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刘晓冰 >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专利详情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8-01-26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8-10-23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04-24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8-01-26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810076166.X 申请日 2018-01-26
公开/公告号 CN108556867B 公开/公告日 2020-04-24
授权日 2020-04-24 预估到期日 2038-01-26
申请年 2018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61G5/02 主分类号 B61G5/0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4
权利要求数量 5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4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申请权转移、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刘晓冰 当前专利权人 刘晓冰
发明人 沈群华、蔡洪祥 第一发明人 沈群华
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吴航西进城路5号6座601号 邮编 3502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2
申请人所在省 福建省 申请人所在市 福建省福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张菊萍
摘要
本发明属于车厢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它包括前车厢连接杆、驱动壳、后车箱连接杆,在火车行驶过程中如果前车厢脱轨,那么前车厢就会相对于后车厢发生摆动;即前车厢带动前车厢连接杆摆动;前车厢连接杆会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三个第二齿轮转动;三个第二齿轮转动带动驱动壳转动;驱动壳转动带动三个第四齿轮转动;三个第四齿轮转动使得限位驱动齿轮转动;在限位驱动齿轮转动过程中,当限位驱动柱上的一个导向槽与限位连接上对应的导向缺口配合时,后车箱连接杆和安装在其上的限位块就会沿着对应的导向槽和导向缺口与前车箱脱开。防止了火车翻车。
  • 摘要附图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10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11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12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13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14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15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 说明书附图:图16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04-24 授权
2 2020-04-14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0.03.26 申请人由常熟虞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刘晓冰 地址由215562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辛庄镇沙桐路26号变更为350200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吴航西进城路5号6座601号
3 2018-10-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1G 5/02 专利申请号: 201810076166.X 申请日: 2018.01.26
4 2018-09-21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车厢连接杆、第一齿轮、第一轴孔、第一圆形孔、第二齿轮、第三齿轮、驱动壳、后车箱连接杆、第一支撑圆板、第四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六齿轮、限位驱动齿轮、限位连接、第二支撑圆板、连接套、限位块、导向缺口、第一圆柱槽、导向槽、第二圆柱槽,其中后车厢连接杆为L状;后车厢连接杆的一端与后车厢连接;限位块安装在后车厢连接杆的另一端;
限位连接的一端开有两个对称的导向缺口且两个导向缺口的交叉处形成一个平面;限位连接通过其上两个导向缺口交叉处形成的平面与限位块的配合位于限位块的上侧;
限位驱动齿轮的一端开有第一圆柱槽;第一圆柱槽的底端开有贯通的第二圆柱槽;限位驱动柱的外圆面上开有两个成锐角夹角的导向槽;限位驱动柱通过第一圆柱槽与限位连接外圆面的配合安装在限位连接上;限位驱动柱上第二圆柱槽远离导向槽的一侧与后车箱连接杆配合;
