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江苏鼎旭节能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4-26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1-14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1-04-26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120867362.6 申请日 2021-04-26
公开/公告号 CN215513122U 公开/公告日 2022-01-14
授权日 2022-01-14 预估到期日 2031-04-26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60F1/00B61F1/08B62D21/00B61C11/02B60K23/00 主分类号 B60F1/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1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江苏鼎旭节能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江苏鼎旭节能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袁永多、肖晟 第一发明人 袁永多
地址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顺河镇丰金路东、顺张路西、镇驻地北约一公里处 邮编 221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2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徐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施工车辆的每根立柱由一个分车架支撑,每个分车架上安置了一组行走装置;所述的分车架为U型,立柱与U型朝上开口的底部轴连;分车架的两个顶部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并延伸,在每个分车架的延伸部分上设置数量相同的行走装置。该装置通过倾斜电机带动蜗杆顺时针转动,蜗杆带动与其啮合的蜗轮顺时针转动,蜗轮带动与其咬合的键轴同步顺时针转动,键轴带动轮架顺时针摆动实现复合轮的下部向外倾斜;倾斜电机带动蜗杆逆时针转动,蜗杆带动与其啮合的蜗轮逆时针转动,蜗轮带动与其咬合的键轴同步逆时针转动,键轴带动轮架逆时针摆动实现复合轮的下部向内倾斜;同时该行走装置设计更为紧凑。
  • 摘要附图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0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1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2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3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4
    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1-14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施工车辆的每根立柱(2)由一个分车架(1)支撑,每个分车架上安置了一组行走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车架为U型,立柱与U型朝上开口的底部轴连;分车架的两个顶部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并延伸,在每个分车架的延伸部分上设置数量相同的行走装置;所述的行走装置(3)主要包括转向架(31)、行走电机(32)、行走齿轮、复合轮(33)、轮架(34),行走电机安置在轮架上,转向架(31)通过螺栓与回转轴承的外环栓在一起,复合轮通过轮轴固定在轮架上,轮架安置在转向架上,行走齿轮固定在行走电机的输出轴上,行走齿轮通过链条与复合轮(3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轮包括轮胎、轨轮、链轮以及连接补心,轮胎、轨轮以及链轮依次套在连接补心上固定,链轮位于轮胎和轨轮之间,链轮通过链条与行走电机相连;在连接补心的中心轴孔里插入轮轴(35),轮轴朝外的轴头上设有带键槽的轮轴孔,轮架固定在轮轴的轴头顶上;链条一端套在行走齿轮上,另一端套在复合轮上,行走电机工作时带动行走齿轮转动,行走齿轮通过链条带动复合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向架的两个支脚上分别设有一个转向孔,所述的行走装置还包括键轴(36)、两个限位轴套、两个带与键轴匹配的键槽的定位套以及两组相同的倾斜装置,每组倾斜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倾斜电机(37)、一条蜗杆(38)和一个带与键轴匹配的键槽的蜗轮(39);倾斜电机固定在转向架侧壁,蜗杆的一端插入转向架的支脚下部向外突出的支脚接耳上的支脚接耳孔中的轴承上,另一端固定在倾斜电机的输出轴上,键轴(36)