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吴万敏 > 一种用于农机的多路阀专利详情

一种用于农机的多路阀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8-06-08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8-11-20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03-31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8-06-08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810587700.3 申请日 2018-06-08
公开/公告号 CN108708882B 公开/公告日 2020-03-31
授权日 2020-03-31 预估到期日 2038-06-08
申请年 2018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F15B13/02F15B21/08F15B11/20F15B13/06 主分类号 F15B13/0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2
权利要求数量 3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8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202194877U、CN207212804U、CN105971964A、CN102644632A、US2010176324A1、JPS58217870A、CN103267147A、CN102943903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4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实质审查、申请权转移、授权、权利转移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吴万敏 当前专利权人 长沙市桑特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第一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地址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虹桥镇南阳元街30号 邮编 325608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浙江省温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农机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轴向通道、第二轴向通道、环形流道、竖向流道的阀块,阀块上设有压力油口、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第三工作油口、第四工作油口、回油口;设于第一轴向通道内能左右滑移的第一主阀芯;固定在阀块下部的第一控制阀壳,第一控制阀壳内设有第一控制压力油口和第一控制回油口;第一控制阀壳内设有能左右滑移的第一控制阀芯;设于第二轴向通道内能左右滑移的第二主阀芯;固定在阀块上部的第二控制阀壳,第二控制阀壳内设有第二控制压力油口和第二控制回油口,第二控制阀壳内设有能左右滑移的第二控制阀芯。是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可以实现农机(双缸翻转犁)自动控制的多路阀。
  • 摘要附图
    一种用于农机的多路阀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用于农机的多路阀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用于农机的多路阀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用于农机的多路阀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用于农机的多路阀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用于农机的多路阀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用于农机的多路阀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用于农机的多路阀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用于农机的多路阀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7-08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2.06.24 