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南通大学 > 基于节点识别的协作频谱检测方法专利详情

基于节点识别的协作频谱检测方法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4-07-09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4-10-22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6-07-13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4-07-09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410326966.4 申请日 2014-07-09
公开/公告号 CN104065430B 公开/公告日 2016-07-13
授权日 2016-07-13 预估到期日 2034-07-09
申请年 2014年 公开/公告年 2016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H04B17/382 主分类号 H04B17/38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4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3117820A、CN103763706A、US2011/0074387A1、CN102624464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5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权利转移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南通大学 当前专利权人 蚌埠立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士兵、宋莲莲、刘燕、王镇 第一发明人 张士兵
地址 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南通大学 邮编 226019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4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南通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吴静安
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于节点识别的协作频谱检测方法,在包括至少一个主用户、N个认知用户和至少一个融合中心的认知无线网络中,所述主用户产生授权频谱的主用户信号s(t),所述N个认知用户形成N个感知节点,其特征在于第i个感知节点频谱检测时所接收的信号xi(t)分为网络中授权频谱忙碌的信号H1和频谱空闲的信号H0,该节点的信道增益是hi(t)、信道的加性高斯白噪声是ni(t),其中i=1……N,则该节点频谱检测可建模为一个二元假设检验问题:第i个感知节点对接收到的信号xi(t)进行假设检验,得到本地检测结果“1”或“0”,“1”表示假设H1成立,“0”表示假设H0成立。用本发明做频谱检测,既消除了故障或恶意节点对协作频谱检测的恶劣影响,又减小了认知网络系统的开销。
  • 摘要附图
    基于节点识别的协作频谱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abs-1
    基于节点识别的协作频谱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
    基于节点识别的协作频谱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2
    基于节点识别的协作频谱检测方法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12-28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1.12.16 专利权人由蚌埠立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浙江麦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由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燕山路8319号(上理工科技园6号302室)变更为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桐乡经济开发区发展大道133号3幢503室
