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临安派祺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专利详情

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8-12-29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9-05-07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12-25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8-12-29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811653920.8 申请日 2018-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9612162B 公开/公告日 2020-12-25
授权日 2020-12-25 预估到期日 2038-12-29
申请年 2018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F25B39/02F25B39/04F28D21/00F28F27/00 主分类号 F25B39/0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6
权利要求数量 7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3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权利转移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临安派祺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杭州派祺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韩大磊 第一发明人 韩大磊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锦城街道新溪桥村 邮编 3113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浙江省杭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汪浩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属于换热器内芯领域。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本发明整体结构紧凑,通过太极形状的弧形换热隔板,将内部保护外壳分割成左右两个换热区,从而对进入的空气进行二次换热,将空气的温度降低,通过第一换热机构对进入的空气进行一次换热,第二换热机构对进入的空气进行二次换热,并且还设置有侧向应力消除机构,可以有效的将第一换热机构和第二换热机构产生的波动消解,从而保持装置的稳定运转,并且通设置有监测机构可以有效的观察装置内部的冷却液的运转情况,有效的对换热装置进调控。
  • 摘要附图
    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
  • 说明书附图:图10
    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4-2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专利权人由临安派祺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州派祺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由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锦城街道新溪桥村变更为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锦城街道新溪桥村
2 2020-12-25 授权
3 2019-05-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25B 39/02 专利申请号: 201811653920.8 申请日: 2018.12.29
4 2019-04-12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包括内部保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
冷却液机构,所述冷却液机构安置于内部保护外壳(1)内部,所述冷却液机构用于压缩空气换热;
第一换热机构,所述第一换热机构安置于内部保护外壳(1)内部,所述第一换热机构用于压缩空气一次换热;
第二换热机构,所述第二换热机构安置于内部保护外壳(1)内部,所述第二换热机构用于压缩空气二次换热;
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安置于内部保护外壳(1)内部,所述监测机构用于监测换热过程;
侧向应力消除机构,所述侧向应力消除机构内部安置有内部保护外壳(1),所述侧向应力消除机构用于消除换热内芯产生的应力波动;
所述冷却液机构包括:换热隔板(23)、左冷却液区(24)、右冷却液区(25)、冷却液进料管(26)、冷却液出料管(27)和冷却液连接管(28),所述内部保护外壳(1)内部通过弧形换热隔板(23)分隔成左冷却液区(24)和右冷却液区(25),所述左冷却液区(24)上端与冷却液进料管(26)固定连接,所述右冷却液区(25)上端与冷却液出料管(27)固定连接,所述左冷却液区(24)下端通过冷却液连接管(28)与右冷却液区(25)相连接,所述左冷却液区(24)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换热机构,所述右冷却液区(25)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换热机构,所述右冷却液区(25)内部固定安装有监测机构,所述内部保护外壳(1)外部与侧向应力消除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换热外壳(22)、换热气体进口管(34)和换热气体连接管(35),所述第一换热外壳(22)活动套接在左冷却液区(24),所述第一换热外壳(22)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进口换热机构,所述第一换热外壳(22)内壁从下到上错位固定安装有多个波动换热机构,所述第一换热外壳(22)下端进口处与换热气体进口管(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外壳(22)上端出口处与换热气体连接管(35)进口处固定连接,所述换热气体连接管(35)出口处与第二换热机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换热机构