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及其称重方法专利详情

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及其称重方法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12-28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1-05-28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5-17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0-12-28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011580916.0 申请日 2020-12-28
公开/公告号 CN112781699B 公开/公告日 2022-05-17
授权日 2022-05-17 预估到期日 2040-12-28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G01G19/02 主分类号 G01G19/0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9
权利要求数量 10 非专利引证数量 1
引用专利数量 1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1、2013.02.01Hai-lang HE et al..SIMULATION OFPIEZOELECTRIC SENSOR IN WEIGH-IN-MOTIONSYSTEMS《.2015 Symposium onPizeoelectricity,Acoustic Waves,andDevice Applications》.2015,133-136.;
引用专利 FR2978563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1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专利权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 王云、王翔、鲍秉德、燕国良、何流 第一发明人 王云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 邮编 310018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5
申请人所在省 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浙江省杭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黄前泽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及其称重方法。现有的动态称重设备的安装布线到投入使用这一过程对路面的损坏极大,且花费时间较长。本发明包括外壳、弹性元件、力传递块、悬臂梁、质量块、机械诱导机构、蓄电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各条悬臂梁的内端互不接触,且均与力传递块的底面接触。各悬臂梁的内端端部均位于质量块的上方。其中一根或多根悬臂梁上设置有压电层。各悬臂梁的外端均与路面安装槽的侧壁固定。本发明的机械诱导机构、质量块、力传递块与压电悬臂梁能在压电悬臂梁振动时发生碰撞,而弹性元件的反作用力使它持续碰撞,这种持续碰撞能使压电悬臂梁的振动时间更长,从而增加压电悬臂梁产生电能的大小。
  • 摘要附图
    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及其称重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及其称重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及其称重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及其称重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及其称重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及其称重方法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5-17 授权
2 2021-05-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G01G 19/02 专利申请号: 202011580916.0 申请日: 2020.12.28
3 2021-05-11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包括外壳、弹性元件(4)和力传递块(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臂梁(6)、质量块(7)、机械诱导机构(8)、蓄电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弹性元件(4)和力传递块(5)固定在外壳内腔的顶部;力传递块(5)位于弹性元件(4)的下侧;
