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03-05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0-07-21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10-30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0-03-05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010147419.5 申请日 2020-03-05
公开/公告号 CN111335398B 公开/公告日 2020-10-30
授权日 2020-10-30 预估到期日 2040-03-05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E03B1/04E03C1/122E03B3/02E03B11/00E03D5/00E03D1/00E03B7/00E03B7/07G05D9/12 主分类号 E03B1/04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8
权利要求数量 9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当前专利权人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周天沛 第一发明人 周天沛
地址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襄王路1号 邮编 22114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徐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华德明
摘要
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在本发明的洗涤池内装有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如果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检测到洗涤池中水有腥味,水会直接流向下水管道;如果洗涤池中的水无腥味,水会流向分离池,经过分离池进行处理后经蓄水池收集,以便后续使用,节约用水;对于雨水的收集与处理,当天下雨时,装在楼顶蓄水池的水流传感器L1检测到信号,雨水会流入分离池,分离池的水满后,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处理,比水轻的油污或是肥皂沫会从最上面出口流到下水管道,泥沙被过滤网滤掉一部分后,其余也会沉到底部,这样流入蓄水池的水会比较干净;本发明可以对生活用水及雨水进行收集,并对生活用水和雨水进一步处理,以便二次利用,节约用水。
  • 摘要附图
    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10-30 授权
2 2020-07-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E03B 1/04 专利申请号: 202010147419.5 申请日: 2020.03.05
3 2020-06-26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包括洗涤池(1)、分离池(2)、楼顶蓄水池(3)、蓄水池(4)、马桶(5),流经自来水管道(6)的水流分别经分水管进入洗涤池(1)、蓄水池(4)、马桶(5),其特征在于,在自来水管道(6)与蓄水池(4)连通的分水管上安装电磁阀SV4,在自来水管道(6)与马桶(5)连通的分水管上安装电磁阀SV5;在洗涤池(1)内部安装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洗涤池(1)的底端设置连通下水管道(7)的第一管路(8),在第一管路(8)上安装电磁阀SV1,在电磁阀SV1上方的第一管路(8)上设置第二管路(9),第二管路(9)连通分离池(2)上端的一侧,在第二管路(9)上安装电磁阀SV2,分离池(2)上端的另一侧通过第三管路(10)连通楼顶蓄水池(3),在第三管路(10)上安装电磁阀SV3,楼顶蓄水池(3)内部安装水流传感器L1;在分离池(2)的内部分别安装上水位传感器IC6、下水位传感器IC5、红外二极管LED1、光敏二极管LED2、电机M1,上水位传感器IC6安装在距离分离池(2)顶端的1/6处,在上水位传感器IC6的上方、第二管路(9)的下方设置第四管路(11),第四管路(11)的水流入下水管道(7),上水位传感器IC6的下部安装过滤网(12),下水位传感器IC5安装在距离分离池(2)顶端的5/6处,红外二极管LED1、光敏二极管LED2、电机M1均安装在分离池(2)的底部,在分离池(2)的底端设置第五管路(13),并在第五管路(13)上安装电磁阀SV8,第五管路(13)的水流入下水管道(7),在分离池(2)的底部侧壁设置第六管路(14),并在第六管路(14)上安装电磁阀SV6,第六管路(14)连通蓄水池(4),在蓄水池(4)的底端分别设置第七管路(15)、第八管路(16),并在第七管路(15)、第八管路(16)上对应安装电磁阀SV10、SV9,第七管路(15)的水流入下水管道(7),第八管路(16)的水用来浇花,在蓄水池(4)的底部侧壁设置第九管路(17),并在第九管路(17)上安装电磁阀SV7,第九管路(17)与蓄水池(4)连通的位置要低于第六管路(14)与蓄水池(4)连通的位置,马桶(5)水箱的高度要低于第九管路(17)的出水口,使三者形成水位落差,第九管路(17)流经电磁阀SV5与马桶(5)之间的分水管后用来冲马桶(5),在蓄水池(4)内部安装上水位传感器IC8、下水位传感器IC7,上水位传感器IC8安装在距离蓄水池(4)顶端的1/6处,下水位传感器IC7安装在距离蓄水池(4)顶端的5/6处,在马桶(5)中安装探针Ⅰ(A)、探针Ⅱ(B),探针Ⅰ(A)安装在距离马桶(5)顶端的1/4处,探针Ⅱ(B)安装在距离马桶(5)顶端的3/4处,探针Ⅰ(A)、探针Ⅱ(B)接通表示马桶中有水;
所述电磁阀SV1、电磁阀SV2、电磁阀SV3、电磁阀SV4、电磁阀SV5、电磁阀SV6、电磁阀SV7、电磁阀SV8、电磁阀SV9、电磁阀SV10均通过控制电路控制通断,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水流传感器L1、上水位传感器IC6、下水位传感器IC5、红外二极管LED1、光敏二极管LED2、电机M1、上水位传感器IC8、下水位传感器IC7用来为控制电路提供工作信号,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单片机IC4、定时器IC9、定时器IC12、双运算放大器IC10、放大器IC11、电阻R1~R34、电解电容C1~C3、电容C4~C6、电解电容C7、电容C8~C13、变压器B1、整流堆UR、二极管D1~D8、三极管BG1~BG13、晶闸管SCR1~SCR2、稳压管DW1、晶振XT1、继电器J1、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2、继电器J2、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1、继电器J3、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1、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2、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3、继电器J4、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1、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2、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3、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4、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5、继电器J5、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1、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2、继电器J6、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1、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2、继电器J7、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1、继电器J7的常闭触点J7-2、继电器J8、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1、继电器J9、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1、继电器J9的常闭触点J9-2、继电器J10、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1、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2、继电器J11、继电器J11的常开触点J11-1、继电器J12、继电器J12的常开触点J12-1、继电器J12的常开触点J12-2、继电器J13、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1、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2、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3、继电器J14、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J14-1、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J14-2、按钮SB1~SB10;
220V输入电压的两端分别连接变压器B1的输入端口,变压器B1的输出端口分别连接整流堆UR的1脚、2脚,整流堆UR的3脚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1的正极、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的1脚、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的1脚,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的3脚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2的正极、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的12脚,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的11脚连接单片机IC4的1脚,整流堆UR的4脚、电解电容C1的负极、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的2脚、电解电容C2的负极、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的13脚均接地;
