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苏群健 > 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8-09-18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9-01-29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1-01-22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8-09-18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811087635.4 申请日 2018-09-18
公开/公告号 CN109139080B 公开/公告日 2021-01-22
授权日 2021-01-22 预估到期日 2038-09-18
申请年 2018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E21F1/00 主分类号 E21F1/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3
权利要求数量 4 非专利引证数量 1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1、CN 206222595 U,2017.06.06CN 105268317 A,2016.01.27CN 207122319 U,2018.03.20JP 2013152044 A,2013.08.08CN 206929358 U,2018.01.26CN 207122318 U,2018.03.20CN 104847396 A,2015.08.19CN 103611630 A,2014.03.05CN 103797155 A,2014.05.14王彦富等.顶部竖井隧道自然通风排烟实验的设计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第33卷(第10期),第176-184页.;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4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实质审查、授权、权利转移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苏群健 当前专利权人 安徽振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苏群健 第一发明人 苏群健
地址 安徽省六安市皖西学院工创中心 邮编 2371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安徽省 申请人所在市 安徽省六安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属于隧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针对交通隧道的通风设备不能对火灾进行应急处理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圆周内壁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竖直放置的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的中间位置焊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圆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轴承安装有安装环。本发明中,当发生火灾时,出风腔内温度升高,与进风腔内的空气之间形成压差,从而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向进风腔的一侧偏移,缩小进风腔的孔径,减少进风管的送风,阻隔火源扩大,同时增大出风腔的孔径,增大出风量,提高排风排烟尘的效果,使通风管在火灾发生时做出应急处理。
  • 摘要附图
    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2-02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1.01.21 专利权人由苏群健变更为安徽振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由237100 安徽省六安市皖西学院工创中心变更为242131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十字镇通站路西侧9号
2 2021-01-22 授权
3 2019-01-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E21F 1/00 专利申请号: 201811087635.4 申请日: 2018.09.18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圆周内壁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竖直放置的固定板(101),且两个固定板(101)的中间位置焊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固定杆(102),所述固定杆(102)圆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轴承安装有安装环(103),且两个安装环(103)圆周外壁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竖直放置的第一隔板(104),所述固定杆(102)圆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轴承安装有固定环(105),且固定环(105)位于安装环(103)远离固定板(101)的一侧,两个所述固定环(105)圆周外壁的底部焊接有同一个竖直放置的第二隔板(106),且第一隔板(104)和第二隔板(106)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凹槽(9),所述凹槽(9)呈半球形结构,且第一隔板(104)和第二隔板(106)两侧的凹槽对称分布;
所述第一隔板(104)和第二隔板(106)同一侧外壁的一端熔接有同一个进风帘(107),且第一隔板(104)和第二隔板(106)远离进风帘(107)的一侧外壁一端熔接有同一个出风帘(108),出风帘(108)位于固定杆(102)远离进风帘(107)的一端,通风管(1)的圆周内壁、第一隔板(104)、第二隔板(106)和进风帘(107)之间构成有进风腔,通风管(1)的圆周内壁、第一隔板(104)、第二隔板(106)和出风帘(108)之间构成有出风腔;
所述通风管(1)的两端外壁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L型结构的进风管(4)和出风管(5),且进风管(4)和出风管(5)的圆周内壁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进风机和出风机,进风机的风向是自上而下,出风机的风向是自下而上,进风管(4)和出风管(5)分别与进风腔和出风腔连通;
