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禹旦 > 一种布料砂洗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布料砂洗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8-08-29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0-04-03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8-09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8-08-29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811047634.7 申请日 2018-08-29
公开/公告号 CN110872749B 公开/公告日 2022-08-09
授权日 2022-08-09 预估到期日 2038-08-29
申请年 2018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D06B23/18D06B23/04D06C11/00 主分类号 D06B23/18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8
权利要求数量 9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6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5297311A、CN205240864U、CN204039721U、CN207109330U、CN108085896A、CN205258835U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3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申请权转移、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禹旦 当前专利权人 禹旦
发明人 邹杨、邹必尚、殷翔芝 第一发明人 邹杨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万家丽国际MALL项目第13楼D080 邮编 410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3
申请人所在省 湖南省 申请人所在市 湖南省长沙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滁州市明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李博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料砂洗装置,属于纺织生产机械领域,包括砂洗箱,砂洗箱内设有上排辊和下排辊,砂洗箱两端侧分别设有送布支撑台和出布支撑台;砂洗箱正上方设有送布行走机构,送布行走机构包括设于主支撑台上的两条齿条轨道,两条齿条轨道上均啮合有转移齿轮,转移齿轮与中间连杆和升降杆构成曲柄滑块机构;送布支撑台上设有下凹槽,下凹槽底部设有与布料卷的卷绕轴相适配的下落孔,下落孔下方连接有滑轨腔道,滑轨腔道由送布支撑台侧向卷布支撑台侧渐低。本发明可实现布料头端穿梭的机械化操作,可避免布料发生褶皱,有利于提升布料的砂洗效果,还不用人工将卷绕轴从送布支撑台所在侧转移到卷布支撑台所在侧,大大减少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 摘要附图
    一种布料砂洗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布料砂洗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布料砂洗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布料砂洗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布料砂洗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布料砂洗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布料砂洗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布料砂洗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布料砂洗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布料砂洗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8-09 授权