专利权人由吴万敏变更为长沙市桑特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由325608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虹桥镇南阳元街30号变更为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普瑞西路南侧金桥市场集群2区4栋8层811号
2 2020-03-31 授权
3 2020-03-24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0.03.05 申请人由宁波真格液压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吴万敏 地址由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菁华路188号(甬港现代铭楼)B座041幢一楼1493室变更为325608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虹桥镇南阳元街30号
4 2018-11-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15B 13/02 专利申请号: 201810587700.3 申请日: 2018.06.08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用于农机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一轴向通道(1a)、第二轴向通道(1b)、环形流道(801)、竖向流道(1c)的阀块(8),阀块(8)上设有压力油口(P)、第一工作油口(V1)、第二工作油口(C1)、第三工作油口(V2)、第四工作油口(C2)、回油口(T),所述压力油口(P)、第一工作油口(V1)与第一轴向通道(1a)连通,所述回油口(T)与环形流道(801)连通,第三工作油口(V2)、第四工作油口(C2)与第二轴向通道(1b)连通,第二工作油口(C1)通过单向溢流阀(17)与第四工作油口(C2)连通;
设于第一轴向通道(1a)内能左右滑移的第一主阀芯(9b),第一主阀芯(9b)左侧形成第一主弹簧腔(1a3)、右侧形成第一主控制腔(1b3),第一主弹簧腔(1a3)内设有使第一主阀芯(9b)保持右移的第一主弹簧(11a),阀块(8)内设有第一流道(810),第一流道(810)通过第一阻尼孔(12a)与第一轴向通道(1a)连通,第一流道(810)通过第一溢流阀(13a)与第一轴向通道(1a)连通,第一主阀芯(9b)外周具有呈环状的第一中部通流槽(9b1)、第一左通流槽(9b2)和第一右通流槽(9b3),环形流道(801)始终与第一左通流槽(9b2)和第一右通流槽(9b3)连通;第一主阀芯(9b)右移状态下,压力油口(P)通过第一中部通流槽(9b1)同时与第一工作油口(V1)和第一溢流阀(13a)的进口连通,第一左通流槽(9b2)同时与第一阻尼孔(12a)和竖向流道连通;第一主阀芯(9b)左移状态下,压力油口(P)通过第一中部通流槽(9b1)同时与竖向流道和第一阻尼孔(12a)连通,第一工作油口(V1)通过第一右通流槽(9b3)与第一溢流阀(13a)的进口连通;
固定在阀块(8)下部的第一控制阀壳(2b),第一控制阀壳(2b)内设有第一控制压力油口(P1)和第一控制回油口(T1),阀块(8)上设有连通第一控制阀壳(2b)和第一主弹簧腔(1a3)的第三流道(207)、连通第一控制阀壳(2b)和第一主控制腔(1b3)的第四流道(209)、连通第一控制压力油口(P1)和压力油口(P)的第五流道(821)、连通第一控制回油口(T1)和回油口(T)的第六流道(823);第一控制阀壳(2b)内设有能左右滑移的第一控制阀芯(3b),第一控制阀芯(3b)左侧形成第一控制腔(1a4)、右侧形成第一控制弹簧腔(1b4),第一控制弹簧腔(1b4)内设有使第一控制阀芯(3b)保持左移的第一控制弹簧(5b),第一控制腔(1a4)通过第七流道(212)与第一流道(810)连通,第一控制阀芯(3b)外周具有呈环状的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3b1)、第一左控制通流槽(3b2)和第一右控制通流槽(3b3),第一控制回油口(T1)通过第一弧形流道始终与第一左控制通流槽(3b2)和第一右控制通流槽(3b3)连通;在第一控制阀芯(3b)左移状态下,第一控制压力油口(P1)经由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3b1)和第三流道(207)与第一主弹簧腔(1a3)连通,第一主控制腔(1b3)经由第四流道(209)、第一右控制通流槽(3b3)与第一控制回油口(T1)连通;在第一控制阀芯(3b)右移状态下,第一控制压力油口(P1)经由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3b1)和第四流道(209)与第一主控制腔(1b3)连通,第一主弹簧腔(1a3)经由第三流道(207)、第一左控制通流槽(3b2)与第一控制回油口(T1)连通;
