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王秀君 > 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04-29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1-02-02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0-04-29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020690855.2 申请日 2020-04-29
公开/公告号 CN212450437U 公开/公告日 2021-02-02
授权日 2021-02-02 预估到期日 2030-04-29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2023-05-29
分类号 B66F7/02B66F7/28E04G21/16 主分类号 B66F7/0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王秀君 当前专利权人 王秀君
发明人 王秀君 第一发明人 王秀君
地址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振兴街南段32号 邮编 637372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四川省 申请人所在市 四川省南充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属于升降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壁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支撑框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该建筑用升降装置,通过支撑板、第一滑块、第一滑槽、放置箱、螺纹柱、螺纹筒、轴承和转轴之间的相互配合,此时松开放置箱,使第一弹簧带动放置箱向后移动,当支撑板背面与运输台正面紧密搭接时,此时将防护栏安装在运输台的上表面,本装置通过调节运输台的尺寸可以对不同尺寸的建筑材料进行运输,同时还配有相应尺寸的防护栏对建筑材料进行保护,提高了本装置对运输材料的适用性。
  • 摘要附图
    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2-02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2),所述支撑框(2)内壁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两个所述第一滑槽(5)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7),所述支撑框(2)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3),所述双轴电机(3)的两个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牵引轮(4),两个所述牵引轮(4)均通过铁索(6)与两个第一滑块(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块(7)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运输台(8);
所述运输台(8)的正面开设有放置槽(9),所述放置槽(9)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10),右侧两个所述第二滑槽(10)内壁的右侧面均滑动两个有第二滑块(11),上侧所述第二滑块(11)的正面开设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内设置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的正面一端和背面一端分别与第二滑槽(10)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右侧两个所述第二滑块(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固定块(15),所述第一固定块(15)的背面与放置槽(9)内壁的背面搭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箱(16),所述放置箱(16)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两个轴承(17),两个所述轴承(17)内均套接有转轴(18),两个所述转轴(18)的外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皮带(21),前侧所述转轴(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22),所述螺纹柱(2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33),所述螺纹筒(33)的顶端与第一凹槽(23)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23)开设在支撑板(24)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板(2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25),所述支撑板(2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26);
所述运输台(8)的上表面搭接有防护栏(27),所述防护栏(27)的内壁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30),前侧所述第二固定块(30)的背面开设有第二凹槽(29),所述第二凹槽(29)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1),所述第二弹簧(31)的背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32),所述固定件(32)的正面与第一卡槽(25)内壁的正面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4),所述第一弹簧(14)的正面一端与第二滑槽(10)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4)的背面一端与第二滑块(11)的正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0),所述固定环(20)的下表面与皮带(21)的上表面搭接,所述皮带(21)的下表面与放置箱(16)内壁的下表面搭接,前侧所述转轴(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2)与第一卡槽(25)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支撑板(24)上表面开设的第一卡槽(25)位于第一凹槽(23)的后侧,所述支撑板(24)上表面开设的第二卡槽(26)位于第一凹槽(23)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台(8)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卡槽(26),所述运输台(8)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25),前侧所述第二卡槽(26)与支撑板(24)上表面开设的第二卡槽(26)位置相对应,前侧所述第一卡槽(25)与支撑板(24)上表面开设的第一卡槽(25)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2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28),前侧所述卡块(28)的下表面与前侧第二卡槽(26)内壁的下表面搭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建筑过程中,楼层较低的建筑在输送建筑材料时通常使用小型的升降装置进行输送,而运送建筑材料的通常为一个运输箱,因运输建筑材料的尺寸差距较大,运输箱为固定尺寸,当运送体积将大的建筑材料时,需要工作人员使用相应尺寸的升降装置,使升降装置对建筑材料的适用性低下。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解决了当运送一些体积将大的建筑材料时,需要工作人员使用相应尺寸的升降装置,使升降装置对建筑材料的适用性低下的问题。