第二支撑圆板安装在限位连接的上端;三个第一转轴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第二支撑圆板的下端且远离第二支撑圆板中心;三个第四齿轮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一转轴上;三个第二转轴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第二支撑圆板的下端且靠近第二支撑圆板中心;三个第三齿轮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二转轴上;三个第三齿轮分别与三个第四齿轮啮合;三个第三齿轮分别与限位驱动齿轮啮合;三个第三转轴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第二支撑圆板的上端,且三个第三转轴远离第二支撑圆板中心;三个第二齿轮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三转轴上;第一支撑圆板的中间位置上具有圆形孔;第一支撑圆板上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套且连接套与第一支撑板上的圆形孔配合;第一支撑圆板安装在三个第三转轴的上端;前车厢连接杆为L状;前车厢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连接套安装在第一支撑圆板上;前车厢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前车厢连接;第一齿轮安装在前车厢连接杆上;第一齿轮分别与三个第二齿轮啮合;驱动壳的一端开有第一轴孔;驱动壳的另一端开有第一圆形孔;驱动壳的内圆面上具有齿牙;驱动壳通过第一轴孔与连接套的配合安装在第一支撑圆板上;驱动壳上的第一圆形孔与限位驱动柱配合;驱动壳内圆面上的齿牙分别与三个第四齿轮和三个第二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限位驱动齿轮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套和驱动壳之间通过轴承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齿轮与前车厢连接杆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套通过轴承安装在前车厢连接杆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车厢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传统的火车车厢之间通过车钩相互咬合连接;车钩的材质较高;车钩之间摩擦受损较为严重;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前车厢发生脱轨,前车厢与后车厢之间就会发生摆动;如果两个车厢之间为车钩相互咬合连接,在前车厢脱轨与后车厢发生摆动时,前车厢通过咬合的车钩就可能拖动后车厢使得后车厢发生侧翻;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影响;所以设计一种在前车厢发生脱轨且相对后车厢摆动时,后车厢可以与前车厢完全脱离的火车车厢连接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0003]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用于车厢连接的可拆挂钩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车厢连接杆、第一齿轮、第一轴孔、第一圆形孔、第二齿轮、第三齿轮、驱动壳、后车箱连接杆、第一支撑圆板、第四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六齿轮、限位驱动齿轮、限位连接、第二支撑圆板、连接套、限位块、导向缺口、第一圆柱槽、导向槽、第二圆柱槽,其中后车厢连接杆为L状;后车厢连接杆的一端与后车厢连接;限位块安装在后车厢连接杆的另一端。
[0006] 限位连接的一端开有两个对称的导向缺口且两个导向缺口的交叉处形成一个平面;限位连接通过其上两个导向缺口交叉处形成的平面与限位块的配合位于限位块的上侧。
[0007] 限位驱动齿轮的一端开有第一圆柱槽;第一圆柱槽的底端开有贯通的第二圆柱槽;限位驱动柱的外圆面上开有两个成锐角夹角的导向槽;限位驱动柱通过第一圆柱槽与限位连接外圆面的配合安装在限位连接上;限位驱动柱上第二圆柱槽远离导向槽的一侧与后车箱连接杆配合。
[0008] 第二支撑圆板安装在限位连接的上端;三个第一转轴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第二支撑圆板的下端且远离第二支撑圆板中心;三个第四齿轮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一转轴上;三个第二转轴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第二支撑圆板的下端且靠近第二支撑圆板中心;三个第三齿轮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二转轴上;三个第三齿轮分别与三个第四齿轮啮合;三个第三齿轮分别与限位驱动齿轮啮合;三个第三转轴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第二支撑圆板的上端,且三个第三转轴远离第二支撑圆板中心;三个第二齿轮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三转轴上;第一支撑圆板的中间位置上具有圆形孔;第一支撑圆板上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套且连接套与第一支撑板上的圆形孔配合;第一支撑圆板安装在三个第三转轴的上端;前车厢连接杆为L状;前车厢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连接套安装在第一支撑圆板上;前车厢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前车厢连接;第一齿轮安装在前车厢连接杆上;第一齿轮分别与三个第二齿轮啮合;驱动壳的一端开有第一轴孔;驱动壳的另一端开有第一圆形孔;驱动壳的内圆面上具有齿牙;驱动壳通过第一轴孔与连接套的配合安装在第一支撑圆板上;驱动壳上的第一圆形孔与限位驱动柱配合;
驱动壳内圆面上的齿牙分别与三个第四齿轮和三个第二齿轮啮合。
[0009]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限位驱动齿轮的直径。
[0010]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连接套和驱动壳之间通过轴承配合连接。
[0011]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齿轮与前车厢连接杆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0012]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连接套通过轴承安装在前车厢连接杆上。
