、臂托;114、销轴;115、套筒;2、药箱;201、加药口;202、过滤网;3、喷雾泵;301、进水管;4、喷药杆;401、喷头;402、进药嘴;403、把手;404、联动杆;5、搅拌装置;501、传动箱;502、导轨;503、齿条;504、齿轮;505、拉手;506、转轴;507、搅拌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