2 2022-07-19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2.07.06 申请人由芜湖江津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变更为禹旦 地址由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联盛广场2号写字楼6905室变更为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万家丽国际MALL项目第13楼D080
3 2020-04-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D06B 23/18 专利申请号: 201811047634.7 申请日: 2018.08.29
4 2020-03-10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布料砂洗装置,包括砂洗箱(1),所述砂洗箱(1)内设有上排辊(2)和与上排辊(2)等间距错位设置的下排辊(3),所述砂洗箱(1)内盛装有液位高于上排辊(2)的砂洗液,所述砂洗箱(1)两端侧外部分别设有送布支撑台(4)和卷布支撑台(5),所述砂洗箱(1)顶部两端侧分别设有送布辊(6)和出布辊(7),待砂洗的布料卷(8)放置在送布支撑台(4)上,所述卷布支撑台(5)沿砂洗箱(1)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转动电机(9),所述转动电机(9)的输出轴上设有用来安装布料卷(8)的卷绕轴(10)的安装套(11),砂洗过程中,布料(12)呈“S”形穿梭于在上排辊(2)和下排辊(3)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砂洗箱(1)正上方设有送布行走机构,所述送布行走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支撑台(13),所述主支撑台(13)的两条长度沿边侧设有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齿条轨道(14),两条所述齿条轨道(14)上均设有与齿条轨道(14)啮合的转移齿轮,所述转移齿轮由双轴正反转电机(15)驱动,两个所述转移齿轮的相背侧侧面上边缘处铰接有中间连杆(16),所述中间连杆(16)下端铰接有竖直设置的升降杆(17),所述升降杆(17)下端设有夹子(18);初始状态下,所述中间连杆(16)位于竖直状态,且中间连杆(16)的上端位于转移齿轮的顶部所在侧,所述夹子(18)位于送布辊(6)所在侧的砂洗箱(1)内并高于上排辊(2),所述夹子(18)与该侧第一个下排辊(3)之间的距离等于下排辊(3)与其相邻的上排辊(2)之间的距离;当转移齿轮旋转半圈时,所述转移齿轮的移动距离等于下排辊(3)与其相邻的上排辊(2)之间的距离,所述夹子(18)移动至第一个下排辊(3)正下方;当转移齿轮旋转一圈时,所述转移齿轮的移动距离等于相邻两个下排辊(3)之间的距离,所述夹子(18)移动至第一个上排辊(2)正上方;
所述上排辊(2)和下排辊(3)的两端与砂洗箱(1)相应的内侧壁之间均留有供升降杆(17)移动的移动空间,所述下排辊(3)通过竖直连杆一(19)连接到主支撑台(13)底面上,所述上排辊(2)通过竖直连杆二(20)连接到砂洗箱(1)内底面上,在所述砂洗箱(1)内中间范围内,所述竖直连杆一(19)与其相邻的竖直连杆二(20)之间设有分别连接在竖直连杆一(19)和竖直连杆二(20)上的两根摩擦辊(21),两根摩擦辊(21)之间的间隙刚好供一层布料(12)穿过,其中朝向出布辊(7)所在侧的摩擦辊(21)为由两端向中部渐凸的优弧弧形,另一根摩擦辊(21)为由两端向中部渐凹的优弧弧形,所述上排辊(2)和下排辊(3)的长度方向的侧边均为由两端向中部渐凸的优弧弧形;
所述送布支撑台(4)上设有用来放置待砂洗布料卷(8)的下凹槽(22),所述下凹槽(22)底部设有与布料卷(8)的卷绕轴(10)相适配的下落孔(23),所述砂洗箱(1)正下方设有从送布支撑台(4)侧延伸至卷布支撑台(5)侧的滑轨腔道(24),所述滑轨腔道(24)由送布支撑台(4)侧向卷布支撑台(5)侧渐低,所述滑轨腔道(24)一端位于下落孔(23)正下方并连通下落孔(23),所述下落孔(23)和滑轨腔道(24)的宽度大于卷绕轴(10)的长度,滑轨腔道(24)另一端设有低于滑轨腔道(24)的接料板(25),所述接料板(25)背向滑轨腔道(24)的一侧设有挡块(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砂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齿轮包括啮合于齿条轨道(14)上的行走齿轮(27)和与行走齿轮(27)啮合的转动齿轮(28),所述双轴正反转电机(15)设于两个行走齿轮(27)之间,所述行走齿轮(27)套装在双轴正反转电机(15)的输出轴上,两个转动齿轮(28)之间设有贯穿两个转动齿轮(28)中心处