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新昌县悠莱纺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09-21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1-08-13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0-09-21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022072804.6 申请日 2020-09-21
公开/公告号 CN213951589U 公开/公告日 2021-08-13
授权日 2021-08-13 预估到期日 2030-09-21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D06B1/02D06G1/00D06B23/20 主分类号 D06B1/0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新昌县悠莱纺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新昌县悠莱纺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贺帅帅 第一发明人 贺帅帅
地址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小将镇罗溪村大岭下山元坪76号 邮编 3125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浙江省绍兴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包括染色箱、鼓风机和固定架,所述染色箱的后端上下两侧均焊接有吸液泵,且吸液泵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喷洒管,所述染色箱的后方右端底部连接有开槽,且开槽的末端连接有回流管,所述鼓风机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吸尘管,且吸尘管的下端卡合有集尘箱,所述输入箱的后侧下方焊接有放置板,且放置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表面焊接有第一杆体,且第一杆体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杆体。该纺织品染色装置,通过设置的吸尘管、集尘箱、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实现对纺织品表面粘附的线头和灰尘的收集和清理,喷洒管实现对纺织品的均匀染色,回流管实现染色液的回收和利用。
  • 摘要附图
    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8-13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包括染色箱(1)、鼓风机(10)和固定架(18),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箱(1)的右端上方焊接有观察窗(2),且染色箱(1)的内侧上方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3),并且隔板(3)的底端中部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染色箱(1)的后端上下两侧均焊接有吸液泵(6),且吸液泵(6)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喷洒管(5),所述染色箱(1)的后方右端底部连接有开槽(7),且开槽(7)的末端连接有回流管(8),所述染色箱(1)的左侧下方螺丝连接有输入箱(9),且输入箱(9)的后侧固定安装有鼓风机(10),所述鼓风机(10)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吸尘管(11),且吸尘管(11)的下端卡合有集尘箱(12),所述输入箱(9)的后侧下方焊接有放置板(13),且放置板(1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表面焊接有第一杆体(15),且第一杆体(15)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杆体(16),所述染色箱(1)的右端下方焊接有烘干箱(17),所述固定架(18)的后端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9),且固定架(18)的左侧底端连接有移动板(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的中部为中空结构,且喷洒管(5)顶端的孔径与隔板(3)中空结构的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呈“U”形结构,且固定块(4)贯穿喷洒管(5)的表面,并且喷洒管(5)设置有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8)呈“U”形结构,且回流管(8)的下方末端通过开槽(7)与染色箱(1)的后端下方右侧相连接,并且回流管(8)的上方末端贯穿染色箱(1)的后端上方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15)与第二杆体(16)通过弹簧相连接,且第二杆体(16)的末端呈圆弧状结构,第一杆体(15)设置有3组,并且每组设置有4个第二杆体(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8)与移动板(20)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移动板(20)呈“L”形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成的产品称之为纺织品,是人们衣食住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有的纺织品染色装置将布料进行染色,然后投入市面售卖,但现有的纺织品染色装置仍存在一些问题。
[0003] 在对纺织品进行染色时,没有将纺织品表面粘附的线头和灰尘进行清除,染色过程中难以避免染色不均匀,染色过程中滴落的染色液难以实现回收利用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以便解决上述中所存在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不能对纺织品表面粘附的线头和灰尘进行收集和清理,不能避免染色不均匀现象的出现,不能对滴落的染色液进行回收利用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包括染色箱、鼓风机和固定架,所述染色箱的右端上方焊接有观察窗,且染色箱的内侧上方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并且隔板的底端中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染色箱的后端上下两侧均焊接有吸液泵,且吸液泵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喷洒管,所述染色箱的后方右端底部连接有开槽,且开槽的末端连接有回流管,所述染色箱的左侧下方螺丝连接有输入箱,且输入箱的后侧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吸尘管,且吸尘管的下端卡合有集尘箱,所述输入箱的后侧下方焊接有放置板,且放置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表面焊接有第一杆体,且第一杆体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杆体,所述染色箱的右端下方焊接有烘干箱,所述固定架的后端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且固定架的左侧底端连接有移动板。
