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肖磊 > 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9-11-13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09-08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29-11-13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1921954892.3 申请日 2019-11-13
公开/公告号 CN211443778U 公开/公告日 2020-09-08
授权日 2020-09-08 预估到期日 2029-11-13
申请年 2019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65G15/30B65G21/20B65G21/08 主分类号 B65G15/3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肖磊 当前专利权人 肖磊
发明人 肖磊 第一发明人 肖磊
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竹园路209号 邮编 215004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苏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包括机身主体、电机和传送轴,所述机身主体的右侧螺栓安装有电机,所述传送轴与电机、为链条连接,所述输送带的表面前后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侧保护条和第二侧保护条,所述第二侧保护条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柔性薄膜,且柔性薄膜的末端安装有卡块,并且卡块的左右两侧均镶嵌有第三磁铁,所述卡块的中部表面开设有通孔。该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采用了侧保护条的设计,有效的对玻璃在加料运输过程中的侧边进行防护,避免玻璃与机器的侧边碰撞,而且设置有可自由展开和收缩的柔性保护膜,避免了玻璃在运输过程中粘上大量灰尘的问题。
  • 摘要附图
    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09-08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包括机身主体(1)、电机(2)和传送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1)的右侧螺栓安装有电机(2),且机身主体(1)的上方内部等距轴承安装有传送轴(3),并且传送轴(3)的外侧包裹有输送带(4),所述传送轴(3)与电机(2)、为链条连接,所述输送带(4)的表面前后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侧保护条(5)和第二侧保护条(8),所述第一侧保护条(5)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卡槽(6),且第一卡槽(6)的内部镶嵌有第一磁铁(7),所述第二侧保护条(8)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卡槽(9),且第二卡槽(9)的中部下方开设有安装槽(10),并且第二卡槽(9)的底面镶嵌有第二磁铁(11),所述安装槽(10)的内部安装有柔性薄膜(12),且柔性薄膜(12)的末端安装有卡块(13),并且卡块(13)的左右两侧均镶嵌有第三磁铁(15),所述卡块(13)的中部表面开设有通孔(16),所述输送带(4)的中部表面设置有垫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保护条(5)与第二侧保护条(8)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侧保护条(5)与第二侧保护条(8)均为柔性橡胶材质,并且第一侧保护条(5)与第二侧保护条(8)两者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6)等距分布在第一侧保护条(5)的表面,且第一卡槽(6)内部对称设置有2个第一磁铁(7),并且第一卡槽(6)与卡块(13)构成卡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9)等距分布在第二侧保护条(8)的中部,且第二卡槽(9)与第一卡槽(6)呈对应关系,并且第二卡槽(9)和卡块(13)构成卡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与第二卡槽(9)呈一一对应关系,且安装槽(10)通过柔性薄膜(12)与卡块(13)相连接,并且卡块(13)的表面对称设置有2个第三磁铁(15),并且第三磁铁(15)分别与第一磁铁(7)和第二磁铁(11)为磁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14)等距分布在输送带(4)的表面,且垫块(14)与垫块(14)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垫块(14)的厚度小于第一侧保护条(5)的高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屏蔽光学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磁屏蔽光学窗其主要的元件是电磁屏蔽玻璃,在生产加工的工程中,需要将电磁屏蔽玻璃与铝合金框架进行拼装,这时就需要用到各种的辅助设备,其中就有自动化上料装置,常见的有传送带,能有效的对电磁屏蔽玻璃进行运输和上料作业,然而现有的传送带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现有的传送带大都为敞开式的设计,导致了电磁屏蔽玻璃在上料和运输的过程中容易粘上灰尘,使得后续的作业需要对电磁屏蔽玻璃进行清洗,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0003]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存在不能对电磁屏蔽玻璃进行防尘处理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包括机身主体、电机和传送轴,所述机身主体的右侧螺栓安装有电机,且机身主体的上方内部等距轴承安装有传送轴,并且传送轴的外侧包裹有输送带,所述传送轴与电机、为链条连接,所述输送带的表面前后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侧保护条和第二侧保护条,所述第一侧保护条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的内部镶嵌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侧保护条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卡槽,且第二卡槽的中部下方开设有安装槽,并且第二卡槽的底面镶嵌有第二磁铁,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柔性薄膜,且柔性薄膜的末端安装有卡块,并且卡块的左右两侧均镶嵌有第三磁铁,所述卡块的中部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输送带的中部表面设置有垫块。