的移动轴(29),所述转动齿轮(28)可转动式套装在移动轴(29)上,所述移动轴(29)通过连杆(30)连接到双轴正反转电机(15)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布料砂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齿轮(27)为小齿轮,所述转动齿轮(28)为大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布料砂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转动齿轮(28)的相背侧侧面上边缘处固定有延长杆(31),所述中间连杆(16)的上端铰接于延长杆(31)的自由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砂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17)下端连接有重物块(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砂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洗箱(1)上端口上方设有主支撑台(13)下方的连接板(33),所述连接板(33)上表面中部通过支杆(34)连接到主支撑台(13)下表面上,所述连接板(33)的宽度小于上排辊(2)和下排辊(3)的长度,所述连接板(33)的长度小于砂洗箱(1)的长度,所述竖直连杆一(19)上端固定在连接板(33)下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砂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连杆一(19)和竖直连杆二(20)上均设有相通的进液口(35)和高压喷口(36),各高压喷口(36)的出口端与相应侧布料(12)之间的距离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砂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连杆一(19)和竖直连杆二(20)连接相应辊体的一端均设有套装在相应辊体上的套箍(37),所述套箍(37)嵌入相应辊体的内部,且套箍(37)外表面刚好与辊体外表面构成一个光滑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砂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洗箱(1)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外表面下部固定有支撑在地面上的支脚(38),所述滑轨腔道(24)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至少三块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板(39),所述转动电机(9)可拆卸式固定在小支撑台(40)上,所述主支撑台(13)上对应长度方向的侧边上通过支柱(41)连接到地面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机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布料砂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为扩大织物的品种和改善织物的性能,砂洗技术广泛应用,砂洗处理是用含有碱性、氧化性助剂、柔软剂等化工原料的水溶液漂洗,使衣物洗后有一定褪色效果及陈旧感,若配以石墨,洗后布料表面会产生一层柔和霜白的绒毛,再加入一些柔软剂,可使洗后织物松软、柔和、增厚,从而提高穿着的舒适性,砂洗分为轻、中、重洗三种,重洗后的成衣在手感、表面起绒等效果比较明显,特别像重磅真丝双绉、绢纺和绉缎,经过重砂后,手感滑腻轻柔、质感强、垂悬性好。经砂洗后的丝绸服装,其卖价至少可提高5%以上。
[0003] 目前,现有的较为先进的砂洗装置都是在平幅条件下对布料进行砂洗,一般都包括一个上端面敞口的砂洗箱,砂洗箱两端侧分别设置送布辊和出布辊,砂洗箱内设有供布料呈“S”形穿梭的若干辊体及对布料表面进行磨砂的摩擦辊,砂洗箱内盛装砂洗溶液;出布辊连接驱动电机,可将砂洗箱内经过砂洗的布料拉出并缠绕成卷,自动化程度较高,砂洗的连续性较强。如在申请公布号为CN 108085896 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纺织生产用纱布砂洗装置,包括砂洗箱,砂洗箱底部设有曝气盘,在曝气盘的一侧开设有曝气孔,曝气孔吹出一定的气流,使得砂洗箱中的砂洗液处于流动的状态,有效的降低砂洗液的沉淀,促进砂洗液与布料的接触,提升砂洗效果;砂洗箱的两端侧分别安装有进料辊和出料辊,出料辊所在侧还设有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包括鼓风机、空气加热器及热风出盘,热风出盘上设有热风出口,可在收卷之前对砂洗后的布料进行烘干,从而便于布料收卷及其之后的工序。