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唐小卫 > 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以及调节方法专利详情

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以及调节方法   0    0

实质审查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4-24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1-07-27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1-04-24
基本信息
有效性 实质审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110444769.2 申请日 2021-04-24
公开/公告号 CN113089986A 公开/公告日 2021-07-09
授权日 预估到期日 2041-04-24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E04G1/06E04G1/15E04G1/18E04G5/02 主分类号 E04G1/06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A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9
权利要求数量 10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6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205000621U、CN109555299A、CN109653479A、CN209653345U、CN111424952A、CN211499679U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99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唐小卫 当前专利权人 唐小卫
发明人 唐小卫、万克春、李海涛、王欣、王海军 第一发明人 唐小卫
地址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老坝港镇建厂村一组51号 邮编 2266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5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南通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以及调节方法,属于脚手架结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包括呈矩形水平设置的踏板单元,为踏板单元提供支撑的支撑单元,以及设置在支撑单元顶部、围设在踏板单元边缘处的防护单元;支撑单元包括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踏板单元四角处的四个立柱,设置在四个立柱顶部之间的踏板托框,以及设置在四个立柱之间的调节加固部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一种节省人工且施工安全、适用于不同坡度地形或台阶型地面、结构及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以及提供商的一种调节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在不同坡度地形或台阶型地面上对脚手架进行平稳便捷调节。
  • 摘要附图
    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以及调节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以及调节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以及调节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以及调节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以及调节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以及调节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以及调节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以及调节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以及调节方法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7-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E04G 1/06 专利申请号: 202110444769.2 申请日: 2021.04.24
2 2021-07-09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水平设置的踏板单元(2),为所述踏板单元(2)提供支撑的支撑单元(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单元(1)顶部、围设在所述踏板单元(2)边缘处的防护单元(3);
所述支撑单元(1)包括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踏板单元(2)四角处的四个立柱(1‑
1),设置在四个所述立柱(1‑1)顶部之间的踏板托框,以及设置在四个所述立柱(1‑1)之间的调节加固部件;
四个所述立柱(1‑1)包括位于所述踏板单元(2)横向一端的两个第一立柱(1‑1‑a),以及位于所述踏板单元(2)横向另一端的两个第二立柱(1‑1‑b);
所述第一立柱(1‑1‑a)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立柱(1‑1‑b)的长度;