[0006]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保护条与第二侧保护条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侧保护条与第二侧保护条均为柔性橡胶材质,并且第一侧保护条与第二侧保护条两者高度相同。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等距分布在第一侧保护条的表面,且第一卡槽内部对称设置有2个第一磁铁,并且第一卡槽与卡块构成卡合结构。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槽等距分布在第二侧保护条的中部,且第二卡槽与第一卡槽呈对应关系,并且第二卡槽和卡块构成卡合结构。
[0009]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与第二卡槽呈一一对应关系,且安装槽通过柔性薄膜与卡块相连接,并且卡块的表面对称设置有2个第三磁铁,并且第三磁铁分别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为磁性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垫块等距分布在输送带的表面,且垫块与垫块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垫块的厚度小于第一侧保护条的高度。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采用了侧保护条的设计,有效的对玻璃在加料运输过程中的侧边进行防护,避免玻璃与机器的侧边碰撞,而且设置有可自由展开和收缩的柔性保护膜,避免了玻璃在运输过程中粘上大量灰尘的问题,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和功能性,便于后续的生产作业。

实施方案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包括机身主体1、电机2、传送轴3、输送带4、第一侧保护条5、第一卡槽6、第一磁铁7、第二侧保护条8、第二卡槽9、安装槽10、第二磁铁11、柔性薄膜12、卡块13、垫块14、第三磁铁15和通孔16,机身主体1的右侧螺栓安装有电机2,且机身主体1的上方内部等距轴承安装有传送轴3,并且传送轴3的外侧包裹有输送带4,传送轴3与电机2、为链条连接,输送带4的表面前后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侧保护条5和第二侧保护条8,第一侧保护条5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卡槽6,且第一卡槽6的内部镶嵌有第一磁铁7,第二侧保护条8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卡槽9,且第二卡槽9的中部下方开设有安装槽10,并且第二卡槽9的底面镶嵌有第二磁铁11,安装槽10的内部安装有柔性薄膜12,且柔性薄膜12的末端安装有卡块13,并且卡块13的左右两侧均镶嵌有第三磁铁15,卡块13的中部表面开设有通孔16。输送带4的中部表面设置有垫块14。
[0020] 第一侧保护条5与第二侧保护条8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侧保护条5与第二侧保护条8均为柔性橡胶材质,并且第一侧保护条5与第二侧保护条8两者高度相同,上述结构的设计,有效的对运输的玻璃进行侧边防护,避免玻璃与机身主体1的侧边接触,保证玻璃的安全性。
[0021] 第一卡槽6等距分布在第一侧保护条5的表面,且第一卡槽6内部对称设置有2个第一磁铁7,并且第一卡槽6与卡块13构成卡合结构,上述结构的设计,便于后续的卡块13有效的与第一卡槽6进行安装作业。
[0022] 第二卡槽9等距分布在第二侧保护条8的中部,且第二卡槽9与第一卡槽6呈对应关系,并且第二卡槽9和卡块13构成卡合结构,上述结构的设计,有效的对卡块13进行限位固定,同时保证了柔性薄膜12能正常的进行展开作业。
[0023] 安装槽10与第二卡槽9呈一一对应关系,且安装槽10通过柔性薄膜12与卡块13相连接,并且卡块13的表面对称设置有2个第三磁铁15,并且第三磁铁15分别与第一磁铁7和第二磁铁11为磁性连接,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磁性连接的方式,增加了卡块13安装后的牢固性。
[0024] 垫块14等距分布在输送带4的表面,且垫块14与垫块14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垫块14的厚度小于第一侧保护条5的高度,上述结构的设计,避免了玻璃大面积的与输送带4表面接触,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0025]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学窗加工自动化上料装置时,首先,如图1所示,将装置放置到合适的位置,而后再将装置的电源与电网进行连接,从而开始使用。
[0026] 在使用的过程中,机身主体1右侧的电机2通过链条带动传送轴3进行旋转,从而使得传送轴3带动输送带4转动,从而进行输送作业。
[0027] 在使用的过程中,如图1-3所示,将玻璃放置到输送带4的上方,使得玻璃置于垫块14的上方,从而侧边被两侧的第一侧保护条5和第二侧保护条8所限制,而后如图2-4所示,通过卡块13表面的通孔16将第二卡槽9中的卡块13抽出,进而将卡块13卡入第一侧保护条5上的第一卡槽6中,同时使得卡块13两侧的第三磁铁15与第一卡槽6中的第一磁铁7相连接,进而如图2所示,将柔性薄膜12展开,从而使得柔性薄膜12对下方的玻璃进行防尘保护。
[0028] 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9]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送带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侧保护条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侧保护条侧剖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1、机身主体;2、电机;3、传送轴;4、输送带;5、第一侧保护条;6、第一卡槽;7、第一磁铁;8、第二侧保护条;9、第二卡槽;10、安装槽;11、第二磁铁;12、柔性薄膜;13、卡块;14、垫块;15、第三磁铁;16、通孔。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