包括:固定柱(9)、固定杆(10)和固定散热板(11),所述第一换热外壳(22)下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靠内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另一端与固定散热板(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其特征在于:波动换热机构包括:限位柱(12)、限位杆(13)、上连接管(14)、下连接管(15)、冷凝换热管道(16)、进口管(17)、出口管(18)、活动滚轮(19)、配重杆(20)、配重浮块(21)和活动散热板(29),所述第一换热外壳(22)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柱(12),所述限位柱(12)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滚轮(19),所述活动滚轮(19)靠内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3),所述限位杆(13)靠内一端与活动散热板(29)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散热板(29)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凝换热管道(16),所述冷凝换热管道(16)进口处与上连接管(14)出口处固定连接,所述冷凝换热管道(16)出口处下连接管(15)进口处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管(14)进口端贯穿限位柱(12)设置在第一换热外壳(22)外部,所述下连接管(15)出口端贯穿限位柱(12)设置在第一换热外壳(22)外部,所述活动滚轮(19)靠外一侧与配重杆(20)固定连接,所述配重杆(20)靠外一端与配重浮块(2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机构包括:固定轴(30)、第二换热外壳(31)、螺旋换热板(32)和换热气体出口管(33),所述换热气体连接管(35)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外壳(3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外壳(31)内部上下两侧内壁中部与固定轴(30)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30)外部固定套接有螺旋换热板(32),所述螺旋换热板(32)与第二换热外壳(31)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外壳(31)下端出口出与换热气体出口管(3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应力消除机构包括:应力消除外管(2)、应力弹簧(3)、弹簧底座(4)、连接管(5)、横向转轴(6)、滚轮(7)和限位底座(8),所述应力消除外管(2)内壁环形等距固定安装有应力弹簧(3),所述应力弹簧(3)下端内部活动套接有连接管(5)上端,所述连接管(5)下端与弹簧底座(4)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底座(4)下端左右两侧与横向转轴(6)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转轴(6)中部活动套接有滚轮(7),所述滚轮(7)下端与限位底座(8)上端中部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底座(8)下端与内部保护外壳(1)外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机构包括:真空浮动管(36)和限位外壳(37),所述限位外壳(37)与右冷却液区(25)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外壳(37)内部活动套接有真空浮动管(3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内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

背景技术

[0002] 换热器芯体是空调中主要部件之一,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换热器芯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小型热交换空调中使用的采用铝箔制成的芯体,通过冲压模具将铝箔冲压成型,多
层铝箔叠加、翻边、涂胶、封边装配形成换热器芯体。室外空气、室内空气在铝箔两侧逆流或者交叉流动时进行热量交换及热传递。还有一种是热回收空调机组中使用的由PVC材质制
成的芯体,通过吸塑模具成型,多层PVC的换热片叠加、粘接形成换热器芯体。同样的,室外空气、室内空气在换热片两侧逆流或者交叉流动时,达到热量传递的效果。
[0003] 现有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换热效率低,无法多次换热,并且无法监测内部运行状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换热效率低,无法多次换热,并且无法监测内部运行状态,而提出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包括内部保护外壳;
[0007] 冷却液机构,所述冷却液机构安置于内部保护外壳内部,所述冷却液机构用于压缩空气换热;
[0008] 第一换热机构,所述第一换热机构安置于内部保护外壳内部,所述第一换热机构用于压缩空气一次换热;
[0009] 第二换热机构,所述第二换热机构安置于内部保护外壳内部,所述第二换热机构用于压缩空气二次换热;
[0010] 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安置于内部保护外壳内部,所述监测机构用于监测换热过程;
[0011] 侧向应力消除机构,所述侧向应力消除机构内部安置有内部保护外壳,所述侧向应力消除机构用于消除换热内芯产生的应力波动。
[0012]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机构包括:换热隔板、左冷却液区、右冷却液区、冷却液进料管、冷却液出料管和冷却液连接管,所述内部保护外壳内部通过弧形换热隔板分隔成左冷却液区和右冷却液区,所述所述左冷却液区上端与冷却液进料管固定连接,所述右冷却液
区上端与冷却液出料管固定连接,所述左冷却液区下端通过冷却液连接管与右冷却液区相
连接,所述左冷却液区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换热机构,所述右冷却液区内部固定安装有第
二换热机构,所述右冷却液区内部固定安装有监测机构,所述内部保护外壳外部与侧向应
