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浙江理工大学 > 能够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专利详情

能够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4-11-21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5-04-08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6-04-20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4-11-21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410673370.1 申请日 2014-11-21
公开/公告号 CN104396752B 公开/公告日 2016-04-20
授权日 2016-04-20 预估到期日 2034-11-21
申请年 2014年 公开/公告年 2016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C12N5/04A01H4/00 主分类号 C12N5/04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1
权利要求数量 2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3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专利权人 浙江理工大学
发明人 杜旭红、梁宗锁、杨东风、任加惠、金雯芳、刘岩、何燕峰 第一发明人 杜旭红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5号 邮编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7
申请人所在省 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浙江省杭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金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其由以下浓度(mg/L)的成分组成:硝酸钾496~516、磷酸二氢钾126~146、硫酸镁237~257、硝酸钙462~482、硼酸2.8~3.2、硫酸锰9~11、钼酸钠0.025、硫酸铜0.02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38、硫酸亚铁27~28、肌醇90~110、甘氨酸1.8~2.2、盐酸硫胺素0.8~1.2、盐酸吡哆醇0.5、烟酸0.5、水解乳蛋白490~510、硫酸腺嘌呤9~11、蔗糖29000~31000mg/L。采用该培养基能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这四种活性的成分含量。
  • 摘要附图
    能够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
  • 说明书附图:图1
    能够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16-04-20 授权
2 2015-04-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01H 4/00 专利申请号: 201410673370.1 申请日: 2014.11.21
3 2015-03-11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能够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其特征是由以下浓度的成分组成:
所述丹参酮类成分为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其特征是所述培养基由以下浓度的成分组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

背景技术

[0002] 藏丹参,又称林芝丹参,是西藏林芝地区特有植物,丹参酮类成分含量较高。藏丹参为地方习用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之功效。主要用于胸痹心痛,腕腹胁痛的治疗。目前现有的藏丹参毛状根采用MS培养基进行培养,MS培养基的配方如表1所示。一般称取新鲜毛状根0.2g,接种于50mL M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黑暗培养。
[0003] 当采用MS培养基培养藏丹参毛状根时,经检测,四种丹参酮类成分---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的含量仅为0.004%、0.017%、0.004%和0.19%。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采用该培养基能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这四种活性的成分含量。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由以下浓度的成分组成:
[0006]
[0007]
[0008] 余量为水;
[0009] pH5.8。
[0010] 作为本发明的能够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的改进:该培养基由以下浓度的成分组成:
[0011]
[0012] 余量为水;
[0013] pH5.8。
[0014] 采用本发明的能够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培养基P1)对藏丹参毛状根进行培养,发现P1培养基能够促进丹参酮类成分的大量积累,其中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等四种活性成分含量分别达到0.02%、0.38%、0.10%和0.88%,其中丹参酮IIA含量达到2010版《药典》标准的4.4倍。而同时采用普通MS培养基培养藏丹参毛状根,四种丹参酮类成分含量仅为0.004%、0.017%、0.004%和
0.19%,含量远低于本发明的P1培养基。
[0015] 本发明的能够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培养基P1)实际使用时的方法和用量等同于MS培养基。

实施方案

[0018] 实施例1、
[0019] 培养基配方,如表1所示。
[0020] 表1
[0021]
[0022]
[0023] 备注说明:P1培养基,即为本发明的能够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
[0024] P1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表1中P1培养基所示的配方配制后,按照常规的培养基的制备工艺进行制备。
[0025] 即,具体为:将硝酸钾506mg、磷酸二氢钾136mg、硫酸镁247mg、硝酸钙472mg、硼酸3mg、硫酸锰10mg、钼酸钠0.025mg、硫酸铜0.025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25mg、硫酸亚铁
27.85mg、肌醇100mg、甘氨酸2.0mg、盐酸硫胺素1.0mg、盐酸吡哆醇0.5mg、烟酸0.5mg、水解乳蛋白(水解乳清蛋白)500mg、硫酸腺嘌呤10mg、蔗糖30000mg,用水定容至1L;然后用浓度为1M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5.8;最后高温灭菌(为常规的高温灭菌,一般为在1.1个大气压,121℃下灭菌20min)。
[0026] 实验1、将上述实施例1所得的P1培养基和常规的MS培养基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0027] 1.实验材料
[0028] 藏丹参(Salvia castanea diels f.Tomentosa stib)毛状根。
[0029] 2.毛状根培养
[0030] 将上述灭菌后的培养基分装为50mL/三角瓶,无菌接种新鲜藏丹参毛状根0.2g/瓶,置于摇床中,110转/分,25℃,黑暗培养24天采样,用清水冲洗干净,50℃烘干至恒重,得干燥毛状根,备用。
[0031] 3.丹参酮类成分含量测定
[0032] 干燥毛状根研钵中磨碎,过0.45mm筛,精密称取0.10g,加入2mL甲醇-水(7:3的体积比)提取液,于40K HZ下超声提取60min,提取液10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液过0.45μm滤膜,备用。
[0033] 含量测定采用Waters 1525二元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18(250mm×4.6mm,5μm)。流速1mL min-1,柱温30℃,上样体积20μL.检测波长270nm,流动相乙腈和水,梯度洗脱,测定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二氢丹参酮I含量。
[0034] 4.结果与分析
[0035] 结果表明P1培养基能够促进丹参酮类成分的大量积累,其中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等四种活性成分含量分别达到0.02%(即0.2mg/g干重)、0.38%、0.10%和0.88%。而同时采用普通MS培养基培养藏丹参毛状根,四种丹参酮类成分含量仅为0.004%、0.017%、0.004%和0.19%,含量远低于P1培养基。与MS培养基相比,P1培养基中毛状根四种丹参酮成分含量分别提高了5、20、25和4倍以上,其中丹参酮IIA含量达到2010版《药典》标准的4.4倍。
[0036] 因此,P1培养基可以作为一种能够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大量积累的专用培养基。
[0037] 备注说明:采用上述检测方法,对原始的培养前的新鲜藏丹参毛状根进行检测,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这四种活性成分含量分别为0.003%、0.006%、0.002%、和0.1%。
[0038] 对比例1~5、改变培养基的配方,从而获得相应的对比例1~5;各对比例的配方具体如表2所述。
[0039] 表2
[0040]
[0041]
[0042] 备注说明:上述表2中的各配方均为蔗糖30000mg/L,余量为水;pH5.8。
[0043] 将上述所有对比例所得的培养基替代P1培养基,如同实验1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3所述。
[0044] 表3、不同对比例三种活性成分含量(%)
[0045]
[0046]
[0047]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配方所得的培养基(P1培养基)对提升藏丹参毛状根中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这四种活性的成分含量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0048]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 图1为分别使用P1培养基和MS培养基时,藏丹参毛状根中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等四种活性的成分含量对比图。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