[0005] (二)技术方案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壁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支撑框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牵引轮,两个所述牵引轮均通过铁索与两个第一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运输台。
[0007] 所述运输台的正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右侧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内壁的右侧面均滑动两个有第二滑块,上侧所述第二滑块的正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正面一端和背面一端分别与第二滑槽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右侧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背面与放置槽内壁的背面搭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两个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内均套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皮带,前侧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顶端与第一凹槽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
[0008] 所述运输台的上表面搭接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的内壁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前侧所述第二固定块的背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背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正面与第一卡槽内壁的正面搭接。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正面一端与第二滑槽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背面一端与第二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下表面与皮带的上表面搭接,所述皮带的下表面与放置箱内壁的下表面搭接,前侧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件与第一卡槽的形状相适配,前侧所述运输台上表面开设的第一卡槽与支撑板上表面开设的第一卡槽位置相对应,前侧所述运输台上表面开设的第二卡槽与支撑板上表面开设的第二卡槽位置相对应。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运输台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卡槽,所述运输台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前侧所述第二卡槽与支撑板上表面开设的第二卡槽位置相对应,前侧所述第一卡槽与支撑板上表面开设的第一卡槽位置相对应。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护栏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前侧所述卡块的下表面与前侧第二卡槽内壁的下表面搭接。
[0014] (三)有益效果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 1、该建筑用升降装置,通过支撑板、第一滑块、第一滑槽、放置箱、螺纹柱、螺纹筒、轴承和转轴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需要体积较大的运输材料时,工作人员向前拉动放置箱,当放置箱拉动到合适位置时,此时旋转把手,使把手带动螺纹柱进行转动,此时螺纹筒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当支撑板表面移动至与运输台表面相平行时,此时松开放置箱,使第一弹簧带动放置箱向后移动,当支撑板背面与运输台正面紧密搭接时,此时将防护栏安装在运输台的上表面,本装置通过调节运输台的尺寸可以对不同尺寸的建筑材料进行运输,同时还配有相应尺寸的防护栏对建筑材料进行保护,提高了本装置对运输材料的适用性。
[0017] 2、该建筑用升降装置,通过第一弹簧和固定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固定杆可以使第二滑块稳定的带动放置箱进行左右移动,同时可以防止第一弹簧因受到挤压而发生弯折,同时第一弹簧可以对第二滑块提供向后的作用力,防止放置箱向前滑出,同时也可以使支撑板背面与运输台正面紧密的搭接。
[0018] 3、该建筑用升降装置,通过第二卡槽和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对防护栏进行固定,防止防护栏相对于运输台发生前后移动。

实施方案

[002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9]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2,支撑框2内壁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两个第一滑槽5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7,通过设置第一滑块7和第一滑槽5,可以使运输台8稳定的进行上下移动,防止运输台8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斜,支撑框2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3,双轴电机3的两个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牵引轮4,通过设置双轴电机3和牵引轮4,可以带动运输台8进行上下移动,两个牵引轮4均通过铁索6与两个第一滑块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滑块7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运输台8,运输台8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卡槽26,运输台8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25,前侧第二卡槽26与支撑板24上表面开设的第二卡槽26位置相对应,前侧第一卡槽25与支撑板24上表面开设的第一卡槽25位置相对应。
