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湖南工业大学 > 一种难熔高熵合金Nb-Co-Hf-Mo-Sc-Er的制备方法专利详情

一种难熔高熵合金Nb-Co-Hf-Mo-Sc-Er的制备方法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1-07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2-07-29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9-30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1-01-07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110015667.9 申请日 2021-01-07
公开/公告号 CN114737098B 公开/公告日 2022-09-30
授权日 2022-09-30 预估到期日 2041-01-07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C22C30/00C22C1/04B22F9/04B22F3/14B22F3/20 主分类号 C22C30/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3
权利要求数量 4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7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8465819A、CN109108273A、CN1977058A、CN110592411A、CN110607473A、US2014356215A1、US2019118256A1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1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湖南工业大学 当前专利权人 湖南工业大学
发明人 聂小武、蔡明灯 第一发明人 聂小武
地址 湖南省株洲市泰山路88号 邮编 412007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2
申请人所在省 湖南省 申请人所在市 湖南省株洲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难熔高熵合金Nb‑Co‑Hf‑Mo‑Sc‑Er的制备方法,所述高熵合金的组分按原子比为:Nb 18.0‑22.0at.%、Co 18.0‑22.0at.%、Hf 18.0‑22.0at.%、Mo 18.0‑22.0at.%、Sc 6.0‑14.0at.%、Er 6.0‑14.0at.%。所述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所述合金的元素配比进行称量;S2、将称量好的粉末以6:1~9:1的球料比放入球磨罐中进行球磨;S3、将粉末和磨球在氩气手套箱中过筛分离,得到所述Nb‑Co‑Hf‑Mo‑Sc‑Er粉末;S4、所述粉末冷压后再真空热压烧结;S5、将所得热压坯料进行变形处理,再进行等径角挤压处理,得到高性能产品。本发明不添加任何过程控制剂,既能防止对粉末的污染,又能提高机械合金化的效率,所制备的产品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
  • 摘要附图
    一种难熔高熵合金Nb-Co-Hf-Mo-Sc-Er的制备方法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9-30 授权
2 2022-07-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C22C 30/00 专利申请号: 202110015667.9 申请日: 2021.01.07
3 2022-07-12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难熔高熵合金Nb‑Co‑Hf‑Mo‑Sc‑Er的制备方法,所述高熵合金的组分按原子比为:Nb 18.0‑22.0at.%、Co 18.0‑22.0at.%、Hf 18.0‑22.0at.%、Mo 18.0‑22.0at.%、Sc 
