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7]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0018] 实施例1一种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套件,如图1‑14所示,包括有工作机床板1、运行控制屏
2、支撑脚柱3、电动传送带4、悬挂转移系统5、撑开系统6、卷管系统7、固定纸板8、第一缺口扣条9和第二缺口扣条10;工作机床板1上方与运行控制屏2相连接;工作机床板1下方与支撑脚柱3进行焊接;工作机床板1下方设置有电动传送带4;工作机床板1上方与悬挂转移系统5相连接;工作机床板1上方与撑开系统6相连接;工作机床板1与卷管系统7相连接;卷管系统7与悬挂转移系统5相连接;撑开系统6内部放置有固定纸板8、第一缺口扣条9和第二缺口扣条10;固定纸板8与第一缺口扣条9相连接;固定纸板8与第二缺口扣条10相连接。
[0019] 工作步骤:在使用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套件时,首先将其稳定固定至工作平面,然后外接电源,手动打开运行控制屏2控制其进行运行,然后首先将足量的固定纸板8、第一缺口扣条9和第二缺口扣条10组成的扣件加入至撑开系统6,然后控制撑开系统6将固定纸板8、第一缺口扣条9和第二缺口扣条10撑开,并将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成品悬挂放置在悬挂转移系统5,然后控制悬挂转移系统5带动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运动至撑开系统6一侧,进而撑开系统6配合悬挂转移系统5将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穿过至第一缺口扣条9和第二缺口扣条10内侧,另一侧紧贴固定纸板8完成固定,然后控制悬挂转移系统5将被扣件固定的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下放至卷管系统7,然后卷管系统7将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的长管部分收卷打圈,实现了对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的自动套装,将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自动插入至固定扣件内部,并控制实现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长管部分的自动收卷打圈的效果。
[0020] 悬挂转移系统5包括有动力电机501、第一转轴杆502、第一传动轮503、第二传动轮504、第一轴承架柱505、第三传动轮506、第二转轴杆507、第一平齿轮508、第二平齿轮509、第一电动推杆5010、第三平齿轮5011、丝杆5012、第二轴承架柱5013、限位滑杆5014、内螺纹滑动架5015、第一电动滑轨5016、电动滑座5017、第一电动伸缩柱5018、电动夹5019、摆放架
5020和悬挂盒5021;动力电机501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转轴杆502与动力电机501输出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503轴心与第一转轴杆502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503与卷管系统7相连接;第二传动轮504轴心与第一转轴杆502进行固接;第一轴承架柱505与第一转轴杆5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承架柱505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焊接;第三传动轮
506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50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转轴杆507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
506进行固接;第一平齿轮508轴心与第二转轴杆507进行固接;第二转轴杆507与第一轴承架柱5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509与第一平齿轮508进行啮合;第一电动推杆5010与第二平齿轮50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5010与第一轴承架柱505进行固接;第三平齿轮
5011与第二平齿轮509进行啮合;丝杆5012与第三平齿轮5011进行固接;丝杆5012与第一轴承架柱5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承架柱5013与丝杆501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承架柱5013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焊接;限位滑杆5014与第二轴承架柱5013进行焊接;限位滑杆5014与第一轴承架柱505进行焊接;内螺纹滑动架5015内侧与限位滑杆5014进行滑动连接;内螺纹滑动架5015内侧与丝杆501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电动滑轨5016与内螺纹滑动架5015进行螺栓连接;电动滑座5017与第一电动滑轨5016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柱5018与电动滑座5017进行固接;电动夹5019与第一电动伸缩柱5018进行螺栓连接;摆放架5020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悬挂盒5021与摆放架5020进行焊接。