设于第二轴向通道(1b)内能左右滑移的第二主阀芯(9a),第二主阀芯(9a)左侧形成第二主弹簧腔(1a2)、右侧形成第二主控制腔(1b2),第二主弹簧腔(1a2)内设有使第二主阀芯(9a)保持右移的第二主弹簧(11b),阀块(8)内设有第八流道(812),第八流道(812)通过第二阻尼孔(12b)与第二轴向通道(1b)连通,第八流道(812)通过第二溢流阀(13b)与第二轴向通道(1b)连通,第二主阀芯(9a)外周具有呈环状的第二中部通流槽(9a1)、第二左通流槽(9a2)和第二右通流槽(9a3),环形流道(801)始终与第二左通流槽(9a2)和第二右通流槽(9a3)连通;第二主阀芯(9a)右移状态,第四工作油口(C2)通过第二左通流槽(9a2)同时与环形流道(801)和第二阻尼孔(12b)连通,第三工作油口(V2)通过第二中部通流槽(9a1)同时与竖向流道(1c)和第二溢流阀(13b)的进口连通;第二主阀芯(9a)左移状态下,第四工作油口(C2)通过第二中部通流槽(9a1)同时与竖向流道(1c)和第二阻尼孔(12b)连通,第三工作油口(V2)通过第二右通流槽(9a3)与第二溢流阀(13b)的进口连通;
固定在阀块(8)上部的第二控制阀壳(2a),第二控制阀壳(2a)内设有第二控制压力油口(P2)和第二控制回油口(T2),阀块(8)上设有连通第二控制阀壳(2a)和第二主弹簧腔(1a2)的第十四流道(202)、连通第二控制阀壳(2a)和第二主控制腔(1b2)的第十五流道(204)、连通第二控制压力油口(P2)和压力油口(P)的第十一流道(820)、连通第二控制回油口(T2)和回油口(T)的第十二流道(824);第二控制阀壳(2a)内设有能左右滑移的第二控制阀芯(3a),第二控制阀芯(3a)左侧形成第二控制腔(1a1)、右侧形成第二控制弹簧腔(1b1),第二控制弹簧腔(1b1)内设有使第二控制阀芯(3a)保持左移的第一控制弹簧(5a),第二控制腔(1a1)通过第十三流道(211)与第八流道(812)连通,第二控制阀芯(3a)外周具有呈环状的第二中部控制通流槽(3a1)、第二左控制通流槽(3a2)和第二右控制通流槽(3a3),第二控制回油口(T2)通过第二弧形流道始终与第二左控制通流槽(3a2)和第二右控制通流槽(3a3)连通;在第二控制阀芯(3a)左移状态下,第二控制压力油口(P2)经由第二中部控制通流槽(3a1)和第十四流道(202)与第二主弹簧腔(1a2)连通,第二主控制腔(1b2)经由第十五流道(204)、第二右控制通流槽(3a3)与第二控制回油口(T2)连通;在第二控制阀芯(3a)右移状态下,第二控制压力油口(P2)经由第二中部控制通流槽(3a1)和第十五流道(204)与第二主控制腔(1b2)连通,第二主弹簧腔(1a2)经由第十四流道(202)、第二左控制通流槽(3a2)与第二控制回油口(T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农机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810)与第一轴向通道(1a)衔接的通道内设有第一阻尼器,第一阻尼孔(12a)设置在第一阻尼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农机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流道(812)与第二轴向通道(1b)衔接的通道内设有第二阻尼器,第二阻尼孔(12b)设置在第二阻尼器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液压阀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农业机械液压系统中的多路阀。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开始推广应用液压翻转犁。用翻转犁进行耕翻怍业,具有无开闭垄、生产效率高、节能等优点。液压翻转犁是利用拖拉机的液压系统来控制左右两套犁体交替作业,以达到无开闭垄的目的。目前,对于小型翻转犁一般采用单油缸的控制方式,而对于大型翻转犁则采用双油缸的控制方式。采用双油缸控制的液压翻转犁主要包括提升油缸和翻转油缸,两个油缸由拖拉机的液压系统控制,犁处于工作状态时,提升油缸和翻转油缸都处于最大的伸长状态。在需要翻转换向时,需要先控制提升油缸缩短将犁提起,当提起到位后再控制翻转油缸缩回带动犁梁向上翻转,当犁梁旋转到接近垂直位置时,再控制翻转油缸伸出,使犁梁越过“死点”位置,在油缸推力及及重力的作用下继续旋转,直到翻转油缸完全伸出,然后再控制提升油缸完全伸出。目前,国内外用于控制双油缸的翻转控制阀主要是手控液压翻转控制阀。