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钦州云之汇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专利详情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   0    0

实质审查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7-02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1-10-26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1-07-02
基本信息
有效性 实质审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110746604.0 申请日 2021-07-02
公开/公告号 CN113487278A 公开/公告日 2021-10-08
授权日 预估到期日 2041-07-02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G06Q10/10G16Y10/75H04L29/08 主分类号 G06Q10/1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A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6
权利要求数量 7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99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钦州云之汇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钦州云之汇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静芳、罗炫、雷燕 第一发明人 李静芳
地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中马大街1号智慧园8号3楼 邮编 535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3
申请人所在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申请人所在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涉及协同办公技术领域,包括登录注册模块、服务器、会议申请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获取模块、检索模块、数据监测模块、信号分析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获取会议请求并对会议请求进行分析,获取得到会议请求的排序;服务器用于根据会议请求的排序对会议请求进行处理,使得资源合理利用;数据监测模块用于对存储模块存储的物联网数据进行检索下载监测,获取得到物联网数据的活跃值;根据活跃值生成数据更新指令,对物联网数据进行更新,提高物联网数据的应用价值;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对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物联网数据进行管理;有效节省储存空间;提高检索效率。
  • 摘要附图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10-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G06Q 10/10 专利申请号: 202110746604.0 申请日: 2021.07.02
2 2021-10-08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登录注册模块、服务器、数据库、会议申请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获取模块、检索模块、存储模块、数据监测模块、信号分析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
所述会议申请模块用于用户通过手机终端输入会议申请信号并将会议申请信号传输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接收到会议申请信号后自动从数据库中获取会议室的空闲时段并将会议室的空闲时段发送至用户的手机终端;用户接收到会议室的空闲时段后通过会议申请模块编辑上传会议请求,同时将上传会议请求的时刻标记为请求上传时刻;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获取会议请求并对会议请求进行分析,获取得到会议请求的排序;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将待分析会议请求按照待分析会议请求的排序依次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处理;
所述数据监测模块用于对存储模块存储的物联网数据进行检索下载监测,当监测到物联网数据被检索下载时,生成检索下载信号,并将检索下载信号发送至信号分析模块,所述信号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监测模块传输的检索下载信号并进行信号分析,获取得到物联网数据的活跃值HY;将活跃值HY与活跃阈值相比较;若活跃值HY≥活跃阈值,则将该目标数据标记为高频数据,生成数据更新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注册模块用于用户输入个人信息进行注册登录,并将个人信息传输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登录注册模块传输的个人信息并将其传输到数据库进行存储;所述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生日、年龄、学历、家庭住址和公司职位;所述数据库存储有会议室的空闲时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具体分析步骤为:
步骤一:获取会议申请模块编辑上传的会议请求;所述会议请求包括发起人、会议时间段和会议人数;所述会议时间段包括会议开始时间、会议结束时间;对各上传的会议请求的请求上传时刻进行标定;
