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江苏大学 > 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专利详情

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7-07-31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8-02-13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01-24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7-07-31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710636466.4 申请日 2017-07-31
公开/公告号 CN107599777B 公开/公告日 2020-01-24
授权日 2020-01-24 预估到期日 2037-07-31
申请年 2017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60G17/015B60G17/0165 主分类号 B60G17/015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1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3587369A、CN1623814A、CN201914049U、CN102729760A、CN103981795A、CN105974821A、CN106985627A、KR20040081571A、JPH04334613A、JPH04123914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5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当前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发明人 汪若尘、季云华、丁仁凯、孟祥鹏、陈龙 第一发明人 汪若尘
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 邮编 212013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5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镇江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其传感器包括车辆前端的左右两个激光测距仪用于采集传感器至其下方路表面实时垂直距离、四个悬架上的车身高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可调阻尼器两端实时直线距离、以及车速传感器用于获取车辆实时车速。上述传感器将测得的数据实时输入ECU电子控制单元;ECU计算出前轮预瞄距离L1段以及后轮预瞄距离L2段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yLi,并通过采样时间构建出路面谱。ECU将路面谱输入进悬架模型中,模型输出车身加速度ai以及悬架动行程si;该切换控制方法可实现整车四个悬架模式的自动切换,并避免了手动切换控制精确度低、容易对道路状况产生误判以及使用不便等缺点。
  • 摘要附图
    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
    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2
    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3
    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4
    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5
    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6
    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01-24 授权
2 2018-0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0G 17/015 专利申请号: 201710636466.4 申请日: 2017.07.31
3 2018-01-19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ECU(7)结合各传感器测得的数据构建出前轮预瞄距离L1段以及后轮预瞄距离L2段的路面谱;步骤2,建立四分之一悬架模型;步骤3,将路面谱输入进悬架模型中,计算出车身加速度ai的均方根值arms以及悬架动行程si的峰值smax;步骤4,通过将计算得到的均方根值arms、峰值smax与阈值arms0、smax0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各悬架下一周期内的模式并控制左前悬架系统(8)、右前悬架系统(9)、左后悬架系统(10)、右后悬架系统(11)中的可调阻尼(13)与直线电机(14)调至相应模式;
