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欧顺章 > 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04-28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1-02-12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0-04-28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020671690.4 申请日 2020-04-28
公开/公告号 CN212524774U 公开/公告日 2021-02-12
授权日 2021-02-12 预估到期日 2030-04-28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05C9/14B05C3/10B05C11/10B05C13/02 主分类号 B05C9/14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8
权利要求数量 9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欧顺章 当前专利权人 欧顺章
发明人 欧顺章 第一发明人 欧顺章
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365号 邮编 215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苏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田颖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浸泡槽,所述浸泡槽一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倾斜槽,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的两个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一转动轴在竖杆的内部转动,第一转动轴在转动时能够通过锥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进行转动,第二转动轴通过另一端的锥齿轮带动双向丝杆进行转动,双向丝杆在转动时能够带动传动块进行升降,传动块带动夹持块沿着第二滑槽进行滑动,对车辆外壳进行夹持,设置的第一伺服电机通过传动皮带和传动轮带动竖杆两端的传动架沿着导轨进行滑动,从而能够有效的将移动箱沿着导轨进行稳定的滑动,使得汽车外壳的浸漆效果提高。
  • 摘要附图
    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2-12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浸泡槽(2),所述浸泡槽(2)一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倾斜槽(3),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架(4),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4)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架(5),所述第二支撑架(5)远离第一支撑架(4)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架(6),所述第二支撑架(5)和第三支撑架(6)均与底座(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4)相邻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上导轨(7),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5)相邻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上导轨(8),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架(6)相邻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上导轨(9),所述第二上导轨(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上导轨(7)和第三上导轨(9)均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上导轨(8)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上导轨(7)、第二上导轨(8)和第三上导轨(9)的下方均分别平行设置有第一下导轨(10)、第二下导轨(11)和第三下导轨(12),两个所述第一下导轨(10)与浸泡槽(2)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下导轨(11)与倾斜槽(3)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下导轨(12)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的两侧,所述第二下导轨(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下导轨(10)和第三下导轨(1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两个竖杆(13),两个所述竖杆(13)两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架(14),所述传动架(14)远离竖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15),所述第一上导轨(7)、第二上导轨(8)和第三上导轨(9)的内侧壁上均对应第一滑轮(15)开设有第一滑槽(16),所述第一支撑架(4)远离第二支撑架(5)一侧的侧壁上通过固定机架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7),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7)输出轴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18),所述第三上导轨(9)的外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19),所述第一传动轮(18)和第二传动轮(19)通过传动皮带(2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15)靠近传动皮带(20)一侧层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22),所述传动轴(22)远离第一滑轮(15)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轮(21),所述第三传动轮(21)通过传动皮带(20)与第一传动轮(18)传动连接,所述竖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箱(23),所述移动箱(2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4),所述竖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5),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5)输出轴的轴壁上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6),所述竖杆(13)的内部对应第一转动轴(26)开设有第二凹槽(27),所述第一转动轴(26)远离第二伺服电机(25)的一端穿过第二凹槽(27)延伸至第一凹槽(24)的内部,且所述第一转动轴(26)延伸至第一凹槽(24)内部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8),所述第一锥齿轮(28)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转动轴(30),所述第二转动轴(30)靠近第一锥齿轮(28)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1),所述第二锥齿轮(31)与第一锥齿轮(28)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30)远离第二锥齿轮(31)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32),所述第三锥齿轮(32)的下方设置有双