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泰州市津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缠绕生料带的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自动缠绕生料带的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9-08-15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9-12-06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11-03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9-08-15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910753397.4 申请日 2019-08-15
公开/公告号 CN110436235B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授权日 2020-11-03 预估到期日 2039-08-15
申请年 2019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65H18/10B65H18/02B65H19/26 主分类号 B65H18/1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0
权利要求数量 1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7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201154860Y、CN102910502A、CN202556444U、US2005035239A1、US4123928A、CN205526916U、CN205257680U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3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申请权转移、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泰州市津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泰州市津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宁桂华 第一发明人 宁桂华
地址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高新园区兴国路8号7-5-B-32 邮编 2253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泰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冯铁惠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缠绕生料带的装置,涉及缠绕生料带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生料带的缠绕大多依靠人工缠绕,耗费时间和人力,且缠绕的密封性极差,同时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很难裁断生料带问题。一种自动缠绕生料带的装置,包括L型底座,所述L型底座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导轨,两个所述导轨的外侧安装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安装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一端安装有气动三爪卡盘,所述气动三爪卡盘的内侧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上方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安装有套筒。本发明可对连接管自动缠绕生料带,且可顺着连接管的螺纹方向进行缠绕,使其连接更紧密,同时可自动裁断生料带。
  • 摘要附图
    一种自动缠绕生料带的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自动缠绕生料带的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自动缠绕生料带的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自动缠绕生料带的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自动缠绕生料带的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自动缠绕生料带的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自动缠绕生料带的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11-03 授权
2 2020-10-30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0.10.15 申请人由宁桂华变更为泰州市津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由201506 上海市金山区天工路80号2幢上海日丰实业有限公司变更为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高新园区兴国路8号7-5-B-32
3 2019-12-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5H 18/10 专利申请号: 201910753397.4 申请日: 2019.08.15
4 2019-11-12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自动缠绕生料带的装置,包括L型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底座(1)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导轨(5),两个所述导轨(5)的外侧安装有移动座(7),所述移动座(7)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一端安装有旋转块(8),所述旋转块(8)的一端安装有气动三爪卡盘(9),所述气动三爪卡盘(9)的内侧安装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的上方安装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外侧安装有套筒(3),所述套筒(3)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柱(4),两个所述支撑柱(4)的内侧安装有裁剪机构(6);所述套筒(3)包括生料带筒(301)、出口槽(302)、出料通道(303)、刀片槽(304)和B螺纹(305),所述生料带筒(301)的一侧设置有出口槽(302),所述出口槽(302)的一侧安装有出料通道(303),所述出料通道(303)的后方设置有B螺纹(305),所述B螺纹(305)的前方设置有刀片槽(304);所述裁剪机构(6)包括