[0013] 本发明中后车厢连接杆的一端与后车厢连接;限位块安装在后车厢连接杆的另一端。限位连接通过其上两个导向缺口交叉处形成的平面与限位块的配合位于限位块的上侧。限位驱动柱通过第一圆柱槽与限位连接外圆面的配合安装在限位连接上;限位驱动柱上第二圆柱槽远离导向槽的一侧与后车箱连接杆配合。第二支撑圆板安装在限位连接的上端;三个第一转轴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第二支撑圆板的下端且远离第二支撑圆板中心;三个第四齿轮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一转轴上;三个第二转轴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第二支撑圆板的下端且靠近第二支撑圆板中心;三个第三齿轮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二转轴上;三个第三齿轮分别与三个第四齿轮啮合;三个第三齿轮分别与限位驱动齿轮啮合;三个第三转轴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第二支撑圆板的上端,且三个第三转轴远离第二支撑圆板中心;三个第二齿轮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三转轴上;第一支撑圆板的中间位置上具有圆形孔;第一支撑圆板上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套且连接套与第一支撑板上的圆形孔配合;第一支撑圆板安装在三个第三转轴的上端;前车厢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连接套安装在第一支撑圆板上;前车厢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前车厢连接;第一齿轮安装在前车厢连接杆上;第一齿轮分别与三个第二齿轮啮合;驱动壳通过第一轴孔与连接套的配合安装在第一支撑圆板上;驱动壳上的第一圆形孔与限位驱动柱配合;驱动壳内圆面上的齿牙分别与三个第四齿轮和三个第二齿轮啮合。本发明中由于限位连接通过其上两个导向缺口交叉处形成的平面与限位块的配合位于限位块的上侧;而限位块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限位连接在旋转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即第二支撑圆板在旋转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处于静止状态;第一支撑圆板在旋转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当前车厢连接杆摆动时,前车厢连接杆会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三个第二齿轮转动;三个第二齿轮转动带动驱动壳转动;驱动壳转动带动三个第四齿轮转动;三个第四齿轮转动带动三个第三齿轮转动;三个第三齿轮转动带动限位驱动齿轮转动;在限位驱动齿轮转动过程中,当限位驱动柱上的一个导向槽与限位连接上对应的导向缺口配合时,后车箱连接杆和安装在其上的限位块就会沿着对应的导向槽和导向缺口与前车箱脱开;本发明设计的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限位驱动齿轮的直径;其作用是使得在前车厢连接杆摆动一定小角度时,后车箱连接杆和安装在其上的限位块就会与前车箱脱开;防止了火车前后车厢因为摆动较大角度而使得火车翻车。
[0014] 相对于传统的车厢连接技术,本发明设计的车厢连接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当前车厢发生脱轨且相对后车厢摆动时,可以通过自动调节使得后车厢与前车厢完全脱离。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实施方案

[0032] 如图1、2所示,它包括前车厢连接杆1、第一齿轮2、第一轴孔3、第一圆形孔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驱动壳7、后车箱连接杆8、第一支撑圆板9、第四齿轮10、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2、第三转轴13、第六齿轮14、限位驱动齿轮15、限位连接16、第二支撑圆板17、连接套18、限位块24、导向缺口25、第一圆柱槽26、导向槽27、第二圆柱槽28,其中如图12所示,后车厢连接杆为L状;后车厢连接杆的一端与后车厢连接;限位块24安装在后车厢连接杆的另一端。
[0033] 如图13所示,限位连接16的一端开有两个对称的导向缺口25且两个导向缺口25的交叉处形成一个平面;如图11所示,限位连接16通过其上两个导向缺口25交叉处形成的平面与限位块24的配合位于限位块24的上侧。
[0034] 如图15所示,限位驱动齿轮15的一端开有第一圆柱槽26;第一圆柱槽26的底端开有贯通的第二圆柱槽28;限位驱动柱的外圆面上开有两个成锐角夹角的导向槽27;如图11所示,限位驱动柱通过第一圆柱槽26与限位连接16外圆面的配合安装在限位连接16上;如图14所示,限位驱动柱上第二圆柱槽28远离导向槽27的一侧与后车箱连接杆8配合。
[0035] 如图6所示,第二支撑圆板17安装在限位连接16的上端;如图9所示,三个第一转轴11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第二支撑圆板17的下端且远离第二支撑圆板17中心;三个第四齿轮10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一转轴11上;三个第二转轴12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第二支撑圆板17的下端且靠近第二支撑圆板17中心;三个第三齿轮6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二转轴12上;三个第三齿轮
6分别与三个第四齿轮10啮合;如图7所示,三个第三齿轮6分别与限位驱动齿轮15啮合;如图10所示,三个第三转轴13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第二支撑圆板17的上端,且三个第三转轴13远离第二支撑圆板17中心;三个第二齿轮5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三转轴13上;如图8所示,第一支撑圆板9的中间位置上具有圆形孔;第一支撑圆板9上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套18且连接套18与第一支撑板上的圆形孔配合;第一支撑圆板9安装在三个第三转轴13的上端;如图
3所示,前车厢连接杆1为L状;前车厢连接杆1的一端通过连接套18安装在第一支撑圆板9上;前车厢连接杆1的另一端与前车厢连接;如图4所示,第一齿轮2安装在前车厢连接杆1上;第一齿轮2分别与三个第二齿轮5啮合;如图5所示,驱动壳7的一端开有第一轴孔3;驱动壳7的另一端开有第一圆形孔4;驱动壳7的内圆面上具有齿牙;如图4所示,驱动壳7通过第一轴孔3与连接套18的配合安装在第一支撑圆板9上;驱动壳7上的第一圆形孔4与限位驱动柱配合;驱动壳7内圆面上的齿牙分别与三个第四齿轮10和三个第二齿轮5啮合。
