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嘉兴沃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专利详情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10-19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1-02-09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6-17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0-10-19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011114268.X 申请日 2020-10-19
公开/公告号 CN112248772B 公开/公告日 2022-06-17
授权日 2022-06-17 预估到期日 2040-10-19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60J7/00B60J7/16B60H3/06 主分类号 B60J7/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6
权利要求数量 7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11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204472510U、CN108944381A、CN106828058A、CN208616070U、CN102514466A、CN211519217U、CN107953760A、CN201784433U、CN204845473U、CN211106901U、US2007029830A1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嘉兴沃瑞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嘉兴沃瑞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夏妹、黄亚飞、夏涛 第一发明人 胡夏妹
地址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崇福镇利顺村牌楼下7号 邮编 3145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3
申请人所在省 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浙江省嘉兴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翻转式汽车天窗,包括顶板;在顶板的中心位置处穿设有矩形的通风口;天窗铰接在顶板的中间位置处;网板铰接在天窗的边缘的下侧;支撑架固定在通风口的一端的侧壁上且上端连接到天窗的下侧;升降架固定在通风口的一端的侧壁上;升降架的顶端铰接到天窗的下侧;顶板是长方体状的;导向槽是凹设在顶板的边缘处的凹槽;调节座滑动在导向槽内;第一减震座固定在顶板上;第一减震座处于两个导向槽之间;操作架是球形的;安装环是圆形的且铰接在操作架的外侧;操作杆沿着操作架的径向旋接在其内;伸缩杆沿着操作杆的轴向旋接在操作杆内;承载座旋接在伸缩杆的背离操作架的一端;翻转式汽车天窗的减震缓冲性能好。
  • 摘要附图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 说明书附图:图10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 说明书附图:图11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 说明书附图:图12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 说明书附图:图13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 说明书附图:图14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 说明书附图:图15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 说明书附图:图16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6-17 授权
