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浙江索凡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高遮盖车贴专利详情

一种高遮盖车贴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9-07-03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9-10-29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1-28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9-07-03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910595474.8 申请日 2019-07-03
公开/公告号 CN110283552B 公开/公告日 2022-01-28
授权日 2022-01-28 预估到期日 2039-07-03
申请年 2019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C09J7/29D21H23/22D21H25/04D21H25/06B41F17/00B41F23/00B41F23/04 主分类号 C09J7/29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2
权利要求数量 3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4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6167684A、CN104228318A、CN104745114A、CN104745115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3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浙江索凡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浙江索凡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肖烈民、王俊强、敬小平 第一发明人 肖烈民
地址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天子湖现代工业园 邮编 313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3
申请人所在省 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浙江省湖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绍兴上虞诚知创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刘鸿西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遮盖车贴,该加工方法包括,原料准备阶段;涂布;干燥;冷却;印刷:采用印刷设备对冷却后的制品进行印刷;干燥:利用烘箱对印刷后的原纸进行干燥;软化:利用电加热的加热罩对软硬的面料进行加热;压花:利用压花轮压迫面料,产生相应的压纹。
  • 摘要附图
    一种高遮盖车贴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高遮盖车贴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高遮盖车贴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高遮盖车贴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高遮盖车贴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高遮盖车贴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高遮盖车贴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1-28 授权
2 2019-10-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C09J 7/29 专利申请号: 201910595474.8 申请日: 2019.07.03
3 2019-09-27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高遮盖车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遮盖车贴包括高遮盖PVC 高分子胶黏层、离型材料,所述材料依次排列,所述高遮盖车贴的制造方法包括:
a、原料准备阶段:选取原纸作为制造原料送往涂布机;
b、涂布:用涂布机将糊料均匀涂在原纸表面;
c、干燥:利用烘箱对涂布后的原纸进行烘干;
d、冷却:利用两个冷却轮以循环冷冻水对较热的面料进行冷却硬化;
e、印刷:采用印刷设备对冷却后的制品进行印刷;
f、干燥:利用烘箱对印刷后的原纸进行干燥;
g、软化:利用电加热的加热罩对软硬的面料进行加热;
h、压花:利用压花轮压迫面料,产生相应的压纹;
i、冷却:通过风冷系统和两个冷却轮以循环冷冻水对面料进行冷却硬化;
k、覆膜:将涤纶布底、高分子耐侯胶粘层、双塑G纸离型材料依次覆膜在压花后的墙面复合装饰贴上;
所述印刷设备包括第一机座(1)、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1)右端面的第二机座(2)、设置在第一机座(1)内的第一机座空间、设置在第二机座(2)内的第二机座空间、固定设置在第二机座空间后端壁的印刷装置、转动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后端壁之间的第一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外表面的第一旋转筒(4)、转动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下侧的第二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外表面的第二旋转筒(6)、转动设置在第二传动轴(5)右侧的第三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三传动轴外表面的第三旋转筒(8)、固定设置在第二机座空间上端壁的印刷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二机座空间上端壁的烘干装置、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内的吸尘装置、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内的切换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右端壁的进口槽、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右端壁的第一风机(9);
