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天津商业大学 > 带有中间排液的管壳式实验换热器专利详情

带有中间排液的管壳式实验换热器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5-06-01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5-10-07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8-01-23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5-06-01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510292510.5 申请日 2015-06-01
公开/公告号 CN104896965B 公开/公告日 2018-01-23
授权日 2018-01-23 预估到期日 2035-06-01
申请年 2015年 公开/公告年 2018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F28B1/02F28B9/08 主分类号 F28B1/0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3
权利要求数量 4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1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204705216U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5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权利转移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天津商业大学 当前专利权人 邳州泰利恒商贸有限公司
发明人 诸凯、李连涛、解海卫、刘圣春、王华峰、王雅博 第一发明人 诸凯
地址 天津市北辰区津霸公路东口 邮编 300134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6
申请人所在省 天津市 申请人所在市 天津市北辰区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董一宁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中间排液的管壳式实验换热器,其结构是:在换热器的左端封头内设有三层隔板;右端设有两层隔板。左、右端封头内的第二层隔板开有数个漏液孔,并且、两端隔板上的漏液孔数量不相等,右端隔板漏液孔总数的孔径面积之和大于左端。两端隔板上每一个漏液孔的下方焊接有凝液引出管,凝液引出管穿过壳体通过保温管连接到一个封闭的容器内,每一根凝液引出管路上均装有阀门。漏液孔以漏液阻气的方式维持蒸汽相对的速度与干度,以此保持较高的换热系数,可以使冷凝换热得到有效的强化。该换热器的结构设计理念为风冷式换热器、冷凝式蒸发器以及其它管内冷凝器的强化换热,提供了设计方法与技术途径。
  • 摘要附图
    带有中间排液的管壳式实验换热器
  • 说明书附图:图1
    带有中间排液的管壳式实验换热器
  • 说明书附图:图2
    带有中间排液的管壳式实验换热器
  • 说明书附图:图3
    带有中间排液的管壳式实验换热器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12-11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0.12.01 专利权人由天津商业大学变更为邳州泰利恒商贸有限公司 地址由300134 天津市北辰区津霸公路东口变更为221300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东湖街道长江路168号东湖街道办事处1楼107室
2 2018-01-23 授权
3 2015-10-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28B 1/02 专利申请号: 201510292510.5 申请日: 2015.06.01
4 2015-09-09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带有中间排液的管壳式实验换热器,具有换热管束、壳体、隔板、折流板、以及封头,在换热器的左端封头(1)内设有三层隔板(2);右端封头内设有两层隔板,其中左端封头内的第二层隔板和右端封头内的第二层隔板开有数个漏液孔(3),并且左、右两端隔板上的漏液孔数量不相等,右端隔板漏液孔总数的孔径面积之和大于左端隔板上的各孔径面积之和,其特征是:左、右两端隔板上每一个漏液孔的下方焊接有凝液引出管,凝液引出管穿过壳体通过保温管连接到一个封闭的容器内,左、右两端封头内隔板上每个漏液孔的孔径不相等,壳体外侧的每一根凝液引出管路上均装有阀门,左、右两端封头内隔板上漏液孔总数的孔径面积之和均由管壳式换热器总换热量确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中间排液的管壳式实验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程分为4段,第一段管程为3根换热管束(4);第二段管程为2根换热管束;第三、第四段管程各为1根换热管束,在换热器的壳体(5)内设有两块弓形折流板(6),由此形成四管程单壳程的换热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带有中间排液的管壳式实验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左、右两端封头内第二层隔板上各开有5个直径为0.5~3mm不等的漏液孔。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带有中间排液的管壳式实验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束为铜管,每根管长400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热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效冷凝效应的管壳式换热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换热器在热力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其换热性能直接与节能降耗密切相关,所以众多生产厂和学者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对换热器的强化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管壳式换热器具有承压高、换热工质适应性强等特点,在能源和石化等行业仍占主导地位。由于换热条件或工况所致,管内凝结方式的换热器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范围,例如汽水冷凝换热器主要集中在波纹管和波节管的管壳式换热器。该换热方式在冷凝器的进口段蒸汽处于过热或饱和状态,蒸汽干度较大而无液膜成型,管壁处于珠状或不稳定溪状凝结,此时换热系数最大。如果是空冷冷凝器,则管外肋片利用率显著下降。传统技术均采用内外增大面积来满足换热需求,管内尽量增大扰动,致使体积增大、质量增加。管壳式换热器传热的强化应该考虑管束与结构的配合,比如低肋管曾得到广泛应用。
