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南京天启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专利详情

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1-25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1-06-18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6-10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1-01-25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110098556.9 申请日 2021-01-25
公开/公告号 CN112696321B 公开/公告日 2022-06-10
授权日 2022-06-10 预估到期日 2041-01-25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F03D9/25F03D9/32F03D15/00A61H7/00A61M35/00 主分类号 F03D9/25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0
权利要求数量 1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5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206044948U、DE102013011116A1、JP2010099411A、US2013119729A1、CN103042939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1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申请权转移、授权、权利转移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南京天启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临沂高新城乡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国过 第一发明人 刘国过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王桥路59号(雨庭广场)裙楼3层3-T11 邮编 2115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南京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任立
摘要
本发明涉及车载电子设备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包括机体,所述机体滑动连接的设置于车顶内,所述机体内设有贯穿所述机体前后端壁的发电腔,所述发电腔内设有利用风力发电的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所述发电腔左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的前后两个第一固定杆,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杆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左右两个叶片,当司机在长时间的驾驶后产生疲劳时,该设备可向下移动并对司机头部进行按摩,时司机的精神的到一定的放松,同时,可以向司机的眼皮喷吐特殊的药剂,从而对司机的眼睛进行一定的疲劳缓解;设备上部设有风力发电的机构,当车身上方风力较大时带动叶轮转动,从而达到风力发电的目的,节省设备的能源消耗。
  • 摘要附图
    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3-01-17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3.01.05 专利权人由南京天启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临沂高新城乡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由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王桥路59号(雨庭广场)裙楼3层3-T11变更为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高新区科技大道火炬大厦001
2 2022-06-10 授权
3 2022-06-03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2.05.20 申请人由杭州蝉团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变更为南京天启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由311600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新安江街道康安路18幢变更为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王桥路59号(雨庭广场)裙楼3层3-T11
4 2021-06-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03D 9/25 专利申请号: 202110098556.9 申请日: 2021.01.25
5 2021-04-23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滑动连接的设置于车顶内,所述机体内设有贯穿所述机体前后端壁的发电腔,所述发电腔内设有利用风力发电的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所述发电腔左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的前后两个第一固定杆,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杆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左右两个叶片,当风经过所述发电腔时可带动所述叶片转动,所述叶片转动时可在所述第一固定杆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的发电机内部产生电力,从而实现风力发电的功能,所述机体下侧端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左右两个第一螺纹轴,所述第一螺纹轴上螺纹连接的设有在车顶内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下侧端壁内设有开口向下和向前的按摩腔,所述按摩腔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设有用于按摩司机头顶的头顶按摩装置,所述头顶按摩装置包括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转动连接的设有的转盘,所述转盘下侧端壁上可滑动的设有左右两个第一按摩头,头顶按摩装置可带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转盘带动所述第一按摩头转动,同时,所述第一按摩头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对司机头顶的按摩,所述按摩腔左右两侧对称的设有左右两个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设有用于对司机头部两侧进行按摩的两侧按摩装置,所述两侧按摩装置包括所述第二传动腔和所述按摩腔之间滑动连接的设有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在所述按摩腔内可伸缩的设有第一滑套,所述两侧按摩装置可控制所述第一滑套内设有的第二按摩头前后来回移动的同时缓慢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按摩头可对司机的头部两侧进行按摩,所述按摩腔后侧端壁内开口向前的设有喷涂腔,所述喷涂腔内设有用于在司机眼皮喷涂特殊药剂的喷涂装置,所述喷涂装置包括所述喷涂腔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的