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怀化学院 > 油炉供热系统专利详情

油炉供热系统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8-12-07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9-04-30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10-27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8-12-07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811494276.4 申请日 2018-12-07
公开/公告号 CN109579304B 公开/公告日 2020-10-27
授权日 2020-10-27 预估到期日 2038-12-07
申请年 2018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F24H7/02F24H9/20 主分类号 F24H7/0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9
权利要求数量 10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4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怀化学院 当前专利权人 怀化学院
发明人 李万伟 第一发明人 李万伟
地址 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怀东路180号 邮编 418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湖南省 申请人所在市 湖南省怀化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黄晓庆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炉供热系统,使用导热油进行供热。油炉供热系统包括加热油炉、电导热组件、温度检测仪、受热设备、导油泵、循环泵及控制器。电导热组件包括电源开关、电源及电导热件。电源、电源开关及电导热件依次电连接,以形成导热回路。导油泵的两端分别与加热油炉及受热设备连通,导油泵用于将位于加热油炉内的导热油输送至受热设备。循环泵的两端分别与加热油炉及受热设备连通,循环泵用于将受热设备内的导热油输回至加热油炉。控制器与温度检测仪、电源开关、导油泵及循环泵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温度参数控制电源开关导通或切断导热回路,并关闭或触发导油泵及循环泵。本发明提供的油炉供热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
  • 摘要附图
    油炉供热系统
  • 说明书附图:图1
    油炉供热系统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10-27 授权
2 2019-04-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24H 7/02 专利申请号: 201811494276.4 申请日: 2018.12.07
3 2019-04-05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油炉供热系统,使用导热油进行供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炉供热系统包括:
呈中空结构的加热油炉,具有收容腔;
电导热组件,包括电源开关、电源及电导热件,所述电导热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电源、所述电源开关及所述电导热件依次电连接,以形成导热回路;
温度检测仪,用于检测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所述导热油的温度参数;
受热设备;
导油泵,所述导油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热油炉及所述受热设备连通,所述导油泵用于将位于所述加热油炉内的所述导热油输送至所述受热设备;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热油炉及所述受热设备连通,所述循环泵用于将所述受热设备内的所述导热油输回至所述加热油炉;及
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仪、所述电源开关、所述导油泵及所述循环泵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参数控制所述电源开关导通或切断所述导热回路,并关闭或触发所述导油泵及所述循环泵;
