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浙江理工大学 >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专利详情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6-07-08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6-10-05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8-01-02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6-07-08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610546343.7 申请日 2016-07-08
公开/公告号 CN105926139B 公开/公告日 2018-01-02
授权日 2018-01-02 预估到期日 2036-07-08
申请年 2016年 公开/公告年 2018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D03D21/00D03D13/00D03D23/00 主分类号 D03D21/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3
权利要求数量 4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专利权人 浙江理工大学
发明人 周赳、白琳琳 第一发明人 周赳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浙江理工大学 邮编 310018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2
申请人所在省 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浙江省杭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蒋卫东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属于织造方法技术领域。由表组织和里组织各自的纬纱与经纱交织循环而成,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两个系统的纬纱可同时渐变显色,且表纬渐变并全遮盖里纬,渐变最大显色组织数为[(N‑J)+(N‑3)(N‑1)]×2,渐变级别数≤最大显色组织数。将发明应用于提花织物织造,具有能够满足织物表纬渐变且全遮盖里纬的特点。
  • 摘要附图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2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3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4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5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6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7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8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9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0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1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2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3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18-01-02 授权
2 2016-10-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D03D 21/00 专利申请号: 201610546343.7 申请日: 2016.07.08
3 2016-09-07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纬二重全遮盖结构表组织和里组织的设计:选择所需的表组织A和里组织B,经、纬组织循环数相同为N,N在5到48之间,对应的组织循环在5×5到48×48之间;
(2)全遮盖技术点的设计:根据里组织B的组织特征,将里组织B的纬点向上沿经向加强
1,对表组织A进行全遮盖技术点的设定;同时采用横向过渡加强组织点的方式,设计一组表层影光组织;
上述全遮盖技术点的设计方式具体为:
①根据里组织B的组织特征,对表组织A进行全遮盖技术点的设定,方法是将里组织B的纬点向上沿经向加强1;
②在不破坏全遮盖技术点的情况下设计一组表层影光组织,为了不切断纬浮长而影响织物表面显色效果采用横向过渡加强组织点,
当M=N时,显色组织的数目最小,为(N-J)个,
当M=1时,显色组织的数目最大,为(N-J)+(N-3)(N-1)个,
N表示组织循环数,M为表层影光组织组织点加强数,J为一个组织循环内一根纬纱上的全遮盖技术点数;
(3)纬二重全遮盖结构表组织和里组织的组合:
①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图案,该图案由两种色彩构成,在每个色彩上再进行影光渐变设计,影光渐变的级别数要小于或等于最大显色组织数,形成具有两种影光渐变效果的数码图案,数码图案最大的色彩数为[(N-J)+(N-3)(N-1)]×2,
②确定甲纬、乙纬沿纬向1:1交替排列,在甲纬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表组织A,在乙纬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B,得到甲纬显色的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组合结构图,③确定甲纬、乙纬沿纬向1:1交替排列,在甲纬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B,在乙纬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表组织A,此时遮盖顺序产生变化,里组织B调序,将里组织B的最后一纬移至第一纬,得到里组织C,在甲纬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C,得到乙纬显色的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组合结构图,
