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深圳市中科创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专利详情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06-17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0-09-22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1-11-05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0-06-17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010553907.6 申请日 2020-06-17
公开/公告号 CN111590293B 公开/公告日 2021-11-05
授权日 2021-11-05 预估到期日 2040-06-17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23P19/00 主分类号 B23P19/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9
权利要求数量 10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申请权转移、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深圳市中科创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深圳市中科创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邓文婵、易娜娜、卓秋香 第一发明人 邓文婵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门街道立新社区人民北路3129号洪湖大厦1409 邮编 518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3
申请人所在省 广东省 申请人所在市 广东省深圳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周刘兴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步骤S1、轴套上料输送过程;步骤S2、对轴套夹取旋转移动过程;步骤S3、转轴顶升上料输送过程;步骤S4、转轴夹取旋转移动与轴套组合为组合件一过程;步骤S5、组合件一压紧定位过程;步骤S6、钻头上料磨合过程;步骤S7、钻头与组合件一套装成组合件二过程;步骤S8、批头与组件二插装成组合件三过程;步骤S9、轴帽上料输送过程;步骤S10、轴帽与组合件三组装成组合件四过程;步骤S11、对成品钻头钻轴的轴帽进行压合过程;本发明将钻头钻轴各配件按照设定次序组装为成品,实现钻头钻轴自动化装配操作,提高钻头钻轴装配质量和效率,具有良好市场应用价值。
  • 摘要附图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
  • 说明书附图:图10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
  • 说明书附图:图11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
  • 说明书附图:图12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
  • 说明书附图:图13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11-05 授权
2 2021-11-02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1.10.20 申请人由深圳市道和实业有限公司变更为深圳市中科创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由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油松社区东环一路皇嘉中心8楼804-807变更为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门街道立新社区人民北路3129号洪湖大厦1409
3 2021-11-02 著录事项变更 发明人由易娜娜 卓秋香 变更为邓文婵 易娜娜 卓秋香 
4 2020-09-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23P 19/00 专利申请号: 202010553907.6 申请日: 2020.06.17
5 2020-08-28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装配步骤如下:
步骤S1、轴套上料输送过程;
步骤S2、对轴套夹取旋转移动过程;
步骤S3、转轴顶升上料输送过程;
步骤S4、转轴夹取旋转移动与轴套组合为组合件一过程;
步骤S5、组合件一压紧定位过程;
步骤S6、钻头上料磨合过程;
步骤S7、钻头与组合件一套装成组合件二过程;
步骤S8、批头与组合件二插装成组合件三过程;
步骤S9、轴帽上料输送过程;
步骤S10、轴帽与组合件三组装成组合件四过程;