外壳的侧面不同朝向上开设有多个让位槽;各条悬臂梁(6)分别穿过各让位槽;各条悬臂梁(6)的内端互不接触,且均与力传递块(5)的底面接触;机械诱导机构(8)安装在外壳内腔的底部,包括弹簧(9)和阻尼元件(10);阻尼元件(10)固定在外壳内腔底部的中心位置;弹簧(9)套置在阻尼元件(10)的外侧;质量块(7)粘贴固定在阻尼元件(10)的顶端;弹簧(9)的顶端抵住质量块(7)的底面;各悬臂梁(6)的内端端部均位于质量块(7)的上方;其中一根或多根悬臂梁(6)上设置有压电层(12);压电层(12)的输出信号连接到无线传输模块和蓄电模块;使用时,所述的外壳安装在路面上的安装槽内;各悬臂梁(6)的外端均与安装槽的侧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诱导机构与质量块所成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悬臂梁的固有频率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的尺寸为100m×25mm×0.2mm,质量块的尺寸为30mm×30mm×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6)的数量为三条;仅有一根悬臂梁(6)上设置有压电层(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质量块(7)与悬臂梁(6)的内端之间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块(5)的边缘处与外壳的内壁在水平方向上有间隙(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包括由上之下依次排列并固连在一起的上盖体(1)、中套壳(2)和下基座(3);所述上盖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碗形凹槽,且第一碗形凹槽内的转折处设置有倒角(14);力传递块(5)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碗形凹槽,且第二碗形凹槽内的转折处设置有倒角(14);弹性元件(4)的顶部边缘与底部边缘处均设置有倒角;弹性元件(4)顶部的倒角与上盖体(1)上的第一碗形凹槽内的倒角(14)接触,弹性元件(4)底部的倒角与力传递块(5)上的第二碗形凹槽内的倒角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块(5)的底面开设有多条限位槽;各条限位槽与中套壳(2)上的各条让位槽分别对齐;
各悬臂梁(6)的内端分别嵌入力传递块(5)底面的各条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梁(6)采用金属片;所述的弹性元件(4)采用橡胶或弹性塑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的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路面上的车辆驶过时,各悬臂梁(6)受压发生弯曲变形,带有压电层的悬臂梁(6)上的压电层产生压电信号,并传输到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将检测到压电信号的第一个峰值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接受到的峰值数据判断通过的车辆重量;
同时,在各悬臂梁(6)振动的过程中,各悬臂梁(6)的内端重复碰撞下方的质量块(7);
质量块(7)和机械诱导机构(8)随之发生振动;在各悬臂梁(6)的振动衰减时,上下振动的质量块(7)持续碰撞悬臂梁(6),使得悬臂梁(6)保持更长时间的振动;带压电层的悬臂梁在振动的过程中,压电层持续产生压电信号,该压电信号通过稳压模块后为蓄电模块充电。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动态称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早期使用的车辆称重地磅是静态称重仪,该种称重地磅在使用时需要车辆先行驶到称重地磅上,待车辆在秤台上稳定之后才能够精确显示读数,这导致称重速度非常缓慢,在车流量较大的情况下,经常造成很多车辆的等候,导致道路拥堵。为了避免静态称重地磅的上述缺陷,车辆动态称重地磅应运而生。动态称重是指通过测量和分析轮胎动态力测算一辆运动中的车辆的总重和部分重量的过程,用于交通轴载调查、治理超限超载运输。
[0003] 现有的动态称重设备的安装布线到投入使用这一过程对路面的损坏极大,且花费时间较长,对交通的流畅性影响较大,容易造成交通堵塞。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传输技术趋于成熟,该技术也被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各行各业。针对于动态称重,无线传输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布线所带来的对路面的破坏的问题,但是没有了线路的连接,无法对无线传输装置实现供能,电池是解决不了长期性问题的。
[0004] 由上所述,有必要设计一种自供能的动态称重装置,以便于为无线传输装置提供持续的供能。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压电悬臂梁的动态称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动态称重系统中无线传输装置的持续性供能问题。
[0006] 本发明一种基于压电悬臂梁的动态称重装置,包括外壳、弹性元件、力传递块、悬臂梁、质量块、机械诱导机构、蓄电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弹性元件和力传递块固定在外壳内腔的顶部;力传递块位于弹性元件的下侧。外壳的侧面不同朝向上开设有多个让位槽。各条悬臂梁分别穿过各让位槽;各条悬臂梁的内端互不接触,且均与力传递块的底面接触。机械诱导机构安装在外壳内腔的底部,包括弹簧和阻尼元件;阻尼元件固定在外壳内腔底部的中心位置;弹簧套置在阻尼元件的外侧;质量块粘贴固定在阻尼元件的顶端。弹簧的顶端抵住质量块的底面。各悬臂梁的内端端部均位于质量块的上方。其中一根或多根悬臂梁上设置有压电层。压电层的输出信号连接到无线传输模块和蓄电模块。使用时,所述的外壳安装在路面上的安装槽内。各悬臂梁的外端均与安装槽的侧壁固定。
[0007]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械诱导机构与质量块所成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悬臂梁的固有频率相等。