2 2021-0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0J 7/00 专利申请号: 202011114268.X 申请日: 2020.10.19
3 2021-01-22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板(1),其是矩形的;在顶板(1)的中心位置处穿设有矩形的通风口;
天窗(3),其铰接在顶板(1)的中间位置处;
网板(2),其铰接在天窗(3)的边缘的下侧;网板(2)的在展开后其下侧固定到顶板(1)上;
支撑架(5),其固定在通风口的一端的侧壁上且上端连接到天窗(3)的下侧;
升降架(4),其固定在通风口的一端的侧壁上;升降架(4)的顶端铰接到天窗(3)的下侧;
顶板(31),其是长方体状的;
导向槽(32),其是凹设在顶板(31)的边缘处的长方体状的凹槽;
调节座(33),其滑动在导向槽(32)内;
第一减震座(34),其是圆柱状的且固定在顶板(31)上;第一减震座(34)处于两个导向槽(32)之间;
所述调节座(33)包括:
第一本体(331),其是四棱台状的;
安装槽(332),其是半圆柱状的凹槽且凹设在第一本体(331)的上部;
减震板(333),其是矩形的且固定在第一本体(331)的底部;
滑块(334),其是四棱台状的且固定在第一本体(331)的侧壁上;两个滑块(334)分别处于第一本体(331)的两侧;所述第一减震座(34)包括第一减震体(341)和第二减震体(342);
其中,第一减震体(341)包括:
外圈(3411),其是圆环状的;
第一安装腔(3412),其穿透于外圈(3411)的圆心处;第一安装腔(3412)是圆台状的孔;
第一承载板(3415),其是圆形的且固定在第一安装腔(3412)的内腔的底部;
第一缓冲座(3413),其是长方体状的且固定在外圈(3411)的上部;多个第一缓冲座(3413)沿着外圈(3411)的圆周方向分部;
减震槽(3414),其是凹设于外圈(3411)的下部的梯形槽;多个减震槽(3414)沿着外圈(3411)的圆周方向分部;
所述第一缓冲座(3413)是长方体状的,第一缓冲座(3413)包括:
第一挤压块(34131),其一端是矩形且另一端是三棱柱状的第一凹槽;
第二挤压块(34133),其端部三棱柱状的;
橡胶层(34132),其是V形的;橡胶层(34132)挤压在第一挤压块(34131)和橡胶层(34132)之间;所述第二减震体(342)包括:
第二承载板(3422),其是圆形的;
中心块(3421),其是圆盘状的且固定在第二承载板(3422)的上侧的圆心处;
分压块(3423),其是楔形的且沿着第二承载板(3422)的径向延伸;多个分压块(3423)沿着第二承载板(3422)的圆周方向分部;
操作架(42),其是球形的 ;
安装环(43),其是圆形的且铰接在操作架(42)的外侧;
操作杆(41),其沿着操作架(42)的径向旋接在其内;
伸缩杆(44),其是圆杆状的且沿着操作杆(41)的轴向旋接在操作杆(41)内;
承载座(45),其是圆台状的且旋接在伸缩杆(44)的背离操作架(42)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翻转式汽车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2)包括:
通风窗(21),其是三角形的;
过滤网(22),其和通风窗(21)的形状一致且固定在通风窗(21)的侧壁上;
所述通风窗(21)包括:
边框(211),其是三角形的框架;
扇叶(212),其是梯形的且旋接在边框(211)内;多个扇叶(212)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翻转式汽车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架(42)包括:
第二本体(421),其是球状的;
减震腔(422),其是圆柱状的且凹设于第二本体(421)内 ;
操作孔(423),其是圆形孔且沿着第二本体(421)的径向穿设于第二本体(421)内;操作孔(423)和减震腔(422)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翻转式汽车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41)包括:
杆子(411),其是圆杆状的且沿着操作孔(423)的轴向旋设其内;
第一橡胶板(412),其是圆形的且旋接在杆子(411)上,第一橡胶板(412)处于减震腔(422)的内腔的底部;
第二橡胶板(414),其是圆形的且旋接在杆子(411)上,第二橡胶板(414)处于减震腔(422)的内腔的顶部;
缓冲件(413),其固定在第一橡胶板(412)和第二橡胶板(414)之间且沿着第一橡胶板(412)的圆周方向分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翻转式汽车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413)包括:
壳体(4131),其是圆台状的;
第二安装腔(4132),其是圆台状的且沿着壳体(4131)的轴向穿设于其内;
导向管(4134),其是圆形的且沿着壳体(4131)的轴向穿设于其下部;
缓冲槽(4133),其从第二安装腔(4132)的底部沿着第二安装腔(4132)的轴向向下凹设于壳体(4131)内;缓冲槽(4133)是圆柱状的环形凹槽且底部密封;
挤压座(4135),其是圆台状的;
中心杆(4137),其是圆杆状的且沿着挤压座(4135)的轴向固定在其下端;
第一弹簧(4136),其套设于中心杆(4137)上且挤压在挤压座(4135)的下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翻转式汽车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包括:
固定座(54),其是长方体状的;
第一支撑杆(53),其是圆杆状的且旋接在两个第一支撑杆(53)上;
导向板(52),其是矩形的且旋接在第一支撑杆(53)的端部;
升降板(51),其是矩形的且沿着导向板(52)的轴向滑动的穿设于其上部;
第一螺杆(55),其旋接在升降板(51)和导向板(52)上;
连接座(56),其旋接在升降板(51)的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翻转式汽车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56)包括:
连接板(565),其是矩形的;
第一挡块(562),其固定在连接板(565)上且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
第二挡块(561),其固定在两个第一挡块(562)之间;
第一转轴(563),其旋接在两个第一挡块(562)之间;
缓冲层(564),其固定在第一挡块(562)和连接板(565)之间;
缓冲层(564)包括:
外壳(5641),其是长方体状的;
第三安装腔(5642),其是矩形的且凹设于外壳(5641)内;
承载杆(5645),其是圆柱状的且旋接在第三安装腔(5642)内;
第二弹簧(5644),其套设在橡胶柱(5643)上且挤压在第三安装腔(5642)内;
橡胶柱(5643),其是圆柱状的且沿着第三安装腔(5642)的轴向穿设于其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天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天窗是车辆中的很重要的一个部件,用于实现车辆内部的通风换气。汽车天窗在打开之后和车辆的顶面之间是不完全固定的连接。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车辆受到地面的撞击之后会产生纵向上的震动力。车辆在受到纵向上震动力时会在纵向上产生较大的震动幅度,会导致车辆在结构和零部件安装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当纵向的震动幅度较大时,甚至会导致汽车天窗各个零件之间撞击力较大,导致汽车天窗部件的损坏。
[0003] 但是,现有的汽车天窗缺少必要的缓冲保护措施,在受到较大的震动冲击力时,不能对自身的结构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0004]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其具备很好的缓冲结构,能对自身进行缓冲保护。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用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天窗不能对自身进行缓冲保护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7]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包括:
[0008] 顶板,其是矩形的;在顶板的中心位置处穿设有矩形的通风口;
[0009] 天窗,其铰接在顶板的中间位置处;
[0010] 网板,其铰接在天窗的边缘的下侧;网板的在展开后其下侧固定到顶板上;
[0011] 支撑架,其固定在通风口的一端的侧壁上且上端连接到天窗的下侧;
[0012] 升降架,其固定在通风口的一端的侧壁上;升降架的顶端铰接到天窗的下侧;
[0013] 顶板,其是长方体状的;
[0014] 导向槽,其是凹设在顶板的边缘处的长方体状的凹槽;
[0015] 调节座,其滑动在导向槽内;