步骤二:以一个上传的会议请求的请求上传时刻作为中心,标记上传时间差在T1内的所有会议请求;所述上传时间差为两个会议请求的请求上传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将上传时间差在T1内的所有会议请求标记为待分析会议请求;
步骤三:获取待分析会议请求的发起人,将发起人与数据库内存储的个人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获取到发起人的身份信息;获取身份信息中对应的公司职位;
设定所有的公司职位均有一个对应的预设值,将发起人的公司职位与所有的公司职位进行匹配获取得到对应的预设值,并标记为D1;
步骤四:将待分析会议请求按照对应的预设值大小进行降序排列;若对应的预设值相同;则对待分析会议请求作进一步分析;获取得到待分析会议请求的优析值;具体步骤为:
S41:将发送待分析会议请求的手机终端标记为发送终端;
获取发送终端发送会议请求的总次数,并将总次数标记为C1;同时将发送终端发送的会议请求对应的请求上传时刻按照时间进行排序,将最近一次的请求上传时刻与系统当前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延时时长,并标记为CT;
获取发送终端取消会议请求的次数,将取消次数除以总次数获取得到发送终端的取消率,并将取消率标记为C2;
利用公式FS=(C1×a1)/(CT×a2+C2×a3)获取得到发送终端的发送值FS,其中a1、a2、a3均为系数因子;
S42:获取待分析会议请求中的会议开始时间、会议结束时间和会议人数;将会议开始时间与会议结束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会议持续时长,并标记为H1;将会议开始时间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缓冲时长H2;
将会议人数标记为R1;
S43:将发送值、会议持续时长、缓冲时长和会议人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取其数值;利用公式YX=(FS×a4+H1×a5+R1×a6)/(H2×a7)获取得到待分析会议请求的优析值YX;
S44:将待分析会议请求按照优析值YX大小进行降序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物联网设备所采集到的物联网数据,并将所述物联网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将物联网数据传输至存储模块进行存储;所述检索模块用于用户对存储模块存储的物联网数据进行检索下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待分析会议请求,并将待分析会议请求中的会议时间段与会议室的空闲时段进行匹配,若会议时间段处于空闲时段内,则向移动终端发送申请成功信号,并更改会议室的空闲时段;若会议时间段不处于空闲时段内,则向移动终端发送申请失败信号,并将此时的会议室的空闲时段发送至移动终端,提示用户重新上传会议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分析模块的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V1:当监测到检索下载信号时,记录检索下载信息;所述检索下载信息包括物联网数据、检索下载时间;将被检索下载的物联网数据标记为目标数据;
V2:在监测到目标数据被检索下载时,自动倒计时,倒计时时长为T2时间,T2为预设值;
在倒计时阶段继续对目标数据进行检索下载监测,当目标数据产生新的检索下载信号时,则倒计时自动归为原值,重新按照T2进行倒计时;否则倒计时归零,停止计时;
V3:获取到倒计时阶段目标数据所有的检索下载信息;按照时间信息将检索下载信息标记为Gi,i=1,...,m,Gm为最后一个检索下载信息;
将G1的检索下载时间与Gm的检索下载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检索持续时长;并标记为T3;
根据m值得到倒计时阶段目标数据被检索下载的次数并标记为检索总次数C3;
V4:利用公式HY=(T3×b1+C3×b2)×(C3/T3×b3)获取得到目标数据的活跃值HY;其中b1、b2、b3均为系数因子;
V5:将活跃值HY与活跃阈值相比较;
若活跃值HY≥活跃阈值,则将该目标数据标记为高频数据,生成数据更新指令;并将高频数据对应的物联网设备标记为目标设备;
所述信号分析模块用于将数据更新指令和对应的目标设备传输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数据更新指令和对应的目标设备传输至数据获取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数据更新指令获取目标设备的物联网数据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物联网数据通过服务器返回至存储模块进行存储;同时该物联网数据的更新总次数增加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对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物联网数据进行管理;具体管理步骤为:
VV1:获取物联网数据的存储时间,将存储时间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存储时长,并标记为DT1;
VV2:设定物联网数据的更新总次数为GC;获取物联网数据每次更新的更新时间;将最近一次的更新时间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未更新时长,并标记为DT2;
VV3:统计该物联网数据近三天被检索下载的次数并标记为C4;
利用公式CX=(GC×g1+C4×g2)/(DT2×g3)‑DT1×g4获取得到物联网数据的存储值CX,其中g1、g2、g3、g4为系数因子;
VV4:将存储值CX与存储阈值相比较;若存储值CX<存储阈值,则将对应的物联网数据标记为低频数据;并将低频数据转存至数据转存模块,并设置时长阈值为t,当低频数据在数据转存模块内的存储时长达到时长阈值t时,则数据转存模块删除对应的低频数据;