[0008] 作为优选,悬臂梁的尺寸为100m×25mm×0.2mm,质量块的尺寸为30mm×30mm×25mm,这时悬臂梁6的固有频率接近2Hz,与环境频率误差不足5%,可以达到在环境频率在
2Hz左右时悬臂梁6出现最大振幅值。
[0009] 作为优选,所述悬臂梁的数量为三条。仅有一根悬臂梁上设置有压电层。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力传递块的底面开设有多条限位槽;各条限位槽与中套壳上的各条让位槽分别对齐。各悬臂梁的内端分别嵌入力传递块底面的各条限位槽。
[0011] 作为优选,初始状态下,质量块与悬臂梁的内端之间有间隙。
[0012] 作为优选,所述力传递块的边缘处与外壳的内壁在水平方向上有间隙。
[0013]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包括由上之下依次排列并固连在一起的上盖体、中套壳和下基座。所述上盖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碗形凹槽,且第一碗形凹槽内的转折处设置有倒角;力传递块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碗形凹槽,且第二碗形凹槽内的转折处设置有倒角;弹性元件的顶部边缘与底部边缘处均设置有倒角;弹性元件顶部的倒角与上盖体上的第一碗形凹槽内的倒角接触,弹性元件底部的倒角与力传递块上的第二碗形凹槽内的倒角接触。
[0014] 作为优选,所述的悬臂梁采用金属片。
[0015]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顶面与路面平齐。
[0016]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元件采用橡胶或弹性塑料。
[0017] 该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及其称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8] 当路面上的车辆驶过时,各悬臂梁受压发生弯曲变形,带有压电层的悬臂梁上的压电层产生压电信号,并传输到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将检测到压电信号的第一个峰值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接受到的峰值数据判断通过的车辆重量。
[0019] 同时,在各悬臂梁振动的过程中,各悬臂梁的内端重复碰撞下方的质量块;质量块和机械诱导机构随之发生振动;在各悬臂梁的振动衰减时,上下振动的质量块持续碰撞悬臂梁,使得悬臂梁保持更长时间的振动;带压电层的悬臂梁在振动的过程中,压电层持续产生压电信号,该压电信号通过稳压模块后为电池充电。
[0020]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21] 1、本发明的机械诱导机构、质量块、力传递块与压电悬臂梁能在压电悬臂梁振动时发生碰撞,而弹性元件的反作用力使它持续碰撞,这种持续碰撞能使压电悬臂梁的振动时间更长,从而增加压电悬臂梁产生电能的大小。
[0022] 2、本发明采用基于压电悬臂梁的动态称重装置设计,能搭配无线传输装置使用,实现压电信号的无线传输,无线传输装置所需能量通过该设计压电悬臂梁的自供能提供。无线传输能消除布线所带来的对路面破坏的问题和布线所需时间过长的问题。
[0023] 3、本发明的三根悬臂梁结构设计能扩宽压电悬臂梁共振时产生电能的频带宽度,以此来适应道路上各种各样的车辆对路面所带来的不同振动频率这种环境。

实施方案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0]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基于压电悬臂梁的动态称重装置,包括外壳、弹性元件4、力传递块5、悬臂梁6、质量块7、机械诱导机构8、蓄电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悬臂梁6采用金属片,一端受力能够发生变形和振动。外壳的内部中空设置。外壳包括由上之下依次排列,且通过四个角落的上的螺栓11固连的上盖体1、中套壳2和下基座3。外壳包围住其它的大部分零部件。该基于压电悬臂梁的动态称重装置安装在开设在路面上的安装槽内。下基座3与路面上的安装槽固定。上盖体1的顶面与路面平齐。
[0031] 上盖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碗形凹槽,且第一碗形凹槽内的转折处设置有倒角14;上盖体1的底面上固定有弹性元件4和力传递块5。力传递块5位于弹性元件4的下侧。力传递块5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碗形凹槽,且第二碗形凹槽内的转折处设置有倒角14;弹性元件4的顶部边缘与底部边缘处均设置有倒角;弹性元件4顶部的倒角与上盖体1上的第一碗形凹槽内的倒角14接触,弹性元件4底部的倒角与力传递块5上的第二碗形凹槽内的倒角接触,形成定心结构。所述定心结构能很好地将垂直力集中在轴心位置,有利于力的传递。
[0032] 弹性元件4采用天然或合成橡胶或弹性塑料;力传递块5的边缘处与外壳的内壁在水平方向上留有间隙13。在车辆快速通过本发明时会产生水平剪切力,过大的水平剪切力容易对本发明造成损坏。间隙13的存在能允许上盖体1、中套壳2和力传递块5相对于彼此有一定的运动自由度,能减轻水平剪切力所带来的损坏,这也归功于由天然或合成橡胶或弹性塑料制成的弹性元件4的弹性。
[0033] 中套壳2的顶端的其中三条边缘上均开有让位槽。力传递块5的底面开设有三条限位槽;三条限位槽与中套壳2上的三条让位槽分别对齐。三条悬臂梁6分别穿过中套壳2上的三条让位槽;三条悬臂梁6的内端分别嵌入力传递块5底面的三条限位槽。三条悬臂梁6的外端与路面上的安装槽的其中三个侧面分别固定。所以力传递块5整体是搭在悬臂梁6上的,可以充当悬臂梁6自由端的质量块。让位槽的宽度大于悬臂梁6的厚度,使得悬臂梁6不会与外壳直接接触。三条悬臂梁6相互靠近且互不接触。