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的3脚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3的正极、电阻R11的一端、二极管D5的负极、继电器J6的一端、稳压管DW1的1脚、稳压管DW1的3脚、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按钮SB1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单片机IC4的40脚、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1的负极、水流传感器L1的端口A、二极管D2的负极、按钮SB2的一端、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1的一端、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1的一端、按钮SB8的一端、按钮SB6的一端、按钮SB4的一端、二极管D8的负极、定时器IC12的4脚、电阻R33的一端、定时器IC12的8脚、电阻R34的一端、下水位传感器IC5的1脚、上水位传感器IC6的1脚、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BG3的发射极、晶闸管SCR1的阳极、晶闸管SCR2的阳极、三极管BG6的发射极、电阻R7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定时器IC9的4脚、电阻R12的一端、定时器IC9的8脚、电阻R13的一端、放大器IC11的7脚、光敏二极管LED2的负极、下水位传感器IC7的1脚、上水位传感器IC8的1脚,单片机IC4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单片机IC4的9脚分别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按钮SB1的另一端、电阻R1的一端,单片机IC4的18脚连接电容C5的一端,单片机IC4的19脚连接电容C6的一端,单片机IC4的22脚连接三极管BG12的基极,三极管BG1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继电器J10并联在二极管D7两端,单片机IC4的21脚连接三极管BG1的基极,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继电器J1并联在二极管D1两端,水流传感器L1的端口B串联电阻R2后连接三极管BG2的基极,三极管BG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继电器J2并联在二极管D2两端,按钮SB2的另一端串联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1、按钮SB3后连接继电器J5的一端,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1并联在按钮SB2两端,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1的另一端串联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5后连接继电器J7的一端,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1的另一端串联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2、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3后连接继电器J9的一端,单片机IC4的20脚分别连接三极管BG12的发射极、三极管BG1的发射极、三极管BG2的发射极、继电器J5的另一端、继电器J7的另一端、继电器J9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晶振XT1的一端,晶振XT1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3的另一端、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的2脚均接地;
下水位传感器IC5的2脚连接三极管BG4的基极,三极管BG4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4后分别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三极管BG3的基极,三极管BG3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5后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晶闸管SCR1的门极,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晶闸管SCR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三极管BG5的集电极,继电器J3并联在二极管D3两端,三极管BG5的基极连接上水位传感器IC6的2脚,三极管BG4的发射极、三极管BG5的发射极、下水位传感器IC5的3脚、上水位传感器IC6的3脚均接地;
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1脚串联电阻R20后连接三极管BG11的基极,三极管BG11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21后分别连接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8脚、电阻R16的另一端,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
3脚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2脚串联电阻R18后分别连接电阻R23的一端、红外二极管LED1的负极,红外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三极管BG11的发射极,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5脚串联电阻R32后连接放大器IC11的6脚,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6脚分别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7脚、电阻R24的另一端,三极管BG9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继电器J6的另一端,三极管BG9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探针Ⅰ,三极管BG9的发射极、探针Ⅱ、稳压管DW2的2脚、电阻R15的另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4脚、电阻R23的另一端均接地;
按钮SB4的另一端串联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3、按钮SB5后连接继电器J12的一端,继电器J12的常开触点J12-1并联在按钮SB4两端,按钮SB6的另一端串联按钮SB7后连接继电器J13的一端,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1并联在按钮SB6两端,按钮SB8的另一端串联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4、按钮SB9后连接继电器J14的一端,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J14-1并联在按钮SB8两端;
下水位传感器IC7的2脚连接三极管BG7的基极,三极管BG7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8后分别连接三极管BG6的基极、电阻R7的另一端,三极管BG6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9后分别连接电阻R10的一端、晶闸管SCR2的门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晶闸管SCR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三极管BG8的集电极,继电器J4并联在二极管D4两端,三极管BG8的基极连接上水位传感器IC8的2脚;
定时器IC9的3脚连接三极管BG10的基极,三极管BG10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三极管BG10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继电器J8的一端,定时器IC9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2的一端,定时器IC9的6脚分别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定时器IC9的7脚、电解电容C7的正极,定时器IC9的5脚连接电容C8的一端,放大器IC11的1脚串联电阻R31后连接放大器IC11的8脚,放大器IC11的3脚分别连接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电阻R27的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光敏二极管LED2的正极、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8的一端,电容C10的另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继电器J12的另一端、继电器J13的另一端、继电器J14的另一端均接地;定时器IC9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8的另一端;
定时器IC12的3脚连接三极管BG13的基极,三极管BG1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继电器J11并联在二极管D8两端,定时器IC12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34的另一端、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2的一端、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3的一端,定时器IC12的6脚分别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定时器IC12的7脚、电容C12的一端,定时器IC12的5脚连接电容C13的一端,三极管BG7的发射极、三极管BG8的发射极、下水位传感器IC7的3脚、上水位传感器IC8的
3脚、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2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7的负极、定时器IC9的1脚、电容C8的另一端、二极管D6的正极、继电器J8的另一端、放大器IC11的4脚、放大器IC11的5脚、电容C9的另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3的另一端、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2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定时器IC12的1脚、电容C13的另一端、三极管BG13的发射极均接地;