刀片(601)、乙斜齿条(602)、乙斜齿轮(603)、支撑架(604)、甲斜齿轮(605)、条形槽(606)、方形限位块(607)和限位板(608),所述刀片(601)的下端面安装有乙斜齿条(602),所述乙斜齿条(602)的后端面设置有条形槽(606),所述条形槽(606)的内侧安装有方形限位块(607),所述方形限位块(607)的一侧安装有限位板(608),所述乙斜齿条(602)的前端面安装有乙斜齿轮(603),所述乙斜齿轮(603)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架(604),所述乙斜齿轮(603)的前端面安装有甲斜齿轮(605);所述移动座(7)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环形孔(701),所述环形孔(701)的内侧安装有滑块,且滑块与环形孔(701)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移动座(7)的一侧安装有甲斜齿条(702),所述甲斜齿条(702)的一端安装有T型限位块,所述甲斜齿条(702)与移动座(7)通过T型限位块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导轨(5)的后端面设置有条形限位槽,所述甲斜齿条(702)与导轨(5)通过条形限位槽连接;所述旋转块(8)的外侧设置有A螺纹(801),所述旋转块(8)的一端与气动三爪卡盘(9)的另一端完全贴合,所述旋转块(8)与气动三爪卡盘(9)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杆(10)的下端面安装有弹性夹片(101),所述弹性夹片(101)的上端面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连接杆(10)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方形限位块(607)的前端面设置有滚珠槽,且滚珠槽的内侧安装有滚珠;所述L型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方形置物槽,所述L型底座(1)与乙斜齿条(602)通过方形置物槽连接;所述支撑柱(4)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槽,所述支撑柱(4)与套筒(3)通过卡槽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缠绕生料带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缠绕生料带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料带是液体管道安装中常用的一种辅助用品,用于管件连接处,增强管道连接处的密闭性。生料带是一种新颖理想的密封材料。由于其无毒、无味、优良的密封性、绝缘性、耐腐性,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天然气、化工、塑料、电子工程等领域,生料带采用进口材料和先进工艺生产,品质优良,规格齐全,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的要求。产品具有极其优越的绝缘性,极强的化学稳定性及其良好的密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冶金,电力,船舶,航空航天,医药,电子等工业各领域。
[0003] 但是,现有的生料带的缠绕大多依靠人工缠绕,耗费时间和人力,且缠绕的密封性极差,常常达不到密封标准,同时使缠绕时需要另外的剪刀将多余的生料带裁断,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很难裁断生料带;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缠绕生料带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缠绕生料带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生料带的缠绕大多依靠人工缠绕,耗费时间和人力,且缠绕的密封性极差,常常达不到密封标准,同时使缠绕时需要另外的剪刀将多余的生料带裁断,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很难裁断生料带等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缠绕生料带的装置,包括L型底座,所述L型底座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导轨,两个所述导轨的外侧安装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安装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一端安装有气动三爪卡盘,所述气动三爪卡盘的内侧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上方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内侧安装有裁剪机构。
[0006] 优选的,所述套筒包括生料带筒、出口槽、出料通道、刀片槽和B螺纹,所述生料带筒的一侧设置有出口槽,所述出口槽的一侧安装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的后方设置有B螺纹,所述B螺纹的前方设置有刀片槽。
[0007] 优选的,所述裁剪机构包括刀片、乙斜齿条、乙斜齿轮、支撑架、甲斜齿轮、条形槽、方形限位块和限位板,所述刀片的下端面安装有乙斜齿条,所述乙斜齿条的后端面设置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内侧安装有方形限位块,所述方形限位块的一侧安装有限位板,所述乙斜齿条的前端面安装有乙斜齿轮,所述乙斜齿轮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乙斜齿轮的前端面安装有甲斜齿轮。
[0008] 优选的,所述移动座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环形孔,所述环形孔的内侧安装有滑块,且滑块与环形孔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移动座的一侧安装有甲斜齿条,所述甲斜齿条的一端安装有T型限位块,所述甲斜齿条与移动座通过T型限位块连接。
[0009]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导轨的后端面设置有条形限位槽,所述甲斜齿条与导轨通过条形限位槽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旋转块的外侧设置有A螺纹,所述旋转块的一端与气动三爪卡盘的另一端完全贴合,所述旋转块与气动三爪卡盘通过连接件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面安装有弹性夹片,所述弹性夹片的上端面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连接杆通过螺钉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方形限位块的前端面设置有滚珠槽,且滚珠槽的内侧安装有滚珠。
[0013] 优选的,所述L型底座的内侧设置有方形置物槽,所述L型底座与乙斜齿条通过方形置物槽连接。