两个所述第一立柱(1‑1‑a)的顶端分别与所述踏板托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立柱(1‑1‑b)的上端部分别贯穿所述踏板托框、且与所述踏板托框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单元(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为两个所述踏板单元(2)提供支撑的两个所述支撑单元(1)共用两个所述第一立柱(1‑1‑a),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单元(1)中的两个所述第二立柱(1‑1‑b)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立柱(1‑1‑a)一侧,另一个所述支撑单元(1)中的两个所述第二立柱(1‑1‑b)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立柱(1‑1‑a)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单元(2)可横向伸缩,所述调节加固部件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立柱(1‑1‑a)之间和/或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柱(1‑1‑b)之间的纵向加固杆(1‑8),以及相对应位于所述踏板单元(2)纵向两端的两组横向调节加固组件:
所述横向调节加固组件包括相互交叉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1‑1‑a)与所述第二立柱(1‑1‑b)之间的两个横向加固杆(1‑2),设置两个所述横向加固杆(1‑2)交叉部位的紧固件(1‑4),以及相互平行铰接连接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1‑1‑a)与所述第二立柱(1‑1‑b)之间的若干个横向稳定杆(1‑3);
所述立柱(1‑1)沿竖直方向开设滑槽(1‑1‑1);其中一个所述横向加固杆(1‑2)的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1‑1‑a)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立柱(1‑1‑b)上的所述滑槽(1‑1‑1)滑动配合;另一个所述横向加固杆(1‑2)的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立柱(1‑1‑b)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1‑1‑a)上的所述滑槽(1‑1‑1)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托框包括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立柱(1‑1‑a)顶端固定相连的固定托杆(1‑6),两端分别套接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柱(1‑1‑b)上端部的滑动托杆(1‑7),以及在所述固定托杆(1‑6)与所述滑动托杆(1‑7)相对应端部之间各设置一个第一伸缩杆(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单元(2)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踏板(2‑1)和伸缩踏板(2‑2);
所述固定踏板(2‑1)包括封闭板与滑动托杆(1‑7)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U型连接板(2‑
1‑1),以及设置在的所述U型连接板(2‑1‑1)底面上、位于两侧板之间的若干个底部托杆(2‑
1‑3);
所述伸缩踏板(2‑2)包括与所述固定托杆(1‑6)固定相连的连接板(2‑2‑1),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2‑1)一侧、底面与若干个所述底部托杆(2‑1‑3)顶面接触配合的滑动部;
所述第一伸缩杆(1‑5)包括一端部相互套接且伸缩配合的外筒和内杆,所述外筒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托杆(1‑7)相对应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U型连接板(2‑1‑1)的侧板搭接在相对应的所述外筒上、或与相对应的所述外筒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踏板(2‑1)还包括沿所述踏板单元(2)横向、相互平行设置在若干个所述底部托杆(2‑1‑3)顶面上的若干个第一隔板(2‑1‑2);所述伸缩踏板(2‑2)的滑动部设置为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2‑2‑
1)固定连接、另一端部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隔板(2‑1‑2)相互穿插的若干个第二隔板(2‑
2‑2)。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单元(3)包括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柱(1‑1‑b)顶端之间的纵向固定杆(3‑1),以及相对应位于所述踏板单元(2)纵向两端的两个第二伸缩杆(3‑2);所述第二伸缩杆(3‑2)的伸缩端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1‑1‑a)顶端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立柱(1‑1‑b)顶端铰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1‑1)底端的底座(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底端设有中心线相互平行的第一铰接孔(1‑1‑2)和螺纹杆(1‑1‑3),所述螺纹杆(1‑1‑3)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孔(1‑1‑2)上方;