步骤S11、对成品钻头钻轴的轴帽进行压合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验证步骤,以验证操作人员是否有权启动控制面板;其中验证步骤包括鉴权操作,判断鉴权通过时执行后续步骤;判断鉴权没有通过时,执行语音、声光报警信号、发送报警信息给后台终端中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组合方式;所述鉴权操作为用户名及密码、人脸识别、瞳孔识别中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组合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轴套上料装置输送过程为先通过第一驱动电机使得轴套转动盘转动,并将轴套转动盘内的轴套通过轴套输送道前端的进料口送至轴套输送带内,由轴套输送带将轴套送至轴套传送带内。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转轴夹取旋转移动与轴套组合为组合件一过程,包括步骤S41,转轴夹取移送步骤,转轴被送至转轴输送道的右端,使转轴被转轴夹取装置夹取;
步骤S42,转轴经过第一旋转气缸旋转180度后运动至轴套的上方,所述转轴夹取旋转组件将转轴嵌入轴套内。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组合件一压紧定位过程,第一转动盘装置转动,使得组合件一转动到轴套离心压紧装置的下方,所述轴套离心装置上的轴套压紧气缸驱动压紧转轴套往下运动,使得组合件一顶端的转轴嵌入到压紧转轴套内,由压紧转轴套对转轴和轴套进行定位压紧。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6之后与步骤S7之前,还包括步骤S65, 组合件一移送步骤,当组合件一完成定位压紧之后,第一轴套承接装置对组合件一进行夹取,同时第二轴套承接装置对第一轴头承接装置上的组合件一进行夹取,第二轴套承接装置夹取组合件一运动至第二转动盘组件的上方,将组合件一放置到第二转动盘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钻头与组合件一套装成组合件二过程,包括步骤S71、钻头移送步骤,钻头移送组件上的钻头卡爪经过顶升气缸的推动,使得钻头卡爪抓取钻头上料转动盘上的钻头;
步骤S72、钻头上升步骤;钻头上升组件上的驱动电机驱动滚珠丝杆转动,将钻头卡爪运送到上升支撑板的顶端;
步骤S73、钻头送料步骤,钻头移送组件上的夹取气缸夹取钻头卡爪上的钻头,其中夹取气缸固定于无杆气缸上,夹取气缸夹取钻头后,无杆气缸往左运动,使得夹取气缸上的钻头运送至钻头磨合接收装置的上方,随后夹取气缸将钻头放置在钻头磨合接收装置上;
步骤S74、钻头磨合步骤,手指气缸对组合件一进行夹取,其中伸缩气缸驱动磨合滑动板往右运动,使得手指气缸夹取的组合件一与磨合轮接触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磨合轮转动,磨合轮上的齿牙与钻头上的齿牙啮合,对钻头进行磨合;
步骤S75、二次旋转移动步骤,第一旋转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通过伸缩气缸下压,使得旋转卡块对磨合完成的钻头进行卡取,卡取完毕后,驱动电机驱动分割器转动,使得第一旋转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旋转180度互换位置;
步骤S76、去毛刺步骤,顶升气缸驱动去毛刺轮往前运动,使得去毛刺轮与钻头接触,其中驱动电机驱动去毛刺轮转动,对钻头进行去毛刺;
步骤S77、钻头装配组合件二过程,对钻头去毛刺完毕后,第一旋转装置上的伸缩气缸往下运动,使得钻头套接在组合件一上,装配成组合件二。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8中,批头与组合件二插装成组合件三过程,批头上料装置上的伸缩气缸驱动批头上料器,使得批头上料器将批头送至转轴内组成组合件三,其中顶升气缸驱动压紧顶升轮,压紧顶升轮与组合件三压紧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轴帽与组合件三组装成组合件四过程,包括步骤S101、轴帽移动步骤,轴帽移动组件上的驱动电机通过滚珠丝杆驱动夹取气缸左右运动至组合件三的上方,随后轴帽夹取组件将组合件三夹取;
步骤S102、轴帽套接步骤,轴帽套接组件上的推动气缸驱动夹取气缸往前运动夹取轴帽,随后旋转气缸驱动夹取气缸旋转,使得夹取气缸将轴帽套接在组合件三上形成组合件四。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1、成品钻头钻轴的轴帽进行压合过程,其中成品夹紧组件上的滑台气缸驱动滑台定位板,使得成品夹紧气缸与组合件三处于同一水平线,由成品夹紧气缸将轴帽夹紧在组合件四上形成成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到装配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起重机是现在基集建设中常用的现代化工业机器,被广泛用于桥梁、铁路、隧道、修路、开山等领域中,目前随着中国基集行业的高速发展,起重机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而起重机中的钻头是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重机钻头主要是由轴套、转轴、钻头、批头和轴帽组成的,现阶段,生产车间主要是依靠人工将起重机钻头的各配件按照一定的次序组装到一起,但是人工组装时的力度不易掌握一致,则会导致各配件组装不到位,直接会影响到组装质量和效率,因此,现有的装配工艺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解决的上述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具体装配步骤如下:
[0006] 步骤S1、轴套上料输送过程;
[0007] 步骤S2、对轴套夹取旋转移动过程;
[0008] 步骤S3、转轴顶升上料输送过程;
[0009] 步骤S4、转轴夹取旋转移动与轴套组合为组合件一过程;
[0010] 步骤S5、组合件一压紧定位过程;