所述构建前轮预瞄距离L1段以及后轮预瞄距离L2段的路面谱具体步骤为:如果构建左侧路面谱,ECU(7)通过左前激光测距仪(1)、右前激光测距仪(2)与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3)、右前车身高度传感器(4)、左后车身高度传感器(5)、右后车身高度传感器(6)输入的实时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左前激光测距仪(1)由车身俯仰造成的实时移动距离ΔHL1i′以及由车身侧倾造成的实时移动距离ΔHL1i”,再结合左前激光测距仪(1)初始测量值HL10以及实时测量值HL1i计算出左侧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yLi;从而通过测量时间与所计算出的每一时刻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yLi构建出路面谱;
所述建立四分之一悬架模型建立的主要步骤为:
首先,建立四分之一被动悬架模型动力学微分方程:
其中ms为簧载质量,mu为非簧载质量,ks为螺旋弹簧刚度,cs为可调阻尼器阻尼系数,kt为轮胎等效刚度,zs为车身输出位移,zu为轮胎输出位移,yLi为路面输入位移即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
四分之一被动悬架模型的状态方程为: 其中, 为
状态变量,U=[yLi]为输入变量,可得
四分之一被动悬架模型的输出方程为:Y=CX+DU,其中,
所述车身加速度ai的均方根值arms以及悬架动行程si的峰值smax的具体计算步骤为:将路面谱输入进悬架模型中,通过悬架模型输出的车身加速度 以及悬架动行程si=zs-zu计算出前轮预瞄距离L1段内车身加速度ai的均方根值 悬架动行程
si的峰值smax=max(|si|),其中N1为前悬在L1段内所需样本个数;后轮预瞄距离L2段内车身加速度ai的均方根值 悬架动行程si的峰值smax=max(|si|),其中N2为后
悬在L2段内所需样本个数;
所述阈值arms0、smax0的确定方法为:为了保证各传感器在任意采样间隔内车辆驶过的距离相同,要求 均方根值arms的阈值arms0的取值范围在0.2~0.3g之内、峰值smax的阈值smax0的取值范围为悬架最大行程的0.7~0.8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激光测距仪(1)由车身俯仰造成的实时移动距离ΔHL1i′的计算方法为:在车辆启动时,左前悬架系统(8)中的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3)测出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初始直线距离HL20;左后悬架系统(10)中的左后车身高度传感器(5)测出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初始直线距离HL30;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左前悬架系统(8)中的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3)测出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实时直线距离HL2i;左后悬架系统(10)中的左后车身高度传感器(5)测出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实时直线距离HL3i;
ECU(7)通过计算以上所述传感器输入的数据,计算出左前激光测距仪(1)由车身俯仰造成的实时移动距离ΔHL1i′, 其中L1为前轮预瞄距离,
L2为后轮预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激光测距仪(1)由车身侧倾造成的实时移动距离ΔHL1i”的计算方法为:在车辆启动时,左前悬架系统(8)中的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3)测出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初始直线距离HL20;右前悬架系统(9)中的右前车身高度传感器(4)测出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初始直线距离HR20;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左前悬架系统(8)中的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3)测出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实时直线距离HL2i;右前悬架系统(9)中的右前车身高度传感器(4)测出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实时直线距离HR2i;
ECU(7)通过计算以上所述传感器输入的数据,计算出左前激光测距仪(1)由车身侧倾造成的实时移动距离ΔHL1i”, 其中L3为左前车身
