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卞刚强 > 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   0    0

实质审查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3-03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1-08-31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1-03-03
基本信息
有效性 实质审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110233223.2 申请日 2021-03-03
公开/公告号 CN113117962A 公开/公告日 2021-07-16
授权日 预估到期日 2041-03-03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05C5/00B05C13/02B05C9/10B05C11/10H01F41/12 主分类号 B05C5/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A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8
权利要求数量 9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99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卞刚强 当前专利权人 卞刚强
发明人 卞刚强 第一发明人 卞刚强
地址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园林小区13号楼304室 邮编 1581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黑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黑龙江省鸡西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电磁线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包括有底架、预处理组件、涂胶组件、再处理组件和控制屏等;预处理组件与涂胶组件相连接。本发明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电磁线圈U形处翘起的金属线头压平,杜绝了金属线头干扰灌胶操作的问题,还实现了同时对两个电磁线圈进行灌胶操作,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避免了胶水溢入至电磁线圈中部的“十”字形小孔中的问题,还实现了自动将电磁线圈圆环部分较多的胶水刮至胶水量较小的U形处。
  • 摘要附图
    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8-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05C 5/00 专利申请号: 202110233223.2 申请日: 2021.03.03
2 2021-07-16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包括底架和控制屏,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预处理组件、涂胶组件、再处理组件、第一电动滑轨、第一滑块和第一模具;底架与预处理组件相连接;底架与涂胶组件相连接;底架与再处理组件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底架与第一电动滑轨相连接;预处理组件与涂胶组件相连接;第一电动滑轨与第一滑块相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一模具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其特征是:预处理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套杆、第一棱杆、第二滑块、第二电动滑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双向丝杆、第三滑块、第四滑块、第一导轨块、第一拨杆、第二拨杆、第一电动推杆、第一联动块、第一压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二联动块和第二压杆;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一套杆进行固接;第一电机下方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一套杆内部与第一棱杆相连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涂胶组件相连接;第一棱杆外表面与第二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棱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滑块下部与第二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下方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内部与第一双向丝杆进行固接;第一双向丝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进行旋接;第一双向丝杆外表面与第一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滑块内部与第一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滑块与第一拨杆进行固接;第四滑块内部与第一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四滑块与第二拨杆进行固接;第一导轨块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一拨杆侧边上方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