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专利详情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8-05-18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8-11-13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09-01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8-05-18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810482111.9 申请日 2018-05-18
公开/公告号 CN108680825B 公开/公告日 2020-09-01
授权日 2020-09-01 预估到期日 2038-05-18
申请年 2018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G01R31/08 主分类号 G01R31/08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4
权利要求数量 5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4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3308806A、CN107271786A、CN105301391A、CN108152672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4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实质审查、授权、权利转移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西安科技大学 当前专利权人 黄华炬
发明人 高淑萍、汪凯昌、罗娟、贠保记、宋国兵 第一发明人 高淑萍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58号 邮编 710054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5
申请人所在省 陕西省 申请人所在市 陕西省西安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姚咏华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通过监测公共耦合点处的电流、电压信号在正常并网运行及孤岛运行时所表现的差异,对其使用对称分量法分解求得正、负序电压与电流,从而监测综合序阻抗的变化,实现孤岛故障的检测。利用滑动数据窗计算并网逆变器端综合序阻抗的|ΔZ(1)|、|ΔZ(2)|,并根据各个变化量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发生孤岛故障。本方法具有不影响并网逆变器输出电能的质量,也不会干扰系统的暂态响应的特点。并且能够在孤岛最严重的情况下快速有效地检测出孤岛,在并网开关单相、两相以及三相断开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判别,能够实现无盲区检测。该方法原理简单,适用范围较广,对采样频率要求有所降低,易于硬件实现。
  • 摘要附图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0023]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0026]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0063]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0066]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0072]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6(a)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6(b)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7(a)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7(b)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8(a)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8(b)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9(a)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9(b)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12-18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0.12.08 专利权人由广州环生科技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黄华炬 地址由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元岗村下元岗东街40号2号楼301房变更为274300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经济开发区平原路与北园路交叉口东北