所述通风管(1)的两侧设置有送风管(2)和排风管(3),且送风管(2)和排风管(3)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隧道的顶部内壁,送风管(2)和排风管(3)之间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通风管(1),送风管(2)和排风管(3)的风向均是从出风管(5)的一端至进风管(4)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104)的顶部外壁和第二隔板(106)的底部外壁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限位环(6),且限位环(6)的圆周内壁放置有滚珠(7),通风管(1)圆周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滑槽(8),滑槽(8)的顶部内壁与限位环(6)圆周外壁的顶部滑动连接,滚珠(7)的球形外壁分别与滑槽(8)的两端内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2)的圆周外壁和通风管(1)的圆周外壁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水平放置的安装管(201),且安装管(201)圆周内壁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安装板(202),安装管(201)圆周内壁两端的安装板(202)呈间隔分布,安装板(202)设置成波浪状结构,送风管(2)圆周内壁一侧与安装管(201)对应的位置通过螺栓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挡板(203),挡板(203)沿着送风管(2)内的风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3)的圆周外壁和通风管(1)的圆周外壁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水平放置的固定管(301),且通风管(1)圆周内壁靠近固定管(301)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弧形结构的限位板(30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隧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交通设施的发展,地面交通逐渐走向地下,交通隧道逐渐成型,交通隧道除了筒体结构的主体建筑外,还需要安装有其它附属设备,以保证洞体内交通的正常,其附属设备含有照明设备、排水设备和通风设备等,其中通风设备是为了隧道内的通风,交通隧道使用的通风设备主要由风管和风机构成。
[0003] 交通隧道内利用两个管道使外部的风流经隧道,通过设置等距离的风机将两个管道与隧道内部连接,实现送风和排风的通风作用,但是当发生火灾时,隧道内的风机仍然按正常情况进行工作,不能对火灾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交通隧道的通风设备不能对火灾进行应急处理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
[000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圆周内壁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竖直放置的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的中间位置焊接有
同一个水平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圆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轴承安装有安装环,且两个
安装环圆周外壁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竖直放置的第一隔板,所述固定杆圆周外壁的两侧均
通过轴承安装有固定环,且固定环位于安装环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两个所述固定环圆周外
壁的底部焊接有同一个竖直放置的第二隔板,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
等距离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呈半球形结构,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两侧的凹槽对称分布。
[0006]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同一侧外壁的一端熔接有同一个进风帘,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远离进风帘的一侧外壁一端熔接有同一个出风帘,出风帘位于固定杆远
离进风帘的一端,通风管的圆周内壁、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进风帘之间构成有进风腔,通风管的圆周内壁、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出风帘之间构成有出风腔。
[0007] 优选地,所述通风管的两端外壁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L型结构的进风管和出风管,且进风管和出风管的圆周内壁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进风机和出风机,进风机的风向是自上
而下,出风机的风向是自下而上,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与进风腔和出风腔连通。
[0008]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外壁和第二隔板的底部外壁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限位环,且限位环的圆周内壁放置有滚珠,通风管圆周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等距离
分布的滑槽,滑槽的顶部内壁与限位环圆周外壁的顶部滑动连接,滚珠的球形外壁分别与
滑槽的两端内壁转动连接。
[0009] 优选地,所述通风管的两侧设置有送风管和排风管,且送风管和排风管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隧道的顶部内壁,送风管和排风管之间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通风管,送风管和
排风管的风向均是从出风管的一端至进风管的一端。
[0010] 优选地,所述送风管的圆周外壁和通风管的圆周外壁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水平放置的安装管,且安装管圆周内壁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安装板,安装管圆
周内壁两端的安装板呈间隔分布,安装板设置成波浪状结构,送风管圆周内壁一侧与安装
管对应的位置通过螺栓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挡板,挡板沿着送风管内的风向倾斜。
[0011] 优选地,所述排风管的圆周外壁和通风管的圆周外壁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水平放置的固定管,且通风管圆周内壁靠近固定管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弧形结构的限位板。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 1、该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可绕着固定杆转动,当发生火灾时,靠近火源点位置的通风管内从出风管向出风腔排入热风,出风腔内温度升高,与进风腔内的空气之间形成压差,从而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向进风腔的一侧偏移,缩小进风
腔的孔径,减少进风管的送风,从而减少火源点的氧气,防止火扩大,辅助灭火,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偏移同时增大出风腔的孔径,增大出风量,提高排风排烟尘的效果,使通风管在火灾发生时做出应急处理,提高通风设备的使用效果和安防效果。
[0014] 2、该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通风管的内壁之间通过等距离分布的限位环和滑槽连接,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能稳定的进行偏移,限位环的内部