但其跟其他平幅式砂洗装置一样,都存在如下缺点:一,布料开始在各辊体之间穿梭时,需要人工操作,较为繁琐,且相关人员在操作时,为了不让双手沾染砂洗液,在进行该操作时需要将砂洗液排出,之后又要将砂洗液送回砂洗箱内,加大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二,砂洗过程中,布料在辊体之间传送时可能发生褶皱,这就会导致砂洗不均匀,且可能导致布料在磨砂过程中出现破损;三,砂洗箱内相关辊体连接在砂洗箱内侧壁上,砂洗过程中,布料的两侧沿边可能与砂洗箱侧壁接触摩擦而发生磨损;四,批量生产中,送布辊完全送布后会留下卷绕轴,而出布辊需要用卷绕轴来卷绕布料,需要人员转移卷绕轴,增加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0004]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布料砂洗装置,其可实现布料头端穿梭的机械化操作,可避免布料发生褶皱,布料的两侧沿边不会与砂洗箱侧壁接触摩擦而发生磨损,有利于提升布料的砂洗效果,可避免由于布料褶皱导致的磨砂破损情况的发生,还不用人工将卷绕轴从送布支撑台所在侧转移到卷布支撑台所在侧,大大减少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0006] 2.技术方案
[0007]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布料砂洗装置,包括砂洗箱,所述砂洗箱内设有上排辊和与上排辊等间距错位设置的下排辊,所述砂洗箱内盛装有液位高于上排辊的砂洗液,所述砂洗箱两端侧外部分别设有送布支撑台和卷布支撑台,所述砂洗箱顶部两端侧分别设有送布辊和出布辊,待砂洗的布料卷放置在送布支撑台上,所述卷布支撑台沿砂洗箱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用来安装布料卷的卷绕轴的安装套,砂洗过程中,布料呈“S”形穿梭于在上排辊和下排辊之间;
[0009] 所述砂洗箱正上方设有送布行走机构,所述送布行走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支撑台,所述主支撑台的两条长度沿边侧设有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齿条轨道,两条所述齿条轨道上均设有与齿条轨道啮合的转移齿轮,所述转移齿轮由双轴正反转电机驱动,两个所述转移齿轮的相背侧侧面上边缘处铰接有中间连杆,所述中间连杆下端铰接有竖直设置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下端设有夹子;初始状态下,所述中间连杆位于竖直状态,且中间连杆的上端位于转移齿轮的顶部所在侧,所述夹子位于送布辊所在侧的砂洗箱内并高于上排辊,所述夹子与该侧第一个下排辊之间的距离等于下排辊与其相邻的上排辊之间的距离;当转移齿轮旋转半圈时,所述转移齿轮的移动距离等于下排辊与其相邻的上排辊之间的距离,所述夹子移动至第一个下排辊正下方;当转移齿轮旋转一圈时,所述转移齿轮的移动距离等于相邻两个下排辊之间的距离,所述夹子移动至第一个上排辊正上方;
[0010] 所述上排辊和下排辊的两端与砂洗箱相应的内侧壁之间均留有供升降杆移动的移动空间,所述下排辊通过竖直连杆一连接到主支撑台底面上,所述上排辊通过竖直连杆二连接到砂洗箱内底面上,在所述砂洗箱内中间范围内,竖直连杆一与其相邻的竖直连杆二之间设有分别连接在竖直连杆一和竖直连杆二上的两根摩擦辊,两根摩擦辊之间的间隙刚好供一层布料穿过,其中朝向出布辊所在侧的摩擦辊为由两端向中部渐凸的优弧弧形,另一根摩擦辊为由两端向中部渐凹的优弧弧形,所述上排辊和下排辊的长度方向的侧边均为由两端向中部渐凸的优弧弧形;
[0011] 所述送布支撑台上设有用来放置待砂洗布料卷的下凹槽,所述下凹槽底部设有与布料卷的卷绕轴相适配的下落孔,所述砂洗箱正下方设有从送布支撑台侧延伸至卷布支撑台侧的滑轨腔道,所述滑轨腔道由送布支撑台侧向卷布支撑台侧渐低,所述滑轨腔道一端位于下落孔正下方并连通下落孔,所述下落孔和滑轨腔道的宽度大于卷绕轴的长度,滑轨腔道另一端设有低于滑轨腔道的接料板,所述接料板背向滑轨腔道的一侧设有挡块。
[0012] 进一步地,所述转移齿轮包括啮合于齿条轨道上的行走齿轮和与行走齿轮啮合的转动齿轮,所述双轴正反转电机设于两个行走齿轮之间,所述行走齿轮套装在双轴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上,两个转动齿轮之间设有贯穿两个转动齿轮中心处的移动轴,所述转动齿轮可转动式套装在移动轴上,所述移动轴通过连杆连接到双轴正反转电机表面上。因为转移齿轮的转动既要控制实现升降杆的一定的上下移动行程又要满足水平移动距离,这就导致机构的设置较为困难,所以设置行走齿轮来满足水平移动距离限制,设置转动齿轮来满足实现升降杆的一定的上下移动行程限制,由双轴正反转电机驱动行走齿轮转动,再由行走齿轮带动转动齿轮转动,即双轴正反转电机间接驱动转动齿轮转动,且行走齿轮移动带动双轴正反转电机移动,双轴正反转电机通过连杆带动移动轴移动,从而能带动转动齿轮移动,即能满足设计要求,转动齿轮可不与齿条轨道啮合。