[0011] 步骤S6、钻头上料磨合过程;
[0012] 步骤S7、钻头与组合件一套装成组合件二过程;
[0013] 步骤S8、批头与组合件二插装成组合件三过程;
[0014] 步骤S9、轴帽上料输送过程;
[0015] 步骤S10、轴帽与组合件三组装成组合件四过程;
[0016] 优选的,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验证步骤,以验证操作人员是否有权启动控制面板;其中验证步骤包括鉴权操作,判断鉴权通过时执行后续步骤;判断鉴权没有通过时,执行语音、声光报警信号、发送报警信息给后台终端中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组合方式;所述鉴权操作为用户名及密码、人脸识别、瞳孔识别中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组合方式。
[0017]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轴套上料装置输送过程为先通过第一驱动电机使得轴套转动盘转动,并将轴套转动盘内的轴套通过轴套输送道前端的进料口送至轴套输送带内,由轴套输送带将轴套送至轴套传送带内。
[0018] 1.优选的,步骤S4中,所述转轴夹取旋转移动与轴套组合为组合件一过程,包括步骤S41,转轴夹取移送步骤,转轴被送至转轴输送道的右端,由转轴被转轴夹取装置夹取;
[0019] 步骤S42,转轴经过第一旋转气缸旋转180度后运动至轴套的上方,所述转轴夹取旋转组件将转轴嵌入轴套内。
[0020] 优选的,步骤S5中,所述组合件一压紧定位过程,第一转动盘装置转动,使得组合件一转动到轴套离心压紧装置的下方,所述轴套离心装置上的轴套压紧气缸驱动压紧转轴套往下运动,使得组合件一顶端的转轴嵌入到压紧转轴套内,由压紧转轴套对转轴和轴套进行定位压紧。
[0021] 优选的,步骤S6之后与步骤S7之前,还包括步骤S65, 组合件一移送步骤,当组合件一完成定位压紧之后,第一轴套承接装置对组合件一进行夹取,同时第二轴套承接装置对第一轴头承接装置上的组合件一进行夹取,第二轴套承接装置夹取组合件一运动至第二转动盘组件的上方,将组合件一放置到第二转动盘组件上。
[0022] 优选的,步骤S7中,钻头与组合件一套装成组合件二过程,包括步骤S71、钻头移送步骤,钻头移送组件上的钻头卡爪经过顶升气缸的推动,使得钻头卡爪抓取钻头上料转动盘上的钻头;
[0023] 步骤S72、钻头上升步骤;钻头上升组件上的驱动电机驱动滚珠丝杆转动,将钻头卡爪运送到上升支撑板的顶端;
[0024] 步骤S73、钻头送料步骤,钻头移送组件上的夹取气缸夹取钻头卡爪上的钻头,其中夹取气缸固定于无杆气缸上,夹取气缸夹取钻头后,无杆气缸往左运动,使得夹取气缸上的钻头运送至钻头磨合接收装置的上方,随后夹取气缸将钻头放置在钻头磨合接收装置上;
[0025] 步骤S74、钻头磨合步骤,手指气缸对组合件一进行夹取,其中伸缩气缸驱动磨合滑动板往右运动,使得手指气缸夹取的组合件一与磨合轮接触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磨合轮转动,磨合轮上的齿牙与钻头上的齿牙啮合,对钻头进行磨合;
[0026] 步骤S75、二次旋转移动步骤,第一旋转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通过伸缩气缸下压,使得旋转卡块对磨合完成的钻头进行卡取,卡取完毕后,驱动电机驱动分割器转动,使得第一旋转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旋转180度互换位置;
[0027] 步骤S76、去毛刺步骤,顶升气缸驱动去毛刺轮往前运动,使得去毛刺轮与钻头接触,其中驱动电机驱动去毛刺轮转动,对钻头进行去毛刺;
[0028] 步骤S77、钻头装配组合件二过程,对钻头去毛刺完毕后,第一旋转装置上的伸缩气缸往下运动,使得钻头套接在组合件一上,装配成组合件二。
[0029] 优选的,步骤S8中,批头与组合件二插装成组合件三过程,批头上料装置上的伸缩气缸驱动批头上料器,使得批头上料器将批头送至转轴内组成组合件三,其中顶升气缸驱动压紧顶升轮,压紧顶升轮与组合件三压紧接触。
[0030] 优选的,步骤S10中轴帽与组合件三组装成组合件四过程,包括步骤S101、轴帽移动步骤,轴帽移动组件上的驱动电机通过滚珠丝杆驱动夹取气缸左右运动至组合件三的上方,随后轴帽夹取组件将组合件三夹取;
[0031] 步骤S102、轴帽套接步骤,轴帽套接组件上的推动气缸驱动夹取气缸往前运动夹取轴帽,随后旋转气缸驱动夹取气缸旋转,使得夹取气缸将轴帽套接在组合件三上形成组合件四。
[0032] 优选的,包括步骤S11、成品钻头钻轴的轴帽进行压合过程,其中成品加紧组件上的滑台气缸驱动滑台定位板,使得成品加紧气缸与组合件三处于同一水平线,由成品加紧气缸将轴帽夹紧在组合件四上形成成品。
[0033]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设置轴套上料装置来对轴套进行上料,同时轴套夹取移送装置对轴套进行夹取放置在第一转动盘组件上的转动盘上,同时转轴上料装置对转轴进行上料,转轴夹取装置对转轴进行夹紧随后转动,使得转轴嵌入转动盘上的轴套上,同时第一转动盘组件转动,由轴套离心压紧装置对转动盘上的转轴和轴套进行压紧,轴套承接转移装置则将压紧完毕后的转轴夹取送至第二转动盘组件上,随后钻头上料转盘装置为钻头夹料移送装置送料,钻头夹料移送装置将钻头夹取送至钻头接收磨合装置进行磨合,随后由钻头旋转定位装置对磨合完成的钻头进行去毛刺,在把钻头送至第二转动盘组件上的转轴上,批头上料装置对转轴内进行上料,轴帽上料装置则将轴帽套接在转轴的左右两端,由轴帽上料装置上的成品夹紧组件对轴帽进行夹紧,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实施方案