力消除机构连接。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换热外壳、换热气体进口管和换热气体连接管,所述第一换热外壳活动套接在左冷却液区,所述第一换热外壳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进口换热机构,所述第一换热外壳内壁从下到上错位固定安装有多个波动换热机构,所述第
一换热外壳下端进口处与换热气体进口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外壳上端出口处与换热
气体连接管进口处固定连接,所述换热气体连接管出口处与第二换热机构固定连接。
[0014] 优选地,所述进口换热机构包括:固定柱、固定杆和固定散热板,所述第一换热外壳下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靠内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另一端与固定散热板固定连接。
[0015] 优选地,波动换热机构包括:限位柱、限位杆、上连接管、下连接管、冷凝换热管道、进口管、出口管、活动滚轮、配重杆、配重浮块和活动散热板,所述第一换热外壳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滚轮,所述活动滚轮靠内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靠内一端与活动散热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散热板内部固定安装
有冷凝换热管道,所述冷凝换热管道进口处与上连接管出口处固定连接,所述冷凝换热管
道出口处下连接管进口处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管进口端贯穿限位柱设置在第一换热外壳
外部,所述下连接管出口端贯穿限位柱设置在第一换热外壳外部,所述活动滚轮靠外一侧
与配重杆固定连接,所述配重杆靠外一端与配重浮块固定连接。
[0016] 优选地,所述第二换热机构包括:固定轴、第二换热外壳、螺旋换热板和换热气体出口管,所述换热气体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外壳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外壳内部上下两侧内壁中部与固定轴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外部固定套接有螺旋换热
板,所述螺旋换热板与第二换热外壳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外壳下端出口出与换热气体
出口管固定连接。
[0017] 优选地,所述侧向应力消除机构包括:应力消除外管、应力弹簧、弹簧底座、连接管、横向转轴、滚轮和限位底座,所述应力消除外管内壁环形等距固定安装有应力弹簧,所述应力弹簧下端内部活动套接有连接管上端,所述连接管下端与弹簧底座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底座下端左右两侧与横向转轴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转轴中部活动套
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下端与限位底座上端中部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底座下端与内部保护外
壳外部固定连接。
[0018] 优选地,所述监测机构包括:真空浮动管和限位外壳,所述限位外壳与右冷却液区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外壳内部活动套接有真空浮动管。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 1.本发明整体结构紧凑,通过太极形状的弧形换热隔板,将内部保护外壳分割成左右两个换热区,从而对进入的空气进行二次换热,将空气的温度降低,通过第一换热机构对进入的空气进行一次换热,第二换热机构对进入的空气进行二次换热,并且还设置有侧
向应力消除机构,可以有效的将第一换热机构和第二换热机构产生的波动消解,从而保持
装置的稳定运转,并且通设置有监测机构可以有效的观察装置内部的冷却液的运转情况,
有效的对换热装置进调控;
[0021] 2.本发明设置有冷却液机构和监测机构,在使用的时候冷却液从左冷却液分区进入,通过冷却液连接管将冷却液传输到右冷却液分区,中,从而可以对第一换热机构和第二换热机构同时进行有效的换热工作,提高了冷却液的冷却效率和使用效率,并且还设置有
真空浮动管,通过真空浮动管在冷却液中随着冷却液的流动上下浮动,从而可以监测到冷
却液的运转情况,从而可以对装置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监测工作;
[0022] 3.本发明还设置有第一换热机构和第二换热机构,换热空气进入第一换热机构中,首先通过进口换热机构,防止空气对波动换热机构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影响,波动换热机构的有效换热,当空气进入波动换热机构时,通过冷凝换热管道将活动散热板吸收的热
量有效的传输到冷却液中,并且活动散热板会随着冷凝换热管道中冷却液的流动产生波
动,从而带动冷却液的流动,也可以使换热气体接触更全面,当空气通过波动换热机构之后进入第二换热机构,通过第二换热机构的螺旋换热板,进行有效的全面的散热。

实施方案

[003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7] 实施例1:
[0038] 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包括内部保护外壳1;
[0039] 冷却液机构,冷却液机构安置于内部保护外壳1内部,冷却液机构用于压缩空气换热;
[0040] 第一换热机构,第一换热机构安置于内部保护外壳1内部,第一换热机构用于压缩空气一次换热;
[0041] 第二换热机构,第二换热机构安置于内部保护外壳1内部,第二换热机构用于压缩空气二次换热;
[0042] 监测机构,监测机构安置于内部保护外壳1内部,监测机构用于监测换热过程;
[0043] 侧向应力消除机构,侧向应力消除机构内部安置有内部保护外壳1,侧向应力消除机构用于消除换热内芯产生的应力波动。
[0044] 本发明整体结构紧凑,通过太极形状的弧形换热隔板23,将内部保护外壳1分割成左右两个换热区,从而对进入的空气进行二次换热,将空气的温度降低,通过第一换热机构对进入的空气进行一次换热,第二换热机构对进入的空气进行二次换热,并且还设置有侧
向应力消除机构,可以有效的将第一换热机构和第二换热机构产生的波动消解,从而保持
装置的稳定运转,并且通设置有监测机构可以有效的观察装置内部的冷却液的运转情况,
有效的对换热装置进调控。
[0045] 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有所不同的是;
[0046] 冷却液机构包括:换热隔板23、左冷却液区24、右冷却液区25、冷却液进料管26、冷却液出料管27和冷却液连接管28,内部保护外壳1内部通过弧形换热隔板23分隔成左冷却液区24和右冷却液区25,左冷却液区24上端与冷却液进料管26固定连接,右冷却液区25上