2 2020-09-01 授权
3 2018-11-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G01R 31/08 专利申请号: 201810482111.9 申请日: 2018.05.18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公共耦合点处,从逆变器侧的传感器中获得电气量信号;
步骤二,利用对称分量法将所提取的电气量信号进行分解,得出并网逆变器端电压、电流的正负序分量;
步骤三,将电压、电流正、负序分量通过快速傅里叶方法分解,孤岛故障发生时可得到特定频率的电压、电流正、负序分量;并分别求得其所对应的变化量;
步骤四,使用滑模数据窗的方法求解得到特定频率综合序阻抗正、负序分量的幅值|ΔZ(1)|、|ΔZ(2)|;
步骤五,比较特定频率综合序阻抗正、负分量的幅值|ΔZ(1)|、|ΔZ(2)|与设定门槛值Zset1、Zset2的大小,当|ΔZ(1)|、|ΔZ(2)|分别小于门槛值Zset1、Zset2时,则未发生孤岛;当|ΔZ(1)|≥Zset1或|ΔZ(2)|≥Zset2时,则孤岛发生;
所述步骤四中,通过滑模数据窗方法求得公共耦合点处电压与电流正、负序分量变化量的幅值,做比分别求得其所对应的综合序阻抗:
根据综合阻抗定义,其正序分量为:
式中ΔZ(1)表示综合阻抗正序分量,UPCC(1)、UPCC(1)′分别表示正常并网与孤岛状态下公共点处电压正序分量,IPCC(1)、IPCC(1)′分别表示正常并网与孤岛状态下公共点处电流正序分量;
根据综合阻抗定义,其负序分量为:
式中ΔZ(2)表示综合阻抗负序分量,UPCC(2)、UPCC(2)′分别表示正常并网与孤岛状态下公共点处电压负序分量,IPCC(2)、IPCC(2)′分别表示正常并网与孤岛状态下公共点处电流负序分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公共耦合点处与电网相连接向负载供电,从逆变器侧的传感器中获得电气量信号,当光伏系统逆变器侧发出功率大于负载所需功率时,由光伏系统单独向负载供电;当光伏系统逆变器侧发出功率小于负载所需功率时,电网侧同时向负载供电;当光伏系统逆变器侧发出功率等于负载所需功率时,电网侧输出功率为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孤岛故障发生时得到特定频率的电压、电流正、负序分量是指将从逆变器侧的传感器中提取到的电压、电流电气量信号按照对称分量法进行分解,获取电压、电流的正序、负序分量,然后将其进行频谱分析,得到故障时特定频率的电压、电流正、负序分量;
所述特定频率是指基频、2倍频或3倍频高能量频次的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依据IEEE Std.1547标准允许的孤岛效应检测时间,在0.16s的允许检测时间内并且保证裕度的情况下设置门槛值,当特定频率为基波分量时,设定门槛值Zset1、Zset2的大小为
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模数据窗滑动时间为一个周波20ms。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光伏并网孤岛检测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利用综合序阻抗分量识别孤岛故障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孤岛现象是指当电网由于电气故障或自然因素等原因中断供电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仍然向周围的负载供电,从而形成一个电力公司无法控制的自给供电孤岛。
[0003]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处于孤岛运行状态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孤岛中的电压和频率无法控制,可能会对用户的设备造成损坏;孤岛中的线路仍然带电,可能会危及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等。
[0004] 孤岛效应可能会使电压以及频率失去控制,如果分布式发电系统没有调节电压和频率的能力,并且没有电压和频率保护继电器来限制电压和频率的偏移,那么孤岛系统中的电压和频率势必会产生较大的波动,从而对电网和用户设备造成危害。
[0005] 在从孤岛运行状态变为并网运行状态时,由于重合闸系统当中的分布式发电装置可能与电网不同步从而导致电路断路器装置发生损坏,还可能产生较高的冲击电流,从而危害孤岛系统中的各个设备,甚至导致电网重新跳闸。
[0006] 目前而言,孤岛检测方法主要可以分成局部孤岛检测方法和基于通信的孤岛检测方法两大类。被动式孤岛检测是通过检测电网公共点电气参数变化来判断孤岛,常见方法有过电压/欠电压、高频/低频检测,相位突跳检测和电压谐波检测三种检测方法。该方法实现较为简单,但检测盲区较大。主动式检测法是通过施加扰动,加速孤岛时相关电气参数变化来识别孤岛,常见方法有频率偏移、滑模频率偏移和输出功率扰动三种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减小检测盲区,但其实现较复杂且影响电能质量。
[0007] 第二类基于通信的孤岛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无线电通信来检测孤岛效应,此方法能够减小检测盲区,但设计复杂,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0008]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方法使得光伏并网系统无论处于何种工作状态,均能在不影响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情况下,快速有效地检测出孤岛效应。