利用印刷设备对步骤d后的制品进行印刷步骤如下:将步骤d后的制品绕着第一旋转筒(4)的上侧、第二旋转筒(6)的左侧、第三旋转筒(8)的下侧移动,吸尘装置启动,印刷装置启动,烘干装置启动,将制品上表面的灰尘向左吹除后进行印刷烘干,运行预设时间后切换装置启动。
所述吸尘装置包括还固定连通设置在第一风机(9)左端面的第一出风壳体(10)、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右端壁前后侧的两挡板(11)、固定设置在两挡板(11)之间的顶板(14)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下端壁的第二风机(12)、连通设置在第二风机(12)左端壁的第二出风壳体(13)、设置在第二出风壳体(13)内的第二出风空间、设置在第二出风空间上端壁的第二出风口;
利用吹风装置将灰尘去除的步骤如下,第一风机启动,将步骤d后的制品上表面的灰尘向左吹除,第二风机启动,将散落到制品下方的灰尘吹回上方;
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机座空间前后端壁的顶板(14)、固定设置在顶板(14)上表面右侧的固定板(15)、铰接在固定板(15)上端的旋转板(16)、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后端壁之间的两限位板(17)、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两限位板(17)之间的两升降板(18)、固定设置在两升降板(18)下表面的提板(19)、转动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后端壁之间的第四传动轴(20)、固定设置在第四传动轴(20)外表面的第一齿轮轴(21)、分别固定设置在两升降板(18)上端并与第一齿轮轴(21)相啮合的齿条(22)、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后端壁的放料壳体(27)、设置在放料壳体(27)内的放料空间、分别设置在放料空间前后端壁的两移动槽、设置在放料空间左端壁的移出槽、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放料空间内的移动斜块(28)、固定设置在移动斜块(28)左端并与第一齿轮轴(21)相啮合的移动齿条(29)、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1)上端面的收料壳体(23)、设置在收料壳体(23)内的收料空间、铰接在收料空间下端壁的电控门、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后端壁之间的支板(25)、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1)上表面的固定壳体(26)、设置在固定壳体(26)上表面的半圆槽、固定设置在移动斜块(28)前后端面并与两移动槽相配合的移动块、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端壁的螺纹管(30)、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1)前端面并与第一传动轴(3)固定连接的双头电动机(31)、转动设置在双头电动机(31)前端输出端的第一齿轮(32)、可转动地设置在螺纹管(30)内的螺纹轴、固定设置在螺纹轴(33)前端面并与第一齿轮(32)相啮合的第二齿轮轴(34)、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1)前端面的轨道壳体(35)、设置在轨道壳体(35)前端面并开口向上的轨道空间、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轨道空间内的滑块(36)、固定设置在滑块(36)左端面的固块(37)、转动设置在固块(37)后端面的旋转轴(38)、固定设置在旋转轴(38)后端面的旋转齿轮(39)、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后端壁的连接孔、转动设置在连接孔内的滚轴(40)、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1)后端面并与滚轴(40)相连接的第三齿轮轴(41)、设置在滚轴(40)前端面的伸缩空间、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伸缩空间内的伸缩块、固定设置在伸缩空间底部与伸缩块之间的拉伸弹簧、固定设置在滚轴(40)前端面的半圆形板(241)、设置在半圆形板(241)上的多个矩形槽;
利用切换装置进行切换的步骤如下,双头电动机启动,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轴旋转,第二齿轮轴带动螺纹轴旋转,螺纹轴通过与螺纹管的配合进行向后移动,通过花键槽与花键的配合使位于半圆形板(241)上的圆柱形活性炭(270)旋转,从而能够将原纸上的灰尘尽可能吸附到圆柱形活性炭(270)上,当圆柱形活性炭(270)上的灰尘吸附较多无法继续吸附时,双头电动机反转,带动螺纹轴在与螺纹管的配合下向后旋转移动,当旋转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轴啮合旋转时,半圆形板旋转一百八十度,使半圆形板上的圆柱形活性炭掉落到下方,掉落的圆柱形活性炭带动旋转板的右侧向下旋转,旋转板的左侧向上旋转,从而推动齿条向上移动,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轴旋转,第一齿轮轴带动移动齿条向左移动,从而让位于移动斜板上的圆柱形活性炭向下掉落到半圆形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高遮盖车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罩加热采用陶瓷和石英管配合的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高遮盖车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花时的表面温度控制在18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车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遮盖车贴。