的一端依次穿过一个转向孔、垫片、一个定位套、轮轴孔、另一个定位套、垫片、另一个转向孔、垫片、另一个限位轴套、一个蜗轮,再将垫片、另一个限位轴套、另一个蜗轮套在键轴的另一个末端,再键轴两端设置锁紧装置,使套在键轴上的部件不能够脱出来,使每个蜗轮与同组的蜗杆啮合,使键轴能够在转向孔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装置为插销或固定在键轴末端的压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装置位于分车架的投影范围之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车架的U型底部中心设有开口,使立柱的下部能够进入开口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地铁或高铁等轨道建设的能够适应多种路况的施工车的行走装置,属于施工车辆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在公路建设、地铁建设、高铁建设过程中,需要施工车辆运载大量的物料协助工程建设,因此,施工车辆行驶的路况比较复杂,有高低起伏的路面,也有中间向下凹陷的路面或隧道,当然也有弯曲的路面,还有些路面已经铺设好轨道,只有轮胎的车辆无法行驶。
[0003] 现有的施工车辆要么是用轮胎行驶,要么用与轨道配套的轨轮行驶,当在没有铺设轨道的地段,就用轮胎来行驶,当要在铺设好轨道的路段行驶,就卸下轮胎换上轨轮,反之则拆下轨轮换上轮胎。在轮胎与轨轮之间更换非常困难,费时费力。
[0004]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够在没有铺设轨道的路面及铺设了轨道的地段之间通过简单的切换就能够正常行驶的结构更为简单的施工车辆。
[0005] 在申请号为202120188056X的,申请名称为“一种带有组合轮的施工车”的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能够适应多种路况的施工车,优点是既能够在没有铺设轨道的路面行驶,也能够在铺设了轨道的地段行驶,不足是行走装置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行走电机的动力需要通过互相啮合的斜面齿轮进行传递。另外,行走装置有部分突出于分车架的投影范围之外,从而在行驶过程中,行走装置朝外的一侧有可能与外界的障碍物发生刮蹭。
[0006]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寻找一种适用于能够在轨道及普通路面上正常行驶的施工车辆的结构更为简单的行走装置。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能够在轨道及普通路面上正常行驶的施工车辆的结构更为简单的行走装置。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施工车辆的每根立柱2由一个分车架1支撑,每个分车架上安置了一组行走装置3;所述的分车架为U型,立柱与U型朝上开口的底部轴连;分车架的两个顶部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并延伸,在每个分车架的延伸部分上设置数量相同的行走装置;所述的行走装置3主要包括转向架31、行走电机32、行走齿轮、复合轮33、轮架34,行走电机安置在轮架上,转向架31通过螺栓与回转轴承的外环栓在一起,复合轮通过轮轴固定在轮架上,轮架安置在转向架上,行走齿轮固定在行走电机的输出轴上,行走齿轮通过链条与复合轮33相连。
[0009] 所述的复合轮包括轮胎、轨轮、链轮以及连接补心,轮胎、轨轮以及链轮依次套在连接补心上固定,链轮位于轮胎和轨轮之间,链轮通过链条与行走电机相连;在连接补心的中心轴孔里插入轮轴35,轮轴朝外的轴头上设有带键槽的轮轴孔,轮架固定在轮轴的轴头顶上;链条一端套在行走齿轮上,另一端套在复合轮上,行走电机工作时带动行走齿轮转动,行走齿轮通过链条带动复合轮转动。
[0010] 转向架的两个支脚上分别设有一个转向孔,所述的行走装置还包括键轴36、两个限位轴套、两个带与键轴匹配的键槽的定位套以及两组相同的倾斜装置,每组倾斜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倾斜电机37、一条蜗杆38和一个带与键轴匹配的键槽的蜗轮39;倾斜电机固定在转向架侧壁,蜗杆的一端插入转向架的支脚下部向外突出的支脚接耳上的支脚接耳孔中的轴承上,另一端固定在倾斜电机的输出轴上,键轴36的一端依次穿过一个转向孔、垫片、一个定位套、轮轴孔、另一个定位套、垫片、另一个转向孔、垫片、另一个限位轴套、一个蜗轮,再将垫片、另一个限位轴套、另一个蜗轮套在键轴的另一个末端,再键轴两端设置锁紧装置,使套在键轴上的部件不能够脱出来,使每个蜗轮与同组的蜗杆啮合,使键轴能够在转向孔里转动。
[0011] 所述的锁紧装置为插销或固定在键轴末端的压片。
[0012] 所述的行走装置位于分车架的投影范围之内。
[0013] 所述的分车架的U型底部中心设有开口,使立柱的下部能够进入开口内。
[0014] 有益效果
[0015] 1.倾斜电机带动蜗杆顺时针转动,蜗杆带动与其啮合的蜗轮顺时针转动,蜗轮带动与其咬合的键轴同步顺时针转动,键轴带动轮架顺时针摆动实现复合轮的下部向外倾斜;倾斜电机带动蜗杆逆时针转动,蜗杆带动与其啮合的蜗轮逆时针转动,蜗轮带动与其咬合的键轴同步逆时针转动,键轴带动轮架逆时针摆动实现复合轮的下部向内倾斜;
[0016] 2.行走电机通过行走齿轮及链条与复合轮的链轮相连,从而带动复合轮行走;
