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单成浩 >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10-26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6-07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1-10-26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122577253.3 申请日 2021-10-26
公开/公告号 CN216689257U 公开/公告日 2022-06-07
授权日 2022-06-07 预估到期日 2031-10-26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E02B3/26E01D19/02 主分类号 E02B3/26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1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单成浩 当前专利权人 单成浩
发明人 单成浩 第一发明人 单成浩
地址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龙镇温泉村天华组6号 邮编 563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贵州省 申请人所在市 贵州省遵义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深圳市洪荒之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刘真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墩防撞装置,该装置包括桥墩,所述桥墩的外部套设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套设于桥墩的外部,所述橡胶圈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橡胶圈之间固定有多个缓冲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橡胶圈缓冲一部分压力,橡胶圈受力后向内凹陷会推动支杆朝着圆筒内部移动,圆筒内部的弹簧受力压缩,继续缓冲一部分压力,两者配合使用可以较好缓冲桥墩受到的撞击;通过环形的第一套筒将受到的压力分摊于套筒的侧面上,使得第一套筒绕着第二套筒转动,将撞击处的滑动转换成套筒自身的滚动,极大的减轻桥墩受到的压力,同时也可以调整船体等撞击物原来的航线,调转船头,使其避开桥墩。
  • 摘要附图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6-07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桥墩防撞装置,包括桥墩(1),所述桥墩(1)的外部套设有防护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2)包括橡胶圈(21),所述橡胶圈(21)套设于桥墩(1)的外部,所述橡胶圈(2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套筒(22),所述第一套筒(22)与橡胶圈(21)之间固定有多个缓冲杆(23);所述第一套筒(2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套筒(24),所述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4)之间留有环形空隙且环形空隙处密布有多个辊轴(25),所述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4)通过多个辊轴(2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筒(24)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嵌槽(26);所述桥墩(1)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嵌块(27),多个所述嵌块(27)均通过膨胀螺丝(28)与桥墩(1)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嵌块(27)均卡接固定在对应位置的嵌槽(2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23)包括支杆(231)和圆筒(232),所述支杆(231)滑动插接在圆筒(232)中且支杆(231)的一端延伸至圆筒(232)的上方,所述支杆(231)的顶端与橡胶圈(2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筒(232)的底端与第一套筒(2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筒(232)内部固定有弹簧(2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2)与桥墩(1)连接处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隔水板(3),两个所述隔水板(3)的内侧端面均固定在桥墩(1),两个所述隔水板(3)靠近防护套(2)的一侧均留有空隙且两个隔水板(3)远离桥墩(1)的一端均延伸至防护套(2)的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21)由橡胶板环绕桥墩(1)而成且橡胶板的连接处通过粘合剂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22)由钢板环绕桥墩(1)后形成且钢板的连接处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套筒(24)由钢板环绕桥墩(1)后形成且钢板的连接处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4)之间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挡板且挡板的一端与第一套筒(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22)上下两端的挡板与第二套筒(24)不接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桥墩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河海航运量不断加大、船舶吨位和航速也不断增加,河海桥梁大量兴建,内河道船只经过桥梁时,经常发生船桥相撞的情况。当桥梁的桥墩被船舶碰擦持续作用时,船舶所具有的巨大动能在触碰桥梁时转换为桥墩的摆动、振动,而桥架是狭窄矩形截面的梁,其侧向弯曲及扭转刚度小,当桥墩的振摆作用超过桥架的弯曲及扭转刚度时产生桥架弯扭失隐,结果发生侧弯与扭转的屈曲,导致桥架断裂坍塌。