其中,所述油炉供热系统还包括辅助油炉及辅助受热设备,所述加热油炉与所述辅助油炉连通,所述辅助受热设备与所述辅助油炉连通;所述加热油炉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油炉与所述辅助油炉之间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为石墨棒,所述石墨棒为多个,多个所述石墨棒间隔设置,且并联于所述导热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泵为热油循环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管及过滤器,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受热设备及所述循环泵连通,所述过滤器可拆卸地收容于所述连通管,并靠近所述受热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所述加热油炉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盖体可拆卸地覆设于所述安装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视镜,所述盖体的表面开设有组装口,所述透视镜覆盖于所述组装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及与所述加热油炉连通的储油罐,所述液位传感器及所述储油罐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加热油炉内的所述导热油的液位信息,所述控制器可根据所述液位信息控制所述储油罐的输油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分离件,所述气体分离件设置于所述储油罐与所述加热油炉的连通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导油泵,所述第二导油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辅助油炉及所述辅助受热设备连通,所述第二导油泵用于将位于所述辅助油炉内的导热油输送至所述辅助受热设备;及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辅助油炉及所述辅助受热设备连通,所述循环泵用于将所述辅助受热设备内的导热油输回至所述辅助油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单向阀的启闭。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炉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生产企业,通常使用锅炉对受热设备进行供热。锅炉燃烧煤炭,产生热量对水进行加热形成热蒸汽,通过热蒸汽在管道中循环流动,可对受热设备进行供热。然而,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微尘及碳末,废气、微尘及碳末排放至大气中,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0003] 为减少环境污染,一种环保型的油炉供热系统应运而生。油炉供热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产生废气及废渣,因而具有较佳的环境友好性。然而,现有的油炉供热系统自动化程度较低,导致热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油炉供热系统热能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油炉供热系统。
[0005] 一种油炉供热系统,使用导热油进行供热,所述油炉供热系统包括:
[0006] 呈中空结构的加热油炉,具有收容腔;
[0007] 电导热组件,包括电源开关、电源及电导热件,所述电导热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电源、所述电源开关及所述电导热件依次电连接,以形成导热回路;
[0008] 温度检测仪,用于检测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所述导热油的温度参数;
[0009] 受热设备;
[0010] 导油泵,所述导油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热油炉及所述受热设备连通,所述导油泵用于将位于所述加热油炉内的所述导热油输送至所述受热设备;
[0011]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热油炉及所述受热设备连通,所述循环泵用于将所述受热设备内的所述导热油输回至所述加热油炉;及
[0012] 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仪、所述电源开关、所述导油泵及所述循环泵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参数控制所述电源开关导通或切断所述导热回路,并关闭或触发所述导油泵及所述循环泵。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为石墨棒,所述石墨棒为多个,多个所述石墨棒间隔设置,且并联于所述导热回路。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油泵为热油循环泵。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通管及过滤器,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受热设备及所述循环泵连通,所述过滤器可拆卸地收容于所述连通管,并靠近所述受热设备。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盖体,所述加热油炉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盖体可拆卸地覆设于所述安装口。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透视镜,所述盖体的表面开设有组装口,所述透视镜覆盖于所述组装口。
[001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油炉及辅助受热设备,所述辅助油炉位于所述加热油炉的底部,并与所述加热油炉层叠设置,所述加热油炉与所述辅助油炉连通,所述辅助受热设备与所述辅助油炉连通。