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前侧端壁上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喷嘴,所述喷涂装置将所述第二滑座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之后可控制所述喷嘴向右滑动,所述喷嘴向前喷出药剂在司机的眼皮上,最终实现本设计的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所述发电装置包括所述发电腔上方设有的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三传动腔顶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端动力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三传动腔左右两侧对称的设有第四传动腔,所述第四传动腔和所述机体下侧端壁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所述第一螺纹轴,所述第一螺纹轴在所述第四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和所述第一皮带轮上有皮带传动连接,后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内设有左右两个第五传动腔,所述第五传动腔和前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杆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固定杆内侧固定连接的设有所述叶片,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五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锥齿轮,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五传动腔内侧固定连接的设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左右两端和所述第五传动腔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五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机体左右端壁内对称的设有左右两个开口向下和向外的第三滑腔,所述第一螺纹轴在所述第三滑腔内螺纹连接的设有与车顶端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头顶按摩装置包括所述第一传动腔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的第六传动腔,所述第六传动腔和所述第二传动腔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在所述第六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三转轴在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转动连接的设有所述转盘,所述转盘上固定连接的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端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端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的第一蜗轮,所述转动块左右端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二螺纹轴,所述第二螺纹轴上螺纹连接的设有与所述转盘上侧端壁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下端固定连接的设有贯穿所述转盘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上设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上的设有第一花键腔,所述第三连杆下端在所述第一花键腔内花键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下端和所述第一花键腔底壁之前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滑套下端固定连接的设有所述第一按摩头,所述第二螺纹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蜗轮,所述转盘上侧端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直齿轮和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和所述第二蜗轮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腔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两侧按摩装置包括所述第二传动腔底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的圆筒状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五转轴上螺纹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腔外侧端壁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座,所述第二传动腔底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靠近所述按摩腔的一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三滑座内设有被所述第二固定杆贯穿上下两端的第七传动腔,所述第七传动腔前后端壁之前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九转轴,所述第九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直齿轮和扇形锥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和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三滑座靠近所述按摩腔的一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延伸至所述按摩腔的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滑动连接的设有第三滑套,所述第三滑套外侧端壁内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有所述第一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腔端壁和第二弹簧靠近所述按摩腔的一侧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滑套上滑动连接的设有所述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三滑套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滑套内设有第十一传动腔,所述第十一传动腔和所述第七传动腔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在所述第七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扇形锥齿轮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三弹簧在所述第十一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十一传动腔上下端壁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六锥齿轮啮合的第十三锥齿轮,所述第六转轴上花键连接的设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和所述第十一传动腔底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扭簧,所述第十一传动腔右侧端壁上滑动连接的设有滑杆,所述滑杆靠近所述按摩腔的一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