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8]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 实施例1:
[0020] 如图1-4所示,一种生产甲壳素用一体化桶,包括支架1、筒体2、筒盖3,支架1分布在筒体2四周并且支撑筒体2,筒体2的右上部设置有控制器4,筒体5右侧开设有观察窗27;筒体2内壁设置有加热管5,加热管5内循环通设有高温蒸汽,加热管5与固定于筒体2左侧的加热器6相连接;筒体2的底部为凹面圆形设计,筒体2底部设置有出料管7与废液管11,出料管7与废液管11的一端均贯穿筒体2底部与筒体2内部相连,出料管7、废液管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储料箱8、废液箱10,出料管7、废液管11上分别设置有出料管阀门9、废液管阀门
12,出料管阀门9与废液管阀门12均与控制器4连接;筒体2底部内侧依次设有温度传感器
13、pH传感器14、黏度传感器15,传感器通过传感器线缆17与传感器控制器16连接,传感器控制器16与控制器4连接。筒盖3上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泄压口31、加料口33、传动轴34、电动机35,泄压口31贯穿筒盖3,筒盖3内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2,压力传感器32与控制器4连接;筒盖3在左侧通过绞合部29与筒体2绞合式连接,绞合部29由绞合部支撑架30承托,绞合部29支撑架固定设置于筒体2左侧,筒盖3的右侧设置有开合部28与筒体2开合式连接;传动轴34的一端设置于电动机35的内侧,另一端穿过筒盖3通过传动部36与设置于筒体2内部的转动轴37连接,转动轴37的另一端嵌入式的设置于筒体2底部,转动轴37的下半部套设有搅拌部件。筒体2右侧的托架19上固定设置有加液箱18,加液箱18通过加液管20与筒体2相连,加液管20上设置有加液管阀门21,支架1右侧从上至下依次堆叠有加酸箱22、加碱箱23、加水箱24,加酸箱22、加碱箱23、加水箱24分别通过加液支管25与加液箱18相连,加液支管
25上分别设置有加液支管阀门26,加液管阀门21、加液支管阀门26均与控制器4连接;通过控制器4,可以实现对筒体2内料液的压力、温度、pH值、黏度等理化指标的实时监测,同时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废液管阀门12、加液管阀门21、加液支管阀门26来实现甲壳素生产过程中碱煮、水洗、酸浸、水洗工序的连续化、自动化进行,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1] 搅拌部件包括以套件41套设在转动轴27下半部的一级搅拌叶轮38与二级搅拌叶轮40,一级搅拌叶轮38与二级搅拌叶轮40均为条状,二级搅拌叶轮40设置于一级搅拌叶轮38的上方,一级搅拌叶轮38的长度长于二级搅拌叶轮40;搅拌叶轮设置成两条并且长度不同,可以较大限度的扩大有效搅拌区域,为搅拌区域的料液提供较大的剪切速率,提升料液粉碎、混合的效率,从而增大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0022] 一级搅拌叶轮38与二级搅拌叶轮40错位设置,错位夹角的角度为25°,一级搅拌叶轮38与二级搅拌叶轮40临近的两个端点之间连接有连接叶片39,连接叶片39为倾斜状片状设计,连接叶片39与水平面呈25°倾角,同时,连接叶片39与一级搅拌叶轮38端点处的线速度方向呈25°倾角;一级搅拌叶轮38与二级搅拌叶轮40存在错位夹角,可以有效地扩大叶轮的搅拌区域,增大两个叶轮之间可以获得剪切力的混合区域,有利于提高混合与粉碎效率;连接叶片39与水平面间存在倾角,当搅拌部件转动时,该倾角设计可以使搅拌部件上方的料液受到连接叶片39的吸力,吸引着料液由搅拌部件上方进入搅拌部件所在区域完成搅拌混合;连接叶片39与一级搅拌叶轮38端点处线速度之间存在倾角,当搅拌部件转动时,该倾角设计可以使搅拌部件边缘的高温料液受到搅拌部件中心的拉力,从而使筒体内壁47附近的高温料液进入中心区域,完成混合、粉碎与热交换;连接叶片39可以提供从上到下与从周边到中心这两股相互垂直的搅拌力,从而可以高效地实现料液的混合、分散、热交换,提高甲壳素的生产效率,节省能源、人力、时间等成本。
[0023] 加热管5与中转阀42固定连接,中转阀42为空心椭球状并且水平设置,中转阀42的中部位置通过若干根喷气微管43与设置在筒体内壁47的喷嘴45连接,喷嘴45的朝向与筒体内壁47处设置喷嘴45位置的切向方向呈5°的夹角,喷嘴45的朝向与筒体2中搅拌部件的搅拌方向相反;当加热器6向加热管5中鼓入高温气体后,高温气体经由加热管5进入中转阀42,由中转阀42分流进入喷气微管43中,并且由喷气微管43尾端的喷嘴45喷至筒体2中,从而可以对筒体2中的料液进行加热;筒体内壁47处设置的密布的喷嘴45,喷嘴45喷射出高速高温气体,可以在筒体内壁47与料液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高温气体隔离层,与筒体2中心部位的料液相比,该高温气体隔离层中的气体含量较高而料液含量较低,高温空气隔离层可以推动筒体内壁47附近的料液顺着高温气体喷射方向向前运动,与此同时,搅拌部件的搅拌使得筒体中心区域的料液产生反方向的运动,在两股相反方向的推动力之下,料液之间的对流作用会得到极大的加强,可以极大地提高料液的传热、混合、粉碎效果,提高甲壳素生产的效率,降低能耗,降低成本。
