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专利详情

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2-06-06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2-12-19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5-07-08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2-06-06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210183957.5 申请日 2012-06-06
公开/公告号 CN102752672B 公开/公告日 2015-07-08
授权日 2015-07-08 预估到期日 2032-06-06
申请年 2012年 公开/公告年 2015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H04Q1/16 主分类号 H04Q1/16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12
权利要求数量 13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3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1841426A、CN101848106A、US2004137897A1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6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诗全、钟志伟、刘国平 第一发明人 吴诗全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邮编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3
申请人所在省 广东省 申请人所在市 广东省深圳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刘芳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该光纤配线方法包括:根据跳纤设置信息至少确定第一光纤配线架和第二光纤配线架,并生成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和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将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光纤配线架,将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二光纤配线架,接收第一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一端口标识和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接收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二端口标识和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避免了安装有iField的移动终端中的施工信息易被覆盖的问题,提高了跨柜跳纤施工的效率。
  • 摘要附图
    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
  • 说明书附图:图1
    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
  • 说明书附图:图2
    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
  • 说明书附图:图3
    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
  • 说明书附图:图4
    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
  • 说明书附图:图5
    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
  • 说明书附图:图6
    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12-24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1.12.13 专利权人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苏州鱼得水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由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变更为21501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路556号5幢704室
2 2015-07-08 授权
3 2012-12-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H04Q 1/16 专利申请号: 201210183957.5 申请日: 2012.06.06
4 2012-10-24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光纤配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跳纤设置信息至少确定第一光纤配线架和第二光纤配线架,并生成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和第二端口指示信息;
将所述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将所述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一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接收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二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
其中,所述接收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二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待确定的跳纤标识,若所述待确定的跳纤标识与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相同,则将向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跳纤正确指示报告,若所述待确定的跳纤标识与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不相同,则将向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跳纤错误指示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配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发送给网管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配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之后,所述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一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一错误报告,根据所述第一错误报告重新生成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将重新生成的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配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之后,所述接收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二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二错误报告,根据所述第二错误报告重新生成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将重新生成的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

5.一种光纤配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集群管理设备发送的端口指示信息,将所述端口指示信息对应的端口的指示灯点亮;
检测到所述端口中插入跳纤时,获取所述跳纤的跳纤标识和所述端口的端口标识,将所述跳纤标识和所述端口标识发送给所述集群管理设备;