2 2016-07-13 授权
3 2014-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H04B 17/00 专利申请号: 201410326966.4 申请日: 2014.07.09
4 2014-09-24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基于节点识别的协作频谱检测方法,在包括至少一个主用户、N个认知用户和至少一个融合中心的认知无线网络中,所述主用户产生授权频谱的主用户信号s(t),所述N个认知用户形成N个感知节点,其特征在于第i个感知节点频谱检测时所接收的信号xi(t)分为网络中授权频谱忙碌的信号H1和频谱空闲的信号H0,该节点的信道增益是hi(t)、信道的加性高斯白噪声是ni(t),其中i=1……N,则该节点频谱检测可建模为一个二元假设检验问题第i个感知节点对接收到的信号xi(t)进行假设检验,得到本地检测结果“1”或“0”,“1”表示假设H1成立,“0”表示假设H0成立;
所有感知节点将本地检测结果发送至融合中心,由融合中心对是否存在主用户进行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包括:
1)感知节点识别分类,融合中心根据感知节点的频谱检测准确率及信噪比,将所有感知节点分类为可信节点和包括故障和恶意节点的不可信节点,并形成包括所有可信节点的可信节点集合Θ和包括所有不可信节点不可信节点集合Ω;
2)感知节点分类处理,在融合中心,可信节点参与融合中心的数据融合,得到全局判决结果;不可信节点不参加融合中心的本次数据融合,等待下一次的识别分类;故障或恶意节点进入融合中心“黑名单”,融合中心将其踢出协作“名单”,拒绝与之合作;
3)更新感知节点的信任度,第i个感知节点的信任度ri为
其中,ρ是一个表征感知节点历史关联强度的因子,0<ρ<1,ri,m-1是第m-1次协作频谱感知时节点i的信任度,di,m-1是上次即第m-1次协作频谱感知时节点i的本地检测结果,dFC是上次协作频谱感知时融合中心的全局判决结果,当融合中心的全局判决结果与节点i的本地检测结果相同时,感知节点i的信任度加“1”;当融合中心的全局判决结果与节点i的本地检测结果不相同时,感知节点i的信任度减“1”,直至为“0”;
4)频谱检测,融合中心对可信节点的本地检测结果进行加权融合作出全局判决,判定主用户是否在使用授权频谱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节点识别的协作频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谱检测准确率由频谱检测的检测概率函数Pdi(m)及虚警概率函数Pfi(m)表征;所述检测概率函数Pdi(m)定义为:在m次频谱检测中,融合中心判断主用户信号s(t)存在dFC=H1,感知节点i也判断主用户信号存在di=H1的概率,即Pdi(m)=P{di=H1|dFC=H1}为感知节点i在第m次频谱检测的检测概率函数;所述虚警概率函数Pfi(m)定义为:在m次频谱检测中,融合中心判断主用户信号不存在dFC=H0,但感知节点i判断主用户信号存在di=H1的概率,即Pfi(m)=P{di=H1|dFC=H0}为感知节点i在第m次频谱检测的虚警概率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节点识别的协作频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中心对感知节点的分类识别规则为:对于给定的频谱检测性能门限Td和Tf,若感知节点i的检测概率函数Pdi(m)及虚警概率函数Pfi(m)满足条件{Pdi(m)≥Td,Pfi(m)≤Tf},则该节点为可信节点;若感知节点i的检测概率函数Pdi(m)及虚警概率函数Pfi(m)不满足条件{Pdi(m)≥Td,Pfi(m)≤Tf},且节点i的信噪比snri大于节点平均信噪比snrT,则该节点为故障或恶意节点;若感知节点i的检测概率函数Pdi(m)及虚警概率函数Pfi(m)不满足条件{Pdi(m)≥Td,Pfi(m)≤Tf},同时节点i的信噪比snri不大于节点平均信噪比snrT,则节点为不可信节点;
所述节点平均信噪比snrT定义为