手控式是由拖拉机驾驶员直接操纵手动滑阀控制提升油缸油路使双向犁先抬起,然后再操纵手动滑阀换向控制翻转油缸开始翻转,犁在越中位置拨动拨叉带动一个转阀使油缸油路转换,而完成翻转换向,然后再手动操纵滑阀控制提升油缸伸出,这种翻转控制阀在地头转弯时拖拉机驾驶员除操纵方向盘、提升犁之外,还要操纵翻转控制阀,在很短时间要完成这几种动作是十分紧张而忙乱的,劳动强度增加;同时需采用三个控制滑阀(用于提升油缸控制的1个滑阀,用于翻转控制的滑阀2个)不仅构造复杂、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可以实现农机(双缸翻转犁)自动控制的多路阀。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农机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轴向通道、第二轴向通道、环形流道、竖向流道的阀块,阀块上设有压力油口、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第三工作油口、第四工作油口、回油口,压力油口、第一工作油口与第一轴向通道连通,回油口与环形流道连通,第三工作油口、第四工作油口与第二轴向通道连通,第二工作油口通过单向溢流阀与第四工作油口连通;
[0005] 设于第一轴向通道内能左右滑移的第一主阀芯,第一主阀芯左侧形成第一主弹簧腔、右侧形成第一主控制腔,第一主弹簧腔内设有使第一主阀芯保持右移的第一主弹簧,阀块内设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通过第一阻尼孔与第一轴向通道连通,第一流道通过第一溢流阀与第一轴向通道连通,第一主阀芯外周具有呈环状的第一中部通流槽、第一左通流槽和第一右通流槽,环形流道始终与第一左通流槽和第一右通流槽连通;第一主阀芯右移状态下,压力油口通过第一中部通流槽同时与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一溢流阀的进口连通,第一左通流槽同时与第一阻尼孔和竖向流道连通;第一主阀芯左移状态下,压力油口通过第一中部通流槽同时与竖向流道和第一阻尼孔连通,第一工作油口通过第一右通流槽与第一溢流阀的进口连通;
[0006] 固定在阀块下部的第一控制阀壳,第一控制阀壳内设有第一控制压力油口和第一控制回油口,阀块上设有连通第一控制阀壳和第一主弹簧腔的第三流道、连通第一控制阀壳和第一主控制腔的第四流道、连通第一控制压力油口和压力油口的第五流道、连通第一控制回油口和回油口的第六流道;第一控制阀壳内设有能左右滑移的第一控制阀芯,第一控制阀芯左侧形成第一控制腔、右侧形成第一控制弹簧腔,第一控制弹簧腔内设有使第一控制阀芯保持左移的第一控制弹簧,第一控制腔通过第七流道与第一流道连通,第一控制阀芯外周具有呈环状的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第一左控制通流槽和第一右控制通流槽,第一控制回油口通过第一弧形流道始终与第一左控制通流槽和第一右控制通流槽连通;在第一控制阀芯左移状态下,第一控制压力油口经由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和第三流道与第一主弹簧腔连通,第一主控制腔经由第四流道、第一右控制通流槽与第一控制回油口连通;在第一控制阀芯右移状态下,第一控制压力油口经由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和第四流道与第一主控制腔连通,第一主弹簧腔经由第三流道、第一左控制通流槽与第一控制回油口连通;
[0007] 设于第二轴向通道内能左右滑移的第二主阀芯,第二主阀芯左侧形成第二主弹簧腔、右侧形成第二主控制腔,第二主弹簧腔内设有使第二主阀芯保持右移的第二主弹簧,阀块内设有第八流道,第八流道通过第二阻尼孔与第二轴向通道连通,第八流道通过第二溢流阀与第二轴向通道连通,第二主阀芯外周具有呈环状的第二中部通流槽、第二左通流槽和第二右通流槽,环形流道始终与第二左通流槽和第二右通流槽连通;第二主阀芯右移状态,第四工作油口通过第二左通流槽同时与环形流道和第二阻尼孔连通,第三工作油口通过第二中部通流槽同时与竖向流道和第二溢流阀的进口连通;第二主阀芯左移状态下,第四工作油口通过第二中部通流槽同时与竖向流道和第二阻尼孔连通,第三工作油口通过第二右通流槽与第二溢流阀的进口连通;
[0008] 固定在阀块上部的第二控制阀壳,第二控制阀壳内设有第二控制压力油口和第二控制回油口,阀块上设有连通第二控制阀壳和第二主弹簧腔的第十四流道、连通第二控制阀壳和第二主控制腔的第十五流道、连通第二控制压力油口和压力油口的第十一流道、连通第二控制回油口和回油口的第十二流道;第二控制阀壳内设有能左右滑移的第二控制阀芯,第二控制阀芯左侧形成第二控制腔、右侧形成第二控制弹簧腔,第二控制弹簧腔内设有使第二控制阀芯保持左移的第一控制弹簧,第二控制腔通过第十三流道与第八流道连通,第二控制阀芯外周具有呈环状的第二中部控制通流槽、第二左控制通流槽和第二右控制通流槽,第二控制回油口通过第二弧形流道始终与第二左控制通流槽和第二右控制通流槽连通;在第二控制阀芯左移状态下,第二控制压力油口经由第二中部控制通流槽和第十四流道与第二主弹簧腔连通,第二主控制腔经由第十五流道、第二右控制通流槽与第二控制回油口连通;在第二控制阀芯右移状态下,第二控制压力油口经由第二中部控制通流槽和第十五流道与第二主控制腔连通,第二主弹簧腔经由第十四流道、第二左控制通流槽与第二控制回油口连通。