其中,所述接收集群管理设备发送的端口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检测到检测端口中插入所述跳纤时,获取所述跳纤的跳纤标识,将所述跳纤标识作为待确定的跳纤标识发送给所述集群管理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配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集群管理设备发送的端口指示信息,将所述端口指示信息对应的端口的指示灯点亮,包括:
接收所述集群管理设备发送的端口指示信息,判断所述端口指示信息对应的端口是否可用,若可用,则将所述端口的指示灯点亮,若不可用,则向所述集群管理设备发送错误报告。

7.一种集群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跳纤设置信息至少确定第一光纤配线架和第二光纤配线架,并生成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和第二端口指示信息;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将所述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一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接收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二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
所述集群管理设备还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待确定的跳纤标识,若所述待确定的跳纤标识与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相同,则将向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跳纤正确的指示报告,若所述待确定的跳纤标识与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不相同,则将向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跳纤错误的指示报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群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报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发送给网管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群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错误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一错误报告,根据所述第一错误报告重新生成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将重新生成的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群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错误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二错误报告,根据所述第二错误报告重新生成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将重新生成的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

11.一种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接收集群管理设备发送的端口指示信息,将所述端口指示信息对应的端口的指示灯点亮;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检测到所述端口中插入跳纤时,获取所述跳纤的跳纤标识和所述端口的端口标识,将所述跳纤标识和所述端口标识发送给所述集群管理设备;
所述光纤配线架还包括: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到检测端口中插入所述跳纤时,获取所述跳纤的跳纤标识,将所述跳纤标识作为待确定的跳纤标识发送给所述集群管理设备,以及接收所述集群管理设备发送的跳纤正确指示报告或跳纤错误指示报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集群管理设备发送的端口指示信息,判断所述端口指示信息对应的端口是否可用,若可用,则将所述端口的指示灯点亮,若不可用,则向所述集群管理设备发送错误报告。

13.一种光纤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7-10任一所述的集群管理设备,以及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1-12任一所述的光纤配线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FTTx(x=H for home,P for premises,C for curb and N for node or neighborhood,其中FTTH为光纤到户,FTTP为光纤到驻地,FTTC为光纤到路边/小区,FTTN为光纤到节点)的逐渐普及,光纤基础配线网络技术得到飞速发展。
[0003] 光纤配线架(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简称ODF)是组成光纤基础配线网络的基础设备之一,光纤配线架上设置有多个端口,用以插入光纤,可以通过跳纤将两个端口连接,实现光纤之间的连通。光纤配线架可以读取插入的跳纤的电子ID(Electronic Identity),确定跳纤与端口的连接关系。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安装有iField(Intelligent Field)软件的移动终端与光纤配线架连接,收集该光纤配线架的跳纤与端口的连接关系。但是,当在不同的光纤配线架之间进行跳纤时,光纤配线架可能设置在不同的区域,该跳纤过程需要通过同一移动终端才能完成,当施工人员通过一个移动终端收集完一个光纤配线架的信息后,必须保证该信息不被覆盖而需要马上对另一个管线配线架进行施工,当移动终端中存储的该信息与实际不符时,施工无法完成。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以避免安装有iField的移动终端中的施工信息易被覆盖的问题,提高跨柜跳纤施工的效率。
[000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配线方法,包括:
[0006] 根据跳纤设置信息至少确定第一光纤配线架和第二光纤配线架,并生成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和第二端口指示信息;
[0007] 将所述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将所述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一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接收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二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
[000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配线方法,包括:
[0009] 接收集群管理设备发送的端口指示信息,将所述端口指示信息对应的端口的指示灯点亮;
[0010] 检测到所述端口中插入跳纤时,获取所述跳纤的跳纤标识和所述端口的端口标识,将所述跳纤标识和所述端口标识发送给所述集群管理设备。
[001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集群管理设备,包括:
[0012]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跳纤设置信息至少确定第一光纤配线架和第二光纤配线架,并生成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和第二端口指示信息;
[0013]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将所述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一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接收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二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
[001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配线架,包括:
[0015]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接收集群管理设备发送的端口指示信息,将所述端口指示信息对应的端口的指示灯点亮;
[0016]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检测到所述端口中插入跳纤时,获取所述跳纤的跳纤标识和所述端口的端口标识,将所述跳纤标识和所述端口标识发送给所述集群管理设备。
[001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配线系统,包括:
[001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群管理设备,以及至少两个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架。
[0019]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集群管理设备根据跳纤设置信息至少确定第一光纤配线架和第二光纤配线架,并生成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和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将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光纤配线架,将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二光纤配线架,接收第一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一端口标识和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接收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二端口标识和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实现了在不同光纤配线架之间进行跳纤施工时,施工任务的下发以及施工信息的上报,避免了安装有iField的移动终端中的施工信息易被覆盖的问题,提高了跨柜跳纤施工的效率。

实施方案

[0027]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配线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方法具体可以应用于跳纤施工中在至少两个光纤配线架之间进行跳纤的过程,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方法可以通过集群管理设备来执行,该集群管理设备可以对其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光纤配线架进行管理。该集群管理设备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
[0029]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方法具体包括:
[0030] 步骤S10、根据跳纤设置信息至少确定第一光纤配线架和第二光纤配线架,并生成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和第二端口指示信息;
[0031] 步骤S20、将所述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将所述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一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接收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二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
[0032] 具体地,跳纤设置信息具体可以为施工单,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光纤配线架的信息,还可以包括每个光纤配线架上的待施工的端口的信息。集群管理设备中可以存储有其管辖的光纤配线架的信息,则集群管理设备可以根据跳纤设置信息中的待施工的光纤配线架的使用情况确定待施工的端口。该跳纤设置信息具体可以由网管设备下发。集群管理设备根据该跳纤设置信息可以至少确定第一光纤配线架和第二光纤配线架,生成对应于第一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和对应于第二光纤配线架的第二端口指示信息。第一端口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光纤配线架上的第一端口,用于插入跳纤的一端。第二端口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光纤配线架上的第二端口,用于插入跳纤的另一端。
[0033] 集群管理设备具体可以通过以太网网口或者RS232/RS485串口实现与第一光纤配线架或第二光纤配线架的通信。集群管理设备将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光纤配线架,将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二光纤配线架。第一光纤配线架接收到该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后,将该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端口上的指示灯点亮,该指示灯具体可以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施工人员就可以根据该指示灯将跳纤的一端插入该第一端口,当第一光纤配线架检测到有跳纤插入时,获取该跳纤的跳纤标识和该第一端口的第一端口标识,跳纤标识具体为跳纤的电子ID。将该跳纤标识和第一端口标识发送给集群管理设备,集群管理设备可以获知该跳纤标识所指示的跳纤的一端与第一光纤配线架的该第一端口连接。类似地,第二光纤配线架接收到该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后,将该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端口上的指示灯点亮,施工人员就可以根据该指示灯将跳纤的另一端插入该第二端口,当第二光纤配线架检测到有跳纤插入时,获取该跳纤的跳纤标识和该第二端口的第二端口标识,并将跳纤标识和第二端口标识发送给集群管理设备,集群管理设备可以获知该跳纤标识所指示的跳纤的另一端与第二光纤配线架的该第二端口连接,则可以确定该跳纤将第一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与第二光纤配线架的第二端口连通。
[0034] 值得注意的是,集群管理设备向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第二端口指示信息,与接收第一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一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时序关系。
[0035]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方法,集群管理设备根据跳纤设置信息至少确定第一光纤配线架和第二光纤配线架,并生成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和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将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光纤配线架,将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二光纤配线架,接收第一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一端口标识和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接收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二端口标识和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实现了在不同光纤配线架之间进行跳纤施工时,施工任务的下发以及施工信息的上报,避免了安装有iField的移动终端中的施工信息易被覆盖的问题,提高了跨柜跳纤施工的效率。
[0036]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中的所述接收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二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之前,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37] 步骤S30、接收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待确定的跳纤标识,若所述待确定的跳纤标识与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相同,则将向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跳纤正确指示报告,若所述待确定的跳纤标识与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不相同,则将向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跳纤错误指示报告。