滑套的所述第二按摩头,所述滑杆远离所述按摩腔的一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三直齿轮啮合的第三齿条;所述喷涂装置包括所述喷涂腔顶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下端动力连接的设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电机轴上螺纹连接的设有所述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前侧端壁内开口向前的设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前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所述喷嘴,所述喷涂腔上侧设有储料腔,所述储料腔和所述喷嘴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皮管,所述按摩腔上侧设有第八传动腔,所述第三转轴在是第八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七锥齿轮,所述第八传动腔后侧设有第九传动腔,所述第九传动腔后侧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前端动力连接的设有在所述第九传动腔和所述第八传动腔之间转动连接的第三电机轴,所述第三电机轴在所述第八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七锥齿轮啮合的第八锥齿轮,所述第三电机轴在所述第九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九锥齿轮,所述第九传动腔下侧设有第十传动腔,所述第十传动腔和所述第二滑腔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三螺纹轴,所述第三螺纹轴在所述第二滑腔内螺纹连接的设有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三螺纹轴在所述第十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十锥齿轮,所述第十传动腔和所述第九传动腔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七转轴,所述第十传动腔内设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上的设有第二花键腔,所述第七转轴在所述第二花键腔内花键连接,所述第七转轴下端和所述第二花键腔底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一轴套下端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十锥齿轮啮合的第十一锥齿轮,所述第九传动腔内设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下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第三花键腔,所述第三花键腔顶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磁铁,所述第七转轴上端在所述第三花键腔内花键连接,所述第七转轴上端固定连接的设有电磁开关,所述第七转轴上端和所述第三花键腔顶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五弹簧。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载电子设备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

背景技术

[0002] 很多车主都喜欢在司机车内装一些电子设备,比如车载空气净化器、倒车雷达和车载冰箱等,这些车载电子设备为车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弊端。
[0003] 常规的车载电子设备采用车自身携带的能量作为动力,消耗的能量较多,另外,传统的电子设备无法缓解司机长时间驾驶导致的疲劳,目前缺乏一种可以缓解司机驾驶疲劳,同时耗能较少的设备,本发明所述即为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包括机体,所述机体滑动连接的设置于车顶内,所述机体内设有贯穿所述机体前后端壁的发电腔,所述发电腔内设有利用风力发电的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所述发电腔左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的前后两个第一固定杆,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杆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左右两个叶片,当风经过所述发电腔时可带动所述叶片转动,所述叶片转动时可在所述第一固定杆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的发电机内部产生电力,从而实现风力发电的功能,所述机体下侧端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左右两个第一螺纹轴,所述第一螺纹轴上螺纹连接的设有在车顶内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下侧端壁内设有开口向下和向前的按摩腔,所述按摩腔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设有用于按摩司机头顶的头顶按摩装置,所述头顶按摩装置包括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转动连接的设有的转盘,所述转盘下侧端壁上可滑动的设有左右两个第一按摩头,头顶按摩装置可带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转盘带动所述第一按摩头转动,同时,所述第一按摩头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对司机头顶的按摩,所述按摩腔左右两侧对称的设有左右两个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设有用于对司机头部两侧进行按摩的两侧按摩装置,所述两侧按摩装置包括所述第二传动腔和所述按摩腔之间滑动连接的设有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在所述按摩腔内可伸缩的设有第一滑套,所述两侧按摩装置可控制所述第一滑套内设有的第二按摩头前后来回移动的同时缓慢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按摩头可对司机的头部两侧进行按摩,所述按摩腔后侧端壁内开口向前的设有喷涂腔,所述喷涂腔内设有用于在司机眼皮喷涂特殊药剂的喷涂装置,所述喷涂装置包括所述喷涂腔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的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前侧端壁上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喷嘴,所述喷涂装置将所述第二滑座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之后可控制所述喷嘴向右滑动,所述喷嘴向前喷出药剂在司机的眼皮上,最终实现本设计的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发电装置包括所述发电腔上方设有的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三传动腔顶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端动力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三传动腔左右两侧对称的设有第四传动腔,所述第四传动腔和所述机体下侧端壁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所述第一螺纹轴,所述第一螺纹轴在所述第四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和所述第一皮带轮上有皮带传动连接,后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内设有左右两个第五传动腔,所述第五传动腔和前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杆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固定杆内侧固定连接的设有所述叶片,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五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锥齿轮,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五传动腔内侧固定连接的设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左右两端和所述第五传动腔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五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机体左右端壁内对称的设有左右两个开口向下和向外的第三滑腔,所述第一螺纹轴在所述第三滑腔内螺纹连接的设有与车顶端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块。