[0049]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50]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一体成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标示。
[0051]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
[0052] 如图1‑12所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如下:
[0053] 一种起重机钻头钻轴全自动装配工艺,包括工作板1,还包括轴套上料装置2、轴套夹取移送装置3、转轴上料装置4、转轴夹取装置5、第一转动盘组件6、第二转动盘组件7、轴套离心压紧装置、轴套承接转移装置9、钻头上料转盘装置10、钻头夹料移送装置11、钻头接收磨合装置12、钻头旋转定位装置13、轴帽上料装置14和批头上料装置15;所述轴套上料装置2固定于工作板1的左端,所述轴套夹取移送装置3固定于轴套上料装置2的前侧,所述转轴上料装置4固定工作板1的左端,所述转轴夹取装置5固定于转轴上料装置4的右侧,所述第一转动盘组件6、轴套承接转移装置9和第二转动盘组件7分别从左到右依次固定于工作板1的中部,所述轴套离心压紧装置固定于第一转动盘组件6的右侧,所述钻头上料转动盘105装置固定于轴套上料装置2的右侧,所述钻头夹料移送装置11固定于钻头上料转盘装置
10的右侧,所述钻头接受磨合装置固定于钻头夹料移送装置11的右侧,所述钻头旋转定位装置13固定于钻头接收磨合装置12的前侧,所述轴帽上料装置14固定于第二转动盘组件7的前侧,所述批头上料装置15固定于第二转动盘组件7的右侧。
[0054] 优选的,所述轴套上料装置2包括轴套转动盘21,第一驱动电机22、轴套输送道23、轴套传送道24、转盘固定板25、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固定板和轴套传送带;所述转盘固定板25通过转盘支撑轴固定于工作板1上,所述轴套转动盘21固定于转盘固定板25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2固定于转盘固定板25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与轴套转动盘21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轴套输送道23固定于轴套转动盘21内,且所述轴套输送道23的后端设有进料口,所述轴套输送道23的出料口与轴套传送道24接触连接,所述轴套传送道24固定于转盘固定板25的左端,所述轴套传送道24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传送轴,所述轴套传送带套接在传送轴上,所述第二驱动固定板固定于转盘固定板25的底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于第二驱动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传送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0055] 优选的,所述轴套夹取移送装置3包括轴套夹取支撑板31、第一无杆气缸32、第一下压气缸33和第一夹取气缸34;所述轴套夹取支撑板31固定于工作板1上,所述第一无杆气缸32水平固定于轴套夹取支撑板31上,所述第一下压气缸33垂直固定于第一无杆气缸32上,所述第一夹取气缸34固定于第一下压气缸33道底端。
[0056]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料装置4包括转轴储存箱41、第一顶升气缸42、转轴顶升一板、转轴顶升二板43、第二无杆气缸44、第二无杆支撑座45、转轴定位板46和转轴滑动轨47;所述第二无杆支撑座45固定于工作板1上,所述第二无杆气缸44水平固定于第二无杆支撑座45上,所述转轴定位板46固定于第二无杆气缸44道后壁,所述转轴储存箱41固定于转轴定位板46道后壁,所述转轴滑动轨47固定于转轴定位板46前壁的上端,所述转轴定位板46前壁的中部固定设有转轴滑轨410,所述转轴滑轨410上滑动连接转轴滑座48,所述转轴滑座
48上的后端与第二无杆气缸44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滑座48的顶端固定连接拨动杆49,所述拨动杆49嵌入转轴滑动轨47内,所述第二无杆气缸44道底端固定连接第一顶升固定板411,所述第一顶升气缸42固定于第一顶升固定板411的底端,所述转轴顶升一板和转轴顶升二板43分别固定于第一顶升气缸42输出端的前后两端,且所述转轴顶升一板的高度低于转轴顶升二板43。
[0057] 优选的,所述转轴夹取装置5包括转轴夹取支撑板51、第一旋转定位板52、第一旋转气缸53、第二顶升气缸54、转轴旋转定位块55、第二夹取气缸56和第三夹取气缸57;所述转轴夹取支撑板51固定于工作板1上,所述第二顶升气缸54垂直固定于转轴夹取支撑板51道后壁,所述第一旋转定位板52固定于第二顶升气缸54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旋转气缸53固定于第一旋转定位板52底部的前端,且所述第一旋转气缸53道输出轴贯穿第一旋转定位板52,所述转轴旋转定位块55固定于第一旋转气缸53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夹取气缸56固定于转轴旋转定位块55的左壁,所述第三夹取气缸57固定于转轴旋转定位块55的前壁。
