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南京诚朴无人机有限公司 > 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   0    0

实质审查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03-23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0-07-14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0-03-23
基本信息
有效性 实质审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010206162.6 申请日 2020-03-23
公开/公告号 CN111301702A 公开/公告日 2020-06-19
授权日 预估到期日 2040-03-23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64F1/00B64F1/02G01S13/933G01S17/933H05K7/20 主分类号 B64F1/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A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8
权利要求数量 9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6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US2014139366A1、CN207867031U、CN109795705A、CN110178046A、CN110329527A、CN110888145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99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南京诚朴无人机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南京诚朴无人机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邓海啸、葛鹏、王玉凤 第一发明人 邓海啸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新科二路18号 邮编 210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3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南京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信号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内壁设置有集成箱,所述集成箱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检测模块,所述集成箱的四周均设置有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所述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信号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集成箱的顶部设置有频谱分析单元,所述频谱分析单元的输出端与信号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定位座的顶部铰接有盖板。本发明解决了勘测的场所多为环境复杂的地域,由于对地形以及周围环境的不熟悉,因此工作人员在操作时,操作十分困难,无人机容易与外部环境发生磕碰,影响无人机的正使用。
  • 摘要附图
    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07-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4F 1/00 专利申请号: 202010206162.6 申请日: 2020.03.23
2 2020-06-19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包括定位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1)的内壁设置有集成箱(2),所述集成箱(2)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检测模块(3),所述集成箱(2)的四周均设置有激光雷达传感器(4)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5),所述激光雷达传感器(4)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5)的输出端均与信号检测模块(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集成箱(2)的顶部设置有频谱分析单元(7),所述频谱分析单元(7)的输出端与信号检测模块(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定位座(1)的顶部铰接有盖板(8),所述盖板(8)的顶部开设有与频谱分析单元(7)相匹配的贯穿孔(9),且盖板(8)的顶部设置有通讯模块(10),所述通讯模块(10)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有用户终端(18),所述集成箱(2)的顶部设置有数据记录系统(11);所述信号检测模块(3)包括有中央处理器(31)、频谱存储单元(32)、数据比较单元(33)和危险级别判定模块(34),所述中央处理器(31)的输出端与数据比较单元(33)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31)的输出端与频谱存储单元(3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频谱存储单元(32)的输出端与数据比较单元(3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比较单元(33)的输出端与危险级别判定模块(34),所述危险级别判定模块(34)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3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箱(2)的四周均设置有与激光雷达传感器(4)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5)相匹配的通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10)为收发信号功能的通信设备,具体可为信号接收器或接收天线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1)的内壁底部开设有滑动槽(12),所述滑动槽(1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移动套(14),两个所述移动套(1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紧固板(15),两个所述紧固板(15)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紧装置(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3)与定位座(1)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且轴承的内缘与丝杆(13)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3)表面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装置(16)包括有与紧固板(15)固定连接的弹簧(161),所述弹簧(1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片(16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8)与定位座(1)的连接处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磁片,两个所述磁片的相对侧磁极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信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已广泛的应用于军用和民用领域。多旋翼无人机具有操控简单、可靠性高,并且不需要跑道便可以垂直起降,起飞后可以在空中悬停等优势,因此在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 在环境勘测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无人机进行检测,但是勘测的场所多为环境复杂的地域,由于对地形以及周围环境的不熟悉,因此工作人员在操作时,操作十分困难,无人机容易与外部环境发生磕碰,影响无人机的正使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勘测的场所多为环境复杂的地域,由于对地形以及周围环境的不熟悉,因此工作人员在操作时,操作十分困难,无人机容易与外部环境发生磕碰,影响无人机的正使用,而提出的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内壁设置有集成箱,所述集成箱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检测模块,所述集成箱的四周均设置有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所述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信号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集成箱的顶部设置有频谱分析单元,所述频谱分析单元的输出端与信号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定位座的顶部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开设有与频谱分析单元相匹配的贯穿孔,且盖板的顶部设置有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有用户终端,所述集成箱的顶部设置有数据记录系统;所述信号检测模块包括有中央处理器、频谱存储单元、数据比较单元和危险级别判定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比较单元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频谱存储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频谱存储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危险级别判定模块,所述危险级别判定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06] 优选的,所述集成箱的四周均设置有与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相匹配的通孔。