向丝杆(33),所述双向丝杆(33)靠近第三锥齿轮(32)一端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35),所述第四锥齿轮(35)与第三锥齿轮(32)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锥齿轮(35)的下方设置有两个传动块(36),两个所述传动块(36)均螺纹套接在双向丝杆(33)的杆壁上,所述传动块(36)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夹持块(37),所述第一凹槽(24)的内侧壁上对应夹持块(37)开设有相适配的第二滑槽(38),所述夹持块(37)与第二滑槽(3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箱(23)底部两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42),所述第一下导轨(10)、第二下导轨(11)和第三下导轨(12)的内侧壁上均对应第二滑轮(42)开设有第三滑槽(43),所述第二滑轮(42)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4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远离浸泡槽(2)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凹槽(44),所述第三凹槽(4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热风机(45),所述热风机(45)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热风机(45)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分气管(46),所述分气管(46)的顶部等间距固定连通有若干个排气管(47),所述排气管(47)的另一端穿过底座(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7)远离分气管(46)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4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26)穿过第一锥齿轮(28)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座(29)与第一凹槽(24)的内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33)远离第四锥齿轮(35)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座(34)与第一凹槽(24)的内壁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7)和第二伺服电机(25)均通过PLC控制器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侧边的两个所述夹持块(37)相邻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夹持槽(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槽(40)的内侧壁上粘接有橡胶垫板(4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36)靠近夹持块(37)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水密封板(39),所述挡水密封板(39)与第一凹槽(24)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所述挡水密封板(39)与第二滑槽(38)相匹配设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属于车辆外壳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车辆在生产时需要将汽车的外壳在浸泡槽内部的浸泡液中进行浸泡一遍,现有的用于汽车外壳移动的装置大多是采用悬吊机构将车辆外壳悬吊至浸泡池中对其进行浸泡,采用悬吊机构对其进行移动浸泡时,外壳会在浸泡池的内部晃动,导致浸漆效果较差,并且在浸漆完成后,将汽车外壳悬吊出浸漆池移动至烘干室的内部时,外壳上残留的浸泡液会滴落在地面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浸泡槽,所述浸泡槽一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倾斜槽,所述底座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均与底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相邻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上导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相邻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上导轨,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架相邻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上导轨,所述第二上导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上导轨和第三上导轨均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上导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上导轨、第二上导轨和第三上导轨的下方均分别平行设置有第一下导轨、第二下导轨和第三下导轨,两个所述第一下导轨与浸泡槽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下导轨与倾斜槽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下导轨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的两侧,所述第二下导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下导轨和第三下导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两个竖杆,两个所述竖杆两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架,所述传动架远离竖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上导轨、第二上导轨和第三上导轨的内侧壁上均对应第一滑轮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架远离第二支撑架一侧的侧壁上通过固定机架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三上导轨的外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靠近传动皮带一侧层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远离第一滑轮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与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箱,所述移动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轴的轴壁上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竖杆的内部对应第一转动轴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第二伺服电机的一端穿过第二凹槽延伸至第一凹槽的内部,且所述第一转动轴延伸至第一凹槽内部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靠近第一锥齿轮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第二锥齿轮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下方设置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靠近第三锥齿轮一端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锥齿轮的下方设置有两个传动块,两个所述传动块均螺纹套接在双向丝杆的杆壁上,所述传动块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夹持块,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上对应夹持块开设有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夹持块与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箱底部两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一下导轨、第二下导轨和第三下导轨的内侧壁上均对应第二滑轮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滑轮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的内部。