侧边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一联动块与第一压杆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下方与第二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二联动块与第二压杆进行固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其特征是:涂胶组件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杆、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二传动杆、第一联动杆、第三拨杆、第一滑槽块、第一推杆、第一滑套块、第三联动块、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三传动杆、第一直齿轮、第一齿环、第一收纳筒、第一电动喷胶头、第二齿环、第二收纳筒和第二电动喷胶头;第一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内部与第一套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内部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内部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与第一联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联动杆与第三拨杆进行固接;第三拨杆与第一滑槽块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滑槽块下方与第一推杆进行固接;第一推杆外表面与第一滑套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推杆下方与第三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一滑套块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三联动块下方依次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第四锥齿轮内部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直齿轮与第一齿环相啮合;第一齿环内部与第一收纳筒进行固接;第一齿环与第二齿环相啮合;第一收纳筒与第一电动喷胶头进行固接;第一收纳筒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齿环内部与第二收纳筒进行固接;第二收纳筒与第二电动喷胶头进行固接;第二收纳筒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其特征是:再处理组件包括有第三电动推杆、第一联动架、第一推胶组件和第二推胶组件;第三电动推杆下方与第一联动架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上方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架与第一推胶组件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架与第二推胶组件进行固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推胶组件包括有第一电动转盘、第四联动块、第一推块、第三限位块、第一支撑架、第四限位块、第二推块、第二联动架和第四电动推杆;第一电动转盘下方与第四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一电动转盘上方与第一联动架进行固接;第四联动块与第一推块进行固接;第一推块侧边设置有第三限位块;第三限位块与第一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三限位块与第一联动架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架与第四限位块进行固接;第四限位块与第二推块相接触;第二推块与第二联动架进行固接;第二联动架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与第一联动架进行固接。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滑槽块侧面外延设置有橡胶跑道形凹槽。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其特征是: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下部均设置有“十”字型小块。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收纳筒底面外延设置有通孔。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推块为橡胶材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电磁线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感线圈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器件。当有电流流过一根导线时,就会在这根导线的周围产生一定的电磁场,而这个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又会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内的导线发生感应作用。对产生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发生的作用,叫做“自感“,即导线自己产生的变化电流产生变化磁场,这个磁场又进一步影响了导线中的电流;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的其他导线产生的作用,叫做“互感”。