6.0‑14.0at.%、Er 6.0‑14.0at.%;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按所述合金的元素配比进行称量;
S2、将称好的六种元素粉末加入到球磨罐中,并以6:1的球料比加入三种不同直径的不锈钢磨球;所述不锈钢磨球的直径为5mm、10mm和20mm,质量比为6:4:1;
S3、球磨罐抽真空后充入氩气,重复2~4次;
S4、在高能球磨之前,先在150~180r/min的转速下混粉8h,将元素粉末混合均匀,即将球磨罐放置在球磨机上进行低能混粉球磨,混粉时间为8h,每混粉1h停机休息10min;
S5、球磨罐在球磨机上进行高能球磨,球磨时间为50h~70h,每球磨1h停机休息20min;
S6、球磨罐在氩气手套箱中静置24h后,开启球磨罐的上盖进行钝化,钝化时间不小于
24h;
S7、在氩气手套箱中将粉末和磨球进行过筛分离,得到Nb‑Co‑Hf‑Mo‑Sc‑Er混合粉末,利用粉末在磨球和罐壁上的少量焊合,来减小磨球和罐壁对粉末的污染,并且不添加任何过程控制剂,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减少样品的氧化及污染,使得各单质原子能够充分扩散,从而制备出元素分布均匀的混合粉末;借助于球磨机所提供的较高能量来实现固态粉末原子之间相互固溶,并且能够有效的避免因元素熔点和扩散系数不同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
S8、将步骤S7得到的Nb‑Co‑Hf‑Mo‑Sc‑Er混合粉末通过冷压在400MPa下保压10min,制备成预制块;
S9、将步骤(8)得到的预制块放入石墨模具中,为保证热压过程中坯料较高的致密度,真空热压烧结,烧结温度控制为1500‑1610℃,轴向压力控制为20 50MPa,升温速率控制为~
‑5
10℃/min,真空度保持在(1‑3)×10 MPa;达到烧结温度后,保温时间控制为60 120min,得~
到坯料;
S10、将所得坯料进行塑性热变形处理,挤压比控制为16 42,挤压速率控制为1 10mm/~ ~
min,温度控制为1350‑1500℃;所得棒状材料再次进行等径角挤压处理,温度控制为650‑
700℃,角度控制为110 160°,挤压次数控制为5 7次,挤压速率控制为1 10mm/min。
~ ~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难熔高熵合金Nb‑Co‑Hf‑Mo‑Sc‑Er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物料和磨球的总体积不大于球磨罐总体积的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难熔高熵合金Nb‑Co‑Hf‑Mo‑Sc‑Er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5中,高能球磨的转速为390r/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难熔高熵合金Nb‑Co‑Hf‑Mo‑Sc‑Er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7中的筛子为400目不锈钢筛子,过筛前,所述筛子经酒精清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难熔高熵合金Nb‑Co‑Hf‑Mo‑Sc‑Er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2004年,叶均蔚教授正式提出高熵合金,并首次确切定义为:高熵合金是由等摩尔比或近等摩尔比的5种及以上主元组成,且每种主元的原子分数在5%~35%之间,能够形成简单固溶体的多主元合金。难熔高熵合金主要由难熔元素组成,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难熔高熵合金是以多种难熔元素作为主元的新型金属材料,具有独特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质,尤其在高温力学、抗辐照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尽管高熵合金体系分类众多,但与传统单主元合金不同,高混合熵、高晶格畸变与迟滞扩散等微观特性赋予了高熵合金结构简单且稳定的优点,特别是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为其替代耐高温镍基高温合金提供了巨大可能。