[0034] 机械诱导机构8安装在外壳内腔的底部,包括弹簧9和阻尼元件10;阻尼元件10固定在外壳内腔底部的中心位置;弹簧9套置在阻尼元件10的外侧;质量块7粘贴固定在阻尼元件10的顶端。弹簧9的顶端抵住质量块7的底面。三条悬臂梁6的内端端部均位于质量块7的上方。其中一根悬臂梁6的上下侧面上均设置有压电层12;压电层12没有完全覆盖在悬臂梁6上,压电层12比悬臂梁6短,从压电悬臂梁12固定端覆盖到自由端但没有到达自由端末端,使得压电层12与质量块不重叠(即压电层12与质量块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相交),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PZT‑5H材料易破碎,不能承受较大的应变,尤其是在载荷的作用下,容易产生疲劳裂纹和脆性断裂的情况。压电层12选用机电耦合系数、相对介电系数、压电电压系数都较大和压电应变常数较小的PZT‑5H。作为一种替换方案:考虑到耐老化和耐腐蚀,选用SUS301作为悬臂梁6的金属基板材料,SUS301金属基板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同等工况下可以产生更大的形变。
[0035] 质量块7与悬臂梁6的内端之间有一定间隙,悬臂梁6振动时会发生碰撞,通过这种方式引入了一种机械碰撞力,大量研究表明,所述机械碰撞力可以对悬臂梁12的固有频率进行调节,使其固有频率与周围环境激励频率一致,提高谐振效率从而增强压电悬臂梁12的发电性能。在谐振频率时,压电悬臂梁12与力传递块5、质量块7发生碰撞,从而使力传递块5、弹性元件4和弹簧9、阻尼元件10在竖直方向上产生远离悬臂梁6的运动。当车辆行驶过以后,外界激励发生变化导致悬臂梁6振幅减小时,由于弹性元件4和弹簧9的反作用力,大幅度降低悬臂梁6振幅减小的速度,继而发生持续碰撞,周而复始,起到提高压电悬臂梁12俘能的效果。
[0036] 研究发现随着车速的增加,悬臂梁6的振幅也在增大,但速度超过80km/h后,振幅增加幅度减小,这说明速度达到一定值后,车速如果继续增加,其对本发明的振动幅值影响越来越小,由此选用车速为80km/h时的情况作为参考。此时车辆对道路环境产生的频率为2Hz左右,为达到共振的效果,设计悬臂梁6的结构参数为100m×25mm×0.2mm,质量块7的结构参数为30mm×30mm×25mm,这时悬臂梁6的固有频率接近2Hz,与环境频率误差不足5%,可以达到在环境频率在2Hz左右时悬臂梁6出现最大振幅值。通过对弹性元件4的弹性系数、弹簧9的刚度系数和阻尼元件10的阻尼系数等结构参数的设计,使其固有频率与悬臂梁6的固有频率一致。
[0037] 单悬臂梁结构的频带宽度不到1Hz,而在实际的道路上,不同载重的不同车辆以不同速度经过本发明时,其周围环境的振动频率存在一定范围的波动,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频带的扩展很重要。为扩展频带宽度,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多悬臂梁结构。研究表明,当车辆驶过道路时,对道路产生的一阶固有模态为2Hz左右,确定了其振动状态属于低频振动,针对本发明而言,在低频振动环境下,一阶和二阶频率的任一频率下,悬臂梁6的振幅表现为一阶与二阶振型的线性叠加,只要在一阶或二阶频率处悬臂梁6是竖直方向上振动,位于两频率之间的任一频率的悬臂梁6的振动方向也会接近于竖直方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一阶和二阶谐振频率之间任一频率下振动时,带有悬臂梁6上的压电层都能工作产生电能,从而实现频带宽度的扩宽。
[0038] 压电层12的输出信号连接到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入接口;无线传输模块与上位机无线通信。蓄电模块包括稳压模块和电池。压电层12的持续输出的信号通过稳压模块转化为稳定电压后为电池充电。电池为无线传输模块供电。
[0039]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外壳的顶部固定有补偿板;补偿板的面积大于外壳的顶面,且小于路面上的安装槽截面积,用于减小路面上的间隙,使得车辆行驶更加稳定。
[004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多个动态称重装置沿着路面宽度方向依次排列,从而保证车辆的各个车轮均能通过动态称重装置的上方,完成称重。
[0041] 该基于多悬臂梁结构的动态称重装置及其称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42] 当路面上的车辆行驶过时,压力依次通过上盖体1、弹性元件4和力传递块5作用在各悬臂梁6上;各悬臂梁6发生弯曲变形,带有压电层的那条悬臂梁6上的压电层受力产生压电信号,并传输到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将检测到压电信号的第一个峰值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接受到的峰值数据判断通过的车辆重量。
[0043] 同时,在各悬臂梁6振动的过程中,各悬臂梁6的内端重复碰撞下方的质量块7;质量块7和机械诱导机构8随之发生振动;在各悬臂梁6的振动衰减时,上下振动的质量块7持续碰撞悬臂梁6,使得悬臂梁6保持更长时间的振动;带压电层的悬臂梁在振动的过程中,压电层持续产生压电信号,该压电信号通过稳压模块后为电池充电,从而实现了动态称重装置的自供能,省去了为称重设备铺设功能线路所产生的高昂成本。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张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张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中悬臂梁与质量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8] 图5为本发明中带有压电层的悬臂梁的结构示意图。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