[0003] 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汽车用电磁线圈由塑料外壳、线圈和圆柱小块组成,圆柱小块中部设置有“十”型小孔,线圈缠绕在中部的圆柱小块外表面同时位于塑料外壳内侧,塑料外壳由一个圆弧环和一个U形小块组成,线圈的线头从塑料外壳U形处向上翘起,工厂对电磁线圈灌胶增加其绝缘性能,现有装置进行罐胶操作时,只能对电磁线圈一个一个地罐胶,效率低下,同时,电磁线圈线头位置不一,现有装置进行灌胶操作时,会使部分电磁线圈线头粘上胶水,同时,现有装置进行灌胶操作时,会使部分胶水溢入至“十”型小孔中,同时,现有装置进行灌胶时,无法将胶水均匀地灌至线圈中,导致电磁线圈圆环处胶水过多,电磁线圈U形小块处胶水过少。
[0004]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汽车用电磁线圈由塑料外壳、线圈和圆柱小块组成,圆柱小块中部设置有“十”型小孔,线圈缠绕在中部的圆柱小块外表面同时位于塑料外壳内侧,塑料外壳由一个圆弧环和一个U形小块组成,线圈的线头从塑料外壳U形处向上翘起,工厂对电磁线圈灌胶增加其绝缘性能,现有装置进行罐胶操作时,只能对电磁线圈一个一个地罐胶,效率低下,同时,电磁线圈线头位置不一,现有装置进行灌胶操作时,会使部分电磁线圈线头粘上胶水,同时,现有装置进行灌胶操作时,会使部分胶水溢入至“十”型小孔中,同时,现有装置进行灌胶时,无法将胶水均匀地灌至线圈中,导致电磁线圈圆环处胶水过多,电磁线圈U形小块处胶水过少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
[0006] 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包括有底架、预处理组件、涂胶组件、再处理组件、控制屏、第一电动滑轨、第一滑块和第一模具;底架与预处理组件相连接;底架与涂胶组件相连接;底架与再处理组件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底架与第一电动滑轨相连接;预处理组件与涂胶组件相连接;第一电动滑轨与第一滑块相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一模具相连接。
[0007] 预处理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套杆、第一棱杆、第二滑块、第二电动滑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双向丝杆、第三滑块、第四滑块、第一导轨块、第一拨杆、第二拨杆、第一电动推杆、第一联动块、第一压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二联动块和第二压杆;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一套杆进行固接;第一电机下方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一套杆内部与第一棱杆相连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涂胶组件相连接;第一棱杆外表面与第二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棱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滑块下部与第二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下方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内部与第一双向丝杆进行固接;第一双向丝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进行旋接;第一双向丝杆外表面与第一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滑块内部与第一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滑块与第一拨杆进行固接;第四滑块内部与第一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四滑块与第二拨杆进行固接;第一导轨块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一拨杆侧边上方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侧边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一联动块与第一压杆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下方与第二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二联动块与第二压杆进行固接。
[0008] 涂胶组件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杆、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二传动杆、第一联动杆、第三拨杆、第一滑槽块、第一推杆、第一滑套块、第三联动块、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三传动杆、第一直齿轮、第一齿环、第一收纳筒、第一电动喷胶头、第二齿环、第二收纳筒和第二电动喷胶头;第一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内部与第一套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内部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内部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与第一联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联动杆与第三拨杆进行固接;第三拨杆与第一滑槽块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滑槽块下方与第一推杆进行固接;第一推杆外表面与第一滑套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推杆下方与第三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一滑套块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三联动块下方依次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第四锥齿轮内部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直齿轮与第一齿环相啮合;第一齿环内部与第一收纳筒进行固接;第一齿环与第二齿环相啮合;第一收纳筒与第一电动喷胶头进行固接;第一收纳筒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齿环内部与第二收纳筒进行固接;第二收纳筒与第二电动喷胶头进行固接;第二收纳筒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