220V输入电压分别为电磁阀SV1、电磁阀SV2、电磁阀SV3、电磁阀SV4、电磁阀SV5、电磁阀SV6、电磁阀SV7、电磁阀SV8、电磁阀SV9、电磁阀SV10、电机M1提供电压;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与电磁阀SV1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1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2与电磁阀SV2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2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1、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1与电磁阀SV3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3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2与电磁阀SV4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4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2、继电器J7的常闭触点J7-2与电磁阀SV5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5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1与电磁阀SV6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6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1与电磁阀SV7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7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1、继电器J9的常闭触点J9-2、继电器J11的常开触点J11-1与电磁阀SV8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8的通电和断电,电机M1并联在电磁阀SV8两端,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2并联在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1的两端;继电器J12的常开触点J12-2与电磁阀SV9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9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J14-2与电磁阀SV10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10的通电和断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的型号为7824;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的型号为7805;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的型号为SGA-MK- C3H9N;单片机IC4型号为STC89LE516AD;下水位传感器IC5、上水位传感器IC6、上水位传感器IC8、下水位传感器IC7的型号为SW08;定时器IC9、定时器IC12的型号为NE555;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型号为LM358;放大器IC11的型号为AD6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三极管BG1、三极管BG2、三极管BG4、三极管BG5、三极管BG7、三极管BG8、三极管BG9、三极管BG11、三极管BG12、三极管BG13为NPN管型,型号为S8050;三极管BG3、三极管BG6、三极管BG10为PNP管型,型号为S85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二极管D1~D8的型号为IN40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稳压管DW1的型号为TL4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的型号为BT816 -X,光敏二极管LED2的型号为PDLJ940F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晶闸管SCR1、晶闸管SCR2的型号为BT16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阀SV1-SV10的型号为DCF-T-20,电机M1的功率为0.5KW。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继电器J1-J14的型号为JRX-20F。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的二次利用装置,具体是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属于自来水再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但是在我国很多地方还存在水资源浪费,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0多亿立方米自来水被用来冲刷家用马桶和公共厕所,另外在很多家庭、单位、食堂、宾馆,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洗衣服水、洗菜水、淘米水会不加利用顺着下水管道流失,同样雨水也会流到下水管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非常可惜。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能够将洗衣服、洗菜、淘米和雨水进行收集和处理,进行二次利用,节约水资源。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包括洗涤池、分离池、楼顶蓄水池、蓄水池、马桶,流经自来水管道的水流分别经分水管进入洗涤池、蓄水池、马桶,在自来水管道与蓄水池连通的分水管上安装电磁阀SV4,在自来水管道与马桶连通的分水管上安装电磁阀SV5;在洗涤池内部安装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洗涤池的底端设置连通下水管道的第一管路,在第一管路上安装电磁阀SV1,在电磁阀SV1上方的第一管路上设置第二管路,第二管路连通分离池上端的一侧,在第二管路上安装电磁阀SV2,分离池上端的另一侧通过第三管路连通楼顶蓄水池,在第三管路上安装电磁阀SV3,楼顶蓄水池内部安装水流传感器L1;在分离池的内部分别安装上水位传感器IC6、下水位传感器IC5、红外二极管LED1、光敏二极管LED2、电机M1,上水位传感器IC6安装在距离分离池顶端的1/6处,在上水位传感器IC6的上方、第二管路的下方设置第四管路,第四管路的水流入下水管道,上水位传感器IC6的下部安装过滤网,下水位传感器IC5安装在距离分离池顶端的5/6处,红外二极管LED1、光敏二极管LED2、电机M1均安装在分离池的底部,在分离池的底端设置第五管路,并在第五管路上安装电磁阀SV8,第五管路的水流入下水管道,在分离池的底部侧壁设置第六管路,并在第六管路上安装电磁阀SV6,第六管路连通蓄水池,在蓄水池的底端分别设置第七管路、第八管路,并在第七管路、第八管路上对应安装电磁阀SV10、SV9,第七管路的水流入下水管道,第八管路的水用来浇花,在蓄水池的底部侧壁设置第九管路,并在第九管路上安装电磁阀SV7,第九管路与蓄水池连通的位置要低于第六管路与蓄水池连通的位置,马桶水箱的高度要低于第九管路的出水口,使三者形成水位落差,利用水的压强和连通器原理,使水可以在三者之间进行自然流动,第九管路流经电磁阀SV5与马桶之间的分水管后用来冲马桶,在蓄水池内部安装上水位传感器IC8、下水位传感器IC7,上水位传感器IC8安装在距离蓄水池顶端的1/6处,下水位传感器IC7安装在距离蓄水池顶端的5/6处,在马桶中安装探针Ⅰ、探针Ⅱ,探针Ⅰ安装在距离马桶顶端的1/4处,探针Ⅱ安装在距离马桶顶端的3/4处,探针Ⅰ、探针Ⅱ接通表示马桶中有水。
[000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阀SV1、电磁阀SV2、电磁阀SV3、电磁阀SV4、电磁阀SV5、电磁阀SV6、电磁阀SV7、电磁阀SV8、电磁阀SV9、电磁阀SV10均通过控制电路控制通断,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水流传感器L1、上水位传感器IC6、下水位传感器IC5、红外二极管LED1、光敏二极管LED2、电机M1、上水位传感器IC8、下水位传感器IC7用来为控制电路提供工作信号,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单片机IC4、定时器IC9、定时器IC12、双运算放大器IC10、放大器IC11、电阻R1~R34、电解电容C1~C3、电容C4~C6、电解电容C7、电容C8~C13、变压器B1、整流堆UR、二极管D1~D8、三极管BG1~BG13、晶闸管SCR1~SCR2、稳压管DW1、晶振XT1、继电器J1、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2、继电器J2、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1、继电器J3、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1、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2、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3、继电器J4、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1、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2、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3、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4、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5、继电器J5、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1、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2、继电器J6、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1、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2、继电器J7、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1、继电器J7的常闭触点J7-2、继电器J8、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1、继电器J9、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1、继电器J9的常闭触点J9-2、继电器J10、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1、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2、继电器J11、继电器J11的常开触点J11-1、继电器J12、继电器J12的常开触点J12-1、继电器J12的常开触点J12-2、继电器J13、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1、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2、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3、继电器J14、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J14-1、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J14-2、按钮SB1~SB10;