[0013] 更进一步地,所述行走齿轮为小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为大齿轮。考虑到若上排辊和其相邻的下排辊之间的距离较大,则当转动齿轮转动一圈时,行走齿轮可能要转不止一圈,才能满足其在齿条轨道上的行走距离等于相邻两个下排辊之间的距离,故而,将行走齿轮定为小齿轮,转动齿轮定为大齿轮,即可满足前述要求。
[0014]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转动齿轮的相背侧侧面上边缘处固定有延长杆,所述中间连杆的上端铰接于延长杆的自由端。因为中间连杆上端绕转动齿轮中心处转动轨迹的顶端和底端之间的距离即为夹子上下移动的行程端点间距,考虑到若上排辊和下排辊之间的高度差较大,而转动齿轮的直径可能不足以达到该高度差对应的数据,则在转动齿轮边缘处固定延长杆,然后将中间连杆的上端铰接于延长杆的自由端,可扩大中间连杆转动轨迹的顶端和底端之间的距离,从而能满足前述需求。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下端连接有重物块。在重物块的作用下,升降杆可保持竖直位置,从而便于保证升降杆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砂洗箱上端口上方设有主支撑台下方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表面中部通过支杆连接到主支撑台下表面上,所述连接板的宽度小于上排辊和下排辊的长度,所述连接板的长度小于砂洗箱的长度,所述竖直连杆一上端固定在连接板下表面上。设置连接板,可缩短竖直连杆一的长度,使竖直连杆一可与竖直连杆二通用,从而便于机构安装,且连接板可遮挡于砂洗箱上端口,对砂洗箱内部件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0017]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连杆一和竖直连杆二上均设有相通的进液口和高压喷口,各高压喷口的出口端与相应侧布料之间的距离一致。砂洗液可从进液口进入竖直连杆内部,然后从高压喷口喷出,冲刷在布料上,可提高布料的砂洗效果,同时,部分砂洗液从高压喷口喷出,可搅动砂洗箱内的砂洗液,从而可避免砂洗添加剂下沉,促进布料与砂洗液充分接触,保障砂洗效果。
[0018]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连杆一和竖直连杆二连接相应辊体的一端均设有套装在相应辊体上的套箍,所述套箍嵌入相应辊体的内部,且套箍外表面刚好与辊体外表面构成一个光滑面。如此能同时实现相应辊体的位置固定和转动需求,且不影响辊体表面对布料的作用。
[0019] 进一步地,所述砂洗箱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外表面下部固定有支撑在地面上的支脚,所述滑轨腔道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至少三块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板,所述转动电机可拆卸式固定在小支撑台上,所述主支撑台上对应长度方向的侧边上通过支柱连接到地面上。这样设置,可实现各机构的稳定。
[0020] 3.有益效果
[0021] (1)本发明在砂洗箱正上方设有送布行走机构,送布行走机构包括设于主支撑台上的两条齿条轨道,两条齿条轨道上均啮合有由双轴正反转电机驱动的转移齿轮,转移齿轮与中间连杆和升降杆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升降杆下端设有夹子,即通过转移齿轮的转动能带动夹子上下移动,同时,转移齿轮能在齿条轨道上水平移动,带动夹子水平移动,则转移齿轮的转动能带动夹子做正弦波式的运动,再根据上排辊和下排辊的位置及其间距来限定转移齿轮的大小,将布料头端夹在夹子上后,就能使夹子带着布料头端在上排辊和下排辊之间呈“S”形穿梭。实现了布料头端穿梭的机械化操作,可省去繁琐的人工操作,且不需将砂洗液排出再送回,大大减少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0022] (2)本发明的上排辊、下排辊和朝向出布辊所在侧的摩擦辊均为由两端向中部渐凸的优弧弧形,出布辊所在侧由于布料的卷绕施加给布料一定的拉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布料在优弧弧形结构的辊体表面上向两侧撑开,从而可避免布料发生褶皱,有利于促进布料砂洗均匀,且可避免由于布料褶皱导致的磨砂破损情况的发生。
[0023] (3)本发明的上排辊和下排辊的两端与砂洗箱相应的内侧壁之间均留有供升降杆移动的移动空间,升降杆下端的夹子夹着布料在上排辊和下排辊之间穿梭,布料平幅式铺在上排辊和下排辊外侧,使得布料的两侧沿边不会与砂洗箱侧壁接触摩擦而发生磨损。