所述底座(4)包括底座本体(4‑1),开设在所述底座本体(4‑1)顶面上的连接槽(4‑2),开设在所述连接槽(4‑2)侧壁上、与所述第一铰接孔(1‑1‑2)相配合的第二铰接孔(4‑3),以及开设在所述连接槽(4‑2)侧壁上、与所述螺纹杆(1‑1‑3)相配合的圆弧通孔(4‑4)。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松动紧固件(1‑4);
步骤S2:将两个所述第一立柱(1‑1‑a)的底端置于同一高度处上;
步骤S3:上提或下放两个所述第二立柱(1‑1‑b),使其两者的底端置于同一高度处上;
步骤S4:对紧固件(1‑4)进行紧固处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脚手架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以及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现有技术中的简易脚手架绝大部分仅可于水平面上搭设,当遇到台阶型地面、坡面等作业面时,小型的脚手架会发生倾斜导致安全隐患高,无法进行安全施工,或需要多人辅助,浪费人工;而采用大型脚手架时需将其跨设于台阶型地面、坡面两侧或采用辅助支撑固定,增加搭建难度及占地面积,施工效率极低。
[0003]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发明面临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省人工且施工安全、适用于不同坡度地形或台阶型地面、结构及操作简单、设计巧妙、施工效率高的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以及一种操作简单、步骤简捷、方便在不同坡度地形或台阶型地面上对脚手架进行平稳便捷调节、提高施工效率的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的调节方法。
[0005]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其中,包括呈矩形水平设置的踏板单元,为脚手架提供施工平台,为所述踏板单元提供支撑的支撑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单元顶部、围设在所述踏板单元边缘处的防护单元,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提高脚手架的使用安全性;
[0006]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踏板单元四角处的四个立柱,设置在四个所述立柱顶部之间的踏板托框,以及设置在四个所述立柱之间的调节加固部件,保证脚手架的纵向、横向稳定性,同时对四个立柱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使四个立柱的底端满足不同坡度地形或台阶型地面的需求;
[0007] 四个所述立柱包括位于所述踏板单元横向一端的两个第一立柱,以及位于所述踏板单元横向另一端的两个第二立柱;
[0008] 所述第一立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立柱的长度;
[0009] 两个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分别与所述踏板托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部分别贯穿所述踏板托框、且与所述踏板托框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使用时,踏板单元的横向沿坡向或台阶升降方向放置,松动调节加固部件,根据地形上提或下放两个第二立柱至合适位置,对调节加固部件进行紧固处理即可,可以满足不同坡度地形或台阶型地面的施工需求。
[0010] 在调节过程中,由于四个立柱始终沿竖直方向,且踏板单元始终保持水平,脚手架不会发生倾斜,无需多人辅助,节省人工且施工安全;且在不同坡度地形或台阶型地面施工时,无需采用辅助支撑固定,占地面积小,结构及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
[0011]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踏板单元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提高脚手架的结构稳定性,施工平台即踏板单元顶面面积大,施工方便,为两个所述踏板单元提供支撑的两个所述支撑单元共用两个所述第一立柱,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单元中的两个所述第二立柱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立柱一侧,另一个所述支撑单元中的两个所述第二立柱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立柱另一侧,使得两个踏板单元连接紧密,提高脚手架的整体关联性,进而进一步提高脚手架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踏板单元的顶面平齐,使得两个踏板单元构成的施工平台位于同一平面上,方便施工,同时提高施工安全性。
[0012]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踏板单元可横向伸缩,所述调节加固部件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立柱之间和/或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纵向加固杆,保证脚手架的纵向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纵向加固杆的顶端位于所述踏板托框下方,防止调节过程中纵向加固杆与踏板托框发生干涉,以及相对应位于所述踏板单元纵向两端的两组横向调节加固组件,保证脚手架的横向稳定性,同时控制脚手架的底端根据地形进行调节:
[0013] 所述横向调节加固组件包括相互交叉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两个横向加固杆,设置两个所述横向加固杆交叉部位的紧固件,以及相互平行铰接连接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若干个横向稳定杆,任意两个横向稳定杆与相对应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铰接部位之间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可以保证四个立柱始终相互平行,即当两个第一立柱保持竖直不动,在上提或下放两个第二立柱的过程中,使得两个第二立柱保持竖直,配合踏板单元的横向伸缩,实现相对应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距离的无干涉调节,同时可保证调节过程中踏板单元始终保持水平,从而实现脚手架的平稳调节;
[0014] 所述立柱沿竖直方向开设滑槽;其中一个所述横向加固杆的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立柱上的所述滑槽滑动配合;另一个所述横向加固杆的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立柱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上的所述滑槽滑动配合,其中,与所述第一立柱铰接连接的横向加固杆的长度大于与所述第二立柱铰接连接的横向加固杆的长度,方便调节且可以提高脚手架的调节范围,在调节过程中,横向加固杆的铰接端发生转动,另一端沿滑槽发生滑动,调节到位时,由紧固件对两个横向加固杆的交叉位置进行紧固处理,即可对两个横向加固杆的位置进行限定,进而实现对相对应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完成脚手架的调节,操作方便。
[0015] 当踏板单元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时,位于踏板单元纵向同一端的横向调节加固组件相对应位于第一立柱两侧,防止调节过程中保证支撑单元中的横向加固杆之间发生干涉,提高脚手架的适用性。
[0016] 优选的,所述横向加固杆中部开设贯穿其两侧面的条形孔,所述紧固件设置为螺栓螺母结构,其中螺栓依次贯穿相对应两个所述横向加固杆的条形孔,调节时,对螺母进行松动处理,调节完成后,对螺母进行紧固处理即可,结构简单,取材方便,造价低廉。
[0017] 进一步的,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横向稳定杆与其中一个所述立柱的铰接端通过螺栓螺母结构进行铰接连接,调节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松动或紧固处理,配合紧固件提高紧固状态或使用状态时的稳定性。
[0018]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踏板托框包括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立柱顶端固定相连的固定托杆,两端分别套接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柱上端部的滑动托杆,以及在所述固定托杆与所述滑动托杆相对应端部之间各设置一个第一伸缩杆,结构简单,与可横向伸缩的踏板单元相匹配。
[0019]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踏板单元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踏板和伸缩踏板;
[0020] 所述固定踏板包括封闭板与滑动托杆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U型连接板,也可以是卡接连接,方便拆卸,卡接时仅需要实现限制U型连接板沿踏板单元横向的运动即可,以及设置在的所述U型连接板底面上、位于两侧板之间的若干个底部托杆;
[0021] 所述伸缩踏板包括与所述固定托杆固定相连的连接板,也可以是卡接连接,方便拆卸,卡接时仅需要实现限制连接板沿踏板单元横向的运动即可,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一侧、底面与若干个所述底部托杆顶面接触配合的滑动部;
[0022] 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一端部相互套接且伸缩配合的外筒和内杆,所述外筒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托杆相对应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U型连接板的侧板搭接在相对应的所述外筒上、或与相对应的所述外筒固定连接,对固定踏板进行支撑。
[0023] 使用时,当踏板单元发生横向伸缩时,滑动部在底部托杆上沿水平方向滑动,以施工平台面积的变化配合调节过程中相对应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之间的距离的变化,且始终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有效的施工平台,结构简单。
[0024]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固定踏板还包括沿所述踏板单元横向、相互平行设置在若干个所述底部托杆顶面上的若干个第一隔板;所述伸缩踏板的滑动部设置为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部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隔板相互穿插的若干个第二隔板,结构简单,提高施工平台的安全性。
[0025]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防护单元包括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柱顶端之间的纵向固定杆,为踏板单元横向一端提供围挡,保护作业人员安全,以及相对应位于所述踏板单元纵向两端的两个第二伸缩杆,为施工平台纵向两端提供围挡,保护作业人员安全;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顶端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立柱顶端铰接连接。