④将纬二重数码图案中的两种渐变色分别对应甲纬与经纱在织物表面交织表层组织库、乙纬与经纱在织物表面交织表层组织库,处理后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将每种渐变色与对应的组合结构进行替换;
(4)根据全遮盖的结构特征,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结构的最大显色能力与基础组织循环成正比,最大显色数目为:[(N-J)+(N-3)(N-1)]×2,N表示组织循环数,J为一个组织循环内一根纬纱上的全遮盖技术点数;
(5)用表层组织库的第一个组织和最后一个组织分别与里组织B、里组织C进行组合,当满足表组织A在织物表面显色时,将纬二重织物组合结构图加上选纬信息,设定经纬密度,选择一组丝线做经线,两组彩色丝线做纬线,即可进行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织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表组织A和里组织B的有效选择范围为原组织中的斜纹或者缎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表组织A和里组织B的组织循环数成整倍数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一个所述组织循环内表纬的纬浮长或纬浮点数要大于里纬的纬浮长或纬浮点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属于织造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纬重结构提花织物是传统提花织物的典型品种,受装造和结构设计方法的限制,传统纬重提花织物设计效率低下、色彩表现单一,不能适应纺织品快时尚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
[0003]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传统纬重提花织物结构单一、设计效率低、色彩表现力不佳等缺陷,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能够满足织物表层纬纱(即表纬)影光渐变且全遮盖里纬的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织物表纬对里纬具有全遮盖的效果,满足全遮盖技术要求的同时,也满足组织点交织平衡的技术要求,可大批量生产。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由表组织和里组织各自的纬纱与经纱交织循环而成,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两个系统的纬纱(即纬二重两组纬分别参与渐变显色)同时渐变显色,且表纬渐变并全遮盖里纬,渐变最大显色组织数为[(N-J)+(N-3)(N-1)]×2,渐变级别数≤最大显色组织数,其中,N为组织循环数,J为一个组织循环内一根纬纱上的全遮盖技术点数。
[0007]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0008] 所述的表组织与里组织的组织循环数成整倍数关系。
[0009] 一个循环中,所述的表纬的纬浮长或纬浮点数大于里纬的纬浮长或纬浮点数。
[0010] 上述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以影光组织为基础,通过设定全遮盖技术点,采用变化影光组织的设计方法和组合法,实现提花织物结构中表纬对里纬全遮盖的技术要求,使结构中表纬影光渐变且能达到全遮盖里纬的效果。应用该发明,可以准确的计算出织物表面的最大渐变显色数值,并可以通过简便有效的验证方法对全遮盖结果进行验证,在织物设计生产中的应用极为方便。
[0011] 同时,具有上述特征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的织造方法具体为:
[0012] (1)纬二重全遮盖结构表组织和里组织的设计
[0013] 纬二重全遮盖组织设计包括表组织设计和里组织设计,全遮盖组织设计根据不同织物的设计要求,选择所需的不同组织,
[0014] ①选择所需的表组织A和里组织B,表组织和里组织的有效选择范围为原组织中的斜纹或者缎纹,经、纬组织循环数相同为N,N在5到48之间,对应的组织循环在5×5到48×48之间;
[0015] ②表组织A和里组织B的组织循环数成整倍数关系,一个组织循环内表纬的纬浮长或纬浮点数要大于里纬的纬浮长或纬浮点数;
[0016] (2)全遮盖技术点的设计
[0017] ①根据里组织B的组织特征,对表组织A进行全遮盖技术点(类似一种组织)的设定,方法是将里组织B的纬点向上沿经向加强1;
[0018] ②在不破坏全遮盖技术点的情况下设计一组表层影光组织,为了不切断纬浮长而影响织物表面显色效果采用横向过渡加强组织点,
[0019] 当M=N时,显色组织的数目最小,为(N-J)个,
[0020] 当M=1时,显色组织的数目最大,为(N-J)+(N-3)(N-1)个,
[0021] N表示组织循环数,M为影光组织组织点加强数,J为一个组织循环内一根纬纱上的全遮盖技术点数;
[0022] (3)纬二重全遮盖结构表组织和里组织的应用组合
[0023] ①根据设计要求选择计算机数码图案,所设计的计算机数码图案是位图模式,图案题材不限,数码图案由两种色彩构成,在每个色彩上再进行影光渐变设计,影光渐变的级别数要小于或等于最大显色组织数,形成具有两种影光渐变效果的数码图案,数码图案最大的色彩数为[(N-J)+(N-3)(N-1)]×2,两种渐变色效果在数码图案中不能形成重叠;
[0024] ②确定甲纬、乙纬沿纬向1:1交替排列,在甲纬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表组织,在乙纬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B,得到甲纬显色的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组合结构图;
[0025] ③确定甲纬、乙纬沿纬向1:1交替排列,在甲纬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B,在乙纬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表组织,此时遮盖顺序产生变化,里组织B需调序,将里组织B的最后一纬移至第一纬,得到里组织C,在甲纬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C,得到乙纬显色的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组合结构图;
[0026] ④将纬二重数码图案中的两种渐变色分别对应甲纬与经纱在织物表面交织表层组织库、乙纬与经纱在织物表面交织表层组织库,计算机处理后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将每种渐变色与对应的组合结构进行替换。