其中,card(Θ+Ω)表示集合Θ和集合Ω中元素的个数,snri为集合Θ和集合Ω中感知节点i当前的信噪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节点识别的协作频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节点的加权融合是用与该节点信任度ri相关的加权系数wi表征,其表达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节点识别的协作频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谱检测步骤中,融合中心加权融合可信节点的本地检测结果,得到全局检测统计量其中:di为本地频谱检测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节点识别的协作频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中心根据判决门限λ作出全局判决,得到协作频谱检测结果dFC
如果dFC=1,假设H1成立,网络中检测段的频谱忙碌,认知用户不可以使用授权频段进行业务通信;如果dFC=0,假设H0成立,网络中检测段的频谱空闲,认知用户可以使用该检测段的频谱进行业务通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认知网络频谱感知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感知节点识别的协作频谱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无线数据业务的增长,频谱资源日益紧张,认知无线电(CR)应运而生。它的主导思想是实现伺机的动态频谱接入,认知用户通过频谱检测机会性地接入已分配给主用户但暂时未被使用的空闲频段,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
[0003] 在认知网络中,为了避免对主(授权)用户的干扰,认知(非授权)用户在伺机接入授权频段时必须对该段频谱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频谱忙碌(主用户在使用),认知用户不接入该段频谱进行通信业务;如果检测到频谱空闲(主用户不在使用),认知用户接入该频段进行通信业务。显然,准确快速的频谱感知,找到空闲频谱是实现频谱高效复用的基础,是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关键所在。由于信道多径、阴影衰落等复杂多变的传播环境,单个认知节点难以保证频谱检测的准确,协作频谱检测可以有效地改善频谱检测性能。但在协作频谱感知过程中,是否每个节点都是可以信赖的?若存在故障或恶意节点,如何及时发现并抵抗它的行为,是必须考虑和值得研究的。通过评估感知节点可靠性来提高协作频谱检测性能,人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到目前为止,所有基于感知节点可靠性提高协作频谱检测性能的研究均基于某些假设条件,如已知频谱检测率等,也没有根据感知节点的具体情况来对感知节点进行分类识别。从实际通信的角度来看,首先,获得这些先验信息十分困难;其次,随着感知节点数的增加,通信系统开销变大,数据传输效率下降。另外,这些研究都是通过减小可靠性低的感知节点的加权系数来减小故障或恶意节点对协作频谱检测结果的影响,未能消除故障或恶意节点对准确频谱感知的干扰。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感知节点识别、感知节点先验信息获取以及故障或恶意节点干扰消除等难题,设计一种基于节点识别的协作频谱检测方法。
[0005]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 在包括一个主用户和N个认知用户的认知无线网络中,所述主用户产生授权频谱的主用户信号s(t),所述N个认知用户形成N个感知节点,其中第i个感知节点频谱检测时所接收的信号xi(t),分为网络中授权频谱忙碌的信号H1和频谱空闲的信号H0,该节点的信道增益是hi(t),信道的加性高斯白噪声是ni(t),其中i=1……N,则该节点频谱检测可建模为一个二元假设检验问题
[0007]
[0008] 第i个感知节点对接收到的信号xi(t)进行假设检验,得到本地检测结果“1”或“0”,“1”表示假设H1成立,“0”表示假设H0成立。
[0009] 所述第i个感知节点将本地检测结果发送至融合中心,由融合中心对是否存在主用户进行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包括:
[0010] 1)感知节点识别分类,融合中心根据感知节点的频谱检测准确率及信噪比,将所有感知节点分为可信节点和包括故障和恶意节点的不可信节点,并形成或更新包括所有可信节点的可信节点集合Θ和包括所有不可信节点的不可信节点集合Ω。