端与冷却液出料管27固定连接,左冷却液区24下端通过冷却液连接管28与右冷却液区25相
连接,左冷却液区24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换热机构,右冷却液区25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换
热机构,右冷却液区25内部固定安装有监测机构,内部保护外壳1外部与侧向应力消除机构连接。
[0047] 监测机构包括:真空浮动管36和限位外壳37,限位外壳37与右冷却液区25内壁固定连接,限位外壳37内部活动套接有真空浮动管36。
[0048] 侧向应力消除机构包括:应力消除外管2、应力弹簧3、弹簧底座4、连接管5、横向转轴6、滚轮7和限位底座8,应力消除外管2内壁环形等距固定安装有应力弹簧3,应力弹簧3下端内部活动套接有连接管5上端,连接管5下端与弹簧底座4上端中部固定连接,弹簧底座4下端左右两侧与横向转轴6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横向转轴6中部活动套接有滚轮7,滚轮7下
端与限位底座8上端中部活动连接,限位底座8下端与内部保护外壳1外部固定连接。
[0049] 本发明设置有冷却液机构和监测机构,在使用的时候冷却液从左冷却液分区24进入,通过冷却液连接管28将冷却液传输到右冷却液区25,中,从而可以对第一换热机构和第二换热机构同时进行有效的换热工作,提高了冷却液的冷却效率和使用效率,并且还设置
有真空浮动管36,通过真空浮动管36在冷却液中随着冷却液的流动上下浮动,从而可以监
测到冷却液的运转情况,从而可以对装置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监测工作。
[0050] 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1和2有所不同的是;
[0051] 第一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换热外壳22、换热气体进口管34和换热气体连接管35,第一换热外壳22活动套接在左冷却液区24,第一换热外壳22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进口换热机构,第一换热外壳22内壁从下到上错位固定安装有多个波动换热机构,第一换热外壳22下
端进口处与换热气体进口管34固定连接,第一换热外壳22上端出口处与换热气体连接管35
进口处固定连接,换热气体连接管35出口处与第二换热机构固定连接。
[0052] 进口换热机构包括:固定柱9、固定杆10和固定散热板11,第一换热外壳22下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柱9,固定柱9靠内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另一端与固定
散热板11固定连接。
[0053] 波动换热机构包括:限位柱12、限位杆13、上连接管14、下连接管15、冷凝换热管道16、进口管17、出口管18、活动滚轮19、配重杆20、配重浮块21和活动散热板29,第一换热外壳22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柱12,限位柱12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滚轮19,活动滚轮19靠内
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3,限位杆13靠内一端与活动散热板29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散热板
29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凝换热管道16,冷凝换热管道16进口处与上连接管14出口处固定连
接,冷凝换热管道16出口处下连接管15进口处固定连接,上连接管14进口端贯穿限位柱12
设置在第一换热外壳22外部,下连接管15出口端贯穿限位柱12设置在第一换热外壳22外
部,活动滚轮19靠外一侧与配重杆20固定连接,配重杆20靠外一端与配重浮块21固定连接。
[0054] 第二换热机构包括:固定轴30、第二换热外壳31、螺旋换热板32和换热气体出口管33,换热气体连接管35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外壳31上端固定连接,第二换热外壳31内部上下
两侧内壁中部与固定轴30上下两端固定连接,固定轴30外部固定套接有螺旋换热板32,螺
旋换热板32与第二换热外壳31接触连接,第二换热外壳31下端出口出与换热气体出口管33
固定连接。
[0055] 本发明还设置有第一换热机构和第二换热机构,换热空气进入第一换热机构中,首先通过进口换热机构,防止空气对波动换热机构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影响,波动换热机
构的有效换热,当空气进入波动换热机构时,通过冷凝换热管道16将活动散热板29吸收的
热量有效的传输到冷却液中,并且活动散热板29会随着冷凝换热管道16中冷却液的流动产
生波动,从而带动冷却液的流动,也可以使换热气体接触更全面,当空气通过波动换热机构之后进入第二换热机构,通过第二换热机构的螺旋换热板32,进行有效的全面的散热。
[005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的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的拆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的拆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的拆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的拆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的拆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的拆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可监测换热器内芯的拆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3] 图中标号说明:
[0034] 1内部保护外壳、2应力消除外管、3应力弹簧、4弹簧底座、5连接管、6横向转轴、7滚轮、8限位底座、9固定柱、10固定杆、11固定散热板、12限位柱、13限位杆、14上连接管、15下连接管、16冷凝换热管道、17进口管、18出口管、19活动滚轮、20配重杆、21配重浮块、22第一换热外壳、23换热隔板、24左冷却液区、25右冷却液区、26冷却液进料管、27冷却液出料管、28冷却液连接管、29活动散热板、30固定轴、31第二换热外壳、32螺旋换热板、33换热气体出口管、34换热气体进口管、35换热气体连接管、36真空浮动管、37限位外壳。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