[0027] (4)根据全遮盖特征,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结构的最大显色能力与基础组织循环成正比,最大显色数目为:[(N-J)+(N-3)(N-1)]×2,N表示组织循环数,J为一个组织循环内一根纬纱上的全遮盖技术点数;
[0028] (5)检验方法
[0029] 该方法可以在织物设计和试样前检验纬二重提花织物全遮盖表组织和里组织的有效性,也就是检验全遮盖技术点的有效性。
[0030] 方法是:用表层组织库的第一个组织和最后一个组织分别与里组织进行组合,如果满足表组织在织物表面显色时,里组织对表组织显色不产生任何影响,就说明所有表层影光组织按上述实施方法与里组织组合都满足全遮盖的技术要求,并且可在织物表面表现影光组织的渐变效果,且不受设计题材的限制;
[0031] (6)该发明的生产应用
[0032] 将纬二重织物组合结构图加上选纬信息,设定合适的经纬密度,选择一组丝线做经线,两组彩色丝线做纬线,可直接用于设计生产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
[0033] 应用该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可开发出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织物结构中的两个系统的纬纱同时参与渐变显色,织物表面可达到两种色彩渐变效果,最大显色数目为[(N-J)+(N-3)(N-1)]×2,N表示组织循环数,J为一个组织循环内一根纬纱上的全遮盖技术点数,里组织对表组织的显色不会产生影响,其显色效果可以通过简单方法验证,在该发明技术方案约束下,设计的数码图案中的两组渐变效果可以任意穿插,可以用于开发新颖的纬二重全遮盖数码提花产品。

实施方案

[0047] 以下以20枚纬缎为表组织的组织设计为例,详细说明该发明的实施方法。
[0048] 1.图1-3中,选择10枚3飞经缎为里组织,确定组织起始点为左下角(经,纬)=(4,1)的组织为里组织B;选择20枚7飞纬缎为表组织,根据全遮盖要求,确定组织起始点为左下角(经,纬)=(1,1)的组织为表组织A。根据A、B两个组织的特点,进行全遮盖技术点的设定:
方法是将B的纬点向上沿经向加强1,该全遮盖技术点为10枚3飞经面加强缎纹,起始点为(4,1)。
[0049] 2.图4中,以表组织A为基础设计一组影光组织,影光组织的组织点加强可以选择1-20之间的各种数值。本例为表述方便,采用N=R=20点加强,向右加强,加强时应使组织点尽可能连续,当遇到全遮盖技术点时,跳过不增加。形成一组(N-4)=16个影光效果的表层组织。
[0050] 3.图5中,表示采用M=1的加强方法(第一个和第二个组织之间,其他类同),可得最大影光显色组织的数目为[(N-J)+(N-3)(N-1)]=16+323=339个。
[0051] 4.确定甲纬、乙纬沿纬向由下到上1:1交替排列,在甲纬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表组织,在乙纬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B,组合后组织循环为20×40,得到甲纬显色的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组合结构图。
[0052] 5.确定甲纬、乙纬沿纬向由下到上1:1交替排列,在甲纬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B,在乙纬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表组织,此时遮盖顺序产生变化,会产生“露底”现象,如图6,里组织B需调序,将里组织B的最后一纬移至第一纬,得到里组织C,如图7,在甲纬与经纱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C,组合后组织循环为20×40,得到乙纬显色的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组合结构图。
[0053] 6.图8、图9中,用表层组织库中第一个组织和最后一个组织分别与里组织B进行组合验证。
[0054] 7.图10、图11中,用表层组织库中第一个组织和最后一个组织分别与里组织C进行组合验证。
[0055] 8.设计的数码图案是计算机位图模式,纵向2400像素,横向2400像素,数码图案由两种色彩构成,图案题材不限,在每种色彩上再设计影光渐变色,影光渐变色的级别等于或少于最大表层影光组织数,形成具有两种渐变色效果的数码图案,两种渐变效果在数码图案中不能形成重叠,数码图案最大的色彩数为:
[0056] [(N-J)+(N-3)(N-1)]×2=339×2=678。
[0057] 9.将数码图案中的两种渐变色分别对应甲纬与经纱在织物表面交织表层组织库、乙纬与经纱在织物表面交织表层组织库,每种渐变色只对应一个组织库中的组织,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将每种渐变色替代成对应组织库中表组织与背衬组织的组合结构,图12是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结构的局部效果。
[0058] 10.将纬二重渐变织物组合结构图加上选纬信息,设定经密和纬密114×60,选择一组丝线做经线,两组彩色丝线做纬线,可以设计和生产纬二重全遮盖提花织物,织物表面包括两个色相的渐变显色效果,织物效果图如图13所示。
[0059] 纬二重提花织物组合结构可以进行简单的验证,验证结果显示组合后该结构满足表纬全遮盖里纬的要求,说明表层组织库中任意组织和里组合都满足全遮盖的技术要求。实施例证明,只要表组织中的全遮盖技术点不被破坏,技术发明实施方法设计的织物结构具备里组织背衬不显色的特点,并适用于任何题材的计算机图像。

附图说明

[0034] 图1为表组织A的设计示意图;
[0035] 图2为里组织B的设计示意图;
[0036] 图3为表组织A的全遮盖技术点的设计示意图;
[0037] 图4为以表组织A为基础的最少纬二重全遮盖影光显色组织图(一次加强的影光组织组织点加强点为组织循环数);
[0038] 图5为图4中表层组织库中第一个和第二个组织图之间增加为最大组织数的示意图(一次加强的影光组织组织点加强点为1);
[0039] 图6为里组织B和表组织A沿纬向由下到上1:1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7为里组织C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8为表层组织库中第一个组织与里组织B沿纬向由下到上1:1组合的全遮盖结构示意图;
[0042] 图9为表层组织库中最后一个组织与里组织B沿纬向由下到上1:1组合的全遮盖结构示意图;
[0043] 图10为里组织C与表层组织库中第一个组织沿纬向由下到上1:1组合的全遮盖结构示意图;
[0044] 图11为里组织C与表层组织库中最后一个组织沿纬向由下到上1:1组合的全遮盖结构示意图;
[0045] 图12为本申请所形成全遮盖提花织物结构的局部效果;
[0046] 图13为本申请所形成全遮盖提花织物实物效果。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