高度传感器(3)与右前车身高度传感器(4)间距,L4为左前激光测距仪(1)与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3)横向间隔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左侧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yLi计算方法为:在行驶过程中左前激光测距仪(1)测得其安装位置至下方路表面的垂直距离HL1i,将其减去由于车身俯仰造成的左前激光测距仪(1)实时移动距离ΔHL1i′以及由于车身侧倾造成的左前激光测距仪(1)实时移动距离ΔHL1i”后再减去左前激光测距仪(1)测得的初始距离HL10,最后得到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yLi=HL1i-ΔHL1i’-ΔHL1i”-HL10;整理可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测量时间与每一时刻路表面的偏离距离yLi构建路面谱的具体步骤为:以第n周期内扫描前轮预瞄距离L1路面的时间T1为横坐标,以前轮预瞄距离L1段内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yLi作为纵坐标,建立输入前轮的路面谱;以第n周期内扫描后轮预瞄距离L2路面的时间T2为横坐标,以后轮预瞄距离L2段内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yLi作为纵坐标,建立输入后轮的路面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各悬架下一周期内的模式的具体方法为:各悬架的模式分为四种:综合模式、安全模式、舒适模式、馈能模式;当悬架模型输出的车身加速度ai的均方根值arms以及悬架动行程si的峰值smax满足相应条件时悬架下一周期的模式切换至相应模式,具体规则如下:
当arms≥arms0、smax≥smax0时悬架下一周期切换至综合模式;
当arms≥arms0、smax≤smax0时悬架下一周期切换至舒适模式;
当arms≤arms0、smax≥smax0时悬架下一周期切换至安全模式;
当arms≤arms0、smax≤smax0时悬架下一周期切换至馈能模式。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底盘控制领域,特指一种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汽车需求量和保有量都在不断增加,由此所带来的能源紧张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成为当今汽车发展的主题之一。汽车行驶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能量损耗,其中振动能量损耗通过阻尼器转化为热能损耗掉,占所有能量损耗约20%。
[0003] 电磁混合悬架可以通过直线电机回收部分振动能量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也可以通过直线电机主动输出控制力来改善汽车悬架的动力学性能。因此,设计合适的策略来对直线电机在发电机与电动机直接进行合理切换控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0004] 然而现存的技术主要根据悬架实时的状态作为负反馈从而对悬架模式进行判断或者驾驶员根据主观判断进行手动切换。前者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
[0005] 1.切换频繁,导致涡流损耗加大,影响可调阻尼器阻尼调节阀的寿命及性能;
[0006] 2.切换控制有明显的时滞问题。
[0007] 后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使用手动切换,控制精确度低,且恶劣天气下很容易对道路状况产生误判。

发明内容

[0008]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实现整车四个悬架模式的自动切换,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 由于车辆四个悬架组成部件相同,模式切换方法类似,因此本文着重对左侧悬架模式切换方法进行说明。
[0010] 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0011] 步骤1,ECU结合各传感器测得的数据构建出前轮预瞄距离L1段以及后轮预瞄距离L2段的路面谱;
[0012] 步骤2,建立四分之一悬架模型;
[0013] 步骤3,将路面谱输入进悬架模型中,计算出车身加速度ai的均方根值arms以及悬架动行程si的峰值smax;
[0014] 步骤4,通过将计算得到的均方根值arms、峰值smax与阈值arms0、smax0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各悬架下一周期内的模式并控制四个悬架系统中的可调阻尼与直线电机调至相应模式。
[0015] 步骤1所述的构建前轮预瞄距离L1段以及后轮预瞄距离L2段的路面谱具体步骤为:以构建左侧路面谱为例,ECU通过左前激光测距仪、右前激光测距仪与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右前车身高度传感器、左后车身高度传感器、右后车身高度传感器输入的实时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左前激光测距仪由车身俯仰造成的实时移动距离ΔHL1i′以及由车身侧倾造成的实时移动距离ΔHL1i”,再结合激光测距仪初始测量值HL10以及实时测量值HL1i计算出左侧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yLi;从而通过测量时间与所计算出的每一时刻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yLi构建出路面谱。
[0016] 左前激光测距仪由车身俯仰造成的实时移动距离ΔHL1i′的计算方法为:在车辆启动时,左前悬架系统中的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测出可调阻尼器两端的初始直线距离HL20;左后悬架系统中的左后车身高度传感器测出可调阻尼器两端的初始直线距离HL30;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左前悬架系统中的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测出可调阻尼器两端的实时直线距离HL2i;左后悬架系统中的左后车身高度传感器测出可调阻尼器两端的实时直线距离HL3i。