[0038] 当施工现场已经铺设了多条空闲的跳纤时,施工人员并不知道是哪条跳纤进行操作。施工人员可以随便选择一条跳纤,将该跳纤的一端插入到第一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中,当第一光纤配线架检测到有跳纤插入时,获取该跳纤的跳纤标识和该第一端口的第一端口标识,将该跳纤标识和第一端口标识发送给集群管理设备。施工人员再对跳纤的另一端进行操作时,也可以随便挑选一条跳纤,将对该跳纤进行检测,则可以设置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可以设置在第二光纤配线架上,也可以单独设置。检测单元上设置有检测端口,施工人员可以将该跳纤插入到检测端口中,检测端口获取该跳纤的跳纤标识,将该跳纤标识作为待确定的跳纤标识发送给集群管理设备,集群管理设备将该待确定的跳纤标识与第一光纤配线架发送的跳纤标识进行比较,若二者相同,则向该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跳纤正确指示报告,第二光纤配线架可以对该指示报告进行显示,以指示施工人员该检测的跳纤即为待施工的跳纤。若二者不同,集群管理设备向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跳纤错误指示报告,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该指示报告更换其他跳纤进行检测,直到检测到待施工的跳纤为止。通过对跳纤的检测,可以保证跳纤施工的正确性。
[0039]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光纤配线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40] 步骤S40、将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发送给网管设备。
[0041] 具体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与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相同,则集群管理设备将该第一端口标识、第二端口标识以及跳纤标识作为一组信息发送给网管设备,网管设备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存储,以实现对光纤基础配线网络的管理。
[0042]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中所述将所述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之后,所述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一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之前,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43] 步骤S50、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一错误报告,根据所述第一错误报告重新生成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将重新生成的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
[0044] 当第一端口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一端口可不用时,第一光纤配线架向集群管理设备发送第一错误报告。第一端口不可用可能存在以下情形:第一端口并不是第一光纤配线架上的端口;第一端口中已经插入了其他跳纤;第一端口损坏等。集群管理设备根据该第一错误报告重新生成第一端口指示信息以向第一光纤配线架指示其他端口。
[0045]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中所述将所述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之后,所述接收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二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之前,还包括:
[0046] 步骤S60、接收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发送的第二错误报告,根据所述第二错误报告重新生成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将重新生成的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
[0047] 当第二端口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二端口可不用时,第二光纤配线架向集群管理设备发送第二错误报告。第二端口不可用可能存在以下情形:第二端口并不是第二光纤配线架上的端口;第二端口中已经插入了其他跳纤;第二端口损坏等。集群管理设备根据该第二错误报告重新生成第二端口指示信息以向第二光纤配线架指示其他端口。
[0048]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纤配线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方法可以与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集成管理设备侧的光纤配线方法配合实现在至少两个光纤配线架之间进行跳纤的过程,其具体实现过程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方法可以通过光纤配线架尤其是智能光纤配线架来执行。
[0049]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方法具体包括:
[0050] 步骤C10、接收集群管理设备发送的端口指示信息,将所述端口指示信息对应的端口的指示灯点亮;
[0051] 步骤C20、检测到所述端口中插入跳纤时,获取所述跳纤的跳纤标识和所述端口的端口标识,将所述跳纤标识和所述端口标识发送给所述集群管理设备。
[0052]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方法,光纤配线架接收集群管理设备发送的端口指示信息,将端口指示信息对应的端口的指示灯点亮,检测到端口中插入跳纤时,获取跳纤的跳纤标识和端口的端口标识,将跳纤标识和端口标识发送给集群管理设备。实现了在不同光纤配线架之间进行跳纤施工时,施工任务的下发以及施工信息的上报,避免了安装有iField的移动终端中的施工信息易被覆盖的问题,提高了跨柜跳纤施工的效率。
[0053]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步骤C10,所述接收集群管理设备发送的端口指示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54] 步骤C30、检测到检测端口中插入所述跳纤时,获取所述跳纤的跳纤标识,将所述跳纤标识作为待确定的跳纤标识发送给所述集群管理设备。
[0055] 可以预先将光纤配线架中的一个端口设置为检测端口,也可以独立设置具有检测端口的检测单元,以实现对跳纤的检测。
[0056]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C10,所述接收集群管理设备发送的端口指示信息,将所述端口指示信息对应的端口的指示灯点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57] 接收所述集群管理设备发送的端口指示信息,判断所述端口指示信息对应的端口是否可用,若可用,则将所述端口的指示灯点亮,若不可用,则向所述集群管理设备发送错误报告。
[0058] 光纤配线架可以首先检验接收到的端口指示信息是否正确,当端口指示信息对应的端口不可用时,向集群管理设备发送错误报告,以提高跳纤施工的正确性。
[0059]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每当端口中插入跳纤时,光纤配线架都会对该跳纤进行检测,当获取到的跳纤标识和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发生改变时,可以将新的跳纤标识和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发送给集群管理设备,以使集群管理设备可以对光纤配线架的信息进行即使地更新。
