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计扬扬 > 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8-10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4-15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1-08-10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121865386.4 申请日 2021-08-10
公开/公告号 CN216306071U 公开/公告日 2022-04-15
授权日 2022-04-15 预估到期日 2031-08-10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2022-09-13
分类号 F01P11/00 主分类号 F01P11/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1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计扬扬 当前专利权人 计扬扬
发明人 计扬扬 第一发明人 计扬扬
地址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沟墩镇红旗村五组48号 邮编 2244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盐城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涉及水箱散热技术领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四周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水箱的下方设置有降温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所述散热壳的一侧设置在水箱的表面,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一侧设置在水箱的表面,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上方设置在水箱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吸热板、导热块、风机和散热壳的配合工作,吸热板将热量吸收传递给导热块,风机经过散热壳将热量排出,解决了汽车水箱没有专门的散热装置,当水箱内部温度过高时,无法对水箱进行散热,导致水箱的处理效果较差,实用性降低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处理效果,增强了设备的实用性。
  • 摘要附图
    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4-15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四周设置有散热装置(2),所述水箱(1)的下方设置有降温装置(3);
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散热壳(22),所述散热壳(22)的一侧设置在水箱(1)的表面,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吸热板(25),所述吸热板(25)的一侧设置在水箱(1)的表面;
所述降温装置(3)包括外框(31),所述外框(31)的上方设置在水箱(1)的下表面,所述外框(31)的内壁设置有储液箱(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2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块(24),所述导热块(2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风机(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22)包括外壳(221),所述外壳(221)的表面设置在水箱(1)的表面,所述外壳(221)的侧面开设有抽风口(222),所述外壳(221)的上方设置有散热网(2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37)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抽液管(32),所述抽液管(32)的上方设置有循环泵(33),所述循环泵(33)的侧面设置在外框(31)的内壁侧面,所述循环泵(33)的一侧设置有喷液口(34),所述喷液口(34)的一侧设置有斜块(38),所述斜块(38)的下方设置在储液箱(37)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37)的侧面设置有回收管(36),所述回收管(36)的上方设置有回收口(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37)包括外壳(371),所述外壳(371)的下方设置在外框(31)的内壁,所述外壳(371)的左侧上方开设有进液口(373),所述外壳(371)的右侧下方开设有出液口(372),所述外壳(371)的内壁设置有隔板(374),所述隔板(37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块(375),所述转动块(37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挡板(376),所述挡板(376)的一侧与隔板(374)的侧面活动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箱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水箱又称散热器,是汽车冷却系统中主要机件;功用是散发热量,冷却水在水套中吸收热量,流到散热器后热量散去,再回到水套内循环,达到调温。是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分。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 1、现有的汽车水箱没有专门的散热装置,当水箱内部温度过高时,无法对水箱进行散热,导致水箱的处理效果较差,使用效率降低,实用性降低的问题;
[0005] 2、现有的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降温速度慢,且无法对降温效果进行控制,导致汽车水箱的工作效率降低,对发动机的损耗加大,从而导致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对汽车水箱散热的功能,解决汽车水箱没有专门的散热装置,当水箱内部温度过高时,无法对水箱进行散热,导致水箱的处理效果较差,使用效率降低,实用性降低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降温速度慢,且无法对降温效果进行控制,导致汽车水箱的工作效率降低,对发动机的损耗加大,从而导致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以达到增强汽车水箱的工作效率,减少使用成本的效果。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 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四周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水箱的下方设置有降温装置。
[0009]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所述散热壳的一侧设置在水箱的表面,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一侧设置在水箱的表面。
[0010] 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上方设置在水箱的下表面,所述外框的内壁设置有储液箱。
[001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热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风机。
[00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吸热板将热量吸收,再将热量传递给导热块,然后风机将热量排出,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
[0013]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散热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表面设置在水箱的表面,所述外壳的侧面开设有抽风口,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散热网。