转动连接有滚珠,采用滚珠可减少限位环与滑槽两端的摩擦力,降低摩擦力对第一隔板和
第二隔板偏移的影响,以保证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对进风腔和出风腔因温度产生的压差做
出准确的偏移。
[0015] 3、该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两侧均设置对称分布的弧形凹槽,增大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进风腔和出风腔的接触面积,且减少第一隔板和第
二隔板的体积,提高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对进风腔和出风腔之间压差做出偏移的灵敏性。
[0016] 4、送风管和通风管之间的安装管内设置间隔分布的安装板,安装板设置成波浪状结构,有效缓冲送风管进入进风腔的风强度,防止风力过大损坏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延长通风管的使用寿命,并在送风管内与安装管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挡板,方便风进
入安装管。
[0017] 5、排风管和通风管之间通过固定管连通,在通风管与固定管对应的位置设置弧形结构的限位板,隧道内的风从出风管进入到出风腔后,利用限位板引入到排风管,且利用弧形结构的限位板将风中的颗粒杂质阻挡至排风管中,防止颗粒杂质留在通风管内,造成通
风管的损坏。

实施方案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6] 参照图1-5,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1,通风管1圆周内壁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竖直放置的固定板101,且两个固定板101的中间位置焊接
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固定杆102,固定杆102圆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轴承安装有安装环103,且两个安装环103圆周外壁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竖直放置的第一隔板104,固定杆102圆周
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轴承安装有固定环105,且固定环105位于安装环103远离固定板101的一
侧,两个固定环105圆周外壁的底部焊接有同一个竖直放置的第二隔板106,当发生火灾时,第一隔板104和第二隔板106可因为压差发生偏移,且第一隔板104和第二隔板106的两侧外
壁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凹槽9,凹槽9呈半球形结构,且第一隔板104和第二隔板106两侧
的凹槽对称分布,增大第一隔板104和第二隔板106与进风腔和出风腔的接触面积,提高第
一隔板104和第二隔板106对进风腔和出风腔之间压差做出偏移的灵敏性。
[0027] 本发明中,第一隔板104和第二隔板106同一侧外壁的一端熔接有同一个进风帘107,且第一隔板104和第二隔板106远离进风帘107的一侧外壁一端熔接有同一个出风帘
108,出风帘108位于固定杆102远离进风帘107的一端,通风管1的圆周内壁、第一隔板104、第二隔板106和进风帘107之间构成有进风腔,通风管1的圆周内壁、第一隔板104、第二隔板
106和出风帘108之间构成有出风腔,通风管1的两端外壁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L型结构的进
风管4和出风管5,且进风管4和出风管5的圆周内壁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进风机和出风机,
进风机的风向是自上而下,出风机的风向是自下而上,进风管4和出风管5分别与进风腔和
出风腔连通,实现隧道内的通风;
[0028] 第一隔板104的顶部外壁和第二隔板106的底部外壁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限位环6,且限位环6的圆周内壁放置有滚珠7,通风管1圆周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等距离
分布的滑槽8,滑槽8的顶部内壁与限位环6圆周外壁的顶部滑动连接,滚珠7的球形外壁分
别与滑槽8的两端内壁转动连接,采用滚珠7可减少限位环6与滑槽8两端的摩擦力,降低摩
擦力对第一隔板104和第二隔板106偏移的影响;
[0029] 通风管1的两侧设置有送风管2和排风管3,且送风管2和排风管3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隧道的顶部内壁,送风管2和排风管3之间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通风管1,送风管2和排
风管3的风向均是从出风管5的一端至进风管4的一端,送风管2的圆周外壁和通风管1的圆
周外壁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水平放置的安装管201,且安装管201圆周内壁的两端均通过螺
栓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安装板202,安装管201圆周内壁两端的安装板202呈间隔分布,安装板202设置成波浪状结构,有效缓冲送风管2进入进风腔的风强度,防止风力过大损坏第一
隔板104和第二隔板106,送风管2圆周内壁一侧与安装管201对应的位置通过螺栓安装有倾
斜设置的挡板203,挡板203沿着送风管2内的风向倾斜,方便风进入安装管201,排风管3的圆周外壁和通风管1的圆周外壁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水平放置的固定管301,且通风管1圆
周内壁靠近固定管301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弧形结构的限位板302,将排风中的颗粒杂质
阻挡至排风管3中,防止颗粒杂质留在通风管1内,造成通风管的损坏。
[0030] 使用时,利用送风管2和排风管3使风流经隧道,送风管2和排风管3之间设置等距离分布的通风管1,通风管1内利用第一隔板104、第二隔板106、进风帘107和出风帘108分别构成进风腔和出风腔,送风管2的风从进风腔和进风管4向隧道送风,出风管5将隧道的空气从出风腔和排风管3排出,当发生火灾时,靠近火源点位置的通风管1内的出风腔温度升高,与进风腔内的空气之间形成压差,从而使第一隔板104和第二隔板106向进风腔的一侧偏
移,缩小进风腔的孔径,减少进风管的送风,从而减少火源点的氧气,第一隔板104和第二隔板106的偏移同时增大出风腔的孔径,增大出风量,提高排风排烟尘的效果。
[00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的通风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的固定杆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的通风管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的限位环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隧道交通用通风装置的整体风向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1通风管、101固定板、102固定杆、103安装环、104第一隔板、105固定环、106第二隔板、107进风帘、108出风帘、2送风管、201安装管、202安装板、203挡板、3排风管、301固定管、302限位板、4进风管、5出风管、6限位环、7滚珠、8滑槽、9凹槽。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