[0016] 第一减震座,其是圆柱状的且固定在顶板上;第一减震座处于两个导向槽之间;
[0017] 操作架,其是球形的 ;
[0018] 安装环,其是圆形的且铰接在操作架的外侧;
[0019] 操作杆,其沿着操作架的径向旋接在其内;
[0020] 伸缩杆,其是圆杆状的且沿着操作杆的轴向旋接在操作杆内;
[0021] 承载座,其是圆台状的且旋接在伸缩杆的背离操作架的一端。
[0022] 优选地,所述网板包括:
[0023] 通风窗,其是三角形的;
[0024] 过滤网,其和通风窗的形状一致且固定在通风窗的侧壁上;
[0025] 所述通风窗包括:
[0026] 边框,其是三角形的框架;
[0027] 扇叶,其是梯形的且旋接在边框内;多个扇叶相互平行。
[0028] 优选地,所述滑块包括:
[0029] 第一本体,其是四棱台状的;
[0030] 安装槽,其是半圆柱状的凹槽且凹设在第一本体的上部;
[0031] 减震板,其是矩形的且固定在第一本体的底部;
[0032] 滑块,其是四棱台状的且固定在第一本体的侧壁上;两个滑块分别处于第一本体的两侧。
[0033] 优选地,所述第一减震座包括第一减震体和第二减震体;
[0034] 其中,第一减震体包括:
[0035] 外圈,其是圆环状的;
[0036] 第一安装腔,其穿透于外圈的圆心处;第一安装腔是圆台状的孔;
[0037] 第一承载板,其是圆形的且固定在第一安装腔的内腔的底部;
[0038] 第一缓冲座,其是长方体状的且固定在外圈的上部;多个第一缓冲座沿着外圈的圆周方向分部;
[0039] 减震槽,其是凹设于外圈的下部的梯形槽;多个减震槽沿着外圈的圆周方向分部;
[0040] 所述第一缓冲座是长方体状的,第一缓冲座包括:
[0041] 第一挤压块,其一端是矩形且另一端是三棱柱状的第一凹槽;
[0042] 第二挤压块,其端部三棱柱状的;
[0043] 橡胶层,其是V形的;橡胶层挤压在第一挤压块和橡胶层之间。
[0044] 优选地,所述第二减震体包括:
[0045] 第二承载板,其是圆形的;
[0046] 中心块,其是圆盘状的且固定在第二承载板的上侧的圆心处;
[0047] 分压块,其是楔形的且沿着第二承载板的径向延伸;多个分压块沿着第二承载板的圆周方向分部。
[0048] 优选地,所述操作架包括:
[0049] 第二本体,其是球状的;
[0050] 减震腔,其是圆柱状的且凹设于第二本体内 ;
[0051] 操作孔,其是圆形孔且沿着第二本体的径向穿设于第二本体内;操作孔和减震腔同轴。
[0052] 优选地,所述操作杆包括:
[0053] 杆子,其是圆杆状的且沿着操作孔的轴向旋设其内;
[0054] 第一橡胶板,其是圆形的且旋接在杆子上,第一橡胶板处于减震腔的内腔的底部;
[0055] 第二橡胶板,其是圆形的且旋接在杆子上,第二橡胶板处于减震腔的内腔的顶部;
[0056] 缓冲件,其固定在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之间且沿着第一橡胶板的圆周方向分部。
[0057] 优选地,所述缓冲件包括:
[0058] 壳体,其是圆台状的;
[0059] 第二安装腔,其是圆台状的且沿着壳体的轴向穿设于其内;
[0060] 导向管,其是圆形的且沿着壳体的轴向穿设于其下部;
[0061] 缓冲槽,其从第二安装腔的底部沿着第二安装腔的轴向向下凹设于壳体内;缓冲槽是圆柱状的环形凹槽且底部密封;
[0062] 挤压座,其是圆台状的;
[0063] 中心杆,其是圆杆状的且沿着挤压座的轴向固定在其下端;
[0064] 第一弹簧,其套设于中心杆上且挤压在挤压座的下端面上。
[0065]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
[0066] 固定座,其是长方体状的;
[0067] 第一支撑杆,其是圆杆状的且旋接在两个第一支撑杆上;
[0068] 导向板,其是矩形的且旋接在第一支撑杆的端部;
[0069] 升降板,其是矩形的且沿着导向板的轴向滑动的穿设于其上部;
[0070] 第一螺杆,其旋接在升降板和导向板上;
[0071] 连接座,其旋接在升降板的顶端。
[0072]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包括:
[0073] 连接板,其是矩形的;
[0074] 第一挡块,其固定在连接板上且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
[0075] 第二挡块,其固定在两个第一挡块之间;
[0076] 第一转轴,其旋接在两个第一挡块之间;
[0077] 缓冲层,其固定在第一挡块和连接板之间;
[0078] 缓冲层包括:
[0079] 外壳,其是长方体状的;
[0080] 第三安装腔,其是矩形的且凹设于外壳内;
[0081] 承载杆,其是圆柱状的且旋接在第三安装腔内;
[0082] 第二弹簧,其套设在橡胶柱上且挤压在第三安装腔内;