[0017] 3.通过设置相对独立的分车架,来使施工车辆能够更好的适应在前进方向上的道路的高低起伏;
[0018] 4.行走装置设计更为紧凑,行走装置在车体上的位置位于分车架的投影范围内。

实施方案

[0033] 如图1至图14所示,一种施工车辆的行走装置,施工车辆的每根立柱2由一个分车架1支撑,每个分车架上安置了一组行走装置3;所述的分车架为U型,立柱与U型朝上开口的底部的两个侧壁轴连;分车架的两个顶部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并延伸,在每个分车架的延伸部分上设置数量相同的行走装置。
[0034] 所述的行走装置通过转向装置4与分车架相连,所述的转向装置4包括回转轴承41、转向电机42、转向蜗杆43,转向蜗杆通过两个带轴承的轴座44固定在分车架朝下的壁面上,回转轴承的外环与转向蜗杆啮合,回转轴承的的内环通过螺栓固定在分车架朝下的壁面上,回转轴承的外环通过螺栓与行走装置相连;给转向电机输入正向电源,转向电机通过一组斜面传动齿轮带动转向蜗杆43反转,转向蜗杆带动与其啮合的回转轴承的外环顺时针转动,外环再带动与其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的行走装置顺时针转动实现向右转向;给转向电机输入反向电源,转向电机通过一组斜面传动齿轮带动转向蜗杆43正转,转向蜗杆带动与其啮合的回转轴承的外环逆时针转动,外环再带动与其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的行走装置逆时针转动实现向左转向。
[0035] 所述的行走装置3主要包括转向架31、行走电机32、行走齿轮、复合轮33、轮架34,行走电机安置在轮架上,转向架31通过螺栓与回转轴承的外环栓在一起,复合轮通过轮轴固定在轮架上,轮架安置在转向架上,行走齿轮固定在行走电机的输出轴上,行走齿轮通过链条与复合轮33相连。
[0036] 所述的复合轮包括轮胎、轨轮、链轮以及连接补心,轮胎、轨轮以及链轮依次套在连接补心上固定,链轮位于轮胎和轨轮之间,链轮通过链条与行走电机相连;在连接补心的中心轴孔里插入轮轴35,轮轴朝外的轴头上设有带键槽的轮轴孔,轮架固定在轮轴的轴头顶上;链条一端套在行走齿轮上,另一端套在复合轮上,行走电机工作时带动行走齿轮转动,行走齿轮通过链条带动复合轮转动。
[0037] 轨轮的直径小于轮胎的直径,轨轮位于复位轮的外侧。
[0038] 转向架的两个支脚上分别设有一个转向孔,所述的行走装置还包括键轴36、两个限位轴套、两个带与键轴匹配的键槽的定位套以及两组相同的倾斜装置,每组倾斜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倾斜电机37、一条蜗杆38和一个带与键轴匹配的键槽的蜗轮39;倾斜电机固定在转向架侧壁,蜗杆的一端插入转向架的支脚下部向外突出的支脚接耳上的支脚接耳孔中的轴承上,另一端固定在倾斜电机的输出轴上。
[0039] 键轴36的一端依次穿过一个转向孔、垫片、一个定位套、轮轴孔、另一个定位套、垫片、另一个转向孔、垫片、另一个限位轴套、一个蜗轮,再将垫片、另一个限位轴套、另一个蜗轮套在键轴的另一个末端,再键轴两端设置锁紧装置,使套在键轴上的部件不能够脱出来,使每个蜗轮与同组的蜗杆啮合,使键轴能够在转向孔里转动。
[0040] 所述的锁紧装置可以是插销或固定在键轴末端的压片等。
[0041] 给倾斜电机输入正向电源,倾斜电机带动蜗杆顺时针转动,蜗杆带动与其啮合的蜗轮顺时针转动,蜗轮带动与其咬合的键轴同步顺时针转动,键轴带动轮架顺时针摆动实现复合轮的下部向外倾斜。
[0042] 给倾斜电机输入反向电源,倾斜电机带动蜗杆逆时针转动,蜗杆带动与其啮合的蜗轮逆时针转动,蜗轮带动与其咬合的键轴同步逆时针转动,键轴带动轮架逆时针摆动实现复合轮的下部向内倾斜。
[0043] 在应用时,倾斜电机选择慢速电机,只要能够实现复合轮在一定幅度的偏摆即可。复合轮偏摆的幅度,与垂直线的夹角,不超过20度。
[0044] 所述的行走装置位于分车架的投影范围之内。
[0045] 所述的分车架的U型底部中心设有开口,使立柱的下部能够进入开口内,这样,在将立柱与分车架结合时,立柱更容易定位,安装时更省力。
[0046] 为能顺利通过站台,在分车架上方的立柱上设置向内凹陷的过站槽,设置了过站槽后,立柱的承重力和变形能力降低,为弥补这个不足,在设置了过站槽的部位设置可拆卸或可移动的加强块,在过站前将加强块拆下或移开,等施工车通过站台后再将加强块装回原处。
[0047]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图1中实施例的局部爆开示意图;
[0021] 图3为分车架和转向装置的示意图;
[0022] 图4为图3的爆开示意图;
[0023] 图5为行走装置的局部爆开示意图;
[0024] 图6为复合轮及轮轴的爆开示意图;
[0025] 图7为行走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6]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
[0027] 图9为行走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0为图9的局部爆开示意图;
[0029] 图11为转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2为分车架及安装在该分车架上的行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3为图12的正视图;
[0032] 图14为复合轮的上部在分车架上向内倾斜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