[0009] 再处理组件包括有第三电动推杆、第一联动架、第一推胶组件和第二推胶组件;第三电动推杆下方与第一联动架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上方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架与第一推胶组件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架与第二推胶组件进行固接。
[0010] 第一推胶组件包括有第一电动转盘、第四联动块、第一推块、第三限位块、第一支撑架、第四限位块、第二推块、第二联动架和第四电动推杆;第一电动转盘下方与第四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一电动转盘上方与第一联动架进行固接;第四联动块与第一推块进行固接;第一推块侧边设置有第三限位块;第三限位块与第一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三限位块与第一联动架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架与第四限位块进行固接;第四限位块与第二推块相接触;第二推块与第二联动架进行固接;第二联动架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与第一联动架进行固接。
[0011] 第一滑槽块侧面外延设置有橡胶跑道形凹槽。
[0012] 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下部均设置有“十”字型小块。
[0013] 第一收纳筒底面外延设置有通孔。
[0014] 第一推块为橡胶材质。
[0015]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一、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汽车用电磁线圈由塑料外壳、线圈和圆柱小块组成,圆柱小块中部设置有“十”型小孔,线圈缠绕在中部的圆柱小块外表面同时位于塑料外壳内侧,塑料外壳由一个圆弧环和一个U形小块组成,线圈的线头从塑料外壳U形处向上翘起,工厂对电磁线圈灌胶增加其绝缘性能,现有装置进行罐胶操作时,只能对电磁线圈一个一个地罐胶,效率低下,同时,电磁线圈线头位置不一,现有装置进行灌胶操作时,会使部分电磁线圈线头粘上胶水,同时,现有装置进行灌胶操作时,会使部分胶水溢入至“十”型小孔中,同时,现有装置进行灌胶时,无法将胶水均匀地灌至线圈中,导致电磁线圈圆环处胶水过多,电磁线圈U形小块处胶水过少的问题;二、设计了预处理组件,涂胶组件和再处理组件;准备工作时,将装置放置于水平面上,接通电源,将两排共十四个电磁线圈放入至第一模具中,然后操控底架上的控制屏控制装置开始运作,第一模具对两排电磁线圈进行限位,使两排中电磁线圈等距排列,同时每排中电磁线圈平面部分处于同时直线,并且两排电磁线圈平面部分均位于相离侧,即两排电磁线圈反向,此时位于电磁线圈U形处的线头位置不一,然后预处理组件从两排电磁线圈中部向两侧拨动线头,使得电磁线圈线头位于第一模具的两侧,金属材质的线头有一定弹性,然后预处理组件将线头向下压,使线头发生形变后稳定位于第一模具的两侧,然后第一电动滑轨带动第一滑块传动第一模具向涂胶组件运动,第一模具带动两排电磁线圈运动,使两排线圈中的第一个电磁线圈均运动至涂胶组件下方,然后涂胶组件将特制的销子插入至两个电磁线圈中部的“十”字形小孔中,再同时对两个电磁线圈进行灌胶,有效的防止了胶水溢入至“十”字形小孔中,胶水相对粘稠,使电磁线圈圆环部分胶水过多,而电磁线圈U形处的胶水过少,然后涂胶组件将特制的销子拔出,第一电动滑轨继续带动第一滑块传动第一模具运动,使第一模具继续带动电磁线圈运动,使两排线圈中的第二个电磁线圈均运动至涂胶组件下方,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对第二组电磁线圈进行灌胶操作,如此往复依次将两排电磁线圈进行灌胶操作,此过程中,灌完胶水的电磁线圈运动至再处理组件下方时,再处理组件对电磁线圈上胶水两侧进行限位,然后再处理组件将圆环处过多的胶水刮至U形处;
三、本发明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电磁线圈U形处翘起的金属线头压平,杜绝了金属线头干扰灌胶操作的问题,还实现了同时对两个电磁线圈进行灌胶操作,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避免了胶水溢入至电磁线圈中部的“十”字形小孔中的问题,还实现了自动将电磁线圈圆环部分较多的胶水刮至胶水量较小的U形处。

实施方案

[0018]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19] 实施例1一种双向式汽车用电磁线圈灌胶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有底架1、预处理组件2、涂胶组件3、再处理组件4、控制屏5、第一电动滑轨6、第一滑块7和第一模具8;底架1与预处理组件2相连接;底架1与涂胶组件3相连接;底架1与再处理组件4相连接;底架1与控制屏5相连接;底架1与第一电动滑轨6相连接;预处理组件2与涂胶组件3相连接;第一电动滑轨6与第一滑块7相连接;第一滑块7与第一模具8相连接。