[0083] 橡胶柱,其是圆柱状的且沿着第三安装腔的轴向穿设于其内。
[0084]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85] (1)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分别挤压减震腔的内腔底部和顶部,从而将挤压力传递到操作架。同时,杆子在轴向力作用下沿着操作孔移动带动第二橡胶板,第二橡胶板挤压缓冲件。挤压座将作用力施加到第二安装腔上,第二安装腔是圆台状的孔能够将受到的挤压力沿着轴向和径向分解,其中分解之后的径向力沿着其直径方向指向其圆心处,最终实现径向力的相互抵消或部分抵消,从而实现对自身结构的保护,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分解到轴向上的作用力传递到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产生变形以吸收轴向上的压力,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0086] (2)首先是传递到第一挤压块,第一挤压块挤压橡胶层,橡胶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其在受到挤压时产生变形,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0087] 第二挤压块的端部是三棱柱状,其受到的挤压力在接触面位置处。其中,对于第二挤压块的上侧的受到的挤压力分解为沿着轴向和向下的挤压力;对于第二挤压块的下侧的受到的挤压力分解为沿着轴向和向上的挤压力。其中,分解后的向上的挤压力和向下的挤压力能够相互抵消一部分,从而避免了受力太大导致第二挤压块自身结构损坏,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实施方案

[0105]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
[0106]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107] 结合图1至图16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
[0108] 本实施例的翻转式汽车天窗,包括顶板1是矩形的。在顶板1的中心位置处穿设有矩形的通风口。天窗3铰接在顶板1的中间位置处。网板2铰接在天窗3的边缘的下侧。网板2在展开后其下侧用螺栓固定到顶板1上。支撑架5用螺栓固定在通风口的一端的侧壁上。支撑架5的上端连接到天窗3的下侧。升降架4用螺栓固定在通风口的一端的侧壁上。升降架4的顶端铰接到天窗3的下侧。
[0109] 工作原理:
[0110] 在使用时,操作升降架4,升降架4推动天窗3绕着通风口的边缘处转动。天窗3转动同时带动网板2,网板2向下展开。当天窗3转动到目标角度之后,将网板2用螺栓固定在顶板1上,实现网板2和天窗3的位置固定。天窗3转动同时带动支撑架5转动,在天窗3转动到目标角度之后,将支撑架5锁定,实现支撑架5的位置固定。
[0111] 所述网板2包括通风窗21,通风窗21是三角形的。过滤网22和通风窗21的形状一致,过滤网22用螺栓固定在通风窗21的侧壁上。所述通风窗21包括边框211,边框211是三角形的框架。扇叶212是梯形的,扇叶212用螺纹旋接在边框211内。多个扇叶212相互平行。
[0112] 在使用时,通风窗21处于过滤网22的外侧。气流首先是流经到边框211和扇叶212构成的空气输送腔里面。根据通风的需要,将转动扇叶212到一定的角度且用螺栓旋紧,使得扇叶212和边框211之间保持一个固定的角度,便于通风。根据需要调整扇叶212的倾斜角度从而控制通风的量,实现对空气流通的控制。
[0113] 过滤网22是穿设有多个正方形形的网孔,本实施例中网孔尺寸是2毫米边长,根据需要可以更换网孔的尺寸,以便于实现对空气中多种尺寸的固体污染物的过滤,净化空气。
[0114] 参照图10、图11、图12、图13,所述升降架4包括操作架42,操作架42是球形的。安装环43是圆形的,安装环43铰接在操作架42的外侧。在沿着操作架42的直径方向上,安装环43处于操作架42的通过圆心的直径的中间位置处。操作杆41是圆杆状的,操作杆41沿着操作架42的径向用螺纹旋接在操作架42内。伸缩杆44是圆杆状的,伸缩杆44沿着操作杆41的轴向用螺纹旋接在操作杆41内。承载座45是圆台状的,承载座45用螺纹旋接在伸缩杆44的背离操作架42的一端。
[0115] 所述操作架42包括第二本体421,第二本体421是球状的。减震腔422是圆柱状的,减震腔422凹设于第二本体421内。操作孔423是圆形孔,操作孔423沿着第二本体421的径向穿设于第二本体421内。操作孔423和减震腔422同轴。操作孔423穿透于第二本体421内,操作孔423和减震腔422的内腔连通。