VV5:将低频数据转存至数据转存模块后,将存储模块内的物联网数据按照存储值CX的大小进行降序排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协同办公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当前的网络时代,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传统的办公模式已经极大地束缚了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埋没了人的智慧和潜能,使人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手工处理那些繁杂、重复的工作。手工模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人们需要用协同办公平台来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
[0003]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产生的大数据通过网络发送至云端进行存储;为了充分这些物联网数据,越来越多的企业构建了物联网数据中心,用于挖掘这些物联网数据,并使物联网数据资源或信息资源能够提供给企业内的数据需求者,以实现在协同办公的目的、创造物联网数据和信息的应用价值;现有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无法实现内部人员信息的实时交流,不能够对储存的物联网数据进行等级分划,从而将低频数据进行删除以及高频数据及时更新;有效节省储存空间,同时对于会议室的使用,无法根据会议室的占用情况和会议申请的优析值合理的对会议申请进行安排,使得资源合理利用。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包括登录注册模块、服务器、数据库、会议申请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获取模块、检索模块、存储模块、数据监测模块、信号分析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
[0006] 所述会议申请模块用于用户通过手机终端输入会议申请信号并将会议申请信号传输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接收到会议申请信号后自动从数据库中获取会议室的空闲时段并将会议室的空闲时段发送至用户的手机终端;用户接收到会议室的空闲时段后通过会议申请模块编辑上传会议请求,同时将上传会议请求的时刻标记为请求上传时刻;
[0007]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获取会议请求并对会议请求进行分析,获取得到会议请求的排序;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将待分析会议请求按照待分析会议请求的排序依次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处理;
[0008] 所述数据监测模块用于对存储模块存储的物联网数据进行检索下载监测,当监测到物联网数据被检索下载时,生成检索下载信号,并将检索下载信号发送至信号分析模块,所述信号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监测模块传输的检索下载信号并进行信号分析,获取得到物联网数据的活跃值HY;将活跃值HY与活跃阈值相比较;若活跃值HY≥活跃阈值,则将该目标数据标记为高频数据,生成数据更新指令。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登录注册模块用于用户输入个人信息进行注册登录,并将个人信息传输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登录注册模块传输的个人信息并将其传输到数据库进行存储;所述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生日、年龄、学历、家庭住址和公司职位;所述数据库存储有会议室的空闲时段。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具体分析步骤为:
[0011] 步骤一:获取会议申请模块编辑上传的会议请求;所述会议请求包括发起人、会议时间段和会议人数;所述会议时间段包括会议开始时间、会议结束时间;对各上传的会议请求的请求上传时刻进行标定;
[0012] 步骤二:以一个上传的会议请求的请求上传时刻作为中心,标记上传时间差在T1内的所有会议请求;所述上传时间差为两个会议请求的请求上传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将上传时间差在T1内的所有会议请求标记为待分析会议请求;
[0013] 步骤三:获取待分析会议请求的发起人,将发起人与数据库内存储的个人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获取到发起人的身份信息;获取身份信息中对应的公司职位;
[0014] 设定所有的公司职位均有一个对应的预设值,将发起人的公司职位与所有的公司职位进行匹配获取得到对应的预设值,并标记为D1;
[0015] 步骤四:将待分析会议请求按照对应的预设值大小进行降序排列;若对应的预设值相同;则对待分析会议请求作进一步分析;获取得到待分析会议请求的优析值;具体步骤为:
[0016] S41:将发送待分析会议请求的手机终端标记为发送终端;
[0017] 获取发送终端发送会议请求的总次数,并将总次数标记为C1;同时将发送终端发送的会议请求对应的请求上传时刻按照时间进行排序,将最近一次的请求上传时刻与系统当前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延时时长,并标记为CT;
[0018] 获取发送终端取消会议请求的次数,将取消次数除以总次数获取得到发送终端的取消率,并将取消率标记为C2;
[0019] 利用公式FS=(C1×a1)/(CT×a2+C2×a3)获取得到发送终端的发送值FS,其中a1、a2、a3均为系数因子;
[0020] S42:获取待分析会议请求中的会议开始时间、会议结束时间和会议人数;将会议开始时间与会议结束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会议持续时长,并标记为H1;将会议开始时间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缓冲时长H2;
[0021] 将会议人数标记为R1;