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遮盖车贴采用的PVC本身属于半透明非结晶性材料,没有遮盖度,通过添加一定比列的钛白粉,钙粉,油分,稳定剂及色素等,来调节颜色,遮盖率及相关性能,由于工艺,材料及成本上的限制,大众PVC均为半遮盖产品,导致多数有底色的画面受影响,出现露底或表观画面不够鲜明现象,并且多数产品通过改变胶粘层颜色来弥补面料的低遮盖度,但此方法会改变面材颜色,色彩鲜艳度下降,特殊要求和用途的客人不接受此方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遮盖车贴的加工方法。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遮盖车贴的制造方法,所述高遮盖车贴包括高遮盖PVC高分子胶黏层、离型材料,所述材料依次排列,所述高遮盖车贴的制造方法包括:
[0005] a、原料准备阶段:选取原纸作为制造原料送往涂布机;
[0006] b、涂布:用涂布机将糊料均匀涂在原纸表面;
[0007] c、干燥:利用烘箱对涂布后的原纸进行烘干;
[0008] d、冷却:利用两个冷却轮以循环冷冻水对较热的面料进行冷却硬化;
[0009] e、印刷:采用印刷设备对冷却后的制品进行印刷;
[0010] f、干燥:利用烘箱对印刷后的原纸进行干燥;
[0011] g、软化:利用电加热的加热罩对软硬的面料进行加热;
[0012] h、压花:利用压花轮压迫面料,产生相应的压纹;
[0013] i、冷却:通过风冷系统和两个冷却轮以循环冷冻水对面料进行冷却硬化;
[0014] k、覆膜:将涤纶布底、高分子耐侯胶粘层、双塑G纸离型材料依次覆膜在压花后的墙面复合装饰贴上;
[0015] 所述印刷设备包括第一机座、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右端面的第二机座、设置在第一机座内的第一机座空间、设置在第二机座内的第二机座空间、固定设置在第二机座空间后端壁的印刷装置、转动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后端壁之间的第一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外表面的第一旋转筒、转动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下侧的第二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外表面的第二旋转筒、转动设置在第二传动轴右侧的第三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三传动轴外表面的第三旋转筒、固定设置在第二机座空间上端壁的印刷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二机座空间上端壁的烘干装置、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内的吸尘装置、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内的切换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右端壁的进口槽、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右端壁的第一风机;
[0016] 利用印刷设备对步骤d后的制品进行印刷步骤如下:将步骤d后的制品绕着第一旋转筒的上侧、第二旋转筒的左侧、第三旋转筒的下侧移动,吸尘装置启动,印刷装置启动,烘干装置启动,将制品上表面的灰尘向左吹除后进行印刷烘干,运行预设时间后切换装置启动。
[0017] 所述加热罩加热采用陶瓷和石英管配合的方式。
[0018] 所述压花时的表面温度控制在189℃。
[0019] 所述油墨的成分包括色料、连接料以及稀释剂。
[0020] 所述吸尘装置包括还固定连通设置在第一风机左端面的第一出风壳体、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右端壁前后侧的两挡板、固定设置在两挡板之间的顶板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下端壁的第二风机、连通设置在第二风机左端壁的第二出风壳体、设置在第二出风壳体内的第二出风空间、设置在第二出风空间上端壁的第二出风口;
[0021] 利用吹风装置将灰尘去除的步骤如下,第一风机启动,将步骤d后的制品上表面的灰尘向左吹除,第二风机启动,将散落到制品下方的灰尘吹回上方。
[0022] 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机座空间前后端壁的顶板、固定设置在顶板上表面右侧的固定板、铰接在固定板上端的旋转板、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后端壁之间的两限位板、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两限位板之间的两升降板、固定设置在两升降板下表面的提板、转动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后端壁之间的第四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四传动轴外表面的第一齿轮轴、分别固定设置在两升降板上端并与第一齿轮轴相啮合的齿条、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后端壁的放料壳体、设置在放料壳体内的放料空间、分别设置在放料空间前后端壁的两移动槽、设置在放料空间左端壁的移出槽、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放料空间内的移动斜块、固定设置在移动斜块左端并与第一齿轮轴相啮合的移动齿条、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上端面的收料壳体、设置在收料壳体内的收料空间、铰接在收料空间下端壁的电控门、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后端壁之间的支板、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上表面的固定壳体、设置在固定