[001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油炉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油炉与所述辅助油炉之间的通断。
[00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及与所述加热油炉连通的储油罐,所述液位传感器及所述储油罐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加热油炉内的所述导热油的液位信息,所述控制器可根据所述液位信息控制所述储油罐的输油量。
[002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气体分离件,所述气体分离件设置于所述储油罐与所述加热油炉的连通处。
[0022] 上述油炉供热系统,电源开关、电源及电导热件依次电连接,形成导热回路,因此,电导热件可对位于加热油炉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温度检测仪可对导热油的温度进行实施监控,并发送至控制器。当温度参数与预设参数相等时,控制器控制电源开关切断导热回路,电导热件停止加热,控制器触发导油泵及循环泵工作,导热油在加热油炉、导油泵、受热设备及循环泵之间循环流动,以实现热交换。当加热油炉内的温度参数低于预设参数时,控制器控制电源开关导通导热回路,电导热件发热,以对导热油进行加热。与此同时,控制器控制导油泵及循环泵关闭,导热油停止在油炉供热系统中流动。因此,上述油炉供热系统,通过控制器实时根据温度参数对导热回路进行导通或切断,并关闭或触发导油泵及循环泵的工作,使得整个油炉供热系统可充分利用导热油进行供热,从而便于实现油炉供热系统的自动化,因而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

实施方案

[0024]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5]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6]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 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油炉供热系统100包括加热油炉110、电导热组件(图未标)、温度检测仪120、受热设备130、导油泵140、循环泵150及控制器(未可见)。油炉供热系统100使用导热油进行供热。导热油具有抗热裂化和抗化学氧化的性能,传热效率好,散热快,热稳定性好的特点。而且,导热油是一种热量的传递介质,由于其具有加热均匀,能在液态下产生高温,传热效果好,而且在无压力下操作安全性更好。因此,相对于传统的锅炉加热液态水,产生热蒸汽进行供热而言还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和系统安全性。
[0028] 加热油炉110呈中空结构,具有收容腔112。加热油炉110用于盛放导热油,并为导热油提供加热场所。
[0029] 电导热组件包括电源开关(未可见)、电源(未可见)及电导热件121。电导热件121收容于收容腔112内。电源、电源开关及电导热件121依次电连接,以形成导热回路。具体地,电源、电源开关及电导热件121通过导线122进行电连接。
[0030] 在导热回路中流通有电流,电流流经电导热件121,产生热量,以加热导热油。因此,相较于传统的锅炉使用煤炭对液态水进行加热而言,此种电加热的方式不产生污染环境的废气及废渣,因而可提高环保效应。而且,由于此种加热方式不产生废气及废渣,因此,也没有多余的热量被废气及废渣带走而造成能量损失,故使得油炉供热系统100还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
[0031] 具体地,导热件可以为金属棒、石墨棒、导热膏或者其他电导热形式。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热件为石墨棒。石墨棒为多个,多个石墨棒间隔设置,且并联于导热回路。
[0032] 石墨棒为长条形,具有较大的导热面积,因而可对加热油炉110内的导热油进行快速加热。具体地,石墨棒为多个,多个石墨棒之间等间隔设置,因而可对导热油进行均匀加热,使得导热油具有较为稳定的供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石墨棒还应与收容腔112的内壁间隔,因此,石墨棒与导热油具有最大的接触面积,故可实现导热油的快速加热。
[0033] 此外,石墨棒相对于金属导热棒来说还具有较佳的导热性及稳定性,故可在充分利用电能进行加热的同时还可防止石墨棒与导热油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便于延长电导热件121的使用寿命。
[0034] 在本实施例中,电导热件121及导热油均设置于收容腔112内。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油炉供热系统100还包括盖体171。加热油炉110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113,盖体171可拆卸地覆设于安装口113。
[0035] 当拆卸安装口113时,电导热件121及导热油可从安装口113处拆卸或安装。当盖体171覆盖于安装口113时,整个加油油炉形成一个密闭的容器,从而便于导热油在收容腔112内进行加热及循环。
[0036]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油炉供热系统100还包括透视镜172。盖体171的表面开设有组装口1712,透视镜172覆盖于组装口1712。