[0003] 现有的用于桥墩的防撞装置安装复杂,缓冲压力的效果不好,船舶撞击桥墩后难以及时调整航线,桥墩受到的压力过大。因而需要一种安装简单、缓冲压力的效果较好,能够便于及时调整船舶航线的桥墩防撞装置。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墩防撞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包括桥墩,所述桥墩的外部套设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套设于桥墩的外部,所述橡胶圈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橡胶圈之间固定有多个缓冲杆;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留有环形空隙且环形空隙处密布有多个辊轴,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通过多个辊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筒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嵌槽;所述桥墩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嵌块,多个所述嵌块均通过膨胀螺丝与桥墩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嵌块均卡接固定在对应位置的嵌槽中。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杆包括支杆和圆筒,所述支杆滑动插接在圆筒中且支杆的一端延伸至圆筒的上方,所述支杆的顶端与橡胶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筒的底端与第一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筒内部固定有弹簧。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套与桥墩连接处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隔水板,两个所述隔水板的内侧端面均固定在桥墩,两个所述隔水板靠近防护套的一侧均留有空隙且两个隔水板远离桥墩的一端均延伸至防护套的前方。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圈由橡胶板环绕桥墩而成且橡胶板的连接处通过粘合剂固定。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筒由钢板环绕桥墩后形成且钢板的连接处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套筒由钢板环绕桥墩后形成且钢板的连接处焊接固定。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挡板且挡板的一端与第一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上下两端的挡板与第二套筒不接触。
[0012]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 1、当桥墩受到撞击时,首先通过橡胶圈缓冲一部分压力,橡胶圈受力后向内凹陷会推动支杆朝着圆筒内部移动,圆筒内部的弹簧受力压缩,继续缓冲一部分压力,两者配合使用可以较好缓冲桥墩受到的撞击;
[0014] 2、当橡胶圈、缓冲杆无法缓冲桥墩受到的全部撞击时,环形的第一套筒会将受到的压力分摊于套筒的侧面上,使得第一套筒绕着第二套筒转动,将撞击处的滑动转换成套筒自身的滚动,极大的减轻桥墩受到的压力,同时也可以调整船体等撞击物原来的航线,调转船头,使其避开桥墩。

实施方案

[0022]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0023] 实施例1
[0024]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桥墩防撞装置,包括桥墩1,所述桥墩1的外部套设有防护套2,所述防护套2与桥墩1连接处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隔水板3,两个所述隔水板3的内侧端面均固定在桥墩1,两个所述隔水板3靠近防护套2的一侧均留有空隙且两个隔水板3远离桥墩1的一端均延伸至防护套2的前方;
[0025] 所述防护套2包括橡胶圈21,所述橡胶圈21由橡胶板环绕桥墩1而成且橡胶板的连接处通过粘合剂固定;所述橡胶圈21套设于桥墩1的外部,所述橡胶圈2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套筒22,所述第一套筒22与橡胶圈21之间固定有多个缓冲杆23;所述第一套筒22由钢板环绕桥墩1后形成且钢板的连接处焊接固定;所述缓冲杆23包括支杆231和圆筒232,所述支杆231滑动插接在圆筒232中且支杆231的一端延伸至圆筒232的上方,所述支杆231的顶端与橡胶圈2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筒232的底端与第一套筒2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筒
232内部固定有弹簧233;
[0026] 当桥墩1受到撞击时,首先通过橡胶圈21缓冲一部分压力,橡胶圈21受力后向内凹陷会推动支杆231朝着圆筒232内部移动,圆筒232内部的弹簧233受力压缩,继续缓冲一部分压力,两者配合使用可以较好缓冲桥墩1受到的撞击。
[0027] 实施例2
[0028] 请参阅图5~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套筒2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套筒24,所述第二套筒24由钢板环绕桥墩1后形成且钢板的连接处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4之间留有环形空隙且环形空隙处密布有多个辊轴25,所述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4通过多个辊轴2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4之间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挡板且挡板的一端与第一套筒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22上下两端的挡板与第二套筒24不接触;所述第二套筒24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嵌槽26;所述桥墩1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嵌块27,多个所述嵌块27均通过膨胀螺丝28与桥墩1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嵌块27均卡接固定在对应位置的嵌槽26中。
[0029] 当橡胶圈21、缓冲杆23无法缓冲桥墩1受到的全部撞击时,环形的第一套筒22会将受到的压力分摊于套筒的侧面上,使得第一套筒22绕着第二套筒24转动,将撞击处的滑动转换成套筒自身的滚动,极大的减轻桥墩1受到的压力,同时也可以调整船体等撞击物原来的航线,调转船头,使其避开桥墩。
[003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1]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橡胶圈与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套筒与桥墩的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注释:1‑桥墩、2‑防护套、21‑橡胶圈、22‑第一套筒、23‑缓冲杆、231‑支杆、232‑圆筒、233‑弹簧、24‑第二套筒、25‑辊轴、26‑嵌槽、27‑嵌块、28‑膨胀螺丝、3‑隔水板。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