壳体上表面的半圆槽、固定设置在移动斜块前后端面并与两移动槽相配合的移动块、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端壁的螺纹管、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前端面并与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的双头电动机、转动设置在双头电动机前端输出端的第一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螺纹管内的螺纹轴、固定设置在螺纹轴前端面并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轴、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前端面的轨道壳体、设置在轨道壳体前端面并开口向上的轨道空间、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轨道空间内的滑块、固定设置在滑块左端面的固块、转动设置在固块后端面的旋转轴、固定设置在旋转轴后端面的旋转齿轮、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后端壁的连接孔、转动设置在连接孔内的滚轴、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后端面并与滚轴相连接的第三齿轮轴、设置在滚轴前端面的伸缩空间、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伸缩空间内的伸缩块、固定设置在伸缩空间底部与伸缩块之间的拉伸弹簧、固定设置在滚轴前端面的半圆形板、设置在半圆形板上的多个矩形槽;
[0023] 利用切换装置进行切换的步骤如下,双头电动机启动,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轴旋转,第二齿轮轴带动螺纹轴旋转,螺纹轴通过与螺纹管的配合进行向后移动,通过花键槽与花键的配合使位于半圆形板上的圆柱形活性炭旋转,从而能够将原纸上的灰尘尽可能吸附到圆柱形活性炭上,当圆柱形活性炭上的灰尘吸附较多无法继续吸附时,双头电动机反转,带动螺纹轴在与螺纹管的配合下向后旋转移动,当旋转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轴啮合旋转时,半圆形板旋转一百八十度,使半圆形板上的圆柱形活性炭掉落到下方,掉落的圆柱形活性炭带动旋转板的右侧向下旋转,旋转板的左侧向上旋转,从而推动齿条向上移动,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轴旋转,第一齿轮轴带动移动齿条向左移动,从而让位于移动斜板上的圆柱形活性炭向下掉落到半圆形板上
[0024]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高遮盖车贴面材高遮盖,不透底色,不影响画质,不改变原PVC颜色。

实施方案

[003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遮盖车贴的制造方法,所述高遮盖车贴包括高遮盖PVC高分子胶黏层、离型材料,所述材料依次排列,所述高遮盖车贴的制造方法包括:
[0032] a、原料准备阶段:选取原纸作为制造原料送往涂布机;
[0033] b、涂布:用涂布机将糊料均匀涂在原纸表面;
[0034] c、干燥:利用烘箱对涂布后的原纸进行烘干;
[0035] d、冷却:利用两个冷却轮以循环冷冻水对较热的面料进行冷却硬化;
[0036] e、印刷:采用印刷设备对冷却后的制品进行印刷;
[0037] f、干燥:利用烘箱对印刷后的原纸进行干燥;
[0038] g、软化:利用电加热的加热罩对软硬的面料进行加热;
[0039] h、压花:利用压花轮压迫面料,产生相应的压纹;
[0040] i、冷却:通过风冷系统和两个冷却轮以循环冷冻水对面料进行冷却硬化;
[0041] k、覆膜:将涤纶布底、高分子耐侯胶粘层、双塑G纸离型材料依次覆膜在压花后的墙面复合装饰贴上;
[0042] 所述加热罩加热采用陶瓷和石英管配合的方式。
[0043] 所述压花时的表面温度控制在189℃。
[0044] 所述油墨的成分包括色料、连接料以及稀释剂。
[0045] 如图1‑5所示,所述印刷设备包括第一机座1、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1右端面的第二机座2、设置在第一机座1内的第一机座空间、设置在第二机座2内的第二机座空间、固定设置在第二机座空间后端壁的印刷装置、转动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后端壁之间的第一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外表面的第一旋转筒4、转动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下侧的第二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外表面的第二旋转筒6、转动设置在第二传动轴5右侧的第三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三传动轴外表面的第三旋转筒8、固定设置在第二机座空间上端壁的印刷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二机座空间上端壁的烘干装置、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内的吸尘装置、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内的切换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右端壁的进口槽、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右端壁的第一风机9、连通设置在第一风机9左端面的第一出风壳体10、设置在第一出风壳体10内的第一出风空间、设置在第一出风空间左端壁的第一出风口、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右端壁前后侧的两挡板11、固定设置在两挡板11之间的顶板14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下端壁的第二风机12、连通设置在第二风机12左端壁的第二出风壳体13、设置在第二出风壳体13内的第二出风空间、设置在第二出风空间上端壁的第二出风口。