[0037] 透视镜172安装于组装口1712,操作者可通过透视镜172观察到加热油炉110内的工作状况,从而便于操作者对加热油炉110进行及时监控,并在发现故障时及时停止油炉供热系统100的工作,以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0038] 温度检测仪120用于检测位于收容腔112内的导热油的温度参数,以对导热油的加热温度进行实施监控。具体地,温度检测仪120上还设置有显示屏,便于操作者准确的了解导热油的加热温度。
[0039] 受热设备130用于消耗导热油的热量,以将热量用于精细化工、药物合成、食品加工、冬季取暖等。具体地,导热油的类型可根据受热设备130使用方法的不同而选择具有不同最高加热温度的烷基苯型、烷基萘型、烷基联苯型、联苯和联苯低熔型或者其他型号的导热油。
[0040] 导油泵140的两端分别与加热油炉110及受热设备130连通。导油泵140用于将位于加热油炉110内的导热油输送至受热设备130,以实现导热油供热。具体地,导油泵140可以为压力泵、活塞泵、热油循环泵或者其他形式的泵体。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油泵140为热油循环泵。
[0041] 热油循环泵为较为理想的载热体输送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的特点,便于减小油炉供热系统100的占用空间,从而可实现油炉供热系统100的小型化。此外,热油循环泵还具有自热散热结构,当较高温度的导热油流经导油泵140,导致导油泵140温度升高时,导油泵140的自热散热结构可通过散热降低导油泵140的温度,从而便于有效防止导油泵140的温度过高发生故障而导致整个油炉供热系统100停止工作。
[0042] 此外,热油循环泵上设置的导油管还可方便操作者随时对整个油炉供热系统100的密封性进行观察。进而操作者可对导油管的滴油情况进行及时处理,以使得整个油炉供热系统100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操作者亦可从导油管处对导热油进行回收利用。
[0043] 热油循环泵的两端分别与加热油炉110及受热设备130连通,热油循环泵用于将受热设备130内的导热油输回至加热油炉110。因此,导热油可在加热油炉110、导油泵140、受热设备130、循环泵150之间循环流动,故可避免热能的浪费,从而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当导热油通过热油循环泵从受热设备130输回至加热油炉110时,温度降低,需重新对导热油进行适当补充热能,即可进行再循环利用。
[0044] 控制器与温度检测仪120、电源开关、导油泵140及循环泵150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温度参数控制电源开关导通或切断导热回路,并关闭或触发导油泵140及循环泵150。
[0045] 当温度参数与预设参数相等时,控制器控制电源开关切断导热回路,电导热件121停止加热,控制器触发导油泵140及循环泵150工作,导热油在加热油炉110、导油泵140、受热设备130及循环泵150之间循环流动,以实现热交换,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而且,控制器及时的切断导热回路,还可防止输送的导热油温度过高而影响受热设备130的使用。
[0046] 当加热油炉110内的温度参数低于预设参数时,控制器控制电源开关导通导热回路,电导热件121发热,以对导热油进行加热。与此同时,控制器控制导油泵140及循环泵150关闭,导热油停止在油炉供热系统100中流动。因此,上述油炉供热系统100,通过控制器实时根据温度参数对导热回路进行导通或切断,并关闭或触发导油泵140及循环泵150的工作,使得整个油炉供热系统100可充分利用导热油进行供热,从而便于实现油炉供热系统100的自动化。自动化的油炉供热系统100可实时充分地对整个系统中的零部件进行监控,并及时、准确地切换或启动零部件,避免能量的浪费,因而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
[0047] 在本实施例中,油炉供热系统100还包括连通管161及过滤器162。连通管161的两端分别与受热设备130及循环泵150连通,过滤器162可拆卸地收容于连通管161,并靠近受热设备130。
[0048] 若导热油在循环的过程中携带有杂质,导热油的纯净度将降低。低纯度的导热油热稳定性降低,而且,导热油中的杂质也将吸收部分的热量,从而使得整个油炉供热系统100的热稳定性及能量利用率均降低。此外,杂质还易于堵塞于循环流动的管道内,导致导热油的循环路径不畅通。高温的导热油在堵塞处集聚,有可能发生导热油的泄露或爆炸。而通过设置过滤器162,可对导热油循环过程中携带的杂质进行过滤,并及时的从靠近受热设备130的连通管161处将过滤器162拆卸,将杂质去除,使得整个导热油的循环路径畅通无障碍,因而便于提升整个油炉供热系统10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0049] 在本实施例中,油炉供热系统100还包括辅助油炉181及辅助受热设备182。辅助油炉181位于加热油炉110的底部,并与加热油炉110层叠设置,加热油炉110与辅助油炉181连通,辅助受热设备182与辅助油炉181连通。
[0050] 具体地,辅助油炉181的顶部与加热油炉110的底部重合。辅助油炉181内填充有导热油及电导热组件,电导热件121可对辅助油炉181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并通过导油泵140将辅助油炉181内的导热油运送至辅助受热设备182。通过设置辅助油炉181及辅助受热设备182,使得油炉供热系统100可同时对多个受热装置进行供热,从而便于提高油炉供热系统100的利用率。
[0051] 具体地,温度检测仪120亦可对辅助油炉181内的导热油进行检测,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辅助油炉181内的电源开关的通断,可控制导热油的加热。
