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西华大学 >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详情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8-12-26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9-04-23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1-14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8-12-26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811602695.5 申请日 2018-12-26
公开/公告号 CN109535142B 公开/公告日 2022-01-14
授权日 2022-01-14 预估到期日 2038-12-26
申请年 2018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C07D409/14A01N43/56A01P1/00A01P7/04 主分类号 C07D409/14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2
权利要求数量 3 非专利引证数量 1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1、JP S54115384 A,1979.09.07JP S54117029 A,1979.09.11JP S54117029 A,1979.09.11CN 1140449 A,1997.01.15JP S54115384 A,1979.09.07Siddesh, M. B.,等.Synthesis ofpolynuclear pyrimidine derivatives andtheir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Heterocyclic Letters》.2014,第4卷(第4期),第503-514页. Siddesh, M. B.,等.Synthesis ofpolynuclear pyrimidine derivatives andtheir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Heterocyclic Letters》.2014,第4卷(第4期),第503-514页.;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4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西华大学 当前专利权人 西华大学
发明人 唐孝荣、肖婷婷、严映坤、程玮、李唯一、曾义、张燕、徐志宏、金川、钱伟烽、冯锐杰、曾运梅 第一发明人 唐孝荣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土桥金周路999号 邮编 610039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2
申请人所在省 四川省 申请人所在市 四川省成都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芶忠义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结构通式为:通式中R1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甲基、甲氧基,R2为氢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甲基。本申请提供的化合物将噻吩环和吡唑环引入嘧啶的分子结构中,合成了一些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它们结构简单、活性优异,对仓储害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对植物病原细菌也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将为新农药的创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 摘要附图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1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2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3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4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5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6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7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8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9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10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11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12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13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14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15
    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1-14 授权
2 2019-04-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C07D 409/14 专利申请号: 201811602695.5 申请日: 2018.12.26
3 2019-03-29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通式如下:
通式(I)中R1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甲基、甲氧基,R2为氢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甲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取代苯乙酮溶解在无水乙醇中,所述取代苯乙酮为4‑氯苯乙酮、4‑甲氧基苯乙酮、4‑溴苯乙酮、4‑甲基苯乙酮中的一种,再向其中加入10%NaOH溶液,在冰浴搅拌下,将噻吩‑2‑甲醛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或者5‑溴噻吩‑2‑甲醛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滴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在0‑5℃下反应,并用薄层硅胶板检查反应是否完成;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3X分子筛,并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向混合物中滴入0.02mol 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和20mL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在40‑50℃下反应,用TLC检测反应是否完成;反应完成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大量冰水,用10%盐酸溶液调节pH至中性,有沉淀析出,过滤,洗涤,再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即得到所述目标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3X分子筛为60‑80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嘧啶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农药、日用化学品等领域。大量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如杀虫、杀菌、杀螨、除草、植物生长调节、抗病毒、抗癌、抗氧化、消炎等。由于嘧啶类化合物具有高效、对人畜低毒、作用方式独特、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因此,其分子结构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是杂环化合物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不断有结构新颖、简单,生物活性好的化合物出现。