[0006] 220V输入电压的两端分别连接变压器B1的输入端口,变压器B1的输出端口分别连接整流堆UR的1脚、2脚,整流堆UR的3脚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1的正极、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的1脚、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的1脚,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的3脚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2的正极、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的12脚,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的11脚连接单片机IC4的1脚,整流堆UR的4脚、电解电容C1的负极、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的2脚、电解电容C2的负极、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的13脚均接地;
[0007] 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的3脚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3的正极、电阻R11的一端、二极管D5的负极、继电器J6的一端、稳压管DW1的1脚、稳压管DW1的3脚、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按钮SB1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单片机IC4的40脚、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1的负极、水流传感器L1的端口A、二极管D2的负极、按钮SB2的一端、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1的一端、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1的一端、按钮SB8的一端、按钮SB6的一端、按钮SB4的一端、二极管D8的负极、定时器IC12的4脚、电阻R33的一端、定时器IC12的8脚、电阻R34的一端、下水位传感器IC5的1脚、上水位传感器IC6的1脚、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BG3的发射极、晶闸管SCR1的阳极、晶闸管SCR2的阳极、三极管BG6的发射极、电阻R7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定时器IC9的4脚、电阻R12的一端、定时器IC9的8脚、电阻R13的一端、放大器IC11的7脚、光敏二极管LED2的负极、下水位传感器IC7的1脚、上水位传感器IC8的1脚,单片机IC4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单片机IC4的9脚分别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按钮SB1的另一端、电阻R1的一端,单片机IC4的18脚连接电容C5的一端,单片机IC4的19脚连接电容C6的一端,单片机IC4的22脚连接三极管BG12的基极,三极管BG1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继电器J10并联在二极管D7两端,单片机IC4的21脚连接三极管BG1的基极,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继电器J1并联在二极管D1两端,水流传感器L1的端口B串联电阻R2后连接三极管BG2的基极,三极管BG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继电器J2并联在二极管D2两端,按钮SB2的另一端串联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1、按钮SB3后连接继电器J5的一端,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1并联在按钮SB2两端,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1的另一端串联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5后连接继电器J7的一端,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1的另一端串联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2、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3后连接继电器J9的一端,单片机IC4的20脚分别连接三极管BG12的发射极、三极管BG1的发射极、三极管BG2的发射极、继电器J5的另一端、继电器J7的另一端、继电器J9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晶振XT1的一端,晶振XT1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3的另一端、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的2脚均接地;
[0008] 下水位传感器IC5的2脚连接三极管BG4的基极,三极管BG4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4后分别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三极管BG3的基极,三极管BG3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5后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晶闸管SCR1的门极,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晶闸管SCR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三极管BG5的集电极,继电器J3并联在二极管D3两端,三极管BG5的基极连接上水位传感器IC6的2脚,三极管BG4的发射极、三极管BG5的发射极、下水位传感器IC5的3脚、上水位传感器IC6的3脚均接地;
[0009] 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1脚串联电阻R20后连接三极管BG11的基极,三极管BG11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21后分别连接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8脚、电阻R16的另一端,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3脚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2脚串联电阻R18后分别连接电阻R23的一端、红外二极管LED1的负极,红外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三极管BG11的发射极,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5脚串联电阻R32后连接放大器IC11的6脚,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6脚分别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7脚、电阻R24的另一端,三极管BG9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继电器J6的另一端,三极管BG9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探针ⅠA,三极管BG9的发射极、探针ⅡB、稳压管DW2的2脚、电阻R15的另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4脚、电阻R23的另一端均接地;
[0010] 按钮SB4的另一端串联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3、按钮SB5后连接继电器J12的一端,继电器J12的常开触点J12-1并联在按钮SB4两端,按钮SB6的另一端串联按钮SB7后连接继电器J13的一端,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1并联在按钮SB6两端,按钮SB8的另一端串联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4、按钮SB9后连接继电器J14的一端,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J14-1并联在按钮SB8两端;
[0011] 下水位传感器IC7的2脚连接三极管BG7的基极,三极管BG7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8后分别连接三极管BG6的基极、电阻R7的另一端,三极管BG6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9后分别连接电阻R10的一端、晶闸管SCR2的门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晶闸管SCR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三极管BG8的集电极,继电器J4并联在二极管D4两端,三极管BG8的基极连接上水位传感器IC8的2脚;
[0012] 定时器IC9的3脚连接三极管BG10的基极,三极管BG10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三极管BG10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继电器J8的一端,定时器IC9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2的一端,定时器IC9的6脚分别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定时器IC9的7脚、电解电容C7的正极,定时器IC9的5脚连接电容C8的一端,放大器IC11的1脚串联电阻R31后连接放大器IC11的8脚,放大器IC11的3脚分别连接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电阻R27的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光敏二极管LED2的正极、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8的一端,电容C10的另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继电器J12的另一端、继电器J13的另一端、继电器J14的另一端均接地;定时器IC9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8的另一端;