[0116] 所述操作杆41包括杆子411,杆子411是圆杆状的,杆子411沿着操作孔423的轴向用螺纹旋设于操作孔423内。第一橡胶板412是圆形的,第一橡胶板412用螺纹旋接在杆子411上,第一橡胶板412处于减震腔422的内腔的底部。第二橡胶板414是圆形的,第二橡胶板
414用螺纹旋接在杆子411上,第二橡胶板414处于减震腔422的内腔的顶部。缓冲件413用铰接方式固定在第一橡胶板412和第二橡胶板414之间,多个缓冲件413沿着第一橡胶板412的圆周方向分部。
[0117] 所述缓冲件413包括壳体4131,壳体4131是圆台状的。第二安装腔4132是圆台状的,第二安装腔4132沿着壳体4131的轴向穿设于壳体4131内。导向管4134是圆形的,且导向管4134沿着壳体4131的轴向穿设于壳体4131的下部。缓冲槽4133从第二安装腔4132的底部沿着第二安装腔4132的轴向向下凹设于壳体4131内。缓冲槽4133是圆柱状的环形凹槽,且缓冲槽4133的底部密封。
[0118] 挤压座4135是圆台状的。中心杆4137是圆杆状的,中心杆4137沿着挤压座4135的轴向用螺纹旋接方式固定在挤压座4135的下端。第一弹簧4136套设于中心杆4137上,第一弹簧4136挤压在挤压座4135的下端面上。
[0119] 在使用时,中心杆4137沿着导向管4134的轴向穿设于其内,第一弹簧4136沿着导向管4134的轴向套设于其外侧,且第一弹簧4136穿设于缓冲槽4133内,第一弹簧4136的下端挤压在缓冲槽4133的内腔的底部。挤压座4135沿着第二安装腔4132的轴向穿设于第二安装腔4132内,挤压座4135的下端压紧在导向管4134的上端面上。壳体4131的下端铰接在第一橡胶板412的上侧,壳体4131的上端和挤压座4135的上端铰接在第二橡胶板414的下侧。当承载座45的挤压力沿着伸缩杆44传递到操作杆41,再从操作杆41传递到操作架42上。
[0120] 其中,第一橡胶板412和第二橡胶板414分别挤压减震腔422的内腔底部和顶部,从而将挤压力传递到操作架42。同时,杆子411在轴向力作用下沿着操作孔423移动带动第二橡胶板414,第二橡胶板414挤压缓冲件413。挤压座4135将作用力施加到第二安装腔4132上,第二安装腔4132是圆台状的孔能够将受到的挤压力沿着轴向和径向分解,其中分解之后的径向力沿着其直径方向指向其圆心处,最终实现径向力的相互抵消或部分抵消,从而实现对自身结构的保护,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分解到轴向上的作用力传递到第一弹簧4136,第一弹簧4136产生变形以吸收轴向上的压力,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0121] 缓冲槽4133对第一弹簧4136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导向和位置固定作用,从而确保其结构稳定。导向管4134对中心杆4137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0122] 第一橡胶板412和第二橡胶板414之间的轴向上的挤压力分别通过多个缓冲件413进行传递,避免了作用力集中在其中一个缓冲件413上,导致作用力过于集中,造成缓冲件413受力太大而损坏。
[0123] 将伸缩杆44沿着操作杆41转动,带动操作杆41伸缩同时带动承载座45,承载座45带动顶板31的一端上升或下降,同时顶板31的另一端转动。通过调整操作杆41伸缩从而调整顶板31的一端在高度,进而调整顶板31的张开的角度,满足多种通风量的需要。
[0124] 所述天窗3包括顶板31,顶板31是长方体状的。导向槽32是凹设在顶板31的边缘处的长方体状的凹槽。导向槽32沿着顶板31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导向槽32分别靠近顶板31的两侧的边缘且相互平行。调节座33滑动在导向槽32内。第一减震座34是圆柱状的,且第一减震座34用螺栓固定在顶板31上。第一减震座34处于两个导向槽32之间。
[0125] 所述调节座33包括第一本体331,第一本体331是四棱台状的。安装槽332是半圆柱状的凹槽,安装槽332凹设在第一本体331的上部。减震板333是矩形的,减震板333用螺栓固定在第一本体331的底部。减震板333采用橡胶材料制备成的。滑块334是四棱台状的,滑块334用螺栓固定在第一本体331的侧壁上。两个滑块334分别处于第一本体331的两侧且靠近第一本体331的下端面位置。