[0003] 噻吩是杂环化合物中重要的一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噻吩衍生物的研究在医药和农药化学中也有着十分主要的作用。噻吩衍生物具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例如,抑菌、抗病毒、抗肿瘤、消炎、杀虫和除草等。同时,含噻吩环的化合物通常都具有高效、低毒、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在环境中容易降解、有害生物不容易产生抗性等特点,并且不断有结构新颖、性能优异的化合物问世。所以,在农药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含噻吩环的化合物将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成为新农药创制的热点和前沿。
[0004] 吡唑类化合物因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如杀虫、杀菌、除草、杀螨、植物生长调节、抗氧化等,从而引起人们对这类化合物的广泛兴趣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吡唑衍生物还具有高效、低毒、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因此,吡唑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以及生物活性研究仍然是当今绿色农药创制的热点和前沿。
[0005] 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有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作为农用杀虫剂和杀菌剂使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用作农用杀虫剂、杀菌剂的嘧啶衍生物,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0007] 一种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其结构通式如下:
[0008]
[0009] 通式(I)中R1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甲基、甲氧基,R2为氢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甲基。
[0010] 一种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将取代苯乙酮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再向其中加入10%NaOH溶液,在冰浴搅拌下,将噻吩‑2‑甲醛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或者5‑溴噻吩‑2‑甲醛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滴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在0‑5℃下反应,并用薄层硅胶板(TLC)检查反应是否完成。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3X分子筛,并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向混合物中滴入0.02mol 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和20mL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在40‑50℃下反应,用TLC检测反应是否完成。反应完成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大量冰水,用10%盐酸溶液调节pH至中性,有沉淀析出,过滤,洗涤,再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即得到所述目标化合物。
[0011]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取代苯乙酮为4‑氯苯乙酮、4‑甲氧基苯乙酮、4‑溴苯乙酮、4‑甲基苯乙酮中的一种。
[0012]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13X分子筛为60‑80目。
[0013] 一种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作为农用杀虫剂或杀菌剂的应用。
[0014]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应用,所述杀虫剂杀灭的害虫为玉米象、谷蠧和赤拟谷盗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应用,所述杀菌剂能够抑制玉米细菌性褐斑病、油菜细菌性黑斑病、柑橘溃疡病、马铃薯黑胫病、洋葱球茎腐烂病、瓜类细菌性果斑病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 有益效果:
[0017] 本申请提供的化合物将噻吩环和吡唑环引入嘧啶的分子结构中,合成了一些2‑(1‑吡唑基)嘧啶衍生物。它们结构简单、活性优异,将为新农药的创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0018] 通式(I)的化合物的合成过程简单,采用了“一锅煮”的方法,即不是按传统的方法将中间体分离出来再进行下一步的反应,而是直接进行下一步的反应,这样就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反应效率,有利于节能降耗。通式(I)的化合物对仓储害虫和植物病原细菌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目前已知的杀虫和杀菌剂中未见报道。

实施方案

[0034]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5]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具有杀虫和抑菌活性的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如下:
[0036]
[0037] 通式(I)中R1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甲基、甲氧基,R2为氢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甲基。
[0038] 通式为(I)的化合物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0039]
[0040] 式中R1、R2的含义同上。
[0041] 通式(I)的化合物的合成过程简单,采用了“一锅煮”的方法,即不是按传统的方法将中间体分离出来再进行下一步的反应,而是直接进行下一步的反应,这样就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反应效率,有利于节能降耗。通式(I)的化合物对仓储害虫和植物病原细菌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目前已知的杀虫和杀菌剂中未见报道。
[0042] 实施例1:
[0043] 化合物 的制备