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底部远离浸泡槽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热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分气管,所述分气管的顶部等间距固定连通有若干个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穿过底座。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管远离分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第一锥齿轮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座与第一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向丝杆远离第四锥齿轮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座与第一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均通过PLC控制器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同侧边的两个所述夹持块相邻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夹持槽。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槽的内侧壁上粘接有橡胶垫板。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块靠近夹持块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水密封板,所述挡水密封板与第一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所述挡水密封板与第二滑槽相匹配设置。
[0014]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的两个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一转动轴在竖杆的内部转动,第一转动轴在转动时能够通过锥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进行转动,第二转动轴通过另一端的锥齿轮带动双向丝杆进行转动,双向丝杆在转动时能够带动传动块进行升降,传动块带动夹持块沿着第二滑槽进行滑动,对车辆外壳进行夹持,设置的第一伺服电机通过传动皮带和传动轮带动竖杆两端的传动架沿着导轨进行滑动,从而能够有效的将移动箱沿着导轨进行稳定的滑动,使得汽车外壳的浸漆效果提高,移动箱能够沿着导轨将车辆外壳浸泡在浸泡槽中或者是移动出浸泡槽,移动出浸泡槽的移动箱能够带动汽车外壳至热风机的上方,热风机吹出的热风对外壳进行烘干,在移动时,移动箱沿着倾斜槽移动时,外壳上滴落的浸泡液能够沿着倾斜槽回流至浸泡槽中,节约成本。

实施方案

[002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 实施例
[0024]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生产用外壳移动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浸泡槽2,所述浸泡槽2一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倾斜槽3,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架4,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4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架5,所述第二支撑架5远离第一支撑架4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架6,所述第二支撑架5和第三支撑架6均与底座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4相邻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上导轨7,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5相邻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上导轨8,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架6相邻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上导轨9,所述第二上导轨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上导轨7和第三上导轨9均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上导轨8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上导轨7、第二上导轨8和第三上导轨9的下方均分别平行设置有第一下导轨10、第二下导轨11和第三下导轨12,两个所述第一下导轨10与浸泡槽2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下导轨11与倾斜槽3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下导轨12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的两侧,所述第二下导轨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下导轨10和第三下导轨1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两个竖杆13,两个所述竖杆13两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架14,所述传动架14远离竖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15,所述第一上导轨7、第二上导轨8和第三上导轨9的内侧壁上均对应第一滑轮15开设有第一滑槽16,所述第一支撑架4远离第二支撑架5一侧的侧壁上通过固定机架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7,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7输出轴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18,所述第三上导轨9的外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19,所述第一传动轮18和第二传动轮19通过传动皮带2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15靠近传动皮带20一侧层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22,所述传动轴22远离第一滑轮
15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轮21,所述第三传动轮21通过传动皮带20与第一传动轮18传动连接,所述竖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箱23,所述移动箱2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4,所述竖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5,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5输出轴的轴壁上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6,所述竖杆13的内部对应第一转动轴26开设有第二凹槽27,所述第一转动轴26远离第二伺服电机25的一端穿过第二凹槽27延伸至第一凹槽