[0024] (4)本发明的送布支撑台上设有用来放置待砂洗布料卷的下凹槽,可使布料卷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位于下凹槽内,而不需限定卷绕轴的位置,下凹槽底部设有与布料卷的卷绕轴相适配的下落孔,下落孔下方连接有滑轨腔道,滑轨腔道由送布支撑台侧向卷布支撑台侧渐低,当布料卷放布结束后,卷绕轴可自动穿过下落孔,落入滑轨腔道中,并沿滑轨腔道滚动至卷布支撑台所在侧,相关操作人员将卷布完成后的卷绕轴拆下后可直接拿起该卷绕轴安装在安装套上,以便于对下一个布料卷的布料进行卷布,不用人工将卷绕轴从送布支撑台所在侧转移到卷布支撑台所在侧,减少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0025] 综上,本发明可实现布料头端穿梭的机械化操作,可避免布料发生褶皱,布料的两侧沿边不会与砂洗箱侧壁接触摩擦而发生磨损,有利于提升布料的砂洗效果,可避免由于布料褶皱导致的磨砂破损情况的发生,还不用人工将卷绕轴从送布支撑台所在侧转移到卷布支撑台所在侧,大大减少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实施方案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5] 实施例
[0036]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布料砂洗装置,包括砂洗箱1,所述砂洗箱1内设有上排辊2和与上排辊2等间距错位设置的下排辊3,所述砂洗箱1内盛装有液位高于上排辊2的砂洗液,所述砂洗箱1两端侧外部分别设有送布支撑台4和卷布支撑台5,所述砂洗箱1顶部两端侧分别设有送布辊6和出布辊7,待砂洗的布料卷8放置在送布支撑台4上,所述卷布支撑台5沿砂洗箱1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转动电机9,所述转动电机9的输出轴上设有用来安装布料卷8的卷绕轴10的安装套11,砂洗过程中,布料12呈“S”形穿梭于在上排辊2和下排辊3之间;
[0037] 所述砂洗箱1正上方设有送布行走机构,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送布行走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支撑台13,所述主支撑台13的两条长度沿边侧设有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齿条轨道14,两条所述齿条轨道14上均设有与齿条轨道14啮合的转移齿轮,所述转移齿轮由双轴正反转电机15驱动,两个所述转移齿轮的相背侧侧面上边缘处铰接有中间连杆16,所述中间连杆16下端铰接有竖直设置的升降杆17,如图8所示,所述升降杆17下端设有夹子18;初始状态下,所述中间连杆16位于竖直状态,且中间连杆16的上端位于转移齿轮的顶部所在侧,所述夹子18位于送布辊6所在侧的砂洗箱1内并高于上排辊2,所述夹子18与该侧第一个下排辊3之间的距离等于下排辊3与其相邻的上排辊2之间的距离;当转移齿轮旋转半圈时,所述转移齿轮的移动距离等于下排辊3与其相邻的上排辊2之间的距离,所述夹子18移动至第一个下排辊3正下方;当转移齿轮旋转一圈时,所述转移齿轮的移动距离等于相邻两个下排辊3之间的距离,所述夹子18移动至第一个上排辊2正上方;
[0038] 如图6所示,所述上排辊2和下排辊3的两端与砂洗箱1相应的内侧壁之间均留有供升降杆17移动的移动空间,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下排辊3通过竖直连杆一19连接到主支撑台13底面上,所述上排辊2通过竖直连杆二20连接到砂洗箱1内底面上,如图3、图4及图5所示,在所述砂洗箱1内中间范围内,竖直连杆一19与其相邻的竖直连杆二20之间设有分别连接在竖直连杆一19和竖直连杆二20上的两根摩擦辊21,两根摩擦辊21之间的间隙刚好供一层布料12穿过,如图9所示,其中朝向出布辊7所在侧的摩擦辊21为由两端向中部渐凸的优弧弧形,另一根摩擦辊21为由两端向中部渐凹的优弧弧形,如图6所示,所述上排辊2和下排辊3的长度方向的侧边均为由两端向中部渐凸的优弧弧形;
[0039]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送布支撑台4上设有用来放置待砂洗布料卷8的下凹槽22,所述下凹槽22底部设有与布料卷8的卷绕轴10相适配的下落孔23,所述砂洗箱1正下方设有从送布支撑台4侧延伸至卷布支撑台5侧的滑轨腔道24,所述滑轨腔道24由送布支撑台4侧向卷布支撑台5侧渐低,所述滑轨腔道24一端位于下落孔23正下方并连通下落孔23,所述下落孔23和滑轨腔道24的宽度大于卷绕轴10的长度,滑轨腔道24另一端设有低于滑轨腔道24的接料板25,所述接料板25背向滑轨腔道24的一侧设有挡块26。