[0044] 将0.02mol 4‑氯苯乙酮溶解在20mL无水乙醇中,再向其中加入15mL 10%NaOH溶液。在冰浴搅拌下,将0.02mol噻吩‑2‑甲醛和20mL无水乙醇的混合液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滴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在0‑5℃下反应,并用薄层硅胶板(TLC)检查反应是否完成。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2克13X分子筛(60‑80目),并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向混合物中滴入0.02mol 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和20mL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在40‑50℃下反应,用TLC检测反应是否完成。反应完成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大量冰水,用10%盐酸溶液调节pH至中性,有沉淀析出,过滤,洗涤,再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即得到黄色粉末状固体产物,收率为
87%。产物的波谱数据如下:
[0045] 1H NMR(400MHz,DMSO‑d6)δ(ppm):8.89(1H,d,J=2.4Hz),8.59(2H,dd,J1=8.8Hz,J2=8.4Hz),8.16(1H,s),7.91(1H,s),7.60(1H,d,J=2.6Hz),7.45(2H,t,J=8.4Hz),7.2713
(1H,s),6.65(1H,s),6.48(1H,s);C NMR(100MHz,DMSO‑d6)δ(ppm):160.36,153.88,
152.00,146.22,136.68,135.80,135.30,132.22,131.70,129.89,129.79,129.00,121.48,+
109.64,107.81;HRMS(ESI)m/z:Calcd for C17H11N4SCl[M+H]:339.0471,Found:339.0458.[0046] 产物的氢谱图、碳谱图、高分辨质谱图如图1‑3所示。
[0047] 实施例2:
[0048] 化合物 的制备
[0049] 将0.02mol 4‑甲氧基苯乙酮溶解在20mL无水乙醇中,再向其中加入15mL 10%NaOH溶液。在冰浴搅拌下,将0.02mol噻吩‑2‑甲醛和20mL无水乙醇的混合液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滴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在0‑5℃下反应,并用薄层硅胶板(TLC)检查反应是否完成。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2克13X分子筛(60‑80目),并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向混合物中滴入0.02mol 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和20mL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在40‑50℃下反应,用TLC检测反应是否完成。反应完成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大量冰水,用10%盐酸溶液调节pH至中性,有沉淀析出,过滤,洗涤,再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即得到灰色粉末状固体产物,收率为88%。产物的波谱数据如下:
[0050] 1H NMR(400MHz,DMSO‑d6)δ(ppm):8.83(1H,s),8.34(2H,d,J=6.8Hz),8.11(1H,s),8.03(1H,s),7.85(1H,s),7.60(1H,s),7.10(2H,d,J=5.6Hz),6.78(1H,s),6.60(1H,13
s),3.84(3H,s);C NMR(100MHz,DMSO‑d6)δ(ppm):163.37,161.03,154.55,152.67,
146.88,132.89,132.36,132.01,129.66,128.88,122.15,114.98,110.31,108.47,105.87,+
56.90;HRMS(ESI)m/z:Calcd for C18H14N4OS[M+H]:335.0956,Found:335.0920.[0051] 产物的氢谱图、碳谱图、高分辨质谱图如图4‑6所示。
[0052] 实施例3:
[0053] 化合物 的制备
[0054] 将0.02mol 4‑溴苯乙酮溶解在20mL无水乙醇中,再向其中加入15mL 10%NaOH溶液。在冰浴搅拌下,将0.02mol 5‑溴噻吩‑2‑甲醛和20mL无水乙醇的混合液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滴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在0‑5℃下反应,并用薄层硅胶板(TLC)检查反应是否完成。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2克13X分子筛(60‑80目),并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向混合物中滴入0.02mol 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和20mL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在40‑50℃下反应,用TLC检测反应是否完成。反应完成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大量冰水,用10%盐酸溶液调节pH至中性,有沉淀析出,过滤,洗涤,再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即得到淡黄色粉末状固体产物,收率为86%。产物的波谱数据如下:
[0055] 1H NMR(400MHz,DMSO‑d6)δ(ppm):8.87(1H,d,J=2.4Hz),8.47(2H,dd,J1=8.8Hz,J2=8.4Hz),8.14(1H,s),7.90(1H,s),7.58(1H,d,J=3.4Hz),7.44(2H,t,J=8.4Hz),13
6.65‑6.64(1H,m),6.47(1H,d,J=3.2Hz);C NMR(100MHz,DMSO‑d6)δ(ppm):164.78,
163.46,160.56,155.79,143.71,143.42,132.81,132.29,131.06,130.50,130.41,130.15,+
118.50,109.13,107.90;HRMS(ESI)m/z:Calcd for C17H10N4SBr2[M+H] :460.9066,Found:
460.9072.
[0056] 产物的氢谱图、碳谱图、高分辨质谱图如图7‑9所示。
[0057] 实施例4:
[0058] 化合物 的制备
[0059] 将0.02mol 4‑甲基苯乙酮溶解在20mL无水乙醇中,再向其中加入15mL 10%NaOH溶液。在冰浴搅拌下,将0.02mol 5‑溴噻吩‑2‑甲醛和20mL无水乙醇的混合液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滴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在0‑5℃下反应,并用薄层硅胶板(TLC)检查反应是否完成。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2克13X分子筛(60‑80目),并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向混合物中滴入0.02mol 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和20mL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在40‑50℃下反应,用TLC检测反应是否完成。反应完成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大量冰水,用10%盐酸溶液调节pH至中性,有沉淀析出,过滤,洗涤,再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即得到白色固体产物,收率为89%。产物的波谱数据如下:
[0060] 1H NMR(400MHz,DMSO‑d6)δ(ppm):8.80(1H,d,J=2.4Hz),8.44(1H,s),8.33(2H,d,J=8.0Hz),8.22(1H,d,J=4.0Hz),7.91(1H,s),7.46(1H,d,J=4.0Hz),7.40(2H,d,J=13
8.0Hz),6.64(1H,t,J=2.0Hz),2.42(3H,s);C NMR(100MHz,DMSO‑d6)δ(ppm):165.93,
160.45,155.91,143.71,143.66,142.42,133.08,132.87,130.99,130.19,130.01,127.92,+
118.40,109.15,107.73,21.56;HRMS(ESI)m/z:Calcd for C18H13N4SBr[M+H] :397.0117,Found:397.0111.