[0022] S43:将发送值、会议持续时长、缓冲时长和会议人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取其数值;利用公式YX=(FS×a4+H1×a5+R1×a6)/(H2×a7)获取得到待分析会议请求的优析值YX;
[0023] S44:将待分析会议请求按照优析值YX大小进行降序排列。
[0024]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物联网设备所采集到的物联网数据,并将所述物联网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将物联网数据传输至存储模块进行存储;所述检索模块用于用户对存储模块存储的物联网数据进行检索下载。
[0025]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待分析会议请求,并将待分析会议请求中的会议时间段与会议室的空闲时段进行匹配,若会议时间段处于空闲时段内,则向移动终端发送申请成功信号,并更改会议室的空闲时段;若会议时间段不处于空闲时段内,则向移动终端发送申请失败信号,并将此时的会议室的空闲时段发送至移动终端,提示用户重新上传会议请求。
[0026]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分析模块的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0027] V1:当监测到检索下载信号时,记录检索下载信息;所述检索下载信息包括物联网数据、检索下载时间;将被检索下载的物联网数据标记为目标数据;
[0028] V2:在监测到目标数据被检索下载时,自动倒计时,倒计时时长为T2时间,T2为预设值;
[0029] 在倒计时阶段继续对目标数据进行检索下载监测,当目标数据产生新的检索下载信号时,则倒计时自动归为原值,重新按照T2进行倒计时;否则倒计时归零,停止计时;
[0030] V3:获取到倒计时阶段目标数据所有的检索下载信息;按照时间信息将检索下载信息标记为Gi,i=1,...,m,Gm为最后一个检索下载信息;
[0031] 将G1的检索下载时间与Gm的检索下载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检索持续时长;并标记为T3;
[0032] 根据m值得到倒计时阶段目标数据被检索下载的次数并标记为检索总次数C3;
[0033] V4:利用公式HY=(T3×b1+C3×b2)×(C3/T3×b3)获取得到目标数据的活跃值HY;其中b1、b2、b3均为系数因子;
[0034] V5:将活跃值HY与活跃阈值相比较;
[0035] 若活跃值HY≥活跃阈值,则将该目标数据标记为高频数据,生成数据更新指令;并将高频数据对应的物联网设备标记为目标设备;
[0036] 所述信号分析模块用于将数据更新指令和对应的目标设备传输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数据更新指令和对应的目标设备传输至数据获取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数据更新指令获取目标设备的物联网数据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物联网数据通过服务器返回至存储模块进行存储;同时该物联网数据的更新总次数增加一。
[0037]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对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物联网数据进行管理;具体管理步骤为:
[0038] VV1:获取物联网数据的存储时间,将存储时间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存储时长,并标记为DT1;
[0039] VV2:设定物联网数据的更新总次数为GC;获取物联网数据每次更新的更新时间;将最近一次的更新时间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未更新时长,并标记为DT2;
[0040] VV3:统计该物联网数据近三天被检索下载的次数并标记为C4;
[0041] 利用公式CX=(GC×g1+C4×g2)/(DT2×g3)‑DT1×g4获取得到物联网数据的存储值CX,其中g1、g2、g3、g4为系数因子;
[0042] VV4:将存储值CX与存储阈值相比较;若存储值CX<存储阈值,则将对应的物联网数据标记为低频数据;并将低频数据转存至数据转存模块,并设置时长阈值为t,当低频数据在数据转存模块内的存储时长达到时长阈值t时,则数据转存模块删除对应的低频数据;
[0043] VV5:将低频数据转存至数据转存模块后,将存储模块内的物联网数据按照存储值CX的大小进行降序排列。
[004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45] 1、本发明中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获取会议请求并对会议请求进行分析;以一个上传的会议请求的请求上传时刻作为中心,标记上传时间差在T1内的所有会议请求为待分析会议请求;获取待分析会议请求的发起人,获取发起人对应的公司职位;将待分析会议请求按照公司职位对应的预设值大小进行降序排列;若对应的预设值相同;则对待分析会议请求作进一步分析;获取得到待分析会议请求的优析值;将待分析会议请求按照优析值YX大小进行降序排列;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将待分析会议请求按照待分析会议请求的排序依次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处理,本发明能够根据会议室的占用情况和会议申请的优析值合理的对会议申请进行安排,使得资源合理利用;
[0046] 2、本发明中数据监测模块用于对存储模块存储的物联网数据进行检索下载监测,当监测到物联网数据被检索下载时,生成检索下载信号,信号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监测模块传输的检索下载信号并进行信号分析,获取得到物联网数据的活跃值HY;若活跃值HY≥活跃阈值,生成数据更新指令,对该物联网数据进行更新;提高物联网数据的应用价值;
[0047] 3、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对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物联网数据进行管理;结合物联网数据的存储时长、更新总次数、未更新时长以及近三天被检索下载的次数,利用公式CX=(GC×g1+C4×g2)/(DT2×g3)‑DT1×g4获取得到物联网数据的存储值CX,若存储值CX<存储阈值,则将对应的物联网数据转存至数据转存模块,并设置时长阈值为t,当存储时长达到时长阈值t时,则数据转存模块删除对应的物联网数据;有效节省储存空间;同时将存储模块内的物联网数据按照存储值CX的大小进行降序排列,提高检索效率。