[0020] 工作过程:准备工作时,将装置放置于水平面上,接通电源,将两排共十四个电磁线圈放入至第一模具8中,然后操控底架1上的控制屏5控制装置开始运作,第一模具8对两排电磁线圈进行限位,使两排中电磁线圈等距排列,同时每排中电磁线圈平面部分处于同时直线,并且两排电磁线圈平面部分均位于相离侧,即两排电磁线圈反向,此时位于电磁线圈U形处的线头位置不一,然后预处理组件2从两排电磁线圈中部向两侧拨动线头,使得电磁线圈线头位于第一模具8的两侧,金属材质的线头有一定弹性,然后预处理组件2将线头向下压,使线头发生形变后稳定位于第一模具8的两侧,然后第一电动滑轨6带动第一滑块7传动第一模具8向涂胶组件3运动,第一模具8带动两排电磁线圈运动,使两排线圈中的第一个电磁线圈均运动至涂胶组件3下方,然后涂胶组件3将特制的销子插入至两个电磁线圈中部的“十”字形小孔中,再同时对两个电磁线圈进行灌胶,有效的防止了胶水溢入至“十”字形小孔中,胶水相对粘稠,使电磁线圈圆环部分胶水过多,而电磁线圈U形处的胶水过少,然后涂胶组件3将特制的销子拔出,第一电动滑轨6继续带动第一滑块7传动第一模具8运动,使第一模具8继续带动电磁线圈运动,使两排线圈中的第二个电磁线圈均运动至涂胶组件3下方,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对第二组电磁线圈进行灌胶操作,如此往复依次将两排电磁线圈进行灌胶操作,此过程中,灌完胶水的电磁线圈运动至再处理组件4下方时,再处理组件4对电磁线圈上胶水两侧进行限位,然后再处理组件4将圆环处过多的胶水刮至U形处,本发明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电磁线圈U形处翘起的金属线头压平,杜绝了金属线头干扰灌胶操作的问题,还实现了同时对两个电磁线圈进行灌胶操作,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避免了胶水溢入至电磁线圈中部的“十”字形小孔中的问题,还实现了自动将电磁线圈圆环部分较多的胶水刮至胶水量较小的U形处。
[0021] 本发明所述的,预处理组件2包括有第一电机201、第一套杆202、第一棱杆203、第二滑块204、第二电动滑轨205、第一锥齿轮206、第二锥齿轮207、第一双向丝杆208、第三滑块209、第四滑块2010、第一导轨块2011、第一拨杆2012、第二拨杆2013、第一电动推杆2014、第一联动块2015、第一压杆2016、第二电动推杆2017、第二联动块2018和第二压杆2019;第一电机201输出端与第一套杆202进行固接;第一电机201下方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一套杆202内部与第一棱杆203相连接;第一套杆202外表面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套杆202外表面与涂胶组件3相连接;第一棱杆203外表面与第二滑块2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棱杆203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206进行固接;第二滑块204下部与第二电动滑轨205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205下方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206侧边设置有第二锥齿轮207;第二锥齿轮207内部与第一双向丝杆208进行固接;第一双向丝杆208外表面依次与第三滑块209和第四滑块2010进行旋接;第一双向丝杆208外表面与第一导轨块2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滑块209内部与第一导轨块2011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滑块209与第一拨杆2012进行固接;第四滑块2010内部与第一导轨块2011进行滑动连接;第四滑块2010与第二拨杆2013进行固接;
第一导轨块2011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一拨杆2012侧边上方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2014;第一电动推杆2014与第一联动块2015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2014侧边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
2017;第一电动推杆2014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一联动块2015与第一压杆2016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2017下方与第二联动块2018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2017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二联动块2018与第二压杆2019进行固接。
[0022] 将两排共十四个电磁线圈放入至第一模具8中,此时位于电磁线圈U形处的线头位置不一,然后第一电机201带动第一套杆202传动第一棱杆203转动,第一棱杆203带动第一锥齿轮206转动,然后第二电动滑轨205带动第二滑块204向第二锥齿轮207滑动,第二滑块204带动第一棱杆203传动第一锥齿轮206向第二锥齿轮207运动,使第一锥齿轮206与第二锥齿轮207相啮合,然后第一锥齿轮206带动第二锥齿轮207传动第一双向丝杆208转动,第一双向丝杆208带动第三滑块209和第四滑块2010在第一导轨块2011上相离运动,第三滑块
209和第四滑块2010分别带动第一拨杆2012和第二拨杆2013运动,使第一拨杆2012和第二拨杆2013进行相离运动,使第一拨杆2012和第二拨杆2013分别将两排电磁线圈的线头拨动至第一模具8的外侧,然后第二电动滑轨205带动第二滑块204运动回原位,第一锥齿轮206与第二锥齿轮207停止啮合,然后两组第一电动推杆2014分别带动两组第一联动块2015向下运动,两组第一联动块2015同时带动第一压杆2016向下运动,同时两组第二电动推杆
2017分别带动两组第二联动块2018向下运动,两组第二联动块2018带动第二压杆2019向下运动,使得第一压杆2016和第二压杆2019将线头向下压,使线头发生形变后稳定位于第一模具8的两侧,然后第一电动推杆2014带动第一联动块2015传动第一压杆2016向上运动回原位,第二电动推杆2017带动第二联动块2018传动第二压杆2019向上运动回原位,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电磁线圈U形处翘起的金属线头压平,杜绝了金属线头干扰灌胶操作的问题。
[0023] 本发明所述的,涂胶组件3包括有第一传动轮301、第二传动轮302、第一传动杆303、第三传动轮304、第四传动轮305、第二传动杆306、第一联动杆307、第三拨杆308、第一滑槽块309、第一推杆3010、第一滑套块3011、第三联动块3012、第一限位块3013、第二限位块3014、第三锥齿轮3015、第四锥齿轮3016、第三传动杆3017、第一直齿轮3018、第一齿环