[001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抽风口将风吸入外壳的内部,再通过散热网排出,实现风的循环作用,将热量带走。
[0015]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液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的上方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侧面设置在外框的内壁侧面,所述循环泵的一侧设置有喷液口,所述喷液口的一侧设置有斜块,所述斜块的下方设置在储液箱的上方。
[001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循环泵通过抽液管将冷却液从储液箱内抽取,再通过喷液口喷射到水箱的下方,达到了对汽车水箱降温的功能。
[0017]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液箱的侧面设置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的上方设置有回收口。
[001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回收口对冷却液进行收集,再通过回收管回收至储液箱的内部,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使用,减少浪费。
[0019]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液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下方设置在外框的内壁,所述外壳的左侧上方开设有进液口,所述外壳的右侧下方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与隔板的侧面活动连接。
[002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隔板对回收的冷却液进行隔离,等回收的冷却液温度降低后,转动块转动,带动隔板转动,使回收的冷却液再次利用,目的是防止回收的冷却液温度过高,影响使用效果。
[0021]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2]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通过吸热板、导热块、风机和散热壳的配合工作,吸热板将热量吸收传递给导热块,风机经过散热壳将热量排出,解决了汽车水箱没有专门的散热装置,当水箱内部温度过高时,无法对水箱进行散热,导致水箱的处理效果较差,实用性降低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处理效果,增强了设备的实用性。
[0023]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通过储液箱、循环泵和喷液口的配合工作,循环泵将冷却液从储液箱内抽取,再通过喷液口喷射到水箱的下方,解决了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降温速度慢,且无法对降温效果进行控制,导致汽车水箱的工作效率降低,对发动机的损耗加大,从而导致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达到了增强汽车水箱的工作效率,减少使用成本的效果。

实施方案

[003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实施例1
[0032]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包括水箱1,水箱1的四周设置有散热装置2,散热装置2包括散热壳22,散热壳22的一侧设置在水箱1的表面,散热装置2包括吸热板25,吸热板25的一侧设置在水箱1的表面,吸热板2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块24,导热块2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风机23,散热壳22包括外壳221,外壳221的表面设置在水箱1的表面,外壳221的侧面开设有抽风口222,外壳221的上方设置有散热网223。
[003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吸热板25、导热块24和风机23的配合工作,通过吸热板25将热量吸收,再将热量传递给导热块24,然后风机23经过抽风口222将风吸入外壳221的内部,再通过散热网223排出量排出,实现风的循环作用,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
[0034] 实施例2
[0035] 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水箱1的下方设置有降温装置3,降温装置3包括外框31,外框31的上方设置在水箱1的下表面,外框31的内壁设置有储液箱37,储液箱37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抽液管32,抽液管32的上方设置有循环泵33,循环泵33的侧面设置在外框31的内壁侧面,循环泵33的一侧设置有喷液口34,喷液口34的一侧设置有斜块38,斜块38的下方设置在储液箱37的上方,储液箱37的侧面设置有回收管36,回收管36的上方设置有回收口35。
[0036]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循环泵33、抽液管32、抽液管32和储液箱37的配合工作,循环泵33通过抽液管32将冷却液从储液箱37内抽取,再通过喷液口34喷射到水箱1的下方,达到了对汽车水箱降温的功能,再通过回收口35、回收管36、储液箱37的配合工作,回收口35对冷却液进行收集,再通过回收管36回收至储液箱37的内部,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使用,减少浪费。
[0037] 实施例3
[0038] 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储液箱37包括外壳371,外壳371的下方设置在外框31的内壁,外壳371的左侧上方开设有进液口373,外壳371的右侧下方开设有出液口372,外壳371的内壁设置有隔板374,隔板37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块375,转动块37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挡板376,挡板376的一侧与隔板374的侧面活动连接。
[0039]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隔板374、转动块375和隔板374配合工作,隔板374对回收的冷却液进行隔离,等回收的冷却液温度降低后,转动块375转动,带动隔板374转动,使回收的冷却液再次利用,目的是防止回收的冷却液温度过高,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0040]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汽车水箱用散热装置的工作原理。
[0041] 如图1‑5所示,通过吸热板25将热量吸收,再将热量传递给导热块24,然后风机23经过抽风口222将风吸入外壳221的内部,再通过散热网223排出量排出,实现风的循环作用,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循环泵33通过抽液管32将冷却液从储液箱37内抽取,再通过喷液口34喷射到水箱1的下方,达到了对汽车水箱降温的功能,回收口35对冷却液进行收集,再通过回收管36回收至储液箱37的内部,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使用,减少浪费,隔板374对回收的冷却液进行隔离,等回收的冷却液温度降低后,转动块375转动,带动隔板374转动,使回收的冷却液再次利用。
[0042]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降温装置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5为本实用新型储液箱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中:1、水箱;2、散热装置;3、降温装置;22、散热壳;23、风机;24、导热块;25、吸热板;31、外框;32、抽液管;33、循环泵;34、喷液口;35、回收口;36、回收管;37、储液箱;38、斜块;221、外壳;222、抽风口;223、散热网;371、外壳;372、出液口;373、进液口;374、隔板;375、转动块;376、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