[0024] 椭球状中转阀42的底部正中部位开设有半球面孔,半球面孔底部与加热管5相连,中转阀42中有一个球形的阀球46,阀球46材质为聚氨酯,阀球46的直径与半球面孔的直径相等,喷气微管43中部还设置有向上凸起的超细弯头44,超细弯头44的孔径低于喷气微管43的孔径;当加热器6正常开启时,加热管5中的高温高速气体推开阀球46,阀球46位于中转阀42上部,中转阀42中的高温气体均匀地进入若干喷气微管43中并经喷嘴45喷出,对筒体2内的料液进行加热与搅拌;当加热器6关闭时,阀球46受重力作用停靠在半球面孔位置,可以防止中转阀42中的气体回流入加热管;同时,由于喷气微管43水平设置于中转阀42中,中转阀42分流出的各个喷气微管43中的压强相同,依据公式 ,式中Q为流量体积、R为微管直径、η为流体黏度系数、L为微管长度、ΔP为微管两端压强差,各个喷气微管43、中转阀42中的压强相等,因此其ΔP=0,得出Q=0,即筒体2中的液体不会回流至喷气微管43中,中转阀42与阀球46的设计可以使喷气微管43免受料液的腐蚀,延长装置的使用期限,节约成本。
[0025] 上述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连接或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例如弹性弹簧的安装,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0026] 实施例2:
[0027] 如图1-4所示,一种生产甲壳素用一体化桶,当生产时,以支架1牢固固定筒体2并清洗筒体2,在加酸箱22、加碱箱23、加水箱24中盛放酸、碱、蒸馏水。将原材料从设置于筒盖3上的加料口33中加入筒体2中,然后关闭加料口33,密封筒盖3。开启加热器6为筒体2内的物料加热,同时开启电动机35启动搅拌部件,通过控制器4控制自动化进程,生产过程中可以控制开启废液管阀门12以排出废液,实时监测筒体2内料液的压力、温度、pH值、黏度等理化指标以调整反应条件,连续地完成碱煮、水洗、酸浸、水洗等工序,生产完成后可以开启出料管阀门9出料。本发明装置可以实现对筒体2内料液的压力、温度、pH值、黏度等理化指标的实时监测,同时可以以控制器控制废液管阀门12、加液管阀门21、加液支管阀门26来实现装置碱煮、水洗、酸浸、水洗工序的连续化、自动化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科技化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8] 精确称量10gN-(4-羟基-3-甲氧基苯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共聚物、20g二甲苯、3g凡士林、12g胶质碳酸钙、9g壬酸香草酰胺、0.2gL-(+)-2,3-二羟基丙酸、1.0gL-(-)-2,3-二羟基丙酸、20g气相二氧化硅固体颗粒、5g吡啶三苯基硼,将各组分混合均匀,置于一个含有60g钢珠的油漆振荡器中常温振荡5小时,然后用100目的过滤器过滤,即得防粘耐腐涂料,将防粘耐腐涂料涂覆于一级搅拌叶轮38、二级搅拌叶轮40、连接叶片39的表面;防粘耐腐涂层可以在叶轮与叶片表面形成一个致密、均一的涂层,涂层具有较强的耐酸碱腐蚀性能,能够在长期的使用中保护叶轮与叶片不受酸碱侵蚀,同时,涂层具有极强的防污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料液对叶轮与叶片的污浊与附着,降低叶轮与叶片的清洁频率,节省时间成本与人工成本;特定配比的L-(+)-2,3-二羟基丙酸、L-(-)-2,3-二羟基丙酸可以起到调节防粘耐腐涂料各组分的作用,可以降低涂料各组分的各向异性,增强涂料的均匀性与稳定,使涂层在长期使用后不会发生起皮、脱附现象,延长涂层使用期限,保护基底免受酸碱腐蚀,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0029] 防粘耐腐涂层不仅限于一级搅拌叶轮38、二级搅拌叶轮40、连接叶片39的表面,还可以设置于筒体内壁47表面、筒体2底部内壁表面、喷嘴45处。
[0030] 一级搅拌叶轮38与二级搅拌叶轮40的错位夹角的角度不仅限于20°-30°,还可以是20.0°、20.1°、……、29.9°、30.0°。
[0031] 喷嘴45的朝向与筒体内壁47处设置喷嘴45位置的切向方向不仅限于3°-5°,还可以是3.0°、3.1°、……、4.9°、5.0°。
[0032] 上述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0033]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