[0006]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中部为中空结构,且喷洒管顶端的孔径与隔板中空结构的直径相等。
[0007]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呈“U”形结构,且固定块贯穿喷洒管的表面,并且喷洒管设置有个。
[0008] 优选的,所述回流管呈“U”形结构,且回流管的下方末端通过开槽与染色箱的后端下方右侧相连接,并且回流管的上方末端贯穿染色箱的后端上方右侧。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通过弹簧相连接,且第二杆体的末端呈圆弧状结构,第一杆体设置有3组,并且每组设置有4个第二杆体。
[0010]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与移动板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移动板呈“L”形结构。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清理的城市道路交通用粉尘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的吸尘管、集尘箱、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实现对纺织品表面粘附的线头和灰尘的收集和清理,喷洒管实现对纺织品的均匀染色,回流管实现染色液的回收和利用;
[0012] (1)设置有吸尘管、集尘箱、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一杆体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杆体的转动,从而实现第二杆体对纺织品下端面的敲打,同时启动鼓风机,进而使得吸尘管将纺织品上端面和敲打掉落的线头和灰尘吸入集尘箱,从而实现对纺织品表面粘附的线头和灰尘的收集和清理。
[0013] (2)设置有喷洒管,因喷洒管的下端呈梯形结构,且喷洒管下端的喷口的直径大于纺织品的直径,故启动吸液泵,使得染色箱上端的染色液通过隔板中部的孔洞流入到喷洒管中,进而从喷洒管下端的喷口喷洒到纺织品的表面,从而实现对纺织品的均匀染色。
[0014] (3)设置有回流管,启动回流管上端设置的回收泵,因回收泵的启动,使得染色箱下方滴落的染色液通过回流管重新流入染色箱的上方,从而实现对染色液的回收,进而避免浪费染色液现象的出现。

实施方案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包括染色箱1、观察窗2、隔板3、固定块4、喷洒管5、吸液泵6、开槽7、回流管8、输入箱9、鼓风机10、吸尘管
11、集尘箱12、放置板13、第一电机 14、第一杆体15、第二杆体16、烘干箱17、固定架18、第二电机19和移动板20,染色箱1的右端上方焊接有观察窗2,且染色箱1的内侧上方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3,并且隔板3的底端中部连接有固定块4,染色箱1的后端上下两侧均焊接有吸液泵6,且吸液泵6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喷洒管5,染色箱 1的后方右端底部连接有开槽7,且开槽7的末端连接有回流管8,染色箱1 的左侧下方螺丝连接有输入箱9,且输入箱9的后侧固定安装有鼓风机10,鼓风机10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吸尘管11,且吸尘管11的下端卡合有集尘箱 12,输入箱9的后侧下方焊接有放置板13,且放置板1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的表面焊接有第一杆体15,且第一杆体15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杆体16,所述染色箱1的右端下方焊接有烘干箱17,固定架18的后端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9,且固定架18的左侧底端连接有移动板20。
[0024] 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6中隔板3的中部为中空结构,且喷洒管 5顶端的孔径与隔板3中空结构的直径相等,便于实现对纺织品的均匀染色,固定块4呈“U”形结构,且固定块4贯穿喷洒管5的表面,并且喷洒管5设置有2个,便于喷洒管5的固定,回流管8呈“U”形结构,且回流管8的下方末端通过开槽7与染色箱1的后端下方右侧相连接,并且回流管8的上方末端贯穿染色箱1的后端上方右侧,便于实现对滴落的染色液的回收利用。
[0025] 如图2中第一杆体15与第二杆体16通过弹簧相连接,且第二杆体16的末端呈圆弧状结构,第一杆体15设置有3组,并且每组设置有4个第二杆体 16,便于实现对纺织品的敲打,进而实现对粘附在纺织品表面的线头和灰尘的收集和清理,如图1和图5中固定架18与移动板20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移动板20呈“L”形结构,便于实现移动板20和固定架18的分离,进而实现对染色好的纺织品的收集。
[0026] 工作原理:根据图1‑6所示,在使用该装置时,先将纺织品从左侧穿过输入箱9、染色箱1和烘干箱17,使得纺织品固定在左右两侧的固定架18的上方,之后启动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杆体15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杆体16的转动,因第二杆体16的末端面与西药染色的纺织品的下端面相接触,从而实现对纺织品表面粘附的线头和灰尘的敲打,同时启动鼓风机10,进而将敲打出来的线头和灰尘通过吸尘管11吸入到集尘箱
12中,从而实现对纺织品表面粘附的线头和灰尘的收集与清理,然后启动 2个吸液泵6,从而使得位于染色箱1内部隔板3上方的染色液流入喷洒管5 中,因喷洒管5的后方下端中部设置有止液阀,故用手拧开止液阀,从而使得染色液在整体喷洒管5中,进而使得染色液从喷洒管5的喷口喷洒出来,因喷洒管5的喷口直径大于需进行染色的纺织品的直径,从而实现对纺织品的均匀染色,染色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窗2观察染色液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染色液的及时增添,染色过程中也会有残留液体的出现,此时打开回流管8 下端设置的回收泵,从而使得染色箱1内侧下方滴落的染色液从开槽7经回流管8回流到染色箱1内侧的上方,进而实现对滴落染色液的回收和利用。
[0027] 同时启动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的转动会带动纺织品的转动,从而使得需要染色的纺织品从左往右运动,进而使得均匀染色的纺织品被传送到烘干箱17中,从而使得均匀染色的纺织品得到快速的烘干,烘干好的纺织品因第二电机19的转动快速的收卷起来,实现了纺织品的快速收集,当纺织品全都染色完成后,用手向前拉动移动板20,使得移动板20与固定架18的分离,进而实现将染色好的纺织品从第二电机19的表面拆卸下来,从而实现对染好色的纺织品的收集,这就是该纺织品染色装置的使用原理,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染色箱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染色箱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输入箱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染色箱;2、观察窗;3、隔板;4、固定块;5、喷洒管;6、吸液泵;7、开槽;8、回流管;9、输入箱;10、鼓风机;11、吸尘管;12、集尘箱;13、放置板;14、第一电机;15、第一杆体;16、第二杆体;17、烘干箱;18、固定架;19、第二电机;20、移动板。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