[0026] 进一步,当所述踏板单元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时,所述防护单元还包括设置在踏板单元纵向同一端两个第二立柱顶端之间的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伸缩端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立柱顶端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立柱顶端铰接连接,在调节过程中,第三伸缩杆配合调节过程进行伸缩配合,同时配合第二伸缩杆为施工平台纵向两端提供围挡,进一步保护作业人员安全。
[0027]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底端的底座,可以提高脚手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摩擦阻力,提高脚手架的使用稳定及安全性。
[0028]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立柱底端设有中心线相互平行的第一铰接孔和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孔上方;
[0029] 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开设在所述底座本体顶面上的连接槽,开设在所述连接槽侧壁上、与所述第一铰接孔相配合的第二铰接孔,以及开设在所述连接槽侧壁上、与所述螺纹杆相配合的圆弧通孔,使用时,螺纹杆贯穿所述圆弧通孔,并用螺纹套进行紧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本体底面设有防滑层,进一步增加摩擦阻力。
[0030] 使用时,可以根据地面的坡度对底座与相对应立柱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当需要调整时,松动螺纹套,沿底座与相对应立柱的铰接部位转动底座,转动过程中,螺纹杆沿圆弧通孔运动,使底座本体底面与坡面吻合,对螺纹套进行紧固处理即可,满足不同坡度的施工要求,提高脚手架的适用性。
[0031]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 步骤S1:松动紧固件;
[0033] 步骤S2:将两个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置于同一高度处上;
[0034] 步骤S3:上提或下放两个所述第二立柱,使其两者的底端置于同一高度处上;
[0035] 步骤S4:对紧固件进行紧固处理。
[003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脚手架在坡面或台阶面使用时不会发生倾斜,无需多人辅助,节省人工且施工安全,可以满足不同坡度地形或台阶型地面的施工需求,适用性强,且在不同坡度地形或台阶型地面施工时,无需采用辅助支撑固定,占地面积小,结构及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本发明设置底座,可以提高脚手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摩擦阻力,提高脚手架的使用稳定及安全性,还可以适应不同坡度的坡面,进一步提高脚手架的适用性;此外,本发明提供的脚手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取材方便,造价低廉,适于广泛推广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调节方法操作简单,步骤简捷,方便在不同坡度地形或台阶型地面上对脚手架进行平稳便捷调节,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实施方案

[0046]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47] 实施例1
[0048] 参见图1、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其中,包括呈矩形水平设置的踏板单元2,为脚手架提供施工平台,为踏板单元2提供支撑的支撑单元1,以及设置在支撑单元1顶部、围设在踏板单元2边缘处的防护单元3,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提高脚手架的使用安全性;
[0049] 支撑单元1包括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踏板单元2四角处的四个立柱1‑1,设置在四个立柱1‑1顶部之间的踏板托框,以及设置在四个立柱1‑1之间的调节加固部件,保证脚手架的纵向、横向稳定性,同时对四个立柱1‑1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使四个立柱1‑1的底端满足不同坡度地形或台阶型地面的需求;
[0050] 四个立柱1‑1包括位于踏板单元2横向一端的两个第一立柱1‑1‑a,以及位于踏板单元2横向另一端的两个第二立柱1‑1‑b;
[0051] 第一立柱1‑1‑a的长度小于第二立柱1‑1‑b的长度;
[0052] 两个第一立柱1‑1‑a的顶端分别与踏板托框固定连接,两个第二立柱1‑1‑b的上端部分别贯穿踏板托框、且与踏板托框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使用时,踏板单元2的横向沿坡向或台阶升降方向放置,松动调节加固部件,根据地形上提或下放两个第二立柱1‑1‑b至合适位置,对调节加固部件进行紧固处理即可,可以满足不同坡度地形或台阶型地面的施工需求。
[0053] 在调节过程中,由于四个立柱1‑1始终沿竖直方向,且踏板单元2始终保持水平,脚手架不会发生倾斜,无需多人辅助,节省人工且施工安全;且在不同坡度地形或台阶型地面施工时,无需采用辅助支撑固定,占地面积小,结构及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