[0017] ECU通过计算以上所述传感器输入的数据,计算出左前激光测距仪由车身俯仰造成的实时移动距离ΔHL1i′, 其中L1为前轮预瞄距离,L2为后轮预瞄距离。
[0018] 激光测距仪由车身侧倾造成的实时移动距离ΔHL1i”的计算方法为:在车辆启动时,左前悬架系统中的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测出可调阻尼器两端的初始直线距离HL20;右前悬架系统中的右前车身高度传感器测出可调阻尼器两端的初始直线距离HR20;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左前悬架系统中的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测出可调阻尼器两端的实时直线距离HL2i;右前悬架系统中的右前车身高度传感器测出可调阻尼器两端的实时直线距离HR2i。
[0019] ECU通过计算以上所述传感器输入的数据,计算出左前激光测距仪由车身侧倾造成的实时移动距离ΔHL1i”, 其中L3为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与右前车身高度传感器间距,L4为左前激光测距仪与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横向间隔距离。
[0020] 左侧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yLi计算方法为:在行驶过程中左前激光测距仪测得其安装位置至下方路表面的垂直距离HL1i,将其减去由于车身俯仰造成的激光测距仪垂直位置的改变量ΔHL1i′以及由于车身侧倾造成的激光测距仪垂直位置的改变量HL1i”后再减去激光测距仪测得的初始距离HL10,最后得到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yLi=HL1i-ΔHL1i’-ΔHL1i”-HL10。整理可得:
[0021]
[0022] 通过测量时间与每一时刻路表面的偏离距离yLi构建路面谱的具体步骤为:以第n周期内扫描前轮预瞄距离L1路面的时间T1为横坐标,以前轮预瞄距离L1段内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yLi作为纵坐标,建立输入前轮的路面谱;以第n周期内扫描后轮预瞄距离L2路面的时间T2为横坐标,以后轮预瞄距离L2段内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yLi作为纵坐标,建立输入后轮的路面谱。
[0023] 步骤2中所述建立四分之一悬架模型建立的主要步骤为:
[0024] 首先,建立四分之一被动悬架模型动力学微分方程:
[0025]
[0026] 其中ms为簧载质量,mu为非簧载质量,ks为螺旋弹簧刚度,cs为可调阻尼器阻尼系数,kt为轮胎等效刚度,zs为车身输出位移,zu为轮胎输出位移,yLi为路面输入位移即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
[0027] 四分之一被动悬架模型的状态方程为: 其中,为状态变量,U=[yLi]为输入变量,可得
[0028] 四分之一被动悬架模型的输出方程为:Y=CX+DU,其中,
[0029] 步骤3中所述车身加速度ai的均方根值arms以及悬架动行程si的峰值smax的具体计算步骤为:将路面谱输入进悬架模型中,通过悬架模型输出的车身加速度 以及悬架动行程si=zs-zu计算出前轮预瞄距离L1段内车身加速度ai的均方根值悬架动行程si的峰值smax=max(|si|),其中N1为前悬在L1段内所需样本个数。后轮预瞄距离L2段内车身加速度ai的均方根值 悬架动行程si的峰值smax=max(|si|),
其中N2为后悬在L2段内所需样本个数。
[0030] 步骤4中所述阈值arms0、smax0的确定方法为:为了保证各传感器在任意采样间隔内车辆驶过的距离相同,要求 均方根值arms的阈值arms0的取值范围在0.2~0.3g之内、峰值smax的阈值smax0的取值范围为悬架最大行程的0.7~0.8之内。
[0031] 步骤4中确定各悬架下一周期内的模式的具体方法为:各悬架的模式分为四种:综合模式、安全模式、舒适模式、馈能模式。当悬架模型输出的车身加速度ai的均方根值arms以及悬架动行程si的峰值smax满足相应条件时悬架下一周期的模式切换至相应模式,具体规则如下:
[0032] 当arms≥arms0、smax≥smax0时悬架下一周期切换至综合模式;
[0033] 当arms≥arms0、smax≤smax0时悬架下一周期切换至舒适模式;
[0034] 当arms≤arms0、smax≥smax0时悬架下一周期切换至安全模式;
[0035] 当arms≤arms0、smax≤smax0时悬架下一周期切换至馈能模式。
[0036] 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37] (1)该切换控制方法可实现整车四个悬架模式的自动切换,并避免了手动切换控制精确度低、容易对道路状况产生误判以及使用不便等缺点。
[0038] (2)该切换控制方法采用对前方路面进行预瞄的方法可提前对下一周期悬架模式进行预判,从而避免了现有切换控制方法出现的明显时滞问题。
[0039] (3)该切换控制方法采用对前方路面进行分段扫描的方法可使悬架在某一模式下持续一定的时长,从而降低切换频繁,减小涡流损耗,提高可调阻尼器阻尼调节阀使用寿命及性能。

实施方案