[0007] 优选的,所述通讯模块为收发信号功能的通信设备,具体可为信号接收器或接收天线中的一种。
[0008] 优选的,所述定位座的内壁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移动套,两个所述移动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紧固板,两个所述紧固板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紧装置。
[0009] 优选的,所述丝杆与定位座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且轴承的内缘与丝杆套接。
[0010] 优选的,所述丝杆表面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
[0011] 优选的,所述卡紧装置包括有与紧固板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片。
[0012] 优选的,所述盖板与定位座的连接处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磁片,两个所述磁片的相对侧磁极相反。
[0013] 优选的,所述定位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在无人机的底部设置集成箱,无人机在勘探过程中,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用于对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障碍物与无人机之间的位置进行实时的探测,同时频谱分析单元发来当前频域数据,并由数据比较单元将当前频域数据和频谱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无人机频域数据进行对比,当比较结果在规定范围内时,危险级别判定模块对无人机的安全距离进行判定,并及时反馈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通过通讯模块以警报的形式传递到用户终端,此时用户终端受到信号,及时发出绕行通知,此时工作人员及时控制无人机绕过障碍物,避免无人机碰撞损坏,另外无人机的前进轨迹以及绕行数据会存储在数据记录系统内,方便后续工作人员整理,从而可有效的避免无人机在未知地域飞行时误碰到障碍物损坏,解决了勘测的场所多为环境复杂的地域,由于对地形以及周围环境的不熟悉,因此工作人员在操作时,操作十分困难,无人机容易与外部环境发生磕碰,影响无人机的正使用的问题;
2、通过设置可调节式的紧固板,在将集成箱置入到定位座内部时,转动丝杆,丝杆转动时带动两个移动套相互靠近,此时两个紧固板跟随其靠近,同时卡紧装置将集成箱卡住,配合盖板将集成箱盖住,即可完成集成箱的定位,后续安装拆卸十分方便,有利于对集成箱进行检修维护;
3、通过设置散热片以及弹簧,弹簧可使散热片与集成箱紧密接触的同时,对集成箱的压力不会过大,而散热片则用于对集成箱进行散热,使其使用寿命更长。

实施方案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 参照图1-5,一种环境勘测用无人机的信号装置,包括定位座1,定位座1的内壁设置有集成箱2,集成箱2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检测模块3,集成箱2的四周均设置有激光雷达传感器4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5,激光雷达传感器4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5的输出端均与信号检测模块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集成箱2的顶部设置有频谱分析单元7,频谱分析单元7的输出端与信号检测模块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定位座1的顶部铰接有盖板8,盖板8的顶部开设有与频谱分析单元7相匹配的贯穿孔9,为频谱分析单元7提供安装空间,且盖板8的顶部设置有通讯模块10,通讯模块10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有用户终端18,集成箱2的顶部设置有数据记录系统11;信号检测模块3包括有中央处理器31、频谱存储单元32、数据比较单元33和危险级别判定模块34,中央处理器31的输出端与数据比较单元33输入端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31的输出端与频谱存储单元3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频谱存储单元32的输出端与数据比较单元3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数据比较单元33的输出端与危险级别判定模块34,危险级别判定模块34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3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9] 进一步的,集成箱2的四周均设置有与激光雷达传感器4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5相匹配的通孔6,通孔6为激光雷达传感器4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5提供了空间,避免定位座1的对激光雷达传感器4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5的信号造成阻碍。
[0020] 进一步的,通讯模块10为收发信号功能的通信设备,具体可为信号接收器或接收天线中的一种,用于对信号的收发,以便实现无人机与用户端的连接。
[0021] 进一步的,定位座1的内壁底部开设有滑动槽12,滑动槽1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13,丝杆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移动套14,两个移动套1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紧固板15,两个紧固板15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紧装置16,通过设置卡紧装置16,在将集成箱2置入到定位座1内部时,转动丝杆13,丝杆13转动时带动两个移动套14相互靠近,此时两个紧固板15跟随其靠近,同时卡紧装置16将集成箱2卡住,配合盖板8将集成箱2盖住,即可完成集成箱2的定位,后续安装拆卸十分方便,有利于对集成箱2进行检修维护。
[0022] 进一步的,丝杆13与定位座1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且轴承的内缘与丝杆13套接,轴承能对丝杆13进行限位,防止其发生偏移。
[0023] 进一步的,丝杆13表面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使丝杆13转动时,两个移动套14能够发生相对运动,即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能够实现对集成箱2的固定与松动。
[0024] 进一步的,卡紧装置16包括有与紧固板15固定连接的弹簧161,弹簧1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片162,弹簧161可使散热片162与集成箱2紧密接触的同时,对集成箱2的压力不会过大,而散热片162则用于对集成箱2进行散热,使其使用寿命更长。
[0025] 进一步的,盖板8与定位座1的连接处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磁片,两个磁片的相对侧磁极相反,通过磁极相反的瓷片相互吸引,使盖板8与定位座1之间的定位效果更好,不易松动。
[0026] 进一步的,定位座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7,用于将整个信号装置安装到无人机上,以便对无人机进行防护。
[0027]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及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无人机的底部设置集成箱2,无人机在勘探过程中,激光雷达传感器4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5,用于对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障碍物与无人机之间的位置进行实时的探测,同时频谱分析单元7发来当前频域数据,并由数据比较单元33将当前频域数据和频谱存储单元32中存储的无人机频域数据进行对比,当比较结果在规定范围内时,危险级别判定模块34对无人机的安全距离进行判定,并及时反馈给中央处理器31,中央处理器31通过通讯模块10以警报的形式传递到用户终端18,此时用户终端18受到信号,及时发出绕行通知,此时工作人员及时控制无人机绕过障碍物,避免无人机碰撞损坏,另外无人机的前进轨迹以及绕行数据会存储在数据记录系统11内,方便后续工作人员整理,从而可有效的避免无人机在未知地域飞行时误碰到障碍物损坏,解决了勘测的场所多为环境复杂的地域,由于对地形以及周围环境的不熟悉,因此工作人员在操作时,操作十分困难,无人机容易与外部环境发生磕碰,影响无人机的正使用的问题。
[0028]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为现有的公知技术,具体型号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选择,在此不再做具体赘述。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系统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定位座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1、定位座;2、集成箱;3、信号检测模块;31、中央处理器;32、频谱存储单元;33、数据比较单元;34、危险级别判定模块;4、激光雷达传感器;5、毫米波雷达传感器;6、通孔;7、频谱分析单元;8、盖板;9、贯穿孔;10、通讯模块;11、数据记录系统;12、滑动槽;13、丝杆;14、移动套;15、紧固板;16、卡紧装置;161、弹簧;162、散热片;17、连接架;18、用户终端。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