[0126] 所述第一减震座34包括第一减震体341和第二减震体342。第一减震体341包括外圈3411,外圈3411是圆环状的。第一安装腔3412沿着外圈3411的轴向穿透于外圈3411的圆心处。第一安装腔3412是圆台状的孔。第一承载板3415是圆形的,第一承载板3415用铰接方式固定在第一安装腔3412的内腔的底部。第一缓冲座3413是长方体状的,第一缓冲座3413用铰接方式固定在外圈3411的上部。多个第一缓冲座3413沿着外圈3411的圆周方向分部。减震槽3414是凹设于外圈3411的下部的梯形槽。多个减震槽3414沿着外圈3411的圆周方向分部。
[0127] 所述第一缓冲座3413是长方体状的,第一缓冲座3413包括第一挤压块34131。第一挤压块34131的一端是矩形,第一挤压块34131的另一端是三棱柱状的第一凹槽。第二挤压块34133的一个端部是三棱柱状的且其另一个端部是矩形平面。橡胶层34132是V形的。橡胶层34132挤压在第一挤压块34131和橡胶层34132之间。橡胶层34132采用橡胶材料制备成的。
[0128] 所述第二减震体342包括第二承载板3422,第二承载板3422是圆形的。中心块3421是圆盘状的,中心块3421用螺栓固定在第二承载板3422的上侧的圆心处。分压块3423是楔形的,分压块3423沿着第二承载板3422的径向延伸。多个分压块3423沿着第二承载板3422的圆周方向分部。
[0129] 在使用时,承载座45铰接在第一安装腔3412内。在伸缩杆44向上顶起承载座45时,承载座45挤压在第一安装腔3412内,承载座45挤压外圈3411的侧壁。承载座45是圆台状的,承载座45施加的轴向上的作用力传递到第一承载板3415。第一承载板3415是圆形的,在第一承载板3415的背离第一安装腔3412的一侧凹设有圆形的第一缓冲槽,中心块3421铰接在第一缓冲槽内。第一承载板3415将受到的轴向力传递到中心块3421和第二承载板3422上,中心块3421和第二承载板3422再将轴向力传递到顶板31,顶板31在轴向推动力的作用下其端部被顶起,实现其一端的高度调整,从而实现顶板31的打开。
[0130] 同时,第一承载板3415的侧壁是倾斜的,第一承载板3415受到的力沿着其侧壁被分解到径向且沿着其径向向外传递。在外圈3411的轴向上,减震槽3414和第一承载板3415处于相同的高度。第一承载板3415沿着其径向向外传递到径向挤压力通过外圈3411传递到减震槽3414。其中,分压块3423铰接固定在减震槽3414内。第一承载板3415输出的径向挤压力传递到分压块3423上,分压块3423采用橡胶材料制备成,分压块3423在受到径向挤压力之后会产生变形以吸收挤压力,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多个分压块3423围绕第一承载板3415设置,多个分压块3423能够从多个方向上分别吸收第一承载板3415的传递出的径向挤压力,确保第一减震体341整体的结构稳定。多个第一承载板3415分别从个位置和方向上承受挤压力,避免作用力集中在其中个第一承载板3415上,确保了其自身结构的稳定,避免单个第一承载板3415受力太大导致损坏。分压块3423的是楔形结构,在受到径向上挤压力时,分压块3423的顶面和减震槽3414的内腔的顶面之间出现相对滑动,避免相接触的两个结构之间的硬性接触或碰撞导致自身结构损坏。
[0131] 承载座45是圆台状的其传递的径向力沿着外圈3411的径向传递到外圈3411上,再传递到第一缓冲座3413上。径向上挤压力沿着第一缓冲座3413的轴向传递,首先是传递到第一挤压块34131,第一挤压块34131挤压橡胶层34132,橡胶层34132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其在受到挤压时产生变形,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0132] 第二挤压块34133的端部是三棱柱状,其受到的挤压力在接触面位置处。其中,对于第二挤压块3413的上侧的受到的挤压力分解为沿着轴向和向下的挤压力;对于第二挤压块3413的下侧的受到的挤压力分解为沿着轴向和向上的挤压力。其中,分解后的向上的挤压力和向下的挤压力能够相互抵消一部分,从而避免了受力太大导致第二挤压块3413自身结构损坏,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0133] 所述支撑架5包括固定座54,固定座54是长方体状的。第一支撑杆53是圆杆状的,第一支撑杆53用螺纹旋接在两个第一支撑杆53上。导向板52是矩形的,导向板52用螺纹旋接在第一支撑杆53的端部。升降板51是矩形的,升降板51沿着导向板52的轴向滑动的穿设于导向板52的上部。第一螺杆55用螺纹旋接在升降板51和导向板52上。连接座56用螺纹旋接在升降板51的顶端。