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头顶按摩装置包括所述第一传动腔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的第六传动腔,所述第六传动腔和所述第二传动腔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在所述第六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三转轴在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转动连接的设有所述转盘,所述转盘上固定连接的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端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端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的第一蜗轮,所述转动块左右端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二螺纹轴,所述第二螺纹轴上螺纹连接的设有与所述转盘上侧端壁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下端固定连接的设有贯穿所述转盘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上设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上的设有第一花键腔,所述第三连杆下端在所述第一花键腔内花键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下端和所述第一花键腔底壁之前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滑套下端固定连接的设有所述第一按摩头,所述第二螺纹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蜗轮,所述转盘上侧端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直齿轮和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和所述第二蜗轮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腔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
[0008] 进一步地,所述两侧按摩装置包括所述第二传动腔底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的圆筒状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五转轴上螺纹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腔外侧端壁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座,所述第二传动腔底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靠近所述按摩腔的一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三滑座内设有被所述第二固定杆贯穿上下两端的第七传动腔,所述第七传动腔前后端壁之前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九转轴,所述第九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直齿轮和扇形锥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和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三滑座靠近所述按摩腔的一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延伸至所述按摩腔的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滑动连接的设有第三滑套,所述第三滑套外侧端壁内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有所述第一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腔端壁和所述第二弹簧靠近所述按摩腔的一侧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滑套上滑动连接的设有所述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三滑套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滑套内设有第十一传动腔,所述第十一传动腔和所述第七传动腔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在所述第七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扇形锥齿轮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三弹簧在所述第十一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十一传动腔上下端壁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六锥齿轮啮合的第十三锥齿轮,所述第六转轴上花键连接的设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和所述第十一传动腔底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扭簧,所述第十一传动腔右侧端壁上滑动连接的设有滑杆,所述滑杆靠近所述按摩腔的一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滑套的所述第二按摩头,所述滑杆远离所述按摩腔的一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三直齿轮啮合的第三齿条。