[0009] 为方便设置第一阻尼孔,上述第一流道与第一轴向通道衔接的通道内设有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孔设置在第一阻尼器上。
[0010] 为方便设置第二阻尼孔,上述第八流道与第二轴向通道衔接的通道内设有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二阻尼孔设置在第二阻尼器上。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结构简单合理、集成度高、安装方便、成本低;2、应用时,将本发明的压力油口和回油口分别和用于控制供油的电磁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相连,本发明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提升缸的有杆腔,第二工作油口连接提升缸的无杆腔,第三工作油口连接翻转缸的有杆腔,第四工作油口连接翻转缸的无杆腔即可,这样只需供油就可以自动顺序实现提升、翻转的控制,无需驾驶员手动操纵,自动化程度高。

实施方案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 如图1~8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0022] 一种用于农机的多路阀,包括具有第一轴向通道1a、第二轴向通道1b、环形流道801、竖向流道1c的阀块8,阀块8上设有压力油口P、第一工作油口V1、第二工作油口C1、第三工作油口V2、第四工作油口C2、回油口T,所述压力油口P、第一工作油口V1与第一轴向通道
1a连通,所述回油口T与环形流道801连通,第三工作油口V2、第四工作油口C2与第二轴向通道1b连通,第二工作油口C1通过单向溢流阀17与第四工作油口C2连通;
[0023] 设于第一轴向通道1a内能左右滑移的第一主阀芯9b,第一主阀芯9b左侧形成第一主弹簧腔1a3、右侧形成第一主控制腔1b3,第一主弹簧腔1a3内设有使第一主阀芯9b保持右移的第一主弹簧11a,阀块8内设有第一流道810,第一流道810通过第一阻尼孔12a与第一轴向通道1a连通,第一流道810通过第一溢流阀13a与第一轴向通道1a连通,第一主阀芯9b外周具有呈环状的第一中部通流槽9b1、第一左通流槽9b2和第一右通流槽9b3,环形流道801始终与第一左通流槽9b2和第一右通流槽9b3连通;第一主阀芯9b右移状态下,压力油口P通过第一中部通流槽9b1同时与第一工作油口V1和第一溢流阀13a的进口连通,第一左通流槽9b2同时与第一阻尼孔12a和竖向流道连通;第一主阀芯9b左移状态下,压力油口P通过第一中部通流槽9b1同时与竖向流道和第一阻尼孔12a连通,第一工作油口V1通过第一右通流槽
9b3与第一溢流阀13a的进口连通;
[0024] 固定在阀块8下部的第一控制阀壳2b,第一控制阀壳2b内设有第一控制压力油口P1和第一控制回油口T1,阀块8上设有连通第一控制阀壳2b和第一主弹簧腔1a3的第三流道207、连通第一控制阀壳2b和第一主控制腔1b3的第四流道209、连通第一控制压力油口P1和压力油口P的第五流道821、连通第一控制回油口T1和回油口T的第六流道823;第一控制阀壳2b内设有能左右滑移的第一控制阀芯3b,第一控制阀芯3b左侧形成第一控制腔1a4、右侧形成第一控制弹簧腔1b4,第一控制弹簧腔1b4内设有使第一控制阀芯3b保持左移的第一控制弹簧5b,第一控制腔1a4通过第七流道212与第一流道810连通,第一控制阀芯3b外周具有呈环状的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3b1、第一左控制通流槽3b2和第一右控制通流槽3b3,第一控制回油口T1通过第一弧形流道始终与第一左控制通流槽3b2和第一右控制通流槽3b3连通;
在第一控制阀芯3b左移状态下,第一控制压力油口P1经由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21和第三流道207与第一主弹簧腔1a3连通,第一主控制腔1b3经由第四流道209、第一右控制通流槽23与第一控制回油口T1连通;在第一控制阀芯3b右移状态下,第一控制压力油口P1经由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3b1和第四流道209与第一主控制腔1b3连通,第一主弹簧腔1a3经由第三流道207、第一左控制通流槽3b2与第一控制回油口T1连通;