3019、第一收纳筒3020、第一电动喷胶头3021、第二齿环3022、第二收纳筒3023和第二电动喷胶头3024;第一传动轮301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3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301内部与第一套杆202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302内部与第一传动杆3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303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304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303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3015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303外表面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304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305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305内部与第二传动杆306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306与第一联动杆
307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306外表面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联动杆307与第三拨杆308进行固接;第三拨杆308与第一滑槽块309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滑槽块309下方与第一推杆
3010进行固接;第一推杆3010外表面与第一滑套块301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推杆3010下方与第三联动块3012进行固接;第一滑套块3011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三联动块3012下方依次与第一限位块3013和第二限位块3014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3015与第四锥齿轮3016相啮合;第四锥齿轮3016内部与第三传动杆3017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3017外表面与第一直齿轮3018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3017外表面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直齿轮3018与第一齿环3019相啮合;第一齿环3019内部与第一收纳筒3020进行固接;第一齿环3019与第二齿环
3022相啮合;第一收纳筒3020与第一电动喷胶头3021进行固接;第一收纳筒3020外表面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齿环3022内部与第二收纳筒3023进行固接;第二收纳筒3023与第二电动喷胶头3024进行固接;第二收纳筒3023外表面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
[0024] 第一电动滑轨6带动第一滑块7传动第一模具8向涂胶组件3运动,第一模具8带动两排电磁线圈运动,使两排线圈中的第一个电磁线圈分别运动至第一限位块3013和第二限位块3014正下方,然后第一套杆202带动第一传动轮301传动第二传动轮302转动,第二传动轮302带动第一传动杆303传动第三传动轮304转动,第三传动轮304带动第四传动轮305传动第二传动杆306转动,第二传动杆306带动第一联动杆307传动第三拨杆308进行圆周运动,第三拨杆308带动第一滑槽块309传动第一推杆3010运动,第一推杆3010在第一滑套块3011限位作用下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此时第一推杆3010向下运动,第一推杆3010带动第三联动块3012向下运动,第三联动块3012同时带动第一限位块3013和第二限位块3014向下运动,使第一限位块3013和第二限位块3014分别插入至两个电磁线圈中部的“十”字形小孔中,然后第一传动杆303带动第三锥齿轮3015传动第四锥齿轮3016转动,第四锥齿轮3016带动第三传动杆3017传动第一直齿轮3018转动,第一直齿轮3018带动第一齿环3019转动,第一齿环3019带动第一收纳筒3020传动第一电动喷胶头3021进行圆周运动,同时第一齿环
3019带动第二齿环3022传动第二收纳筒3023转动,第二收纳筒3023带动第二电动喷胶头
3024进行圆周运动,使第一电动喷胶头3021和第二电动喷胶头3024的运动轨迹分别与两个电磁线圈圆环处对齐,第一收纳筒3020和第二收纳筒3023中均设置有适量胶水,此时第一电动喷胶头3021和第二电动喷胶头3024上的阀门同时打开,从而将胶水灌入至两个电磁线圈的圆环处,部分胶水流动至电磁线圈U形处,胶水具有一定粘稠性,使电磁线圈圆环部分胶水过多,而电磁线圈U形处的胶水过少,然后第一推杆3010向上运动,第一推杆3010向下运动带动第三联动块3012向上运动,第三联动块3012同时带动第一限位块3013和第二限位块3014向上运动,使得第一限位块3013和第二限位块3014分别脱离两个电磁线圈,使用时实现了同时对两个电磁线圈进行灌胶操作,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避免了胶水溢入至电磁线圈中部的“十”字形小孔中的问题。
[0025] 本发明所述的,再处理组件4包括有第三电动推杆401、第一联动架402、第一推胶组件403和第二推胶组件404;第三电动推杆401下方与第一联动架402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401上方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架402与第一推胶组件403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架402与第二推胶组件404进行固接。