[0013] 定时器IC12的3脚连接三极管BG13的基极,三极管BG1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继电器J11并联在二极管D8两端,定时器IC12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34的另一端、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2的一端、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3的一端,定时器IC12的6脚分别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定时器IC12的7脚、电容C12的一端,定时器IC12的5脚连接电容C13的一端,三极管BG7的发射极、三极管BG8的发射极、下水位传感器IC7的3脚、上水位传感器IC8的3脚、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2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7的负极、定时器IC9的1脚、电容C8的另一端、二极管D6的正极、继电器J8的另一端、放大器IC11的4脚、放大器IC11的5脚、电容C9的另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3的另一端、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2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定时器IC12的1脚、电容C13的另一端、三极管BG13的发射极均接地;
[0014] 220V输入电压分别为电磁阀SV1、电磁阀SV2、电磁阀SV3、电磁阀SV4、电磁阀SV5、电磁阀SV6、电磁阀SV7、电磁阀SV8、电磁阀SV9、电磁阀SV10、电机M1提供电压;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与电磁阀SV1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1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2与电磁阀SV2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2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1、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1与电磁阀SV3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3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2与电磁阀SV4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4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2、继电器J7的常闭触点J7-2与电磁阀SV5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5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1与电磁阀SV6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6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1与电磁阀SV7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7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
1、继电器J9的常闭触点J9-2、继电器J11的常开触点J11-1与电磁阀SV8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8的通电和断电,电机M1并联在电磁阀SV8两端,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2并联在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1的两端;继电器J12的常开触点J12-2与电磁阀SV9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9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J14-2与电磁阀SV10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10的通电和断电。
[001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的型号为7824;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的型号为7805;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的型号为SGA-MK-C3H9N;单片机IC4型号为STC89LE516AD;下水位传感器IC5、上水位传感器IC6、上水位传感器IC8、下水位传感器IC7的型号为SW08;定时器IC9、定时器IC12的型号为NE555;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型号为LM358;放大器IC11的型号为AD620。
[001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三极管BG1、三极管BG2、三极管BG4、三极管BG5、三极管BG7、三极管BG8、三极管BG9、三极管BG11、三极管BG12、三极管BG13为NPN管型,型号为S8050;三极管BG3、三极管BG6、三极管BG10为PNP管型,型号为S8550。
[001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二极管D1~D8的型号为IN4007。
[001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稳压管DW1的型号为TL431。
[001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的型号为BT816-X,光敏二极管LED2的型号为PDLJ940FC。
[002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晶闸管SCR1、晶闸管SCR2的型号为BT169。
[002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电磁阀SV1-SV10的型号为DCF-T-20,电机M1的功率为0.5KW。
[002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继电器J1-J14的型号为JRX-20F。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将生活用水以及雨水进行收集,对于生活用水的收集与处理,在本发明的洗涤池内装有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如果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检测到洗涤池中水有腥味,电磁阀SV1打开,电磁阀SV2关断,带有腥味的水会直接流向下水管道;如果洗涤池中的水无腥味,电磁阀SV1关断,电磁阀SV2打开,水会流向分离池,经过分离池进行处理后经蓄水池收集,以便后续使用,节约用水;对于雨水的收集与处理,当天下雨时,装在楼顶蓄水池的水流传感器L1检测到信号,电磁阀SV3打开,雨水这种天然水资源会流入分离池,直到分离池水位上升到上水位传感器IC6位置时,电磁阀SV3关断,雨水停止流入分离池;分离池的水满后,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处理,比水轻的油污或是肥皂沫会从最上面出口流到下水管道,泥沙被过滤网滤掉一部分后,其余也会沉到底部,这样流入蓄水池的水会比较干净,电磁阀SV6打开,水流向蓄水池,直到当分离池的水位低于下水位传感器IC5或是蓄水池的水位高于上水位传感器IC8位置;本发明可以对生活用水及雨水进行收集,并对生活用水和雨水进一步处理,以便二次利用,节约用水。

实施方案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9] 如图1所示,一种生活用水及雨水的二次利用装置,包括洗涤池1、分离池2、楼顶蓄水池3、蓄水池4、马桶5,流经自来水管道6的水流分别经分水管进入洗涤池1、蓄水池4、马桶5,在自来水管道6与蓄水池4连通的分水管上安装电磁阀SV4,在自来水管道6与马桶5连通的分水管上安装电磁阀SV5;在洗涤池1内部安装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洗涤池1的底端设置连通下水管道7的第一管路8,在第一管路8上安装电磁阀SV1,在电磁阀SV1上方的第一管路8上设置第二管路9,第二管路9连通分离池2上端的一侧,在第二管路9上安装电磁阀SV2,分离池2上端的另一侧通过第三管路10连通楼顶蓄水池3,在第三管路10上安装电磁阀SV3,楼顶蓄水池3内部安装水流传感器L1;在分离池2的内部分别安装上水位传感器IC6、下水位传感器IC5、红外二极管LED1、光敏二极管LED2、电机M1,上水位传感器IC6安装在距离分离池2顶端的1/6处,在上水位传感器IC6的上方、第二管路9的下方设置第四管路11,第四管路
11的水流入下水管道7,上水位传感器IC6的下部安装过滤网12,下水位传感器IC5安装在距离分离池2顶端的5/6处,红外二极管LED1、光敏二极管LED2、电机M1均安装在分离池2的底部,在分离池2的底端设置第五管路13,并在第五管路13上安装电磁阀SV8,第五管路13的水流入下水管道7,在分离池2的底部侧壁设置第六管路14,并在第六管路14上安装电磁阀SV6,第六管路14连通蓄水池4,在蓄水池4的底端分别设置第七管路15、第八管路16,并在第七管路15、第八管路16上对应安装电磁阀SV10、SV9,第七管路15的水流入下水管道7,第八管路16的水用来浇花,在蓄水池4的底部侧壁设置第九管路17,并在第九管路17上安装电磁阀SV7,第九管路17与蓄水池4连通的位置要低于第六管路14与蓄水池4连通的位置,马桶5水箱的高度要低于第九管路17的出水口,使第六管路14、第九管路17以及马桶水箱三者形成水位落差,利用水的压强和连通器原理,使水可以在三者之间进行自然流动,第九管路17流经电磁阀SV5与马桶5之间的分水管后用来冲马桶5,在蓄水池4内部安装上水位传感器IC8、下水位传感器IC7,上水位传感器IC8安装在距离蓄水池4顶端的1/6处,下水位传感器IC7安装在距离蓄水池4顶端的5/6处,在马桶5中安装探针ⅠA、探针ⅡB,探针ⅠA安装在距离马桶5顶端的1/4处,探针ⅡB安装在距离马桶5顶端的3/4处,探针ⅠA、探针ⅡB接通表示马桶中有水。