[0009]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光伏并网孤岛检测与控制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分量的孤岛检测方法。
[0010]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1] 一种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 步骤一,在公共耦合点处,从逆变器侧的传感器中获得电气量信号;
[0013] 步骤二,利用对称分量法将所提取的电气量信号进行分解,得出并网逆变器端电压、电流的正、负序分量;
[0014] 步骤三,将电压、电流正、负序分量通过快速傅里叶方法分解,孤岛故障发生时可得到特定频率的电压、电流正、负序分量;并分别求得其所对应的变化量;
[0015] 步骤四,使用滑模数据窗的方法求解得到特定频率综合序阻抗正、负分量的幅值|ΔZ(1)|、|ΔZ(2)|;
[0016] 步骤五,比较特定频率综合序阻抗正、负分量的幅值|ΔZ(1)|、|ΔZ(2)|与设定门槛值Zset1、Zset2的大小,当|ΔZ(1)|、|ΔZ(2)|分别小于门槛值Zset1、Zset2时,则未发生孤岛;当|ΔZ(1)|≥Zset1或|ΔZ(2)|≥Zset2时,则孤岛发生。
[0017]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在公共耦合点处与电网相连接向负载供电,从逆变器侧的传感器中获得电气量信号,当光伏系统逆变器侧发出功率大于负载所需功率时,由光伏系统单独向负载供电;当光伏系统逆变器侧发出功率小于负载所需功率时,电网侧同时向负载供电;当光伏系统逆变器侧发出功率等于负载所需功率时,电网侧输出功率为零。
[0018]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孤岛故障发生时得到特定频率的电压、电流正、负序分量是指将从逆变器侧的传感器中提取到的电压、电流电气量信号按照对称分量法进行分解,获取电压、电流的正序、负序分量,然后将其进行频谱分析,得到故障时特定频率的电压、电流正负序分量;
[0019] 所述特定频率是指基频、2倍频或3倍频高能量频次的频率。
[0020]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通过滑模数据窗方法求得公共耦合点处电压与电流正、负序分量变化量的幅值,做比分别求得其所对应的综合序阻抗:
[0021] 根据综合阻抗定义,其正序分量为:
[0022]
[0023] 式中ΔZ(1)表示综合阻抗正序分量,UPCC(1)、UPCC(1)′分别表示正常并网与孤岛状态下公共点处电压正序分量,IPCC(1)、IPCC(1)′分别表示正常并网与孤岛状态下公共点处电流正序分量。
[0024] 根据综合阻抗定义,其负序分量为:
[0025]
[0026] 式中ΔZ(2)表示综合阻抗负序分量,UPCC(2)、UPCC(2)′分别表示正常并网与孤岛状态下公共点处电压负序分量,IPCC(2)、IPCC(2)′分别表示正常并网与孤岛状态下公共点处电流负序分量。
[0027] 进一步,所述综合序阻抗为孤岛故障幅值。
[0028] 进一步,所述滑模数据窗滑动时间为一个周波20ms。
[0029] 进一步,所述步骤五中,依据IEEE Std.1547标准允许的孤岛效应检测时间,在0.16s的允许检测时间内并且保证裕度的情况下设置门槛值,当特定频率为基波分量时,设定门槛值Zset1、Zset2的大小为0.5。
[0030]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 1、无论系统处于何种工作状态,均能在不影响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情况下,快速有效地检测出孤岛效应,且不会干扰系统的暂态响应;
[0032] 2、能够在IEEE Std.1547.1标准里所定义的孤岛最严重的情况下快速并且有效地检测出孤岛效应;
[0033] 3、不仅适用于三相断路的孤岛检测情况,对于单相断路、两相短路情况同样适用;
[0034] 4、由于采用了综合阻抗序分量,相比检测阻抗突变量判断孤岛的方法,有效的减小了不可检测区。
[0035] 5、此方法原理较为简单,易于实现,适用范围广,在各种断路以及孤岛最严重的情况下均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出孤岛效应。

实施方案

[0046]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47] 以下是本发明的原理:
[0048] 请参照图2、图3,其分别为光伏系统正常并网及孤岛状态时的电路和功率分布示意图,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通过并网开关将光伏系统与本地负载相连接。当电网正常运行时,电网侧一方面提供负载所需的无功功率,另一方面在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小于负载所需的有功功率时,向负载提供相应的有功功率,而在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大于负载所需的有功功率时,吸收多余的有功功率。孤岛发生时,公共连接点处电压电流均产生不对称变化。