[0036] 上述第一齿轮2的直径大于限位驱动齿轮15的直径。
[0037] 上述连接套18和驱动壳7之间通过轴承配合连接。
[0038] 上述第一齿轮2与前车厢连接杆1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0039] 上述连接套18通过轴承安装在前车厢连接杆1上。
[0040] 综上所述:
[0041] 本发明设计的车厢连接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当前车厢发生脱轨且相对后车厢摆动时,可以通过自动调节使得后车厢与前车厢完全脱离。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0042] 本发明中后车厢连接杆的一端与后车厢连接;限位块24安装在后车厢连接杆的另一端。限位连接16通过其上两个导向缺口25交叉处形成的平面与限位块24的配合位于限位块24的上侧。限位驱动柱通过第一圆柱槽26与限位连接16外圆面的配合安装在限位连接16上;限位驱动柱上第二圆柱槽28远离导向槽27的一侧与后车箱连接杆8配合。第二支撑圆板17安装在限位连接16的上端;三个第一转轴11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第二支撑圆板17的下端且远离第二支撑圆板17中心;三个第四齿轮10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一转轴11上;三个第二转轴
12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第二支撑圆板17的下端且靠近第二支撑圆板17中心;三个第三齿轮6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二转轴12上;三个第三齿轮6分别与三个第四齿轮10啮合;三个第三齿轮
6分别与限位驱动齿轮15啮合;三个第三转轴13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第二支撑圆板17的上端,且三个第三转轴13远离第二支撑圆板17中心;三个第二齿轮5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三转轴13上;第一支撑圆板9的中间位置上具有圆形孔;第一支撑圆板9上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套18且连接套18与第一支撑板上的圆形孔配合;第一支撑圆板9安装在三个第三转轴13的上端;前车厢连接杆1的一端通过连接套18安装在第一支撑圆板9上;前车厢连接杆1的另一端与前车厢连接;第一齿轮2安装在前车厢连接杆1上;第一齿轮2分别与三个第二齿轮5啮合;驱动壳7通过第一轴孔3与连接套18的配合安装在第一支撑圆板9上;驱动壳7上的第一圆形孔4与限位驱动柱配合;驱动壳7内圆面上的齿牙分别与三个第四齿轮10和三个第二齿轮5啮合。本发明中由于限位连接16通过其上两个导向缺口25交叉处形成的平面与限位块
24的配合位于限位块24的上侧;而限位块24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限位连接16在旋转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即第二支撑圆板17在旋转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2和第三转轴13处于静止状态;第一支撑圆板9在旋转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6a所示,当前车厢连接杆1摆动时,前车厢连接杆1会带动第一齿轮2转动;第一齿轮2转动带动三个第二齿轮5转动;三个第二齿轮5转动带动驱动壳7转动;驱动壳7转动带动三个第四齿轮10转动;
三个第四齿轮10转动带动三个第三齿轮6转动;三个第三齿轮6转动带动限位驱动齿轮15转动;在限位驱动齿轮15转动过程中,如图16b所示,当限位驱动柱上的一个导向槽27与限位连接16上对应的导向缺口25配合时,如图16c所示,后车箱连接杆8和安装在其上的限位块
24就会沿着对应的导向槽27和导向缺口25与前车箱脱开;本发明设计的第一齿轮2的直径大于限位驱动齿轮15的直径;其作用是使得在前车厢连接杆1摆动一定小角度时,后车箱连接杆8和安装在其上的限位块24就会与前车箱脱开;防止了火车前后车厢因为摆动较大角度而使得火车翻车。
[0043] 具体实施方式:当使用本发明设计的车厢连接机构时,在火车行驶过程中如果前车厢脱轨,那么前车厢就会相对于后车厢发生摆动;即前车厢带动前车厢连接杆1摆动;前车厢连接杆1会带动第一齿轮2转动;第一齿轮2转动带动三个第二齿轮5转动;三个第二齿轮5转动带动驱动壳7转动;驱动壳7转动带动三个第四齿轮10转动;三个第四齿轮10转动带动三个第三齿轮6转动;三个第三齿轮6转动带动限位驱动齿轮15转动;在限位驱动齿轮15转动过程中,当限位驱动柱上的一个导向槽27与限位连接16上对应的导向缺口25配合时,后车箱连接杆8和安装在其上的限位块24就会沿着对应的导向槽27和导向缺口25与前车箱脱开。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整体部件外观示意图。
[0016] 图2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0017] 图3是限位驱动齿轮安装示意图。
[0018] 图4是第一齿轮安装示意图。
[0019] 图5是驱动壳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是整体部件内部结构分布示意图。
[0021] 图7是整体部件内部结构安装示意图。
[0022] 图8是连接套安装示意图。
[0023] 图9是第四齿轮安装示意图。
[0024] 图10是第二齿轮安装示意图。
[0025] 图11是限位驱动齿轮安装示意图。
[0026] 图12是限位块安装示意图。
[0027] 图13是限位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4是后车箱连接杆与限位驱动齿轮配合示意图。
[0029] 图15是限位驱动齿轮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6是限位驱动齿轮工作原理示意图。
[0031] 图中标号名称:1、前车厢连接杆;2、第一齿轮;3、第一轴孔;4、第一圆形孔;5、第二齿轮;6、第三齿轮;7、驱动壳;8、后车箱连接杆;9、第一支撑圆板;10、第四齿轮;11、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第三转轴;14、第六齿轮;15、限位驱动齿轮;16、限位连接;17、第二支撑圆板;18、连接套;24、限位块;25、导向缺口;26、第一圆柱槽;27、导向槽;28、第二圆柱槽。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