实施方案

[005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1]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包括登录注册模块、服务器、数据库、会议申请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获取模块、检索模块、存储模块、数据监测模块、信号分析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
[0052] 登录注册模块用于用户输入个人信息进行注册登录,并将个人信息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用于接收登录注册模块传输的个人信息并将其传输到数据库进行存储;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生日、年龄、学历、家庭住址和公司职位;
[0053] 数据库存储有会议室的空闲时段;
[0054] 会议申请模块用于用户通过手机终端输入会议申请信号并将会议申请信号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会议申请信号后自动从数据库中获取会议室的空闲时段并将会议室的空闲时段发送至用户的手机终端;用户接收到会议室的空闲时段后通过会议申请模块编辑上传会议请求,同时将上传会议请求的时刻标记为请求上传时刻;会议请求包括发起人、会议时间段和会议人数;会议时间段包括会议开始时间、会议结束时间;
[0055]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获取会议请求并对会议请求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步骤为:
[0056] 步骤一:获取会议申请模块编辑上传的会议请求;对各上传的会议请求的请求上传时刻进行标定;
[0057] 步骤二:以一个上传的会议请求的请求上传时刻作为中心,标记上传时间差在T1内的所有会议请求;上传时间差为两个会议请求的请求上传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将上传时间差在T1内的所有会议请求标记为待分析会议请求;
[0058] 步骤三:获取待分析会议请求的发起人,将发起人与数据库内存储的个人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获取到发起人的身份信息;获取身份信息中对应的公司职位;公司职位包括普通职员、小组组长、部门主任、项目经理、CEO等;
[0059] 设定所有的公司职位均有一个对应的预设值,将发起人的公司职位与所有的公司职位进行匹配获取得到对应的预设值,并标记为D1;其中职位越高,对应的预设值越大;
[0060] 步骤四:将待分析会议请求按照对应的预设值大小进行降序排列;若对应的预设值相同;则对待分析会议请求作进一步分析;获取得到待分析会议请求的优析值;具体步骤为:
[0061] S41:将发送待分析会议请求的手机终端标记为发送终端;
[0062] 获取发送终端发送会议请求的总次数,并将总次数标记为C1;同时将发送终端发送的会议请求对应的请求上传时刻按照时间进行排序,将最近一次的请求上传时刻与系统当前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延时时长,并标记为CT;获取发送终端取消会议请求的次数,将取消次数除以总次数获取得到发送终端的取消率,并将取消率标记为C2;
[0063] 利用公式FS=(C1×a1)/(CT×a2+C2×a3)获取得到发送终端的发送值FS,其中a1、a2、a3均为系数因子,例如a1取值0.55,a2取值0.67,a3取值0.81;
[0064] S42:获取待分析会议请求中的会议开始时间、会议结束时间和会议人数;将会议开始时间与会议结束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会议持续时长,并标记为H1;
[0065] 将会议开始时间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缓冲时长H2;
[0066] 将会议人数标记为R1;
[0067] S43:将发送值、会议持续时长、缓冲时长和会议人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取其数值;
[0068] 利用公式YX=(FS×a4+H1×a5+R1×a6)/(H2×a7)获取得到待分析会议请求的优析值YX;其中a4、a5、a6、a7均为系数因子;例如a4取值0.66,a5取值0.18,a6取值0.48,a7取值1.21;
[0069] S44:将待分析会议请求按照优析值YX大小进行降序排列;
[0070]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将待分析会议请求按照待分析会议请求的排序依次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用于接收待分析会议请求,并将待分析会议请求中的会议时间段与会议室的空闲时段进行匹配,若会议时间段处于空闲时段内,则向移动终端发送申请成功信号,并更改会议室的空闲时段;若会议时间段不处于空闲时段内,则向移动终端发送申请失败信号,并将此时的会议室的空闲时段发送至移动终端,提示用户重新上传会议请求;
[0071]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物联网设备所采集到的物联网数据,并将物联网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用于将物联网数据传输至存储模块进行存储;检索模块用于用户对存储模块存储的物联网数据进行检索下载;
[0072] 数据监测模块用于对存储模块存储的物联网数据进行检索下载监测,当监测到物联网数据被检索下载时,生成检索下载信号,并将检索下载信号发送至信号分析模块,信号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监测模块传输的检索下载信号并进行信号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0073] V1:当监测到检索下载信号时,记录检索下载信息;检索下载信息包括物联网数据、检索下载时间;将被检索下载的物联网数据标记为目标数据;