[0011] 2)感知节点分类处理,在融合中心,可信节点参与融合中心的数据融合,得到全局判决结果;不可信节点不参加融合中心的本次数据融合,等待下一次的识别分类;故障或恶意节点进入融合中心“黑名单”,融合中心将其踢出协作“名单”,拒绝与之合作。
[0012] 3)更新感知节点的信任度,为了保证可靠性高的节点具有较高的信任度,需要累积更新感知节点的信任度;为了尽可能地减小感知节点本地检测时的偶发性错误对频谱检测的影响,使感知节点当前的信任度与节点的感知历史有关系,第i个感知节点的信任度ri为
[0013]
[0014] 其中,ρ是一个表征感知节点历史关联强度的因子,0<ρ<1,di,m-1是上次即第m-1次协作频谱感知时节点i的本地检测结果,dFC是所述上次协作频谱感知时融合中心的全局判决结果,当融合中心的全局判决结果与节点i的本地检测结果相同时,感知节点i的信任度加“1”;当融合中心的全局判决结果与节点i的本地检测结果不相同时,感知节点i的信任度减“1”,直至为“0”。
[0015] 4)频谱检测,融合中心对可信节点的本地检测结果进行加权融合作出全局判决,判定主用户是否在使用该频段资源。
[0016] 上述频谱检测准确率一个优选表征方式是采用频谱检测的检测概率函数Pdi(m)及虚警概率函数Pfi(m);所述检测概率函数Pdi(m)定义为:在m次频谱检测中,融合中心判断主用户信号s(t)存在dFC=H1,感知节点i也判断主用户信号存在di=H1的概率,即Pdi(m)=P{di=H1|dFC=H1}为感知节点i在第m次频谱检测的检测概率函数;所述虚警概率函数Pfi(m)定义为:在m次频谱检测中,融合中心判断主用户信号不存在dFC=H0,但感知节点i判断主用户信号存在di=H1的概率,即Pfi(m)=P{di=H1|dFC=H0}为感知节点i在第m次频谱检测的虚警概率函数。
[0017] 上述融合中心对感知节点的分类识别所采用的一个优选的规则为:对于给定的频谱检测性能门限Td和Tf,若感知节点i的检测概率函数Pdi(m)及虚警概率函数Pfi(m)满足条件{Pdi(m)≥Td,Pfi(m)≤Tf},则该节点为可信节点;若感知节点i的检测概率函数Pdi(m)及虚警概率函数Pfi(m)不满足条件{Pdi(m)≥Td,Pfi(m)≤Tf},且节点i的信噪比snri大于节点平均信噪比snrT,则该节点为故障或恶意节点;若感知节点i的检测概率函数Pdi(m)及虚警概率函数Pfi(m)不满足条件{Pdi(m)≥Td,Pfi(m)≤Tf},同时节点i的信噪比snri不大于节点平均信噪比snrT,则节点为不可信节点。
[0018] 所述节点平均信噪比snrT定义为
[0019]
[0020] 其中,Θ为所述上次的协作频谱感知时产生的可信节点集合,Ω为所述上次的协作频谱感知时产生的不可信节点集合,card(Θ+Ω)表示集合Θ和集合Ω中元素的个数,snri为集合Θ和集合Ω中感知节点i当前的信噪比。
[0021] 进一步的,所述可信节点的加权融合是用与该节点信任度ri相关的加权系数wi表征,其表达式
[0022]
[0023] 进一步的,所述频谱检测步骤中,融合中心加权融合可信节点的本地检测结果,得到全局检测统计量
[0024]
[0025] 进一步的,所述中融合中心根据判决门限λ作出全局判决,得到协作频谱检测结果dFC
[0026]
[0027] 如果dFC=1,假设H1成立,网络中检测段的频谱忙碌,认知用户不可以使用该频段进行业务通信;如果dFC=0,假设H0成立,网络中检测段的频谱空闲,认知用户可以使用该频段进行业务通信。
[0028] 本发明方法在不需要感知节点频谱检测率等先验信息情况下,对感知节点进行分类识别分类,选取可信赖的感知节点参与融合中心的频谱全局判决,消除故障或恶意节点对协作频谱感知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感知节点的历史感知信息对感知节点进行识别分类,拒绝故障或恶意节点参与协作处理,对不可信节点暂缓其数据融合,同时通过记忆自学习方式度量感知节点可信度,减小感知节点本地检测时的偶发性错误对频谱检测的影响,消除故障或恶意节点对协作频谱感知的干扰。从而产生以下的有益效果:
[0029] (1)感知节点识别分类后,故障或恶意节点进入融合中心“黑名单”,不再参与融合中心的数据融合,消除了故障或恶意节点对频谱全局判决的影响;
[0030] (2)感知节点识别分类后,不可信节点暂缓融合中心本次数据融合,等待下一次节点识别分类,避免了不可信赖节点干扰协作频谱检测,同时减小了感知节点本地检测时的偶发性错误对之后频谱检测的影响;
[0031] (3)感知节点识别分类后,只有可信节点参与融合中心的数据融合,改善了频谱检测性能,减小了系统开销和计算复杂度,提高了系统频谱效率;
[0032] (4)采用记忆自学习的方式度量感知节点的信任度,不需要感知节点频谱检测率等先验信息,提高了多节点协作频谱感知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实施方案