[0014]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槽,所述支撑柱与套筒通过卡槽连接。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本发明通过A螺纹和B螺纹的配合,使得旋转块向一侧移动,进而带动电机的移动,通过移动座和导轨的配合,使得移动座在导轨的外侧向一侧移动,使得生料带向连接管螺纹的方向移动,使得生料带与连接管的连接更加紧密贴合;
[0017] 2、本发明通过移动座的移动,带动了甲斜齿条的移动,当甲斜齿条经过甲斜齿轮时,带动了甲斜齿轮的转动,通过甲斜齿轮的转动,进而带动了乙斜齿轮的转动,通过乙斜齿轮的转动,带动了乙斜齿条的上移,进而带动了刀片的上移,同时通过方形限位块和条形槽的配合,避免乙斜齿条在上升过程中产生歪斜,刀片从刀片槽的内侧伸出,将生料带裁断。

实施方案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 本发明中提到的电机2(型号为DT42LN34-10),可通过私人订购或者市场购买获得。
[0027]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自动缠绕生料带的装置,包括L型底座1,L型底座1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导轨5,两个导轨5的外侧安装有移动座7,移动座7可在导轨5的外侧移动,移动座7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机2,便于控制气动三爪卡盘9的转动,进而使得连接管11转动,电机2的一端安装有旋转块8,旋转块8的一端安装有气动三爪卡盘9,便于抓紧连接管11,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连接管11,提高了该装置的利用率,气动三爪卡盘9的内侧安装有连接管11,连接管11的上方安装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外侧安装有套筒3,套筒3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柱4,两个支撑柱4的内侧安装有裁剪机构6。
[0028] 进一步,套筒3包括生料带筒301、出口槽302、出料通道303、刀片槽304和B螺纹305,生料带筒301的一侧设置有出口槽302,出口槽302的一侧安装有出料通道303,出料通道303的后方设置有B螺纹305,B螺纹305的前方设置有刀片槽304,便于放置生料带。
[0029] 进一步,裁剪机构6包括刀片601、乙斜齿条602、乙斜齿轮603、支撑架604、甲斜齿轮605、条形槽606、方形限位块607和限位板608,刀片601的下端面安装有乙斜齿条602,乙斜齿条602的后端面设置有条形槽606,条形槽606的内侧安装有方形限位块607,方形限位块607的一侧安装有限位板608,乙斜齿条602的前端面安装有乙斜齿轮603,乙斜齿轮603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架604,乙斜齿轮603的前端面安装有甲斜齿轮605,便于刀片601的上移,提高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刀片601在上移过程中产生歪斜。
[0030] 进一步,移动座7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环形孔701,环形孔701的内侧安装有滑块,且滑块与环形孔701通过连接轴连接,移动座7的一侧安装有甲斜齿条702,甲斜齿条702的一端安装有T型限位块,甲斜齿条702与移动座7通过T型限位块连接,便于移动座7在导轨5的外侧移动。
[0031] 进一步,其中一个导轨5的后端面设置有条形限位槽,甲斜齿条702与导轨5通过条形限位槽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0032] 进一步,旋转块8的外侧设置有A螺纹801,旋转块8的一端与气动三爪卡盘9的另一端完全贴合,旋转块8与气动三爪卡盘9通过连接件连接,通过A螺纹801和B螺纹305的配合,使得旋转块8向一侧移动,进而带动电机2的移动,通过移动座7和导轨5的配合,使得移动座7在导轨5的外侧向一侧移动,使得生料带向连接管11螺纹的方向移动,使得生料带与连接管11的连接更加紧密贴合。
[0033] 进一步,连接杆10的下端面安装有弹性夹片101,弹性夹片101的上端面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连接杆10通过螺钉连接,便于弹性夹片101的固定,便于对生料带的一端进行固定连接。
[0034] 进一步,方形限位块607的前端面设置有滚珠槽,且滚珠槽的内侧安装有滚珠,便于乙斜齿条602的上升和下落,避免方形限位块607对乙斜齿条602造成阻碍。
[0035] 进一步,L型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方形置物槽,L型底座1与乙斜齿条602通过方形置物槽连接,便于乙斜齿条602的上升和下落。
[0036] 进一步,支撑柱4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槽,支撑柱4与套筒3通过卡槽连接,便于套筒3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对该装置进行检修,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0037] 工作原理:使用时,接通电源,打开开关,通过气动三爪卡盘9的作用,可将连接管11固定,使得不同直径的连接管11均可使用,提高该装置的利用率,将生料带筒301的内侧的生料带的一端拉出,将生料带的一端与弹性夹片101连接,通过弹性夹片101的作用固定生料带的一端,打开电机2,通过电机2的转动带动旋转块8的转动,进而带动连接管11的转动,此时生料带被拉出,且被缠绕在连接管11的外侧,同时通过A螺纹801和B螺纹305的配合,使得旋转块8向一侧移动,进而带动电机2的移动,通过移动座7和导轨5的配合,使得移动座7在导轨5的外侧向一侧移动,使得生料带向连接管11螺纹的方向移动,使得生料带与连接管11的连接更加紧密贴合,在移动座7移动过程中,带动了甲斜齿条702的移动,通过甲斜齿条702的移动进而带动了甲斜齿轮605的转动,通过甲斜齿轮605的转动,进而带动了乙斜齿轮603的转动,通过乙斜齿轮603的转动,带动了乙斜齿条602的上移,进而带动了刀片
601的上移,同时通过方形限位块607和条形槽606的配合,避免乙斜齿条602在上升过程中产生歪斜,刀片601从刀片槽304的内侧伸出,将生料带裁断,裁断后,将弹性夹片101与生料带的一端分开,取出已经缠绕好生料带的连接管11。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套筒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裁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方形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发明弹性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1、L型底座;2、电机;3、套筒;4、支撑柱;5、导轨;6、裁剪机构;7、移动座;8、旋转块;9、气动三爪卡盘;10、连接杆;11、连接管;301、生料带筒;302、出口槽;303、出料通道;304、刀片槽;305、B螺纹;601、刀片;602、乙斜齿条;603、乙斜齿轮;604、支撑架;605、甲斜齿轮;606、条形槽;607、方形限位块;608、限位板;701、环形孔;702、甲斜齿条;801、A螺纹;
101、弹性夹片。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