24的内部,且所述第一转动轴26延伸至第一凹槽24内部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8,所述第一锥齿轮28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转动轴30,所述第二转动轴30靠近第一锥齿轮28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1,所述第二锥齿轮31与第一锥齿轮28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30远离第二锥齿轮31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32,所述第三锥齿轮32的下方设置有双向丝杆33,所述双向丝杆33靠近第三锥齿轮32一端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35,所述第四锥齿轮35与第三锥齿轮32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锥齿轮35的下方设置有两个传动块36,两个所述传动块36均螺纹套接在双向丝杆33的杆壁上,所述传动块36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夹持块37,所述第一凹槽24的内侧壁上对应夹持块37开设有相适配的第二滑槽38,所述夹持块37与第二滑槽3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箱23底部两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42,所述第一下导轨10、第二下导轨11和第三下导轨12的内侧壁上均对应第二滑轮42开设有第三滑槽43,所述第二滑轮42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43的内部。
[0025] 所述底座1底部远离浸泡槽2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凹槽44,所述第三凹槽4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热风机45,所述热风机45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热风机45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分气管46,所述分气管46的顶部等间距固定连通有若干个排气管47,所述排气管47的另一端穿过底座1,设置的热风机45能够通过分气管46和排气管47将热气喷至汽车的外壳上,使得汽车外壳浸染后能够更快速的烘干。
[0026] 所述排气管47远离分气管46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48,单向阀48可以有效的放置汽车外壳上的浸液滴落至排气管47的内部,可以有效的防止排气管47堵塞。
[0027] 所述第一转动轴26穿过第一锥齿轮28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座29与第一凹槽24的内壁转动连接,可以使得第一转动轴26在转动时更加的稳定。
[0028] 所述双向丝杆33远离第四锥齿轮35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座34与第一凹槽24的内壁转动连接,可以使得双向丝杆33在转动时更加的稳定。
[0029] 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7和第二伺服电机25均通过PLC控制器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TB6600型PLC控制器可以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和转向,确保装置能够正常驱动。
[0030] 同侧边的两个所述夹持块37相邻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夹持槽40,夹持槽40能够使得夹持块37可以对汽车外壳进行夹持。
[0031] 所述夹持槽40的内侧壁上粘接有橡胶垫板41,橡胶垫板41能够增大夹持块37的摩擦力,使得夹持块37能够更加有效的汽车外壳进行夹持。
[0032] 所述传动块36靠近夹持块37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水密封板39,所述挡水密封板39与第一凹槽24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所述挡水密封板39与第二滑槽38相匹配设置,挡水密封板39可以使得移动箱23内部的染液不会进入至第一凹槽24的内部。
[0033] 具体的,在初始状态时,移动箱23是位于底座1的上方,且移动箱23是位于第二上导轨8和第二下导轨11之间的,在使用时,启动第二伺服电机25,第二伺服电机25驱动第一转动轴26在竖杆13内部的第二凹槽27的内部转动,第一转动轴26在转动时通过第一锥齿轮28带动第二锥齿轮31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31带动第二转动轴30进行转动,第二转动轴30在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三锥齿轮32进行转动,第三锥齿轮32在转动时能够带动第四锥齿轮35进行转动,第四锥齿轮35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双向丝杆33进行转动,双向丝杆33转动时能够带动传动块36进行升降,传动块36带动夹持块37沿着第二滑槽38进行滑动,对车辆外壳进行夹持,夹持完成后,将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7,第一伺服电机17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第一传动轮18进行转动,第一传动轮18在转时能够通过传动皮带20带动第三传动轮21进行移动,第三传动轮21带动第一滑轮15在第一滑槽16的内部滑动,第三传动轮21在第一滑槽16的内部滑动时能够带动传动架14进行移动,传动架14在移动时能够带动竖杆13和移动箱23进行移动,移动箱23在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二滑轮42在下导轨内部的第三滑槽43的内部滑动,从而使得移动箱23能够沿着导轨进行滑动,移动箱23带动车辆外壳沿着导轨滑动至浸泡槽2的内部进行浸泡,在浸泡完成后,设置的第一伺服电机17通过传动皮带20和传动轮带动竖杆13两端的传动架14沿着导轨进行滑动,从而能够有效的将移动箱23沿着导轨进行稳定的滑动,使得汽车外壳的浸漆效果提高,移动箱23能够沿着导轨将车辆外壳浸泡在浸泡槽2中或者是移动出浸泡槽2,移动出浸泡槽2的移动箱23能够带动汽车外壳至热风机45的上方,热风机45吹出的热风对外壳进行烘干,在移动时,移动箱23沿着倾斜槽3移动时,外壳上滴落的浸泡液能够沿着倾斜槽3回流至浸泡槽2中,节约成本。
[0034] 实施例2:在使用时,将第三凹槽44内部的热风机45更换成水泵,将水泵的输入端连接管道,管道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浸泡槽2的内部,水泵将浸泡槽2内部的浸泡液输送至分气管46的内部,在水泵的泵压作用下,分气管46内部的浸泡液由排气管47喷出至车辆外壳的外侧壁上,能够对其进行喷涂作用。
[003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15]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 图中:1、底座;2、浸泡槽;3、倾斜槽;4、第一支撑架;5、第二支撑架;6、第三支撑架;7、第一上导轨;8、第二上导轨;9、第三上导轨;10、第一下导轨;11、第二下导轨;12、第三下导轨;13、竖杆;14、传动架;15、第一滑轮;16、第一滑槽;17、第一伺服电机;18、第一传动轮;
19、第二传动轮;20、传动皮带;21、第三传动轮;22、传动轴;23、移动箱;24、第一凹槽;25、第二伺服电机;26、第一转动轴;27、第二凹槽;28、第一锥齿轮;29、第一转动座;30、第二转动轴;31、第二锥齿轮;32、第三锥齿轮;33、双向丝杆;34、第二转动座;35、第四锥齿轮;36、传动块;37、夹持块;38、第二滑槽;39、挡水密封板;40、夹持槽;41、橡胶垫板;42、第二滑轮;
43、第三滑槽;44、第三凹槽;45、热风机;46、分气管;47、排气管;48、单向阀。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