[0054] 踏板单元2可横向伸缩,调节加固部件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一立柱1‑1‑a之间和/或设置在两个第二立柱1‑1‑b之间的纵向加固杆1‑8,保证脚手架的纵向稳定性,优选的,纵向加固杆1‑8的顶端位于踏板托框下方,防止调节过程中纵向加固杆1‑8与踏板托框发生干涉,以及相对应位于踏板单元2纵向两端的两组横向调节加固组件,保证脚手架的横向稳定性,同时控制脚手架的底端根据地形进行调节:
[0055] 横向调节加固组件包括相互交叉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立柱1‑1‑a与第二立柱1‑1‑b之间的两个横向加固杆1‑2,设置两个横向加固杆1‑2交叉部位的紧固件1‑4,以及相互平行铰接连接在相对应的第一立柱1‑1‑a与第二立柱1‑1‑b之间的若干个横向稳定杆1‑3,任意两个横向稳定杆1‑3与相对应的第一立柱1‑1‑a、第二立柱1‑1‑b铰接部位之间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可以保证四个立柱1‑1始终相互平行,即当两个第一立柱1‑1‑a保持竖直不动,在上提或下放两个第二立柱1‑1‑b的过程中,使得两个第二立柱1‑1‑b保持竖直,配合踏板单元2的横向伸缩,实现相对应第一立柱1‑1‑a与第二立柱1‑1‑b之间距离的无干涉调节,同时可保证调节过程中踏板单元2始终保持水平,从而实现脚手架的平稳调节;
[0056] 立柱1‑1沿竖直方向开设滑槽1‑1‑1;其中一个横向加固杆1‑2的一端与相对应的第一立柱1‑1‑a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相对应的第二立柱1‑1‑b上的滑槽1‑1‑1滑动配合;另一个横向加固杆1‑2的一端与相对应的第二立柱1‑1‑b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相对应的第一立柱1‑1‑a上的滑槽1‑1‑1滑动配合,其中,与第一立柱1‑1‑a铰接连接的横向加固杆1‑2的长度大于与第二立柱1‑1‑b铰接连接的横向加固杆1‑2的长度,方便调节且可以提高脚手架的调节范围,在调节过程中,横向加固杆1‑2的铰接端发生转动,另一端沿滑槽1‑1‑1发生滑动,调节到位时,由紧固件1‑4对两个横向加固杆1‑2的交叉位置进行紧固处理,即可对两个横向加固杆1‑2的位置进行限定,进而实现对相对应第一立柱1‑1‑a、第二立柱1‑1‑b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完成脚手架的调节,操作方便。
[0057] 优选的,横向加固杆1‑2中部开设贯穿其两侧面的条形孔1‑2‑1,紧固件1‑4设置为螺栓螺母结构,其中螺栓依次贯穿相对应两个横向加固杆1‑2的条形孔1‑2‑1,调节时,对螺母进行松动处理,调节完成后,对螺母进行紧固处理即可,结构简单,取材方便,造价低廉。
[0058] 进一步的,至少其中一个横向稳定杆1‑3与其中一个立柱1‑1的铰接端通过螺栓螺母结构进行铰接连接,调节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松动或紧固处理,配合紧固件1‑4提高紧固状态或使用状态时的稳定性。
[0059] 踏板托框包括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立柱1‑1‑a顶端固定相连的固定托杆1‑6,两端分别套接在两个第二立柱1‑1‑b上端部的滑动托杆1‑7,以及在固定托杆1‑6与滑动托杆1‑7相对应端部之间各设置一个第一伸缩杆1‑5,结构简单,与可横向伸缩的踏板单元2相匹配。
[0060] 踏板单元2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踏板2‑1和伸缩踏板2‑2;
[0061] 固定踏板2‑1包括封闭板与滑动托杆1‑7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U型连接板2‑1‑1,也可以是卡接连接,方便拆卸,卡接时仅需要实现限制U型连接板2‑1‑1沿踏板单元2横向的运动即可,以及设置在的U型连接板2‑1‑1底面上、位于两侧板之间的若干个底部托杆2‑1‑3;
[0062] 伸缩踏板2‑2包括与固定托杆1‑6固定相连的连接板2‑2‑1,也可以是卡接连接,方便拆卸,卡接时仅需要实现限制连接板2‑2‑1沿踏板单元2横向的运动即可,以及设置在连接板2‑2‑1一侧、底面与若干个底部托杆2‑1‑3顶面接触配合的滑动部;
[0063] 第一伸缩杆1‑5包括一端部相互套接且伸缩配合的外筒和内杆,外筒另一端与滑动托杆1‑7相对应的端部固定连接,且U型连接板2‑1‑1的侧板搭接在相对应的外筒上、或与相对应的外筒固定连接,对固定踏板2‑1进行支撑。
[0064] 使用时,当踏板单元2发生横向伸缩时,滑动部在底部托杆2‑1‑3上沿水平方向滑动,以施工平台面积的变化配合调节过程中相对应第一立柱1‑1‑a、第二立柱1‑1‑b之间的距离的变化,且始终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有效的施工平台,结构简单。
[0065] 固定踏板2‑1还包括沿踏板单元2横向、相互平行设置在若干个底部托杆2‑1‑3顶面上的若干个第一隔板2‑1‑2;伸缩踏板2‑2的滑动部设置为一端分别与连接板2‑2‑1固定连接、另一端部分别与若干个第一隔板2‑1‑2相互穿插的若干个第二隔板2‑2‑2,结构简单,提高施工平台的安全性。
[0066] 防护单元3包括固定在两个第二立柱1‑1‑b顶端之间的纵向固定杆3‑1,为踏板单元2横向一端提供围挡,保护作业人员安全,以及相对应位于踏板单元2纵向两端的两个第二伸缩杆3‑2,为施工平台纵向两端提供围挡,保护作业人员安全;第二伸缩杆3‑2的伸缩端一端与相对应的第一立柱1‑1‑a顶端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相对应的第二立柱1‑1‑b顶端铰接连接。
[0067] 本实施例中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8] 步骤S1:松动紧固件1‑4;
[0069] 步骤S2:将两个第一立柱1‑1‑a的底端置于同一高度处上;
[0070] 步骤S3:上提或下放两个第二立柱1‑1‑b,使其两者的底端置于同一高度处上;
[0071] 步骤S4:对紧固件1‑4进行紧固处理。
[0072] 实施例2