[0030]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电磁阀SV1、电磁阀SV2、电磁阀SV3、电磁阀SV4、电磁阀SV5、电磁阀SV6、电磁阀SV7、电磁阀SV8、电磁阀SV9、电磁阀SV10均通过控制电路控制通断,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水流传感器L1、上水位传感器IC6、下水位传感器IC5、红外二极管LED1、光敏二极管LED2、电机M1、上水位传感器IC8、下水位传感器IC7用来为控制电路提供工作信号,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单片机IC4、定时器IC9、定时器IC12、双运算放大器IC10、放大器IC11、电阻R1~R34、电解电容C1~C3、电容C4~C6、电解电容C7、电容C8~C13、变压器B1、整流堆UR、二极管D1~D8、三极管BG1~BG13、晶闸管SCR1~SCR2、稳压管DW1、晶振XT1、继电器J1、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2、继电器J2、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1、继电器J3、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1、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2、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3、继电器J4、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1、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2、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3、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4、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5、继电器J5、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1、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2、继电器J6、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1、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2、继电器J7、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1、继电器J7的常闭触点J7-2、继电器J8、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1、继电器J9、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1、继电器J9的常闭触点J9-2、继电器J10、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1、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2、继电器J11、继电器J11的常开触点J11-1、继电器J12、继电器J12的常开触点J12-1、继电器J12的常开触点J12-2、继电器J13、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1、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2、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3、继电器J14、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J14-1、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J14-2、按钮SB1~SB10;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的型号为7824;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的型号为7805;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的型号为SGA-MK-C3H9N;单片机IC4型号为STC89LE516AD;下水位传感器IC5、上水位传感器IC6、上水位传感器IC8、下水位传感器IC7的型号为SW08;定时器IC9、定时器IC12的型号为NE555;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型号为LM358;放大器IC11的型号为AD620;三极管BG1、三极管BG2、三极管BG4、三极管BG5、三极管BG7、三极管BG8、三极管BG9、三极管BG11、三极管BG12、三极管BG13为NPN管型,型号为S8050;三极管BG3、三极管BG6、三极管BG10为PNP管型,型号为S8550;二极管D1~D8的型号为IN4007;稳压管DW1的型号为TL431;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的型号为BT816-X,光敏二极管LED2的型号为PDLJ940FC;晶闸管SCR1、晶闸管SCR2的型号为BT169;电磁阀SV1-SV10的型号为DCF-T-20,电机M1的功率为0.5KW;继电器J1-J14的型号为JRX-20F。
[0031] 220V输入电压的两端分别连接变压器B1的输入端口,变压器B1的输出端口分别连接整流堆UR的1脚、2脚,整流堆UR的3脚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1的正极、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的1脚、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的1脚,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的3脚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2的正极、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的12脚,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的11脚连接单片机IC4的1脚,整流堆UR的4脚、电解电容C1的负极、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的2脚、电解电容C2的负极、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的13脚均接地;
[0032] 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的3脚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3的正极、电阻R11的一端、二极管D5的负极、继电器J6的一端、稳压管DW1的1脚、稳压管DW1的3脚、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按钮SB1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单片机IC4的40脚、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1的负极、水流传感器L1的端口A、二极管D2的负极、按钮SB2的一端、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1的一端、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1的一端、按钮SB8的一端、按钮SB6的一端、按钮SB4的一端、二极管D8的负极、定时器IC12的4脚、电阻R33的一端、定时器IC12的8脚、电阻R34的一端、下水位传感器IC5的1脚、上水位传感器IC6的1脚、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BG3的发射极、晶闸管SCR1的阳极、晶闸管SCR2的阳极、三极管BG6的发射极、电阻R7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定时器IC9的4脚、电阻R12的一端、定时器IC9的8脚、电阻R13的一端、放大器IC11的7脚、光敏二极管LED2的负极、下水位传感器IC7的1脚、上水位传感器IC8的1脚,单片机IC4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单片机IC4的9脚分别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按钮SB1的另一端、电阻R1的一端,单片机IC4的18脚连接电容C5的一端,单片机IC4的19脚连接电容C6的一端,单片机IC4的22脚连接三极管BG12的基极,三极管BG1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继电器J10并联在二极管D7两端,单片机IC4的21脚连接三极管BG1的基极,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继电器J1并联在二极管D1两端,水流传感器L1的端口B串联电阻R2后连接三极管BG2的基极,三极管BG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继电器J2并联在二极管D2两端,按钮SB2的另一端串联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1、按钮SB3后连接继电器J5的一端,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1并联在按钮SB2两端,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1的另一端串联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5后连接继电器J7的一端,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1的另一端串联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2、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3后连接继电器J9的一端,单片机IC4的20脚分别连接三极管BG12的发射极、三极管BG1的发射极、三极管BG2的发射极、继电器J5的另一端、继电器J7的另一端、继电器J9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晶振XT1的一端,晶振XT1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3的另一端、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的2脚均接地;
[0033] 下水位传感器IC5的2脚连接三极管BG4的基极,三极管BG4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4后分别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三极管BG3的基极,三极管BG3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5后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晶闸管SCR1的门极,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晶闸管SCR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三极管BG5的集电极,继电器J3并联在二极管D3两端,三极管BG5的基极连接上水位传感器IC6的2脚,三极管BG4的发射极、三极管BG5的发射极、下水位传感器IC5的3脚、上水位传感器IC6的3脚均接地;