[0048] 下面结合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做进一步的说明。
[0049] 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0050] 步骤1.ECU(7)结合各传感器测得的数据构建出前轮预瞄距离L1段以及后轮预瞄距离L2段的路面谱;
[0051] 步骤2.建立四分之一悬架模型;
[0052] 步骤3.将路面谱输入进悬架模型中,计算出车身加速度ai的均方根值arms以及悬架动行程si的峰值smax;
[0053] 步骤4.通过将计算得到的均方根值arms、峰值smax与阈值arms0、smax0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各悬架下一周期内的模式并控制左前悬架系统(8)、右前悬架系统(9)、左后悬架系统(10)右后悬架系统(11)中的可调阻尼(13)与直线电机(14)调至相应模式。
[0054] 如图1、图2、图3所示,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其传感器包括安装于左前轮中心正前方的进气格栅下方的左前激光测距仪1,安装于右前轮中心正前方的进气格栅下方的右前激光测距仪2,安装于左前悬架系统8中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3,安装于右前悬架系统9中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右前车身高度传感器4,安装于左后悬架系统10中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左后车身高度传感器5,安装于右后悬架系统11中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右后车身高度传感器6,四个悬架系统中螺旋弹簧12、可调阻尼器13、直线电机14并列安装,ECU电子控制单元7安装于控制面板下,车速传感器15车辆自带。
[0055] 由于车辆四个悬架组成部件相同,模式切换方法类似,因此本文着重对左侧悬架模式切换方法进行说明。
[0056] 激光测距仪1采集其安装位置至下方路表面的实时垂直距离HL1i,激光测距仪2采集其安装位置至下方路表面的实时垂直距离HR1i,车身高度传感器3采集左前可调阻尼器两端的实时直线距离HL2i,左后车身高度传感器5采集左后可调阻尼器两端的实时直线距离HL3i,车速传感器15测取实时车速v。上述传感器将测得的数据实时输入ECU电子控制单元7。
[0057] 前轮中心至车辆前端激光测距仪1安装点的纵向间离为前悬的预瞄距离L1,后轮中心至车辆前端激光测距仪1安装点的纵向间离为后悬的预瞄距离L2;前轮驶过L1段所需的时间T1作为前悬8模式调整周期,后轮驶过L2段所需的时间T2作为后悬10模式调整周期。
[0058] 首先,为了保证各传感器在任意采样间隔时间内车辆驶过的距离相同,需要对传感器采样频率进行设定。因此,设定前悬8在L1段内所需样本个数N1与后悬10在L2段内所需样本个数N2之比 从而得到其采样间隔 从而设置各传感器在第n周期内采样频率 其中v(n-1)为上一周期内车辆行驶的平
均速度。
[0059] 进一步,ECU7通过计算传感器输入的数据,计算出由车身俯仰造成激光测距仪1的实时移动距离ΔHL1i′。如图4所示,建立公式: 整理可得 其中,L1为前轮预瞄距离、L2为后轮预瞄距离、HL20
为左前悬架系统8中的车身高度传感器3测得的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初始直线距离、HL30为左后悬架系统10中的车身高度传感器5测出的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初始直线距离、HL2i为左前悬架系统8中的车身高度传感器5测得的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实时直线距离、HL3i为左后悬架系统10中的车身高度传感器5测得的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实时直线距离。
[0060] 进一步,ECU7通过计算传感器输入的数据,计算出由车身侧倾造成激光测距仪1的实时移动距离ΔHL1i”,如图5所示,建立公式: 整理可得 其中,L3为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3与右前车
身高度传感器4间距、L4为左前激光测距仪1与左前车身高度传感3器横向间隔距离、HL20为左前悬架系统8中的车身高度传感器3测得的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初始直线距离、HR20为右前悬架系统9中的车身高度传感器4测得的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初始直线距离、HL2i为左前悬架系统8中的车身高度传感器3测得的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实时直线距离、HR2i为右前悬架系统9中的车身高度传感器4测得的可调阻尼器13两端的实时直线距离。
[0061] 进一步,计算由于车身运动造成的激光测距仪1实时移动距离ΔHL1i,其值等于由于车身俯仰造成的激光测距仪1垂直位置的改变量ΔHL1i′与由于车身侧倾造成的激光测距仪1垂直位置的改变量ΔHL1i”之和,即ΔHL1i=ΔHL1i′+ΔHL1i”。
[0062] 进一步,左侧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yLi的值等于在行驶过程中左前激光测距仪1测得其安装位置至下方路表面的实时垂直距离HL1i减去由于车身运动造成的激光测距仪1垂直位置的改变量ΔHL1i以及激光测距仪1测得的初始距离HL10,即yLi=HL1i-ΔHL1i-HL10。整理可得:
[0063]
[0064] 进一步,如图6所示,通过扫描前轮预瞄距离L1路面的时间T1为横坐标,以前轮预瞄距离L1段内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yLi作为纵坐标,建立输入前轮的路面谱;以第n周期内扫描后轮预瞄距离L2路面的时间T2为横坐标,以后轮预瞄距离L2段内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yLi作为纵坐标,建立输入后轮的路面谱。
[0065] 进一步,建立四分之一被动悬架模型动力学微分方程:
[0066] 其中ms为簧载质量,mu为非簧载质量,ks为螺旋弹簧12刚度,cs为可调阻尼器13阻尼系数,kt为轮胎等效刚度,zs为车身输出位移,zu为轮胎输出位移,yLi为路面输入位移即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
[0067] 进一步,得出四分之一被动悬架模型的状态方程为: 其中,为状态变量,U=[yLi]为输入变量,可得
T
B=[0 1 0 0] 。四分之一被动悬架模型的输出方程
为:Y=CX+DU,其中,
[0068] 进一步,将路面谱输入进悬架模型中,悬架模型输出的车身加速度 悬架动行程si=zs-zu,从而得到前轮车身加速度ai的均方根值 悬架动行程si的峰值smax=max(|si|)。后轮车身加速度ai的均方根值 悬架动行程si的
峰值smax=max(|si|)。
[0069] 进一步,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性,车身加速度ai的均方根值arms的阈值arms0的取值范围在0.2~0.3g之内;为了提高车辆的操稳性,悬架动行程si的峰值smax的阈值smax0的取值范围在悬架最大行程的0.7~0.8之内,悬架最大行程为悬架撞击限位块时的伸缩量。
[0070] 进一步,ECU7将悬架模型输出的车身加速度ai的均方根值arms以及悬架动行程si的峰值smax与所设的阈值arms0、smax0进行对比。
[0071] 当arms≥arms0、smax≥smax0时,认为路面整体平整度较差且路面激励峰值大,因此认为需调整到综合模式下对操纵稳定性与舒适性同时进行控制。
[0072] 当arms≥arms0、smax≤smax0时,认为路面激励无较大峰值出现,但整体较为粗糙,此时操稳性有一定保障但舒适性不好,因此须将模式调整至舒适模式。
[0073] 当arms≤arms0、smax≥smax0时,认为路面整体较为平顺但会出现较大激励峰值,此时车身舒适性并不差但在路面激励峰值出现时刻会对轮胎有非常强烈的冲击,因此可将模式调整至安全模式以提高操稳性。
[0074] 当arms≤arms0、smax≤smax0时,认为路面整体较为平顺且无过大路面激励出现,其本身对车身舒适性与操稳性影响不大,因此只需在馈能模式下进行进一步改善。
[0075]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7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附图说明

[0040] 图1是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的整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2是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的车辆左侧结构示意图。
[0042] 图3是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的车辆悬架系统示意图。
[0043] 图4是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的车辆俯仰状态示意图。
[0044] 图5是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的车辆侧倾状态示意图。
[0045] 图6是基于模型预判的电磁混合悬架模式切换方法的生成路面谱示意图。
[0046] 图中标记说明:
[0047] 1.左前激光测距仪,2.右前激光测距仪,3.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4.右前车身高度传感器,5.左后车身高度传感器,6.右后车身高度传感器,7.ECU电子控制单元,8.左前悬架系统,9.右前悬架系统,10.左后悬架系统,11.右后悬架系统,12.螺旋弹簧,13.可调阻尼器,14直线电机,15.车速传感器,L1.前悬的预瞄距离,L2.后悬的预瞄距离,L3.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与右前车身高度传感器间距,L4.左前激光测距仪与左前车身高度传感器横向间隔距离,HL10.激光测距仪安装位置至下方路表面的垂直初始距离,HL20.左前可调阻尼器两端的初始直线距离,HR20.右前可调阻尼器两端的初始直线距离,HL30.左后可调阻尼器两端的初始直线距离,HL1i.激光测距仪安装位置至下方路表面的垂直实时距离,HR2i.右前可调阻尼器两端的实时直线距离,HL2i.左前可调阻尼器两端的实时直线距离,HL3i.为可调阻尼器两端的实时直线距离,ΔHL1i′.由车身俯仰造成的激光测距仪实时移动距离,ΔHL1i”.由车身侧倾造成的激光测距仪实时移动距离,ΔHL1i由车身运动造成的激光测距仪实时移动距离,yLi.实时路表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离距离。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