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喷涂装置包括所述喷涂腔顶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下端动力连接的设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电机轴上螺纹连接的设有所述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前侧端壁内开口向前的设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前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所述喷嘴,所述喷涂腔上侧设有储料腔,所述储料腔和所述喷嘴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皮管,所述按摩腔上侧设有第八传动腔,所述第三转轴在是第八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七锥齿轮,所述第八传动腔后侧设有第九传动腔,所述第九传动腔后侧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前端动力连接的设有在所述第九传动腔和所述第八传动腔之间转动连接的第三电机轴,所述第三电机轴在所述第八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七锥齿轮啮合的第八锥齿轮,所述第三电机轴在所述第九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九锥齿轮,所述第九传动腔下侧设有第十传动腔,所述第十传动腔和所述第二滑腔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三螺纹轴,所述第三螺纹轴在所述第二滑腔内螺纹连接的设有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三螺纹轴在所述第十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十锥齿轮,所述第十传动腔和所述第九传动腔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七转轴,所述第十传动腔内设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上的设有第二花键腔,所述第七转轴在所述第二花键腔内花键连接,所述第七转轴下端和所述第二花键腔底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一轴套下端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十锥齿轮啮合的第十一锥齿轮,所述第九传动腔内设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下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第三花键腔,所述第三花键腔顶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磁铁,所述第七转轴上端在所述第三花键腔内花键连接,所述第七转轴上端固定连接的设有电磁开关,所述第七转轴上端和所述第三花键腔顶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五弹簧。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当司机在长时间的驾驶后产生疲劳时,该设备可向下移动并对司机头部进行按摩,时司机的精神的到一定的放松,同时,可以向司机的眼皮喷吐特殊的药剂,从而对司机的眼睛进行一定的疲劳缓解;设备上部设有风力发电的机构,当车身上方风力较大时带动叶轮转动,从而达到风力发电的目的,节省设备的能源消耗,环保效益好。

实施方案

[0019] 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0020]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主要应用于车载电子设备,下面将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1]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包括机体10,所述机体10滑动连接的设置于车顶内,所述机体10内设有贯穿所述机体10前后端壁的发电腔106,所述发电腔106内设有利用风力发电的发电装置991,所述发电装置991包括所述发电腔106左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的前后两个第一固定杆26,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杆26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左右两个叶片25,当风经过所述发电腔106时可带动所述叶片25转动,所述叶片25转动时可在所述第一固定杆26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的发电机30内部产生电力,从而实现风力发电的功能,所述机体10下侧端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左右两个第一螺纹轴18,所述第一螺纹轴18上螺纹连接的设有在车顶内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座35,所述第一滑座35下侧端壁内设有开口向下和向前的按摩腔38,所述按摩腔38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第一传动腔52,所述第一传动腔52内设有用于按摩司机头顶的头顶按摩装置992,所述头顶按摩装置992包括所述第一传动腔52内转动连接的设有的转盘56,所述转盘56下侧端壁上可滑动的设有左右两个第一按摩头66,头顶按摩装置992可带动所述转盘56转动,所述转盘56带动所述第一按摩头66转动,同时,所述第一按摩头66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对司机头顶的按摩,所述按摩腔38左右两侧对称的设有左右两个第二传动腔19,所述第二传动腔19设有用于对司机头部两侧进行按摩的两侧按摩装置993,所述两侧按摩装置993包括所述第二传动腔19和所述按摩腔38之间滑动连接的设有的第一连杆90,所述第一连杆90在所述按摩腔38内可伸缩的设有第一滑套95,所述两侧按摩装置993可控制所述第一滑套95内设有的第二按摩头103前后来回移动的同时缓慢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按摩头103可对司机的头部两侧进行按摩,所述按摩腔38后侧端壁内开口向前的设有喷涂腔39,所述喷涂腔39内设有用于在司机眼皮喷涂特殊药剂的喷涂装置994,所述喷涂装置994包括所述喷涂腔39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的第二滑座40,所述第二滑座40前侧端壁上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喷嘴48,所述喷涂装置
994将所述第二滑座40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之后可控制所述喷嘴48向右滑动,所述喷嘴48向前喷出药剂在司机的眼皮上,最终实现本设计的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0022] 有益地,所述发电装置991包括所述发电腔106上方设有的第三传动腔12,所述第三传动腔12顶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下端动力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轴14,所述第一电机轴14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皮带轮13,所述第三传动腔12左右两侧对称的设有第四传动腔17,所述第四传动腔17和所述机体10下侧端壁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所述第一螺纹轴18,所述第一螺纹轴18在所述第四传动腔17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皮带轮16,所述第二皮带轮16和所述第一皮带轮13上有皮带15传动连接,后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杆26内设有左右两个第五传动腔32,所述第五传动腔32和前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杆26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一转轴27,所述第一转轴27在所述第一固定杆26内侧固定连接的设有所述叶片25,所述第一转轴27在所述第五传动腔32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锥齿轮28,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五传动腔32内侧固定连接的设有发电机30,所述发电机30左右两端和所述第五传动腔32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二转轴31,所述第二转轴31在所述第五传动腔32内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8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9,所述机体10左右端壁内对称的设有左右两个开口向下和向外的第三滑腔108,所述第一螺纹轴18在所述第三滑腔108内螺纹连接的设有与车顶端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块109。