[0046] 所述切换装置包括顶板14、固定板15、旋转板16、两限位板17、两升降板18、提板19、第四传动轴20、第一齿轮轴21、齿条22、放料壳体27、放料空间、两移动槽、移出槽、移动斜块28、移动齿条29、收料壳体23、收料空间、电控门、支板25、固定壳体26、半圆槽、移动块、螺纹管30、双头电动机31、第一齿轮32、螺纹轴、第二齿轮轴34、轨道壳体35、轨道空间、滑块
36、固块37、旋转轴38、旋转齿轮39、连接孔、滚轴40、第三齿轮轴41、伸缩空间、伸缩块、拉伸弹簧、半圆形板241、多个矩形槽,所述固定板15固定设置在顶板14上表面右侧,所述旋转板
16铰接在固定板15上端,所述两限位板17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后端壁之间,所述两升降板18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两限位板17之间,所述提板19固定设置在两升降板18下表面,所述第四传动轴20转动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后端壁之间,所述第一齿轮轴21固定设置在第四传动轴20外表面,所述齿条22分别固定设置在两升降板18上端并与第一齿轮轴21相啮合,所述放料壳体27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后端壁,所述放料空间设置在放料壳体27内,所述两移动槽分别设置在放料空间前后端壁,所述移出槽设置在放料空间左端壁,所述移动斜块28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放料空间内,所述移动齿条29固定设置在移动斜块28左端并与第一齿轮轴21相啮合,所述收料壳体23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1上端面,所述收料空间设置在收料壳体23内,所述电控门铰接在收料空间下端壁,所述支板25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后端壁之间,所述固定壳体26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1上表面,所述半圆槽设置在固定壳体26上表面,所述移动块固定设置在移动斜块28前后端面并与两移动槽相配合,所述螺纹管30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前端壁,所述双头电动机31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1前端面并与第一传动轴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2转动设置在双头电动机31前端输出端,所述螺纹轴可转动地设置在螺纹管30内,所述第二齿轮轴34固定设置在螺纹轴33前端面并与第一齿轮32相啮合,所述轨道壳体35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1前端面,所述轨道空间设置在轨道壳体35前端面并开口向上,所述滑块36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轨道空间内,所述固块37固定设置在滑块36左端面,所述旋转轴38转动设置在固块37后端面,所述旋转齿轮39固定设置在旋转轴38后端面,所述连接孔设置在第一机座空间后端壁,所述滚轴40转动设置在连接孔内,所述第三齿轮轴41固定设置在第一机座1后端面并与滚轴40相连接,所述伸缩空间设置在滚轴40前端面,所述伸缩块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伸缩空间内,所述拉伸弹簧固定设置在伸缩空间底部与伸缩块之间,所述半圆形板241固定设置在滚轴40前端面,所述多个矩形槽设置在半圆形板241上。
[0047] 所述半圆形板241与机座空间后端壁之间固定设置有一扭簧。
[0048] 所述半圆形板241的上侧设置有一圆柱形活性炭270,所述圆柱形活性炭270上设置有一前后贯通的通气空间,所述通气空间左右端壁设置有花键槽,所述螺纹轴33的外表面后端固定设置有一与花键槽相配合的花键;通过吸尘装置对原纸上的灰尘进行去除的步骤如下,第一风机启动,将原纸上的灰尘向左吹动,从而能够使灰尘与左侧的活性炭相接触,同时双头电动机启动,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轴旋转,第二齿轮轴带动螺纹轴旋转,螺纹轴通过与螺纹管的配合进行向后移动,通过花键槽与花键的配合使位于半圆形板241上的圆柱形活性炭270旋转,从而能够将原纸上的灰尘尽可能吸附到圆柱形活性炭270上,当圆柱形活性炭270上的灰尘吸附较多无法继续吸附时,双头电动机反转,带动螺纹轴在与螺纹管的配合下向后旋转移动,当旋转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轴啮合旋转时,半圆形板旋转一百八十度,使半圆形板上的圆柱形活性炭掉落到下方,掉落的圆柱形活性炭带动旋转板的右侧向下旋转,旋转板的左侧向上旋转,从而推动齿条向上移动,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轴旋转,第一齿轮轴带动移动齿条向左移动,从而让位于移动斜板上的圆柱形活性炭向下掉落到半圆形板上;通过将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设置为斜面,从而能够让风机的风能够吹到原纸上的灰尘,通过第二风机的设置能够把吹落到圆柱形活性炭下方的灰尘重新向上吹回,从而避免灰尘向下继续粘附在原纸上,也能够将原纸上未被第一风机吹走的灰尘再次被吹走,从而起到二次去除灰尘的作用,从而去除灰尘更彻底;通过圆柱形活性炭下降的重力带动旋转板上升来让移动斜块向左移动让新的圆柱形活性炭落到半圆形板上,从而无需设置其他驱动件,从而节省了能源,而且通过让需要更换的圆柱形活性炭掉落来将新的圆柱形活性炭掉落,从而避免了当需要更换的辊还未从半圆形板上掉落时新的圆柱形活性炭就掉落,从而避免新的圆柱形活性炭掉落时候无法到达半圆形板上,从而使设备运行更稳定,通过将移动斜板的上表面设置为斜面,从而便于能够让移动斜板向左移动时让新的圆柱形活性炭掉出;当移动斜板上表面的圆柱形活性炭掉落到半圆形板上时,电控门打开,收料空间内的圆柱形活性炭掉落到半圆形板上。
[0049] 所述收料壳体的下表面与移动斜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一个圆柱形活性炭的直径。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0027] 图3为图2中的A‑A处剖视立体图;
[0028] 图4为图2中的A‑A处剖视图;
[0029] 图5为图2中的B‑B处剖视立体图;
[0030] 图6为车贴产品结构示意图。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