[0026] 涂胶组件3对电磁线圈罐完胶水后,第一模具8带动两个电磁线圈分别运动至第一推胶组件403和第二推胶组件404下方,然后第三电动推杆401带动第一联动架402向下运动,第一联动架402同时带动第一推胶组件403和第二推胶组件404向下运动,使第一推胶组件403和第二推胶组件404分别与两个电磁线圈相接触,然后第一推胶组件403将其中一个电磁线圈圆环处多余的胶水刮至U形处,第二推胶组件404将另一个电磁线圈圆环处多余的胶水刮至U形处,使用时实现了同时对两个电磁线圈进行刮胶处理,大大提高了效率。
[0027]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推胶组件403包括有第一电动转盘40301、第四联动块40302、第一推块40303、第三限位块40304、第一支撑架40305、第四限位块40306、第二推块40307、第二联动架40308和第四电动推杆40309;第一电动转盘40301下方与第四联动块40302进行固接;第一电动转盘40301上方与第一联动架402进行固接;第四联动块40302与第一推块40303进行固接;第一推块40303侧边设置有第三限位块40304;第三限位块40304与第一支撑架40305进行固接;第三限位块40304与第一联动架402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架40305与第四限位块40306进行固接;第四限位块40306与第二推块40307相接触;第二推块40307与第二联动架40308进行固接;第二联动架40308与第四电动推杆40309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
40309与第一联动架402进行固接。
[0028] 涂胶组件3对电磁线圈罐完胶水后,第一模具8带动电磁线圈运动至第四限位块40306正下方,然后第一联动架402带动第一推胶组件403向下运动,使第四限位块40306与电磁线圈中部相接触,第三限位块40304与电磁线圈上表面外延相接触,即电磁线圈圆环处的胶水位于第三限位块40304和第四限位块40306间隙中,然后第一电动转盘40301带动第四联动块40302传动第一推块40303运动,使第一推块40303在第三限位块40304和第四限位块40306间隙中向第一支撑架40305进行圆周运动,然后第一电动转盘40301带动第四联动块40302传动第一推块40303进行反向运动,使第一推块40303向另一侧进行圆周运动,从而使第一推块40303将第三限位块40304和第四限位块40306间隙中的胶水推动至第二推块
40307侧边,然后第四电动推杆40309带动第二联动架40308传动第二推块40307向电磁线圈U形处运动,使第四限位块40306将胶水推动至电磁线圈U形处,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电磁线圈圆环部分较多的胶水刮至胶水量较小的U形处。
[0029]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滑槽块309侧面外延设置有橡胶跑道形凹槽。
[0030] 使第三拨杆308进行圆周运动时带动第一滑槽块309传动第一推杆3010在第一滑套块3011内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0031]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限位块3013和第二限位块3014下部均设置有“十”字型小块。
[0032] 均可向下插入至电磁线圈中部的“十”字形小孔中。
[0033]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收纳筒3020底面外延设置有通孔。
[0034] 可使得胶水通过第一收纳筒3020通孔流入至第一电动喷胶头3021中。
[0035]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推块40303为橡胶材质。
[0036] 可使第一推块40303运动过程中接触第二推块40307后发生形变继续运动。
[003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预处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涂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收纳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再处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推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底架,2:预处理组件,3:涂胶组件,4:再处理组件,5:控制屏,6:第一电动滑轨,7:第一滑块,8:第一模具,201:第一电机,202:第一套杆,203:第一棱杆,204:第二滑块,205:第二电动滑轨,206:第一锥齿轮,207:第二锥齿轮,208:第一双向丝杆,209:第三滑块,2010:第四滑块,2011:第一导轨块,2012:第一拨杆,2013:第二拨杆,2014:第一电动推杆,2015:第一联动块,2016:第一压杆,2017:第二电动推杆,2018:第二联动块,2019:第二压杆,301:第一传动轮,302:第二传动轮,303:第一传动杆,304:第三传动轮,305:第四传动轮,306:第二传动杆,307:第一联动杆,308:第三拨杆,309:第一滑槽块,
3010:第一推杆,3011:第一滑套块,3012:第三联动块,3013:第一限位块,3014:第二限位块,3015:第三锥齿轮,3016:第四锥齿轮,3017:第三传动杆,3018:第一直齿轮,3019:第一齿环,3020:第一收纳筒,3021:第一电动喷胶头,3022:第二齿环,3023:第二收纳筒,3024:
第二电动喷胶头,401:第三电动推杆,402:第一联动架,403:第一推胶组件,404:第二推胶组件,40301:第一电动转盘,40302:第四联动块,40303:第一推块,40304:第三限位块,
40305:第一支撑架,40306:第四限位块,40307:第二推块,40308:第二联动架,40309:第四电动推杆。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