电弧熔炼是制备难熔高熵合金块体材料最常用的方法,其熔炼温度高、密闭气氛纯净,非金属元素杂质含量极少,仅存在坩埚或电极材料轻微污染的可能,但电弧熔炼合金晶粒粗大、晶内晶间成分偏析现象较为严重。由于元素Nb、Co、Hf、Mo、Sc、Er等具有高的化学活性、较大的物性差别,熔炼过程的反应热高,易发生Nb元素严重偏析、Co元素较大烧损,难以保证Nb‑Co‑Hf‑Mo‑Sc‑Er合金均匀的化学成分。与此不同,粉末冶金制备的块体难熔高熵合金具有较为均匀的元素分布和更为细小的晶粒尺寸,能显著提高室温综合力学性能。等径角挤压是利用纯剪切变形细化晶粒的大塑性变形加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不添加任何过程控制剂,通过合理控制机械合金化球磨参数和球磨环境,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制备出元素分布均匀、粒度细小的Nb‑Co‑Hf‑Mo‑Sc‑Er粉末,为后续烧结及等径角挤压等工艺提供优质的机械合金化粉末。本发明通过热塑性挤压和等径角挤压得到性能优异的产品。该方法成本低,能够大批量生产。同时,得到所述合金的晶粒细小,综合性能优异。
[0004] 本发明的具体原理为:通过高能球磨的机械搅拌及真空热压的塑性流变,将Nb‑Co‑Hf‑Mo‑Sc‑Er颗粒均匀扩散至熔体。同时,在真空热压的过程中,能有效增强Nb‑Co‑Hf‑Mo‑Sc‑Er的致密度。另外,在挤压过程中利用剪切力压碎晶粒,并造成位错纠缠为所述高熵合金的动态再结晶提供驱动力,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在进行等径角挤压处理的过程中可有效地强化合金,从而得到优良机械性能的产品。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Nb‑Co‑Hf‑Mo‑Sc‑Er的制备方法,所述高熵合金的组分按原子比为:Nb 18.0‑22.0at.%、Co 18.0‑22.0at.%、Hf 18.0‑22.0at.%、Mo 18.0‑22.0at.%、Sc 6.0‑14.0at.%、Er 6.0‑14.0at.%;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6] S1、按所述合金的元素配比进行称量;
[0007] S2、将称好的六种元素粉末加入到球磨罐中,并以6:1的球料比加入三种不同直径的不锈钢磨球;
[0008] S3、球磨罐抽真空后充入氩气,重复2~4次;
[0009] S4、在高能球磨之前,先在150~180r/min的转速下混粉8h,将元素粉末混合均匀,即将球磨罐放置在球磨机上进行低能混粉球磨,混粉时间为8h,每混粉1h停机休息10min;
[0010] S5、球磨罐在球磨机上进行高能球磨,球磨时间为50h~70h,每球磨1h停机休息20min;
[0011] S6、球磨罐在氩气手套箱中静置24h后,开启球磨罐的上盖进行钝化,钝化时间不小于24h;
[0012] S7、在氩气手套箱中将粉末和磨球进行过筛分离,得到Nb‑Co‑Hf‑Mo‑Sc‑Er混合粉末,利用粉末在磨球和罐壁上的少量焊合,来减小磨球和罐壁对粉末的污染,并且不添加任何过程控制剂,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减少样品的氧化及污染,使得各单质原子能够充分扩散,从而制备出元素分布均匀的混合粉末;借助于球磨机所提供的较高能量来实现固态粉末原子之间相互固溶,并且能够有效的避免因元素熔点和扩散系数不同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
[0013] S8、将步骤S7得到的Nb‑Co‑Hf‑Mo‑Sc‑Er混合粉末通过冷压在400MPa下保压10min,制备成预制块;
[0014] S9、将步骤S8得到的预制块放入石墨模具中,为保证热压过程中坯料较高的致密度,真空热压烧结,烧结温度控制为1500‑1610℃,轴向压力控制为20 50MPa,升温速率控制~‑5
为10℃/min,真空度保持在(1‑3)×10 MPa;达到烧结温度后,保温时间控制为60 120min,~
得到坯料;
[0015] S10、将步骤S9所得坯料进行塑性热变形处理,挤压比控制为16 42,挤压速率控制~为1 10mm/min,温度控制为1350‑1500℃;所得棒状材料再次进行等径角挤压处理,温度控~