[0049] 图4是光伏逆变器控制策略框图,逆变器采用双闭环控(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其中电压控制模块将直流电压参考值Vdc,ref与光伏阵列输出电压Vdc之间的误差经过PI调节得到电流d轴分量参考值id,ref;电流控制模块将d轴电流分量参考值id,ref与d轴电流分量id之间的误差经过电流环PI调节,计算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的d轴电压分量vd,改变id,ref以改变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电流控制单元将q轴电流分量参考值iq,ref与q轴电流分量iq之间的误差经过电流环PI调节,计算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的q轴电压分量vq,改变iq,ref以改变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无功功率。
[0050] 图5是反孤岛策略动作逻辑图,可将公共耦合点处电压、电流均进行监测,然后计算其值所对应的变化量,并依据对称分量法,分别求得其对应的正负序分量的变化量,并计算综合阻抗序分量的值,并设立相应的门槛值,当综合阻抗序分量的变化量大于等于所设定的门槛值时,即可认为此时处于孤岛状态。
[0051] 光伏发电系统通常在公共连接点(PCC)处与电网相连接向负载供电,当光伏系统逆变器侧发出功率大于负载所需功率时,由光伏系统单独向负载供电;当光伏系统逆变器侧发出功率小于负载所需功率时,电网侧同时向负载供电。而当光伏系统逆变器侧发出功率等于负载所需功率时,电网侧输出功率基本为零,所以当电网侧由于停电维修或者故障事故使得电网断开时,逆变器侧继续向负载供电,可能会对用户的设备造成损坏并且危及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等。孤岛发生时,功率流由逆变器侧流向负载侧,由于PCC处电压、电流不能突变,且均会产生不对称波动变化直至孤岛稳定,通过使用对称分量法分解可得电压、电流正、负序分量。从而求解综合序阻抗正、负分量幅值判断孤岛发生。通过监测公共耦合点处的电流、电压信号在正常并网运行及孤岛运行时所表现的差异,对其使用对称分量法分解求得正、负序电压与电流,从而通过综合序阻抗的变化实现孤岛故障的判别。
[0052] 光伏逆变器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从中提取电压、电流信号的基波分量,通过对称分量法分解求得各正、负序分量,比较50Hz频率信号综合序阻抗正负分量在正常并网运行和孤岛运行时所表现的差异实现了孤岛故障的检测。
[0053] 本发明通过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使用对称分量法分解求得电压、电流正、负序分量,而电压、电流的波动都是非线性的,所以综合序阻抗分量是一个变量,当超过预设阈值时,即可检测到孤岛发生。
[0054] 如图1所示,本发明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公共耦合点处,从逆变器侧的传感器中获得电气量信号。
[0055] 在公共耦合点处与电网相连接向负载供电,从逆变器侧的传感器中获得电气量信号,当光伏系统逆变器侧发出功率大于负载所需功率时,由光伏系统单独向负载供电;当光伏系统逆变器侧发出功率小于负载所需功率时,电网侧同时向负载供电;当光伏系统逆变器侧发出功率等于负载所需功率时,电网侧输出功率为零。
[0056] 由于在并网公共耦合点处具有较大电流、较高电压,不能直接用普通的电流表、电压表进行测量,需借助互感器将原电路的电量按比例变化为某一较小的电量后,从副边侧采样正常运行与孤岛故障时的信号。经传感器将电流、电压信号输入到A/D转换器,通过一定的电路将模拟量转变为数字量,进而传输给计算机。
[0057] 步骤二,利用对称分量法将所提取的电气量信号进行分解,得出并网逆变器端电压、电流的正、负序分量。
[0058]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可认为是对称平衡的,当发生故障时,电力系统会发生不对称运行。在计算电力系统不平衡情况下引用了对称分量法,即任何三相不平衡的电流、电压都可以分解成为三个平衡的相量成分即正相序、负相序、零相序,从而方便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电流、电压相比较。
[0059] 步骤三,将电压、电流正、负序分量通过快速傅里叶方法分解,孤岛故障发生时可得到特定频率(指基频、2倍频或3倍频等高能量频次的频率)的电压、电流正负序分量(是指将提取到的电气量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故障时基波的电压、电流正、负序分量);并分别求得其所对应的变化量。
[0060] 步骤四,使用滑模数据窗的方法求解公共耦合点处电压与电流正、负序分量变化量的幅值,做比分别求得特定频率(指基频、2倍频或3倍频等高能量频次的频率)综合序阻抗正、负分量的幅值|ΔZ(1)|、|ΔZ(2)|;
[0061] 根据综合阻抗定义,其正序分量为:
[0062]
[0063] 式中ΔZ(1)表示综合阻抗正序分量,UPCC(1)、UPCC(1)′分别表示正常并网与孤岛状态下公共点处电压正序分量,IPCC(1)、IPCC(1)′分别表示正常并网与孤岛状态下公共点处电流正序分量。
[0064] 根据综合阻抗定义,其负序分量为:
[0065]
[0066] 式中ΔZ(2)表示综合阻抗负序分量,UPCC(2)、UPCC(2)′分别表示正常并网与孤岛状态下公共点处电压负序分量,IPCC(2)、IPCC(2)′分别表示正常并网与孤岛状态下公共点处电流负序分量。
[0067] 其中,综合序阻抗为孤岛故障幅值,滑模数据窗滑动时间为一个周波20ms。