[0052]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油炉110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191。单向阀191用于控制加热油炉110与辅助油炉181之间的通断。
[0053] 具体地,单向阀191与控制器电连接,当加热油炉110及辅助油炉181内的导热油循环分别流回至加热油炉110及辅助油炉181内之后,加热油炉110及辅助油炉181内的导热油温度均将降低。若此时,温度检测仪120检测到加热油炉110内的导热油温度为70摄氏度,辅助油炉181内的导热油的温度为50摄氏度,而受热设备130需要的温度为100摄氏度,辅助受热设备182需要的温度为60摄氏度,则此时将加热油炉110内70摄氏度的导热油与辅助油炉181内的50摄氏度的导热油混合,即可得到60摄氏度的辅助受热设备182所需的导热油温度。控制器控制单向阀191打开,加热油炉110内的导热油流入辅助油炉181内,进而可将辅助油炉181内的导热油在不经过加热的情况下,便可从辅助油炉181内流出,并流动至辅助受热设备182进行供热,从而便于提高供热效率。当需要对加热油炉110及辅助油炉181内的导热油进行单独加热时,控制器控制单向阀191关闭。
[0054] 具体地,辅助油炉181及辅助受热设备182可以均为多个,多个辅助油炉181层叠设置于加热油炉110的底部,且多个辅助油炉181与多个辅助受热设备182一一对应。而且,相邻的两个辅助油炉181共用一个底壁,每个底壁上均设置有单向阀191。具体地,当加热油炉110安装于水平面时,底部为方位中的下,顶部为方位中的上。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便于多个辅助油炉181的导热油可从上至下的混合,可将从上至下方向上的辅助油炉181对应的辅助受热设备182的所需温度依次降低。因此,可通过控制单向阀191的开闭,对多个辅助油炉
181内循环后的导热油进行混合,故可使得其中部分辅助油炉181内的循环后的导热油可在不经过加热的情况下重新被利用,因而具有较佳的热能利用率。为了提高导热油的热利用率,在本实施例中,导油泵140及循环泵150亦为多个,在每一条导热油的循环路径上均设置有一个导油泵140及一个循环泵150。在辅助油炉181及辅助受热设备182的循环路径上,导油泵140的两端分别与辅助油炉181及辅助受热设备182连通,循环泵150亦与辅助油炉181及辅助受热设备182连通。
[0055] 在本实施例中,油炉供热系统100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未可见)及与加热油炉110连通的储油罐194。液位传感器及储油罐194与控制器电连接,液位传感器用于采集加热油炉110内的导热油的液位信息,控制器可根据液位信息控制储油罐194的输油量。
[0056] 液位传感器用于采集加热油炉110内的导热油的液位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液位信息与预设位置进行比对。当液位低于预设位置时,控制器控制储油罐194向加热油炉110内输送导热油,并控制输油量正好使得导热油的液位与预设位置重合。通过设置液位传感器及储油罐194,可有效避免因加热油炉110内导热油过少而导致加热油炉110迅速升温而爆炸,因而便于提高加热油炉110系统的安全性及自动化。
[0057]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油炉供热系统100还包括气体分离件195。气体分离件195设置于储油罐194与加热油炉110的连通处。
[0058] 具体地,储油罐194的导热油中存在少量的气体。气体中含有氧气。若氧气跟随导热油一起进入至加热油炉110内,导热油在高温下的氧化速度加剧,导致导热油的粘度及酸度增加,发生劣化而报废。
[0059] 而通过设置气体分离件195,使得导热油在进入加热油炉110之前便可被过滤于加热油炉110外,故可延长导热油的使用寿命,降低油炉供热系统100的生产成本。
[0060]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控制导热油在油炉供热系统100中的流通,可在加热油炉110与导油泵140之间、导油泵140与受热设备130之间、受热设备130与循环泵150之间、循环泵150与加热油炉110之间、储油罐194与加热油炉110之间、辅助油炉181与导油泵140之间、导油泵140与辅助受热设备182之间、辅助受热设备182与循环泵150之间、循环泵150与辅助油炉181之间均设置阀门192,以控制导热油的通断。
[0061] 上述油炉供热系统100,电源开关、电源及电导热件121依次电连接,形成导热回路,因此,电导热件121可对位于加热油炉110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温度检测仪120可对导热油的温度进行实施监控,并发送至控制器。当温度参数与预设参数相等时,控制器控制电源开关切断导热回路,电导热件121停止加热,控制器触发导油泵140及循环泵150工作,导热油在加热油炉110、导油泵140、受热设备130及循环泵150之间循环流动,以实现热交换。当加热油炉110内的温度参数低于预设参数时,控制器控制电源开关导通导热回路,电导热件121发热,以对导热油进行加热。与此同时,控制器控制导油泵140及循环泵150关闭,导热油停止在油炉供热系统100中流动。因此,上述油炉供热系统100,通过控制器实时根据温度参数对导热回路进行导通或切断,并关闭或触发导油泵140及循环泵150的工作,使得整个油炉供热系统100可充分利用导热油进行供热,从而便于实现油炉供热系统100的自动化,因而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
[0062]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6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油炉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