[0058] 优选的,所述轴套离心压紧装置包括离心支撑架81、压紧转轴套82、离心支撑杆83、轴套压紧气缸84、压紧支撑板85和压紧感应片;所述离心支撑架81固定于工作板1上,所述离心支撑架81的顶端固定设有压紧通孔,所述离心支撑杆83固定于离心支撑架81的顶端,所述轴套压紧气缸84垂直固定于离心支撑杆83上,所述离心支撑架81道前端固定设有离心轴承座86,所述离心轴承座86内滑动连接离心滑竿87,所述离心滑竿87的上端与轴套压紧气缸84固定连接,所述离心滑竿87的底端与压紧支撑板85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感应片固定于压紧支撑板85道后端,所述离心支撑架81内壁道上端设有第一感应座和第二感应座,所述压紧感应片嵌入第一感应座内,所述压紧转轴套82固定于压紧支撑板85道中部,所述压紧转轴套82位于转轴的上方。
[0059] 优选的,所述轴套承接转移装置9包括第一轴套承接装置91和第二轴套承接装置92;所述第一轴套承接装置91固定于第一转动盘装置的左端,所述第二轴套承接装置92固定于第二转动盘装置的右端,所述第一轴套装置与第二轴套装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一轴套装置包括第一轴套支撑板911、第二下压气缸912、第二下压固定板913、第四夹取固定板914和第四夹取气缸915;所述第一轴套支撑板911固定于工作板1上,所述第二下压固定板913固定于第一轴套支撑板911的顶端,所述第二下压气缸912垂直固定于第二下压固定板913上,所述第四夹取固定板914固定于第二下压气缸912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夹取气缸915垂直固定于第四夹取固定板914的底端。
[006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轴套承接装置92包括第二轴套支撑板921、第三无杆气缸922、第三无杆定位板923、第三下压固定板924、第三下压气缸925、第二旋转气缸926、第二旋转定位板927和第五夹取气缸928;所述第二轴套支撑板921固定于工作板1上,所述第三无杆定位板923固定于第二轴套支撑板921的顶端,所述第三无杆气缸922固定于第三无杆定位板923上,所述第三下压固定板924固定于第三无杆气缸922上,所述第三下压气缸925垂直固定于第三下压固定板924上,所述第二旋转定位板927固定于第三下压气缸925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旋转气缸926固定于第二旋转定位板927的后壁,且所述第二旋转气缸926的输出端贯穿第二旋转定位板927与第五夹取气缸928固定连接。
[0061] 优选的,所述钻头上料转盘装置10包括减速电机101、第三驱动电机102、第三驱动定位板103、钻头上料固定板104和钻头上料转动盘105;所述钻头上料固定板104通过多根上料定位柱固定于工作板1的底端,所述减速电机101固定于钻头上料固定板104上表面的中部,所述减速电机101的出轴贯穿工作板1,所述钻头上料转动盘105固定于减速电机101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驱动固定板固定于减速电机101的后端,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02固定与第三驱动固定板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02的输出轴贯穿第三驱动固定板连接传动轮108,所述传动轮108通过传动带与减速电机101输入轴上的从动轮套接。
[0062] 进一步的,所述钻头上料转动盘105上均匀设有多个钻头轴承座106,所述钻头轴承座106上均固定连接钻头承接柱107,所述钻头承接柱107上从上道下一次套接多个钻头。
[0063] 优选的,所述钻头夹料移送装置11包括钻头移送组件111和钻头夹取上升组件112;所述钻头上升组件固定于工作板1上,所述钻头移送组件111固定于钻头上升组件的上端;所述钻头上升组件包括第二顶升固定板1111、第二顶升移送气缸1112、第四驱动电机
1115、第一滚珠丝杆、第一丝杆螺母座、上升支撑板和第四驱动固定板;所述上升支撑板固定于工作板1上,所述第一滚珠丝杆的上下两端转动连接在上升支撑板的前壁,所述第一滚珠丝杆的前端固定连接上升滑动板1114,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座套接在第一滚珠丝杆上,所述第二顶升固定板1111固定于第一丝杆螺母座的顶端,且所述第二顶升固定板1111与上升滑动板111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顶升移送气缸1112水平固定于第二顶升固定板1111上,所述第二顶升移送气缸11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钻头卡爪1113,所述第四驱动固定板固定于上升支撑板的顶端,所述第四驱动电机1115垂直固定于第四驱动固定板上,且所述第四驱动电机1115的输出轴贯穿第四驱动固定板与第一滚珠丝杆固定连接。
[0064] 进一步的,所述钻头移送组件111包括第四无杆固定板1121、第四无杆气缸1122、第四下压气缸1123和第六夹取气缸1124;所述第四无杆固定板1121固定于上升滑动板1114前壁的上端,所述第四无杆气缸1122固定于第四无杆固定板1121上,所述第四下压气缸1123固定于第四无杆气缸1122上,所述第六夹取气缸1124固定于第四下压气缸1123的输出端。
[0065] 优选的,所述钻头接收磨合装置12包括磨合支撑台121、第一伸缩气缸122、第一伸缩固定板123、第五驱动电机124、第五驱动固定板125、磨合滑动板126、磨合推动板127、手指气缸128、第三顶升气缸129和钻头挡板1210;所述磨合支撑台121固定于工作板1上,所述磨合支撑台121的顶端设有磨合滑轨,所述磨合滑动板126与磨合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手指气缸128固定于磨合滑动板126的顶端,所述第一伸缩固定板123固定于磨合支撑台121右端的前壁,所述第一伸缩气缸122水平固定于第一伸缩固定板123上,所述磨合推动板127的一端连接磨合滑动板126,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气缸1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磨合支撑台121顶端的左侧固定连接磨合定位板,所述第五驱动固定板125固定于磨合定位板上,所述第五驱动电机124垂直固定于第五驱动固定板125上,且所述第五驱动电机124的输出轴贯穿第五驱动固定板125连接磨合轮1211,所述第三顶升气缸129固定于磨合支撑台121的右壁,所述钻头挡板1210固定于第三顶升气缸129的输出端。