[0021] 首先人工将成品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悬挂在摆放架5020的多组悬挂盒5021内侧,然后控制接通动力电机501电源,然后动力电机501带动第一转轴杆502进行转动,然后第一转轴杆502带动第一传动轮503和第二传动轮504进行转动,然后第二传动轮504带动第三传动轮506进行转动,然后第三传动轮506带动第二转轴杆507进行转动,然后第二转轴杆507带动第一平齿轮508进行转动,然后控制第一电动推杆5010推出,即第一电动推杆5010带动第二平齿轮509运动至与第一平齿轮508和第三平齿轮5011同时啮合的位置,然后第一平齿轮508带动第二平齿轮509进行转动,进而第二平齿轮509带动第三平齿轮5011进行转动,然后第三平齿轮5011带动丝杆5012进行转动,进而丝杆5012带动内螺纹滑动架5015向靠近摆放架5020的方向运动,即内螺纹滑动架5015在限位滑杆5014表面滑动,进而内螺纹滑动架5015带动第一电动滑轨5016、电动滑座5017、第一电动伸缩柱5018和电动夹5019运动至正对悬挂盒5021的位置,然后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柱5018伸长并控制电动夹5019张开,进而第一电动伸缩柱5018带动电动夹5019运动至悬挂盒5021的位置,然后控制电动夹5019合并,将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夹持固定,然后再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柱5018收缩,然后控制动力电机501,即控制内螺纹滑动架5015反向运动,带动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运动至正对撑开系统
6的位置,完成了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的转移。
[0022] 撑开系统6包括有安装座板601、第二电动伸缩柱602、第一安装侧架603、储存放料机604、第二安装侧架605、第一电动转轴座606、连接长板607、第三电动伸缩柱608、弧形压块609、第二电动转轴座6010、第一电动伸缩杆6011、第二电动推杆6012、第三电动转轴座6013、第二电动伸缩杆6014、第三电动推杆6015、集合安装板6016、内置电动滑轨6017、第四电动转轴座6018、第一安装板6019和矩形电动推块6020;安装座板601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柱602与安装座板601进行固接;第一安装侧架603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储存放料机604与第一安装侧架603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安装侧架
605与储存放料机604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安装侧架605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
第一电动转轴座606与第二安装侧架605进行螺栓连接;连接长板607与第一电动转轴座606相连接;第三电动伸缩柱608与连接长板607进行固接;弧形压块609与第三电动伸缩柱608进行固接;第二电动转轴座6010与连接长板607相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6011与第二电动转轴座6010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6012与第一电动伸缩杆6011相连接;第三电动转轴座6013与连接长板607相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6014第三电动转轴座6013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
6015与第二电动伸缩杆6014相连接;集合安装板6016与第二电动伸缩柱602进行固接;内置电动滑轨6017与集合安装板6016相连接;第四电动转轴座6018与内置电动滑轨6017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安装板6019与第四电动转轴座6018相连接;矩形电动推块6020与第一安装板
6019进行固接。
[0023] 首先将足量的固定纸板8、第一缺口扣条9和第二缺口扣条10组成的扣件加入至储存放料机604,然后控制储存放料机604将一个扣件下放,然后扣件向下运动至集合安装板6016内侧,此时扣件会卡在集合安装板6016内部两侧和底部的开槽内被竖立固定,然后控制第三电动伸缩柱608伸长,即第三电动伸缩柱608带动弧形压块609向扣件的方向运动,即弧形压块609运动至集合安装板6016内侧,即弧形压块609将集合安装板6016内侧的扣件的固定纸板8向内侧顶弯,首先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6011伸长,然后控制第二电动转轴座6010带动第一电动伸缩杆6011向靠近集合安装板6016的方向向下转动九十度,进而第二电动推杆6012伸入至第一缺口扣条9内侧,然后控制第二电动推杆6012伸长,即第二电动推杆6012带动第一缺口扣条9向另一侧弯曲与固定纸板8形成空隙,同理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6014伸长,第三电动转轴座6013带动第二电动伸缩杆6014向上转动九十度,即带动第三电动推杆
6015伸入至第二缺口扣条10内侧,并控制第三电动推杆6015伸长,第三电动推杆6015将第二缺口扣条10向另一侧顶弯与固定纸板8形成空隙,待第一缺口扣条9和第二缺口扣条10均与固定纸板8形成空隙后,控制内置电动滑轨6017带动第四电动转轴座6018移动靠近第一缺口扣条9的矩形缺口处,然后控制第四电动转轴座6018带动第一安装板6019和矩形电动推块6020转动,转动至矩形电动推块6020位于第一缺口扣条9的矩形缺口正上方后,然后控制矩形电动推块6020向下推出嵌入至第一缺口扣条9的矩形缺口内部,进而完成对第一缺口扣条9的弯曲定型,防止其回弹,内置电动滑轨6017、第四电动转轴座6018、第一安装板
6019和矩形电动推块6020为一组,共设置有四组,分别对应固定第一缺口扣条9和第二缺口扣条10的四个矩形缺口,此时控制第三电动伸缩柱608、弧形压块609、第二电动转轴座
6010、第一电动伸缩杆6011、第二电动推杆6012、第三电动转轴座6013、第二电动伸缩杆
6014和第三电动推杆6015进行复位,而此时四个矩形电动推块6020将弯曲的第一缺口扣条