[0025] 设于第二轴向通道1b内能左右滑移的第二主阀芯9a,第二主阀芯9a左侧形成第二主弹簧腔1a2、右侧形成第二主控制腔1b2,第二主弹簧腔1a2内设有使第二主阀芯9a保持右移的第二主弹簧11b,阀块8内设有第八流道812,第八流道812通过第二阻尼孔12b与第二轴向通道1a连通,第八流道812通过第二溢流阀13b与第二轴向通道1a连通,第二主阀芯9a外周具有呈环状的第二中部通流槽9a1、第二左通流槽9a2和第二右通流槽9a3,环形流道801始终与第二左通流槽9a2和第二右通流槽9a3连通;第二主阀芯9a右移状态,第四工作油口C2通过第二左通流槽9a2同时与环形流道801和第二阻尼孔12b连通,第三工作油口V2通过第二中部通流槽9a1同时与竖向流道1c和第二溢流阀13b的进口连通;第二主阀芯9a左移状态下,第四工作油口C2通过第二中部通流槽9a1同时与竖向流道1c和第二阻尼孔12b连通,第三工作油口V2通过第二右通流槽9a3与第二溢流阀13b的进口连通;
[0026] 固定在阀块8上部的第二控制阀壳2a,第二控制阀壳2a内设有第二控制压力油口P2和第二控制回油口T2,阀块8上设有连通第二控制阀壳2a和第二主弹簧腔1a2的第十四流道202、连通第二控制阀壳2a和第二主控制腔1b2的第十五流道204、连通第二控制压力油口P2和压力油口P的第十一流道820、连通第二控制回油口T2和回油口T的第十二流道824;第二控制阀壳2a内设有能左右滑移的第二控制阀芯3a,第二控制阀芯3a左侧形成第二控制腔1a1、右侧形成第二控制弹簧腔1b1,第二控制弹簧腔1b1内设有使第二控制阀芯3a保持左移的第一控制弹簧5a,第二控制腔1a1通过第十三流道211与第八流道812连通,第二控制阀芯
3a外周具有呈环状的第二中部控制通流槽3a1、第二左控制通流槽3a2和第二右控制通流槽
3a3,第二控制回油口T2通过第二弧形流道始终与第二左控制通流槽3a2和第二右控制通流槽3a3连通;在第二控制阀芯3a左移状态下,第二控制压力油口P2经由第二中部控制通流槽
3a1和第十四流道202与第二主弹簧腔1a2连通,第二主控制腔1b2经由第十五流道204、第二右控制通流槽3a3与第二控制回油口T2连通;在第二控制阀芯3a右移状态下,第二控制压力油口P2经由第二中部控制通流槽3a1和第十五流道204与第二主控制腔1b2连通,第二主弹簧腔1a2经由第十四流道202、第二左控制通流槽3a2与第二控制回油口T2连通。
[0027] 第一流道810与第一轴向通道1a衔接的通道内设有第一阻尼器,第一阻尼孔12a设置在第一阻尼器上。第八流道812与第二轴向通道1b衔接的通道内设有第二阻尼器,第二阻尼孔12b设置在第二阻尼器上。
[0028] 本多路阀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0029] 为叙述方便,应用液压原理连接在提升缸G1和翻转缸G2上的液压锁已经省略,如图7所示,应用时,将本发明的压力油口P和回油口T分别和用于控制供油的电磁换向阀15的工作油口A和B相连,本发明的第一工作油口V1连接提升缸G1的有杆腔,第二工作油口C1连接提升缸G1的无杆腔,第三工作油口V2连接翻转缸G2的有杆腔,第四工作油口C2连接翻转缸G2的无杆腔。
[0030] 当翻转犁处于工作状态不需要进行翻转时,电磁阀15处于失电状态,压力油口P、回油口T通过电磁换向阀15的油口A、B回到油箱为卸荷状态,在第一主弹簧11a和第一控制弹簧5b作用下,第一主阀芯9b和第一控制阀芯3b处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此时压力油口P通过第一中部通流槽9b1与第一工作油口V1相连通,压力油口P通过第五流道821与第一控制压力油口P1相通,第一控制压力油口P1与第三流道207相通,使第一主阀芯9b在提升缸G1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在此位置;在第二主弹簧11a作用下,第二主阀芯9a处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此时第三工作油口V2通过第二中部通流槽9a1同时与竖向流道1c和第二溢流阀13b的进口连通。
[0031] 当需要控制翻转犁进行翻转时,使电磁换向阀15带电,则本发明的压力油口P与液压泵出口相连通,回油口T与油箱相连,液压泵14出口的油液由压力油口P依次经第一中部通流槽9b1、第一工作油口V1后进入提升缸G1的有杆腔,推动提升缸G1活塞杆缩回,则提升缸G1的无杆腔的油液经第二工作油口C1作用到单向溢流阀17的锥阀芯17c上,推动锥阀芯17c克服弹簧17b的作用力向左运动打开第二工作油口C1到第四工作油口C2的通道(相当于单向阀功能),这样油液再由第二工作油口C1依次经第四工作油口C2、第二左通流槽9a2、环形流道801回到回油口T,压力油口P通过第五流道821与第一控制阀壳2b的第一控制压力油口P1相通,第一控制压力油口P1与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3b1和第三流道207后与第一主弹簧腔1a3连通,使第一主阀芯3b在提升缸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在此位置;第二主阀芯9a在第二主弹簧11b作用下处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