[0066] 进一步的,所述钻头旋转定位装置13包括第六驱动电机131、第六驱动固定板132、第七驱动电机133、第七驱动固定板134、旋转支撑架135、分割器136、旋转承重板137、第一旋转组件138、第二旋转组件139、第四顶升气缸1310、第四顶升固定板1311和去毛刺轮1312;所述旋转支撑架135固定于工作板1上,所述第六驱动固定板132固定于旋转支撑架
135后壁的下端,所述第六驱动电机131固定于第六驱动固定板132上,所述旋转支撑架135的中部固定设有旋转支撑杆,所述第七驱动固定板134与旋转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七驱动电机133固定于第七驱动固定板134的底部,所述第七驱动固定板134的前端转动连接去毛刺轴,所述去毛刺轮1312固定于去毛刺轴的底端,所述第四顶升固定板1311固定于旋转支撑架135中部的前壁,所述第四顶升气缸1310固定于第四顶升固定板1311上,且所述第四顶升气缸1310的输出端与第七驱动固定板13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驱动电机13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与去毛刺轴的上端通过同步带套接,所述分割器136固定于旋转支撑架135的顶端,所述旋转承重板137与分割器13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组件138和第二旋转组件139分别固定于旋转承重板137板的左右两端,所述第六驱动电机131的输出端贯穿第六驱动固定板132连接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分割器136输入轴上的随动轮通过同步带套接。
[0067]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旋转组件139包括第二伸缩气缸1391、第二伸缩固定板1392、延伸滑动板1393、延伸滑轨、第三旋转气缸1394、第三旋转固定板1395和旋转卡块1396;所述延伸滑轨固定于旋转承重板137的左端,所述第二伸缩固定板1392固定于旋转承重板137顶端,所述第二伸缩气缸1391垂直固定于第二伸缩固定板1392上,所述延伸滑动板1393与延伸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旋转固定板1395固定于延伸滑动板1393的前壁,所述第三旋转气缸1394垂直固定于第三旋转固定板1395上,所述旋转卡块1396固定于第三旋转气缸1394的底端,所述第二伸缩气缸139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滑动支撑柱,所述滑动支撑柱的一端与延伸滑动板139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组件138与第二旋转组件139结构相同。
[0068] 进一步的,所述批头上料装置15包括上料支撑板151、第三伸缩气缸152、第三伸缩固定板153、批头上料器154、第五顶升气缸、压紧顶升板155、压紧顶升轮156和批头定位板157;所述上料支撑板151固定于工作板1上,所述第三伸缩固定板153固定于上料支撑板151的顶端,所述第三伸缩气缸152垂直固定于第三伸缩固定板153上,所述上料支撑板151的内壁设有滑轨,所述批头定位板157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批头上料器154固定于批头定位板
157的前端,所述第三伸缩气缸152的输出端与批头定位板157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料支撑板151的下部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五顶升气缸固定于定位孔内,所述压紧顶升板155固定于第五顶升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压紧顶升板155的前端固定连接压紧轴所述压紧顶升轮156与压紧轴转动连接。
[0069] 进一步的,所述轴帽上料装置14包括轴帽上料组件141和轴帽组装装置142,所述轴帽组装装置142固定于第二转动盘组件7的前侧,所述轴帽上料组件141固定于轴帽组装装置142的后侧,所述轴帽上料组件141和轴套上料装置2结构相同;所述轴帽组装装置142包括成品加紧组件、轴帽移动组件和轴帽夹取组件,所述轴帽移动组件固定于工作板1上,所述轴帽夹取组件固定于轴帽移动组件上,所述成品加紧组件固定于轴帽夹取组件的下方;所述轴帽移动组件包括第八驱动电机143、第八驱动固定板、移动支撑架、移动延伸板144、第二滚珠丝杆、第二丝杆螺母座和移动承重板145;所述移动支撑架固定于工作板1上,所述移动延伸板144固定于移动支撑架的顶端,所述第二滚珠丝杆转动连接在移动延伸板