[0023] 有益地,所述头顶按摩装置992包括所述第一传动腔52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的第六传动腔49,所述第六传动腔49和所述第二传动腔19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三转轴34,所述第三转轴34在所述第六传动腔49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蜗杆50,所述第三转轴34在所述第二传动腔19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三锥齿轮33,所述第一传动腔52内转动连接的设有所述转盘56,所述转盘56上固定连接的设有转动块61,所述转动块61上端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连杆60,所述第二连杆60上端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蜗杆50啮合的第一蜗轮
51,所述转动块61左右端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二螺纹轴55,所述第二螺纹轴55上螺纹连接的设有与所述转盘56上侧端壁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59,所述第一滑块59下端固定连接的设有贯穿所述转盘56的第三连杆62,所述第三连杆62上设有第二滑套65,所述第二滑套65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上的设有第一花键腔63,所述第三连杆62下端在所述第一花键腔63内花键连接,所述第三连杆62下端和所述第一花键腔63底壁之前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弹簧64,所述第二滑套65下端固定连接的设有所述第一按摩头66,所述第二螺纹轴55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蜗轮57,所述转盘56上侧端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第四转轴58,所述第四转轴58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直齿轮53和第二蜗杆67,所述第二蜗杆67和所述第二蜗轮57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腔52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直齿轮53啮合的第一齿条54。
[0024] 有益地,所述两侧按摩装置993包括所述第二传动腔19底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的圆筒状的第五转轴21,所述第五转轴21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33啮合的第四锥齿轮20,所述第五转轴21上螺纹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腔19外侧端壁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座22,所述第二传动腔19底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固定杆23,所述第二固定杆23靠近所述按摩腔38的一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齿条24,所述第三滑座22内设有被所述第二固定杆23贯穿上下两端的第七传动腔86,所述第七传动腔86前后端壁之前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九转轴104,所述第九转轴104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直齿轮88和扇形锥齿轮105,所述第二直齿轮88和所述第二齿条24啮合,所述第三滑座22靠近所述按摩腔38的一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延伸至所述按摩腔38的所述第一连杆90,所述第一连杆90上滑动连接的设有第三滑套91,所述第三滑套91外侧端壁内设有第一滑腔93,所述第一滑腔93内有所述第一连杆9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腔93端壁和所述第二弹簧92靠近所述按摩腔38的一侧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三弹簧94,所述第三滑套91上滑动连接的设有所述第一滑套95,所述第一滑套95和所述第三滑套91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弹簧92,所述第一滑套95内设有第十一传动腔100,所述第十一传动腔100和所述第七传动腔86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三弹簧94,所述第三弹簧94在所述第七传动腔86内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扇形锥齿轮105啮合的第五锥齿轮87,所述第三弹簧94在所述第十一传动腔100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六锥齿轮96,所述第十一传动腔100上下端壁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六转轴97,所述第六转轴97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六锥齿轮96啮合的第十三锥齿轮98,所述第六转轴97上花键连接的设有第三直齿轮101,所述第三直齿轮101和所述第十一传动腔100底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扭簧99,所述第十一传动腔100右侧端壁上滑动连接的设有滑杆102,所述滑杆102靠近所述按摩腔38的一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滑套95的所述第二按摩头103,所述滑杆102远离所述按摩腔38的一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三直齿轮101啮合的第三齿条107。
[0025] 有益地,所述喷涂装置994包括所述喷涂腔39顶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电机44,所述第二电机44下端动力连接的设有第二电机轴43,所述第二电机轴43上螺纹连接的设有所述第二滑座40,所述第二滑座40前侧端壁内开口向前的设有第二滑腔41,所述第二滑腔41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第二滑块47,所述第二滑块47前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所述喷嘴