[0003] 管内冷凝所表现的特点是,随着冷凝的进行壁面开始出现凝结液膜,并且沿管长方向液膜不断增厚,壁面由珠状凝逐渐演变为膜状,最终成为汽液两相流。由于管内壁面凝结液膜不断增厚,阻碍了蒸汽与壁面的接触,成为凝结换热主要热阻所在。随着冷凝的进行,液膜也会不断增加积厚,换热系数减小。所以冷凝器管长越小,液膜越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越大。但是如果能够适时将凝液排出,使蒸汽壁面维持珠状或不稳定溪状换热状态,则换热过程就能维持较高的对流换热系数。凝结壁面被液膜覆盖时,传热热阻主要取决于液膜厚度,所以管壳式冷凝器的换热管束的大部分管段都处于低效的凝结过程。基于此本发明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带有中间排液式的冷凝换热器,通过凝结液的自行排出,使换热过程中凝结产生的液膜厚度减小,以维持高换热系数的流型。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有效提高管壳式换热器的性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有中间排液的管壳式换热器实验装置。
[0005] 该换热器的技术方案与原理是:带有中间排液的管壳式实验换热器,具有换热管束、壳体、隔板、折流板、以及封头,其结构是:在换热器的左端封头内设有三层隔板;右端封头内设有两层隔板。其中左端封头内的第二层隔板和右端封头内的第二层隔板开有数个漏液孔,并且左、右两端隔板上的漏液孔数量不相等,右端隔板漏液孔总数的孔径面积之和大于左端隔板上的各孔径面积之和。左、右两端隔板上每一个漏液孔的下方焊接有凝液引出管,凝液引出管穿过壳体通过保温管连接到一个封闭的容器内。
[0006] 该换热器为凝结换热器,具有一定过热度的蒸汽从冷凝器左端进入第一管程的三根管束。由于蒸汽刚进入冷凝管时具有较高的品质,具有较高的换热系数,因此在第一管程结束进入第二管程前不会有凝液产生,所以在右端封头内的第一层隔板上没有漏液孔。但是蒸汽被冷却水进一步冷却后,随着管内壁液膜的形成及增厚,有可能会产生少量的冷凝液。因此在第二管程的出口进入第三管程之前,即左端封头内的第二层隔板上没有漏液孔(如图2图3)。同理蒸汽在第三管程结束进入第四管程之前,在右端封头内的第二层隔板上没有漏液孔。由于气液两相存在密度差,在重力的作用下液相工质通过隔板上的漏液孔被引出。
[0007] 本发明的特点以及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对于管内凝结的换热器,在冷凝管内适当的位置开有漏液孔,以漏液阻气的方式维持蒸汽相对的速度与干度,以此保持较高的换热系数,可以使该结构冷凝器的换热得到有效的强化。(2)通过实验证实:管内汽液分离式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明显高于相同换热面积下的传统冷凝器,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换热量可提高60%。(3)该冷凝器的结构设计理念为风冷式冷凝器、冷凝式蒸发器以及其它管内冷凝器的强化换热,提供了设计方法与技术途径。

实施方案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与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不以此实施例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2] 带有中间排液的管壳式实验换热器,具有换热管束、壳体、隔板、折流板、以及封头等。其结构组成是:在换热器的左端封头1内设有三层隔板2;右端封头内设有两层隔板。其中左端封头内的第二层隔板和右端封头内的第二层隔板开有数个漏液孔3,并且左、右两端隔板上的漏液孔数量不相等,右端隔板漏液孔总数的孔径面积之和大于左端隔板上的各孔径面积之和,并且左、右两端封头内隔板上每个漏液孔的孔径不相等。
[0013] 左、右两端隔板上每一个漏液孔的下方焊接有凝液引出管,凝液引出管穿过壳体通过保温管连接到一个封闭的容器内,壳体外侧的每一根凝液引出管路上均装有阀门。
[0014] 换热器的换热管程分为4段,第一段管程为3根换热管束4;第二段管程为2根换热管束;第三、第四段管程各为1根换热管束。在冷凝器的壳体5内设有两块弓形折流板6,由此形成四管程单壳程的换热结构。换热管束为铜管,每根管长400mm。左、右两端封头内第二层隔板上各开有5个直径为0.5~3mm不等的漏液孔。
[0015] 左、右两端封头内隔板上漏液孔总数的孔径面积之和均由管壳式换热器总换热量确定。
[0016] 因为左右隔板上的漏液量非常重要,必须使其冷凝液在多孔隔板(或者说每个漏液孔的上表面)上形成一层稳定的积水层。该积水层起到一个水封的作用,即液体可以通过该小孔,而蒸汽则进入下一管程,由此实现汽、液的有效分离。因此要根据换热器总换热量来计算(维持该流量)漏液孔的面积,为了能够保证漏液孔具有“漏液阻汽”的作用,所以将漏液孔的孔径或者面积分割成几个小孔。即漏液孔的孔数、孔径之和等于总的漏液(孔)面积。
[0017] 作为实施例:该冷凝换热器主要用于实验研究,为不同运行工况或不同热工参数下,设计带有中间排液功能的高效管壳式换热器提供技术数据。
[0018] 壳体内的换热管束的外径为19mm,管心距为25mm,蒸汽进口管内直径为20mm,蒸汽出口管内直径为10mm,冷却水进出口管内直径均为20mm。设定冷凝器进口蒸汽温度为103℃,蒸汽过热度为3℃左右,流量为9.15kg/h,压力为0.1Mp。冷却水入口温度为18℃,流量为150kg/h,在实验过程中维持参数恒定不变。左两端封头内第二层隔板上各开有5个直径为
1mm的漏液孔;右两端封头内第二层隔板上各开有3个直径为1mm和2个直径为2mm的漏液孔。
[0019] 因为壳体外侧的每一根凝液引出管路上均装有阀门,所以控制阀门的开启数量,就可以得到不同热工参数下,最佳的漏液量或确定其最佳的漏液面积。如果将所有凝液引管的阀门关闭,就相当于普通管壳式冷凝换热器的结构,所以该装置可以方便进行对比实验。
[0020] 在实验过程中,这种带有中间排液结构的冷凝器换热量始终高于传统管壳式冷凝器,40min稳定之后两者之间的差值大致维持在200-300J。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前者的换热量比后者大致提高了60%。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管壳式实验换热器原理结构简图。
[0009] 图2是图1左端结构示意图。
[0010] 图3是图1右端结构示意图。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