[0074] V2:在监测到目标数据被检索下载时,自动倒计时,倒计时时长为T2时间,T2为预设值;例如T2取值为3小时;
[0075] 在倒计时阶段继续对目标数据进行检索下载监测,当目标数据产生新的检索下载信号时,则倒计时自动归为原值,重新按照T2进行倒计时;否则倒计时归零,停止计时;
[0076] V3:获取到倒计时阶段目标数据所有的检索下载信息;按照时间信息将检索下载信息标记为Gi,i=1,...,m,Gm为最后一个检索下载信息;
[0077] 将G1的检索下载时间与Gm的检索下载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检索持续时长;并标记为T3;
[0078] 根据m值得到倒计时阶段目标数据被检索下载的次数并标记为检索总次数C3;
[0079] V4:利用公式HY=(T3×b1+C3×b2)×(C3/T3×b3)获取得到目标数据的活跃值HY;其中b1、b2、b3均为系数因子,例如b1取值0.58,b2取值0.71,b3取值0.41;
[0080] V5:将活跃值HY与活跃阈值相比较;
[0081] 若活跃值HY≥活跃阈值,则将该目标数据标记为高频数据,生成数据更新指令;并将高频数据对应的物联网设备标记为目标设备;
[0082] 信号分析模块用于将数据更新指令和对应的目标设备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用于将数据更新指令和对应的目标设备传输至数据获取模块;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数据更新指令获取目标设备的物联网数据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物联网数据通过服务器返回至存储模块进行存储;同时该物联网数据的更新总次数增加一;
[0083] 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对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物联网数据进行管理;具体管理步骤为:
[0084] VV1:获取物联网数据的存储时间,将存储时间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存储时长,并标记为DT1;
[0085] VV2:设定物联网数据的更新总次数为GC;获取物联网数据每次更新的更新时间;将最近一次的更新时间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未更新时长,并标记为DT2;
[0086] VV3:统计该物联网数据近三天被检索下载的次数并标记为C4;
[0087] 利用公式CX=(GC×g1+C4×g2)/(DT2×g3)‑DT1×g4获取得到物联网数据的存储值CX,其中g1、g2、g3、g4为系数因子;例如g1取值0.98,g2取值0.78,g3取值1.25,g4取值0.88;
[0088] VV4:将存储值CX与存储阈值相比较;若存储值CX<存储阈值,则将对应的物联网数据标记为低频数据;并将低频数据转存至数据转存模块,并设置时长阈值为t,当低频数据在数据转存模块内的存储时长达到时长阈值t时,则数据转存模块删除对应的低频数据;
[0089] VV5:将低频数据转存至数据转存模块后,将存储模块内的物联网数据按照存储值CX的大小进行降序排列。
[009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009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协同办公系统,在工作时,会议申请模块用于用户通过手机终端输入会议申请信号,服务器接收到会议申请信号后自动从数据库中获取会议室的空闲时段并将会议室的空闲时段发送至用户的手机终端;用户接收到会议室的空闲时段后通过会议申请模块编辑上传会议请求;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获取会议请求并对会议请求进行分析;以一个上传的会议请求的请求上传时刻作为中心,标记上传时间差在T1内的所有会议请求为待分析会议请求;获取待分析会议请求的发起人,获取发起人对应的公司职位;将待分析会议请求按照公司职位对应的预设值大小进行降序排列;若对应的预设值相同;则对待分析会议请求作进一步分析;获取得到待分析会议请求的优析值;将待分析会议请求按照优析值YX大小进行降序排列;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将待分析会议请求按照待分析会议请求的排序依次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处理,本发明能够根据会议室的占用情况和会议申请的优析值合理的对会议申请进行安排,使得资源合理利用;
[0092] 数据监测模块用于对存储模块存储的物联网数据进行检索下载监测,当监测到物联网数据被检索下载时,生成检索下载信号,信号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监测模块传输的检索下载信号并进行信号分析,获取得到物联网数据的活跃值HY;若活跃值HY≥活跃阈值,生成数据更新指令,对该物联网数据进行更新;提高物联网数据的应用价值;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对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物联网数据进行管理;结合物联网数据的存储时长、更新总次数、未更新时长以及近三天被检索下载的次数,利用公式CX=(GC×g1+C4×g2)/(DT2×g3)‑DT1×g4获取得到物联网数据的存储值CX,若存储值CX<存储阈值,则将对应的物联网数据转存至数据转存模块,并设置时长阈值为t,当存储时长达到时长阈值t时,则数据转存模块删除对应的物联网数据;有效节省储存空间;同时将存储模块内的物联网数据按照存储值CX的大小进行降序排列,提高检索效率。
[0093] 上述公式均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及相应专家进行参数设置处理,得到与真实结果符合的公式。
[0094]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48]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49]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