[0073] 参见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踏板单元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提高脚手架的结构稳定性,施工平台即踏板单元2顶面面积大,施工方便,为两个踏板单元2提供支撑的两个支撑单元1共用两个第一立柱1‑1‑a,其中一个支撑单元1中的两个第二立柱1‑1‑b位于两个第一立柱1‑1‑a一侧,另一个支撑单元1中的两个第二立柱1‑1‑b位于两个第一立柱1‑1‑a另一侧,使得两个踏板单元2连接紧密,提高脚手架的整体关联性,进而进一步提高脚手架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的,两个踏板单元2的顶面平齐,使得两个踏板单元2构成的施工平台位于同一平面上,方便施工,同时提高施工安全性。
[0074] 位于踏板单元2纵向同一端的横向调节加固组件相对应位于第一立柱1‑1‑a两侧,防止调节过程中保证支撑单元1中的横向加固杆1‑2之间发生干涉,提高脚手架的适用性。
[0075] 防护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踏板单元2纵向同一端两个第二立柱1‑1‑b顶端之间的第三伸缩杆3‑3;第三伸缩杆3‑3的伸缩端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立柱1‑1‑b顶端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立柱1‑1‑b顶端铰接连接,在调节过程中,第三伸缩杆3‑3配合调节过程进行伸缩配合,同时配合第二伸缩杆3‑2为施工平台纵向两端提供围挡,进一步保护作业人员安全。
[0076] 本实施例中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7] 步骤S1:松动紧固件1‑4;
[0078] 步骤S2:将两个第一立柱1‑1‑a的底端置于同一高度处上;
[0079] 步骤S3:上提或下放位于两个第一立柱1‑1‑a一侧的两个第二立柱1‑1‑b,使其两者的底端置于同一高度处上;
[0080] 步骤S4:对步骤S3中相对应的紧固件1‑4进行紧固处理;
[0081] 重复步骤S3、S4,对位于两个第一立柱1‑1‑a另一侧的两个第二立柱1‑1‑b进行调节固定。
[0082] 实施例3
[0083] 参见图4至图8,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其他与相对应的实施例相同,与相对应的实施例所不同的是,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立柱1‑1底端的底座1,可以提高脚手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摩擦阻力,提高脚手架的使用稳定及安全性。
[0084] 立柱1‑1底端设有中心线相互平行的第一铰接孔1‑1‑2和螺纹杆1‑1‑3,螺纹杆1‑1‑3位于第一铰接孔1‑1‑2上方;
[0085] 底座4包括底座本体4‑1,开设在底座本体4‑1顶面上的连接槽4‑2,开设在连接槽4‑2侧壁上、与第一铰接孔1‑1‑2相配合的第二铰接孔4‑3,以及开设在连接槽4‑2侧壁上、与螺纹杆1‑1‑3相配合的圆弧通孔4‑4,使用时,螺纹杆1‑1‑3贯穿圆弧通孔4‑4,并用螺纹套进行紧固连接,进一步的,底座本体4‑1底面设有防滑层,进一步增加摩擦阻力。
[0086] 使用时,可以根据地面的坡度对底座4与相对应立柱1‑1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当需要调整时,松动螺纹套,沿底座4与相对应立柱1‑1的铰接部位转动底座4,转动过程中,螺纹杆1‑1‑3沿圆弧通孔4‑4运动,使底座本体4‑1底面与坡面吻合,对螺纹套进行紧固处理即可,满足不同坡度的施工要求,提高脚手架的适用性。
[0087] 本实施例中可调节脚手架支撑腿结构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8] 步骤S1:松动紧固件1‑4;
[0089] 步骤S201:将两个第一立柱1‑1‑a的底端置于同一高度处;
[0090] 步骤S202:将位于两个第一立柱1‑1‑a底端的底座4上的螺纹套进行松动处理,转动相对应的底座本体4‑1,使其底面与坡面吻合,紧固该螺纹套;
[0091] 步骤S301:上提或下放位于两个第一立柱1‑1‑a一侧的两个第二立柱1‑1‑b,使其两者的底端置于同一高度处;
[0092] 步骤S302:将步骤S301中位于两个第二立柱1‑1‑b底端的底座4上的螺纹套进行松动处理,转动相对应的底座本体4‑1,使其底面与坡面吻合,紧固该螺纹套;
[0093] 步骤S4:对步骤S3中相对应的紧固件1‑4进行紧固处理;
[0094] 重复步骤S3、S4,对位于两个第一立柱1‑1‑a另一侧的两个第二立柱1‑1‑b进行调节固定。
[009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为本发明中踏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在台阶面上使用的侧视图;
[0040]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在平面上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在平面上使用的侧视图;
[0042]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在坡面上使用的侧视图;
[0043]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立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4]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其中,附图标记为:1、支撑单元;1‑1、立柱;1‑1‑a、第一立柱;1‑1‑b、第二立柱;1‑1‑1、滑槽;1‑1‑2、第一铰接孔;1‑1‑3、螺纹杆;1‑2、横向加固杆;1‑2‑1、条形通孔;1‑3、横向稳定杆;1‑4、紧固件;1‑5、第一伸缩杆;1‑6、固定托杆;1‑7、滑动托杆;1‑8、纵向加固杆;2、踏板单元;2‑1、固定踏板;2‑1‑1、U型连接板;2‑1‑2、第一隔板;2‑1‑3、底部托杆;2‑2、伸缩踏板;2‑2‑1、连接板;2‑2‑2、第二隔板;3、防护单元;3‑1、纵向固定杆;3‑2、第二伸缩杆;3‑
3、第三伸缩杆;4、底座;4‑1、底座本体;4‑2、连接槽;4‑3、第二铰接孔;4‑4、圆弧通孔。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