48,所述喷涂腔39上侧设有储料腔45,所述储料腔45和所述喷嘴48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皮管46,所述按摩腔38上侧设有第八传动腔37,所述第三转轴34在是第八传动腔37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七锥齿轮36,所述第八传动腔37后侧设有第九传动腔70,所述第九传动腔70后侧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三电机73,所述第三电机73前端动力连接的设有在所述第九传动腔70和所述第八传动腔37之间转动连接的第三电机轴69,所述第三电机轴69在所述第八传动腔37内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七锥齿轮36啮合的第八锥齿轮68,所述第三电机轴69在所述第九传动腔70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九锥齿轮71,所述第九传动腔70下侧设有第十传动腔80,所述第十传动腔80和所述第二滑腔41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三螺纹轴42,所述第三螺纹轴42在所述第二滑腔41内螺纹连接的设有所述第二滑块47,所述第三螺纹轴42在所述第十传动腔80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十锥齿轮85,所述第十传动腔80和所述第九传动腔70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七转轴79,所述第十传动腔80内设有第一轴套81,所述第一轴套81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上的设有第二花键腔82,所述第七转轴79在所述第二花键腔82内花键连接,所述第七转轴79下端和所述第二花键腔82底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四弹簧83,所述第一轴套81下端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十锥齿轮85啮合的第十一锥齿轮84,所述第九传动腔70内设有第二轴套78,所述第二轴套78下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第三花键腔77,所述第三花键腔77顶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磁铁74,所述第七转轴79上端在所述第三花键腔77内花键连接,所述第七转轴79上端固定连接的设有电磁开关75,所述第七转轴79上端和所述第三花键腔77顶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五弹簧76。
[0026] 以下结合图1至图7对本文中的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的使用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0027] 开始时,所述第四弹簧83压缩。
[0028] 当司机长时间驾驶后,司机可将车停靠在路边进行休息,所述第一电机11启动,所述第一电机11带动所述第一电机轴14转动,所述第一电机轴14带动所述第一皮带轮13转动,所述第一皮带轮13带动所述皮带15传动,所述皮带15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16转动,所述第二皮带轮16带动所述第一螺纹轴18转动,所述第一螺纹轴18带动所述第一滑座35移动至司机的头部上方,同时,所述109推动所述第一螺纹轴18向上移动,所述第一螺纹轴18带动所述机体10向上移动至车体上方,所述第一按摩头66接触到司机头顶,所述第二按摩头103接触到司机头部两侧,所述第一电机11停机。
[0029] 当风吹过所述发电腔106内时,所述叶片25转动,所述叶片25带动所述第一转轴27转动,所述第一转轴27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28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28带动是第二锥齿轮29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29带动所述第二转轴31转动,所述第二转轴31带动所述发电机30内的主轴转动,所述发电机30内部产生电力。
[0030] 所述第五弹簧76启动,所述第五弹簧76带动所述第三电机轴69转动,所述第三电机轴69带动所述第八锥齿轮68转动,所述第八锥齿轮68带动所述第七锥齿轮36转动,所述第七锥齿轮36带动所述第三转轴34转动,所述第三转轴34带动所述第一蜗杆50转动,所述第一蜗杆50带动所述第一蜗轮51转动,所述第一蜗轮51带动所述第二连杆60转动,所述第二连杆60带动所述转动块61转动,所述转动块61带动所述转盘56转动,所述转盘56带动所述第四转轴58和所述第三连杆62,所述第三连杆62带动所述第一按摩头66绕所述转动块61转动,所述第四转轴58带动是第一直齿轮53转动,所述第一齿条54带动所述第一直齿轮53转动,所述第一直齿轮53带动所述第四转轴58转动,所述第四转轴58带动所述第二蜗杆67转动,所述第二蜗杆67带动所述第二蜗轮57转动,所述第二蜗轮57带动所述第二螺纹轴55转动,所述第二螺纹轴55带动所述第一滑块59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所述第一滑块59带动所述第三连杆62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所述第三连杆62带动所述第二滑套65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所述第二滑套65带动所述第一按摩头66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所述第一按摩头66对司机头顶进行按摩。
[0031] 同时,所述第三转轴34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33转动,所述第三锥齿轮33带动所述第四锥齿轮20转动,所述第四锥齿轮20带动所述第五转轴21转动,所述第五转轴21带动所述第三滑座22向上滑动,所述第三滑座22带动所述第九转轴104向上移动,所述第二齿条24带动所述第二直齿轮88转动,所述第二直齿轮88带动所述第九转轴104转动,所述第九转轴104带动所述扇形锥齿轮105转动,所述扇形锥齿轮105与所述第五锥齿轮87啮合并带动所述第五锥齿轮87转动,所述第五锥齿轮87带动所述第八转轴89转动,所述第八转轴89带动所述第六锥齿轮96转动,所述第六锥齿轮96带动所述第十三锥齿轮98转动,所述第十三锥齿轮98带动所述第六转轴97转动,所述第六转轴97带动所述第三直齿轮101转动,所述扭簧
99扭转蓄能,所述第三直齿轮101带动所述第三齿条107向前移动,所述第三齿条107带动所述滑杆102向前移动,所述滑杆102带动所述第二按摩头103向前移动,所述第二按摩头103对司机头顶两侧进行按摩,当所述扇形锥齿轮105和所述第五锥齿轮87脱离接触后,所述扭簧99释放能量并带动所述第二按摩头103向后移动至初始位置,所述第二按摩头103来回按摩的同时向上移动,完成对司机的按摩。
[0032] 所述第二电机44启动,所述第二电机44带动所述第二电机轴43转动,所述第二电机轴43带动所述第二滑座40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滑座40带动所述喷嘴48移动至与司机眼皮同等高度,所述电磁开关75启动,所述电磁开关75排斥所述磁铁74并带动所述磁铁74向上移动,所述磁铁74带动所述第二轴套78向上移动,所述第二轴套78带动所述第十二锥齿轮72向上移动并与所述第九锥齿轮71啮合,所述第九锥齿轮71带动所述第十二锥齿轮72转动,所述第十二锥齿轮72带动所述第二轴套78转动,所述第二轴套78带动所述第七转轴79转动,所述第七转轴79带动所述第一轴套81转动,所述第一轴套81带动所述第十一锥齿轮
84转动,所述第十一锥齿轮84带动所述第十锥齿轮85转动,所述第十锥齿轮85带动所述第三螺纹轴42转动,所述第三螺纹轴42带动所述第二滑块47向右滑动,所述第二滑块47带动所述喷嘴48向右移动,所述储料腔45内的药剂通过所述皮管46通向所述喷嘴48,所述喷嘴
48向眼皮喷出缓解疲劳的药剂,舒缓疲劳完成后,所述第一电机11反转并带动所述第一滑座35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最终实现本设计的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
[0033] 通过以上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工作模式做出各种改变。

附图说明

[0011]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2]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车载疲劳缓解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图1的“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4] 图3为图1的“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5] 图4为图1的“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5为图1的“D‑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6为图2的“E‑E”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7为图3的“F‑F”方向的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