144的前壁,且所述第二滚珠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轮,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座套接在第二滚珠丝杆上,所述移动承重板145与第二丝杆螺母座固定连接,且移动承重板145与移动延伸板144上的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八驱动固定板固定于移动延伸板144的左端,所述第八驱动电机143固定于第八驱动电机143上,且所述第八驱动电机14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轮,驱动轮与转动轮通过同步带套接。
[0070] 进一步的,所述轴帽夹取组件包括轴帽驱动组件和夹取安装组件,所述轴帽驱动组件固定于移动承重板145上,所述夹取安装组件固定于轴帽驱动组件上,所述轴帽驱动组件与轴帽移动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夹取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定位板146、第七夹取气缸147、第五下压气缸148和下压环;所述安装定位板146固定于轴帽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七夹取气缸147和第五下压气缸148分别固定于安装定位板146的前后两壁,所述下压环固定于第五下压气缸148的输出端。
[0071] 进一步的,所述成品加紧组件包括成品固定架149、滑台气缸1410、滑台定位板1411和成品加紧气缸1412;所述成品固定架149固定于工作板1上,所述滑台气缸1410固定于成品固定架149上,所述滑台定位板1411固定于滑台气缸1410上,所述成品加紧气缸1412固定于滑台定位板1411的前壁,所述成品加紧气缸1412的左右夹爪分别固定连接加紧销
1413。
[007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盘组件6和第二转动盘组件7均为常规的转动盘结构。
[0073] 进一步的,所述成品加紧组件的后侧固定设有轴帽套接组件,所述轴帽套接组件包括套接支撑架、套接支撑板、第四旋转气缸、第八夹取气缸和推动气缸,所述套接支撑架固定于工作板1上,所述套接支撑板固定于套接支撑架上,所述推动气缸固定于套接支撑板的顶端,所述推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四旋转固定板,所述第四旋转气缸固定于第四旋转固定板上,所述第八夹取气缸固定于第四旋转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第八夹取气缸用于夹取轴帽上料组件141上的轴帽。
[0074] 钻头钻轴装配工艺如下:
[0075] S0,验证步骤,以验证操作人员是否有权启动控制面板;其中验证步骤包括鉴权操作,判断鉴权通过时执行后续步骤;判断鉴权没有通过时,执行语音、声光报警信号、发送报警信息给后台终端中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组合方式;所述鉴权操作为用户名及密码、人脸识别、瞳孔识别中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组合方式。
[0076] 步骤S1中,所述轴套上料装置输送过程为先通过第一驱动电机使得轴套转动盘转动,并将轴套转动盘内的轴套通过轴套输送道前端的进料口送至轴套输送带内,由轴套输送带将轴套送至轴套传送带内。
[0077] 步骤S2、对轴套夹取旋转移动过程;
[0078] 步骤S3、转轴顶升上料输送过程;
[0079] 步骤S4中,所述转轴夹取旋转移动与轴套组合为组合件一过程,包括步骤S41,转轴夹取移送步骤,转轴被送至转轴输送道的右端,由转轴被转轴夹取装置夹取;
[0080] 步骤S42,转轴经过第一旋转气缸旋转180度后运动至轴套的上方,所述转轴夹取旋转组件将转轴嵌入轴套内。
[0081] 步骤S5中,所述组合件一压紧定位过程,第一转动盘装置转动,使得组合件一转动到轴套离心压紧装置的下方,所述轴套离心装置上的轴套压紧气缸驱动压紧转轴套往下运动,使得组合件一顶端的转轴嵌入到压紧转轴套内,由压紧转轴套对转轴和轴套进行定位压紧。
[0082] 步骤S6之后与步骤S7之前,还包括步骤S65, 组合件一移送步骤,当组合件一完成定位压紧之后,第一轴套承接装置对组合件一进行夹取,同时第二轴套承接装置对第一轴头承接装置上的组合件一进行夹取,第二轴套承接装置夹取组合件一运动至第二转动盘组件的上方,将组合件一放置到第二转动盘组件上。
[0083] 步骤S7中,钻头与组合件一套装成组合件二过程,包括步骤S71、钻头移送步骤,钻头移送组件上的钻头卡爪经过顶升气缸的推动,使得钻头卡爪抓取钻头上料转动盘上的钻头;
[0084] 步骤S72、钻头上升步骤;钻头上升组件上的驱动电机驱动滚珠丝杆转动,将钻头卡爪运送到上升支撑板的顶端;
[0085] 步骤S73、钻头送料步骤,钻头移送组件上的夹取气缸夹取钻头卡爪上的钻头,其中夹取气缸固定于无杆气缸上,夹取气缸夹取钻头后,无杆气缸往左运动,使得夹取气缸上的钻头运送至钻头磨合接收装置的上方,随后夹取气缸将钻头放置在钻头磨合接收装置上;
[0086] 步骤S74、钻头磨合步骤,手指气缸对组件一进行夹取,其中伸缩气缸驱动磨合滑动板往右运动,使得手指气缸夹取的组件一与磨合轮接触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磨合轮转动,磨合轮上的齿牙与钻头上的齿牙啮合,对钻头进行磨合;
[0087] 步骤S75、二次旋转移动步骤,第一旋转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通过伸缩气缸下压,使得旋转卡块对磨合完成的钻头进行卡取,卡取完毕后,驱动电机驱动分割器转动,使得第一旋转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旋转180度互换位置;
[0088] 步骤S76、去毛刺步骤,顶升气缸驱动去毛刺轮往前运动,使得去毛刺轮与钻头接触,其中驱动电机驱动去毛刺轮转动,对钻头进行去毛刺;
[0089] 步骤S77、钻头装配组合件二过程,对钻头去毛刺完毕后,第一旋转装置上的伸缩气缸往下运动,使得钻头套接在组合件一上,装配成组合件二。