制为650‑700℃,角度控制为110 160°,挤压次数控制为5 7次,挤压速率控制为1 10mm/~ ~ ~
min。
[0016]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磨球的直径为5mm、10mm和20mm,质量比为6:4:1。
[0017] 优选的,物料和磨球的总体积不大于球磨罐总体积的1/3。
[0018] 优选的,步骤S4中,低能混粉球磨转速为150~180r/min。
[0019] 优选的,步骤S5中,高能球磨的转速为390r/min。
[0020] 优选的,步骤S7中的筛子为400目不锈钢筛子,过筛前,所述筛子经酒精清洗。
[0021] 优选的,步骤S9中的真空度范围为1×10‑5‑3×10‑5MPa。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23] (1)本发明是在粉末固态下实现的原子之间的固溶扩散,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铸造工艺中液态熔融过程当中Co元素的烧损和成分偏析等问题;
[0024] (2)本发明不添加任何过程控制剂,既能防止对粉末的污染,又能提高机械合金化的效率,使各单质原子能够充分扩散,获得元素分布均匀的机械合金化Nb‑Co‑Hf‑Mo‑Sc‑Er粉末。抽真空、充氩气以及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操作控制了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粉末的氧化现象;
[0025]  (3)本发明采用较大的球料比以及不同直径的磨球合理搭配使机械合金化具有较高的出粉率。高能球磨之前先用低转速将粉末混合均匀,有利于将单质元素粉末混合均匀,提高高能球磨时的效率;
[0026] (4)本发明采用挤压工艺利用剪切力压碎晶粒,并造成位错纠缠为所述高熵合金的动态再结晶提供驱动力,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进一步通过等径角挤压处理进一步有效地强化了合金;实现了机械合金化、热压烧结、塑形热变形及等径角挤压协同强韧化难熔高熵合金的效果。
[0027]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 实施例一:
[0029] S1、按所述高熵合金的组分按原子比为:Nb 18.0‑22.0at.%、Co 18.0‑22.0at.%、Hf 18.0‑22.0at.%、Mo 18.0‑22.0at.%、Sc 6.0‑14.0at.%、Er 6.0‑14.0at.%,按比例分别称取铌粉、钴粉、铪粉、钼粉、钪粉和铒粉,共计45g单质元素粉末;
[0030] S2、将称好的单质元素粉末加入到不锈钢球磨罐中,球磨罐中放入直径为5mm、10mm和20mm的不锈钢磨球,磨球的质量分别为147.3g、98.2g、24.6g;
[0031] S3、不锈钢球磨罐抽真空后充入氩气,然后再抽真空充入氩气,重复3次;
[0032] S4、将不锈钢球磨罐放置在行星式球磨机上以150r/min的转速进行低能混粉球磨,混粉时间为8h,每混粉1h停机休息10min;
[0033] S5、不锈钢球磨罐在行星式球磨机上以390r/min的转速进行高能球磨,时间为50h,每球磨1h停机休息20min;
[0034] S6、不锈钢球磨罐在充满氩气手套箱中静置24h后,取下球磨罐的上盖放置在手套箱内钝化72h;
[0035] S7、在氩气手套箱中用400目的不锈钢筛子将磨球和粉末分离,得到的粉末即为Nb‑Co‑Hf‑Mo‑Sc‑Er混合粉末。取适量固溶体粉末放置在高度为10mm,内径为7mm,外径为10mm的铜管中,在液压机下将含有粉末的铜管压成高度为4mm的圆饼,测得粉末的硬度为
980HV;
[0036] S8、将步骤S7得到的Nb‑Co‑Hf‑Mo‑Sc‑Er混合粉末通过冷压在400MPa下保压10min,制备成预制块;
[0037] S9、将步骤S8所得预制块放入石墨模具中,进行真空热压烧结,烧结温度控制为‑51580℃,轴向压力控制为20MPa,升温速率控制为10℃/min,真空度保持在3×10 MPa。达到烧结温度后,保温时间控制为60min,随后得到坯料。将所得坯料进行塑性热变形处理以达到减少缺陷及破碎晶粒,挤压比控制为16,挤压速率控制为1mm/min,温度控制为1350℃。所得棒状材料再次进行等径角挤压处理,温度控制为650℃,角度控制为110°,挤压次数控制为5次,挤压速率控制为1mm/min,其极限抗拉强度较基体提高了28.92%。
[0038] 实施例二:
[0039] S1、按所述高熵合金的组分按原子比为:Nb 20.0‑21.0at.%、Co 20.0‑21.0at.%、Hf 20.0‑21.0at.%、Mo 20.0‑21.0at.%、Sc 8.0‑10.0at.%、Er 8.0‑10.0at.%,按比例分别称取铌粉、钴粉、铪粉、钼粉、钪粉和铒粉,共计45g单质元素粉末;
[0040] S2、将称好的单质元素粉末加入到不锈钢球磨罐中,按球料比8:1的比例加入共360g的不锈钢磨球,不锈钢磨球的直径为5mm、10mm和20mm,质量分别为196.4g、130.9g、
32.7g;
[0041] S3、不锈钢球磨罐抽真空后充入氩气,然后再抽真空充入氩气,重复3次;
[0042] S4、将不锈钢球磨罐放置在行星式球磨机上以180r/min的转速进行低能混粉球磨,时间为8h,每混粉1h停机休息10min;
[0043] S5、不锈钢球磨罐在行星式球磨机上以390r/min的转速进行高能球磨,时间为50h,每球磨1h停机休息20min;
[0044] S6、不锈钢球磨罐在充满氩气手套箱中静置24h后,取下球磨罐的上盖放置在手套箱内钝化72h;
[0045] S7、用400目的不锈钢筛子将磨球和粉末分离,得到的粉末即为Nb‑Co‑Hf‑Mo‑Sc‑Er混合粉末。取适量Nb‑Co‑Hf‑Mo‑Sc‑Er混合粉末放置在高度为10mm,内径为7mm,外径为10mm的铜管中,在液压机下将含有粉末的铜管压成高度为4mm的圆饼,测得固溶体粉末的硬度为1020HV;
[0046] S8、将步骤S7得到的Nb‑Co‑Hf‑Mo‑Sc‑Er混合粉末通过冷压在400MPa下保压10min,制备成预制块;
[0047] S9、将步骤S8所得预制块放入石墨模具中,进行真空热压烧结,烧结温度控制为‑51590℃,轴向压力控制为35MPa,升温速率控制为10℃/min,真空度保持在1×10 MPa。达到烧结温度后,保温时间控制为90min,随后得到坯料。将所得坯料进行塑性热变形处理以达到减少缺陷及破碎晶粒,挤压比控制为42,挤压速率控制为10mm/min,温度控制为1450℃。
所得棒状材料再次进行等径角挤压处理,温度控制为680℃,角度控制为160°,挤压次数控制为7次,挤压速率控制为10mm/min,其极限抗拉强度较基体提高了30.67%。
[0048] 实施例三:
[0049] S1、按所述高熵合金的组分按原子比为:Nb  20.0at.%、Co  20.0at.%、Hf 20.0at.%、Mo 20.0at.%、Sc 10.0at.%、Er 10.0at.%,按比例分别称取铌粉、钴粉、铪粉、钼粉、钪粉和铒粉,共计45g单质元素粉末;
[0050] S2、将称好的单质元素粉末加入到不锈钢球磨罐中,按球料比8:1的比例加入共405g的不锈钢磨球,不锈钢磨球的直径为5mm、10mm和20mm,质量分别为220.9g、147.3g、
36.8g;
[0051] S3、不锈钢球磨罐抽真空后充入氩气,然后再抽真空充入氩气,重复3次;
[0052] S4、将不锈钢球磨罐放置在型号为行星式球磨机上以150r/min的转速进行低能混粉球磨,时间为8h,每混粉1h停机休息10min;
[0053] S5、不锈钢球磨罐在行星式球磨机上以390r/min的转速进行高能球磨,时间为70h,每球磨1h停机休息20min;
[0054] S6、不锈钢球磨罐在充满氩气手套箱中静置24h后,取下球磨罐的上盖放置在手套箱内钝化72h;
[0055] S7、用400目的不锈钢筛子将磨球和粉末分离,得到的粉末即为Nb‑Co‑Hf‑Mo‑Sc‑Er混合粉末。取适量固溶体放置在高度为10mm,内径为7mm,外径为10mm的铜管中,在液压机下将含有粉末的铜管压成高度为4mm的圆饼,测得固溶体粉末的硬度为995HV;
[0056] S8、将步骤S7得到的Nb‑Co‑Hf‑Mo‑Sc‑Er混合粉末通过冷压在400MPa下保压10min,制备成预制块;
[0057] S9、将步骤S8所得预制块放入石墨模具中,进行真空热压烧结,烧结温度控制为‑51600℃,轴向压力控制为50MPa,升温速率控制为10℃/min,真空度保持在2×10 MPa。达到烧结温度后,保温时间控制为120min,随后得到坯料。将所得坯料进行塑性热变形处理以达到减少缺陷及破碎晶粒,挤压比控制为42,挤压速率控制为10mm/min,温度控制为1400℃。
所得棒状材料再次进行等径角挤压处理,温度控制为650℃,角度控制为110°,挤压次数控制为7次,挤压速率控制为10mm/min,其极限抗拉强度较基体提高了29.88%。
[005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