[0032] 当提升缸G1缩回到头后,第一工作油口V1的压力迅速上升,当上升到与第一工作油口V1相通的第一溢流阀13a的设定压力时,第一溢流阀13a开启,油液经第一工作油口V1、第一流道810、第七流道212进入第一控制腔1a4,推动第一控制阀芯3b向右运动到图7所示位置,而此时第一溢流阀13a已经关闭,但压力油口P的油液经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3b1和第四流道209就进入第一主控制腔1b3,使第一主阀芯9b保持在图7所示位置,第一主阀芯9b左移,压力油口P油液经第一中部通流槽9b1、第一阻尼孔12a、第一流道810、第七流道212进入第一控制腔1a4,使第一控制阀芯3b右移并保持在图7所示位置;压力油口P的油液同时依次经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3b1、竖向流道1c、第二中部通流槽9a1、第三工作油口V2后进入翻转缸G2的有杆腔推动翻转缸G2缩回带动翻转犁开始向上翻转,翻转缸G2无杆腔的油液依次经第四工作油口C2、第二左通流槽9a2、环形流道801后回到回油口T,这样翻转油缸G2持续缩回。
[0033] 当翻转油缸G2缩回到底,也即翻转犁到达死点位置时,第三工作油口V2的压力迅速上升,当上升到第二溢流阀13b的设定压力时,第二溢流阀13b开启,油液经第三工作油口V2、第八流道812、第十三流道211进入第二控制腔1a1,油液进入第二控制腔1a1推动第二控制阀芯3a向右运动到图8所示位置,此时第二溢流阀13b已经关闭,但压力油口P油液经第十一流道820、第二控制压力油口P2、第二中部控制通流槽3a1和第十五流道204进入到第二右主控腔1b2使第二主阀芯9a保持在图8所示位置,压力油口P油液经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3b1、竖向流道1c、第二中部通流槽9a1、第二阻尼孔12b、第八流道212、第十三流道211后进入第二控制腔1a1,使第二控制阀芯3a保持在图8所示位置;压力油口P的油液依次经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3b1、竖向流道1c、第二中部通流槽9a1、第四工作油口C2后进入翻转缸G2的无杆腔推动翻转缸G2伸出带动翻转犁开始向下翻转,翻转缸G2有杆腔的油液依次经第三工作油口V2、第二左通流槽9a2、环形流道801后回到回油口T,这样翻转油缸G2持续伸出带动翻转犁向下翻转。
[0034] 当翻转油缸G2完全伸出,也即翻转犁完成了整个翻转过程,第四工作油口C2的压力迅速上升,当第四工作油口C2的压力上升到单向溢流阀17的设定压力时,单向溢流阀17开启,压力油口P的油液依次经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3b1、竖向流道1c、第二中部通流槽9a1、单向溢流阀17、第二工作油口C1后进入提升缸G1的无杆腔推动提升缸G1伸出下放翻转犁,提升缸G1有杆腔的油液依次经第一工作油口V1、第一右通流槽9b3、环形流道801后回到回油口T,压力油口P油液经第一中部通流槽9b1、第一阻尼孔12a、第一流道810、第七流道212进入第一控制腔1a4,使第一控制阀芯3b右移并保持在图8所示位置;但压力油口P的油液经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3b1和第四流道209就进入第一主控制腔1b3,使第一主阀芯9b保持在图8所示位置;压力油口P油液经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3b1、竖向流道1c、第二中部通流槽9a1、第二阻尼孔12b、第八流道212、第十三流道211后进入第二控制腔1a1,使第二控制阀芯
3a保持在图8所示位置;但压力油口P油液经第十一流道820、第二控制压力油口P2、第二中部控制通流槽3a1和第十五流道204进入到第二主控腔1b2使第二主阀芯9a保持在图8所示位置;当提升缸G1完全伸出到位,将电磁换向阀15断电即可。
[0035] 经上述说明,只需要驾驶员对电磁阀15进行通电,即可自动顺序完成提升缸G1缩回提升、翻转缸G2缩回向上翻转、翻转缸G2伸出向下翻转、提升缸G1伸出下放的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复杂的电控装置。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0014] 图3为图1中B-B剖面图;
[0015] 图4为图1中C-C剖面图;
[0016] 图5为图1中D-D剖面图;
[0017] 图6为本发明的应用液压原理图;
[0018] 图7为本发明第一次换向时的位置示意图;
[0019] 图8为本发明第二次换向时的位置示意图。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