[0090] 步骤S8中,批头与组合件二插装成组合件三过程,批头上料装置上的伸缩气缸驱动批头上料器,使得批头上料器将批头送至转轴内组成组合件三,其中顶升气缸驱动压紧顶升轮,压紧顶升轮与组合件三压紧接触。
[0091] 步骤S9、轴帽上料输送过程;
[0092] 步骤S10中轴帽与组合件三组装成组合件四过程,包括步骤S101、轴帽移动步骤,轴帽移动组件上的驱动电机通过滚珠丝杆驱动夹取气缸左右运动至组合件三的上方,随后轴帽夹取组件将组合件三夹取;
[0093] 步骤S102、轴帽套接步骤,轴帽套接组件上的推动气缸驱动夹取气缸往前运动夹取轴帽,随后旋转气缸驱动夹取气缸旋转,使得夹取气缸将轴帽套接在组合件三上形成组合件四。
[0094] 包括步骤S11、成品钻头钻轴的轴帽进行压合过程,其中成品加紧组件上的滑台气缸驱动滑台定位板,使得成品加紧气缸与组合件三处于同一水平线,由成品加紧气缸将轴帽夹紧在组合件四上形成成品。
[009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0034]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 图2为本发明的轴套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7] 图3为本发明的轴套夹取移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8] 图4为本发明的转轴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9] 图5为本发明的转轴夹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0] 图6为本发明的轴套压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1] 图7为本发明的轴套承接转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2] 图8为本发明的钻头上料转盘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3] 图9为本发明的钻头夹料移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4] 图10为本发明的钻头接收磨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5] 图11为本发明的批头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6] 图12为本发明的轴帽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7] 图13为本发明的钻头旋转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8] 以上图例所示:工作板1、轴套上料装置2、轴套夹取移送装置3、转轴上料装置4、转轴夹取装置5、第一转动盘组件6、第二转动盘组件7、轴套压紧装置8、轴套承接转移装置9、钻头上料转盘装置10、钻头夹料移送装置11、钻头接收磨合装置12、钻头旋转定位装置13、轴帽上料装置14、批头上料装置15、轴套转动盘21、第一驱动电机22、轴套输送道23、轴套传送道24、转盘固定板25、轴套夹取支撑板31;第一无杆气缸32;第一下压气缸33、第一夹取气缸34、转轴储存箱41;第一顶升气缸42;转轴顶升二板43;第二无杆气缸44;第二无杆支撑座45;转轴定位板46;转轴滑动轨47;转轴滑座48;拨动杆49;转轴滑轨410;第一顶升固定板
411;转轴夹取支撑板51;第一旋转定位板52;第一旋转气缸53;第二顶升气缸54;转轴旋转定位块55;第二夹取气缸56;第三夹取气缸57;离心支撑架81;压紧转轴套82;离心支撑杆
83;轴套压紧气缸84;压紧支撑板85;离心轴承座86;离心滑竿87;第一轴套承接装置91;第二轴套承接装置92;第一轴套支撑板911;第二下压气缸912;第二下压固定板913;第四夹取固定板914;第四夹取气缸915;第二轴套支撑板921;第三无杆气缸922;第三无杆定位板
923;第三下压固定板924;第三下压气缸925;第二旋转气缸926;第二旋转定位板927;第五夹取气缸928;减速电机101;第三驱动电机102;第三驱动定位板103;钻头上料固定板104;
钻头上料转动盘105;钻头轴承座106;钻头承接柱107;传动轮108;钻头移送组件111;钻头夹取上升组件112;第二顶升固定板1111;第二顶升移送气缸1112;钻头卡爪1113;上升滑动板1114;第四驱动电机1115;第四无杆固定板1121;第四无杆气缸1122;第四下压气缸1123;
第六夹取气缸1124;磨合支撑台121;第一伸缩气缸122;第一伸缩固定板123;第五驱动电机
124;第五驱动固定板125;磨合滑动板126;磨合推动板127;手指气缸128;第三顶升气缸
129;钻头挡板1210;磨合轮1211;第六驱动电机131;第六驱动固定板132;第七驱动电机
133;第七驱动固定板134;旋转支撑架135;分割器136;旋转承重板137;第一旋转组件138;
第二旋转组件139;第四顶升气缸1310;第四顶升固定板1311;去毛刺轮1312;第二伸缩气缸
1391;第二伸缩固定板1392;延伸滑动板1393;第三旋转气缸1394;第三旋转固定板1395;旋转卡块1396;上料支撑板151;第三伸缩气缸152;第三伸缩固定板153;批头上料器154;压紧顶升板155;压紧顶升轮156;批头定位板157;轴帽上料组件141;轴帽组装装置142;第八驱动电机143;移动延伸板144;移动承重板145;安装定位板146;第七夹取气缸147;第五下压气缸148;成品固定架149;滑台气缸1410;滑台定位板1411;成品加紧气缸1412;加紧销
1413。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