[0034] 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1脚串联电阻R20后连接三极管BG11的基极,三极管BG11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21后分别连接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8脚、电阻R16的另一端,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3脚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2脚串联电阻R18后分别连接电阻R23的一端、红外二极管LED1的负极,红外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三极管BG11的发射极,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5脚串联电阻R32后连接放大器IC11的6脚,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6脚分别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7脚、电阻R24的另一端,三极管BG9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继电器J6的另一端,三极管BG9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探针ⅠA,三极管BG9的发射极、探针ⅡB、稳压管DW2的2脚、电阻R15的另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4脚、电阻R23的另一端均接地;
[0035] 按钮SB4的另一端串联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3、按钮SB5后连接继电器J12的一端,继电器J12的常开触点J12-1并联在按钮SB4两端,按钮SB6的另一端串联按钮SB7后连接继电器J13的一端,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1并联在按钮SB6两端,按钮SB8的另一端串联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4、按钮SB9后连接继电器J14的一端,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J14-1并联在按钮SB8两端;
[0036] 下水位传感器IC7的2脚连接三极管BG7的基极,三极管BG7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8后分别连接三极管BG6的基极、电阻R7的另一端,三极管BG6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9后分别连接电阻R10的一端、晶闸管SCR2的门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晶闸管SCR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三极管BG8的集电极,继电器J4并联在二极管D4两端,三极管BG8的基极连接上水位传感器IC8的2脚;
[0037] 定时器IC9的3脚连接三极管BG10的基极,三极管BG10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三极管BG10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继电器J8的一端,定时器IC9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2的一端,定时器IC9的6脚分别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定时器IC9的7脚、电解电容C7的正极,定时器IC9的5脚连接电容C8的一端,放大器IC11的1脚串联电阻R31后连接放大器IC11的8脚,放大器IC11的3脚分别连接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电阻R27的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光敏二极管LED2的正极、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8的一端,电容C10的另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继电器J12的另一端、继电器J13的另一端、继电器J14的另一端均接地;定时器IC9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8的另一端;
[0038] 定时器IC12的3脚连接三极管BG13的基极,三极管BG1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继电器J11并联在二极管D8两端,定时器IC12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34的另一端、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2的一端、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3的一端,定时器IC12的6脚分别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定时器IC12的7脚、电容C12的一端,定时器IC12的5脚连接电容C13的一端,三极管BG7的发射极、三极管BG8的发射极、下水位传感器IC7的3脚、上水位传感器IC8的3脚、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2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7的负极、定时器IC9的1脚、电容C8的另一端、二极管D6的正极、继电器J8的另一端、放大器IC11的4脚、放大器IC11的5脚、电容C9的另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3的另一端、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2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定时器IC12的1脚、电容C13的另一端、三极管BG13的发射极均接地;
[0039] 220V输入电压分别为电磁阀SV1、电磁阀SV2、电磁阀SV3、电磁阀SV4、电磁阀SV5、电磁阀SV6、电磁阀SV7、电磁阀SV8、电磁阀SV9、电磁阀SV10、电机M1提供电压;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与电磁阀SV1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1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2与电磁阀SV2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2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1、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1与电磁阀SV3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3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2与电磁阀SV4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4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2、继电器J7的常闭触点J7-2与电磁阀SV5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5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1与电磁阀SV6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6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1与电磁阀SV7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7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
1、继电器J9的常闭触点J9-2、继电器J11的常开触点J11-1与电磁阀SV8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8的通电和断电,电机M1并联在电磁阀SV8两端,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2并联在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1的两端;继电器J12的常开触点J12-2与电磁阀SV9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9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J14-2与电磁阀SV10串联,用来控制电磁阀SV10的通电和断电。
[0040] 图2中这些元件的阻值均是公知常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各个元件的参数进行调整。
[0041] 工作原理:
[0042] 洗涤池1内装有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是因为在众多腥味物质中,都含有一种叫三甲胺的物质),如果洗涤池1中的水有腥味,三甲胺气体传感器IC3会检测到,并将其转换为4-20mA电信号送至单片机IC4的1脚,该信号与存在单片机IC4程序内部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大于设定值(表示有腥味),单片机IC4的21脚会输出高电平,三极管BG1导通,继电器J1得电,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闭合,电磁阀SV1得电打开,而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2断开,电磁阀SV2关断,带有腥味的水会通过第一管路8直接流向下水管道7;如果在洗涤池
1中只是淘米、洗菜或是洗衣服用水,其水无腥味,单片机IC4的21脚会输出低电平,三极管BG1截止,继电器J1失电,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断开,电磁阀SV1关断,而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2闭合,电磁阀SV2打开,洗涤池1中的水会通过第二管路8流向分离池2。