[0061] 产物的氢谱图、碳谱图、高分辨质谱图如图10‑12所示。
[0062] 实施例5:
[0063] 化合物 的制备
[0064] 将0.02mol 4‑甲氧基苯乙酮溶解在20mL无水乙醇中,再向其中加入15mL 10%NaOH溶液。在冰浴搅拌下,将0.02mol 5‑溴噻吩‑2‑甲醛和20mL无水乙醇的混合液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滴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在0‑5℃下反应,并用薄层硅胶板(TLC)检查反应是否完成。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2克13X分子筛(60‑80目),并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向混合物中滴入0.02mol 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和20mL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在40‑50℃下反应,用TLC检测反应是否完成。反应完成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大量冰水,用10%盐酸溶液调节pH至中性,有沉淀析出,过滤,洗涤,再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即得到黄色粉末状固体产物,收率为82%。产物的波谱数据如下:
[0065] 1H NMR(400MHz,DMSO‑d6)δ(ppm):8.78(1H,d,J=2.4Hz),8.49‑8.45(3H,m),8.18(1H,d,J=4.0Hz),7.88(1H,s),7.44‑7.39(3H,m),6.61(1H,dd,J1=1.6Hz,J2=1.6Hz),13
3.84(3H,s);C NMR(100MHz,DMSO‑d6)δ(ppm):165.85,160.36,155.82,143.62,143.57,
142.34,133.00,132.78,130.90,130.10,129.93,127.83,118.31,109.06,107.64,57.08;
+
HRMS(ESI)m/z:Calcd for C18H13N4OSBr[M+H]:413.0071,Found:413.0070.[0066] 产物的氢谱图、碳谱图、高分辨质谱图如图13‑15所示。
[0067] 实施例6:本发明化合物杀虫活性的测定
[0068] (1)供试害虫
[0069] 玉米象成虫、谷蠧成虫和赤拟谷盗成虫,它们均为室内常年累代饲养的敏感品系。
[0070] (2)测定方法
[0071] 采用饲料拌药法:将待测化合物和小麦饲料按一定的剂量混合均匀。称取100克拌药饲料于500mL广口瓶中,向每个瓶中投入供试害虫30头,用白布包扎瓶口,再将其放置在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为70~80%的养虫室内继续饲养,同时以不拌药的饲料为空白对照。14天后记录死亡情况,每一实验重复3次,并用下列公式计算校正死亡率:
[0072]
[0073] (3)实验结果
[0074] 本发明化合物的杀虫结果见表1。
[0075] 表1本发明化合物对仓储害虫的毒杀活性
[0076]
[0077] a:三次重复的平均值。
[0078] 从上表1可知本发明化合物对这些害虫均有较好的毒杀活性。
[0079] 实施例7:本发明化合物抑菌活性的测定
[0080] (1)供试植物病原细菌
[0081] 玉米细菌性褐斑病、油菜细菌性黑斑病、柑橘溃疡病、马铃薯黑胫病、洋葱球茎腐烂病、瓜类细菌性果斑病。
[0082] (2)测定方法
[0083] (a)菌种的活化:将供试的细菌菌株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斜面,37℃过夜培养。
[0084] (b)菌悬液的制备:在装有100mL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接种一环已活化的供试菌株,于37℃培养18h,得到初始的菌悬液后,再用无菌生理盐水采用梯度稀6 7
释法配成适当浓度(10~10CFU/mL)的菌悬液备用。
[0085] (c)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将供试化合物溶于二甲亚砜中,再用含有0.1%吐温‑80的无菌生理盐水,采用二倍稀释法将其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均匀。取稀释后的样品溶液1mL,加入到已灭菌的19mL培养基中,混合均匀,制成平板。待培养基凝固后,用6
涂布法加入上述浓度为10CFU/mL的菌悬液200μL,于37℃培养16~18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以完全无菌生长的浓度作为供试样品溶液的MIC值,同时,以不含供试化合物的相应溶液为空白对照。
[0086] (3)实验结果
[0087] 本发明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见表2。
[0088] 表2本发明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细菌的抑制活性
[0089]
[0090]
[0091]
[0092] 从上表2可知本发明化合物对这些植物病原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009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氢谱图;
[0020] 图2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碳谱图;
[0021] 图3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图;
[0022] 图4为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氢谱图;
[0023] 图5为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碳谱图;
[0024] 图6为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图;
[0025] 图7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氢谱图;
[0026] 图8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碳谱图;
[0027] 图9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图;
[0028] 图10为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氢谱图;
[0029] 图11为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碳谱图;
[0030] 图12为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图;
[0031] 图13为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氢谱图;
[0032] 图14为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碳谱图;
[0033] 图15为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图。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