[0068] 步骤五,首先,依据IEEE Std.1547标准允许的孤岛效应检测时间(表1),在0.16s的允许检测时间内,并且为了防止正常运行时由于外界小干扰所引起的综合序阻抗波动导致检测装置动作,需要设定一定的裕度,在保证裕度的情况下设置门槛值,设定门槛值Zset1、Zset2的大小,具体的,门槛值Zset1、Zset2的大小通过配电网相关参数、并网逆变器参数、负载类型以及线路参数确定,而相关参数均与电力系统网络有关,在对应系统中经过多次试验从而确定当特定频率为基波分量时门槛值大小为0.5,并保留一定裕度。
[0069] 表1 IEEE Std.1547允许的孤岛效应检测时间
[0070] Table.Detection time of islanding effect allowed by IEEE Std.1547[0071]
[0072] ①上表适用于额定功率≤30KW的发电装置,对额定功率≥30KW的发电装置,电压和频率的范围以及孤岛效应检测时间都是现场可调的。
[0073] ②Vn指电网电压幅值的额定值。对于中国的单相市电,为交流220VAC。
[0074] ③fn指电网电压频率的额定值。对于中国的单相市电,为50Hz。
[0075] 由于并网系统正常运行时,综合序阻抗幅值基本为零,而电力系统整定需要留有一定裕度,此处分别取为0.5Ω、0.5Ω。
[0076] 再比较特定频率(指基频、2倍频或3倍频等高能量频次的频率)综合序阻抗正、负分量的幅值|ΔZ(1)|、|ΔZ(2)|与设定门槛值Zset1、Zset2的大小,当|ΔZ(1)|、|ΔZ(2)|分别小于门槛值Zset1、Zset2时,则未发生孤岛;当|ΔZ(1)|≥Zset1或|ΔZ(2)|≥Zset2时,则孤岛发生。
[0077] 图6(a)、6(b)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运行示意图,PV阵列输出电压为600V,逆变装置选取IGBT三相全桥逆变电路,输出线电压为270V,输出电流为1000A,输出功率为470kW。本地负载选取三角形接法的RLC并联电路进行仿真(此时处于孤岛最严重的情况),品质因数取为1,R=0.4673Ω,L=0.001487H,C=6812μF。经由两级升压变压器将电压等级升至110kV馈送至电网。
[0078] 如图6(a)、6(b)两个框图分别代表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电压(kV)、输出电流(kA)。系统运行时间为1.2s,孤岛故障发生在t=1s时刻。由图6(a)、6(b)可知,在正常运行以及孤岛运行时,系统的运行参数基本没有改变,说明此时处于孤岛最严重的情况。应用本发明进行检测,其中采样频率为16kHz,采样时间为0.08s(0.98-1.06s)。本发明以基频(50Hz)为例,进行的仿真验证。
[0079] 图7(a)、7(b)为三相断路故障情况下,应用本发明的孤岛检测50Hz综合正负序阻抗分量波形图。
[0080] 在并网运行时,综合序阻抗基本为0,当孤岛故障发生时(采样点数为320),综合序阻抗故障分量没有发生变化,经过一个周波(20毫秒,采样点数为640)后,综合序阻抗故障分量逐渐发生变化,50Hz综合序阻抗大于门槛值,与设定的条件一致,孤岛检测成功。
[0081] 图8(a)、8(b)为单相断路故障情况下,应用本发明的孤岛检测50Hz综合正负序阻抗分量波形图。
[0082] 在并网运行时,综合序阻抗基本为0,当孤岛故障发生时(采样点数为320),综合序阻抗故障分量没有发生变化,经过一个周波(20毫秒,采样点数为640)后,综合序阻抗故障分量逐渐发生变化,50Hz综合序阻抗大于门槛值,与设定的条件一致,孤岛检测成功。
[0083] 图9(a)、9(b)为两相断路故障情况下,应用本发明的孤岛检测50Hz综合正负序阻抗分量波形图。
[0084] 在并网运行时,综合序阻抗基本为0,当孤岛故障发生时(采样点数为320),综合序阻抗故障分量没有发生变化,经过一个周波(20毫秒,采样点数为640)后,综合序阻抗故障分量逐渐发生变化,50Hz综合序阻抗大于门槛值,与设定的条件一致,孤岛检测成功。
[0085] 图7(a)、(b)、图8(a)、(b)、图9(a)、(b)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综合序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无论系统处于何种工作状态,均能在不影响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情况下,快速有效地检测出孤岛效应。
[0086] 在并网开关单相和两相断开情况下仍然能够进行判别。能够实现无盲区孤岛检测,此方法的原理简单,适用范围广。
[008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附图说明

[0036]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7] 图1为综合阻抗序分量方法流程图;
[0038] 图2为光伏系统正常并网状态原理电路及功率分布示意图;
[0039] 图3为孤岛状态原理电路及功率分布示意图;
[0040] 图4为光伏逆变器控制策略框图;
[0041] 图5为反孤岛策略动作逻辑图;
[0042] 图6(a)、(b)分别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运行参数图;图6(a)为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图;图6(b)为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图;
[0043] 图7(a)、(b)分别为三相断路对称故障下发生孤岛,应用本发明的孤岛检测50Hz综合序阻抗正负分量波形图;
[0044] 图8(a)、(b)分别为单相断路故障情况下,应用本发明的孤岛检测50Hz综合序阻抗正负分量波形图;
[0045] 图9(a)、(b)分别为两相断路故障情况下,应用本发明的孤岛检测50Hz综合序阻抗分量波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