[0030] 运输台8的正面开设有放置槽9,放置槽9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10,右侧两个第二滑槽10内壁的右侧面均滑动两个有第二滑块11,通过设置第二滑槽10和第二滑块11,可以稳定的带动放置箱16进行前后移动,防止放置箱16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上下倾斜,同时滑块11可以对放置箱16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放置箱16完全脱离放置槽9,上侧第二滑块11的正面开设有通孔12,通孔12内设置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4,第一弹簧14的正面一端与第二滑槽10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4的背面一端与第二滑块11的正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弹簧14和固定杆13,固定杆13可以使第二滑块11稳定的带动放置箱16进行左右移动,同时可以防止第一弹簧14因受到挤压而发生弯折,同时第一弹簧14可以对第二滑块11提供向后的作用力,防止放置箱16向前滑出,同时也可以使支撑板24背面与运输台8正面紧密的搭接,固定杆13的正面一端和背面一端分别与第二滑槽10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右侧两个第二滑块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固定块15,第一固定块15的背面与放置槽9内壁的背面搭接,第一固定块1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箱16,放置箱16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两个轴承17,两个轴承17内均套接有转轴18,轴承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0,固定环20的下表面与皮带21的上表面搭接,皮带21的下表面与放置箱16内壁的下表面搭接,前侧转轴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9,两个转轴18的外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皮带21,通过设置皮带21和固定环20,因两个转轴
18的外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皮带21,可以实现把手19同时带动两个转轴18进行同时转动,同时固定环20可以对皮带21进行限位,防止皮带21在工作过程中相对于转轴18产生上下移动,前侧转轴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22,螺纹柱2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33,通过设置螺纹柱22和螺纹筒33,把手19通过转动螺纹柱22,使螺纹筒33可以实现对支撑板24进行上下调节,螺纹筒33的顶端与第一凹槽23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凹槽23开设在支撑板24的下表面,支撑板2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25,支撑板2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26。
[0031] 运输台8的上表面搭接有防护栏27,通过设置防护栏27,可以防止运输过程中建筑材料掉落出运输台8,同时配有若干个与运输台8相应尺寸的防护栏27,防护栏2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28,前侧卡块28的下表面与前侧第二卡槽26内壁的下表面搭接,通过第二卡槽26和卡块28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对防护栏27进行固定,防止防护栏27相对于运输台8发生前后移动,防护栏27的内壁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30,前侧第二固定块30的背面开设有第二凹槽29,第二凹槽29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1,提供设置第二弹簧31,因第二弹簧31可以提供稳定的作用力,可以使固定件32表面与第一卡槽25内壁进行紧密的搭接,第二弹簧31的背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32,固定件32与第一卡槽25的形状相适配,支撑板24上表面开设的第一卡槽25位于第一凹槽23的后侧,支撑板24上表面开设的第二卡槽26位于第一凹槽23的前侧,通过设置固定件32和第一卡槽25,可以对防护栏27与支撑板24和运输台8之间进行固定,防止防护栏27相对于运输台8向上移动,同时因固定件32与第一卡槽25的形状相适配,可以使固定件32与第一卡槽25之间进行全面的搭接,固定件32的正面与第一卡槽25内壁的正面搭接。
[003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0033] S1、当需要放置尺寸较大的建筑材料时,工作人员向前拉动放置箱16,同时第二滑块11挤压第一弹簧14向前移动,当放置箱16拉动到合适位置时,此时旋转把手19,使把手19带动前侧转轴18进行转动,同时前侧转轴18带动皮带21和后侧转轴18转动;
[0034] S2、此时转轴18带动螺纹柱22进行转动,此时螺纹筒33带动支撑板24向上移动,当支撑板24表面移动至与运输台8表面相平行时,此时松开放置箱16,使第一弹簧14带动放置箱16向后移动,当支撑板24背面与运输台8正面紧密搭接时;
[0035] S3、此时拉动固定件32向远离卡块28的方向移动,当固定件32移动至合适位置时,此时将防护栏27放置在运输台8上表面,同时卡块28卡接至第二卡槽26,此时松开固定件32,使第二弹簧31带动固定件32表面与第一卡槽25内壁搭接,此时控制双轴电机3进行工作,此时牵引轮4带动运输台8向上运输,此时完成本装置运输工作。
[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7]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运输台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运输台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C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实用新型D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实用新型放置箱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1工作台、2支撑框、3双轴电机、4牵引轮、5第一滑槽、6铁索、7第一滑块、8运输台、9放置槽、10第二滑槽、11第二滑块、12通孔、13固定杆、14第一弹簧、15第一固定块、16放置箱、17轴承、18转轴、19把手、20固定环、21皮带、22螺纹柱、23第一凹槽、24支撑板、25第一卡槽、26第二卡槽、27防护栏、28卡块、29第二凹槽、30第二固定块、31第二弹簧、32固定件、33螺纹筒。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