[0060]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群管理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集群管理设备81具体可以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集群管理设备81的光纤配线方法的各个步骤,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集群管理设备81具体包括第一处理单元11和第二处理单元12。第一处理单元11用于根据跳纤设置信息至少确定第一光纤配线架821和第二光纤配线架822,并生成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和第二端口指示信息。第二处理单元12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821,将所述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822,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821发送的第一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接收第二光纤配线架822发送的第二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
[0061] 本实施例提供的集群管理设备81,第一处理单元11根据跳纤设置信息至少确定第一光纤配线架821和第二光纤配线架822,并生成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和第二端口指示信息,第二处理单元12将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光纤配线架821,将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二光纤配线架822,接收第一光纤配线架821发送的第一端口标识和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接收第二光纤配线架822发送的第二端口标识和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实现了在不同光纤配线架之间进行跳纤施工时,施工任务的下发以及施工信息的上报,避免了安装有iField的移动终端中的施工信息易被覆盖的问题,提高了跨柜跳纤施工的效率。
[0062]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集群管理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集群管理设备81还可以包括第一检测单元13,第一检测单元13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822发送的待确定的跳纤标识,若所述待确定的跳纤标识与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相同,则将向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822发送跳纤正确的指示报告,若所述待确定的跳纤标识与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不相同,则将向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822发送跳纤错误的指示报告。通过第一检测单元13的设置,对跳纤进行检测,可以保证跳纤施工的正确性。
[0063]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集群管理设备81还可以包括上报单元14,上报单元14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跳纤标识发送给网管设备83。
[0064]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集群管理设备81还可以包括第一错误处理单元15,第一错误处理单元15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821发送的第一错误报告,根据所述第一错误报告重新生成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将重新生成的第一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821。
[0065]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集群管理设备81还可以包括第二错误处理单元16,第二错误处理单元16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822发送的第二错误报告,根据所述第二错误报告重新生成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将重新生成的第二端口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822。
[0066]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配线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架82可以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光纤配线架82的光纤配线方法的各个步骤,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架82具体包括第三处理单元21和第四处理单元22。第三处理单元21用于接收集群管理设备81发送的端口指示信息,将所述端口指示信息对应的端口的指示灯点亮。第四处理单元22用于检测到所述端口中插入跳纤时,获取所述跳纤的跳纤标识和所述端口的端口标识,将所述跳纤标识和所述端口标识发送给所述集群管理设备81。
[0067]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架82,第三处理单元21接收集群管理设备81发送的端口指示信息,将端口指示信息对应的端口的指示灯点亮,第四处理单元22检测到端口中插入跳纤时,获取跳纤的跳纤标识和端口的端口标识,将跳纤标识和端口标识发送给集群管理设备81。实现了在不同光纤配线架82之间进行跳纤施工时,施工任务的下发以及施工信息的上报,避免了安装有iField的移动终端中的施工信息易被覆盖的问题,提高了跨柜跳纤施工的效率。
[0068]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纤配线架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光纤配线架82还可以包括第二检测单元23,第二检测单元23用于检测到检测端口中插入所述跳纤时,获取所述跳纤的跳纤标识,将所述跳纤标识作为待确定的跳纤标识发送给所述集群管理设备81,以及接收所述集群管理设备81发送的跳纤正确指示报告或跳纤错误指示报告。
[006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处理单元21还可以用于接收所述集群管理设备81发送的端口指示信息,判断所述端口指示信息对应的端口是否可用,若可用,则将所述端口的指示灯点亮,若不可用,则向所述集群管理设备81发送错误报告。通过错误上报,可以提高跳纤施工的正确性。
[0070] 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光纤配线架和第二光纤配线架均可以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架82实现。
[007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配线系统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集群管理设备,以及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架。
[007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通过集群管理设备实现了对多个光纤配线架的管理和数据交互,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光纤配线架之间跳纤施工所涉及的施工指导业务的协调问题。
[0073]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07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配线方法流程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纤配线方法流程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群管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集群管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配线架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纤配线架结构示意图。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