[0043] 当天下雨时,雨水会顺势流进楼顶的楼顶蓄水池3中,楼顶蓄水池3中的水流传感器L1的两个电极A、B接通,三极管BG2导通,继电器J2得电,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1闭合,当分离池2的水位低于下水位传感器IC5时,下水位传感器IC5的2脚均输出高电平,同时上水位传感器IC6的2脚也输出高电平,三极管BG3、三极管BG4、三极管BG5均导通,继电器J3得电吸合,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1闭合,电磁阀SV3得电打开,雨水这种天然水资源会通过第三管路10流入分离池2;随着分离池2中水位的逐渐升高,当水位达到或超过下水位传感器IC5时,下水位传感器IC5的2脚输出低电平,三极管BG3、三极管BG4截止,晶闸管SCR1的门极失去触发电压,晶闸管SCR1被触发后即使失去触发电压,但由于水位还没达到上水位传感器IC6的位置,晶闸管SCR1阳极-阴极之间的电压仍然存在,晶闸管SCR1会继续导通,继电器J3会保持吸合状态,电磁阀SV3继续打开,雨水继续会流入分离池2;当水位上升到上水位传感器IC6位置时,上水位传感器IC6的2脚输出低电平,三极管BG5截止,晶闸管SCR1因失去阳极-阴极之间的电压而截止,继电器J3失电断开,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1断开,电磁阀SV3关断,雨水停止流入分离池2。
[0044] 分离池2的水源来自于洗涤池1中的无腥味水、地漏流入的水和楼顶蓄水池3收集的雨水,这些水可能含有油或是泥沙,流入分离池2后,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处理,由于油污或是肥皂沫比水轻,一段时间后会浮在上面,会从第四管路11流到下水管道7,泥沙被过滤网12滤掉一部分后,其余也会沉到底部,这样流入蓄水池4的水会比较干净,因此电磁阀SV6的打开条件是:分离池2水满后(此时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2、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3闭合),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2闭合会使定时器IC9开始工作,定时器IC9的3脚输出高电平,三极管BG10截止,继电器J8失电,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1断开,继电器J9失电,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1断开,电磁阀SV6关断,分离池2的水无法进入蓄水池4,经过一段时间(主要是进行沉淀),定时器IC9的3脚输出低电平,三极管BG10导通,继电器J8得电,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1闭合,继电器J9得电,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1闭合,电磁阀SV6打开,分离池2的水进入蓄水池4;电磁阀SV6的关断条件是:当分离池2的水位低于下水位传感器IC5(此时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3断开)或是蓄水池4的水位高于上水位传感器IC8位置时(此时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2断开,蓄水池4的水位控制原理同分离池的水位控制原理)。
[0045] 蓄水池4中较为干净的水主要用于以下几个用途:一是用于冲洗马桶5,另外是用于浇花、浇菜或是拖地等。如果是第一个用途(冲洗马桶),则需要电磁阀SV5和电磁阀SV7组合控制,如果蓄水池4的水足够,则打开电磁阀SV7关断电磁阀SV5,如果蓄水池4的水不够,则打开电磁阀SV5关断电磁阀SV7,电磁阀SV5和电磁阀SV7是互锁关系。电磁阀SV7的打开条件是:马桶5中无水(马桶有无水的控制原理为:如果马桶无水,探针ⅠA和探针ⅡB不接通,三极管BG9基极通过电阻R11获得基极偏置电流,三极管BG9导通,继电器J6得电,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1、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2闭合;如果马桶5上满水,探针ⅠA和探针ⅡB因为接触水而接通,将三极管BG9基极短路,三极管BG9截止,继电器J6失电,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1、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2断开),同时蓄水池4有水,此时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5闭合,继电器J7得电,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1闭合,电磁阀SV7打开,蓄水池4向马桶5供水,直到马桶5上满水(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1断开)或是蓄水池4水不够(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2断开)。电磁阀SV5的打开条件是:如果电磁阀SV7关断,此时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1断开,继电器J7的常闭触点J7-2闭合,同时马桶5无水,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2闭合,电磁阀SV5打开,由自来水管道6向马桶5供水,直到马桶5上满水(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2断开)。一般来说,电磁阀SV7的优先级高于电磁阀SV5,也就是说,优先使用蓄水池4的水给马桶5供水。如果是第二个用途(用于浇花、浇菜或是拖地等),则按下按钮SB4,继电器J12得电,继电器J12的常开触点J12-1闭合自锁,继电器J12的常开触点J12-2闭合,电磁阀SV9打开,用于浇花、浇菜或是拖地等,直到蓄水池4的水位低于下水位传感器IC7(此时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3断开)或是按下停止按钮SB5。
[0046] 如果蓄水池4的水不够,也可以利用自来水管道6进行补充,当按下按钮SB2,继电器J5得电,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1闭合自锁,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2闭合,电磁阀SV4打开,自来水进入蓄水池4,直到蓄水池的水位高于上水位传感器IC8位置时(此时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1断开)或是按下停止按钮SB3。
[0047] 分离池2和蓄水池4都有出水口至下水管道7,分离池2采用的是人工+自动模式,经过一段时间后,分离池2的底部会比较浑浊,选择红外二极管LED1作为发光光源,采用稳压电路供电,由于光电转化的信号自身的缺陷或环境条件的限制,通常极其微弱,并伴随着大量的干扰信号,因此必须要保证红外二极管LED1两端的电压稳定性。当红外二极管LED1两端电压降低,电阻R18的电压降低,当低于2.5V时,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1脚电压升高,电流增大,驱动三极管BG11的电流增大,经过三极管BG11的功率放大,流经红外二极管LED1的电流增大,电压升高;相反,如果当流过红外二极管LED1的电流增大,电压升高,电阻R18的电压也升高,当高于2.5V时,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1脚电压降低,电流减少,驱动三极管BG11电流减少,经过三极管BG11的功率放大,流经红外二极管LED1的电流减少,电压降低。通过双运算放大器IC10的电压比较作用,使红外二极管LED1上的电压保持恒定,为红外二极管LED1提供了稳定工作的条件。采用光敏二极管LED2接收来自红外二极管LED1经浊液散射的散射光信号,光敏二极管LED2为反向偏置,其反向电流将随入射光强度的变化而改变,光照强度越大,其反向电流越大。当光敏二极管LED2接收到来自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发出的光,把光信号转化为电流,从放大器IC11的3脚输入;电阻R28、电阻R29为放大器IC11的输入偏置电流提供一个直流返回路径,输入偏置电流可以自由的流入而不会产生大的输入失调;电阻R31为增益电阻,通过电阻R31可以调节放大器IC11的放大倍数。电信号从放大器IC11的6脚输出,再经过双运算放大器IC10,送至单片机IC4的2脚,与存在单片机IC4内部程序中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大于设定值(表示浑浊),单片机IC4的22脚会输出高电平,三极管BG12导通,继电器J10得电,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1闭合,电磁阀SV8准备打开(由于电磁阀SV6和电磁阀SV8为互锁关系,即电磁阀SV6打开,电磁阀SV8关断,电磁阀SV8打开,电磁阀SV6关断,因此电磁阀SV8打开时,继电器J9的常闭触点J9-2闭合),也可以人工打开电磁阀SV8,即按下按钮SB6,继电器J13得电,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1闭合自锁,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2闭合,电磁阀SV8准备打开。当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2或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点J13-3闭合,定时器IC12的2脚为低电平,定时器IC12开始工作,定时器IC12的3脚输出高电平,三极管BG13导通,继电器J11得电,继电器J11的常开触点J11-1闭合,电动机M1得电运转,对分离池2的底部进行搅拌,电磁阀SV8打开,将经过搅拌的脏水通过第五管路13放至下水管道7,定时时间到,定时器IC12的3脚输出低电平,三极管BG13截止,继电器J11失电,继电器J11的常开触点J11-1断开,电动机M1停止运转,电磁阀SV8关闭。
[0048] 蓄水池4采用的人工模式,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底部有些沉淀,这时可以按下按钮SB9,继电器J14得电,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J14-1闭合自锁,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J14-2闭合,电磁阀SV10打开,水从蓄水池4底部流向下水管道7,直到蓄水池4水位低于下水位传感器IC7(此时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4断开)或是按下停止按钮SB10。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是本发明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6] 图3是本发明电磁阀和电机控制电路图。
[0027] 图中:1、洗涤池,2、分离池,3、楼顶蓄水池、4、蓄水池,5、马桶,6、自来水管道,7、下水管道,8、第一管路,9、第二管路,10、第三管路,11、第四管路,12、过滤网,13、第五管路,14、第六管路,15、第七管路,16、第八管路,17、第九管路,A、探针Ⅰ,B、探针Ⅱ。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