[004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7所示,所述转移齿轮包括啮合于齿条轨道14上的行走齿轮27和与行走齿轮27啮合的转动齿轮28,所述双轴正反转电机15设于两个行走齿轮27之间,所述行走齿轮27套装在双轴正反转电机15的输出轴上,两个转动齿轮28之间设有贯穿两个转动齿轮28中心处的移动轴29,所述转动齿轮28可转动式套装在移动轴29上,所述移动轴29通过连杆30连接到双轴正反转电机15表面上。因为转移齿轮的转动既要控制实现升降杆17的一定的上下移动行程又要满足水平移动距离,这就导致机构的设置较为困难,所以设置行走齿轮27来满足水平移动距离限制,设置转动齿轮28来满足实现升降杆17的一定的上下移动行程限制,由双轴正反转电机15驱动行走齿轮27转动,再由行走齿轮27带动转动齿轮28转动,即双轴正反转电机15间接驱动转动齿轮28转动,且行走齿轮27移动带动双轴正反转电机15移动,双轴正反转电机15通过连杆30带动移动轴29移动,从而能带动转动齿轮28移动,即能满足设计要求,转动齿轮28可不与齿条轨道14啮合。
[004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7所示,所述行走齿轮27为小齿轮,所述转动齿轮28为大齿轮。考虑到若上排辊2和其相邻的下排辊3之间的距离较大,则当转动齿轮28转动一圈时,行走齿轮27可能要转不止一圈,才能满足其在齿条轨道14上的行走距离等于相邻两个下排辊3之间的距离,故而,将行走齿轮27定为小齿轮,转动齿轮28定为大齿轮,即可满足前述要求。
[004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两个转动齿轮28的相背侧侧面上边缘处固定有延长杆31,所述中间连杆16的上端铰接于延长杆31的自由端。因为中间连杆16上端绕转动齿轮28中心处转动轨迹的顶端和底端之间的距离即为夹子18上下移动的行程端点间距,考虑到若上排辊2和下排辊3之间的高度差较大,而转动齿轮28的直径可能不足以达到该高度差对应的数据,则在转动齿轮28边缘处固定延长杆31,然后将中间连杆16的上端铰接于延长杆31的自由端,可扩大中间连杆16转动轨迹的顶端和底端之间的距离,从而能满足前述需求。
[004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升降杆17下端连接有重物块32。在重物块32的作用下,升降杆17可保持竖直位置,从而便于保证升降杆17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0044]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砂洗箱1上端口上方设有主支撑台13下方的连接板33,所述连接板33上表面中部通过支杆34连接到主支撑台13下表面上,所述连接板33的宽度小于上排辊2和下排辊3的长度,所述连接板33的长度小于砂洗箱1的长度,所述竖直连杆一19上端固定在连接板33下表面上。设置连接板33,可缩短竖直连杆一19的长度,使竖直连杆一19可与竖直连杆二20通用,从而便于机构安装,且连接板33可遮挡于砂洗箱1上端口,对砂洗箱1内部件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004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竖直连杆一19和竖直连杆二20上均设有相通的进液口35和高压喷口36,各高压喷口36的出口端与相应侧布料12之间的距离一致。砂洗液可从进液口35进入竖直连杆内部,然后从高压喷口36喷出,冲刷在布料12上,可提高布料12的砂洗效果,同时,部分砂洗液从高压喷口36喷出,可搅动砂洗箱1内的砂洗液,从而可避免砂洗添加剂下沉,促进布料12与砂洗液充分接触,保障砂洗效果。
[0046]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竖直连杆一19和竖直连杆二20连接相应辊体的一端均设有套装在相应辊体上的套箍37,所述套箍37嵌入相应辊体的内部,且套箍37外表面刚好与辊体外表面构成一个光滑面。如此能同时实现相应辊体的位置固定和转动需求,且不影响辊体表面对布料12的作用。
[0047]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砂洗箱1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外表面下部固定有支撑在地面上的支脚38,所述滑轨腔道24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至少三块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板39(图1至图4中示出了四块支撑板39),所述转动电机9可拆卸式固定在小支撑台40上,所述主支撑台13上对应长度方向的侧边上通过支柱41连接到地面上。这样设置,可实现各机构的稳定。
[0048] 上述布料砂洗装置的具体应用过程为:
[0049] (1)布料穿梭:将待砂洗的布料卷8防止放置在送布支撑台4上的下凹槽22内,将布料12头端拉出,绕过送布辊6,再用两个所述夹子18夹住布料12头端的两侧端,启动双轴正反转电机15,驱动行走齿轮27转动,行走齿轮27带动转动齿轮28转动,行走齿轮27在齿条轨道14上水平移动,带动双轴正反转电机15移动,双轴正反转电机15通过连杆30带动移动轴29移动,再推动转动齿轮28移动,同时,转动齿轮28转动,使得延长杆31绕移动轴29转动,中间连杆16的上端从其移动轨迹的顶端向下转动,推动升降杆17向下移动,从而实现夹子18带着布料12头端在砂洗箱1内向下移动,当转动齿轮28旋转半圈时,中间连杆16上端位于其移动轨迹的底端,行走齿轮27在齿条轨道14上的行走距离(转动齿轮28的移动距离)等于下排辊3与其相邻的上排辊2之间的距离,夹子18刚好移动至第一个下排辊3正下方;当转动齿轮28旋转一圈(继续旋转半圈)时,中间连杆16上端回到其移动轨迹的顶端,行走齿轮27在齿条轨道14上的行走距离(转动齿轮28的移动距离)等于相邻两个下排辊3之间的距离,夹子18刚好移动至第一个上排辊2正上方,如此反复,即夹子18带着布料12头端在上排辊2和下排辊3之间呈“S”形穿梭,至到达出布辊7所在侧,停止双轴正反转电机15,从夹子18上取下布料12头端,将其绕过出布辊7后绕制在一根事先安装于安装套11上的卷绕轴10上,即完成布料12穿梭于砂洗箱1内。驱动双轴正反转电机15反转,即可使得送布行走机构返回初始位置。
[0050] (2)砂洗:启动转动电机9,控制其转速,驱动安装在安装套11内的卷绕轴10转动,使得砂洗箱1内的布料12从送布辊6所在侧向出布辊7所在侧移动,布料卷8在下凹槽22内转动放布,砂洗箱1内的布料12先在送布辊6所在侧纯砂洗,到达摩擦轮所在位置后,在砂洗的同时被摩擦轮进行磨砂,经过多次磨砂后,再次纯砂洗后,经出布辊7被收卷。布料12在上排辊2和下排辊3之间穿梭移动时,由于上排辊2、下排辊3和朝向出布辊7所在侧的摩擦辊21均为由两端向中部渐凸的优弧弧形,出布辊7所在侧由于布料12的卷绕施加给布料12一定的拉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布料12在优弧弧形结构的辊体表面上向两侧撑开,从而可避免布料12发生褶皱,有利于促进布料12砂洗均匀,且可避免由于布料12褶皱导致的磨砂破损情况的发生。
[0051] 另外,布料12在穿梭和移动过程中,由于上排辊2和下排辊3的两端与砂洗箱1相应的内侧壁之间均留有供升降杆17移动的移动空间,使得布料12的两侧沿边不会与砂洗箱1侧壁接触摩擦而发生磨损。
[0052] (3)卷绕轴10自动回收移位:当一个布料卷8的布料12完全放出后,卷绕轴10从下凹槽22底部的下落孔23落下,并进入滑轨腔道24内,卷绕轴10沿滑轨腔道24滚动至卷布支撑台5所在侧,从滑轨腔道24滚出后滚到接料板25上,被挡块26阻挡,防止意外滚落,相关操作人员将卷布完成后的卷绕轴10拆下后可直接拿起该卷绕轴10安装在安装套11上,以便于对下一个布料卷8的布料12进行卷布,不用人工将卷绕轴10从送布支撑台4所在侧转移到卷布支撑台5所在侧,减少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0053] 综上,本发明可实现布料头端穿梭的机械化操作,可避免布料发生褶皱,布料的两侧沿边不会与砂洗箱1侧壁接触摩擦而发生磨损,有利于提升布料的砂洗效果,可避免由于布料褶皱导致的磨砂破损情况的发生,还不用人工将卷绕轴10从送布支撑台4所在侧转移到卷布支撑台5所在侧,大大减少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0054]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26] 图1和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0027] 图3和图4为本发明沿横向的竖直中心面剖开的结构剖视图;图3中的装置上已经穿梭有布料12;
[0028] 图5为图4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0029] 图6为砂洗箱1的俯视图;
[0030] 图7为送布行走机构的俯视图;
[0031] 图8为夹子18及重物块32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32] 图9为相互配合作用的两根摩擦辊21的俯视图。
[0033] 附图标记:1‑砂洗箱,2‑上排辊,3‑下排辊,4‑送布支撑台,5‑卷布支撑台,6‑送布辊,7‑出布辊,8‑布料卷,9‑转动电机,10‑卷绕轴,11‑安装套,12‑布料,13‑主支撑台,14‑齿条轨道,15‑双轴正反转电机,16‑中间连杆,17‑升降杆,18‑夹子,19‑竖直连杆一,20‑竖直连杆二,21‑摩擦辊,22‑下凹槽,23‑下落孔,24‑滑轨腔道,25‑接料板,26‑挡块,27‑行走齿轮,28‑转动齿轮,29‑移动轴,30‑连杆,31‑延长杆,32‑重物块,33‑连接板,34‑支杆,35‑进液口,36‑高压喷口,37‑套箍,38‑支脚,39‑支撑板,40‑小支撑台,41‑支柱。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