[0134] 所述连接座56包括连接板565是矩形的。第一挡块562用螺栓固定在连接板565上,第一挡块562沿着连接板565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挡块561用铰接方式固定在两个第一挡块562之间。第一转轴563是圆杆状的,第一转轴563用螺纹旋接在两个第一挡块562之间。缓冲层564是长方体状的,缓冲层用螺栓固定在第一挡块562和连接板565之间。缓冲层564包括外壳5641,外壳5641是长方体状的。第三安装腔5642是矩形的,第三安装腔5642凹设于外壳5641内。承载杆5645是圆柱状的,承载杆5645用螺纹旋接在第三安装腔5642内。第二弹簧5644套设在橡胶柱5643上,第二弹簧5644挤压在第三安装腔5642内。橡胶柱5643是圆柱状的,橡胶柱5643沿着第三安装腔5642的轴向穿设于第三安装腔5642内。 承载杆5645和橡胶柱5643间隔设置。
[0135] 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螺杆55旋出将升降板51和导向板52松开。当升降架4推动天窗3上升或者下降,同时升降板51沿着导向板52的内腔滑动。当天窗3转动到目标位置之后,旋转第一螺杆55,第一螺杆55将升降板51和导向板52锁定,升降板51实现对天窗3的支撑,实现天窗3的位置固定。
[0136] 其中,连接座56用螺栓固定在天窗3的下侧。第一转轴563枢接在升降板51的顶端。其中升降板51的顶端的一侧是圆弧曲面。第二挡块561的靠近第一转轴563的一侧是圆弧曲面。升降板51的顶端的一侧滑动在第二挡块561的曲面的一侧,第二挡块561的曲面侧壁对升降板51的顶端起支撑作用。当连接板565的顶部受到挤压时将压力传递到升降板51,升降板51受到压力转动且端部在第二挡块561的曲面一侧滑动,从而确保升降板51和第二挡块
561之间不会出现硬性接触和导致自身的结构损坏。两个第一挡块562分别处于升降板51的端部两侧,实现对升降板51的端部的位置固定。
[0137] 连接板565的顶部受到的挤压力首先传递到缓冲层564上。外壳5641在受到挤压后将挤压力传递到橡胶柱5643和承载杆5645。橡胶柱5643是圆柱状的,其在受到挤压时产生径向上变形缓解挤压力,起到缓冲保护作用。第二弹簧5644受到挤压产生变形以缓冲挤压力,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0138]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88] 图1是本发明的翻转式汽车天窗的示意图。
[0089] 图2是本发明的网板的示意图。
[0090] 图3是本发明的通风窗的示意图。
[0091] 图4是本发明的天窗的示意图。
[0092] 图5是本发明的调节座的示意图。
[0093]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减震座的示意图。
[0094]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减震体的示意图。
[0095]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缓冲座的示意图。
[0096]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减震体的示意图。
[0097] 图10是本发明的升降架的示意图。
[0098] 图11是本发明的操作杆的示意图。
[0099] 图12是本发明的缓冲件的示意图。
[0100] 图13是本发明的挤压座的示意图。
[0101] 图14是本发明的支撑架的示意图。
[0102] 图15是本发明的连接座的示意图。
[0103] 图16是本发明的缓冲层的示意图。
[0104] 1‑顶板;2‑网板;21‑通风窗;211‑边框;212‑扇叶;22‑过滤网;3‑天窗;31‑顶板;32‑导向槽;33‑调节座;331‑第一本体;332‑安装槽;333‑减震板;334‑滑块;34‑第一减震座;341‑第一减震体;3411‑外圈;3412‑第一安装腔;3413‑第一缓冲座;34131‑第一挤压块;
34132‑橡胶层;34133‑第二挤压块;3414‑减震槽;3415‑第一承载板;342‑第二减震体;
3421‑中心块;3422‑第二承载板;3423‑分压块;4‑升降架;41‑操作杆;411‑杆子;412‑第一橡胶板;413‑缓冲件;4131‑壳体;4132‑第二安装腔;4133‑缓冲槽;4134‑导向管;4135‑挤压座;4136‑第一弹簧;4137‑中心杆;414‑第二橡胶板;42‑操作架;421‑第二本体;422‑减震腔;423‑操作孔;42‑操作架;43‑安装环;44‑伸缩杆;45‑承载座;5‑支撑架;51‑升降板;52‑导向板;53‑第一支撑杆;54‑固定座;55‑第一螺杆;56‑连接座;561‑第二挡块;562‑第一挡块;563‑第一转轴;564‑缓冲层;5641‑外壳;5642‑第三安装腔;5643‑橡胶柱;5644‑第二弹簧;5645‑承载杆;565‑连接板。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