[003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36] 如图1,在一个包括至少一个主用户、N个认知用户和至少一个融合中心的认知无线网络中,认知用户对周围环境进行频谱检测,检测结果存在两种假设H1和H0,其中H1表示网络中检测段的频谱忙碌,主用户在使用该段频谱;H0表示网络中检测段的频谱空闲,主用户不在使用该段频谱。第i个认知用户(感知节点)的频谱检测,i=1……N,可建模为一个二元假设检验问题
[0037]
[0038] 感知节点i采用能量检测算法对接收到的信号xi(t)中是否存在主用户信号s(t)进行假设检验,得到本地检测结果di。如果主用户信号s(t)存在,则检测结果di=“1”;如果主用户信号s(t)不存在,则检测结果di=“0”。
[0039] 各感知节点将本地检测结果di发送至融合中心,由融合中心判决检测段频谱是否存在主用户信号s(t)。融合中心对是否存在主用户进行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如图2,具体过程如下:
[0040] 首先,对感知节点进行分类,融合中心根据表征节点频谱检测准确率的检测概率函数Pdi(m)及虚警概率函数Pfi(m)的定义计算感知节点i的检测概率函数Pdi(m)及虚警概率函数Pfi(m),对感知节点i进行信噪比估计,计算节点平均信噪比snrT
[0041]
[0042] 根据感知节点的频谱检测准确率及信噪比,将所有感知节点分为可信节点和包括故障节点和恶意节点的不可信节点,并形成或更新包括所有可信节点的可信节点集合Θ和包括所有不可信节点的不可信节点集合Ω。
[0043] 对于上述的检测概率函数Pdi(m)定义为:在m次频谱检测中,融合中心判断主用户信号s(t)存在dFC=H1,感知节点i也判断主用户信号存在di=H1的概率,即Pdi(m)=P{di=H1|dFC=H1}为感知节点i在第m次频谱检测的检测概率函数;所述虚警概率函数Pfi(m)定义为:在m次频谱检测中,融合中心判断主用户信号不存在dFC=H0,但第感知节点i判断主用户信号存在di=H1的概率,即Pfi(m)=P{di=H1|dFC=H0}为感知节点i在第m次频谱检测的虚警概率函数。
[0044] 融合中心对感知节点的分类识别规则为:对于给定的频谱检测性能门限Td和Tf,若感知节点i的检测概率函数Pdi(m)及虚警概率函数Pfi(m)满足条件{Pdi(m)≥Td,Pfi(m)≤Tf},则该节点为可信节点;若感知节点i的检测概率函数Pdi(m)及虚警概率函数Pfi(m)不满足条件{Pdi(m)≥Td,Pfi(m)≤Tf},且节点i的信噪比snri大于节点平均信噪比snrT,则该节点为故障或恶意节点;若感知节点i的检测概率函数Pdi(m)及虚警概率函数Pfi(m)不满足条件{Pdi(m)≥Td,Pfi(m)≤Tf},同时节点i的信噪比snri不大于节点平均信噪比snrT,则节点为不可信节点。
[0045] 接着,融合中心根据感知节点识别分类规则将可信节点集合Θ和不可信节点集合Ω中所有节点分为可信节点、故障或恶意节点以及不可信节点,并形成(更新)可信节点集合Θ和不可信节点集合Ω。
[0046] 然后,融合中心对感知节点进行分类处理,可信节点参与融合中心的数据融合,得到全局判决结果;不可信节点不参加融合中心的本次数据融合,等待下一次识别分类后再处理;故障或恶意节点进入融合中心“黑名单”,融合中心拒绝与之协作。
[0047] 再后,为了保证可靠性高的节点具有较高的信任度,需要累积更新感知节点的信任度;为了尽可能地减小感知节点本地检测时的偶发性错误对频谱检测的影响,使感知节点当前的信任度与节点的感知历史有关。感知节点的信任度为:
[0048]
[0049] 其中,ri是感知节点i的信任度,ρ是一个表征感知节点历史关联强度的因子,0<ρ<1,di,m-1是上次(第m-1次)协作频谱感知时节点i的本地检测结果,dFC是上次(第m-1次)协作频谱感知时融合中心的全局判决结果。也就是说,当融合中心的全局判决结果与节点i的本地检测结果相同时,感知节点i的信任度加“1”;当融合中心的全局判决结果与节点i的本地检测结果不相同时,感知节点i的信任度减“1”,直至为“0”。
[0050] 并根据可信节点信任度计算其加权系数
[0051]
[0052] 最后,融合中心对可信节点的本地检测结果进行加权融合,得到全局检测统计量[0053]
[0054] 根据判决门限λ,融合中心作出全局判决,得到协作频谱检测结果dFC[0055]
[0056] 如果dFC=1,假设H1成立,网络中检测段的频谱忙碌,认知用户不可以使用该频段进行业务通信;如果dFC=0,假设H0成立,网络中检测段的频谱空闲,认知用户可以使用该频段进行业务通信。

附图说明

[0033] 图1是认知网络系统模型。
[0034] 图2是本发明的协作频谱检测算法流程框图。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