9和第二缺口扣条10固定,防止其回弹,保证了第一缺口扣条9和第二缺口扣条10弯曲的形状,使其内侧空隙始终存在,然后控制第一电动转轴座606带动连接长板607反向转动一百八十度,进而带动第三电动伸缩柱608、弧形压块609、第二电动转轴座6010、第一电动伸缩杆6011、第二电动推杆6012、第三电动转轴座6013、第二电动伸缩杆6014和第三电动推杆
6015运动至悬挂转移系统5和撑开系统6之间的空间的外侧,然后此时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柱
602推出,即第二电动伸缩柱602带动集合安装板6016运动至电动夹5019下方的位置,使第一缺口扣条9和第二缺口扣条10弯曲后其内侧空隙正对上方电动夹5019固定的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然后控制第一电动滑轨5016带动电动滑座5017向下运动,即电动滑座5017带动第一电动伸缩柱5018和电动夹5019向下运动,进而带动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向下运动至第一缺口扣条9和第二缺口扣条10弯曲的内侧空隙中,待下放至接头时,控制四个矩形电动推块6020收缩并进行复位,则第一缺口扣条9和第二缺口扣条10两侧不受力后由弯曲状态变为平直状态,进而将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接头卡住固定,再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柱602收缩带动集合安装板6016复位,即扣件失去集合安装板6016的支撑,然后控制电动夹5019张开,松开对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的固定,进而扣件和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一同向下运动至卷管系统7内侧,完成了将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插入至扣件内部的操作。
[0024] 卷管系统7包括有第三轴承架柱701、第三转轴杆702、第四传动轮703、第一锥齿轮704、第二锥齿轮705、第四转轴杆706、轴承座板707、缺口圆盘708、转动圆盘709、第一固定侧架7010、第二固定侧架7011和弧形缓冲座板7012;第三轴承架柱701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第三转轴杆702与第三轴承架柱701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703轴心与第三转轴杆702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7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503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704轴心与第三转轴杆702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705与第一锥齿轮704进行啮合;第四转轴杆706与第二锥齿轮705进行固接;轴承座板707与第四转轴杆706进行转动连接;轴承座板707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缺口圆盘708与第四转轴杆706进行转动连接;转动圆盘709轴心与第四转轴杆706进行固接;第一固定侧架7010与缺口圆盘708进行固接;第一固定侧架7010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固定侧架7011与缺口圆盘708进行固接;
第二固定侧架7011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弧形缓冲座板7012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
[0025] 在撑开系统6处理完后,此时扣件和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滑落至弧形缓冲座板7012一侧,然后扣件插入通过弧形缓冲座板7012的开槽向下滑动,保证了扣件和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保证垂直于弧形缓冲座板7012顶端面的状态,然后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长管部分首先从缺口圆盘708的缺口向下运动,进入到缺口圆盘708内侧,同时第一传动轮503带动第四传动轮703进行转动,然后第四传动轮703带动第三转轴杆702进行转动,进而第三转轴杆702带动第一锥齿轮704进行转动,然后第一锥齿轮704带动第二锥齿轮705进行转动,然后第二锥齿轮705通过第四转轴杆706带动转动圆盘709进行转动,进而转动圆盘709在缺口圆盘708内侧转动,在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长管部分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围绕缺口圆盘708和转动圆盘709之间的圆环区域收卷打圈,转动圆盘709通过其外环面的转动辅助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长管部分转动打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规则的圆形,完成了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长管部分收卷打圈。
[0026] 第一缺口扣条9和第二缺口扣条10两侧均设置有一个矩形缺口。
[0027] 以便于矩形电动推块6020可以嵌入至矩形缺口内部对第一缺口扣条9和第二缺口扣条10进行控制。
[0028] 悬挂盒5021内部一侧表面为斜面,另一侧设置有一个矩形开口。
[0029] 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的接头一侧可以被悬挂在矩形缺口内侧,另一侧可以与斜面接触,进而实现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的固定。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